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服务区推荐感动集团人物杜兰感人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3 11:5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汝阳服务区推荐感动集团人物杜兰感人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汝阳服务区推荐感动集团人物杜兰感人事迹材料》。

第一篇:汝阳服务区推荐感动集团人物杜兰感人事迹材料

奉献高速 无怨无悔

——汝阳服务区经理杜兰感人事迹

在河南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队伍中,有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服务区经理,她投身高速公路事业16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辗转于洛阳、信阳、禹州、鄢陵、汝阳各地,坚守、拼搏、战斗在服务区工作第一线,无论在什么岗位,她都做到“最好”来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她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真诚待人、开拓创新,把职责当使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高速赞歌。她就是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汝阳服务区经理——杜兰。

一个人初到工作岗位勤勤恳恳、踏实苦干并不难,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杜兰做到了。1998年在洛阳公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9年在洛阳公司被评为“女子岗位优秀服务明星”、2001、2002年在洛阳公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3、2004、2005年度连续被评为省公司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服务区管理分公司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2008年度上半年受到禹登公司通报表扬、2008年被评为为省公司“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省交通运输厅和省交投集团双项年度“先进个

人”。

一、平凡的岗位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

95年底,满怀着对高速公路事业的憧憬和希望,她来到洛阳分公司洛阳东收费站,本以为到了一个假期固定、工作轻松、收入丰厚的好单位,但收费员工作的艰辛与乏味,令很多初到该岗位的年轻人感到困惑,但此时杜兰坚定了一个信念:“工作要干就要干到最好”。她坚守职业道德,苦练岗位技能,在收费站工作期间,因高速公路过往司乘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经常遇到一些司乘人员的刁难或听到不顺耳的难听话,为做好过往司乘人员的服务工作,她始终把委屈服务放在第一位。在廉洁方面,从未收取拉煤车辆司乘人员扔下的钱款,从未出现收费失误。

2001年3月她被调入洛阳服务区任办公室主任,工作角色发生了转变,但不变的是她对待工作的热情态度,她很快融入到新的岗位,参与制定了本服务区规章制度、管理条例、行为规范,强化员工管理;利用本地人的有利资源,加强外部关系协调,为服务区健康发展打造优良外部环境;2001年11月在接到交通部对全国高速公路运营大检查通知后,连夜制定方案,再迎检准备过程中,她克服种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任劳任怨,几乎天天加班加点到深夜。临近检查只有一个星期了,当时客房服务人员较少,白天她把办公室和其他杂活干

完后,利用晚上时间带着客房服务人员打扫各环节卫生,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她感到实在困了就在沙发上打个盹,就这样持续一个礼拜,她从未叫过苦,并在交通部检查评比中取得了好成绩。

2003年初她兼任洛阳服务区餐厅经理。她发挥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以自己真诚、周到、细致的服务,带领员工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日常工作中,她注重以人为本,当发现有很多回民司机不方便在高速服务区中就餐时,她主动向领导提出建议,在南区开辟了连霍高速线第一家回民餐厅,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她为人耿直,不谋私利,当服务区餐厅经营红红火火之时,不少洛阳市区蔬菜、肉蛋供应商找上门来,并以金钱利诱,希望能够长期供应餐饮原材料,但杜兰经理不为利益所动,坚持货比三家,坚持“阳光采购”,并建立供货保证金制度,供应商必须缴纳押金,一旦发现缺金短两或价格过高和质量出现问题时,将罚款从保证金中扣除或中止合作。此举有效地堵塞了漏洞,保障了原材料的质量,同时也保障了服务区和司乘人员的利益;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服务区作为窗口单位,其卫生标准和服务水平一直是上级领导和管理机关关注的重点,定期不定期地会进行各类明察暗访,她高度重视前厅、后厨卫生管理工作,多次亲自示范卫生打扫程序和方法,前厅的每一个台

