第一篇:从翁源扶贫工作看广东扶贫“双到”纵深开展
从翁源扶贫工作看广东扶贫“双到”纵深开展
——翁源县创新扶贫“双到”工作机制的主要做法与启示建议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人口39.8万人,省级贫困村48个。全县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户共7155户22831人(含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5.74%,是省际边界欠发达山区县。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中,翁源县从实际出发,创新各项扶贫工作机制,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扶贫工作向着纵深发展。2010年全年筹集扶贫资金5128.3万元,48个贫困村中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全部实现3万元以上;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670元,比2009年增长71%,实际脱贫数2380户、9137人,占贫困村贫困户总数的61.3%,总人数的69%,达到并远远超过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翁源县创新扶贫“双到”工作机制的做法,得到省扶贫办和韶关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认为翁源扶贫“双到”工作抓手多,载体新,效果好,值得推广。
一、翁源县扶贫“双到”工作呈现“五个新”变化 翁源县在推进扶贫“双到”过程中,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整县推进,统筹布局,并着力在工作机制,归档管理,帮扶规划,激励机制,营造助扶氛围,抓扶贫干部队伍上下功夫,有力地推动了“双到”工作良性开展,成效突出五个“新”。
一是贫困户生活水平呈现新提高。扶贫开发实行“靶向”疗
— 1 — 法,随着帮扶项目的落实,贫困户的人均收入增幅较大,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比2009年增长71%。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已完成去年48个省定贫困村危房改造任务480户,整治了26个旧村庄。2010年以来,加大对老弱病残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救济方式扶贫,做好贫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贫困户的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了保障。
二是贫困村面貌呈现新变化。翁源县注重“形象整治”,依靠挂钩帮扶单位积极筹资和发动社会捐助,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实现村组织活动阵地“十有”,使48个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其次加大对贫困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硬底化村道89公里,自然村全面通机耕路,新实施水利项目81宗,水利农田受益面积3.2万亩;完成农村饮水工程19宗,解决了1.68万人饮水安全;实施乡村“清洁美”工程,建立农家书屋37个,贫困村面貌变化大。2010年10月,韶关市扶贫“双到”联合督促检查工作组对翁源48个贫困村进行综合考评,全部贫困村达到优秀等次。
三是特色产业呈现新发展。在扶贫开发中实施产业扶贫,不但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也促进翁源县特色产业发展。全县糖蔗、蚕桑、蔬菜、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传统种植业平稳发展,避免贫困户返贫现象的发生。2010年全县种植糖蔗达到5.3万亩,扶持410户贫困户种糖蔗,户均增收2600元;种植桑园达到3.2万亩,扶持350户贫困户种桑养蚕,户均增收3250元;种植蔬菜达到14万亩,扶持426户贫困户种植蔬菜,户均增收2500元;— 2 — 种植花卉2.1万亩,产值达到3.3亿元,吸收500多名贫困农户为花卉产业工人,为贫困户增收480万元;水果种植规模已达13.1万亩,扶持200户贫困户种植水果,户均增收3010。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利用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特色产品、“订单农业”,与贫困户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结合起来,互补优势,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构筑了一个共同致富的平台。今年新增加1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完成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11个,获得了“三华李地理标志”、“九仙桃地理标志”。
四是干部作风呈现新转变。翁源县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好干部队伍骨干作用,全县选派了487名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组成工作组长期驻村,全县3860名干部与贫困户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结对帮扶,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一线调研,一线指导,一线协调,各级领导及帮扶干部与当地党员群众一起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为贫困村、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13674件,密切联系群众,干群关系融洽,干部作风呈现出新的转变。
五是基层组织战斗力呈现新增强。翁源县注重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结合、双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有了较大的成效。通过抓好贫困村干部培训工作,提高了村级班子素质。结合扶贫工作在农村党组织范围内开展了争当“三强”支书活动,涌现了一批科学发展能力强、民主管理能力强、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同时,在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中,实施“四议两公开”
