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上海8名院士
走进上海8名院士
走进上海8名院士
A-A+2013年12月20日09:00东方早报 评论
走进上海8名院士
孙鑫 “我就是一个普通老大爷”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走进孙鑫的办公室,墙上一幅爱因斯坦像是为数不多的装饰之一,这是老先生的一位加拿大朋友送的礼物,上面写着爱因斯坦的名言:I want to know God’s thoughts, the rest are details。(我想了解上帝的想法,其他的都无关紧要)
孙鑫教授专于从事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研究,在国内是有机光电子理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一节指头长的2B铅笔、一块橡皮、一块用绳子拴在裤腰带上没有表带的卡西欧电子手表——这是孙鑫随身必带的三样东西。
老先生解释说,这些都是自己几十年下来养成的习惯,“要解决学术上遇到的困难谈何容易,有的问题几年都拿不下来,但是不能放弃,要一直放在心里,不一定什么时候有想法就得赶紧记下来。”
艰苦朴素大概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共通品质。孙鑫的办公室角落立着一台小冰箱,上面架一台微波炉。每天早上老先生就用饭盒把头一天家里吃剩的饭菜带到办公室,用微波炉热热当午饭,因为“这样才不会浪费粮食”。
谈到学生对他的爱戴,孙鑫只说:“师生情谊、相互帮助,这是人之常情,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大爷,千万不要拔高。”
尽管年事已高,但孙鑫教授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今年他指导了3个本科生和1个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今年暑假上了一门开放课,下个学期他还将接受学院邀请给大一学生上一门“书院新生研讨课”。
金力 一位遗传学家的“中国梦”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1981年,在报刊上读到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这一“预言”,本打算选择数学和物理的金力改变了志向,高考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学系遗传学专业,由此结缘进化遗传学。
“32年过去了,遗传学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命科学出现过很多热点。看到很多同学一直在变换方向,我也有好奇,也曾心动,但最终还是决心把进化遗传学做好。”
2005年,时任中科院副院长陈竺负责筹建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的合作研究所。金力受邀担任“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所长一职。金力辞去美国大学教职,携家全职回国。
按照美国规定,维持绿卡必须保证每年都有一定的在美时间。“我有点烦了,就决定把绿卡交上去。”金力的举动让美方感到非常惊诧,说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
担任“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所长的五年间,金力迎来了作为科研管理者的第一个事业高峰。
在金力看来,“作为一个遗传学家,除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去思考整个遗传学和生物学的发展。”2007年,金力出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倾注于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家比科学家更重要。”金力希望自己的生命曲谱能够更加丰富。
陈恕行 恩师谷超豪影响我一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陈恕行教授的授业恩师是去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院士。“谷先生话不多,但治学非常严谨,对学生也关怀备至。”陈教授回忆道。恩师的点滴行为在陈教授心中扎下了根,待到陈教授自己为师,他同样以一种不倦、严谨的精神教育、感染着后辈学子。
陈恕行教授年逾花甲仍坚持给本科生开课,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对于自己的研究生,陈教授更是严格要求,悉心指导,给学生留下了“严师慈父”的形象。“数学学院一直一来都有‘研究讨论班’的传统,学生需要在讨论班上作报告。”陈教授的学生石伟说。
陈教授除了要求学生踏实夯基础之外,还很重视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我现在带的几个学生可以说都很用功,但是研究意识、创新意识还有所欠缺,这个欠缺其实就是我们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陈教授严肃地说道。
在学习上的严格督导并不影响陈恕行教授在学生心中的亲切形象。“以前有位师兄在申请住宿时遇到了问题,是陈教授出面协调解决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研究,陈教授竭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造完备的研究条件……”石伟回忆起这一桩桩“爱举”,语气中尽是对恩师的敬慕与爱戴。
听完记者转述这些“爱举”,陈教授只是爽朗一笑:“其实都是些小事,以前没网络、电话的时候,我还常常去学生宿舍找他们,谈谈学习,拉拉家常;现在联系方便了,作为导师自然要尽力相帮。”
丁奎岭 科学研究应优雅有深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丁奎岭在2013年沪上新增的8名院士中是最年轻的一位,今年仅47岁。他是河南人,1990年博士毕业后,有6年大学任教和2年海外研究经历。在上海有机所老所长林国强院士的举荐下,丁奎岭1998年底“海归”。
丁奎岭2000年和2003年分别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和“启明星跟踪”计划,拿到沪上科研生涯的“第一桶金”,并深受这项人才计划的激励,获得了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于2009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同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去年,丁奎岭还成为“启明星”联谊会理事长。
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丁奎岭自豪的是:全所现有“青年千人计划”人选12名,这一规模几乎与很多著名高校相当。与通常20%~30%的中标率相比,有机所几乎是推一个中一个,“有的青年人才还很快得到了‘青年973’项目支持”。
丁奎岭一直强调科研的原创性。在他看来,没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很难实现真正的高技术创新,高水平的成果转移转化就更无从谈起。“上海有机所的‘三个重大突破’都十分强调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的进一步延伸。”
“好的科学研究是优雅而又有深度的,绝非跟风和盲从。”丁奎岭特别强调,“它能融合多领域、多学科优势,打破核心技术壁垒,经受市场考验,引领新的产业趋势,实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突破。而这也正是上海有机所基础研究的职责所在。”
韩斌 破解水稻基因的“种稻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从浙江富阳到海南岛,韩斌每年都要去试验田 “割稻”。当选中科院院士前夕,韩斌赴新德里大学参加第11届“国际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大会”。大会当天,面对会场内四五百名各国同行(其中八成是印度专家),他作报告称: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而非印度。
根据他对水稻基因组的追根溯源,野生水稻从喜马拉雅山脚下开始接受人工驯化,并逐步进化传播,从中国转入印度。科学家们不能不承认他是对的,因为能够推翻此说的基因证据并未找到。报告结尾时,他笑言,希望明年在美国办会时也能打通签证的“绿色通道”。
韩斌原是留英研究植物微生物学的。1998年,正值中国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起步阶段,他受洪国藩院士邀约,回到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工作至今。根据国际合作计划,中、日、韩、美、法、印等10个国家和地区,分工为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万多个基因测序。2002年,他的研究组在国际上率先完成水稻4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和分析。这项成果被誉为 “冲过水稻基因组研究终点线”的里程碑,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0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中国人对水稻基因规律的成功解码,不仅早于美国、印度,还比全部水稻染色体完成基因测序的节点早了约3年。韩斌始终在水稻基因的万千变化中寻找答案——什么基因控制着什么性状?如何将人类粮食最需要的“高富帅”基因遗传下去,育出最优稻种?
