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电影《村官普发兴》观后感:小而弥坚,堪为小乎?
村官,是中国当代社会最基层国策时令的贯彻执行者,看似“官职”卑微,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国计方针的推行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期发行的《村官普发兴》,就是一部由全国劳动模范、祥云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普发兴的真实事迹改编成的电影。在观看以前,就闻此片好评如潮。近日,观看过后,自己也的确深受感动和鼓舞。
怀着对普发兴的敬佩之情,自己又进一步通过网络、报刊等各种途径,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了解。普发兴任村党支部书记20年,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公而忘私、服务百姓,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把一个“空壳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07年3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这位基层农村干部,全国劳模、“中国优秀村官”、“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云南人物”之一,真可以说是“生前赢得口碑,身后树起丰碑”,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震撼人心的业绩。
影片用平实的叙述手法记录了从普发兴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到倒在工作岗位上这二十多年下庄村的发展和变化。下庄村由一个“空壳村”变成富裕村、文明村,普发兴一家由一个贫困村的首富变成了富裕村的贫困户,通过这两变,深刻提示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优秀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内心世界和不折不挠的事业追求。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我们今天学习普发兴,就要学习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一往情深,对本职工作充满激情,在工作中极富有创新精神。向普发兴学习,就要以他为榜样,立足于做好本职工作,用工作实绩来证明自己。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就应该像普发兴那样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要学习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时时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紧贴群众的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学习他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学习他以高度的责任心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始终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目标,埋头苦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他一身正气、一心为公、秉公办事、廉洁从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
青山巍巍英名永存,流水淙淙精神常在。普发兴用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大爱情怀,谱写出一曲曲新时期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华章,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值得细细体味、备加珍视的精神财富。他以身殉职的无私精神,将被时代所铭记,将启迪更多的“村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在短暂的生命中见证人性的光辉,在基层中感受党的伟大!
——观《村官普发兴》电影后有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只在于他走时是否心安理得”,这是电影《村官普发兴》中主人翁、党的优秀基层工作者普发兴同志在病重中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我们所有年轻人的鞭策与激励。
电影中的普发兴同志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公而忘私、服务百姓、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作风真实的反应了一个优秀党员的素质作风,也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普发兴同志一心为民的执着劲头,感动了无数观看过电影的人。“共产党员就是要带好头”,“我做不到的,大家可以不做;我家里人做不到的,大家也可以顶着不做。”这些常见的、有些乏味的口号在普发兴同志的实践与工作过程中给予了新的栓释和最好的、最生动的表达,“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已不再是口头的呼唤,而是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发兴同志正是以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承诺与责任。
一部《村官普发兴》,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普发兴同志他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性原则;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他善于联系实际创新性思考,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措施推动改革发展,我相信,在我们实际工作过程中,只要心中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党的工作原则,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工作者、党的好模范、党的好窗口。
向普发兴同志学习,就要以他为榜样,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自律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强化奉献意识;加强监督,强化服务人民意识,真正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做一名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我相信,在我的不断学习过程中,在院党总支及外科支部各位老同志、各位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我一定能在思想上、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党的考察。
