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3 11:2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第一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青少年时期是游泳运动员获得速度的最佳时期,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有利时期。本文分析了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动作速度的敏感期,探索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青少年 游泳运动员 动作速度 训练方法

一、引言

在儿童时期培养速度素质十分重要。儿童的神经系统可塑性较大,灵活性较高,兴奋型往往占优势,具有好动、活泼、上进心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发展速度中频率素质的最佳时期。速度训练的重点突出表现在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动作速率上 同时利用此阶段青少年运动员形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全身协调能力。相对于游泳运动成绩提高的实效性来说,动作速度的表现更为明显,它很大程度上决定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好坏。本研究旨在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影响因素和敏感期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论文通过中国游泳论文全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和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论文,提取论文所需的理论基础。

(二)归纳总结法

通过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敏感期、训练方法、动作速度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要有变化性,要有适合的距离及训练时间。

三、讨论与分析

(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发展动作速度的敏感期

动作速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肌肉系统最大限度的快速活动形式,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由于人体肌肉活动的形式与质量受形态、生理、心理、力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动作速度受到身体形态、力量发展水平与技术、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用力的协调性等多方面的影响。在青春期各阶段,各类运动能力、身体和机能发育指标的提高速度不同,彼此之间也无关联。“敏感期”理论指出,当某种体能进入高速自然增长期时,对该种体能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效果最好,在发展速度力量能力方面,12岁女孩和13-14岁男孩肌群开始加速生长,为速度力量能力的提高创造前提条件。这一训练阶段末期,应定期安排中小重量、快频率的练习。

(二)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速度能力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是动作的极限强度。在神经系统受到适宜刺激、肌肉和关节事先做好准备活动的情况下,是发展动作速度的最好时机。准备活动应专门设计,以中等强度进行,并将改善速度能力的单个或整套练习列入准备活动之中。发展速度能力时,选择每次练习的最佳持续时间和练习间的间歇时间有重要意义。各次速度性练习的间歇时间应保证工作能力几乎完全恢复为止。不过休息时间也不应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水平过分下降。

1.提高动作快速启动能力

速度能力体现在运动员出发、转身和划水、蹬打腿等动作上。专门训练的任务在于增加运动单位的起动数量、缩短极限用力时间。发展这些能力最有效方法是快速等动训练和小重量、肌肉最快速度收缩的力量训练。依据重点发展素质的差异(速度或力量),练习重量在极限能力的30%-40%至80%-90%,每组练习重复次数可在4-6次至10-15次之间,间歇时间在10-15s。如大腿股四头肌,我们可以多做做负重深蹲,每组八至十二个每一组,做四至五组。

2.提高动作频率

快速的动作频率有助于50m比赛出发后的冲刺游,对保持快速的游进速度有重要意义。频率与快速游是密不可分的。游泳中的快频率首先指快速的划水动作,快速的划水动作取决于划水力量和游泳技术(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能力)。动作极限频率的维持取决于atp再合成的无氧非乳酸机制。从上述分析可知,发展动作的极限频率,既要发展力量能力,又要发展机体的非乳酸能力。

四、发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应注意的问题

(一)动作速度训练与技术训练相结合

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技术,只有掌握与专项素质相适应的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提高速度水平。提高有用技术动作的重点就在于处理好划频与划幅的比例。不论是重复游练习还是间歇游练习,完整配合游或分解游练习都是以速度为中心。对于一个技术动作来说,只会掌握而没有速度是没有价值的动作速度。因此,在改进技术时也要用自己绝对速度的85%-90%,用快速游来改进技术。采用的训练手段应体现以速度训练为主的原则,在速度中发展和巩固运动员的技术和放松协调能力。

(二)动作速度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

力量素质是速度的基础,运动技能的发展和基本技术的掌握,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协调发展,都离不开力量训练。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速度训练时力量素质的发展重点应同专项技术要求相吻合。由于速度能力与速度力量的生理机制和性质是一致的。因此,在培养运动员速度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快速力量的训练;还要注重柔韧性与放松能力的提高,以增加力量的作用范围与时间,提高运动速度,改善肌肉的协调性。所以,增加快速力量和提高柔韧素质与放松能力对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非常重要。

