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体会5篇

时间:2019-05-13 11:4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改体会》。

第一篇:课改体会

忽如一夜“课改春风”来,千树万树“教师之花”开

碧洲中学 王克荣

新课程改革是明灯,指引我们中小学教师前进方向;新课程改革是航船,承载我们中小学教师远渡彼岸。我县自2002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大潮的春风扑面而来,尤其是2007年3月全县教导主任会议以来,我县的新课程改革又掀起新一轮高潮。本人是我县新课程改革的忠实践行者,在践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一路风雨一路歌的前行,辛苦着、成长着、快乐着。现将我的成长历程及个人感悟归纳成四个关键词,与同行共勉。

第一个关键词是“指导”。毫不讳言,各级领导的全方位指导,毫无疑问能够为学校管理提供终南捷径、也能够避免教师个人成长少走弯路。这两年我校能够印证“管理出效益”这句名言,这得益于教育局领导的悉心指导;这两年我校能从骨干教师大量外流、师资力量青黄不接的困境中走出来,努力锻造“碧中名师”,也得益于教育局领导的悉心指导。因为物理学大师牛顿说过:“我之所以取得比别人高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个关键词是“学习”。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已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工作方式,学习将会是每个人终身的需求。因此为了成为“学习型教师”,我加强学习,一方面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且在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气氛,争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另一方面努力开辟多种渠道进行业务学习,如向学校同仁虚心求教,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学生学习,因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于弟子”;向网络学学习,因为“网络是一个百宝箱”;争取创造条件走出去学习,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三个关键词是“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制胜法宝,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余映潮先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他只是一个教书匠;一个教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他就可能成为教育家。”这绝非空谈,我校这两年的教师成长就是一个明证。作为教务主任的我,更是教学反思的忠实践行者,本学期,我要求全体教师写教学反思,还纳入每周的常规普查。

第四个关键词是“合作”。现代信息社会,靠过去那种单枪匹马、孤军苦战的教学,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合作”这个关键词无疑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案。在教学中,我利用每周的教研例会平台,将碧中特色的合作备课运用的酣畅淋漓。这避免了年轻教师在备课方向上走弯路,也方便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学情编写个性化教案,因材施教。在编定期末、中考总复习试题时,“合作备课”也再试身手:同年级的学科教师在合作备课教研活动例会上采取分工又合作的办法,对教材单元知识点进行整合分块,一位教师负责一块知识复习题的编制,最后再合成.这减负更添效,充分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课改是一个大熔炉,我们置身其中,受到熏陶感染;课改是一块试金石,任何教师在他面前只能全力以赴。在教育局领导的关注下,愿我们在课改这条康张大道上走远、走好。

实在在搞课改-----记我的课改之旅

泉江镇水南中心小学 黄九香

12月18日-19日我有幸参加了县课改草林片、左安片的展示之旅。每到一处教师们热情高涨,先听展示课,看展览,听优秀教师的课改感言。

我的展示课《田忌赛马的对策问题》,本来是一节多媒体教学课,考虑到乡下没有多媒体的情况,改进教案,没想到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上完课我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展览室里观看展板、各校的课改成果资料、校本教材等。看着那展板上独具特色的图片,翻阅着我们早已熟悉的校本教材,老师们的话最朴实:“课改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一点一滴的工作!”“那厚厚的积累就是我们一年年不断努力的结果啊!”是啊,课改并不神秘,它渗透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绽放在我们每一次的活动里,“双送”活动,课改培训,课题研究„„我们的课改意识在实实在在的实践中提高。

实实在在搞课改,明明白白搞课改,希望每一个教师参与到其中,继续努力,初尝课改甜头的我们才能真正将课改进行到底。

参观“课改成果展示”有感 禾源中心小学 康垂青

12月18日,我有幸和全镇的22位老师一起赴草林电信希望小学参观了县“课改成果草林片展示会”。参观回来,我深有感触,于是付诸于笔端。

感触之一,这次成果展示会安排的精品课上得好!