— 3 — 民主议事制度,加大对村务、财务公开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了村班子的民主管理意识。通过实施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和实行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发挥党员创业先锋和带头致富的作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早日脱贫,基层组织战斗力呈现新增强。2010年贫困村新发展党员108名,培育入党积极分子186名,平均每村至少发展了2名新党员,并保持了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的常态数,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
二、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有效增强扶贫力度
翁源县为避免各帮扶单位缺乏协调,项目无法实现聚集效应的问题,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有效增强了帮扶效果。
(一)实施“三个一百”示范带动。利用党员创业,脱贫先锋,村貌引领的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有效的解决没目标,没学习对象,没对照的问题。
百名党员创业示范带动: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以“帮一户,带一村,兴一业,富一方”为主要内容,通过为农村党员提供贴息信用贷款、技术支持等来帮农村党员创业致富,让创业致富的党员来帮带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解决了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致富能力弱、发展没思路、种养没技术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已帮扶党员创业示范户310户,提供贴息贷款1200多万元,党员创业示范户帮带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1850户,为有资金需求的130户贫困党员和群众帮助解决生产资金200多万元,有效地发挥了党员的创业示范带动作用。
— 4 — 百户脱贫致富示范带动:每村挑选3—5户贫困户培养成脱贫致富示范典型,帮扶责任人为贫困户“出点子、给票子、找路子”,从资金、项目、市场信息、科学技术等多种渠道多方位地提供扶持,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并力争脱贫致富,为其他贫困户脱贫带好头,树立榜样。
百村面貌变化示范带动:根据各贫困村的情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选择班子战斗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作为扶贫开发示范村。单位出资和发动社会捐资集中投入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村干部承诺、评议、考核制度”、争当“三强”支书活动,推行“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在硬件和软件上实现双得效,为其他贫困村树起典范。
(二)实施“四个一千”活动项目。县级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技能培训、劳力转移、农房改造、学子受助项目的实施,有效的解决项目推进推动力不足的问题。
千人技能培训:积极整合各部门培训力量,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培训网络,发挥农村远教平台等作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到目前为止,已组织15208人次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贫困家庭应届初中毕业生418人就读扶贫技校。
千名劳力转移:制定“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积极与用人单位、城市劳务中介组织建立联系,加快劳动力转移。到目前为止,共向珠三角输送1889人,向本地企业转移3455人。
千户农房改造:对需要修缮或改建危房的贫困户给于资金补助。目前,已规划今年48个省级贫困村危房改造任务480户,— 5 — 整治了26个旧村庄,筹集432万元对“5〃6”特大洪灾中216户全倒贫困户住房进行了补贴建设,筹资补贴修缮1336户贫困户住房。
千名学子受助:为促进教育公平,翁源县以“创教育强县”为抓手,积极调整校点布局。2009年以来,全县共撤并教学点3个、小学高年级16所。帮扶干部对1643名贫困户在读子女直接给予资金、书籍、学习用品等扶持,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上不起学、读不好书,全力保障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力。
(三)实施“五个万亩”增收计划。翁源县大力实施“五个万亩”工程,实现扶贫开发的联动效应,打破村村帮扶不具有整体性、规模化的难题,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
万亩糖蔗增收:把糖蔗种植作为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并依托茂源糖业龙头企业,合力抓好技术指导、蔗种供应、肥料保障、资金等各个环节,大力支持贫困户加入糖蔗产业行列,增加贫困户在发展糖蔗中的收入。
万亩蚕桑增收:发挥国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单位——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支部+协会”、“公司+研究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构筑助农增收平台。
万亩蔬菜增收:把企业作为拉动农业增效的龙头,通过落实各项鼓励扶持政策,翁源县先后培育了翁源宝源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是粤北最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之一,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还积极的扶持新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助建立蔬菜绿色种植种苗基地,培育的种苗无偿提供给贫困户种植。还建立了5000亩有— 6 — 机蔬菜生产示范区,发展无公害蔬菜,积极与家乐福对接,让贫困户农产品直接进入家乐福,免去相关服务费用,在采购价格、结算方式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