毛主席曾说过:“农村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将会大有作为”。我相信,不光是农村,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行业中,我们年轻人只要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当前我们医疗卫生系统正处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将通过做
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建设和思想行为建设,廉洁行医、清白做人,为我院的发展壮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勤奋工作,在实践中接受党的考验,在实践中学习普发兴同志。
第三篇: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朴实无华的感动
在商业电影充斥大家眼球的今天,文艺片似乎成了不入主流的作品。然而正是这些抛开浮华,没有大明星、大制作的文艺片最能触动人们心底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就像《村官普发兴》,一个朴实无华的文艺片却带给我震撼心灵的感动。当电影大幕落下,我的心情却因为他——这位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的普通村党支部书记,而久久不能落幕。
普发兴,一个二十年前贫困村中的富人到二十年后一个富裕村中的穷人,这是他对自己的后半生干练而又纯朴的总结。也许这句话很普通,但是仔细琢磨,却让人听的辛酸。二十年,下庄村在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也在翻天覆地的变化着,只是他与大家的变化是截然相反的。即便是这样,在他人生的尽头,这位老支书仍就没有丝毫怨言,有的只是对家人的无限愧疚。他的一生是精彩的,没有为自己留下丝毫遗憾,从他决定接手这个穷的叮当响的下庄村的村支部书记开始,从他毅然决然的扛起那份重担开始,就已经注定走上了一条艰辛的路,但他却在这条艰辛的路上走的坚定,走的精彩,干了数以万计的利村利民的实事,成为了广大党员的楷模。他的一生荣获了很多荣誉:“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优秀村官”、“云南省十大优秀村官”等,但他却一直没有停下积极探索的步伐,依旧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和奋斗着。
20年,一个简单的数字,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十年来,普发兴
被质疑过、被为难过、被家人埋怨过、也被百姓肯定过,但无论如何他都凭着一股任劳任怨的精神,扛过了所有风风雨雨。一个个果断的决策,一个个漂亮的转身,带着小岗村一次次变革,带着全村人民奔跑在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在他当政的二十年间,他不谋私利,不枉私情,心系群众,一心为民,他就像广大党员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同志们要执政为公,一心为民,要像普发兴同志一样,塌下心来,扎根基层,在普通而又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树立起党员的先锋旗帜。我们要像普发兴一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能做一个利用职务之便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国家蛀虫,要学习他那种舍己为公,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普发兴,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村支部书记,但他用他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书写了一个贫困农村干部的“典范”。他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去学习,尤其是他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性原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心系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对组织、对人民的忠贞。他带领全村百姓大刀阔斧搞变革,他用自己的钱办公家的事儿,为还下庄一个清新的环境,亲手推倒自己女儿的炼锌炉,他深谋远虑为下庄的孩子争取最优的学习环境,他的一生清白如水,将所有来历不明的钱物全部上缴党组织,将钱物为民所用。
在他生命旅途的尽头,仍旧不忘自己奋斗过的那片热土,在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仍旧要和全体村民在一起。他走了,走的很安详,但是他却永远驻留在人们的心理。普发兴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支撑着下庄村民一如既往的为了幸福生活而奋斗,他也成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的一面旗帜,一面代表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员精神的伟大旗帜。
静静的闭上眼睛,回顾这位老支书朴实的一生,简简单单却过得精彩异常,走的淡然却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就像绚烂的花期,花开一次花香永恒。他的人走了,却留下一种精神让后人去学习,去缅怀,去追忆,而这种精神便叫做——普发兴。
第四篇:《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2011年9月9日在党支部组织下,观看了《村官普发兴》。普发兴同志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他敦厚、笃定的表情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忘记。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从银幕上看到了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全村脱贫致富上,立志改变全村面貌,为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以身殉职的好干部;我看到了一个在基层自觉践行党的理论,公而忘私,服务百姓、清正廉洁的好党员。电影以生动的事例、鲜活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村里的“万元户”怎样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与觉悟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最终实现全村经济发展,家家致富奔小康的故事。电影真实展现了村官普发兴的人生步履和真实心路,将一个充满人格质感和人格魅力的普发兴放到我的眼前,使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理想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他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能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受到群众的爱戴,对于一个为官一方的人来说就是最高的褒奖;同时也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乡之长,怎么样才能使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怎么样才能使全乡人民生活富足?这些都是我与普发兴一样需要思考和实际解决的问题。