我有幸听了泉江水南小学黄九香老师执教的数学精品课《田忌赛马》。这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黄老师从扑克游戏开始引入新课,使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感触之二,这次课改成果展示会上的展板、展示材料丰富多彩。

走进展示大厅,游身其间,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全县各校的展板布置精美华丽,赏心悦目;各校展示的成果材料丰富多彩、美纶美奂。我把全县各乡镇的展板游览了一遍,又重点拜读了几位教师的成长案例。我还特别认真地拜读了我镇优秀教师叶琼华主任的成长案例,从中知道了他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师范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名全镇乃至全县小有名气的语文教学名师。从他成长的足迹中,我看到了勤奋、执着和热爱。正如他说的“为什么我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充满深情”!

感触之三,四位县优秀教师的成长足迹报告作得好。

优秀教师的话语亲切感人,事迹朴实无华,成绩优异喜人。听了她们的报告,我深受感动,也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这次参加县课改成果展示会,我深受感动。我想,要如罗豪书记所说,不应停留在感动上,而应该变感动为心动,变心动为行动,使自己也能成为课改大潮的弄潮儿。

课改成果展之我见

于田三中 李华炳

笔者参加了这次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各校都展示了自己的课改做法及成果。观展后,本人收获不小,感受颇多,喜忧参半。

一、局领导精心设计、组织严密。

自始自终,局领导对这次展示会都予以了高度关注,任务布置——过程督查——评比总结——展示表彰,均有条不紊。多次召开校长和教导(务)主任会,并亲临各校指导工作。我觉得:这次活动动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近二十年遂川教育史之最,没有哪次活动涉及面有这么广,参与的人这么多,花费的财力这么大,整个活动组织得非常严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硕果累累,群星璀璨

初中课改尽管只有三年,但全县收获的成果却相当多。尽管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成功的经验尤如天空中璀璨的明星。比如,荧屏小学的校本培训工作对各校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成功的经验得到了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广泛推广。从数据上我们也可看出。比如,光学科竞赛一项,全县获国家级的就有55人,省级67人,市级291人。邀请省市课改专家作学术培训报告8场,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56人,省级358人,市级867人,县级6215人。全县中小学基本形成了一校一特,各校都开发和编印了各具特色的乡土校本教材。

三、喜忧参半

有付出总有回报。会上教育局表彰了一大批“六优”、“三先”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但收获的背后,也有堪忧之处。回顾三年来的工作和跟校长、主任们交谈时,我觉得应树立忧患意识:

1、仍有少数教师对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到位。从客观上来看,课改的步伐也的确迈得太大了,教材

内容不很贴近广大农村生活实际。由于教材本身的问题,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存在抵制、畏难、观望和依赖等不良心态。相反,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不断充电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但从主观上来看,有少数教师也的确缺乏上进心,进取心,缺乏主动自觉学习意识。尽管这次课改存在争议,但课改不变,决心不变,并且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作为学校的领导也要责无旁贷地帮助这些教师转变观念,鼓励这些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向社会、向家长、向教师宣传到位。

2、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教师队伍不够壮大。

课改实验的成败关键在教师。一家医院如果没有几个专家型的科室主任医师的话,那么,肯定会不景气。一所学校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几个骨干教师带动引领的话,那么学校的教研肯定会死水一潭。一方面,学校要把本校的教师派出去进修,带出去听课,要把外面的专家、行家请进校作讲座、上示范课。另一方面,应鼓励校本研训和教师自修。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校本教研时,要求教师以写好教学反思为切入点,促使教师去发现问题;要求教师对案例进行研究,促使教师去探究问题;要求教师参加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去解决问题。尽快建立切实长效的校本教研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多措并举,发掘培养一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3、路漫漫。

初中课改只运转了一轮。三年来,有收获,也有辛酸。在以后漫长的课改路上,要探寻,完善的东西太多太多。当前,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录取高一新生时是否是看学生有几个A还是看中考总分?评价老师时是看他的几个“率”(及格率、优秀率等),还是看家长、学生、学校对他的评价结果?