面、后厨的每一个地沟,都留下了她为员工讲解示范的身影。繁忙工作间隙,她总不断地为员工灌输优质服务理念,教员工如何与司乘人员沟通、服务、解决矛盾,通过她的言传身教,餐厅员工都自觉形成了优良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辛勤的汗水、不屈的泪水,浇灌出了她在洛阳服务区全体员工心中的威信和形象。

2007年9月她被调至信阳服务区,信阳服务区原属个人承包,管理较为混乱,硬件设施落后。初到信阳服务区,由于房间紧缺,杜兰经理甚至要和主管会计挤在一张床上,最近的卫生间也在200米之外的广场。第一个晚上,杜兰经理思绪万千,强忍着泪水暗暗鼓励自己,人一定要能够吃苦,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杜经理利用自身餐厅管理经验,从小处入手,从细节抓起,一步步纠正过去员工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风,转变员工拖沓懒散的精神面貌,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正规。信阳服务区经营收入一直稳居当年服务区管理分公司所辖服务区经营收入前三位。

2007年9月,杜兰凭借自身丰富管理实践经验,顺利被选拔为经理,并分配到刚刚成立的禹登分公司禹州西服务区,放弃了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十一”长假,自己开车提前3天来到了刚刚建成的禹州西服务区,场地混乱不堪,主楼内不通自来水,到处是散落的水泥、脚手架,没有任何家具,根本不具备居住条件。看到如

此情景,她顿感失望与沮丧,但片刻过后,迸发出的是挑战难关的激情与信心。白天她就主动和建筑单位沟通,了解了服务区的基本布局与建筑分布,一点一点的走遍服务区查看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人还要接收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一日三餐是来时自带的干粮与纯净水,晚上三四点还在广场上巡视,实在困了就在车里休息一会。就这样过了3天,不但摸清了服务区及周边乡镇的基本情况,并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解决了服务区基本的水电问题。员工正式到位后,杜兰经理白天带领大家清扫广场,晚上在一起交流谈心,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并从中选拔了各岗位的管理人员。逐步走上各级管理岗位的员工,大多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子,对于杜经理能够信任他们,给予他们成长的平台,都倍感珍贵和感恩,同时,杜兰经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也感动了每个人。大家纷纷赞扬杜经理是一个“铁娘子”。作为新开通服务区,车流量较小,经营效益不佳,为挖掘特色和亮点,杜经理因地制宜,将北区一闲臵空地和水坝有机结合,打造出一片绿色家园。这里倾注了杜经理太多地精力和心血,寒冬季节,她带领员工到空地里锄草、到水坝里清淤泥,手上的茧子都磨破了几层。经过辛勤的耕耘,到2009年初,该绿色家园初步形成了种、养、殖一体化,蔬菜、农副产品、肉、蛋供应自给自足的格局,在09年7月省公司组织的全

省绿色家园检查评比中,荣获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其他管理工作方面,2008年度,禹州西服务区被省厅高管局命名为“四星级服务区”、被省高发公司表彰为全省“最佳服务区”;荣获许昌市市级“青年文明号”、禹州市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圆满完成“全省高速公路路政收费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及比赛”接待组织工作;2009年度,禹州西服务区连续第二年被省厅高管局命名为“四星级服务区”、蝉联省高发公司全省“最佳服务区”;荣获许昌市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出色完成“河南高速第二届青年集体婚礼”的接待工作。禹州西服务区在杜兰经理的带领下,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已逐步被打造为永登高速公路上的一张名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德领、许昌市委副书记石克生也先后到禹州西服区视察指导工作,对其给予高度评价,许昌日报刊发专题报导《绿色驿站》向社会宣传推介。

