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工会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行动计划
北京市工会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行动计划
京工发〔2010〕71号
各区、县总工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各局工会,各集团、公司工会,各直属基层工会:
为深入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全国总工会关于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北京市工会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
一、充分认识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意义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指示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宏观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新机制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企业分配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实施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工会要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目标出发,充分认识当前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遵循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企业自主分配与劳资协商共决相统一的原则,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劳资互利共赢为目的,以全面建立机制、重点解决问题为要求,普遍开展、重点推进、内外结合、规范有序地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三、目标任务
1.普遍开展:从现在起到2013年,推动规模以上企业独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规模以下企业通过签订区域、行业工资专项协议建立协商机制,80%以上的建会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现各类企业全覆盖。
2.重点推进:集中力量在以下五类企业中首先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即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发放职工工资的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职工工资增长没有达到工资指导线下限的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没有达到上年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平均水平的企业;职工工资明显低于本地区、本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的企业;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资矛盾突
出、劳动争议多发、职工诉求强烈的企业。
3.内外结合:建立健全市、产业行业、区县、街道乡镇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上级工会代行要约、工资协商专业指导员直接参与、督导机制;劳动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指导依据、方式方法和制度保障。
4.规范有序:按照建机制、抓重点,多形式、重质量,可持续、全覆盖的工作部署,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四、责任步骤
1.行动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2011年在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同时,集中精力在五类企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使低收入职工工资有明显增长;2012年在重点行业推行工资标准协商工作,力争形成主要行业建立健全工资标准协商机制,指导约束行业内企业按照行业标准,有效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2013年实现80%以上建会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各类企业的总体目标。
2.年度推进工作按照季度部署。每年一季度各级工会开展企业落实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监督检查和劳动关系状况调查研究,通过监督检查、调查研究确定协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内容,层层汇总形成全市性工作年度目标;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最低工资标准规定的企业,要及时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企业,要迅速提交劳动执法部门予以纠正和处罚。二季度统一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并逐级上报完成情况。三季度组织抽查验收工作,总结经验、推出典型,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四季度进行考核评比,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工作为评选先进的主要依据之一。
3.市总工会统筹全市工资集体协商进度安排,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合发文、联合指导、联合检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推动政府及时发布各类协商标准和指导依据;配合人大、政协和政府相关部门适时开展《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调研督察工作;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统计数据库和进展情况通报制度;加强工资集体协商专业指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培训、交流、督导、服务等各项活动。2013年底,构建完成协商体系、机制运行、制度保障的总体框架。
4.各产业工会要选择家政、护工、保安、环卫等重点行业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就行业标准、劳动定额、工资增长指导线等内容,提出指导性意见;就先进职工、技能人才、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特殊群体,发布岗位工资指导价位,为区域、行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依据;发挥行业三方中企业代表组织的作用,以行业自律引领行业所属企业自觉履行行业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等协商结果。2013年底,全市主要行业基本建立以行业劳动定额和工时单价为核心,以行业工资标准、年度调整幅度、加班工资标准以及工资支付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5.各区县、街道乡镇总工会要根据地区工资水平,行业工资标准、企业经营状况,职工反映诉求等确定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引导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广泛听取意见、确定协商内容、主动提出要约、有效开展协商、民主审议草案、首席代表签字、备案公示结果等程序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重点推进规模以下企业建立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2013年底,基本实现规模以下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全覆盖。
五、方式方法
1.国有及其控股企业要带头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理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合理确定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普通职工的工资分配比例,按照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增长幅度不低于经营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一线职工工资平均增长幅度不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的要求,着重提高职工工资在企业工资分配中的比重。要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联动机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征求职工意见,反映职工诉求,确定协商内容,健全协商机制,并将协商结果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纳入集体合同条款或签订工资单项协议,报劳动部门备案,向全体职工公示。凡缺少企业工资标准、增长幅度、支付办法等基本内容的集体合同,职代会可不予通过。
2.非公有制企业要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依法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五类重点企业工会必须提出协商要约,及时启动协商谈判程序。企业工会不能提出要约的,上级工会可代行要约,并参与协商;企业拒绝或变相拒绝要约、不按期响应要约的,上一级工会应下达“整改建议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可提请人力社保部门依法进行调处。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应突出解决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实现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按比例增长,并规范加班工资以及工资支付行为。
3.规模以上企业应独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或者上级工会指导企业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代表开展平等协商,经民主程序订立工资专项协议,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对于独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有困难的企业工会,可聘请工资协商专业指导员参与协商。