第二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乳酸阈研究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个体乳酸阈研究(综述)

西南大学

2012级体育硕士

杨继业

摘要:

关键字:

在有氧功能的渐增符合运动中,当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时的值很接近,而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急剧上升拐点所对应的的乳酸浓度称为乳酸阈。乳酸阈是反应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向无氧代谢为主过度的临界点,通常情况下,血乳酸浓度为4mmol/L大约为最大摄氧量的60%—80%。通常用4mmol/L表示乳酸急剧堆积的开始点,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有乳酸阈并不都是4mmol/L,期变化范围大约在1.4mmol/L—7.5mol/L之间,因此也称乳酸阈为“个体乳酸阈(ILAT)” [1]。本文综述了有关青少年运动员个体乳酸阈的探讨和研究中个体乳酸阈在游泳运动训练中的应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个体乳酸阈的变化,测试得出的不同年龄、性别青少年个体乳酸阈水平差异情况。

1.关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乳酸阈的探讨 1.1个体乳酸阈(IL AT)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

乳酸阈是运动员机体有氧能力的指标,是根据乳酸浓度的变化和负荷的变化关系而提出的,乳酸阈值越高说明机体有氧代谢能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有氧能力差,大量研究表明乳酸阈的平均值在4mmol/L左右所以通常以4mmol/L作为乳酸阈值,目前在运动训练中通常采用 4mmol/L 的乳酸阈值所对应的强度为乳酸阈强度, 而 4mmol/L乳酸阈值是在研究中针对许多受试运动员测试后的平均值,[刘超] 在吴真列研究中的 4个年龄组游泳运动员个体 BLT 在1.8~ 3.2mmol/ L 之间[吴真列]这种个体乳酸代谢差异很大程度上与遗传密切相关, 如快慢肌比例,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浓度等都与遗传相关[ 曲绵域]。个体乳酸阈的提法实际上是在强调这种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抛开遗传因素不提,即使训练年限一样,身体机能能力一样,采用同样的训练手段负荷,由于个体所能接受转化形成的训练效应也有差异,所以这种差异不可避免。个体乳酸阈的提出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有重要意义。已证实, ILT不仅可应用于运动员的选材, 机能状况评价, 而且在控制训练强度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并直接影响有氧训练的效果。[朱荣] 有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乳酸阈的研究主要是从实验研究出发,对被试者施加多级递增负荷,规定各级负荷的间歇时间,以采只指血测定乳酸,收集实验数据,根据 Steg marn 提出的在血乳酸动力学变化曲线上标定 ILAT 的方法, 以血乳酸值为纵坐标, 游速为横坐标, 计算每位受试者的 ILAT值或按 Kinder man 的测定个体无氧阈的方法, 将每个强度测定的乳酸值作为纵坐标(Y 轴), 乳酸值相对应的游速 V(m/s)作为横坐标(X 轴), 绘制血乳酸动力变化曲线, 标定ILAT值。得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乳酸阈特点,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乳酸阈高于婴幼儿而低于成人,强调要按照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生理特点安排训练负荷,已取得最佳效果。吴真列等探索 9~ 12岁少年游泳运动员血乳酸阈(BLT)的特点,对 78 名 9~ 12 岁少年男、女游泳运动员进行池内递增负荷的动态血乳酸测试, 观察其个体乳酸阈。结果显示 9~ 12 岁各年龄组游泳运动员的乳酸阈范围在 1.8~ 3.2mmol/ L, 大多数集中在 2.5mmol/ L 左右,得出了少年运动员乳酸阈偏低, 个体差异明显的结论。[ ]林华等探索 13~ 16 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血乳酸阈(BLT)的特点,以 7 m乘以200 m 池内递增负荷测试, 通过动态血乳酸变化观察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个体乳酸阈, 结果显示: 13~ 16 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乳酸阈平均值为(2.77加减0.70)mmol/L, 范围在(1.99~ 3.99)mmol/L