合作教研,以研优教 ——观课改成果展有感 大汾中心小学 张乐华

本学期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作为承办学校举行了一次全县课改成果展,组织开展了课改精品课观摩、专题报告讲座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全县各小学精心制作的40余块课改成果展示牌同期展出。在这次课改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活动中,我受益匪浅,启发很大。在多年课改中,我县教研室一直将校本教研作为重头戏来抓,五年后展示成果的今天,各校在校本教研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全县全面推进课改工作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合作教研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教师更好交换信息和经验共享,不断从同伴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其中集体备课是实现同伴互助的最有效的方式。从推出课改的开始,县教研室就倡导集体备课,并陆续有些学校把集体备课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集体备课能集思广益、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形成同伴互助氛围,彼此资源共享。通过观点与智慧的碰撞,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也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探讨教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案例分析是推进合作教研的最成功的典型。多年来,县教研室大力开展课例研究比赛,通过教学片断和典型案例,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或现象展开研讨,这种交流方式更容易引起同行的共鸣和思考。同时,它是推进合作教研的助推器,成功的实现了合作教研的最大成果。自我反思是完成合作教研最普遍的形式。在观看各校的校本教研、优秀教师成长袋等的展示时,我发现没有一个教师不注重反思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主发展的核心因素,通过阅读优秀成长案例,我还明白了教学行为中的自我反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要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入手,进行教学反思。校际交流是深化合作教研的最佳平台。课改以来,全县每学期组织的“双送活动”以及“同上一堂课”、“ 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为全县教师精心构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不仅及时分享了各校的教研成果,还促进了各校的教研活动,在交流中教师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教改的发展。

我县从校本教研入手,以课堂为载体,形成了自己的课改特色。合作教研,以研优教这条课改的合作探究之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相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身实践及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课改的明天会更加璀璨辉煌。

校本课程 一路走好 禾源中心小学 叶琼华

最近笔者有幸参观了遂川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成示会。在展示会现场,首先引起我们兴趣的是那五光十色的校本教材。

每张展桌旁,很多观展的人都拿着一些小本本,走近一看,方知是校本教材。粗略看看,有以弘扬传统文化的摘编的,如泉江小学的《中华成语千句文》,荧屏小学的《古诗文读本》;有把老师、学生平常写的论文、作文结集的,如衙前小学的《酥雨》,杨芬小学的《花语》;有把日常管理文章升华为校本教材的,如西溪小学的《养成教育读本》;更多的是结合本校,本镇的实际情况,挖掘出来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俗风景,物质特产进行研究和整理,进行创造和归纳编著而成的校本教材,有禾源中心小学的《魅力禾源》,草林小学的《红色圩场》,上警希望小学的《走进人民军队,感悟军人风采》,汤湖阳光希望小学《可爱的汤湖》,大坑小学的《小蜜蜂》„„

静下心来,我想——校本课程是新课程实施的亮点,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我们要积极妥善处理好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强化校本课程的“四化”建设——课程开发“校本化”,课程管理“制度化”,课程实施“规范化”,课程内容“层次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建设为学校创特色、树品牌服务,从而建立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一路走好!

山野也可开奇葩

汤湖阳光希望小学 黄闰进

去年12月,我有幸参观了我县新课程改革成果展示会,感受颇多。

改革之初很多教师认为:相对城市尤其大城市而言,农村搞课程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看了成果展示会后,我觉得山野也可开奇葩。

近几年来,我县作为一个山区县,作为一个农村学校占绝大多数的课程改革实验县,我们中小学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许多学校不具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农村孩子也不像城市孩子那样有很多获得信息的渠道。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我们还是坚持了改革,并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校管理者,我认为很多的校长都能充分的意识到:

农村有一些更宝贵的、城市所不及的有利因素。

1、农村学校与自然更贴近。

农村孩子可以与大自然零距离地接触,这种体验是城市孩子无法体会到的。农村课程改革得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关键是怎么去挖掘和利用。上学路上鸟儿唧唧喳喳,田野里麦子一片金黄,远处的山林郁郁葱葱。。。如何嫁接果树获得高产,怎样阻止水土流失,怎样养好猪和牛,追溯民风习俗的嬗变,绘制乡村地图,等等,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课题取之不尽,这是农村课程改革的优势。有很多学校的样本教材的开发就是依据这种优势而得来的,《可爱的汤湖》、《红色草林》、《小蜜蜂》等等都在一定程度根据乡土的特色进行了开发,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农村学校教育融入农村生产与生活当中。

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在学习之余,是家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在这里,“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得到了一定的还原。农村孩子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从而得到鲜活而生动的体验,而这正是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天然方法。

