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不承认沙漠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青春不承认沙漠
班级:生物091 姓名:刘龙 学号:21
我们的青春是美丽的,但我们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射放出英雄的火花,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踏踏实实的步子,走出美好的大学生活,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走向我们的社会。
大学四年是我们灿烂青春有机组成部分,有这样一句广告词“我的地盘我作主”,那么我的大学我作主,我的青春我利用。进入大学已有半学期了,每个人都自己的体会,开始逐渐适应大学生活,适应这里的环境,虽没有理想中的大学那样美好,却也学会了既然不能改变 环境,那就改变自我而去适应环境。
但是否还有更多的同学还处在迷茫的时期呢?大学有太多的无聊,太多的孤独,太多的寂寞,太多的诱惑┅刚入大学的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些呢,还在为自己迷茫而纠结吗?要知道青春不承认沙漠!
在寒假阅读期间,认真地读阅了一位年轻董事长写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写得挺好!值得我们认真去理解,去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从中得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这本书是年轻董事长覃彪喜给大学生的十八条忠告,一本平平实实的书,没有什么文艺辞藻,通过朴实的文字诉说自己一路走来的感触,反思自己在学习、考研、求职和创业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我们交流一些他的想法。他说:”失败的人觉得没资格说,成功的人又不屑于说,或者是没时间说。而我把自己在学习、考研、求职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写出来,让懦弱者勇敢,脆弱者坚强;迷茫者尽快找到出口,徘徊者尽快告别弯路。”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肤浅或者深刻,但是,我觉得大学生有理由让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不但应该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应该用思想的深度来将自己和非大学生区别开来。虽然大学生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集体性地淹没在了肤浅、浮躁和低级趣味里,那谁来思考更深刻更宏观的问题呢? 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以下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
大学不是技校,社会需要的是大学生系统分析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将成为“空心稻草人”。书中所说“我思故我在”,也许讲的就是如此,有了思想的源泉,又怎会成为空心稻草人。很多时候可以发现学校,寝室总有很多同学无聊得乱逛,拿着手机锻炼着“六脉神剑”,嘻嘻哈哈,谁敌我手,以让自己的技艺更胜一筹。也许是无所事事,也许是内心的迷茫困扰着自我┅总归,思想的强心剂未得以注入每一个大学生。“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也许我们都会觉很抽象了些,不切实际,我又不想成为思想家,又何必为这烂费精力。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需要那么多的文言词汇,能让人理解就行,是的这没错,但是否想过你所说的话是否有人信服呢?
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什么才叫有思想深度的书,这也许是相对而言的,世上并非是绝对的。读书,自己读的还很少,不是说那些课本 读的少,而是那些课外之书,了解得还甚少。“教材上的东西当然要学,但这只是前提,最重要的还是
要靠自主性的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看有思想深度的书,其实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让我们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不知不觉中获得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将来在某些面试的时候,所看过的那些书也许对自己有帮助,很多人都知道当今的社会不一定就是专业人员能获得很好工作,当你在遇到某一面试官对一书籍感兴趣,而你刚好又阅读过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若能投其所好,在平等的条件下必定会占领先机。
将自己的思想根植于现实之土壤。一个大学生有了系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学着运之于实践中,实践出真知。社会现实是基础,只有在慢慢理解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思想才具有可行性,不切实际地空想空想,也只能是在浪费时间。而当今很多大学生迷恋于网络,书中把互联网比为“倚天剑和达摩克利斯之剑”。倚天剑锋利无比,“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达摩克利斯之剑,则预之正在面临的紧迫的危险。现在的社会几乎无时无刻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开创着崭新的纪元。如今每个人都知道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学习上,它相当于N本书;在工作上,它相当于N个秘书;在创业上,它相当于N棵摇钱树;这些是书中很形象的比喻,说明网络其实是很有益处的。说到双刃剑,其实令人讨厌的又是对青少年的毒害:大批的学生因为这而无心读书,身心受损┉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批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呢?我想这不但有网络本身的原因,而且有网络之外的原因。网络之外的原因主要是指很多大学生感到空虚而寂寞。很多人并没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对大学和大学毕业以后的生活也没有认真细致的规划,对待学习自然也就吊儿郎当,不愿意去图书馆或教学楼,也不想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而无所事事地呆在宿舍里自然是非常难受的,于是很多人纯粹是因为打发时间而频繁地光顾网吧。他们去网吧并没有很特定的目的,上了网以后自然也不大可能有什么意外的收获。走出网吧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发现更加空虚,可是,当他们再一次意识到无聊的时候,仍然会毫不犹豫选择网吧。这跟鸦片似乎有几分相似了吧。