万亩花卉增收:翁源县把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龙头,建设江尾镇境内省道S245线两旁的万亩花卉栽培示范区和周陂镇华力花卉园艺基地现代花卉栽培示范区,辐射带动官渡、江尾、坝仔镇境内省道S245线两旁的花卉长廊建设,初步形成了“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花卉产业大格局。同时,坚持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相结合,发挥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不断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层次,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万亩水果增收:引导贫困农户为水果的产、供、销提供劳力服务。同时,还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培育三华李、九仙桃等优质品牌,增加竞争力,并发挥“三华李地理标志”、“九仙桃地理标志”的优势,提高附加值。
此外,翁源县还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扶贫开发“情暖滃江”主题实践活动。专门研究制定了《翁源县开展扶贫开发“情暖滃江”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关于扶贫开发“情暖滃江”红旗团队、帮富使者、脱贫之星的评选办法》,认真组织省、市、县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和被帮扶对象争当“红旗团队”、“帮富使者”和“脱贫之星”,有效推动扶贫“双到”工作向纵
— 7 — 深展开。
三、翁源县扶贫开发对全省扶贫“双到”工作的启示及建议 翁源县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扶贫“双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扶贫工作机制的创新。翁源县扶贫“双到”工作的经验与做法,对全省扶贫“双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扶贫“双到”工作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启示一: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为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效开展,翁源县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责任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结合目标任务,逐级分解任务,层层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人,定期召开情况分析通报会、工作现场会,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各级班子共同抓,驻村干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组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督导组,对帮扶单位和各镇(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每月1次以上的检查、督促、指导,考核其责任制落实情况和落实帮扶任务情况。同时,规定督导组长列席参加各镇(场)党委讨论相关扶贫开发工作的会议,指导各镇(场)制订各阶段工作计划,管理好帮扶干部。三是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定期与帮扶的省直单位、江门单位、市直单位相关负责人召开情况通报会。县委书记朱余旺等主要领导经常深入贫困村看望驻村干部,经常与帮扶单位的负责人联系或登门拜访取得支持。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双到”工作的领导,健全扶贫“双到”各项工作责任机制,明确责任,注重协调,及时研究和解决扶贫“双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8 — 启示二:在帮扶规划上下功夫,确保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三大功能区的规划,翁源县因地制宜,因规划布谋,在以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为主要载体的翁北片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发展区,进一步做强农业经济,引导片区内的贫困户着力发展糖蔗、蚕桑、蔬菜、花卉、特色水果等特色农产品,提升其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在以县城新老城区为载体的翁中片新型服务业优化发展区,发挥旅游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引导部分贫困户转移就业。各帮扶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和地方特色把开发项目作为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收入的重要渠道,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44个,其中农业项目90个、工业项目41个、商贸旅游项目2个、招商引资项目11个。建议省委、省政府鼓励各帮扶单位在研究制定欠发达地区每一贫困村、每一贫困户具体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的同时,要将帮扶规划与贫困村所在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与贫困村所在市、县(市、区)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分类指导,从而确保帮扶规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启示三:在归档管理上下功夫,为扶贫工作打牢基础。翁源县在推进扶贫工作中,严格实行户有卡、村有册、镇有薄、县有库的管理模式,确保电脑记录与卡、册、簿、库数据一致,并且总结坑尾村归档管理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翁源县统一印制《翁源县“双到”工作考评纸质资料规范要求》,进一步规范各被帮扶村和帮扶单位的档案项目,将资料整体分为三大项,并细化为20小项,统一台账,统一立卷规范,保证档案质量。对规档的文件资料统一纸质,统一格式。针对档案动态管理上存在— 9 — 的薄弱环节,加大对台面工作的规范力度,确保卡、册、表内容有真实性、有针对性、有逻辑性、有一致性。建议省委、省政府完善扶贫“双到”动态档案和帮扶台账制度,逐村逐户将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登记造册,同时建立实时联网监测系统,确保扶贫“双到”工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启示四: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营造争先良好局面。