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推进核桃产业走出石漠化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之路(上篇)(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1:3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池推进核桃产业走出石漠化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之路(上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池推进核桃产业走出石漠化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之路(上篇)》。

第一篇:河池推进核桃产业走出石漠化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之路(上篇)

河池思变,让核桃成为治石富民的“尖兵”

——河池推进核桃产业走出石漠化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之路(上篇)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14-7-3)

当石漠化造成山穷、水枯、土瘦、林衰时,我们该怎么修复、治理?

当山、水、田、林为我们的生存亮起“红灯”时,我们又该怎么破冰、突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就面临这样的困局,全市近60%的土地和近40%的人口受到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的威胁。困境中,河池发展何去何从?

成功者总是有着相同的共性:高瞻远瞩、大胆尝试,具备别人看不到的视野,做别人不敢尝试的事情。

在河池,从上到下就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力推在石头缝里种核桃树,誓让核桃树成为治石富民的“尖兵”。

然而,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大胆的决策。五六年甚至八九年才能挂果的核桃树种在石头缝中,真的能有效益吗?

几年过去了,决策者们的睿智得到了充分体现:早年种植的核桃树竟在石头缝中枝繁叶茂,沉甸甸的核桃果让数着钞票的农民们绽放笑容。

河池用实践证明,发展核桃产业是实现石漠化治理与贫困人口致富“共赢”的有效路径。

日前,河池市委书记黄世勇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池发展核桃产业能够啃掉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脱贫的“硬骨头”,其根本就在于市委、市政府敢于思变,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担当,能从实践中找出路,真心为百姓谋发展,并能顶得住压力、坚定前行。

河池市委书记黄世勇(右一)、市长何辛幸(右二)在凤山县弄者村调研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石缝淘金 思路一变天地宽

晨曦初照,青青苍苍中,薄雾如云纱缠在山腰,间或有千仞危壁如斧削般拔地而起。待红日腾起,雾霭散去,裸露的古铜色的岩壁、峭石与绿树相映,分外壮美。

记者在河池采访的4天里,目光所及处,尽是峰峦层叠,喀斯特地貌特有的景致赫然呈现。

河池市林业局局长、市核桃办主任蒙建军指着漫山的核桃树告诉记者,核桃在河池充分展现出了耐旱、耐寒、耐贫瘠的能力,它们与石头竞相抗争,使广袤山区再现了奇秀灵动的外表。

官方资料显示,河池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在全市5025万亩国土面积中,石漠化土地达1278万亩,比重超过1/4;潜在石漠化土地达1720.5万亩,比重超过1/3;全市420万人口中,贫困人口达162万人,其中的130万人就居住在这样的地区。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导致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据《中国石漠化状况公报》披露,截至2011年底,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8亿亩,潜在石漠化土地总面积近2亿亩,涉及贫困人口超过5000万人。

说起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凤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凤山旱地耕地只有8万亩,分产到户后,老百姓肆意开荒、刀耕火种,至1998年,全县耕种玉米的面积就达到了32万亩,“尽管开荒暂时解决了人们的口粮问题,但为石漠化的扩张埋下了伏笔。”

石漠化必须治理,贫困也必须消除。为了攻下这两个“堡垒”,河池市的历任执政者们始终在探索着。他们一度想通过种植水果类经济林、发展养殖业、培育中药材等方式“攻关”,可现实总有难以逾越的坎儿。

“首先,水果对地理、气候等条件要求严格,保鲜期也较短,不易储存,而河池境内地理差异较大,市场消费能力有限,距离中心城市较远,所以无法规模化种植;其次,养猪市场波动频繁,农民普遍不愿冒险;再次,中药材也没有很好的出路。”河池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达了当初的无奈,也道出破解发展难题的不易。

2011年年底,河池市委、市政府新班子组建,接过了探索治理石漠化和消除贫困的“接力棒”。

市委书记黄世勇坦言,曾想过将贫困人口异地扶贫搬迁,进而对石漠化土地封育治理,可真正主政这方热土时,他有了新的想法,“搬迁只能解决少部分人脱贫的问题,不能解决大石山区面上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让广大干部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寻找一条产业开发的路径,让群众通过自身的努力脱贫致富”。