夏照帆 让烧伤患者重新美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
当选工程院院士前夕,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夏照帆如同往常一样,为治疗、科研和教学奔忙。
烧伤使许多患者面目全非,令人望而生畏,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时,不但工作强度大、技术难度高,而且各种异味很重。作为一名女性,是什么力量使夏照帆在众多的医学专业中选择了“烧伤”?
1976年大学毕业前,夏照帆到湖南某煤矿医院实习,当地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引发大火,一名17岁的女孩烧伤面积达70%以上。她昼夜守在病房,一边向老医师取经,一边向书本学习,终于把姑娘从死亡线拉了回来。这也坚定了她在烧伤外科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在其他外科,患者都是带着痛苦进来,治疗痊愈康复,愉快地回家;而在烧伤科,患者也是带着痛苦进来,但手术成功、创面愈合后,仍有很多人带着疤痕和残障,愁眉苦脸地回家。”夏照帆常给她的团队指出烧伤患者的特殊性。正是带着这样的“让患者美起来、笑起来”的医者之心,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在内的16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
2005年“麦莎”台风袭击上海的那天,118位在台风中参加抗灾的工人和干部因化学烧伤被紧急送往长海医院,夏照帆带领她的团队在两三个小时就将这批患者基本处理和安置完毕。2008年上海市842公交车爆燃,十多位市民严重烧伤被紧急送往长海医院,她的团队又呕心沥血几十个日夜……
丁文江 把镁的个性变得更“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6岁的丁文江,仅仅读了一年初中,就随着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来到了距上海千里之遥的江西偏僻小山村,开始了务农的生活。6年后,他学会了种田,也首次在当地发展了用化肥种水稻、用农药来灭虫等工作。
1975年,他被推荐到上海交大铸造工艺与装备专业学习;1978年,他考取了研究生,从此他进入了轻合金的世界;毕业后,他留在了上海交大工作,开始了长期而专注的高性能轻合金材料与加工技术的研究生涯,并先后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镁材料应用研究工程中心。
“材料就是有用的物质,材料研究如果不是瞄准应用,就不能算是在研究材料。”丁文江取材中国稀土,发明了一种兼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铸造镁合金,应用到汽车轮毂等,又想方设法让“不稳定”的镁合金不再“活跃”,实现多种上天入地装备重要部件的精密成型。100多项发明专利,丁文江把镁的个性变得更“美”。
近五年来,科研成果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累计产值达5亿元,丁文江教授作为团队带头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镁合金研究的发展。
“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和活力的镁合金研究团队和高性能镁合金制品的研发基地是我一生的梦想。”丁文江说。
他喜欢阅读,涉足甚广,善于总结,每次他读到好书,均会把自己的心得跟青年骨干交流。他多次向同事们谈起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的《钝感力》一书,他说,做人、做学问都要具备一些钝感力才行,“钝感”就是学会包容、吸收、容忍与平淡,往往成大事者多是不“斤斤计较”者。
他经常与同事们说,“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本性,我们不能抹杀人的本性,但做科研工作还是要有一点安贫乐道的精神”,他的这些话对于他身边的青年教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俞建勇 见证纺织科技由弱转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
从1981年在东华大学(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就读纺织材料专业算起,今年49岁的俞建勇跟纺织材料打交道已经32年了。
在纺织材料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经历中,俞建勇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发表SCI论文132篇,EI论文41篇;授权发明专利74项;2011年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首届中国纺织学术大奖……
说起与纺织科学结缘,俞建勇感慨不已。“真正接触纺织是在大学。我之所以学习与从事纺织专业并一直坚持至今,就是始终有一个信念: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由弱转强。现在想来,这可能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责任。”俞建勇说。
俞建勇说自己最看重“岗位责任”。身为分管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副校长,他倡导立足国家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弘扬东华大学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传统,承担社会责任。身为大学教师,他坚持给学生上专业课,带教硕士生和博士生;坚持潜心研究,深入课题,亲力亲为。
从2005年起,俞建勇担任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院是整合东华大学纺织相关学科力量的研究平台,旨在推动纺织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是研究院的一大特色,研究院的创新团队中集聚了多学科的优秀人才。
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俞建勇认为大学是创新的支撑体系,而不是简单的供给体系。他总是提醒企业,要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经营管理与之相匹配。他经常深入企业,彼此坦诚沟通,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逐渐接受了他的观点,并成了他的好朋友,他们发出感叹:“跟俞教授合作项目让人放心。”