翁源县把开展“情暖翁江”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通过年度一评、三年总评来激励帮扶单位、个人和被帮扶对象分别争当“红旗团队”、“帮富使者”、“脱贫之星”。活动对评为“红旗团队”、“帮富使者”、“脱贫之星”的除颁发锦旗、荣誉证书、奖牌、奖金,以及汇编获奖单位、个人事迹材料,利用报纸、电视、专刊等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外,还对评选为“帮富使者”的机关工作者,县级的将呈批表归入干部现实表现台帐并作为提拔使用重要参考;省、市直单位、江门市及中直驻粤单位的由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向各单位发出记功函。让有为的有名、有位、有誉,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今年,翁源县共评出了10个“红旗团队”,20名“帮扶使者”,66名脱贫之星,极大的鼓励了先进,激励了后进。建议省委、省政府将扶贫“双到”工作与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鼓励各帮扶单位、个人和被帮扶对象强化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对照先进、查找差距,完善激励机制和评议制度,争先进位、争作贡献,进一步提高全省扶贫“双到”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启示五:在营造助扶氛围上下功夫,激发社会帮扶热情。为— 10 — 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动员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力度, 翁源县想方设法策划活动,搭建平台,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氛围。一是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引导外出乡贤,企业为扶贫开发捐资捐物。二是建立完善帮扶企业关护机制,给予帮扶企业优惠政策,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关爱企业的人文环境。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广播设立“情暖滃江〃在行动”专题报道栏目,拍摄制作《情暖滃江》电视专题片,通过开展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构建扶贫“双到”文化。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政策措施,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贫困村、贫苦户所在市、县(市、区)动员有能力、有意愿的民营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到全省扶贫“双到”定点帮扶工作中来,汇聚帮扶力量,提升帮扶成效。
启示六:在抓扶贫干部队伍上下功夫,提升扶贫工作战斗力。针对一些帮扶干部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村“两委”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配合的问题,翁源县多管齐下,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促进扶贫干部队伍建设上水平。一是强化责任领导示范。29名县四套班子成员对挂钩帮扶的贫困村,必须亲自过问、亲自深入贫困户、亲自制定措施;二是建立驻村干部现实表现台账,组织部门注重跟踪掌握干部在扶贫工作当中的突出表现,对那些政绩突出,对能干事、埋头苦干、善于开拓创新、敢于攻坚克难的干部进行表彰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用人有权机关,— 11 — 在扶贫工作中涌现了一批办法多,奔波能力强的“帮富使者”,起到了模范作用。三是按照“面向农村党员、强化党性锻炼、注重基础理论、突出实用技术”工作思路,翁源在全县建立了村“两委”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整合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干部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实现“建立一个基地、带动一批党员、带富一方群众、带强一个镇村”。四是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和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帮扶各方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制度,通过上党课、座谈会、交流会和联谊会等形式增强帮扶各方的认识,增进友谊,形成共进退,共奋斗的良好精神状态。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责任领导示范,进一步加大扶贫干部队伍培训力度,进一步转变省、市、县、镇、村各级扶贫干部作风,打造扶贫优秀团队,全面提升扶贫“双到”工作的战斗力。
第二篇:扶贫双到工作总结材料
****扶贫双到工作总结材料:
一、提高认识,抓好落实,强化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开展挂钩扶贫工作以来,我局充分认识到,要提高扶贫开发效果,必须要转变传统帮扶观念,变“输血”为“造血”,探索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把手”亲自抓,亲自负责,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日常扶贫工作的筹划和落实,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化丰富帮扶内容。同时,由机关办公室、人监股、********所相关人员组成了帮扶工作组,为更好地有序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实际,做好预算,多措并举,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 局领导多次带领帮扶工作组相关同志到扶贫挂钩点考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订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1、结合实际,明确项目资金测算。按“轻重缓急、重点突破、扎实推进”的原则,将三年帮扶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其中村帮扶:改善村内道路、用水、用电、卫生、村容村貌及扶持村搞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村道亮化工程建设方面预算投入项目资金12万元,其中10万元由省专项补助资金和市、县财政配套资金支出,其余2万元部分由单位尽量争取自筹资金解决;户帮扶:发展种养业(畜牧业等)、农村合作医疗、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危房改造及扶持村集体企业“制茶场”设备投入等项目预算投入项目资金31.2万元,其中由省专项补助资金支出21.2万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支出6万元,其余部分资金由单位及个人自筹解决。