“思想观念最重要。”上任不久,黄世勇便提出将“扶贫开发”的提法改为“开发扶贫”,从观念上真正转变干部们对扶贫工作主体性的认识。

“扶贫”与“开发”两个词前后颠倒有什么玄机?黄世勇认为意境大有不同,“扶贫开发是外扶,是外部主导,而开发扶贫的责任主体是我们自己,工作主体和工作重点均有区别。真正解决贫困,长远的根本就是发展,发展就必须开发”。

为此,黄世勇还专门在《河池日报》撰文指出,“从表面上看,河池发展滞后是由于起点低、基础差等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观念落后,而这正是致命的落后”。

经过反复讨论,河池市委、市政府很快达成共识:寻找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及贫困人口的产业致富之路,必须遵循3个原则: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收、富民产业与富县产业兼顾、短线产品与长线产品兼有。

核桃就是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后,被认定可同时实现这3个原则的最佳选择。

河池核桃部分产品

先行先试 逐鹿深山勇者上

“在石漠化地区种核桃,能成活吗?”

“核桃是惧高温的植物,河池有些地方的海拔并不是理论最适宜的种植区域,不结果怎么办?”

河池市委、市政府推进核桃产业的战略引来众多质疑,更有官员当面质问黄世勇:“失败了,你们能负得起责任吗?”

实践是科学选择的沃土。

“种核桃,就是河池的首选。”有着核桃产业发展丰富实践经验的凤山县副县长张武贵十分肯定。

凤山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超过了县国土面积的40%,全县22万人口的60%就生活在这种地方,贫穷和石漠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时至2000年,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对核桃颇有一定了解的张武贵等人向县里提出利用退耕地规模化发展核桃产业。建议称,如果将广种薄收的坡地玉米改种成核桃,不仅可以解决山区食用油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治石致富。

退耕后到底种什么,也是凤山县执政者当时需要立即决策的问题。时任县委书记沈永明和县长韦善国考虑到,这既是经济指标又是政治任务,所以要慎之又慎,在采纳张武贵等人的建议前,他们决定“先到乡下走走”。

深入调研得知凤山有种植核桃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条件后,他们决定,当年的10万亩退耕地全部种核桃。他们清楚,自己主政期间种核桃体现不出政绩,但为了百姓的长远利益,他们铁了心。

于是,凤山县在2001年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硬是挤出来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核桃种植。此后,一直由县水果局牵头,财政、林业、扶贫等部门配合,采取政府无偿提供苗木和技术、农民自主经营的方式倾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

凤山县的核桃种植大户们清楚地记得,在缺乏技术力量的当时,县水果局以及水果局干部卢清琼和技术员骆相华,给予了他们热心的指导和帮助。

当时,水果局是县里的“边缘”单位,就算当上局长,也几乎没有上升的前途。年轻的卢清琼调到水果局后,为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与同事们经年累月地穿梭在山间林间。陡峭的山路磨掉了她的青春,富民的心情令她焦虑成疾。更甚的是,由于丈夫在乡镇任职,她年幼的儿子只能长期寄养在亲朋家中。

水果局的另一名技术员骆相华,为发展核桃产业始终坚持走村串乡,利用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核桃生产管理经验,指导着乡亲们发家致富,使凤山率先在全市使用了科学配方管护核桃。最多的一年,他为各级干部群众集中现场讲解超过1万人次,有效地带动了周边乡镇核桃产业的发展。