本组稿件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程苏红 通讯员 史文博 邱登梅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二篇:走进院士书屋读后感
走进“院士书屋”有感
三年一班车宏洋
今天,我参观八十一位院士书屋照片,阅读他们经历和感悟。通过详实的文字和生动的摄影图片带领我们 一起“走进院士书屋”,共同领略院士那些不为人知、感人肺腑的读书故事和治学风采。
透视两院院士崇高的爱国情怀、执著敬业力,尤其是一张张感人、真实的摄影图片,我们了解院士们读书态度的同时,也从中感受到他们执着追求科学真谛以及热爱读书塑造人生的种种精神。这次活动为我们燃起了心中的理想,指明了奋斗拼搏的方向。我们要以院士们为学习榜样,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走进“院士书屋”,领略院士风采
三年一班王天擎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走进院士书屋—大型文化展览”活动,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参观八十一位院士书屋照片,阅读他们经历和感悟,共同领略院士那些不为人知、感人肺腑的读书故事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有这样一位老人,让我非常感动。他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一位可亲可爱可敬的世纪老人。他正直、善良,为人和蔼、身体健康。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平易近人,富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在人们眼里,他是一个既有智慧而又坚强的老人,富有巨大的精神力量。他的一生将个人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就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炼油技术的重要奠基人,他叫侯祥麟。
两院院士代表着我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水平,享有崇高荣誉,他们是全国科技大军的领军人物,他们对民族未来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三篇:上海院士风采馆
《上海院士风采馆》活动设计案例的编写提要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
1、活动设计要涉及三类课程,方便学校和各学科教师参加和选择。
2、编写的过程也是实施的过程,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和若干个学校基地。
3、活动以短小精悍为主,便于教师选择、参与和组织。
4、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二、拓展型课程
这类课程的活动的一般流程是:学习→参观→交流。教师先确定某一专题,举办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有关院士的知识,了解院士们的事迹和风采。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上海院士风采馆”参观学习。最后学生回到学校进行讨论,或者展示交流。示例如下:
1、走近《上海院士风采馆》(1)建筑外观、主体建筑(2)基地的布局
序厅:科技隧道、院士阳光墙。
A、奋斗与辉煌展区:祖国的呼唤、科技的足迹、平凡的人生、我们在一起。
B、梦想与追求展区:生活之美、造福人类健康(微观层面)。C、使命与荣耀展区:综合国力、强国之梦、持续发展(中观层面)。
D、开拓与创新展区:核心战略、未来生活(宏观层面)。尾厅:《院士之光》影片(3)院士制度的常识。
(4)了解60位常规展示院士的事迹。
(5)了解目前在杨浦区生活工作52位院士的情况。(6)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7)讨论和交流活动,主题班会,故事会活动。
2、物理学科相关院士的故事
(说明,这类故事也可以包括数、理、化、生、劳、信、科、地等理科学科,故事可由若干个该学科的科学家的事迹组成。由于理科老师都可以参加,所以相关的拓展课数量不少。)
(1)拳拳赤子心——记钱伟长(2)从“596”到“639”——记邓稼先(3)“我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记王承书(4)“两弹一星”元勋——记吴自良(5)向太阳要能源——记褚君浩(6)人工智能领域的耕耘者——记陆汝铃(7)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8)演讲比赛。
3、造福人类健康的勇士(说明:这类拓展课涉及衣、食、筑、行、健康、国防诸多领域中的某一领域,和学科教学内容若即若离,往往涉及几个学科。例如理化生;数理化;生化;理地信息、理化技等等。这类拓展课可以两个教师共同参与编写。)
(1)手术室是我一辈子的战场(吴孟超)(2)病毒是美丽的(闻玉梅)(3)“动物药厂”的缔造者(曾溢滔)(4)中药研究的现代化探索者(金国章)(5)妙手仁心的骨科领跑人(戴克戎)(6)断手再植的奇迹(陈中伟)(7)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8)“井冈霉毒”之父(沈寅初)(9)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10)学生摄影作品展览。
4、你们是杨浦区的骄傲
(说明:目前在杨浦区生活工作的两院院士有52位,杨浦区区委和区政府把他们作为服务的重点(四套班子领导与他们结对交友),建立了杨浦区院士服务中心。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其中有些院士的科学精神和辉煌成就知晓较少,组织编写他们的生活中的故事,可以使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为服务院士做点贡献。
(1)52位院士的概况
(2)天道酬勤(周勤之上海机床厂)(3)坚持方向,全力投入(谷超豪复旦)(4)痴迷和坚持(赵东元复旦化学)(5)
(李国豪同济)(6)
(曹雪涛二军大)(7)杨浦区院士服务中心的工作(8)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9)制作贺卡活动(10)贺卡赠送活动
5、绘画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美术学科)
(1)教师提供院士风采馆、越江隧道、八万人体育馆、东方明珠塔地铁列车、浦东机场、黄浦江三座大桥的图片。
(2)讲述建筑背后的故事。(3)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6、用卡纸设计、制作和院士相关的上海景观(劳技、美术)教师提供样品和图样、讲述制作要领、学生二人一组进行制作。例如八万人体育馆、院士风采馆、高速列车车头、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复旦大学光华楼、浦东机场等。