2、建立了帮扶台账、贫困户档案及完善了《帮扶记录卡》填写等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制作了《帮扶通讯记录卡》、《贫困户意愿帮扶调查表》、《帮扶工作组到村、户记录手册》等;购置了《科学养鸡》、《茶叶种植技术》教学光盘和《快速养猪法》等农技书籍供贫困户传阅学习。
3、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加强招商帮扶力度。目前,已成功引入兰花种植基地项目在****村落户,该项目占地15亩,预计总投资450万元,现已投入150万元用于平整土地及搭建竹棚等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该村集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4、完善了扶贫开发工作档案建设,规范帮扶工作资料管理。就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文件资料的收集、归档方法及注意事项,特别是帮扶过程中“新旧对比”的电子照片、电子文件及DV摄像资料的归档工作,县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调拔了摄影器材专供使用,并购置了专用档案箱用于扶贫专项工作相关资料的分类归档,使扶贫建档工作有章可循,将确保为检验扶贫工作成果提供一套完整、系统的档案材料。
5、完成了县局机关副股级以上干部与****村37户贫困户对接挂扶工作。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县局召开了专题动员会,要求扶挂干部增强帮扶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帮助贫困农户出谋划策。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制定出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早日脱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6、认真组织好扶贫济困日捐款活动。“我为扶贫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梅县个私协会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该项活动,汇集企业、经营户捐款95678元;我局领导积极带头捐款,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共捐款27000元。合计共捐款122678元,并已全部上交至梅县慈善会。
三、科学统筹,合理分配,切实安排好扶贫专项资金
认真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专项扶贫资金用款申请”的系列文书上报工作。目前,省、市、县扶贫专项资金首批15万元已拔到贫困村所在镇政府账户上。我局将严格按照梅县“双到”办《关于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执行由贫困村、贫困户提出申请,填写“资金使用申请表”,经村委、帮扶单位审核后,交所在镇政府审批、拔款的三位一体操作流程。我局现已建立跟踪问效制度,将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进行监管,确保帮扶资金的使用效果,对帮扶实施项目做到严格审核,并详细说明项目的必要性、实施内容、计划实施过程、预计效果等。
目前,已全部打印并填写好《贫困村、户帮扶资金使用申请表》、《贫困村、户帮扶资金使用申请汇总表》及《贫困户帮扶物资(资金)领用表》等,相关资金的申请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近期,向镇政府申请的省帮扶资金15万到位于****村委后,****局帮扶工作组将按照制订的帮扶****村的项目、资金等资源整合计划,检查督促项目推进、指导生产,为帮扶工作总体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并对3:5:2比例脱贫规划安排做好前期了解部署,拟定了〈〈贫困户家庭情况详细调查表〉〉对调查事项作了细化和量化;拟订了〈〈承诺书〉〉及〈〈贫困村贫困户邻里调查表〉〉,加强贫困户之间的相互监督,对核实的每一帮扶贫困户的发展项目或者帮扶措施进行公示,相互之间进行监督。同时,将做好项目跟踪和指导生产工作,对下拨的扶贫资金作出详细安排,并且上墙公示,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把“双到”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帮扶的贫困户有保障、能发展。
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帮扶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通过“茶叶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智力扶贫、医疗扶贫、救济扶贫、社会扶贫”等措施,带动群众搞好茶叶种植、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近期将在****村深入开展“商标富农”工作,引导其合理注册“茶”商标,努力打造茶品牌,提升了****村茶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对有意愿经商的贫困户办理营业执照,****部门将开通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同时,积极引导、鼓励贫困户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让帮扶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成效更加显著。
梅县****行政管理局 二O一O年九月二十日
第三篇:双到扶贫工作总结
“双到”扶贫工作总结
