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宁左军同志的相关介绍暨先进事迹 张玲
重庆市三峡技工学校
关于宁左军同志的相关介绍暨先进事迹
宁左军,女,生于1972年12月,汉族,开县敦好镇人,大专文化程度,2003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工作作风扎实,生活作风严谨,专业技术精湛,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他对事业执着追求,1992年毕业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毕业后报着服务乡村的观念到了四川成都景江一处乡镇企业认出纳,而后又到中国二汽东风(十堰)零部件有限公司认销售顾问,通过自己的努力,由于成绩显著于1996年被公司提拨成销售部经理;1998年,随着重庆市直辖,宁左军同志感觉到重庆虽然直辖,但仍处于发展建设状态,为了重庆的地方经济建设,她毅然放弃了自己年薪30万的工作并说服自己的老公与其一起来到了重庆发展,创办了鑫座鹏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随着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宁左军同志也感觉到中国是应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线技术工人,她毅然作出决定由其丈夫独自打理公司业务,自己却一头扎进了教育事业,于2004年收购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的重庆立事信息工程学校,出任校长,而后又任四川安岳远大科技学校校长。2009年至今任重庆三峡技工学校 校长。
她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虽然时间不过6年多。但冬去春来,她全身心投入到人民的教育事业之中,无论是学校行政管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她总是那么专注,那么执着,用关爱的甘泉浇灌春苗,用满腔热血培育花朵,用心智的灵光照耀孩子的心房,坚实的步履留写了一串串足迹,辛勤的汗水唱响一曲曲欢歌。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她深感时代赋予给教育工作者的是崭新的历史使命,面对校情,面对职校的教育对象,面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她想千方、施百计,引领全体师生学文、明理、践行,让道德的种子在这群懵懂的学生深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一、创新的意识、科学的管理
2009年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以来,提出了“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三个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个满意”(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企业满意)、“三个视”(视学生为亲子、视家长为上帝、视教育为生命)、“一个产品”(学校的产品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办学理念,带动学校以行业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走发展职 业教育之路,一年下来挂在她办公室来自社会、学生、家长的锦旗挂满了她的办公室。
二、用爱心浇灌职校学生的心灵
1、让思想道德的火花在校园燎原
时值改革开放的当今,外出打工人员与日俱增,留守人口愈来愈多,家庭教育薄弱,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形势十分严峻。她正视现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是叹息,而是奋斗,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2009年秋至今,她和学校行政一班人,带领工会、共青团、班主任,充分利用班队活动、集会、节日庆典、演讲等形式,组织德育主题活动,全方位、多层面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诸如:《告别不良行为》、《祖国在我心中》、《做诚信公民》、《安全健康伴我行》、《新年畅想》、《要是我是班主任》、《老师,我对你说》、《英烈啊,我们永远怀念您》等大量的活动。尤其是在师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将“八荣八耻”的内容,在升旗活动时师生集体诵读。她常常组织教师指导,由学生主办德育活动,如:班会、国旗下讲话、帮助孤寡老人、为特困生献爱心等,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陶冶了学生情操。这样有计划、有步骤的德育活动,使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勤学、守纪、创新的浓烈氛围已经形成。近几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是开县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门。
2、把关爱倾注给全体学生
在学生面前民主、平等是她的一贯作风,对待学生公平、公正是她长期的原则,把爱心献给最需要的学生,更是她令人敬仰的品格。“如:09秋计电三班周丹同学的父亲触电不幸去世,她马上带着学校行政一班人到她家里进行慰问,关心学生家庭的生活,送去慰问金,又如09计电一班学生刘杨红得了急性肿瘤需马上住院而她家中确拿不出钱来,她马上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捐款,自己也从身上掏出2000元,给刘杨红解决了住院问题。不仅如此,她还提出了”绝不让一个学生在三峡校园因为没钱而读不起书“的口号,并努力兑现自己的诺言,在学校目前处于大力投资阶段,学校财务状况不是很好的条件,仍每年拿出10万来资助那些贫困学生。今年9月28日值学校18周年校庆,宁左军同志又拿出自己三个月的工资用于捐赠给哪些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
3、用自身的垂范感化学生的心灵
她常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关爱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教书育人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公益劳动她带头干,学校的德育活动,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凡是要求师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到,特别是不歧视、不讥讽挖苦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方面堪称表率。记得今年春季的一天中午,一名学生趁其她同学不在将另外一名同学放在枕头下的100元钱据为己有,被其她同学发现后向她作了报告。她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后,把这位同学叫到了办公室,亲切地让她坐下,促膝谈心。原来这孩子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和年过六旬的爷爷一起生活,她的父亲因失去了妻子对孩子的关心也少了,因而她的饮食无规律,常常没钱吃饭,并渐渐懒惰起来。得知情况后,她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你还小,谁没有做错过事,只要决心改正,仍是个好学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为知错就改的好学生。”随后,她来到这位同学所在班告诫同学们不仅不能侮辱她,而且要诚心帮助她,共同进步,共度难关,又与她的爷爷及所在村委会取得联系,对其加强正面教育,多方解决困难,并从“两免”名额中优先考虑了他。政府的关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使他不仅改掉了不良行为,并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她经常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她自己也在不断努力的学习、经常到市内外优秀技校进行考察学习,将自身素质、自身文化底蕴、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
宁左军同志,我们的好校长!具有创新意识,管理科学、民主,顾全大局、密切联系群众、爱护学校、关心学生、勤 奋好学。就因为她的这些感动了我们学校所有的老师、同学,老师都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同学都以能在有这样一位好校长的学校读书而感到自豪!