个体差异较明显, 青少年运动员乳酸阈较成人偏低。[

] 刘超通过针对性的四周有氧耐力训练, 观察游泳运动员阶段训练前后个体乳酸阈和机能变化状况。通过对 8 名年龄17到20岁男子自由泳运动员作为受试通过 7乘以200 m 递增负荷试验测试个体乳酸阈, 据此安排四周针对性的有氧耐力训练, 阶段训练后测试个体乳酸阈。结果: 1)个体乳酸阈值由(3.7加减0.42)mmol/ L上升至(3.92加减0.61)mmol/ L, 得出了游泳运动员在四周有氧耐力训练后个体乳酸阈值升高, 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提高的结论。[ ] 孙建华等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蝶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队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训练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下对运动运心肺功能指标均有良好的生理效应,但从有氧耐力收获的效果来看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方式效果最优。[ ] 2.通过个体乳酸阈测试得出的青少年生理特点 2.1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个体乳酸阈的变化

乳酸阈等同于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百分比,而最大吸氧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提高幅度有限,个体乳酸阈则会随着机体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在刘超实验研究中, 根据个体乳酸阈值安排的四周有氧耐力训练对队员机体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个体乳酸阈值由之前的(3.79加减0.42)mmol/ L 上升至(3.92加减0.61)mmol/L , 同时个体乳酸阈对应的泳速也由(1.48加减0.08)m/ s 提高至(1.50加减0.03)m/ s。[刘超

]长期耐力训练能使慢肌毛细血管数量增多, 血流灌注量增加, 相对氧含量增加, 肌细胞线粒体结构、数量、氧化酶活性及系列酶促反应改变, 使肌肉工作时对氧的利用率增加, 提高了有氧工作能力, 推迟了无氧供能系统做功比急剧增加的发生, 从而使个体乳酸阈值发生了变化[吴真列

]

2.2

测试结果中, 9~ 12 岁各年龄段男女游泳运动员 100 m 自由泳后血乳酸峰值在 7.1~ 12.6mmoPlL 之间, 大部分集中于 9~ 11mmolPL 中, 表 4 表明各年龄段以及各年龄段中男女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说明此年龄阶段运动员的能量代谢在质和量上差别不大。[朱荣]

曲绵域, 高云秋, 等.实用运动医学.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8-35.吴真列, 陈晓峰, 吴国总, 等.9~ 12 岁少年游泳运动员乳酸阈的初步探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4,(6): 667-668.

第三篇:浅谈青少年运动员的100米训练方法

浅谈青少年运动员的100米训练方法

一、100米的生化特点

当运动员从起跑的安静状态过渡到高速时,含有丰富的氧气的血液,从肺部到肌肉最快也要6秒钟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CP(磷酸肌酸)供能只能维持5~7秒,由于肌肉活动时CP的消耗和乳酸的堆积,ATP(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专家推荐六秒训练加速度的法则。要发展速度耐力就必须尽量使CP耗竭和造成乳酸明显堆积,这样有利于提高肌肉对乳酸的耐受力。一般说来,发展速度耐力的剧烈运动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秒,最多不易超过60秒。另外又有英国的基恩先生研究的乳酸积极作用的新说:乳酸盐是一种不燃烧的燃料,而非“废物”和“毒素”。运动员体内乳酸盐的积聚反映了身体对运动的应激,而不是造成疲劳的原因,没有必要把无氧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盐的过程看成是令人讨厌的事,因为如果不动用这一能量系统,运动员就不可能进行剧烈和持久的运动。同时,乳酸盐生成并非总是意味身体正在进行无氧工作,一旦肌肉工作所需要的ATP和有氧系统所能供给的ATP之间失去平衡,就会产生乳酸盐。

二、训练模式

(一)100米训练是个周期化训练过程,开始要有个适应性阶段,其目的在于动员大多数的肌群参与工作,并使韧带、肌腱和关节为以后最大限度承受发展力量的练习作好准备,也是为了防止后续训练的运动损失。在适应阶段,采用9~12个练习,每组重复8~12次,负荷最大40%~60%,恢复时间为2~3分钟,这个阶段持续4~6周。