而网络本身的原因是指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生活的虚拟世界。这一点在网络游戏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星际争霸还是传奇,它提供给玩家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和游戏流程,它呈现出来的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是独立于现实生活的,于是进入这个世界的人很容易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忧伤,我接触到的很多游戏玩家便是把游戏当成一个逃避现实的港湾,在进入游戏世界以后,他们很快便完成了自我精神的麻醉。而任何一种麻醉都是很容易上瘾的。同时,在虚拟世界中能够获得一种虚拟的成就感。无论是在星际争霸中征服疆土,还是在CS中一枪爆头,或者是在传奇中不断升级,都能让人获得一种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成就感。”
这是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原因,从他的理解中可知很多大学生感到空虚而寂寞,由此想到QQ,看到过这样一篇日志:《论析网恋传说》
“网恋:顾名思意、网上谈恋爱!想了解的朋友们请听我小议网恋,据我的分析、网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吸引期.在这个时期,男女双方互相吸引,不自觉地进行文字倾诉;第二期:热恋期.这时,感情骤然升温、没有表情的文字表达更能激起对方的欲望。不再局限于上网聊天、开始视频、打电话、见面,能用的都用上,是个不能自控的阶段;第三期:冷淡期.了解、熟悉了对方以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兴趣,这人不过是平凡中的一个。回到现实中来,关系就冷淡、遗忘、断绝。这三个时期前后不会太长,决不会超过三个月,甚至会更短。各位朋友:网络只不过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渠道,网上的东西是70%都不可信的、特别是所谓的‘爱情’,要知道:世界上是没有童话故事的、真正的佳话那是少之又少的!”
很多人想通过网络获得所谓的‘爱情’,虽说这篇日志带有夸张的形式,但也说得不无道理,如今很多大学生感到空虚而寂寞,上网聊QQ,并非把QQ当作一种联系的方式,却成为互相倾诉的聊天工具,成为娱乐的对象,有些则整天沉溺于此,荒芜了自己的学业┉
网络是虚幻的,现实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QQ充其量只能是一种联系的工具,不能当作是娱乐的的对象,偶尔和别人说说话也是一种发泄情绪的途径,但不能沉溺于此。我们的青春不能因为网络而荒芜!
网络对于那些迷茫的大学生而言也许很是不错,填补内心的空虚,可一旦离开网络,回到现实生活中,又是┉
然作者覃彪喜谈及“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时,心中不免为之一震,想想如今的社会,做人很重要,他在书中提到很多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要求及指导等。当说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时,他运用木桶原理来说明人际交往的木桶效应:
“木桶是由多块木板围和而成的,其容积并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木桶原理。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固然需要多方面的能力,而如果说其他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木桶桶身的一块木板,这些能力中最差的一项决定着成功的大小,而人际交往能力则是整个木桶的桶底,桶底决定着能不能装水,人际交往能力则决定着究竟能不能成功。”
是的,如今人脉决定成败,提升自我的交际能力很是重要,既要懂得经营又要学会利用,才能具备很好的竞争力,走向成功。在今后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慢慢地下意识去培养这么一些品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不卑不亢,虚怀若谷;心胸宽广,热情大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书中谈了很多关于学习、工作、创业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但也有一些看似伤感的话语,不得不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考。“草木可以在校园里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得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就是这些话语,让我们好好地反省一下: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们还在大一,也许对这些话语理解得不是很深刻,但有必要想想自己的将来,想想大学四年后,我能做什么,我现在又该做些什么┉
读大学要读自己,大学中的我们,远离父母,老师基本上上完课就走,而辅导员不可能兼顾每一个同学,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时侯都是自己来决定,这正如古人的慎独。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来这里?自己来到这里究竟如何度过?这都是一个个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大学中只有自己才能把握自己,把握好自己,学好自己。青春是不承认沙漠的!