电影中普发兴的原型既是真实的云南民族地区的“村官英雄”、全国劳模、“中国优秀村官”、“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云南人物”之一。当支书前,普发兴在村里搞运输,是全村响当当的万元户,面对放下既自由又赚钱的活计去当清苦劳碌的支部书记,家里人不同意,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普发兴说服了家人,上任以来公而忘私,服务百姓,2007年3月28日,普发兴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以生命书写了新时期一个村支书和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风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都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祥云县下庄村的幸运在于,普发兴正是一个为献身的热情鼓舞的人。二十年,在人生的旅程中并不算短,普发兴二十年如一日,克服家庭困难,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带领全村的群众积极致富奔小康,让一个“空壳村”脱贫致富。
舍小家,顾大家。当电影播放到当普发兴亲自开着推土机压过女儿的草帽,在她的哭闹声中将刚借款建起的锌窑“残酷”地铲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电影中同样为人儿女的她哭得是那么的辛酸、痛楚,当听到她撕心裂肺的问:“为什么任何事都要我们带头?”,顿时揪心的痛,谁都知道,这是要她眼睁睁的看着父亲断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谋生的路啊。“因为你是我的女儿!”这是父亲唯一给女儿的答案。
普发兴曾多次讲过这样的话:“我做不到的,大家可以不做;我家里人做不到的,大家也可以顶着不做。”“因为你是我的女儿!”类似的回答,在影片中不止出现过一次。普发兴的儿子裕平,在村子里开了个修理铺,(读后感)生意却不是怎么好,看到村子里有很多建筑工程,开工程车的他本想也“沾沾光”,却被普发兴一口拒绝,并亲自打电话给负责工程的老李:“如果我儿子在你那里赚了多少钱,我就在你的工程款里扣多少钱!”而当原村支书李兴旺因家庭贫困,还不起村里的借款,普发兴却把自己的拖拉机转让给了他,最终不但让李兴旺还清了所有的借款,还成为村子里的富裕户。
廉洁从政,秉公办事。“20年了,下庄村由有名的贫困村成了富裕村,我家却从有名的富裕户成为贫困户。”电影中,普发兴这句质朴的对白,道出了一位共产党员无私无畏、廉洁、秉公的精神。从他上任以来,村里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千万元,但他都做到了不贪不沾。
情系乡村,心系群众。下庄村哪处的路还没通、哪家的房子该修了,都装在普发兴的心里。他的心里时刻牵挂着每一户村民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只要有空闲,他就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群众的需求并积极想办法解决。虽然家庭并不十分富裕,但多年来,他先后资助多名贫困学生、老党员,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玉龙村民小组是下庄村7个自然村中唯一没有硬化路面的自然村,这成了普发兴的一块“心病”,在医院期间,就算明知自己已得了绝症,于世不久,他还嘱咐亲人要将所获得的全国劳模奖金的一半5000元交给工程负责人,尽快把路修好。
细细想来,普发兴所做的,也许并没有几件是所谓的特别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成就了普发兴不平凡的人生之旅。他的宽容、质朴、勤劳、正直打动着每一个观影者的心。他用他的精神,书写了作为一个农村“村官”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一往情深,对本职工作充满激情,在工作中极富有创新精神。向普发兴支书学习,以他为榜样,立足做好本职工作,用实绩来证明自己。
普发兴书记走了,可是他留下的可贵的精神财富将继续鼓舞着我们,让我们一同在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里继续奋斗吧。
在此,与同道者共勉。
第五篇:《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生
今天,在党组织的带动下,我观看了《村官普发兴》,看完后,我立即想起了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话,“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都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的确,普发兴同志从1987年担任云南省祥云县下庄镇下庄村村支书以来,脚踏实地,心系群众,从未间断,努力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素质,2007年3月28日,普发兴同志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他留下的遗产,是下庄村经济总收入从1986年的247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65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0元提高到341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由0.5万元增长为525万元。普发兴同志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他敦厚、笃定的表情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忘记。
电影中,普发兴同志本是下庄村的首富,过着跑运输的业务,日子十分殷实,然而,下庄村的经济却是百废待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委杨书记请求同为党员的普发兴出任下一任的下庄村村支书,在家人的支持和自身的觉悟下,普发兴感觉到自己有义务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一起奔小康,就这样,普发兴同志开始了长达20年的村支书生涯。
普书记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村风,主要是整顿村里面党员借款不还,并把不还借款党员的名字公开化,因为那时候以兴旺为首的上任村支书的党员同志借下了集体大量欠款,渐渐地,下庄村的财政入不敷出,村的经济也被拖住了手脚,无法发展。所以,普书记认为如果不首要解决党员欠款问题,村的经济也就无法发展起来,然而,很多党员在借款之后并没有还款的能力,看到这种状况,普书记亲自到兴旺家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了能让兴旺尽快还上公家的钱,普书记不息以牺牲个人利益,借钱给兴旺,让他首先还上集体的欠款,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兴旺明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区别,个人利益是可以牺牲的,日后也可以慢慢重新积累起来,但集体利益是面向人民群众、它反映的是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可马虎对待的。而为了能让兴旺还上自己借给他的钱,普书记把自家的拖拉车送给了兴旺,并把自己跑运输的客户关系网介绍给他,让他可以发挥会开车的技能去带头致富。这样,便达到了以兴旺为首的党员还上欠款的目的,普书记在这件事情上用心良苦,为的就是想让下庄村在发展的道路上平平坦坦,而这,却以牺牲普书记个人利益的方式来达到的,这不正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吗?