(二)发展最大力量阶段为期6周,训练课采用5~6个练习,安排4~8组,每组重复8~12次,负荷逐渐从70%增至100%。

(三)发展爆发力阶段,采用4~5个练习,安排3~4组,每组重复8~15次,负荷在50%~80%之间,每周1—2次,安排在技术练习或速度练习后进行。

(四)耐力训练主要由200~400米节奏跑组成,其目的在于为整个训练周期建立“能量库”。

三、移动速度的训练

移动速度是指在周期性运动,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快慢,它又分: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和高速耐力。

(一)起动速度

决定起动速度快慢的因素中,除了反应外,最大力量和爆发力是关键。所以,起动速度应以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练习为主。

(二)加速度

负重的原地踏步跑20~30次计时,50~60次的原地高抬腿跑计时、30~40米的上坡跑、60米的加速跑、60米的拖重物跑等。

(三)最高速度

六组80米下坡跑、80~100米的顺风跑,练习时间在9~11秒之间,间歇时间5~10分钟。

(四)高速耐力

一般多采用次级限速度的间歇式跑法,如10组80米跑。此练习有一条原则必须记住:每次跑时,都要力争用全力,使肌肉产生疲劳,同时间歇的时间不易过长,以20次/10秒左右再跑下一组。

四、放松跑能力

(一)惯性跑

是指全速跑之后逐渐减速的一种手段,它也是放松跑中最常见的一种。如:30米蹲踞式起跑+50米惯性跑、50米蹲踞式起跑+60~80米的惯性跑等。

(二)加速跑

从慢跑转入节奏跑,强调手臂的动作与抬膝,保持速度,动作放松,当速度下降后再重新加速的一种手段。如:将100米分成20米加速、10~20米惯性跑再20米加速等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来制定加速和放松的距离。

(三)转换跑

在最高速时,有意识不用力的跑几步,它会让你感到非常舒服,此方法主要用在起跑后身体正直时过渡3~5步,它有助于避免产生中枢神经的抑制,对后继的跑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变步幅跑

通过步长、步频变化来发展放松能力。如:在跑道上放上标志,6~8步正常步幅,接5~7步短步幅等等。

五、力量练习

力量练习是为了发展力量,提高技术效果、速度、灵敏、爆发力。随着重量的增加,练习效果也会增加,但不要追求超大重量。因为使用极大重量会缩小动作幅度、练习次数,强度高了运动量下降,而且也会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正常生长发育。最近,俄罗斯专家的研究表明:使用非常大的重量会引起肌液的增多,从而破坏肌纤维。我们的近邻日本,在有些项目上已超过中国,尤其是男子短跑成绩达到世界水平,这与他们一贯提倡发展运动员的快速力量有关,他们多采用专门的组合器械练习不同部位的肌肉,以及采用快速的跳跃练习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他们所有练习的特点都是负荷不是很大,但运动员完成练习的动作速度都很快。因此,为了使训练更加有效,应使用相对较轻或中等重量来寻求肌纤维和力量的稳步增长。

六、薄弱肌群

众所周知,100米要求运动员的膝、踝、髋关节的肌肉力量和韧带韧性是非常高的,但我们往往忽略了那些薄弱肌群的力量,如:跖屈肌群、躯干肌群、上肢肌群、大腿后侧的膕绳肌群等。这些肌群必须与主要肌群同步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整体肌群的力量,为身体提供更大的能量。

七、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的训练核心就是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缺乏自信心会不战自溃。