2011年1月下旬,杜经理接到了前往汝阳服务区的调令,临别之时,全体员工为她送行,此刻,离别的伤痛再也无法承载汹涌的泪水,大家与杜经理紧紧相拥,泣不成声。是她对事业的忠诚,驱使她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来:来到服务区第一天,先是熟悉服务区环境、了解各部门情况;第二天就带领员工对东西区广场进行清扫;第三天与员工一起刷广场、洗广场,清理广场上的油污;经常带领员工对死角卫生进行大扫除,特别是国庆节后,后厨卫生标准有所下降,她带领服务区骨干集体打扫后厨卫生,她上到柴油灶上清洗抽油烟机油污,在清洗抽油烟机时一不小心从柴油灶上摔下来,身上多处伤痕,特别是右腿中度摔伤严重,出现大面积淤青和红肿,她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去医院检查伤情,而是檫了点红花油第二天继续工作,骨干们多次劝她去医院看看,但她始终坚持留在服务区,依然强忍着剧烈的疼痛继续工作,骨干们想着经理受伤了给她做点好吃的补补,这样会让伤情好的快点,但被她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不允许给自己“开小灶”,这是她一贯的作风。

汝阳服务区车流量较小,她带领全体员工大力开发绿色家园,发展绿色产业,共开发2.8亩土地,其中种植面积2亩、养殖0.8亩。她充分发挥“汝阳”的独特地域优势,大力拓展河南名优土特产品,突出地方特色,发展特色经营,打造服务亮点,在超市设臵“汝阳土特产专柜”和“汝阳杜康酒专柜”,利用绿色家园产出的天然无公害的蔬菜和养殖的家禽,在餐厅打造“绿色菜肴系列”,在广场设臵“温馨服务驿站”,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贴心服务。在抓好服务区各项经营、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重视与员工沟通、交流,做好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短短时间内,汝阳服务区的环境卫生和整体面貌

都焕然一新,在2011年公司“建设绿色家园”检查中取得了种植类一等奖的好成绩。

她十分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她了解到服务区物业部保洁员王慧敏的丈夫身患重病没钱治疗、身患毛细血管瘤的服务区仓管段倩瑞病情严重等情况后,她组织骨干多次到家看望并送上慰问金和礼物。她考虑到员工们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和家人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就制作了记录员工生日的展板,为员工购买生日蛋糕,分季度为员工在服务区集体庆祝生日。她想尽办法拓宽餐厅经营思路增加经营效益,对超市员工加强营销培训,提高服务技巧,增加土特产销售等,尽己所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工资水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她对服务区员工的关爱,诠释着她对服务区事业的无限追求,她像一位母亲一样关爱服务区的每一个人,她又像一位良师用她对事业的坚贞与执着教育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服务区经理,她的大部份时间是在营业一线,常常有人问她:“杜经理您在禹州西服务区拿了那么多荣誉,在我们服务区又付出了那么多,但是领导们都看不到,你觉得你这样做值得吗? ”她的回答的是:“我工作不是让领导看的,工作就应该的实实在在的,干工作要拿着感恩的心去工作,能让我们服务区变得更好,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二、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展现英雄气概

高速服务区远离市区,与村落相邻临,如何协调好与 周边村民的关系,为服务区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正常经营秩序也是摆在服务区经理面前的一个难题。

2007年底发生在禹州西服务区的一件突发事件,让大家看到了杜经理的勇气和胆识,更加增强了这个集体的凝聚力。12月25日下午,由于建设工程款支付问题,服务区周边村民100余人集体冲击、围堵服务区,他们拉着白色的条幅,冲入服务区餐厅、超市,谩骂工作人员,封堵经营场所大门,并手持棍棒冲入杜经理办公室,恐吓其离开,杜经理临威不惧,义正言辞地指责他们的野蛮行为,闹事人员被杜经理的气势震住了,没想到从这个娇小地躯体里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令他们无言以对。杜兰经理的勇气和胆识化解了这次围堵事件,也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员工由衷的钦佩。

三、面对家庭和事业她做出艰难选择

高速公路的工作特性决定了杜兰经理无法停止在外漂泊的脚步,杜经理个人和集体这荣誉的取得,与她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看似稀松平常,她却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这艰辛中就饱含了对家庭、孩子、亲人的愧疚。