作者在书中写到,他给我们讲的这些,只不过是他给我们上的几道菜。既然是几道菜,菜是解决不了我们的温饱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去实践。从现在起,见微知著,相信自己,不断努力,你会变得更加成熟!
第二篇:有借条但借方不承认
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的心证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q 日期:10-01-19
「案情」
2004年6月22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一张欠款10万元的“欠条”,未署明还期。7月3日,原告手持 “欠条”到法院起诉,要求被告立即归还借款10万元。原告在诉状中称,借款是6月22日当日发生。第一次开庭审理中,原告的代理律师(原告本人未到庭)仍然坚持这一诉称。被告辩称:欠条系“空打”,从未向原告借过款,写欠条是因为原告常对其哭诉债主逼债,心软之下写下欠条,以帮助原告应付一下债主(因为被告是当地有名的女款)。
在被告及其代理律师的申请下,法庭传唤原告本人到庭参加了第二次庭审。庭审中,原告变更了诉称,承认6月22日当日确实未借款给被告,但系 2003年中分三次从银行取款后借给被告,共计12万元,被告当年还了2万,尚欠10万,故在今年6月22日写下欠条。原告对其新的诉称未提供证据。对原告的诉称,被告也未认可,也未能提供证据予以反驳。
「争议」
审理中,围绕原告改变诉称对事实认定产生的影响和双方举证责任的分配,形成以下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民间借贷纠纷中,“欠条”即债权凭证,是至关重要的证据。不论原告出自何种考虑而改变了案件发生的事实陈述,都不能改变原告执有欠据这一客观事实。被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给原告出具欠据,应预知该行为的后果。现否认借款,必须要有足够的事实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辩解理由。被告仅有反驳,没有证据,该案举证责任尚未发生转移,必须依法办案,仍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原告基于同样的诉讼请求,先后有两次诉称,提出实质内容完全不同的两个事实陈述(主张),但其证据都是同一张欠条。原告变更事实主张后,应重新提供证据对新的事实主张加以证明,一份证据不能同时印证两个截然不同的证据形成的事实,欠条本身成了有待新事实来证明的待证对象。因而不能再以原有“欠条”作为欠款的定案依据。总之,本案现在的证明责任又回到了原告方。
「评析」
笔者基本倾向第二种意见。现将心证过程和法理分析阐释如下:
1、原告在第二次庭审中承认2004年6月22日确实未借给被告10万元,是属于对被告“6月22日未向原告借款,也从未向原告借过款”的事实陈述的部分自认。该自认同时也是对原告第一次诉称中欠条形成事实的否认。原告改变诉称导致了两个可以认定的结论:
一是排除了2004年6月22日借款10 万元的事实,当日打欠条确系“空打”;二是不能再以6月22日借款10万元的事实陈述来说明欠条。在原告新的诉称即新的事实主张得到证明之前,原告所持的欠条成因不明,并处于待证状态。也就是说,原告之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处于不明状态。
2、原告及其律师在第二次庭审中自认了被告的“当日未借款”的辩称,并改变了关于事实主张的诉称。详细解释说是一年前分三次从银行取款12万元,被告当年还了2万元,余款10万元,今年6月22日打下 “欠条”。此时,原告即应为其新的事实陈述或主张提供证据,以尽到其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否则在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其第二次陈述的情况下,两次陈述,以何为准?原告在欠条形成事实的陈述上前后矛盾、自我否认,作为民间大额借贷事实亲身经历的当事人自己都不能确定或保证自己关于借款事实经过的说法,在其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是难以让法官继续去采信其说法的,法官无法再从高度盖然性的角度出发确信并采纳原告的哪一次陈述,此时只能导致原告陈述的可信度自然下降的结果。一张欠条不可能同时印证两次截然不同的事实主张,欠条只能有待于就新事实主张而提供的证据来证明,欠条本身不再足以证明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因此原告此时必须补强证据(比如调取银行的取款手续,当然银行的取款手续不必然反映出借款的事实)。也就是说,举证责任开始转移由原告承担。