3、农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与城市师生间的陌生相比,农村是一个熟悉的乡土社会。他们之间与生俱来的熟悉与信任,是课程改革要求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与城市相比,农村进行课改有其办学条件和资源上的短缺,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我们正是充分挖掘了这些优势和资源,我们的课程改革成果展示才能那样的丰富多彩,硕果累累。

打好农村特色这张牌,山野也能开奇葩。

业 精 于 勤------观课改成果展有感 于田中学 肖圣军

12月120日至22日有幸参加了全县课改成果展示活动,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全面洗涤,让我真正理解了新课改的内涵:丰富的活动、多样的教材,全新的授课理念,在专家的讲解以及课改区老师的现身说法中,我感受到了自己对课改的渴望,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份来自未来的压力,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应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应作为学生体验,知识更新的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角色;教师应作为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21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勤”,才能“业精”,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重新型的教师。

参观·交流·反思 禾源镇严塘小学 冯盛林

12月18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在草林镇举办的“遂川县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会”。在会期间,聆听了县优秀教师们的课以及他们的成长经验介绍,还观看了全县各乡镇中心小学展示的新课程改革成果资料,真是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五年多了,这些年来,虽然自己置身在课改的大潮中,但实际并未真正领悟课改的真谛,盲目得很。直至参加了这次活动,才使我茅塞顿开,深受启发。

我是87年开始教书的,也算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了。近几年,虽然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但有着20年教龄的我仍不得要领,在教学中难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18日上午,听了县优秀教师——水南中心完小黄九香老师上的四年级数学《田忌赛马》后,令我耳目一新,幡然醒悟。黄老师由学生最感兴趣的扑克游戏入手,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进了新课《田忌赛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讲《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时故意留一手——只讲一半,留下了悬念,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给学生创造了探究的机会,而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又不自由主地进行了合作,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并且整节课始终贯穿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理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种高超的教学方法是我望尘莫及的。听了这节课后,我暗下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去探索、发现、总结,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新课程、新时代的老师。

爱迪生说过:“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听了四位优秀教师成长经验介绍,我懂得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正含义。黄九香老师以前也是一位边远山区村小老师,她是靠自己苦干一步一步走出大山,步入县城,并在众多的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我也是一名长期扎根在山区的老师,同黄老师相比,我自感惭愧: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待遇,人家却能知难而进,而自己却常常牢骚满腹,埋怨这,埋怨那,结果一事无成,平平庸庸。通过对比,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哪能无忧愁,抱怨不如多奋斗。我相信,在自己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以黄老师为榜样,扎实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争取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我们正走在课改的路上--课改成果展示活动有感 于田中心小学 曾明福

历时近一年的课改展示活动圆满结束。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在路上’的感觉。是的,我们已经出发,循着课改之路,追寻属于教育、属于学校、属于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信仰与梦想。

当我们的目光再度投向远方时,那些在会场上指挥若定的管理者的身影还历历在目;那一堂堂精彩的课还时时浮现在脑海里;那清亮涩嫩的童音依然在耳边萦绕„„ 本次小学课改展示活动在泉江小学隆重举办。全县三十多所小学通过展板和资料分别展示了自己的特色。泉江小学师生为展示活动奉上了几十节课堂教学精品课和十几个课外活动小组的精彩活动场面。点面结合的安排,普及性与最高水平的展示,充分展现了我县小学六年课改的成果。这些凝聚全县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劳动的成果,放在一起,让人震撼,让人激动,更让人深思。

思考一:关键词——组织者

回想一次次课改工作会议,一年年课改工作年会,一回回课改资料的收集,这么大的一个农村县,在没有基础的前提下,跨越式的进行课改实验,课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他们的劳动是全局性的,他们要围绕课改中心,思考时间、地点、人员、经费、安全„„

诸方面的因素。他们要争取上级重视课改、协调同级支持课改、组织下级实施课改。六年的艰辛,只能意会,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

思考二:关键词——学校

校校有特色,这是我县课改工作的亮点之一。

泉江小学的“书香校园”,荧屏小学的“校本培训模式”,阳光希望小学的“茶文化”,黄坑小学的“诚信教育”,从校园到教师,从地域资源到学生素质,各有特色,精彩纷呈。这就是学校,这就是教育。