第二篇:关于宁左军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材料 张玲
重庆三峡技工学校
关于宁左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
宁左军,汉族,大专文化程度,2003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职重庆立事信息工程学校财务总监,副校长,而后又任四川安岳远大科技学校校长。2009年至今任重庆三峡技工学校校长。
她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虽然时间不过6年多。但冬去春来,她全身心投入到人民的教育事业之中,无论是学校行政管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她总是那么专注,那么执着,用关爱的甘泉浇灌春苗,用满腔热血培育花朵,用心智的灵光照耀孩子的心房,坚实的步履留写了一串串足迹,辛勤的汗水唱响一曲曲欢歌。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她深感时代赋予给教育工作者的是崭新的历史使命,面对校情,面对职校的教育对象,面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她想千方、施百计,引领全体师生学文、明理、践行,让道德的种子在这群懵懂的学生深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一、创新的意识、科学的管理
2009年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以来,提出了“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三个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个满意”(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企业满意)、“三个视”(视学生为亲子、视家长为上帝、视教育为生命)、“一个产品”(学校的产品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办学理念,带动学校以行业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走发展职业教育之路,一年下来挂在她办公室来自社会、学生、家长的锦旗挂满了她的办公室。
二、用爱心浇灌职校学生的心灵
1、让思想道德的火花在校园燎原
时值改革开放的当今,外出打工人员与日俱增,留守人口愈来愈多,家庭教育薄弱,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形势十分严峻。她正视现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是叹息,而是奋斗,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2004年秋至今,她和学校行政一班人,带领工会、共青团、班主任,充分利用班队活动、集会、节日庆典、演讲等形式,组织德育主题活动,全方位、多层面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诸如:《告别不良行为》、《祖国在我心中》、《做诚信公民》、《安全健康伴我行》、《新年畅想》、《要是我是班主任》、《老师,我对你说》、《英烈啊,我们永远怀念您》等大量的活动。尤其是在师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将“八荣八耻”的内容,在升旗活动时师生集体诵读。她常常组织教 师指导,由学生主办德育活动,如:班会、国旗下讲话、帮助孤寡老人、为特困生献爱心等,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陶冶了学生情操。这样有计划、有步骤的德育活动,使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勤学、守纪、创新的浓烈氛围已经形成。近几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是开县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门。
2、把关爱倾注给全体学生
在学生面前民主、平等是她的一贯作风,对待学生公平、公正是她长期的原则,把爱心献给最需要的学生,更是她令人敬仰的品格。“如:08秋计电三班周丹同学的父亲触电不幸去世,她马上带着学校行政一班人到她家里进行慰问,关心学生家庭的生活,送去慰问金,又如08春计电一班学生刘杨红得了急性肿瘤需马上住院而她家中确拿不出钱来,她马上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捐款,自己也从身上掏出2000元,给刘杨红解决了住院问题。不仅如此,她还提出了”绝不让一个学生在三峡校园因为没钱而读不起书“的口号,并努力兑现自己的诺言,在学校目前处于大力投资阶段,学校财务状况不是很好的条件,仍每年拿出10万到30万来资助那些贫困学生,但必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又发动自己在企业界的朋友在每年的4月26日到学校进行捐款,成立了”卢鹏爱心基金”。
3、用自身的垂范感化学生的心灵
她常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关爱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教书育人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公益劳动她带头干,学校的德育活动,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凡是要求师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到,特别是不歧视、不讥讽挖苦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方面堪称表率。记得今年春季的一天中午,一名学生趁其她同学不在将另外一名同学放在枕头下的100元钱据为己有,被其她同学发现后向她作了报告。她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后,把这位同学叫到了办公室,亲切地让她坐下,促膝谈心。原来这孩子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和年过六旬的爷爷一起生活,她的父亲因失去了妻子对孩子的关心也少了,因而她的饮食无规律,常常没钱吃饭,并渐渐懒惰起来。得知情况后,她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你还小,谁没有做错过事,只要决心改正,仍是个好学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为知错就改的好学生。”随后,她来到这位同学所在班告诫同学们不仅不能侮辱她,而且要诚心帮助她,共同进步,共度难关,又与她的爷爷及所在村委会取得联系,对其加强正面教育,多方解决困难,并从“两免”名额中优先考虑了她。政府的关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使她不仅改掉了不良行为,并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她经常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她自己也在不断努力的学习、经常到市内外优秀技校进行考察学习,将自身素质、自身文化底蕴、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
宁左军同志,我们的好校长!具有创新意识,管理科学、民主,顾全大局、密切联系群众、爱护学校、关心学生、勤奋好学。就因为她的这些感动了我们学校所有的老师、同学,老师都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同学都以能在有这样一位好校长的学校读书而感到自豪!