八、恢复和饮食

合理及时的组间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以及饮食是影响运动员身体应激后的恢复能力的关键因素,如果想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就必须记住英国的J·法罗菲尔德先生的观点:“为恢复而进食”。首先,完成运动后应尽快补充能量,这样可为糖的再合成创造最理想的生理环境。其次,应当把“为恢复而进食”看做是训练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制定每天的训练计划时就应考虑如何补充能量。时常补充含糖量高的饮料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饮料含有糖溶液和矿物质,一般分为三种:高浓度(超过10%)、低渗浓度(比体液浓度低)和等渗浓度;因为过高浓度的饮料会在胃里滞留较长的时间,影响水分的吸收速度,导致胃不舒服、恶心甚至呕吐,所以,高渗饮料一般在赛前饮用;等渗饮料在赛前、中、后均可。体内的碱储备主要是由平日的饮食提供。碱性的食物有蔬菜、牛奶等;同时在医嘱下适当服用碳酸氢钠、维生素E等药物

第四篇:对青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方法的研究

对青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方法的研究

【摘要】对于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而言,助跑技术与节奏水平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一个关键问题,助跑节奏合理,步长适宜,踏板准确,就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潜能;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对青少年运动员跳远助跑节奏训练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进而探析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为准确的踏板和快速有力的起跳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跳远助跑节奏 助跑训练前言

青少年时期加强培养运动员正确的助跑技术与稳定的助跑节奏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他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掌握正确的起跳技术。另外,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占优势,身体在结构和技能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具备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与节奏的良好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青少年这一优势,不失时机的抓好速度、节奏训练、打好基础,这对将来的训练和创造优异成绩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青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方法

2.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跳远助跑节奏的因素

3.1.1 助跑的起动方式

助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一般采用两腿微曲、两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分立的“站立式”起动方式。另一种是走几步或走跳步结合踩上第一标志点,行进间开始的起动。

3.1.2 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一种是逐渐加速。积极加速方式是从助跑一开始就跑的很积极。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种加速方式能较早的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逐渐加速方式一般是在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这种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比较均匀平稳。

3.1.3 助跑的距离和步数

跳远助跑距离的长短,应以保证助跑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依据一般来说,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加速方式是决定助跑距离长短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讲,30米和100米站立式起跑的成绩,可作为确定运动员助跑距离和步数的参考指标(见表1)。助跑节奏的练习的几种方法

4.1根据青少年运动员本人的特点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助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反复做30-40米的起动加速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一经确定就不容易改变,形成一种动力定型的概念。

4.2 培养运动员的节奏能力的练习

4.2.1 徒手培养运动员节奏能力练习

(1)利用语言强化训练法,运动员直跑进时,教练可用“嗒―嗒―塔…”声响,或喊数的方法加深运动员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2)采用击掌法,加深运动员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3)运动员自数起跳脚落点的步数,加深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4)让运动员多采用前20米高抬腿大步幅,后20米逐渐过渡快步频的节奏训练。

(5)练习助跑节奏时,要反复强调助跑的节奏。

4.2.2 利用器械培养运动员的专项节奏能力练习

(1)将全程助跑的每一步距离测量出来,然后在每一步之间设立标记,并在有标记的情况下,反复强化肌肉感觉,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

(2)在练习过程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步频,可将助跑标记的间距缩短,为了增加步长,也可以将标记的间距加长。

(3)利用跨栏跑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及步幅和步频感,栏高以中、低栏为宜,栏距根据运动员的水平而定。

(4)利用短木块定点的节奏跑,发展运动员快步频节奏的能力。

(5)用实心球定点的节奏跑,发展运动员高抬大腿,掌握节奏的能力。

(6)利用实心球和短木块结合的定点节奏跑,发展运动员由慢到快的节奏能力。

(7)在3 °---5°的坡度进行30---40米的下坡跑或助跑起跳练习,在顺风的情况下,利用向前的惯性或借助于顺风的推动力练习起跳,来提高运动员的快节奏能力。

(8)利用带起跳板的器械的半程助跑,进行最后助跑段的节奏接起跳练习。

4.2.3 全程助跑练习

(1)跑道上的全程助跑练习,并用记时的方法,使运动员掌握好节奏。

(2)在跳远助跑道上,将起跳板用物品遮盖,然后让学生按记忆中的加速跑节奏进行助跑,跑进沙坑,不起跳。反复多次,建立空间节奏感。

(3)跑道上的平衡助跑节奏练习接起跳。

(4)全程助跑练习。结论

5.1 助跑的起动方式分为“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加速方式分为“积极加速”和“逐渐加速”两种。