教育,她本身就是个性化的。各个学校的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现有师生状况不同,也就决定了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每个学校各有所长,有自己的特色。令人欣慰的就是,今天我们全县各小学通过六年课改,正走在这条路上。

思考三:关键词——教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过去,我们 只注重培养几个优秀教师去参加比赛,以此来证明我们教师队伍的优秀。如今,通过六年的课改,全县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最不完全统计:在“教学比武”、“三课比赛”、“百名教学能手比赛”、“优秀教师成长评比”等活动中获县级以上表彰的就达一千多人次,仅本次活动中表彰的教师就达748人次。大批优秀教师的涌现,充分说明课改工作的成功,同时又为课改工作的深入、持久打下了坚实基础。

思考四:关键词——学生

“中国的学生,赢在起点,输在终点。”这是为什么?外国有一个教育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中国的老师教学生游泳,先在岸上把游泳的分解动作教学生反复练习,待学生熟悉了这些动作,再让学生下河学游泳。外国的老师教学生游泳,先让学生到河中自由地试一试,不知道怎么办了,再问老师。的确,过去我们的教学就是这样做的。自从进行课改实验以后,我们的老师教学观念变了,教学思想变了,教学方式变了,我们也尝试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先去试一试“游泳”,同时观察学生在“游”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再引导学生怎么“游”。在这六年里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更活跃了,做一件事,往往能想出好几个办法来,甚至还知道从中选择最好的办法去做。

学生的变化,就是课改的成功!思考五:关键词――在路上

课改六年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成果,而且成果不小,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然而,我们也还面临许多困惑:①评价问题:怎么科学地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一个学生?②整合问题中标中怎么整合统考科目和非统考科目的教学?凡此种种,都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不断探索。通过这一轮的课改实验,我们完全相信,只要不断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去提升,任何问题都会有办法解决的,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正走在课改的路上„„

为人师表 践行师德 禾源镇严塘小学 叶井平

12月下旬,我有幸赴草林观摩了“遂川县课改成果展览草林片巡展会”,其中聆听了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通过此行,我从中感受了他们的精湛业务素养和良好师德,特别是他们身上的那种为人师表的模范品行让感触颇深。

众所周知,对教师的道德品质的要求是很多的,凡是要求在学生身上形成的品质,教师都应具备。我们可以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来概括。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

要实践“为人师表”,我们首先要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于律己,当学生的表率。凡是教师提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做的,自己更不能做。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所以,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教师事事都以身示范,这就是无声命令,它是空洞说教无法比拟的。“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要实践“为人师表”,我们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诸方面真正成为青少年儿童的表率。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教师品质之一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诚实”,是“正直”。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正直、有正义感的学生。

正是橙黄桔绿时

——走进遂川县课改成果展

遂川荧屏小学 罗世云

这是一个金桔飘香的季节,这是一个让人激情满怀、思绪飞扬的季节。这个季节带给人们的是:美好、喜悦与收获。今天,我们相聚在泉小,拉开了全县六年课改成果展的帷幕。整个校园,因为课改,更加生机盎然;因为课改,更加精彩无限。

在那粗壮的香樟树下,整齐划一地摆放着两排全县各小学的课改成果展板,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块展板便是一所学校课改的缩影,彰显了一所学校的成长与特色。瞧,荧屏小学的校本培训,“分层推进”、“自修反思”、“研训结合”、“定制菜单”四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引领老师们在课改教坛上尽显风流;泉江小学的“诵经博览,让书香弥漫校园”,草林小学的“谈古今书,做完美人”,衙前小学的“与经典同行”等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书香卷气;水南小学的“课改在课研中崛起”,上警小学的“合作备课,教学擂台”,于田小学“教学调研,课后反思”让我们的老师在继承中获得新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坑小学的“蜜蜂”行动,阳光小学的“制茶”实践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增进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翻阅那一本本选材不