95年初到高速公路时,家中的孩子不到两岁,正是需要母亲精心呵护的阶段,但为了心中的信念,她放

弃了与家人、孩子团聚的幸福时光,一心扑在工作上;来到服务区后,工作更加琐碎,肩负责任更加重大,忙起来甚至一月才能回家见到亲人一次,多少次,她也在心中默默流泪,觉得亏欠家庭太多,但每当看到过往司乘人员满意的笑容,上级领导的认可鼓励,员工们的信任与支持,她又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2007年6月,信阳服务区收回服务区管理分公司经营后,公司领导层决定派往该区一名副经理,经过反复考虑与筛选,领导选中了杜兰,她在得知该消息后,开始心中也较矛盾,毕竟信阳距离洛阳较远,对家庭更加无法顾及,同时该变动也遭到了其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其爱人甚至用离婚相要挟,杜兰经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认为应该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她也明白,家人的反对,是对她的关爱和担心,毕竟作为女同志,离家那么远工作,家人怎能会不担心,但她更难舍自己心爱的事业,她明白在高速公路工作,大多数人都要远离家乡,在陌生的地域拼搏,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女同志,一样能在高速公路、在服务区岗位干出成绩、创造辉煌,最终,杜兰经理如期来到了信阳服务区报到。

有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奋斗的汗水流得多了,荣誉的花环积得厚了,成功的阶梯爬的高了,人就容易产生一种“疲软”,一种自负,一种满足。可杜兰自始至终没有停下向前迈进的步伐,因为在她心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就是自己的天职!她用自己的行为和品德,深刻地诠释和演绎着“奉献高速、无怨无悔”的华彩人生!

第二篇: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人事迹

【事迹介绍】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事迹介绍】

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事迹介绍】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

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2013年,一部话剧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应方俊明要求,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虽然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事迹介绍】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

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事迹介绍】

龚全珍,女,90岁,现居江西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

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

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

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事迹介绍】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

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高度赞扬。

【事迹介绍】

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事迹介绍】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事迹介绍】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事迹介绍】

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

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

2009年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

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2006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10多万元。

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第三篇:2013感动杜中人物评选

2013“感动杜中”人物评选

前言

真正的感动是灵魂的叩问,没有豪言壮语,却都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小事不小,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它总会促使我们在责问自己:你怎么就没做到?你应该也做得到!这种感动会传递,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2013年“感动杜中人”的评选,再一次让我们回味了曾经令人感动的瞬间。“我感谢他的帮助”、“他让我感激不已”,虽然只是发生于你我之间,但如果有了传递,积小善为大爱,“真让我感动”,感动你、我、他。这样的人、事、情就是我们此次活动要彰显的真、善、美。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全校组织观看,更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学生对真正的人性之美、人间大爱有了更为成熟的理解,懂得欣赏、学会传递、能够找寻。相信,大家的感动就是我们所有杜中人应该有的感动;希望这种感动能影响你我,希望她真正能成为我们杜村初中的灵魂,使整个集体都富有生命的张力。

2013年“感动杜中人”评选结果如下:

1、赵永虎(教师)评语:敬业奉献乐自在

颁奖词:初出茅庐就重任肩扛,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沉心研教材,俯身育桃李,未因高校毕业而自命不凡,边学边教,真正将对学生的辅导落到实处,竭力保证不让一名初三学生掉队。

2、武振兴(教师)评语:妙趣横生启心智

颁奖词:满腹经纶,妙语连珠。他的学生总认为自己的老师有道不尽的新奇,油然而生的兴趣,成为孩子们最大的学习动力,开始积累、学习表达、努力表现。他是这支队伍的领跑者,也许在学生认为他们缩短的不是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而是越来越贴近了老师的心。

3、赵志华(教师)评语:诲人不倦生如子

颁奖词:严师慈母,学生生活中的点滴都能成为课堂上信手拈来的教育素材,放大优点,指出不足,不单有知识的传授,更有做人的教导。善于观察学生,勤于走进学生,她的援手总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她的要求总在推动着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4、任宏爱(学生)评语:事无巨细美班容

颁奖词:班里好像数她事多,跑上跑下、喊来喊去,辛苦换来室静雅。开始的不理解变成了大家默契的配合,大家养成了一种习惯,好像有她没她无所谓。瞧!俯仰间杂物没了,推拉中物品齐了,行动被行动感染着。

5、赵定宇(学生)评语:解人所需能担当

颁奖词:大家需要帮助时他总在第一时间出现,攻坚克难时他总是首当其冲,全班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凡事全力以赴,让他成为老师 的好帮手,他是同学们最值得信任的人,难怪在班里会有那么强大的号召力!