5.2 助跑的距离和步数可以以30米和100米站立式起跑的成绩作为参考依据;助跑的距离大多以30-40米,步数大多以18-24步;因此在平时的训练时多做30-40米的全力加速跑。

5.3 提出助跑节奏的训练方法分为徒手的和利用器械的两种;要根据运动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陆.三固定训练法与提高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准确性的探索.[J]南京体育学报.2013(2)

[2]李鸿江.《跳远----田径教学训练实习丛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4月

[3]李龙红.青少年跳远训练中如何培养正确的助跑节奏.[J]少年体育训练.2015(4)

第五篇: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

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

前言:当今世界几乎所有体育强国,都认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取得优异成绩、攀登世界冠军宝座最强有力的要素。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现代竞技运动水平正在逐步逼近人类自身能力的极限。一般的、普通的青少年是很难有希望成为未来竞技比赛中的优胜者。这对于在水感、身材比例、肌肉类型等方面要求都非常严格的游泳运动格外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挑选那些先天和后天条件优秀的运动员苗子,经过科学严格的训练,才能登上世界竞技体育的高峰。

一、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意义

科学选材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客观地测定人体的某些数据和指标, 以此预测其未来的竞争能力。科学选材涉及到遗传学、形态学、生理学、统计学和训练学等多种学科理论。随着现代科学的日益发展, 训练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由此也使得当今游泳运动产生了一大批优异的运动成绩,而科学选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优秀游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是通过训练加以提高的, 而另一部分则主要是由遗传获得的,是先天性的。随着训练科学的发展, 游泳成绩越提越高, 也越来越接近人体的潜在的训练极限。要想使游泳选手的竞技能力达到世界优秀游泳水平, 除了对运动员进行长期训练外, 初始就选拔先天竞技能力优异选手则是非常必要的。系统训练加上先天发掘突出竞技能力运动员几乎成为创造优异游泳运动成绩的必由之路。游泳是竞技项目中的大项, 奥运会、全运会奖牌很多。而游泳科学选材的任务就在于选拔最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 使其经过长期、系统训练后达到极高的竞技水平。游泳科学选材直接关系到游泳训练的成败, 是游泳训练的核心环节之一。

二、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内容与分类

纵观目前的游泳选材, 大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选材:遗传因素选材,身体形态选材, 身体素质选材, 运动技能选材和心理选材。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和不同的训练阶段对选材要求和标准也不同。

1、遗传因素

有机体很多因素是遗传来的。如:身高、体型、红肌纤维、白肌纤维、骨骼肌纤维、最大吸氧量的90%、最大脉搏频率的85%、血乳酸浓度的80%等等。

2、形态选材

身体形态对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有很大影响的。目前, 游泳科学选材在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上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四肢长度、以及身体各部分 的比例关系等。

3、身体素质选材

在基本素质方面主要观察选手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如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中长距离运动员的无氧耐力;短距离运动员的速度等, 均是重点考察的指标。

4、身体机能选材

最大摄氧量是耐力性运动项目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而最大摄氧量的高低取决于心肺功能和骨骼肌代谢水平。

5、心理选材

根据测验表明: 具有优良心理素质的运动员, 在比赛中可以保持对自身能力的高度自信, 并正确估计对手, 动员和控制自己内在潜力, 以激发斗志, 战胜对手。

三、国内、外对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

1、国外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及分析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游泳强国, 已连续获得了4届奥运会游泳项目的佳冠, 每年世界排名前16位美国选手少则4人, 多则6、7人。目前, 美国游泳协会还实行着这样的规定, 即国家一队的队员必须是世界前8名的选手, 国家二队为16名的选手。美国游泳人才济济, 主要原因之一是具有庞大的游泳竞赛人口, 每年2000万的参赛数字是雄厚的人才储备。