3、原告前后两次陈述自相矛盾,又因没有证据而不能自圆其说。按照一般的生活经验和常理分析,出借10万元的民间个人借贷应属“大事”,向法院起诉追款也是“大事”,在庭审中陈述事实更是“大事”。但原告对何时借出款的基本事实都不能确定,在严肃的诉状中竟不能表述清楚出借款的确定时间和经过,两次庭审陈述的出借时间和经过情况迥然不同,显得儿戏。这无疑导致法官对原告诉称的内心确信度的自然下降,同时提高法官对被告辩称的确信度。被告庭审辩论中认为,原告改变诉称系因两个难以自圆其说的现实:一是民间大额无息借贷完全出于信任,6月22日出借,7月3日即起诉,不合情理;二是既然诉称其起诉系因债主逼债,那么原告债台高筑,何以出借巨款?基于这样的辩论意见分析,如果原告不 能就新的事实陈述加以举证说明,将不能获得法官对其陈述的内心确信。
民间借贷纠纷往往错综复杂,对这类案件的审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本案被告虽未提供任何证据,但并不能机械的以“欠条”这种“书面证据”不加分析的断定当事人之间存在实际的债权债务关系。本案“欠条”仅仅具备一种欠款的形式条件,而不具备“借款”的实质条件。原告既然以特定的“借款”作为事实的基础,尤其是在被告关于“空打”欠条的辩称下作了重大事实陈述的变更,且解释得那么详细,由原告负担为此举证的义务自然应当。欠条在此成了待证的证据,是待证的对象,而非已认证的事实。本案在原告不能举证说明,无法完成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情况下,法庭应以“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认定借款的法律关系和事实存在,原、被告之间欠款的债权债务关系难以认定”等为由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就是说,应由原告来承担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第三篇:不青春
不青春
朋友,请原谅我渐渐少去的问候;我们一起并肩奋斗的那段岁月我不会相忘于脑后;那些年所发生的一切都将被我用一生铭记!
我永远怀念我的高中,怀念那里的一切。这就像是一个怪圈,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们在我们讨厌的高中里抱怨了三年。可如今,我们早已各奔东西,但我们此刻却多了一个情绪,想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只属于我们的年代!因为我想回到那里寻找我们丢失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当初的理想,我们共逝的年华!
高三,痛并快乐着!因为那时的我们都明白,学校里的‘高考倒计时’警示牌上跳动的数字不仅仅表示距离高考的天数,而且还表示我们距离分别的天数。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我们那个可爱的校园,一草一木,一花一物。当我用相机将校园里的角落定格下来的时候,我知道,我将要离开,之后就再也不会以现在的身份回到这里。幸福那样短暂,捧在手里,怎舍得放下!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越是在乎的日子,往往都流逝的那样快!转眼,六月到了,这个季节,我们将离开。看得出来,朋友们都在用笑来隐藏掉下来的眼泪,努力的将自己最美的一面留在彼此心中。我也努力的将你们记住,记住你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可爱的面孔。高考的号角终于吹响了,昔日不认真学习的我,怎可能会有好的成绩,知道结果又如何,还是要去面对,因为前面有我梦想三年的大学;旁边有我生活并一起奋斗三年的兄弟姐妹;身后有父母期望的眼神。如果放弃,那我该拿什么来祭奠我已逝的青春!六月,所有的因,都会在这个盛夏结出果。但这个果实是甜蜜?是苦涩?已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
柳絮毕竟不是雪,感觉再也找不回!高中就像一株蒲公英,而高考就像我们命中注定的季风,将我们这些蒲公英的种子散落在天涯!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当初的我们都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小,可如今才发现,这世界真的很大,有些人错过了就有可能是一辈子!现在的我们大部分已然成为一名大学生,那些年的故事都已画上了句点,只能出现在回忆里!