4.规模以下企业通过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规范职工工资调整和支付行为。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由区域、行业工会组织与企业组织代表,或区域行业内企业推选出的代表,或区域行业内的逐个企业开展协商,签订区域、行业工资专项协议,确定区域工资水平、行业工资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工资支付办法等内容。在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集中的街道、乡镇、社区、楼宇、村镇和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在同行业特别是餐饮服务、家政、零售、加工制造等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内,重点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劳资双方协商确定的区域、行业工资专项协议(草案)应经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履行审议通过程序。依法订立的区域、行业工资专项协议对本区域、本行业内企业和职工具有约束力;区域、行业内各企业可在区域、行业工资专项协议的总体框架下,根据本企业实际,协商签订补充协议,但不得低于区域、行业工资专项协议的标准。
5.要积极探索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状况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和规律,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要约形式和协商方法,找准不同的协商重点和协商内容。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突出协商工资水平、增长幅度和福利待遇;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突出协商工资支付保障。实行岗位工资制的企业,要以确定和调整岗位工资标准为重点;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要按照。“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正常劳动条件下、90%以上职工能够完成”的原则,合理确定劳动定额、计件单价。股份制企业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六、保障措施
1.建立工资集体协商领导体制。要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紧密结合起来,统一组织、同步安排,力争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推动形成党政主导、三方共促、工会力推、各方配合、企业和职工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各区县、局总公司工会都要成立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划,明确责任主体,实行目标考核,做到年初有计划方案,年中有检查督导,年末有考核总结,全力以赴确保任务目标的完成。
2.建立职工工资专业委员会。市总工会成立职工工资分配专业委员会,由政府部门专业人士和社会劳动、经济、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职工代表组成,定期与不定期地研究收入分配政策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相关问题,为工会源头参与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有效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建立工资协商专业指导员队伍。由各街道乡镇党委和工会共同审核推荐1—2名身体健康、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熟悉企业基本情况、具备一定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的退休人员或社会工作者组成工资协商专业指导员队伍,配合地区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工资协商专业指导员经统一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实行目标考核,完成计划指标的参照工会社会工作者工资标准发放报酬补贴。
4.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各级工会要建立工资专项协议签订、履行全过程的监督考核制度,一是建立劳动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工资标准履行、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企业加班加点、社会保险缴纳等情况。对违反法律规定未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上报劳动监察处理的企业工会和其上级工会实行通报批评。二是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形成绩效考核一体化的工作推进模式,逐级分解任务目标,层层落实推进责任,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行动态跟踪统计和量化进度考核,不能有效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会取消评先资格。三是建立区县、产业工会履行领导责任监督检查制度,通过季度形势分析会听取区县、产业工会所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度情况汇报,并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5.建立调解仲裁制度。因签订、履行工资专项协议发生争议的,企业工会或其上级工会应当与行政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力社保部门申请仲裁处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关系双方无正当理由,均不得拒绝或者拖延签订工资专项协议;签订的工资专项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均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履行工资专项协议都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建立激励约束制度。各级工会要加大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重点工作倾斜支持制度;也可设立专项奖励经费对推进力度大,协商效果好的工会组织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要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评审“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模范职工之家”、“五一劳动奖状”和授予企业经营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必备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
7.建立宣传引导制度。各级工会要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及网络等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善于发现、总结和树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 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引导劳动关系双方主动自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浓厚氛围。
北京市总工会
2010年12月27日
第二篇: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深化共同约定行动 在促进三门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展现工会新作为---在全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市总工会主席 孙宗会(2010年7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刚才,几个单位从不同层面交流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随后,市委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回去后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对前一阶段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开展情况的回顾
我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从2008年已经开始。两年多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稳定职工队伍、化解劳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职工的普遍拥护,维护了职工的经济权益,彰显了工会的作用。2008年3月,市总工会、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企业家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工会根据《实施意见》,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渑池县总工会率先召开了全县制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现场会,随后,其他县市也都抓住本地区工资问题突出的行业、企业,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通过典型示范、扩大覆盖面、提高履约率等措施,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市属各系统、各基层工会以职工工资、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等内容为协商重点开展集体协商,充分发挥集体合同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2008年年底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的冲击,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总、省总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广泛开展了以“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约定行动”,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家协会的支持、配合下,在全市范围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这一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企业与职工的普遍欢迎。今年3月,我们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全市基层工会向企业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213次,签订专项集体合同115个,约束了企业在工资收入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上的随意性,依法科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今年6月,我们又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再部署,建立了市总领导班子成员分包县(市)区督导制度、周五工作汇报制度、工作通报制度,通过督导组检查督导、召开现场观摩会等形式,编发工作简报、工作通报、工作手册等材料,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面开展,掀起了全市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新高潮。