一、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乡韵乡情》、《魅力禾源》、《走进碧洲》、《红色草林》„„心中总涌动一股惊喜、一份激情,各个学校能根据当地的人情风俗、景观特产,挖掘开发好属于自己的具有本土风味的校本教材,并把这些教材引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田,让我感受到:我县的课改春风吹遍全县的山山水水,吹进了各个校园,融入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正当我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一阵鼓乐声、喝彩声把我唤醒,引我来到学校的操场上,今天那操场简单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干的大舞台:学校乐队、腰鼓队、舞蹈队正在表演精彩的节目,四周站满了前来观摩的各级领导和全县各小学的校长、主任、老师代表以及慕名而来的兄弟县市的同行们。我挤身来到艺术拼贴、刺绣、书法、剪纸等展区,那一个个小朋友,别看年纪小,可写出来的毛笔字却不一般,有的工整老练,有的笔走龙蛇,虽然字体不与,但笔笔刚劲、字字珠玑,可见非一日之功;那几个剪纸的小朋友,在普通的腊光纸上经过几个对折、几笔勾勒,便手持银剪,上下翻飞、左右回旋,顷刻间,一双双蝴蝶在花间飞舞、一只只小鸟扑腾展翅„„一幅幅作品充满了灵气,赢得了一阵阵喝彩;三(6)班朱秀玲同学正在穿针引线,锈个“福”字,我问她,祖国文字千千万,怎偏锈个“福”字?她爽朗地答到:“和谐社会,我们生活得很幸福,课改给我们带来了福音,绣个福字,表达我们的心声。”朱秀玲同学可谓是心灵手巧,同时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课改,引领我们走向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课 题 实 施 方案

剑阁县柳沟小学子课题研究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学生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家中。父母外出后常常把孩子寄托给亲属或者交给孩子的祖父祖母抚养。这些监护人对孩子的要求不严,溺爱他们,没有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与管理,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部分学生养成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吃早饭、不能有效地分配作息时间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其身体的生长发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留守儿童做了进一步探究和研讨,选择并确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验》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与实验。

一、研究与实验的目标

1、让留守儿童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不乱花钱;

2、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3、让留守儿童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4、注重留守儿童的饮食生活习惯培养。

二、实施基本途径及方法

(一)留守儿童“合理消费”习惯的分析与实施措施

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问题。所以,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合理消费”更应该提高重视程度。

1、教“留守儿童”认识各种货币的价值及其使用。一、二年级注意让孩子识别各种货币,年龄小时,主要认识硬币,随后再认识数额大的纸币。

2、教“留守儿童”养成储蓄习惯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校,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例如,有些孩子喜欢吃冰淇淋,如果买一杯要花1元钱,家长就告诉他:“你想吃可以,但是今天只能给你5毛钱,等到明天再给你5毛钱,你才能买来吃。”在老师那里取存放的钱,老师也应该这样做,这就是孩子储蓄观念的培养。又如,在一些节日或平时,家长或亲威朋友也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或者让孩子得到一些劳动报酬。就要教孩子找到有利息的银行开一个存款账户,不管是高还是低,教他们知道如何利滚利。

3、教“留守儿童”合理使用自己的积蓄

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外,有些消费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积蓄去开支。例如:孩子想买网球拍、自行车等,指导他用全部或一部分储蓄。这样,孩子就体会到用自己的存款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愉快和兴奋,而且也培养孩子学会有计划地管理金钱的能力。

4、在金钱的使用方面,教留守儿童乐于分享,体验捐献和助人的喜悦,如:学校、社会上的募捐。

5、教育留守儿童学会精打细算,不乱花钱,不浪费钱财

6、教育留守儿童学会以正当手段去获得一些收入

例如卖废品,每天把喝的饮料罐、糖盒等物品收集起来去变卖。

7、临时监护人可用金钱奖赏来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

8、监护人和老师要特别注意用自己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来影响孩子。

(二)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留守儿童常见的不良卫生习惯表现在:(1)乱扔乱丢;

(2)乱涂乱画,乱踢乱踏;(3)随地吐痰;(4)垃圾乱倒。

2、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让留守儿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确因感冒克服不了的,应该准备卫生纸,吐在纸上再扔进垃圾桶。

(2)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要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3)要努力克服乱倒垃圾的坏习惯,在卫生保洁或值日时,无论走多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时倒进垃圾容器中,不可乱倒。

(4)要有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意识和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

(5)不把包装带进校园,每个人都保证做到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从根本上杜绝乱扔乱丢现象。