“正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中巾帼不让须眉的弱女子,正是这样一个在致富中带领乡亲往前冲的科技人,也正是一批批放弃了节假日、牺牲了休息时奋战在一线的敬业者,才有了凤山核桃产业今天的成就。”作为曾经的“班长”、现在的主管领导,张武贵对他们抱有感激之情,“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为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任河池市副市长黄德意是韦善国的继任者,他曾在凤山县任县长、县委书记共7年。在那段等待核桃挂果的年月里,他一次次安慰全县种植核桃的农民们,“核桃树是绿化树种,是建设美好家园的生态树,就算不结果,那也是很好的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优良材料,一定能卖得好价钱。当然,挂果以后那就是几十年的绿色银行”。

民心稳,社会才稳;社会和谐,发展才能长远。那期间,凤山县连续5年对全县的老核桃树的产值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老树平均亩产150公斤,按照每公斤40元计算,产值达6000元,相当于一亩开荒地玉米20年的收入。

于是,在推进核桃产业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黄德意在凤山县响亮提出了“换届不换核桃产业、变人不变发展目标”的发展思路,并将核桃产业发展列入了县“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

直到今天,凤山县委、政府已换了4届领导干部,但发展思路从未改变。县委书记廖锦成和县长郝玉松均表示,只有秉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路,凤山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硕果累累

林下套种

核桃树在石头缝中顽强生长 因地制宜 探索特色发展路

“凤山的核桃产业令人震撼!”河池市核桃办主任蒙建军回忆道。

“既然凤山能发展核桃,那么河池下辖其他10个县(区)都适合种核桃吗?”带着疑问,河池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力量深入其他各县(区)走村串乡实地调研,发现大化、东兰、都安、环江„„各地都有老核桃树分布,河池具备整市推进发展核桃产业的基础。

在正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核桃产业的建议之前,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和市委政策研究室分别组团再次调研。

2012年年初,送至市委书记黄世勇和市长何辛幸案头的3份调研报告结论一致:核桃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持续的经济效益,适宜在河池全面推广种植;核桃产业是河池群众发展“山地经济”的首选产业,可以把核桃产业作为石漠化治理的重点项目。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驻广西项目监理部工作人员到凤山县检查石漠化治理情况时,对核桃产业发展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河池核桃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这是严重石漠化地区农民的一条长远的经济发展路子,也是治理严重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较理想的模式”。

“治贫,要找对路径,必须因地制宜。”黄世勇明白,市委、市政府的选择不仅关系着当地的繁荣发展,更关系着乡亲们后辈儿孙的将来,“河池的地就是大石山,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近60%,而这些地方又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地,所以产业开发一定要有清晰的逻辑路线图。”

“种核桃是河池产业开发的最佳选择,但产业周期长,如何解决收获的前几年内群众的生活问题?”任何一项战略的制定必须细致严密。于是,河池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凤山县乔音乡、天峨县八腊瑶族乡等核桃树分布的密集区再次进行实地调研,探索解决路径。

当看到过去草木难长的石头山上,成年核桃林在石缝中倔强挺拔、郁郁葱葱;幼林下套种的大豆、金银花,同样收成喜人时,共识再次达成——林间套种是“长中短结合”的不二选择。

市长何辛幸高兴地说,在全市大力推广核桃产业发展,他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有望彻底改变石山地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探索核桃发展的“战术”问题,紧接着,一个河池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产业调研队伍开进了核桃产业大省——云南省。带队的时任河池市委副书记秦斌表示,要学习云南的先进经验,以结合河池实际,长远谋划,为石漠化地区贫困群众提供长期稳定收入的产业保障。

谋定而动 产业崛起正当时

2012年,是载入河池核桃产业发展史的一个特殊年份。

新年伊始,河池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市推进”核桃产业,并将其列为全市八大开发扶贫产业之首。

为加大推进力度,市里还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林业、财政、农业、水利等1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时任林业局局长蒙建军兼任市核桃办主任,并为核桃办配备了12个编制指标。市核桃办的成立,如同一座桥梁,将政府、企业和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思路是发展的根本,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在市核桃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短短几个月内,全市11个县(区)的核桃办就配备工作人员117人;全市139个乡(镇)均建立了核桃服务站(办),配备工作人员922人。市核桃办还同步创建了“河池核桃网”和“金果通”河池核桃种植管理信息平台。