各县(市)区以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深化共同约定行动,扩大覆盖面,提高协商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基层工会单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622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472份,覆盖企业620家,覆盖职工6.6万人;乡镇、街道区域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128家,签订专项集体合同124份,覆盖企业467家,覆盖职工3.5万人,行业、系统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13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28份,覆盖企业276家,覆盖职工6642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贡献。基层工会普遍反映,凡开展集体协商的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没有发生上访、怠工等突发事件,劳动争议案件也大幅度下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普遍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实现了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同步发展。实践证明,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于稳定职工的岗位和收入,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与全国、全省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家、经营管理者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担心工资集体协商就是要闹着涨工资,因而对协商缺乏热情。有的企业工会、职工对自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等。二是个别县(市)区、市属系统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展缓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较低;一些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这项工作停滞不前,有的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推进力度不够,举措不多。三是有的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没有体现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相应条款;有的企业专项集体合同只规定了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按时发放等基本内容,没有体现职工工资增长的内容;有的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合同没有协商程序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以扎实的工作和创新的思路予以解决。
二、扎实有效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当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已经日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外部环境、内部因素都要求我们将此作为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大事,认真加以推进。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要看到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质量和水平都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们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地推进这项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任务。按照全国彩虹计划和全总、省总的精神,我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要求是,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立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实现职工收入随企业发展同步提高,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工作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全市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要达到70%以上。其中,国有企业、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要达到80%;未建工会的小企业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提高覆盖比例;2012年实现全市各类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覆盖。这一目标是在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基础上的,必须确保实现。
(二)区别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企业情况千差万别,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企业实际,坚持依法推进、互利共赢、共同协商、因企制宜的原则,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行业属性,确定协商重点,分类指导。对于生产经营正常、效益较好的企业,要突出协商工资增幅和福利待遇,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对于经营困难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协商工资支付保障,就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重点协商,侧重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对实行岗位工资和计时、计件工资制的企业,重点合理确定岗位工资、计时工资、劳动定额和计件工价,防止企业以实行计件工资为由降低职工工资,以及超时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等侵权现象的发生。对小型、分散的非公有制企业和行业特点明显的地区,重点实施区域性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侧重解决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和一线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拖欠等问题。建立了企业联合会和行业协会的,可以由区域、行业工会直接与企业联合会或行业协会协商,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没有建立企业联合会或行业协会的,可采取由区域、行业工会与授权或推举的企业代表协商,签订合同;对于企业数量较小的区域,由区域性工会组织与区域内企业逐一进行协商,签订合同;对同行业企业较多的地方,着重抓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协商制定行业工资标准,规范行业劳动定额标准。
(三)突出协商重点,力求取得突破。要把企业或行业的劳动定额、计件工价作为深化工资协商、提升协商质量和水平的重点进行突破,按照“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正常劳动条件下、90%以上职工能够完成”的标准,合理确定、调整不同岗位劳动定额和计件工价,规范劳动定额、计件工价的制定、调整、管理和实施。要通过开展工资协商,建立健全更符合本企业、本区域、本系统、本行业实际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或者确定执行政府最低工资标准的办法和措施,从而真正为职工提供托底性的保护。要积极指导和督促企业每年开展工资协商,通过协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工资调整办法。要坚持凡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都应当得到增长,以保证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多数职工。
(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协商成效。一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要约机制。企业工会要主动向企业行政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企业工会提出协商要约有困难的,其上一级工会可依法代替基层工会向企业提出协商要约;小企业相对集中和产业集聚地区,县级以下区域工会或系统、行业工会组织可以向相应一级的企业代表组织提出协商要约。二要建立健全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及调整办法、工资支付制度、奖金福利分配等进行协商共决的机制。三要建立集体合同履行监督机制。要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企业工资集体合同履行兑现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提高工资集体合同的履约率。要建立职代会听取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制度,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支付办法和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等要向职代会报告,推动工资集体合同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要建立集体合同公示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必须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要通过网络、公开栏等渠道,定期向职工公布,建制、履约和督查情况要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向职工公示,接受职工民主监督。四要建立职工民主参与机制。职工方协商代表要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选举产生或工会选派,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协商议题要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协商后的专项集体工资合同草案,要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协议履行情况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五要建立各方联动督导机制。要注重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通过联合开展劳动监察、执法检查和其他形式,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要主动与人大、政协沟通协调,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到企业进行视察和调研,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全面深入、扎实有效开展。同时市总工会要求,今后各企事业工会组织申报“模范职工之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五一劳动奖状”以及为企事业负责人申报“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等,必须同时上报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通过并落实到位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否则不予考虑,一票否决。