自从负责扶贫“双到”工作以来,能按照上级的要求,坚守岗位,坚持驻村,与村干部同工作、同生活;深入到村干部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与镇农业办、村干部一起认真做好各项扶贫工作,做好各种资料汇总上报、电脑录入等工作,积极做好扶贫项目的规划实施,收到显著的成效,得到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简单小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文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认真学习各级相关文件。仔细阅读省、市、县关于“双到”工作的文件,逐条学习上级有关“双到”扶贫的文件和上级领导讲话,并将重要的内容抄录在记事本上,以备工作所需;认真琢磨,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双到”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搞好扶贫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始终把扶贫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 紧紧依靠当地县、镇党委、政府开展工作,对村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都认真对待,及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帮助解决.对扶贫开展的每项工作都亲自过问,经常督促。工作中,注重总结,每个工作阶段都要组织工作组和村委干部等召开会议,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归纳经验做法,寻找存
1在不足,分析问题原因,研究下步措施.为有效开展扶贫提供了有力组织和领导保证。
二、深入调查,科学制定扶贫计划。按照省、市做好扶贫开展工作文件要求,根据我单位人员较少(15人),扶持贫困户较多(141户)实际,多次带队深入到贫困村和贫困户家中,了解需求,发现问题,研究应对措施.根据该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贫困户伤残基数较大,地少人多,自然条件较差等实际因素,确立了“先急后缓,先集体后个人,先重点后一般”的帮扶方针.制定了三年规划和计划,确保了帮扶工作整体推进有序,全面扶持出成效。按照这个方针,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整修了村民种植急需的水利河(天德河),投入100多万元帮助村修建了村集体养猪场,为24户特困户购买了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均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受到村民的欢迎。
三、结合实际,深入实地开展帮扶。驻村期间,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亲自参与指导帮助村制定党支部工作计划,坚持定期给全村党员上党课;亲自过问帮助协调养猪场经营承包事宜。在了解到村民种植技能缺乏,经济效益差的情况后,主动帮助联系农业技术人员到村,为全村在家劳动力举办辣椒、果树等农业种植技能培训,较大提高了村民种养殖水平。主动联系用工用人单位,帮助输出劳动力外出就业务工等,大大提高了贫困户家庭收入。
四、认真细致,做好信息填报工作
根据省扶贫办指示,在“广东省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完成2011年帮扶措施,贫困户2011年贫困原因、2011年帮扶措施等信息录入;并及时动态更新录入村、户的图片以及帮扶贫困户到户记录。同时,做好建档立卡纸质归档工作,按照工作进度填写《帮扶记录卡》,并确保卡上内容与网上电脑管理系统录入内容一致。此外,做好帮扶台帐建立工作。做好各项资料的归档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记录、有依据、有证明,同时便于监管考评
在我和全办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办扶贫工作始终按照上级任务要求得到了有力推进,到目前为止,村集体收入已从原来的3000元上升到72000元,141户贫困户到2011年底已完成了80%的脱贫任务。2010年我办获得省、市扶贫先进单位,受到了表彰和资金奖励。
第四篇: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以来的情况汇报 - 副本
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以来的进展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挂点帮扶的工作部署,我局帮扶XXX镇XXX村。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实现XX村及各贫困户脱贫致富这一总体目标,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重点,推进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大力发展种植产业、选准村集体增收项目等综合扶贫措施,使挂扶工作取得了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瑶龙村基本情况
1、XXX镇XXX村是一个以林为主农业为辅的偏僻山区贫困村。全村下辖1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共338户,总农业人口1558人。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
2、目前XXXX村年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共有179户,贫困人口786人,具有发展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80户367人。低保户有50户186人,五保户有6户6人。
3、贫困户脱贫能力差。农户种养多数以自给自足为主,种养品种主要有番薯、养猪、养鸡等。
XXXX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该村目前没有一间企业,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较少,1
主要是靠电站分红及电站资源管理费收入,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二是种植结构单一。该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但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引导和效益差,导致收入来源不足。三是部分贫困户因老弱病残缺乏劳动力,仍住在破旧泥砖瓦房。四是在家务农劳动力不足。贫困户在家的全是老人及小孩,有劳动力的青年大部分外出务工,但文化素质低,在外务工人员收入不高,对家庭经济帮助能力弱。
二、挂扶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调研,制定计划,确保挂点帮扶工作有序进行。
为把挂点帮扶工作切实做好,我局首先切实加强了实地调研工作,局领导和干部职工多次深入农户,一方面实地考察瑶龙村村容村貌、农业基础设施等情况;另一方面对贫困户进行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环境、住房条件,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种养收入等具体情况。经过核实并听取村“两委”意见后,确定帮扶的XXX户贫困户名单在村委会公告栏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定贫困户。并建立贫困户档案和帮扶台账,按规定填写全省统一的《帮扶记录卡》,使帮扶工作底子清、情况明。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瑶龙村及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每一户贫困农户稳定增