当年5月,河池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河池市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并陆续出台了《河池市核桃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河池市全面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河池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核桃树是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树”,是农民增收的“摇钱树”,提出到2015年,全市核桃面积要力争由当时的13万亩发展到200万亩。按此计算,进入盛果期后,全市核桃产值将超过30亿元,主产区农民可人均增收5000元。

据河池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98元,而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人均收入远低于这一数字。由此可知,核桃产业的发展就意味着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目标,贫困人口致富不再是梦想。

关于梦想,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过,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梦想就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

6月5日,在温暖的阳光中,凤山县乔音乡板吉村52岁的何桂来端出了去年存下的核桃果。她告诉记者,这些核桃就是家门口那棵树结的果,“这棵树是2001年栽的,去年挂果超过了50公斤,收入超过了2000元,一棵核桃树能抵得上4亩地的玉米了”。

何桂来是村里的留守妇女,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家里的农活儿全靠她和老伴,“有了核桃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老人和妇女的作用也体现出来了,等400棵大小核桃树都挂果后,咱也是小康人家了”。

黄德意感慨地说,种核桃不只是保护了生态、增加了绿量、实现了致富,更重要的是使农村“3860部队”充满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激情。同时,通过将核桃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深山里居住的农民搬迁到了公路边、乡镇边或者县城边。他们农忙时回乡务林,闲暇时在城里享福,生活方便了,小孩上学也方便了,幸福指数步步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黄世勇曾在署名文章中引用《为学》的名句表达自己的态度。他说,待这200万亩核桃进入盛果期后,核桃产业将超过桑蚕、水果等所有农业产业,成为河池富民增收的第一大产业。

(作者: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梅青 吴兆喆)(编辑: 杨玉兰)

第二篇:浅谈石漠化治理项目林业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云南省石漠化治理项目 林业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要:通过从事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工程特点,工程质量,工程现场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后期养护管理等方面,简单论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生态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是水土流失顶级表现。石漠化项目林业项目一般分为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项目,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一种重要营林方式,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疏林地、灌丛地、灌木林地、具备封育条件的荒山荒地等经过5-10年的封育,大多成为了有林地,封育起来的林分,植被种类丰富,对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的功能大大增强,为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得到稳步提高。生态林是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主要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随着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石漠化日益加重,目前在用于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中的人工造生态林和封山育林工程收到了很大的生态效益。我通过从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多年的监理工作,简单论述一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业项目的一些管理经验。

因地制宜;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长江和珠江防护林、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云南省石漠化防治工程是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各级地方政府政务内容。石漠化防治实行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级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并作为各级地方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采取造林种草、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等措施,综合治理,推进石漠化防治工作。1关于石漠化地区国家统计数据

为查清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为科学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04年~200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县(市、区),监测区总面积107.14万平方公里,监测区内岩溶面积为45.10万平方公里。从检测中总结出我国石漠化分布特征主要有:1)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81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4%。2)主要发生于坡度较大的坡面上。发生在16度以上坡面上的石漠化面积达1100万公顷,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4.9%。3)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轻度、中度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3.2%。从以上数据看出:加强对现有的森林保护,改善中轻度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通过造林、种草,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成为改善中轻度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是势在必行治理工程。

2石漠化治理项目林业项目治理现状存在的管理难题

2.1石漠化治理项目林业项目以绿化生态工程为主,绿化工程与建筑工程相比较存在以下特点1)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2)营造工程的艺术美;3)养护管理的长期性;4)建设材料市场价格的不可定性;5)工程建设的广泛性与附属性。

2.2石漠化治理的绿化工程存在一些通病如:1)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无法体现设计理念;2)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带“必须”的强制性条款很少;3)目前我国多数园林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体系。许多绿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都存在随机、随意的现象。2.3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点多面广。涉及单位管理人员多。目前我省的石漠化治理工程一般以县为区域,分实施,项目涉及农、林、水、畜牧等方面。因此管理难度大。