“舍小家,保大家”,这句话在普书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普书记的儿子裕平和女儿裕珍想利用父亲的职位之便,让自己能够“沾沾光”,然而,普书记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村支书而对家人特别的优待,相反地,普书记坚决不让自己的家人参加村里干活,普书记不允许儿子裕平承包村子建工程时负责运输材料的工作,在拆倒土法炼锌炉的过程里,普书记不顾女儿裕珍的阻挠,坚决推倒女儿借了三万块钱新建起来的炼锌炉。我记得当时在电影里,普书记对他的儿女说的一段话,使我印象深刻,他说道:“我知道这样做对你们不公平,但是没办法,你爸是支部书记,我就得不让任何人说闲话,我只好在我的儿女身上不讲理。”正因为普书记的大公无私,下庄村的经济才会一年比一年好,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才会一年比一年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书记也越来越感觉到,尽管把土法炼锌炉集中迁到山上并进行统一管理,其对环境的污染还是如此之大,不仅如此,对下庄村村民们的健康也造成危害,此时的普书记开始萌发一种想法,那就是,再赚钱,再发财,也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啊,小上海没有在下庄村搞投资建厂便是这个原因。2002年,上级领导决定取缔土法炼锌炉,普书记在那时候也意识到了土法炼锌的确不是下庄村谋出路的唯一办法,但普书记也深知突然拆倒村民们多年来辛辛苦苦建立的炼锌炉并非易事,在考察了炼锌炉现场后,普书记更加坚决地认为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造福子孙后代,他给村民们的解释是,“我们村原本应是四季如春,美丽如画,现在却被我们搞得乌烟瘴气,这不是在自掘坟墓吗?有好身体,有好家园,还愁没有好日子过吗?”虽然村民们依然强烈反对,然而普书记还是坚决服从上级领导的命令,带头推倒所有土法炼锌炉,承诺日后再吸引投资,建设环保型工厂,还下庄村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此时,我想起了普书记那句著名的话:“我做不到的,党员可以不做;我家属做不到的,群众可以不做;我做到了,大家就应该都做到”,在拆倒炼锌炉这件事情上,普书记的确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我想这正是我们每个党员所要具备的素养,而普书记正是我们每个党员同志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006年,此时的普书记由于胰腺癌的缘故,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满头的白发,低沉的声音,虚弱的身子。然而,疾病并没有使普书记屈服,他仍然战斗在工作的最前线,事事亲力亲为。玉龙村民小组是下庄村7个自然村中唯一没有硬化路面的自然村,这成了普书记的一块“心病”,在医院治疗期间,就算明知自己于世不久,他还嘱咐亲人要将所获得的全国劳动模范奖金的一半5000元交给工程负责人,尽快把路修好。手术前夕,普书记也坚持要回下庄村一次,去看看乡亲们,并把工作交待给下一任村支书——下庄村的大学毕业生赵晓英。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普书记很乐观,坦然面对一切,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晚都得走这条路,区别只在于走得是否踏实。”
在当村支书的二十年里,普发兴同志脚踏实地,心系群众,他说道:“这二十年里,我们家从穷村子的富裕户变成了一个富裕村子里的贫困户。”虽然如此,但普书记认为他能够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一想奔小康,共同富裕,他感到莫大的欣慰。
“我没有辜负党的培养,也没有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普发兴同志说道,“我唯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亲人,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不会这样顺利地全心开展工作”。这是我在电影里看到的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句话,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我哭了,它给了我太多的感触,太大的启发,此时,我想起了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平凡的普发兴同志用不平凡的一生教育给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的,便是这句话。谢谢你,可爱的普书记,虽然你已经走了,但你的精神永在,我们将是你坚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在此,与同道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