6、王爱(学生)评语:自立自强真巾帼

颁奖词:尚未花季的少女,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她是两个弟弟的好姐姐,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帮助,她是弟弟们的榜样,全班同学的骄傲,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真正的爱与执着。

7、曹杜鹃(学生)评语:争先恐后显风采

颁奖词:始终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峰,勤奋的汗水终能浇灌出成功的花朵。学习上只有不去想,不敢想的,绝对没有她想了,努力做了,但又做不好的。她秀出了自己的风采,她是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夏洛克”,她是中考备战大军中的佼佼者。

8、石丽港(学生)评语:率先垂范铸班魂

颁奖词:品学兼优,“其身正,不令而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全班同学。从他身上大家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刻苦,怎样才是永恒的坚持,如何才能触摸到成功的红线。他做到了,不少同学跟着做到了。

9、张栓虎(学生)评语:寒门志坚善默行

颁奖词:也许是家境的清贫,让他在同龄人当中性格变得十分内

敛,不擅言谈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昭示着他内心涌动的激情。凡是不留名的好事,大家总能想到会是他做的。他的眼里看到的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他是真雷锋。

结语

一年来还有够多的感动值得我们回味,可能他默默无闻的坚守为我们创造了便利,你都未曾想过他是谁;可能他特立独行的行事让我们产生了误解,你都不认为该是他;可能还有可能„„其实,学会欣赏,感动就在你我身边。

杜村初中这片沃土需要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更需要同学们的顽强生长。“业精为师,身正为范”业为基、乐为引、德为大,我们的教师队伍要以选评出的赵永虎、武振兴、赵志华三位教师为榜样,恪尽职守,严于律己,甘于奉献,让感动传递,让大爱永恒。“有德无才干不成大事,有才无德干不下好事”,成人成才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评出的六位同学,他们甘于奉献、能够担当、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自律自爱,小善善行,道道亮光照耀我们前行,我们也该如此,我们努力践行。

感恩常在,感恩常伴,传递感恩!

第四篇:2014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

一份心灵的问卷——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事迹观后感

眼前似乎还晃动着那倔强的背影,耳畔似乎还回荡着那震撼人心的话语,我努力在脑海中追寻他的足迹,却不曾发现自己的眼前已是一片模糊……

如今的刘盛兰已步入耄耋,在邻居的眼中,他不仅是落后的,更是不可理喻的。这个挤在一间一贫如洗的小屋中勉强度日的老人,却用自己辛辛苦苦捡破烂挣来的钱资助了近100名学生,总额竟高达10万多元!在这个惊人的数字背后,老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一脚深一脚浅地捡回别人丢弃的瓶罐与菜叶。打开他家的碗柜,里边只有硬成石块的馒头与陈年的八宝粥。“其实那些菜也能吃的。”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希望。老人又是那么的富有,斑驳的墙壁上挂满了照片,这是谁那是谁,这些受他捐助的孩子们,他记得比什么都清楚,那一张张笑脸,构成了他心中最美的风景线。

在当今这个连“扶不扶”都成为难题的社会中,不少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丝毫不去关心身边的人的冷暖,甚至还会干出些损人利己的事。这些,无疑都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渐疏远,使往昔互帮互助、友好和睦的气氛不复存在。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自己的善举一点点感化身边的人,刘盛兰老人正是他们中的一位,他用自己微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默默地诠释着人间大爱。我想,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将他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使这个世界再次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老人寄出的一叠叠汇款单,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答案。”是的,这份问卷将伴随我一生,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充实。