7、学乐器演奏院士赞歌(音乐、艺术)可以采取的方法:
(1)用乐器演奏歌颂科技发展的歌曲、然后上台表演。(2)唱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国防现代化的歌曲(3)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欣赏优美的歌曲。推荐歌曲:(暂空缺)
8、影视欣赏(团队、班主任、音美教师)
选择七、八部反映院士精神的电影或电视片,例如《蒋筑英》 方法:教师介绍故事背景、学生欣赏作品、写影评、制作网页或墙报。
推荐电影:(暂空缺)
9、生活中的院士(语文学科)
可以由院士们的亲属、大学社区小院中的邻居、听过院士报告的学生编写他们生活中的某一片断,使院士们更加丰满,也更容易让学生学习。
教师可以例举几篇典型的范文,讲述这类“
二、三事”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习写作、要求真实感人。
也可以由各校(例复旦附中、复旦二附中、兰生复旦中学、交大附中、上外双语学校等)整理收集以前几届作文比赛中的范文,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学习院士的感人事迹。
三、研究型课程
围绕上海院士风采馆开展的研究(探究)活动,要充分利用馆内的图片、实物、声音、文献等教育资源,还可以利用其他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科研院校和互联网络等资源,院士风采馆内提供的丰富的科学、历史、文化资源是校内难以完全寻觅。研究活动要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过程性和问题性的特征,教师可以采用团体合作探究和个体探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动手制作、主题探究、调查研究、科学 研究、角色表演、主题班会、实地摄影、写生活动等实践活动。
参加这类活动的人数一般为10-25名,时间建议为1个月至一个学期。
1、编写上海院士风采馆的解说词《院士风采》 ①明确任务:编写六个展区各个单元的解说词 ②收集展览会、博物馆、科普电影的解说词 ③知道解说词编写的一般要求
④上网查找上海风采馆的展馆资料、知道它的大概布局。⑤制定展馆解说词的框架和提纲 ⑥各组选择编写相关展馆的解说词
⑦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知道各展馆实物、图片和相关音乐表达的主题,拍摄照片。修改编写提纲。
⑧各组编写解说词。
⑨修改解说词,确定配播的音乐
⑩展示照片,播放主题音乐,朗读解说词。
说明:也可以选择《共和国的脊梁》、《登攀科技高峰的勇士》、《生活中的科技之美》、《院士们的少年时代》等题目,编写风采馆的部份展馆的解说词。
2、测量与绘制地图
(1)任务:绘制导游图,为初游者提供服务。(2)平板仪测绘地图
A、学习习近平板仪测量长度的方法。B、选择黄兴公园内或黄兴公园门口的开阔区域,安置平板仪; 对中操作;整平操作;定向操作;
C、用平板仪测量:以平板仪为控制点,测量OA、OB的距离。D、将黄兴公园门口的区域边界设立若干点。(一般不超过10个),上海院士风采馆两侧也设立二个点,对这些点(C、D、E、F、G、H、L、J)进行观测。
E、在图纸上绘出上海院士风采馆周围的地图。
(3)、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观测点进行定位,验证“平板成图”的成效。
(4)、对上海院士风采馆展馆内部进行测量,绘测导游图。标上各展馆的名称。
3、沿陈吉余院士足迹前进(1)学习陈院士的生平事迹(2)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了解有关河道测量、河口海岸、滩涂生态、湿地保护、水生生物、河流水文等领域院士们的研究情况。
(3)调查河流的水文和水质(黄兴公园内)A、水体温度分布:河面、河底、中间
B、水体盐度:采集水样后,要求测出不同的盐类 C、水体的硬度:主要测量钙、镁离子总蛳 D、水体的PH值(4)测量过水断面的面积 A、从桥梁附近河道的水尺、读取河道水位 B、在桥梁边,测河道的宽度
C、以测量间距0.5m,确定测量点,依次测量河道水深,并记录。D、画出河道断面面积形状图(河道横截面图)。E、计算断面积,计算河流过水断面面积。
4、教育戏剧《小豆豆笑了》
沪语剧,将一院士的回忆文章改编成剧本、学生分配角色、自己排演、演出汇报,让孩子的天性和院士童年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语言表达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杨浦院士的寻访
(1)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或者查阅相关网站、资料,知道杨浦区工作生活院士的概况。
(2)在杨浦区地图上标注出相应的57个点(地图大小约为4张A4纸大小)
(3)用速写、漫画、摄影、图案等艺术形式,表达某一院士的标志性成就,尺寸大小要求一致。
(4)在图片下方写上简要文字(十字左右)。(5)将图片和文字粘贴在对应的57个点上。
(6)该活动建议3人为一小组进行活动,每组完成3-5名院士的图片制作。
6、院士风采院艺术沙龙活动 一个学校某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相聚一起,进行艺术沙龙,把科学艺术结合起来,感受科学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陶艺作品制作
A.学校张贴海报,开展“院士风采”陶艺活动 B.组织陶艺小组,了解院士们的贡献和事迹
C.到“建设初级”、“ 杨教附中陶艺馆”,制作院士们的作品、居住大楼、生活用品等。
D.作品烧制或拍摄成照片,写作品的文字描述 E.作品陈列、作者留念(2)摄影作品的比赛
A.张贴海报,学生自愿参加摄影小组 B.拍摄院士风采馆的外景和内景的照片 C.展示学生的作品
D.组织其他学生进行投票,优秀作品予以奖励(3)主题音乐会
A.和用广播和海报,确定主题,欢迎学生参加
B.确定策划人,会标制作人、灯光设计人、节目名称、节目主持人、串联词执笔人,名人名小组去准备
C.举行“XXXX”主题音乐会,在黄兴公园举行 D.对音乐会进行照片拍摄或录像拍摄(4)吟诵诗词和散文 A.成立文学社
B. 了解院士们的文学爱好和造诣 C.寻找院士们撰写的美文和诗词 D.吟诵院士的诗词和散文
以上活动活动后,应将有关照片、资料收集起来,制作一本《“院士风采”艺术沙龙活动作品集》,或者拍摄一部名为《“院士风采”艺术活动记录片》。
7、猜谜语活动
(1)布置每位学生制作一条谜语的任务
(2)每位学生熟悉一位院士,每位学生和院士一一对应,不重复。
(3)布置谜语的内容:院士格言、院士座右铭、院士突出事迹、主要荣誉等。
(4)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
(5)阅读有关院士的书籍或上网查寻院士相关资料。(6)编写谜语和谜底