(五)加强宣传引导,消除认识误区。各级工会在推进工作中,要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正确导向,提高企业乃至社会各界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认识,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营造良好的氛围。要深入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增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工资集体协商不是要通过损害一方利益来换取另外一方利益,也不是谈协商就必须涨工资,也可能是保岗位、保工资,也可能使以前不合理的工资制度进一步合理化、存在缺陷的进一步完善,是要实现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在协商过程中,工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深化共同约定行动,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为在协商中保障职工利益增强说服力。要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政府(行政)支持,努力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力推、企业配合、职工参与”的工资集体协商社会化格局。
三、努力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会工作
现在已经进入7月下旬,工会目标任务已经落实过半,几项重点工作到了出成效的关键时期。各级工会要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与推进工会整体工作目标完成结合起来,加强协调,全面落实。要继续动员组织职工投身“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主题竞赛活动和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实现年底评选表彰100项技术创新成果、100项先进操作法,为保持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向好态势和良好局面发挥积极作用;继续在新建、在建的重点工程中开展“三保两讲”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进步要效益,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功立业;继续在治理重点企业开展“双比双降”竞赛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在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新的建树。
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职工权益维护保障机制、工会社会化维权调解机制,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要充分发挥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用,增强法律援助和劳动争议调解能力,努力将矛盾化解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
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职代会制度,增强职工参政议事能力,提高职代会运行质量和效率,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创新民主管理;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制度,使厂务公开的程序更加规范、内容更加丰富、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全面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为抓手,以提高广大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为基础,以“创争”活动为载体,努力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人才队伍,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支撑。要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努力发展富有时代特点、符合职工需求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
要创新工会的组建形式,探索促进建会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工共建机制。继续加大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组建力度,深化“双措并举,二次覆盖” 工作,以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领域,以农民工为重点对象,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会干部要争做勇于创新的标兵、抢抓机遇的先锋和服务职工的模范,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市职工为经济建设服务。
时值盛夏,各级工会要大力开展“送清凉”活动,使工作在一线的职工深切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关怀。要精心组织好“金秋助学”活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确保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得到及时救助。要及早谋划 “农民工援助行动”,使工会帮扶工作更加扎实有效。要把关爱职工的事情办实办好办出成效,真正让广大职工生活过得更加体面、更加尊严、更加幸福。通过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志们,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迎难而上,扎实推进,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彰显新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体现新作为,为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本会常务理事、保定市总工会 宫娜景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GDP不断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职工收入占GDP的比重反而下降,广大职工总体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种现状要求和促使出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资决定和制衡机制,即工资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商的行为。
只有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企业职工工资决定主体由政府转向市场,使工资水平真正与市场接轨,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整体稳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仅是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分配机制的关键环节,更是妥善协调和处理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意义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出现和实施使企业职工工资决定主体由政府转向市场,使工资水平真正与市场接轨。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和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形成“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的新型分配格局。
(一)有效缓和劳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代表在平等地位基础上的协商,各方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消除隔阂。这项制度为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工作中的透明度,使企业在厂务公开制度上更加名副其实,把企业民主管理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能够切实保障职工对企业工资分配的知情权、协商权和监督权,有利于维护企业分配的公平公正,较好地把工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实现企业和职工的互利双赢。
工资集体协商目的是在维护职工利益和保障企业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产生企业和职工“双赢”的效果。职工和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生产经营顺畅时,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可以使职工能够共享到企业发展的成果;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挫折时,及时进行集体协商,就妥善处理降薪与经济性裁员矛盾达成共识,可以帮助企业克服暂时困难,从而充分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工资集体协商不仅能够提高职工工资水平,调动起职工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有效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凝聚力。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切实履行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工会组织要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要健全和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更好为职工群众服务。工资收入是企业职工生活的基本来源,是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核心。只有深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使劳动者得到实惠,才能够真正赢得广大职工的信任和企业经营者尊敬。