第五篇:集团感动人物颁奖词

集团感动人物颁奖词

**:疾风知劲草 砥柱立中流

颁奖词:在郑州,在大连,在沈阳,品牌如花绽放,花后有他疲倦而欣慰的笑颜。为工作奔波,两度诱发重病,只因热爱而无怨无悔。在部门人员锐减时段,他以一己之力撑起品牌市场推广之重任,挑灯夜战已成习惯,智慧攻坚,乐在工作。他和品牌一起,面对困难,知难而上,相信努力,终迎成功。

***:责任铸就荣耀 巾帼不让须眉

颁奖词:在她与团队主导下,我司顺利通过**认证并首获金牌证书,***社会责任体系从无到有。为配合审核,她坚持带病上班,她说:“在病床上躺着,心里不踏实,回来工作,睡的也安心。”累累证书见证着她与团队的卓越努力,但她说:“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荣耀代表过去,现在,我们更需努力!”

***:以厂为家 传递职场正能量

她精明强干,暗查各类违纪行为,推进制度化管理,维护公司利益。

她术业专攻,规范档案管理,确保人事材料无差错,主动学习各项社保政策,为员工争权益,为公司节成本。她泼辣不失柔情,主导救助基金工作,加班加点,到员工家中走访调查,让每一笔救助款项落到实处。面对困境员工及家属,她温言软语,宛若春风化雨,抚慰员工心灵,她任劳任怨,积极向上,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面对种种难题,传递职场正能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

颁奖词:市场无情,技术致胜,“要把产品做好,卖出去。”秉承这质朴而坚韧的信念,他埋头苦干,专注工艺创新,专注新品研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攻坚克难。有人说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报,但他更相信天道酬勤,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技术研发,征途漫路,他始终盯准目标,砥砺前行。

张松山:一家人

一个梦 一起拼

颁奖词:十八年,**,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加工厂成长为今天世界****行业的领跑者,十八年,他,从一名普通的工人、班长、车间主任,成长为今天掌舵一方的中层管理人员。十八年,他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乐享春华秋实。在他的心里,走进**,我们就是一家人,为了一个梦,一起拼!为家,多奉献一点,多苦一点,他,甘之若饴。

***:力挽狂澜于即倒

大刀阔斧开新篇

颁奖词:从车间定岗定编到产品与岗位的标准细化,再到人才梯队培养,**团队建设展新颜,从杂乱无序到产品身份证,再到脚手架改善,张张原料悉归档,**里换新貌!他,临危受命,无惧无畏,大刀阔斧,力挽狂澜,百万**堆里,尽显**男儿铮铮本色。

 ***:创新源于智慧 拼搏成就卓越

颁奖词:他,是鞋厂品管部动力强劲的“火车头”,牵头完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以监督体系为保障,强化过程控制;以品质保企为纲领,提升产品品质;以管理创新为工具,营造质量文化。卓越见证努力,2013年,鞋厂产品不良率全面大幅下降,且实现**零客诉,荣膺***品质奖励,他的付出,不容忽视。

***:妙手理毫厘 春华赢秋实

颁奖词:入职**十五年,他的青春,在叠叠款项单中一页页翻过,枯燥,但充实是主题;单调,但责任是重心。日复一日,他耕耘在票据间,勤勉于计算中,年复一年,他手握重金,始终做到账实相符、分毫不差,坚持管好、用好公司每一分钱。他放弃了很多的休息与假日,但他没有放弃与优秀相伴,与卓越相随,与成长同行。

***:爱心善行 最美在心

颁奖词:追随员工救助基金发展之步伐,汇涓涓细流成爱心海洋,谱**人社会责任与公益慈善之华章。十年坚持,他和同伴一起,走访调查,实地慰问,关爱**宝贝,关爱父母家人,急工友之所急,解工友之所优,爱心善行,最美在心。

下载汝阳服务区推荐感动集团人物杜兰感人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汝阳服务区推荐感动集团人物杜兰感人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