2.4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综合配套治理不明显,配套治理不具连贯型,一般石漠化项目林业治理林业的,水利设施不一定为林业服务,可能是为农业服务,但是服务对象又不是刚刚实施的关于在建石漠化农业项目,畜牧项目的发展又可能与林业项目冲突,大力发展畜牧项目,可能又破坏林草植被。

3石漠化项目林业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 3.1准备工作

3.1.1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施工过程是又一次创作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图纸交底异常重要,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如:树丛栽植时,哪株直,哪株斜,倾斜的角度,如何让其搭配和谐而又顾盼生姿,生动有趣,这从施工图纸上是反映不出来的。

3.1.2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既然包括了多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往往涉及到各项工程项目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统一领导,各部门、各项目要协调一致,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这也就是常说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建设工程满足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保证质量,求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施工过程。

3.1.3现场勘察、“四通一平”和临时设施的搭建掌握现场地质、水文勘察资料,检查“四通一平。临时设施能否满足施工需要,各项设施搭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保证工程厩剩进行。3.2提高工程质量应重视几个环节

3.2.1重视科学研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对各施工、养护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人员掌握更多的施工、养护知识,为更好地进行施工养护管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参加施工养护管理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质量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以出色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3.2.2重视施工时间的控制

根据施工时机,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石漠化项目绿化工程施工时间,一般控制在春季和秋季。绿化工程苗木栽植若夏季进行,由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苗木易因失水而影响成活率;若绿化工程冬季施工,由于气温过低,土壤变硬,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部分苗木就容易因没有适应栽植地的气候条件而出现冻害,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3.2.3重视种植土壤的改善

绿化种植土质不宜粘重,以中壤土为好。如果土质过于粘重,则土壤透气性、透水性较差,这样容易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尤其是栽植较深的各类乔木更容易受害,因此,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种植土必须进行改良或更换,做到适地适树。3.2.4重视植物品种的选择

根据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设计中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起到改善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要因地制宜进行树种选择,不能盲目追求效果而将不适宜绿化的品种种植,违反植物的生长规律、习性进行种植,甚至造成大片植物死亡,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4科学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4.1应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管理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意图,图纸和质量的要求,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道、施工条件和定点放线的依据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果、效益目标做出规划。因此要及时组织人员做出详细目标管理,结合工程质量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全局的技术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组织实施。4.2严格控制工程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管理人员要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以优质的工作创造优质的工程。4.3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对每一道工序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绝不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4.3.1定点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种植穴标明中心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下又需要灵活处理。4.3.2种植穴、槽的挖掘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要求,尤 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挖大,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容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4.3.3把好苗木质量关对苗木的品种、棵型、高度、干径、根系发育等情况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4.3.4苗木栽植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填土时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

4.3.5固定支撑浇水栽植后在10cm以上的树木应该固定,24h内必须浇一次水。

4.4交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控制

绿化工程完成后,全面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因此,自工程开工日起,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收集、记录有关工程数据,在工程竣工后提出合格的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4.5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通过养护管理使植物健康生长,促成设计理念的实现才能真正达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养护管理工作是实现工程质量的关键。在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种植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就要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养护是根据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及时对植物采取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如果园林绿化施工优良,但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苗木成活率低;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化工程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所以人们形容植物的种养关系是“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说明绿化养护管理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绿化工程质量顺利完成的关键。一个精品工程,要通过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场地、后期养护方面完美结合才能实现。作为施工方图纸到手后,要根据设计、材料、现场、实际状况从多方角度对图纸进行完善,实现图纸、材料、工艺、现场完美的融合,图纸依现场地形实际变化和植物材料施工工艺景观再造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严格执行标准,工艺要精确,软硬景衔接,植物配置要和谐,修剪、栽植深度、树穴整理、支撑、朝向、观赏面等工序都要符合标准,使景观效果在现,体现工程质量。5总结目前的石漠化治理对策