第三篇:学习张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张军
学习张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单位组织下,我们开展了向张林森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读张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及观看《悼念张林森专题片》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陕北汉子,同时对这位“铁人”的离去感到十分惋惜,惋惜的同时我也被张林森同志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陕北的黄土地上,他对人民的情谊也将永远地留在人民心中。
这位陕北汉子,用信念和行动向我们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勤勉敬业的实干精神,忘我工作、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他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坚强的党性原则,他善于抓大事、谋长远,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较高的领导艺术水平、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他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认真负责、忘我工作、不知疲倦,被誉为延长石油的“铁人”;他为人谦和、朴实厚道、豁达大度,深受各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尊重与拥戴;他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走群众路线,解决了一大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和热点难点问题;他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他的这些品质告诉我们:无论是身处哪个行业的工作者都要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不仅仅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更要从大局、从整体去考量事件的影响和产生的效益,切勿以短浅的目光衡量眼前的事物;作为奋斗在工作岗位上每个工作人员都要用先进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检验自己、提高自己;任何时候都要端正态度,做到爱岗敬业,不擅离职守,不偏不倚,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严于律己,所谓“贫贱不可苟免,富贵不可苟取”做好本职工作尤为重要。
“事在人为”是张林森的一句口头禅,应该也是这位“铁人”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秘诀。我们都是怀揣着满腔的热情投身于自己所热衷的事业中去的,在工作中必然会有许多不容易,我们时常会站在“前进”和“放弃”的十字路口犹豫,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人生经历,只有我们敢于踏出那一步,即使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事,只要我们尽心去做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也始终相信“事在人为”的无形精神力量。张林森走了,但他的高尚的品质却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学习张林森就是学习他艰苦朴素、坚持不懈、勤恳敬业、清正廉洁、心系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
采油六大队
张
军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于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于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于军同志作为从事环境地质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长期工作在艰苦的地质行业一线,刻苦钻研,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多年来共主持完成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省部级合作等重大项目五项,在地面沉降灾害评价、机理分析、模型预测、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为长江三角洲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防治、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长期以来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严重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成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学科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防治地面沉降灾害,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摆在地质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地面沉降具有发生初期不宜察觉、发展过程持续时间长、危害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尤其是地面沉降预警预报更是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极具挑战性。就是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于军同志毅然承担起了当时江苏地矿行业经费投入最大、目标难度最高、运作情况最复杂的部省合作项目“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工程”。在他的带领下,历经数年的努力,终于在苏锡常地区建成了以分层标、基岩标、GPS标石为基础构架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使长三角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从无到有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06年该同志负责完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域)地面沉降地质结构模型研究”项目,又成功将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拓展到江北扬、泰、通地区,并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地面沉降分层标、基岩标自动化监测,建立了地裂缝自动监测站、苏锡常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中心,使得江苏省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为地面沉降防治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多年的生产科研实践,使得该同志在学术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突破,主要表现在:针对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区域分解”方法建立地面沉降预警模型的研究思路,并最终成功在该地区建立了区域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开展了较高精度的地面沉降预测预报;在地裂缝灾害预测研究上,运用GIS技术建立了典型地区地裂缝成因机理空间分析模型,并综合考虑地面沉降、地下水水位、基岩面起伏形态、古河道分布特征、地表岩性特征等因素,以GIS空间叠加分析为手段,成功进行了地裂缝易发区预测;在地面沉降信息系统研究中,利用ArcObjects中的ComGIS组件和ActiveX控件技术,使3S数据信息在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中实现了无缝结合及多模型系统的综合集成。