(三)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规律

1、学生公寓和食堂必须加强管理,保卫但重点还是对学生进行延伸教育。所以其管理者不等于宿管员,而是生活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整理内务和就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2、以校为家,远离网吧,遵守作息时间。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四)培养留守儿童的饮食生活习惯

1、良好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良好的饮食习惯既是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现阶段学习的需要,更是现实和将来身体健康的需要。

2、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应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既要保证营养所需,还要考虑到发热量。

(2)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饭前饭后洗手,不使用公共餐具,不随便在饮食摊上就餐。(3)不酗酒,不暴食暴饮,不吃冷食。

(4)不吃零食,特别是小吃,不吃变质过期食品。

(5)早上要吃好,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引起大脑缺血,影响上午的学习。(6)不要养成下了晚自习以后还吃饭的毛病,否则难以消化,引起胃病。

三、保障措施

1、对家长“五个一”要求:即要求外出家长每周给子女打一个电话,每月给子女写一封信,每月与子女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子女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通过家长的“五个一”活动,进一步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增加与子女、老师、学校的联系,增进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的沟通。

2、对教师开展“五心”教育,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教师是留守学生身边最亲近的人,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把留守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3、开展留守儿童“五个一”活动,即“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做一个合格学生,为学校添一份光彩”。通过活动,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让留守学生在各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4、与活动相结合,与心理相结合,与家庭相结合,每位教师结对帮扶一名留守儿童。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比比谁能干”、“我生活中的第一次”等演讲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

四、参研人员

梁现福 张玉兰 贾成泽 龚桂英 贾晓艳 何明华 袁剑兰

二OO七年六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为人处事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课 题 实 施 方案 剑阁县柳沟小学子课题研究组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德育对小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儿童的为人处事行为习惯是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当前我校农村留守儿童中隔代教育、寄养教育、无人监管儿童人数较多。由于亲情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情失落,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亟待加强,为人处事的行为习惯有待于分析引导。为此,本课题组特选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为人处事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验》作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现制定出该子课题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

1、培养留守儿童诚实守信、真诚待人、做事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

2、引导留守儿童正确交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培养留守儿童的团队协作意识。

4、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引导留守儿童形成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研究内容

1、诚实守信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2、真诚待人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3、做事认真负责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4、正确交友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5、不善与人交际的行为矫正。

三、实施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1、调查研究留守儿童为人处事不良习惯的成因。针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调查内容,采用观察性调查、座谈会调查、问卷调查、心理追踪分析、个案分析等方式,切实弄清儿童为人处事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

2、制定出有效的为人处事行为习惯培养措施

(1)挖掘教材教育因素,让课堂成为习惯养成的主阵地。

(2)在全体教师中实施“五心”工程,即爱心、信心、耐心、恒心、宽心,以促进本方案的实施。

(3)召开留守儿童座谈会,办展板,利用学校的广播开辟“留守儿童之声”栏目等为留守儿童送温暖。

(4)组织各种类型的感恩教育,让儿童认识父母在外的艰辛。

(5)针对留守儿童的个性缺陷,利用队日活动和假日,开展角色互换活动。

(6)针对第一阶段的调查研究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个别极特殊的情况进行个案追踪培养。

3、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写好阶段性的经验总结。

四、保障措施

1、学校正视小学阶段“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核心地位,加大此项工作力度。

2、强化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育人的责任意识。

3、提高课题调研意识,确保全员参与。

4、真抓实干,不走过场,确保课题研究落到实处。附:

1、是否在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外出之前是否向父母(监护人)打招呼?

3、在学校能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讥笑、戏弄他人?

4、是否做到了不骂人、不打架?

5、是否做到了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

6、见到老师、长辈、客人是否能主动打招呼?

7、是否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能请假后再离校?

8、是否做到了没有征得主人同意不翻动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9、借东西是否做到了及时归还?

10、见到别人有困难,是否能主动帮助?

11、老师、监护人交待的事情是否能按时完成好?

12、班队中的事情是否能积极参与,出谋划策?

13、和别人有矛盾时,是否能做到心平气和?

14、别人有进步或受到表扬时,是羡慕,向别人学习,还是心里较劲,不服气?

15、背后说别人坏话吗?

16、当同学有矛盾时,是否能做到主动参与调解?

17、公益劳动时,是否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配合?

18、自己做错事,能否主动找老师说清楚,并向同学道歉?