谜语格式:性别、主攻领域、格言(或事迹)
(7)教师组织几位学生选择或修改谜语
(8)学生介绍200位院士的主要故事,用计算机呈观院士照片(9)制作灯谜(10)举行猜谜活动
(11)评选猜谜能手,并给奖品奖励
8、初中生了解两院院士情况的调查(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小组调查的主题
(2)参考调查主题:受学生欢迎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情况调查;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有关知识的调查;参观过上海院士风采馆情况的调查;认识上海170位院士情况的调查;院士青少年时代学习情况知晓多少的调查等等。
(3)各小组设计调查问卷(4)确定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5)汇总调查数据(6)完成各小组调查报告
(7)交流与展示、成立宣传院士风采的志愿者团立
9、我们的《院士风采》系列照片(1)班级集体分成几个小组
(2)确定想表达的主题:展馆特色;区院士服务中心;第一展馆;院士奋斗;他们的青年时代等。
(3)收集其他博物馆、展览会主题表达的图片或录像片资料(4)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5)讨论确定十张照片的构思(6)拟定文字描述
(7)到“上海院士风采馆”实地拍摄(8)对照片、文字进行排版、形成精美的壁报(9)举办照片壁报的展览会
10、走进植物王国
A、参观“上海院士风采馆”,知道研究植物的科学家的姓名。了解院士研究的方法
B、观赏黄兴公园内的植物,C、调查几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D、调查植物的生态环境:气候情况(降水量、温度、湿度)、土壤特点(土质、酸碱度)
E、植物标本的制作(枝条、叶)
F、观测、记录植物发育的始期(某一植物刚开一朵花,叫开花始期)
G、根据植物确定南北方向:
树木的枝叶是茂盛还是稀疏
树皮是光洁还是粗糙
叶片的叶脉是粗还是稀
果实成熟是早还是晚,果实的颜色较深还是较浅
四、实践活动
“上海院士风采馆(黄兴公园)一日游”活动设计
1、前期准备(略)
2、活动开幕式:
时间:上午8:30----9:00 地点:上海院士风采馆广场 背景:探究、合作、体验(会标)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开幕式议程:
主持人宣布:院士探究活动开始
学校校长讲话
风采馆负责人致欢迎词
年级组长提活动要求
学生代表发言
3、“认识自然”小组的活动
A、参观风采馆,重点了解植物、水文方面院士的事迹 B、认识黄兴公园的10种植物
捡、拾植物的枝、叶,制作标本
用绘画形式,表达黄兴公园植物的生长特征 C、了解公园河流的情况
探究河流的水质
了解河流内的动植物
讨论河流水质和动植物的关系
4、“寻找院士”小组的活动
A、参观风采馆,寻找你最崇敬的5位院士,填写简单事迹 B、寻找有共同特征的5位院士,他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填写表格
C、寻找你最感兴趣的1位院士,用几句话描述,绘画他的头像 D、在草坪上休息,唱歌
5、“风采馆之声”小组的活动
要求:为“上海院士风采馆”选配合适的乐曲和歌曲 A、参观风采馆,了解6个展馆表达的主题
B、分析乐曲和歌曲的类型———交响乐、独奏、小夜曲、合唱、独唱,知道它们在 展馆表达的意境
C、选择6首合适的乐曲或歌曲:曲名、作者、情绪或意境 D、在草坪上播放乐曲,大家欣赏,学生独唱和小合唱
6、“院士和我心连心”小组的活动
A、描述自己的梦想,用文字将它记录下来
B、参观黄兴公园,选择合适的景点将自己的青春拍摄下来 C、参观风采馆,寻找一、二位院士的奋斗路程。用抒情笔调描述梦想
D、举办“院士和我心连心”演讲会,朗诵我的梦想
还可以设计主题班会、故事会等(略)
五、基础型课程(略)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院士们的科技创新、爱国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动事迹。
第四篇:走进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走进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13} 指路
自驾:从宁波城内至龙宫村约80公里,自驾车从沈海高速宁海梅林下,经梅林街道、深甽镇往马岙、新昌方向,在龙宫村下。
公交:从宁海汽车总站有去马岙和新昌班车,过梅林、深甽和龙宫村。
“阡陌纵横平川展,群山奔涌台屏翠。古木成荫掩村廓。松风竹涛扑面来”。
这是一千多年前,诗人罗隐来到宁海龙宫村,写下的诗篇。深甽镇的龙宫村,位于宁海县西北部,大溪的上游。十八支清泉绕村而过,微漪涟涟。
龙溪、龙山、龙潭、龙桥、龙树„„这里似乎处处与龙有关。卵石堆砌的围墙,枝头上的翠意,偶一回首的村民,像一幅虚淡的水墨画。
龙溪边上穿山龙
进入龙宫村的山路绕了一圈又一圈。探访那天,车里的音乐应景地放着邓丽君的《原乡情浓》:
“山上哪有路,路难行咧,弯弯哪曲曲,一层又一层咧,小哥要去看小妹咧,不怕山高路不平咧„„”
盘旋得整个人云里雾里的时候,同行的杨古城先生说,龙宫村就像在一只大碗的碗底。
到了“碗底”,龙溪绕村而过。几个妇人在溪边洗菜,还有一位老妪用筛子上下晃动着青色的草。
“这是什么草?”
“这是艾青,做青麻糍用的。”
艾青,并不是诗人艾青,而是一种草,当地人用来做青团,做麻糍。那股清新的味道是艾青草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
龙溪边就是陈氏宗祠。村里的老年协会会长陈志清已经80岁了,可是说起陈氏一族的迁徙,仍旧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陈氏一族从发源地河南淮阳迁到江西九江,再到福建,北宋宣和年间(1119年~1124年),陈仲良从平湖迁入,成为龙宫陈氏的始迁祖。
说到这里,陈志清指着两根廊柱上的对联念起来:“根发淮阳枝繁宇环绵世泽,源自平湖流至龙溪振家声。”
这副对联说的就是龙宫陈氏的地域变迁。陈氏村民以好学而考取功名者众多,先后建成三座祠堂。
总祠堂是星聚堂,建于明代崇祯十年(1643年),堂内的古戏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宁海十大古戏台之一。
星聚堂内悬挂着一块“状元及第”的匾额,两边是一副对联: “山景如画应记先辈披荆斩棘创基业,前程似锦更需后代昂首阔步建新功。”
还有两个祠堂是建于清代的崇德堂和民国的三之堂。3座宗祠各具特色,是保存完好的山乡古文化的景观。
走出祠堂前,陈志清老人提醒我们注意头顶上的“穿山龙”。这时,才恍然发现祠堂的屋梁上“盘踞”着一条龙。
这条穿山龙,其实是一条长约15米的树根,形状似一条蜿蜒的龙,有龙头、龙身、龙尾,是几年前村民从山上挖来的。
咸丰皇帝的御匾
移步向前,来到育英书院。这里就是上文提到过的崇德堂,是宁海保存最完整的清代书院之一。
书院坐北朝南,是一个由正厅、东西厢楼和门厅四部分组成的四合院。
有一块大匾,上题“继武太邱”,这块匾是咸丰皇帝亲授的。那么,什么是太邱?