收脱贫的产业发展、培训转移等有效的帮扶措施和实施计划,确保“一户一法”。
(二)帮扶工作开展成效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我局共投入帮扶资金XXXX万元。解决XXX村村民移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户XXX户,受益XXX人;鼓励帮扶村村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举办免费劳动技能培训班3期,培训XXX人次,输出劳动力XXX人,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致富一户。
通过实施帮扶,XXX村村容村貌显著改观,村集体经济已达到5万元以上。2010年至今,挂扶的XXX户贫困户已达到人均收入2500以上,已成功脱贫,列入危房改造计划的贫困户全部完成改造,贫困户适龄子女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没有生产能力的XXXX户贫困户家庭XXX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户95%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显现。
三、投入资金、落实项目,促进瑶龙村全面发展
1、投入资金,改善村委办公条件。我局先后投入3.38万元,为村委添置了电脑、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切实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提高了村委战斗力和工作能力。
2、落实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在XXX村开发高山油茶基地,目前油茶树已进入成熟期,预计今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4万元。
3、多方筹集社会帮扶资金,完善村基础设施。穿针引线,向有关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筹集资金,实施了XXX村的饮用水引水工程,为村民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其次计划水泥硬底化的村级公路,使XXXX村交通更加畅通。
四、帮扶到户,一户一法,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
在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我局坚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资源、自然条件和农户劳动力情况以及发展意愿等实际,采取“一户一法”的帮扶办法,制定了帮扶每一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的产业发展、培训转移等有效的帮扶措施和实施计划,并明确了目标任务完成时间。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通过技能培训转移输出和产业带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通过救济式的扶贫方式,纳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予以扶持。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第五篇:村扶贫“双到”工作情况汇报
村扶贫“双到”工作情况汇报:
村位于石正镇南部,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8户,总人口1572人,全村有耕地692亩,人多地少,村民主要从事农田耕作,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生活仍处于低水平,年人均纯收入3357元。有党员87人,其中村“两委”干部5人,有贫困户有78户,贫困人口306人。
一、帮扶
成效
天河区局帮扶先锋村以来,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建立了帮扶先锋村的有效工作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投入帮扶资金达111.32万元。完成主要帮扶项目:
(1)帮扶贫困户发展种养,由村委会购买鸡苗、猪苗及饲料发放给贫困户;
(2)资助9户贫困户子女小孩顺利上学;
(3)进行先锋村文化广场建设,已经完成了篮球场、农家书屋、道路的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4)帮助2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
(5)帮助贫困户78户306人购买农村合作医疗;
(6)帮助符合低保条件的19户贫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7)为26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贫困户老人补贴购买一次性趸缴社会养老保险;
(8)维修三面光水渠25米,受益农田350亩;
(9)完成村道建设500米;
(10)投入15万元发展集体经济,年增加经济收入1.2万元;
(11)筹集了厂房建设资金万元。
二、今年帮扶规划366平方米。
(一)新建厂房366平方米。计划3月下旬奠基,6月底前建成厂房招租,一可就近解决60-80名贫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可达1.5万元,二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4-3万元(每月-2500元)。
(二)土地入股,发展种植产业。利用贫困户闲置土地入股,采土地入股,发展种植产业。取统一经营、利润分红的形式兴办金银花种植基地,计划今年年种植金银花12亩。基地建成后,贫困户可得分红,劳动力增加劳务收入。
(三)完善广场设施。全面完成文化广场升旗台、健身路、健身完善广场设施。运动区、绿化部分的建设。广场建成后将为先锋村提供一个集文化、健身、休闲、公益活动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
(四)继续实施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项目。继续动员各方面力继续实施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项目。量,加大帮扶资金投入,认真谋划,全力帮扶贫困村、贫困户。
我局帮扶先锋村的扶贫攻坚战号角已经吹响,各项具体的帮扶措施将一项项落实,确保如期完成扶贫“双到”工作各项任务指标,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