澳大利亚: 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游泳大国。游泳是澳大利亚传统体育项目, 在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上, 澳大利亚都获得了游泳项目金牌和奖牌数的第2 名, 实力雄厚。澳大利亚游泳界非常重视技术训练, 90年代曾引俄罗斯等世界著名游泳教练员观察和比赛成绩来衡量。

日本: 是亚洲的游泳强国, 多年来与我国在游泳项目上竞争激烈,近几年进步很快, 在总世界排名和进入奥运会前8名的人次上已超出我国, 占踞了世界游泳第二集团领先的位置,涌现出了北岛康介和山本贵司这样的世界名将, 为日本队在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创造了条件, 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近些年更注重技术和训练方面的研究以弥补自身形态上的不足。

2、国内游泳选材工作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启蒙阶段(20世纪50年代—— 70年代)在启蒙阶段, 游泳选材基本上依靠教练员的经验, 根据运动员在比赛中运动成绩进行选拔。在训练和比赛中, 教练员们常常通过观察一个运动员是否刻苦, 是否比其他运动员更能承受运动量, 比赛成绩是否突出来判断运动员的潜力,上述几方面都优秀者, 常被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总的依据, 以成绩选拔为标准。实践证明, 完全依据教练员经验和运动员成绩进行自然淘汰的选材, 在我国举国体制国情下, 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极大的浪费, 而且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第二阶段: 起步与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这一时期我国开始重视科学选材。80年代初, 我国借鉴东欧国家的成功经验, 完成了我国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课题。在1986 年通过游泳课题组多年努力与研究, 全国游泳年龄组训练大纲问世, 将选材与育才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为全国选拔游泳人才, 培养优秀后备人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此期间, 我国游泳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这一时期通过科学选材、育才,我国游泳成绩取得明显进步, 实现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目标。稳定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从90年代中后期, 我国游泳选材在各基层游泳队广泛开展, 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及经验总结较少见文章发表, 也没有出现重大变化。而过去的选材理论在适应时代发展上也显得有些落后, 有些教练过多迷信身体形态和机能素质选材, 还有一些教练对过去制定的选材标准提出质疑。而我国游泳水平从90年以后, 比较世界游泳这几年快速发展又相对减慢的现象。可能, 现在对游泳选材理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四、有关游泳选材的基本文献材料

1、基础选材

这方面研究较多, 而且建立了一个较完整人指标和体系。其内容包括5年龄组训练大纲6、5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标准6。以1992年5运动员科学选材6中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标准为例: 其选材指标分五大类, 共计33项指标:(1)形态类: 身高、体重、指距、体形指数、手面积指数(2)机能类: 心功能指数(心率)、憋气时间

(3)素质类: 纵跳、体后屈、立位体前屈、踝关节屈伸度(踝伸度、踝屈度);(4)专项类: 四式50m 手、腿基本动作计时, 四式50m 配合计时, 400m、800m、1500m 自由泳计时, 四式10m 出发计时(5)教练评定: 水性全面检查。

2、专业阶段选材(一般高级选材训练系统, 省市体工队以上)中级与高级选材是运动选材的高级层次, 其任务是最终选拔出优秀运动才。在这个层次中, 测评相对稳定的因素比例相对减少, 而主要测评那些后天的、可控的、相对变化的因素, 比如技术、素质、意志等方面因素, 选拔出接近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模式的人才。

3、水感、水性选材

原国家队主教练陈运鹏在91年5现代世界游泳训练理论、方法等问题中谈到, 选材最重要是水感、水性等水上指标, 是运动员的生命;其次是形体、素质、机能、发育程度。认为水感由三部分组成: 流线型阻力、迎面截面积(浮力)、手感。其中关于轻、浮、漂、粘的解释: 轻、漂很相似, 指的是身体具有流线型, 体形瘦瘦、细细如杨文意;浮是指运动员游进过程中迎面截面积即浮得高不高, 浮力好不好, 这种人骨骼可能很大,但浮得很高, 如庄泳;粘是指在水里能否找到支