陈志清老人解释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贤之以才”的人被称为“太邱”。
这个太邱,就是育英书院的创办人,大家都尊称他为“锡昇公”。他生于乾隆年间,修建了崇德堂,开了二十间教室,兴办私塾,教书育人。
他逝世时享年83岁,一些曾受过他资助的贫穷学生,为了报答当年的感激之情,借用杜甫的诗为他送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陈志清老人说,抗战期间,宁波的一些高等学府就曾搬到这里,继续给学生们上课。
如今的育英书院早已空空荡荡,只有院里的两棵金桂花,仍是一年年的明艳动人。
走出育英书院,陈志清老人向我们介绍,村里有3棵巨大的龙树:金龙树、银龙树、乌龙树。
金龙树,其实是古杨枫树,已经有450年的树龄,脖子上挂着“浙江古树名木”保护牌。
银龙树是银杏树,比金龙树还高寿,已有500年的树龄。
乌龙树,又叫乌子树,因为结的果子叫乌子而得名。
龙宫村还有一种上好的茶,名叫“黄金芽”,色泽金黄,口感清冽。村民陈桂军说,只有用龙宫村的龙溪水沏茶,才能最大地彰显它的香气。
抬头仰望苍穹小
走在村里,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隔几步,就有几行歪歪扭扭的白字映入眼帘。有时是一些小指示,有时是一些感慨。
比如,有一块石头上写着:“龙潭本来两山并拢,为建水库遭破坏,本来从潭岩里,只听其声,不见其形,潭口有大片树木。”
村干部陈国芬解释说,这是村里一个名叫陈勇的退休教师写的。他是个热心的老人,想让大家了解村史,对村里的任何破坏都感到痛心。
陈国芬说,龙潭水流湍急,利于发电。村里为了修电站,不小心把岩壁和龟岩破坏了。这是发展的代价,却让土生土长的村民们感到惋惜。
因为,这可是唐代大诗人罗隐为之倾倒的景观啊。
擦拭干净,扎红绳悬于梁栋上,喜庆吉利,算是龙宫村的宝贝。龙潭,位于村西海拔千米的龙溪水的山壁之中。原名“石龙窦”,潭深水碧,相传有龙于此出入,故曾有“龙腾山清水秀阴阳分明,宫庭人杰地灵日月艳辉”之说。
当年,诗人罗隐善山乐水、遍访名山。初到龙宫村,满目的青山屏翠已让他连连惊叹,想这毓秀之地必有更令人惊艳的风光。
于是,他顺着龙溪,沿着汉代古道,一路向前。拐了个弯的功夫,壮观的石潭峡谷陡峭,赫然屹立在眼前,犹如鬼斧神工般切开两面山,这便是传说中的龙潭了。
罗隐见此情状,诗兴大发,当即挥毫写下:
泄瀑百尺涌白雾,崖高千仞触蓝天。抬头仰望苍穹小,俯前脚下溪河宽。
为龙潭吟诗的,绝不止罗隐一位。还有一首不知名的小诗:“百尺龙槽势蜿蜒,钓徒曾向此间眠;山高亭舞天无日,只听涛声起耳边。”
在巨石上呆立了半天,回去的路上,罗隐还是不过瘾,伴着龙潭水的低吟浅唱,旋即又写下:
“飞瀑击潭洪鼓擂,回音激荡钟声响。流水低吟泉轻唱,山风软语叶细言。”
后来,那块罗隐站立过的巨石被人们命名为“罗隐岩”。
如今,我们站在罗隐当年伫立过的地方,似乎能感受到他当年的诗情与呐喊,穿过幽深的时光与潭水,回荡在耳畔。
专家点评
杨古城(文保专家、古村研究者):古村落是数千年才形成的的“根”性文化。到了现代社会,人类已从自发文明逐渐转化为自觉文明。地处深山的龙宫村是一座深山古村落,村中四围高山,民居集中于中心台地,无数次山洪暴雨都因天造地设的蓄泄功能,竟末受水旱之灾,可谓藏风得水、避凶化吉。这座古村,从千年之前不足十几人,到1980年已有近600户、约2000人。现代文明进入深山后,不少村民外迁,住村不足千人,且多是老人。龙宫村就靠这一批老人守护着这块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近年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之后,村委正在筹划对古建筑逐步修缮、恢复旧貌。而且眼前村中已经有了小型饭馆,来龙宫村探胜怀旧的人也愈来愈多。走进龙宫村的外来人都会接受村人投来的善意的目光。因此,无论是本村人和外来人,都希望龙宫村的古村落能得到更完好的保护,对此寄予更多的希望和深情。东南商报 记者 陈也喆 通讯员 杨古城
第五篇:“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技术创新院士行”二度花开
“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技术创新院士行”二度花开
网讯 由国家经贸委、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技术创新院士行”第二次活动,在2001年2月13日开始,15日结束,共有20位院士、9位专家参加了这次活动。
一、概况
在去年9月19-21日进行的第一阶段活动中,院士和专家们对上海石化技术进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针对上海石化提出的涉及上海石化发展的五个方面重大技术问题发表了咨询诊断意见,从9个方面提出了21条建议的意见。活动结束后,院士、专家们带着上海石化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抓紧开展工作,撰写论文,有的还到现场,就炼油流程优化、清洁燃料生产、新产品开发等专项课题进行调研,有关科研、设计单位也深入地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同时,上海石化立即组织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开始着手落实院士、专家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从2月13日开始,王淀佐副院长又带领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和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的曹湘洪、侯芙生、李大东、袁晴棠、徐承恩、周廉、汪燮卿、胡永康、金涌、袁渭康、郁铭芳、周翔、时铭显、毛炳权、关兴亚、王静康等院士,邀请了石化集团公司张德义、张旭之、洪定
一、乔映宾、陈庆龄、李志强、段启伟、石亚华等专家,再次来到上海石化进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技术创新院士行”第二阶段活动。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师昌绪、石化界老领导侯祥麟两位资深院士也亲临指导。国家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司李力副司长以及上海市经委的同志、工程院和石化集团公司有关同志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对国家经贸委和工程院组织上海石化“院士行”活动十分支持和重视,责成党组成员、股份公司副总裁曹湘洪院士代表石化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出席会议,协助工程院组织好“院士行”活动。副总裁曹湘洪院士受李毅中总经理委托参加了两次活动并在会上讲了话。
上海石化的领导对“院士行”活动十分重视和支持,表现出了高度的热忱。活动开始时,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陆益平首先代表上海石化党政领导班子对大家再次来上海石化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刘训峰副总经理向大家报告了自上次活动以来,院士和专家们的各项建议和意见落实情况以及2001年上海石化科技进步工作安排。上海石化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82.8亿元,比1999年增加46%;实现利润10.44亿元,比1999年增长34.5%;新产品开发成绩突出,名列石化集团公司前茅,获石化新产品开发重奖。与会的院士和专家对上海石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生产经营,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感到欣慰。
这次活动主要以学术报告的形式进行,学术报告把咨询活动引向深入,进行了升华。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上海石化向受聘院士专家颁发聘书仪式,以及上海石化与院士、专家所在科研单位举行签订清洁燃料科研合作协议的议式。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陆益平、书记许开程率领上海石化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二级单位领导、技术骨干包括一部分博士、硕士参加了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国石化金山工程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机制公司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共计125人。