该同志根据大量实际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所提出的苏锡常地区地裂缝成因类型划分,对于深入研究该地区地裂缝成因机理、预防预测地裂缝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GIS平台自主开发的地面沉降预警预报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促进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提高自动化监测、分析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依托虚拟现实技术(VRT)建立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深入分析地面沉降机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技术平台。该同志的上述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的地质灾害前期论证工作(如京沪高铁江苏丹阳——昆山段地面沉降专题研究、苏通大桥地面沉降稳定性评价、西气东输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年以来,该同志作为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首位入站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的高端人才,一直致力于地面沉降风险管理研究,提出了实现灾害最小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发展目标的地面沉降风险管制模式,从收益、成本、风险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研发了地面沉降风险管理评价模型,在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为决策者提供了制定相关防治措施的综合支持,使江苏长三角地区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正是由于该同志的突出成绩和表现,先后被评为地质调查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地质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2005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评为“国土资源青年科技骨干”,同年被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特聘为硕士生导师,2006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全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同年当选中共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高级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先后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2008年,该同志入选中组部、团中央第九批博士服务团,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挂职锻炼。挂职期间该同志始终牢记中组部、团中央对博士服务团成员提出的“了解国情,服务地方,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要求,虚心学习、积极工作,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良好锻炼和提高,为支援国家西部大开发做出了应有贡献,得到恩施州委、州政府和共青团恩施州委的高度评价。
近些年来,该同志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合作编写出版了《苏锡常地裂缝》学术专著一部。2005年该同志应邀参加了第十届东北亚地区地质环境学术研讨会(韩国)、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上海),并在大会上用英文做学术报告,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积极影响和广泛好评。2010年该同志关于“地面沉降地质结构虚拟现实模型”的研究论文又被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墨西哥)接受,并特约在大会上做演讲发言,体现出现今我国地面沉降研究的较高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第五篇:孙六镇干部张军同志舍己救人先进事迹
孙六镇干部张军同志舍己救人先进事迹
2011年11月27日下午2点左右,孙六镇刘六口村村民刘秀萍等三人骑电动三轮车行至焦六口村村南时,不慎连人带车坠入路西侧的水深两米多的池塘中。
接到报警后,在市、县消防大队官兵到来之前,镇党委书记王雪山同志,立即安排派出所、镇村干部迅速组织营救。当时,该村包村干部张军正在村内开展工作,接到指令后,以最快的速度赶至事发地点,当时在场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没人敢下水,张军见此情景,看到落水群众的生命危在旦夕,争取一秒就有可能挽回一条生命,就不顾自己的安危,立即摔掉衣服,毅然决然地跳入冰冷的水中,当时室外温度只有4℃左右。张军跳入水中后,感到刺骨的严寒,仿佛立即就要被冻僵,但是他想到水中的群众正在需要施救,他强忍着寒冷和疼痛,慢慢向深处游去。这时,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和群众相继赶到,该村村民刘东海等四五名干部群众看到张军不顾生命危险,正在冷水中救人的情景,十分感动,在张军的感召下,他们也跳入水中。由于温度太低,人在水中只能支撑10几分钟,就得轮流上岸活动活动御寒,有的喝口白酒后再次跳入水中,这样往复多次,而张军同志虽然体力不支,始终不肯上岸,张军他们以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感人的乐章。最终张军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奋战2个多小时,与岸上的干群一起成功救出其中的两名落水群众,另一名16岁的小男孩因陷在淤泥中,救出后不幸
溺水身亡。当时在场的群众被张军等人的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行为所感动,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脱掉自己的棉袄非要往刚出水的张军身上披,张军看到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脱掉自己的棉衣,不忍心老人受冻而穿他的衣服。这时又一位村民给张军披上一件棉衣,而他想到的是和他一起下水救人的村民,随即把刚披上的棉衣又给另外一位刚出水的村民披上。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感动着在场的群众,有的群众在路旁点上火,有的群众到家里拿来棉被给张军等人披上,其中一位姓张的老人感动的流着泪说:“这真是我们党的好干部啊!”。
事情结束后,张军拖着浑身发抖的身体,强忍着因以往骑车上班落下的腿部关节炎的疼痛,在集镇上包了点药吃下,回到家中休息,夜里12点钟发起高烧,挂针至凌晨2点钟方才缓解。这期间,该镇党委书记王雪山及镇长杨富兴多次询问张军的病情,要求他在家中多休息两天再来上班。可是张军并没有在家休息,他始终惦记着镇领导安排的工作,村里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还没有完成,天明照常从15公里外的县城赶到镇政府上班,当记者闻讯赶来采访时,他正在刘六口村带病工作。
张军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是继该镇吕沟村“贩菜哥”王超华在石家庄市拾金不昧的义举之后的又一次壮举。11月28日上午,该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授予张军同志“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现场奖励他1000元现金,号召全镇干部群众向张军同志学习,学习他“见义勇为,舍
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学习他“置自己生死与不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高尚品质,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基层干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张军,男,现年33岁,现任孙六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六口村包村干部,参加工作以来,恪尽职守,扎实工作,率先垂范,真心为民,连年被县、镇两级评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