撑点,这种人可能浮力不好, 但划起手来, 身体马上浮得很高, 如沈坚强。

4、心理、智力选材

对少儿游泳运动员思维敏捷性与准确性、注意的稳定性、节奏感、滑行距离感、动作速率进行研究, 得出游泳运动员气质类型需要神经活动均衡、灵活的多血质类型, 其次是胆汁质和粘液质类型;优秀组和一般组选手之间的滑行距离、节奏感、思维的准确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心理指标可用于选材和训练中。

五、游泳选材最新理论发展趋势

游泳运动选材的发展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世界科技迅速发展今天, 游泳选材发展有如下趋势: 1.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分析游泳技术方面的应用, 进一步加强水性、水感研究, 对水性、水感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和方法, 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进行研究。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民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发生变化, 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素质机能等指标也产生变化。因此, 这类指标每隔5年或10年要做相应的调整。

3.人类基因图谱发现, 使遗传选材科学化成为可能。近10年来, 世界和我国基因组计划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性进展,工作重点己从测序为主的结构基因组研究提前过度到以功能研究为主后基因组时代, 以基因组研究为龙头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对医药、体育运动、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已产生重大影响。4.运动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发展、选材测试仪器改进, 使选材更加方便、科学。如遗传相关指标: 最大摄氧量, 快肌、慢肌比例等测试更加简单、科学、方便, 运用更加广泛。

5.目前运动员的选材已有单纯的形态测量, 发展到了生理、生化机能测试和遗传基因检测的综合评估阶段。近年来,检测运动员体内某些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的激素水平, 并作为选材的重要指标的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如睾酮、可的松、生长素、甲状腺素等, 其中睾酮在游泳选材中应用最广。

6.选材中在讨论游泳是体力运动还是技术类运动的争论中, 两者一直不相上下, 但通过多年的实践, 认为游泳是技术类为主运动项目, 技术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因此, 技术在高级选材中的比例是不容忽视。

7.由于高水平比赛竞争激烈, 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日益提高, 对游泳运动员心理、智力等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化。

六、参考文献 [1]张明飞,马仑,程燕.游泳运动员选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31):66—69 [2]赵美华.浅谈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浙江省绍兴体育运动学校

[3]陈燕.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新概念.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12(21):125—126

[4]叶国志,何仲涛,周步全,黄特生.关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综合评价标准的研究.体育科学,1991,4:24—34 [5]王建国,邬晓琳.谈游泳运动员的科学选材.龙岩师专学报,2000,6(18):185—186 [6]胡晓峰.游泳运动员的选材.大众论坛

下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营养补充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营养补充 游泳项目是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得较为普遍的运动项目之一,尤其在近年来我国游泳项目取得长足进步以及在国际大赛中的捷报频传,更进一步激发了青少......

    面试应注意哪些问题

    面试应注意哪些问题 求职面试早已成为毕业生开启职业大门不可或缺的钥匙,能否熟练掌握和使用好这把钥匙,对毕业生能否 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影响极大。那么毕业生求职面试到底......

    辞职信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什么是辞职信辞职信,也叫辞职书或辞呈,是辞职者向原工作单位辞去职务时写的书信。辞职信是辞职者在辞去职务时的一个必要程序。二、写辞职信应注意哪些问题1.理由要充分、......

    教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彭庆梅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教案设计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提出希望引起老师们注意。 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重、难点不够突出。本套教材三、四年......

    面试后应注意哪些问题(5篇模版)

    面试后应注意哪些问题面试对于求职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许多求职者通常只注意到面试前的准备和面试中的应对,对面试后该做的事情却忽略了。其实,面试后的工作做得好坏与否往......

    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身为秘书,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与上司关系的处理: 1、秘书地位的特殊性,很多时候会尴尬。因此,要与上司成为朋友,但不能亲密无间,太随便,或是轻视上司,这是根本性的错误;不可涉......

    小孩看电视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孩看电视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有计划地选择节目内容。家长最好事先了解节目内容,选 择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应的节目,如动画片、童话、木偶和儿童电视剧等,并要......

    论文答辩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答辩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实践和观察,我认为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提高成绩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