经过3天紧张的工作,第二阶段活动圆满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二、“院士行”第一阶段活动诊断咨询意见落实情况
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后,上海石化针对院士、专家们围绕炼油系统改造、综合利用资源、乙烯原料优化、小型化工装置改造、合纤发展、精细化工、设备防腐、加速储运设施建设、规划好未来发展等9个方面提出的21条建议和意见,组织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落实,并在第二次活动期间向院士、专家进行了汇报,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关于炼油系统改造方案
一是根据院士、专家提出的炼油系统改造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即:一要适应加工进口含硫原油的要求;二要最大量地为乙烯提供原料;三要为化纤发展提供必要的芳烃;四要满足生产清洁燃料的要求),通过与国内有关研究、设计单位结合,深化了炼油系统改造思路,提出了现阶段改造到1000万吨/年的方案,包括新建150万吨/年中压加氢裂化装置、80万吨/年航煤临氢脱硫醇装置、4.2万吨/年硫回收装置、3.6万NM3/h制氢装置等等。目前该方案已通过石化集团公司的审查和批复,将于2002年6月建成。改造工程完成后,上海石化将形成1000万吨/年加工进口含硫原油基地(其中国内低硫原油300万吨,进口高含硫原油700万吨)。可提供乙烯燃原料317万吨,满足100万吨乙烯的原料需求。可生产汽油52.3万吨(最大能力可达100万吨左右),航煤99.98万吨,柴油304.62万吨,生产的汽、柴油均可符合清洁燃料标准。
二是关于“十五”末和“十一五”炼油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改造到1600万吨/年,并要新建和改造一系列装置的思路,此方案需要根据石化集团公司“十五”、“十一五”炼油系统发展对上海石化的要求和地区优化来考虑,同时还要做深入的技术方案研究,特别是渣油加工路线的研究和技术经济分析。关于渣油加工,上海石化可在对现有技术初步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单位技术开发的最新进展作进一步的研究。
三是关于清洁燃料的生产。根据院士、专家们提出的意见,鉴于汽油的主要问题是烯烃含量和硫含量与世界燃油规范Ⅱ类、Ⅲ类油相比超标,在“十五”规划中计划通过调整装置结构,增产高辛烷值组分,并与中国石化石科院合作开发低硫、低烯烃的(催化)车用汽油工艺,开发脱硫活性高、选择性好的FCC汽油加氢催化剂,设计和建设新的反应装置,解决汽油烯烃和硫含量超标的问题。
上海石化的柴油组分主要由加氢精制直镏柴油、催化加氢精制柴油、焦化加氢精制柴油和加氢裂化柴油等构成,主要问题是催化加氢精制柴油的十六烷值较低,硫含量、芳烃含量高,达不到世界燃油规范Ⅱ类、Ⅲ类油标准。为了降低柴油硫、芳烃含量,上海石化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低硫、低芳柴油技术,实质性工作已经启动,计划于2002年3月完成技术开发,2002年底完成现有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改造,拟于2003年1月1日起,向市场提供符合世界燃油规范Ⅱ类标准的燃料油。
石化集团公司对上述两个开发项目十分重视,已将两个项目纳入集团公司“十条龙”攻关,给予重点支持。
关于现有小型化工装置的改造
一是关于15万吨/年乙燃装置改造问题。根据院士、专家提出的应适时进行优化乙烯原料、降低能耗的技术改造建议,上海石化已有了方案考虑。石化集团公司鉴于市场对柴油的需求很大,“十五”期间柴汽比的目标是2.0,并已明确提出要用石脑油把乙燃原料中所用的轻柴油替换出来,而上海石化小乙烯每年消耗轻柴油30.5万吨,因此建议上海石化尽快组织人力,深入研究15万吨/年乙烯装置的技术改造方案,尽量节省投资,把轻柴油顶替下来,以提高上海石化的柴汽比。二是关于现有丙烯腈装置的改造,根据院士、专家们建议采用中国石化组织开发成功的系列新技术,对装置进行消除“瓶颈”技术改造,以提高装置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竞争力。提出了新增7万吨/年一条线的改造方案,总投资3.35亿元。院士、专家们希望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特别是要把最近开发成功的丙烯腈系列新技术包括在改造方案中,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投资,以使产品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3.关于2001年技术创新目标和措施的落实
在第一阶段活动期间,院士、专家们对上海石化的技术创新状况进行了调研,对上海石化科技进步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上海石化技术创新成绩显著。
在此基础上,上海石化又制定了2001年技术创新的目标和措施,明确提出2001技术进步贡献率达57%、新产品产值率14.8%、合成树脂专用料比例达68%、合成纤维差别化率29%、新产品生产总量55万吨(增长10%)、新产品产销率达98%等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计划加快以20万吨/年第二代环管聚丙烯技术、12万吨/年聚酯三釜流程、100万吨/年延迟焦化技术等为重点的成套技术开发;与科研单位结合抓好清洁汽油、清洁柴油技术开发和应用;加强以合成树脂专用料、差别化合成纤维为重点的化工产品开发;加快新一代丙烯腈、醋酸乙烯、PTA用钯碳催化剂的研究以及碳五下游产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制定了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及加大科研装备建设的力度等措施。
希望上海石化要适应新形势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2001年石化集团公司加大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力度的要求。在技术创新方面围绕优势领域,突出重点,缩短战线,集中力量在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上争取有新的突破。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更大的步伐,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上海石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院士、专家在第一阶段活动中提出的其他意见和建议,上海石化也正在研究落实中。
三、关于大会学术交流
参加上海石化“院士行”活动的院士、专家结合上海石化的实际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就自己熟悉的技术领域,撰写学术论文,深化咨询诊断活动。由于院士专家们的踊跃参与,共撰写了27篇论文,并在第二次活动开始前出版了论文集,加上这次报告会上增加的4篇报告,总计有31篇论文参与交流,举行了近两天的学术报告会。参加活动的各位院士、专家事先作了充分准备,报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由于时间短,来不及在会上进行讨论和充分交流,但是与会同志利用会议间隙时间在休息室、饭厅相互切磋。参加会议的同志反映,很难有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听到这么多院士、专家们所作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高水平报告。有的同志反映,这不仅是上海石化多年以来少有的学术盛会,也是国内石化界少有的高水平学术报告会。初步概括起来,本次学术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靠选题密切结合上海石化发展实际,对制定上海石化“十五”、乃至石化集团公司“十五”发展计划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批论文的选题包括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合成纤维及纤维加工、化学工程新技术在石化中应用、精细化工、稀有金属材料、石化经济、科研管理与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炼油企业装置结构调整,未来炼厂发展趋势、水资源利用等各领域发展方向的宏观课题,也涉及到石化大宗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技术的具体课题。