朋友,我们一直在成长!也许当初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到处都充满了挑战,这样的人生才是我们想要的。踩在青春尾巴上的我们,已经不再是当年,现在的我们青春不再,要挑战!要奋斗!生命不息,则奋斗不止,用青春换来的未来,不会后悔!只因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四篇:青春不彷徨
青春不彷徨
徘徊在时间里的脚步
不知将走向何方:
愿撑一长篙
寻梦在四月的康桥
也愿做海的女儿
游玩在珍珠堆砌的城堡
终有一天
徘徊的脚步不再彷徨
我已有我人生的方向
冲破命运的枷锁
寻找自己的天堂
第五篇:青春不毕业
青春不毕业
一
毕业的季节,只有记忆是潮湿的。我们不是植物,不能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青春在窗边的风中飘逝了。玻璃做的风铃摔下来,发出最后短暂的呼救声。谁来救我们呢?水瓶躺在床脚,布满灰尘。大四了,没有人象以前那样勤劳,跑到水房去打水。宁可渴着,要么喝凉水。床头女明星的笑容已经苍白,象一朵枯萎的忘忧草。录音机里还是那首令人心恼意乱的老歌,劣质的磁带,快要转不动了。
毕业论文上的字,象蚂蚁,各自回自己的家。我们或留下或离开,这座城市,我们呆了四年,尚未熟悉。
某某人出国了,某某人上研了,某某人找到了一个肥得流油的工作,某某人被遣返到偏远的家乡。一切都以平静的口气诉说,一切都不能引发一点激动。大四的最后几个月是一潭死水。
一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研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没意思。”他拿到那张梦寐以求的通知书后,静静地端着一盆衣服,到水房中冲洗去了。水房中哗哗的流水,总有好心的同学去关上。而时间是关不上的,虽然我们谁也不说。
蝉还没有鸣,我们的心便开始鸣了。毕竟我们还年轻。
那支烟一直燃到尽头也没有吸一口,那根琴弦寂寞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弹一下。许多老房子消失了,校园里正在大兴土木。老房子留在照片里,我们呢?我们也能留在照片里吗?包括那些做作的微笑和夸张的“V”形手势?
深夜,一长排自行车哗啦啦地倒了,是个丧尽天良的家伙干的。楼上传来几声遥遥的咒骂,却象是上帝在说话。翻个身,又迷迷糊糊地睡去。把愤怒留给新生们,把倦怠留给自己。
快毕业了,粉刺一点也不理会这个变化,依然肆无忌惮地生长,在我们胡须还未茂盛的脸上。随身携带的小镜子摔了好几个缺口,还是舍不得扔进垃圾堆里。照来照去,这个脸庞怎么也不能让女孩喜欢。月光都是伤人的,在一个接一个的不开心的夜晚。
昆德拉说,聚会都是为了告别。
还在想江南吗?还在写那些关于江南的诗吗?还在为那个江南的女孩子牵肠挂肚吗?
“没有”——说没有的时候,有气无力。大讲堂拆除了,没地方看电影了。而那最后一场电影,恰恰又是看过的。
爱和被爱,似乎都没有发生。自行车骑得太快了,蓦然发觉该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停在没有方向的十字路口。
同窗们比陌生人还陌生,既是是那位睡在上铺的兄弟。一直都搞不清楚他的发型是怎么梳出来的。好多次想问,却没有问。
大家都躺在床上看书,不再去教室了,不再去听课,尽管讲课的是妙语连珠的教授。也不去图书馆,尽管图书馆里有460万册藏书。躺在床上是自由的,看不下去的时候,便随手把武侠和爱情扔到床下。
宿舍的墙也会写诗,受诗人们的熏陶,墙上爬满甲骨文,等待下一届的古文字学家们来解读。他们想象得出,自己所住的铁架上曾住过怎样的一位前辈吗?
女生楼前的白杨树,听惯了那五花八门的呼喊,或悠长,或短促,或如巨钟,或如电子琴,或深情,或绝望。那些呼喊的男生站在树下,日复一日地呼喊一个个女生的名字和名字后面的如花似玉。以后,还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呼喊,只是换了不同的名字。
白杨树拱卫着女生楼,一言不发,一对恋人靠着它接吻。另一边,是另一对恋人。
这座宽敞而狭小的校园。
男生都在打扑克,女生都在织毛衣。
打扑克不是为了打扑克,织毛衣不是为了织毛衣。毕业前的日子,必须找一种办法来“打发”。前途是否如意,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对于离开,多少有点恐惧,虽然毫言努力地掩饰着恐惧。毕业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
校园是不能缩到鞋底带走的。被单已经洗得发白。系领带的时候依然觉得别扭。教授的批评和表扬都忘记了,因为我们将生活在彼处。
蝉鸣的时候,行李都打点好了。上路吧,毕业生。
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唱到一半,就已泪流满面。仅仅是为了这座圆明园废墟上的校园,为了我们未曾燃烧的青春?