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条件及现状
目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条件已基本具备。1995年《劳动法》对劳动者就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事项与企业进行协商确定的权利从法律角度作了规范;1998年全国总工会印发了《工会参加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指出工会或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方式、工资与履行合同有关的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的平等协商,是集体合同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确立了工资协商的操作规程、内容以及其他要求。200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开创了三方联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新局面。这些都为工资协商制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
同时,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一些生产经营比较正常,管理基础比较扎实,工会工作开展比较好的企业已先行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地区,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截止2006年9月底,全国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30.5万份,比上年增加5.3万份,增长21.1%;覆盖企业52.6万个,比上年增加27.1%;覆盖职工3714.6万人,比上年增长5.2%。
但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毕竟仍处于摸索的阶段,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得不正视推行工作的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国有改制企业及非公企业推行仍困难重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完善,运作还不规范;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严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强资本、弱劳动的状况下,资本侵蚀劳动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不仅严重侵犯职工的权益,而且影响到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发展。
三、工会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中措施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劳资关系的通行做法,更是工会履行职责、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和重要举措。
(一)依靠党政重视支持,加强源头参与。
党的领导、政府的重视是工会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根本保证。要把推进工作提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高度来认识,主动向党委汇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源头参与力度,推动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规划,发展方案,促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资协商工作格局。
(二)依靠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职工不仅是协商工作的主体一方,而且是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工会组织要充分调动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以他们为协商工作的支点,纲举目张展开工作。
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搞好厂务公开,真正体现职工当家作主。工会组织要在全面履行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特别是要把维护企业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使职工群众明确,只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才能在企业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合理增长。因此,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任务,发动职工群众人人献计献策,干好本职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三)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确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能搞一个模式,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按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把职工迫切需要解决,企业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作为协商的重点,协商的内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有所侧重,就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协商。
要根据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特点和企业经营情况的不同,确定工资集体协商重点。亏损企业工资协商的重点应是基本劳动报酬的保障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重点,应是如何提高工资水平。尤其是要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着力解决部分企业存在的拖欠、克扣职工工资问题,确保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在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以及行业特点比较突出的行业,要逐步试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议。
(四)建立一支懂业务、会谈判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谈判员队伍。
工会集体协商代表掌握的谈判技能、工资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如何,是保证工资集体协商取得好的效果,使职工与企业都满意的前提条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我们各级工会组织中具备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能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才不足。因此,建立一支懂业务、会谈判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谈判员队伍,是我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当务之急。
可以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及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的法规政策、经济管理、企业财务知识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技能,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专业指导队伍,各级工会可以聘任掌握法律知识和政策,熟悉企业劳动工资和财务管理,有一定协商谈判能力和技巧的专业人士担任指导员,具体指导或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提高工资集体协商成果的质量水平。
(五)加强舆论宣传,形成社会合力。
作好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知度。工会不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舆论宣传阵地进行大张旗鼓、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的宣传,而且要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以及企业板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开设专栏、举办讲座、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宣传。进一步赢得各级党委和政府(行政)的重视支持,争取社会各界的了解、理解和声援,吸引广大职工的关注和广泛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制度、发挥实效。
第四篇: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报告书
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报告书
——工会:
经职工方与企业方协商,定于——年——月——日,双 方就工资问题进行协商。
特此报告。
企业)工会(章)——年——月——日(
第五篇: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建议书
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建议书
邻水县平石板煤业有限公司: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四川省集体合同条例》、《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有关职工工资问题需要双方协商。本会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工人薪酬、劳动保护、劳动时间。
二、协商时间:2012年2月12日,协商地点:公司会议室。
三、为了便于协商的顺利开展,请公司方提供一下述资料:公司资产负债表;公司资产损益表;公司员工工资总额和员工平均工资。
以上建议望公司采纳,并于20日内作出回应。
邻水县平石板煤业有限公司工会2012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