可以说,这些课题是去年上海石化“院士行”活动第一阶段研讨与咨询活动的继续和深化。二是选材起点高。论文内容高度概括了国内外石化及相关领域的最前沿的科技进步状况,指出了本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及技术发展方向,使大家拓展了思路,受到了启发,为上海石化乃至石化集团公司今后怎样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三是涵盖领域宽,论述深刻。许多论述概括了院士、专家几十年工作的成就和体会,他们的真知灼见代表了国内有关领域当今的最高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参加这次活动的院士专家许多是国内有关领域的技术权威。侯祥麟院士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动手撰写论文,结合上海石化咨询课题,高瞻远瞩,有较强的针对性,为进一步解决涉及上海石化科技进步的重大课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闵恩泽院士虽然没有亲自与会,也提交了《新催化材料和化工过程强化》的论文,内容很有新意,对上海石化的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是院士专家们在论文中,继续就上海石化的技术创新、“十五”发展,为把上海石化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技术水平世界一流的石化企业提出咨询建议和意见。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的建议、意见有55条。例如侯芙生院士对上海石化发展加氢技术提出11条建议,张德义副总工就炼油企业装置结构调整提出了6条建议,乔映宾同志关于重点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技术提出了7条建议,毛炳权院士对发展聚烯烃技术提出了8条建议,陈庆龄院长就发展精细化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提出6条建议等等。由于时间关系,在宣读论文之后,来不及就这些建议逐一进行研讨,但本次活动之后,石化集团公司和上海石化还将深入研究落实。其中,有些涉及石化集团公司发展和全局性建议,将分别提交石化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在制定“十五”发展计划和“十五”科技计划时加以考虑。五是展示了我国石化及相关技术的部分最新科研成果,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针对上海石化科技进步的现状,石化股分公司科技开发部洪定一主任就涉及小乙烯改造、第二代环管聚丙烯成套技术开发、EO/EG扩能改造、PTA改造、PET改造、新产品开发、发展精细化工等有关的科研开发项目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工作在石化集团公司所属科研单位(如石科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抚顺石化院、上海石化院)和高等院校的院士、专家们借这次“院士行”的机会,提供了有关发展炼油、合成树脂、精细化工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本单位最新的科研成果。例如石科院介绍的高硫、高金属渣油加工组合技术;抚顺院加氢催化剂研究的最新成果;北京化工研究院的聚烯烃催化剂研究成果;上海石化院精细化工技术;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有关化学工程新技术和优化技术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等。这些成果可以为上海石化的技术改造以及“十五”发展乃至石化集团公司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这次“院士行”活动不仅是一次咨询活动,也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不仅研究了上海石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探讨了涉及我国石化发展的前沿课题;既密切了工程院和企业的联系,又活跃了学部本身的学术气氛,对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无疑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意见
上海石化“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从第一阶段所提建议的落实情况看,已取得初步成效,显示出“院士行”活动的生命力。通过这次“院士行”活动,大家一致认为“院士行”活动一是能够发挥院士和专家的群体优势,对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诊断、咨询,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做贡献。上海石化“院士行”活动第一阶段咨询、诊断从9个方面提出了21条建议和意见,第二阶段活动交流了31篇学术报告,报告中提出的直接建议和意见有55条;二是“院士行”活动为企业与院士及院士所在单位之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促进了企业与科研、设计院所的结合和产学研的结合。“院士行”活动期间,提出了许多技术问题,正在由上海石化与有关科研、设计单位结合起来进行落实,其中特别是清洁燃料技术的研究开发,本次会议期间上海石化已与石科院、抚研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三是由于上海石化是特大型油—化—纤一体化的联合企业,“上海石化院士行”活动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行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的、共性的技术问题,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将起到推动作用。为此,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工程院将把“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引向深入。
“上海石化院士行”活动到现在为止已告一段落,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几条意见; 1.根据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工程院的要求,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将组织参与“上海石化院士行”活动的院士、专家跟踪上海石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根据需要,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为上海石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上海石化要进一步研究落实院士、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品种、质量、效益”为中心,认真搞好乙烯的第二轮改造、炼油系统改造以及90万吨/年合资乙烯的建议,进一步优化方案,尽量节省投资,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今后的发展要开展深入的技术方案研究,并要进一步完善已形成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依靠技术进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争取及早把上海石化建设成为一流的石化企业。3.石化集团公司所属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要根据“上海石化院士行”活动中提出的上海石化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企业紧密结合,在石化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开展有关科研和设计工作,急企业所急,加快工作进度,高质量完成任务,为上海石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