毕业前夕的小饭馆里挤满了毕业生,大声嚷嚷着劝酒的,默默地一杯杯喝光的。酒是青春的象征。那些最撕心裂肺的话,是刚刚喝醉的时候从心里流出来的。
第一次喝醉酒。原来醉酒的滋味这么难受,睡又睡不着,站又站不稳,大脑是停止转动的风车。
老板娘说,每年6月,都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她已习以为常。而对这一茬毕业生来说,这是最后的狂欢。
剩下的钱刚够点一盘花生米,那就来一盘花生米吧。
有人提议焚烧教科书,可没有多少人响应。走道里真的有焚烧的痕迹,纸灰在风中飞舞,像是香港鬼片里的镜头。
尘埃落定。把多余的自荐材料揉成一团,扔到屋脚里。那些美丽的字句痛苦地呻吟着,它们的主人又爬到床上去了。世界上有这么小的床吗,书占去了一半的空间,剩下的不到一尺。简陋的床上往往会做出美丽的梦来,因此我们将永远怀念它们。
毕业生是最早光顾食堂的一群。学弟学妹们都还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们汲着拖鞋走进食堂,一边皱眉头,一边挑选能够下咽的菜。从凉拌海带里吃出一只壁虎的尸体来的经历,以后将成为一个流传不衰的典故。大学食堂里,好吃的就只有典故了。
毕业生不再给家里写信。每次在电话里,懒洋洋地应付几句。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爱父亲和母亲了,他们只是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毕业生比新生更爱母亲。新生最爱的是女朋友,而经历过酸甜苦辣的毕业生们明白,最可爱的还是母亲。
毕业生们更多地谈论起故乡,无论回乡还是不回乡的,无论语气是炫耀还是鄙薄。谈故乡好像在谈校园,谈校园又好像在谈故乡,谈着谈着就谈混了。校园,即将成为另一座岛屿,另一个故乡。
故乡的小屋和校园的宿舍,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
哪里才是真正的家?
哪里才有家的感觉?
围墙外,车水马龙。“332路,开往颐和园。”这是我们出门必坐的公共汽车。以后还会坐么?
一生何求,这是陈百强的歌。
一生何求,这是毕业生的歌。
那么多的哲学著作,还是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两点一线间匆忙的日子里,也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考试分数、名次、奖学金,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及格、无所谓、糊弄过关,这是另一部分人的生活。
两种生活都是一样的。嘲讽对方不如嘲讽自己。试卷就像枯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回想起绞尽脑汁向老师套题时的情形来,每个毕业生都想笑。
怎么就到大四了?能够标识大四的,是蚊帐上的洞洞眼眼,是饭盒上坑坑洼洼的摔掉瓷的地方。而我们自己,失去了什么呢?可惜我们不是蚊帐,也不是饭盒,镜子里还是那张不英俊的脸。
领到毕业证书之后,再看一眼校园,才发现校园陌生得像大观园。
照不照一张穿学士袍、戴学士帽的照片?分辨是庄重多一些还是滑稽多一些?
翻开那些读过的书,密密麻麻的批语是自己写的吗?怎么自己也读不懂了?
每本书都代表着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心情。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两个像“书”和“学生”一样亲近的名词了,大学里,我们做过的事情中,相同的只有读书。
6点钟,等待在图书馆的门口。门卫一开门,便像一群疯狂的股民冲了进去,其实里面不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只有书和看书的座位。有一次,哗啦一声,门上的玻璃被挤得粉碎。
在图书馆的电脑前查自己的名字,查自己所借过的书的名字,像跟遥远的老朋友打电话。第一本书是冰心的《致小读者》。那一瞬间,泪眼朦胧。
毕业了,没有挥手,那太矫情。驼着背,背上背着沉重的行囊。记得来的时候,行囊没有这么重。
三
那辆骑了四年的自行车该传给师弟们了,师弟们还看得上伤痕累累的自行车吗?曾经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女孩在天涯,天涯真的很远,不是心灵所能包孕的距离。
自行车的轮轴发出悠长的声音,像江南水乡的桨声。江南,江南,诗里梦里的江南,在北国凛冽的风中凝结成一块透明的琥珀。
冬天,校园的小路上多冰雪,骑车摔交是常事。有时,一长串赶去上课的学生摔成一堆。大家笑笑,爬起来拍拍雪花,又疾驰而去。
只是因为年轻。那些垂垂老矣的高官,在带有恒温装置的高级轿车里,真的比我们舒服吗?他们浑浊的眸子注视着这群在雪地上滚爬的青春的躯体,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呢?是否也忆起了当年的青葱岁月,书生意气?