云南省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在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地方的基础上,防止潜在石漠化的地区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治理区域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区域上。其次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总之,做好石漠化防治工作,尽快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云南石漠化区域内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个云南人的责任和义务,因为这是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必不可缺的大事,是千秋万代的伟业,更是造福子孙的大事。

第三篇:2017年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017年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建议书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申请报告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总 论

1.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概况 1.1.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1.1.4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地点 1.2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设计目标 1.3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4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总投资 1.4.2资金筹措

1.5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主要财务经济指标 1.6可行性研究依据 1.7研究范围

第二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背景 2.1宏观形势 2.1.1地理、历史 2.1.2交通 2.2宏观经济运行

2.2.1宏观经济发展(GDP发展)2.2.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2.3人均生产总值 2.2.4人口变化

2.3地区及行业的发展规划 2.3.1城市总体规划(2015—2020)2.3.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第三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

3.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市场分析 3.1.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市场近况 3.1.2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市场划分 3.1.3板块特征分析及小结

3.1.4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 市场总结 3.1.5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机会分析 3.2项目市场定位

3.3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的SWOT分析

3.3.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优势(STRENGTH)3.3.2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劣势(WEAKNESS)3.3.3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机会(OPPORTUNIES)

3.3.4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威胁(THREATS)3.4营销策略 3.4.1营销主题 3.4.2广告创意 3.4.3营销策略 3.4.4宣传推广策略 3.4.5促销策略

第四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区建设条件 4.1市区域概况 4.2区域文化特色 4.3区域人居环境 4.4区域交通网络 4.5基础条件

4.5.1.自然及气候条件 4.5.2.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条件

第五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 5.1总体规划 5.1.1设计依据

5.1.2规划设计构思 5.1.3指导原则 5.1.4规划目标

5.2总平面布置及道路景观设计 5.2.1总平面布置 5.2.2道路及景观设计 5.2.3竖向设计 5.2.4技术指标 5.3建筑单体设计 5.3.1平面设计 5.3.2立面设计 5.4结构设计 5.4.1工程概况 5.4.2设计依据 5.4.3基础设计 5.4.4结构选型

5.4.5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5.4.6主要结构材料 5.5公用辅助工程 5.5.1给排水工程 5.5.2暖通工程 5.5.3电气工程

5.5.4燃气工程 5.5.5人防设计 5.5.6无障碍设计

第六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6.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1施工期污染源 6.2.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3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分析 6.3.1大气污染源分析 6.3.2水污染源分析 6.3.3环境保护措施 6.4公众参与

第七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7.1卫生防疫 7.2消防

7.2.1消防给水系统 7.2.2防排烟系统 7.2.3电气消防

第八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节能节水措施 8.1节能

8.1.1设计依据

8.1.2能源配置与能耗分析 8.1.3节能技术措施 8.2节水 8.2.1水环境

8.2.2绿化景观用水节水 8.2.3节水器具应用 8.3太阳能利用

第九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

9.1项目组织管理 9.1.1项目组织机构与管理 9.1.2人力资源配置 9.2物业管理 9.2.1物业服务内容 9.2.2物业服务标准 9.3项目实施安排

第十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 10.1.1估算依据

10.1.2投资构成及估算参数

10.1.3投资估算 10.2资金筹措 10.3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一章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工程招标方案 11.1 总则.2 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11.3 招标内容

第十二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效益分析 12.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2.2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 12.2.1 成本费用估算 12.2.2收入及税金估算 12.3 财务效益分析 12.3.1项目损益分析 12.3.2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2.4盈亏平衡分析 12.5敏感性分析 12.6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第十三章 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结论与建议 13.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结论 13.2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建议 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位置图、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 3、主办单位近5 年的财务报表、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6、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概算表 9、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现金流量表 11、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现金流量表 12、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损益表、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4、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资产负债表 15、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财务外汇平衡表 16、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流动资金估算表 18、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2、石漠化治理及特色山地中草药产业发展项目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下载河池推进核桃产业走出石漠化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之路(上篇)(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池推进核桃产业走出石漠化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之路(上篇)(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