燕园里,“老人”只有西校门的银杏树,它的年龄肯定比这座学校还要大。从什么时候起,它就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抖出一片灿烂的辉煌?银杏叶的那种舒展流畅的生命本色,比黄金不知要动人多少倍。
毕业生们都要到银杏树下拍照。人是名,树是影。人的名是虚幻的,花名册一年一换;树的影是真实的,这是天空对大地的给予。什么叫做“成熟”,到银杏树下去找答案。银杏树还会灿烂下去,因为还会有夏天;毕业生们还会灿烂下去,因为他们的心里装着这个校园。
那么,回首的人,自己站在什么地方?
我们拥有的只有青春,但这足够了。
青春意味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是李大钊的青春。鲁迅却说,青年中也有混蛋,有懦夫,有叛徒。看来,青春也值得怀疑。
他们的青春在昏睡着,他们自称“九三学社”——上午9点起床,下午3点起床。宿舍里各自为政,找不到“公共空间”。唯有睡觉能够达成默契。在痛苦的哲学家与快乐的猪之间往往选择后者,鼾声组成一曲澎湃的大合唱。我短暂的睡梦,时常被鼾声所惊醒。
毕业生们睡眼朦胧地坐在楼前。负暄琐话,只谈旧闻,不谈新闻,大家只对旧闻有兴趣,即使只是一些平淡得像白开水的往事。毕业前夕的日子宛如在梦中。毕业生不属于校园,也不属于他方,两处茫茫皆不见,脚下踏的是一块浮冰,浮冰正在融化。
坚持或背叛,认同或否定,这不是一个问题,到了哪个村子,便入乡随俗。
电影院和录像厅里,有一半以上是毕业生,无所事事的毕业生。
坐在电影院里和录像厅里,并不意味着喜欢看电影,只是氛围投合心情罢了。在黑暗中,软弱的部分都被精细地包裹起来,屏幕上有一个玫瑰色的世界。故事本身编造得很拙劣,但毕业生们已不在像大一时那样挑剔地批评。他们能体味出导演的无奈。他们是导演,他们也会这么拍。
在黑暗的、封闭的空间里,时间不存在了。凝视着活动的画面,心里却在想着自己。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转眼零落成泥?电影里的主人公在笑,在哭,在爱,在杀戮,而毕业生们静静地观看,坐成古代英雄的石像,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那些表情,留给告别的那一天。弘一大师坐化之前,挥笔写下“悲辛交集”四个字,毕业生们离开之前,脸上的神情也可以用这四个字来形容。
有位年轻的博士调侃说,中文系的学生与其老老实实地听四年课,不如痛痛快快地看四年电影。听课听不出才气和灵感,看电影或许能够看出才气与灵感。
每一个毕业生想说的心里话也就是这一句。
然而,校园生活毕竟不是一部类似于《爱情故事》的电影。
当图书馆前面的大草坪被抹掉后,歌者们移师到静园里。
我不喜欢静园的草坪,在周围院落的包围下,丧失了草坪应有的从容。但毕业生们顾不上这么多了,在那些没有繁星的夜晚,围成一圈,在角落里自弹自唱。
记得刚到北京时,还能看到满天繁星。后来,日渐稀少,到了毕业的时候,居然一颗也没有了。不是繁星消失了,是心灵蒙上了尘埃。怎么擦也擦不去。
今夜,有月皎然,他们在唱卡彭特的歌。我坐在另一个角落,歌声从草尖上传来,这首歌从大一听到大四,从进校听到毕业。也许只有逝者能如此准确地把握生命的本质,也许只有毕业生才会真正眷恋这座已经不可爱的校园。
《旧约·传道书》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往北转,不住的旋落,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转,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何处。”
这是毕业生们唯一的信念。
编后按:在我看来,北大才子余杰的散文不如杂文有趣,但这一篇不同。它将毕业生的惆怅重新拉回我们的眼前,使我努力地记忆着即将毕业时的时光。我很高兴竟然在网上很快找到了它,想来录入的那个朋友与我一样喜欢这篇作品。
此文原载于水木清华BBS,曾收入余杰自选集《文明的创痛》;文行天下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