19、当别人指出你的不足时,你是欣然接受并纠正,还是生别人的气? 20、和别人攀比吃、穿、玩吗?

五、课题组成员 组长:舒红霞

组员:王祀太 亢顺 张大胜 赵永兰 李金红 侯宁

二OO七年六月

第二篇:课改体会

课改中小组学习的利与弊

晋华中学

裴建林

在我校“三三六二”课堂教学改革中,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基本单元不容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同时也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2.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设计各种合作学习任务,使同学们在交流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看到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而在组织对话和操练中,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谁先谁后、谁问谁答,充分考虑对话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

4.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并且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而且还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二、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年的观察和教学实践,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合而不作”、“合而滥作”的低效现象:

1.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2.课堂喧哗

小组合作学习会带来比传统教学更大的噪音,这个问题在很多课堂上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课堂上有时可以看到,教师还没有交代完合作的事项和内容,学生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自由讨论,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而学生却没有真正掌握和巩固已学知识,没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小组发言人固定,忽视个体独立思考

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会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作业,而某些小组成员则无所事事的现象。当小组只有一项作业、只交一份报告、只完成一份作业单和只提交一个设计方案的时候,这种现象往往会发生。

4.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时间,往往是学生才开始合作几分钟,刚进入状态,或是个别小组先完成了,教师就急着让各小组汇报成果,然后匆匆结束进入下一环节,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解决对策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呢?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理论经验知识,以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分好小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对于合作优胜的小组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这样学生的反应也就不同了,如果个别小组确实不能合作,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调整。

2.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小组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就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所以,教师在平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的合作习惯,这样在上课时就会井然有序,避免混乱现象的发生。

3.合理评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应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系统调查探究教学过程中各个动态因素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尽一切可能努力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方式,需要我们教师适时适度的应用,挖掘和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和体验中学习、运用英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全面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掌握规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三三六二”课改感悟

晋华中学

韩兰兰

晋华中学启动“三三六二”课堂改革以来,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主角的转化。

一、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

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把自我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忙、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目的是帮忙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透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我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资料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我的深思熟虑构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创造性,为学生带给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用心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用心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十分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用心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用心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状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用心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应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贴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潜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潜力。

二、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职责,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群众观念。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取和确定专题,透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构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心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此外,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务必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资料务必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我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我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决定。

第三篇:课改体会

课改体会

开学了,教学改革在我校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领导的坚决、老师的热情影响着、熏陶着我,让我不自觉地在这场热潮中也悄悄地改变着、成长着。

一、课改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

在以前的教育中,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的民主意识受到了极大的压抑。学生在教师面前就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接受者。不仅差生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就连优秀的学生也是惟命是从,教师就是高高在上,学生则:“寄人篱下”。这种现象导致许多学生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而缺少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课堂气氛压抑。师生关系也不是很融洽。课改的春风吹来,我觉得应改变自己的作风,变单纯的管制为民主管理,变以前的树立权威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这种民主之风下,学生变得比以前敢说敢做了,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发言权,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因为这样,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二、课改让我提高了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高,是学生的幸福;教师的学养高,社会才会有指望,在实课改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现在的学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小小年纪提出的一些问题非常尖锐,小眼睛每时都在盯着老师,教师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你忽略身教,言行不到,学生就会使你“失灵”。我深知:“无水无以成江河,无知无以成教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能体会到教科书上的内容牵涉到越来越多的知识。面对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你如果没有准备,怎样回答?

于是,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课改方面的书籍,了解当前课改的动向,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学习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特别是李炳亭的《高效课堂22条》、《导学案的设计》等,使我又更新了自已的教育理念。从专家们那里我有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

课程改革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改的探索实践中,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日常的教育行为中。当然,课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会等待就会多一分耐心,多一分成熟。课改十分强调师生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强制;是欣赏和关注,而不是训斥和指责。教师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教师要开阔眼界,尽可能地珍视个性、尊重多样性,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我努力在我的课堂上实践着。

三、课改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新课改让我认识到:教师应该是“首席”,与学生共同奏出优美的旋律;教师应该是“配角”,把学生衬托得光彩照人;教师应该是“热线”,让学生永远感到鲜活与新颖„„面对着一个个充满着灵性的教育对象,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与学生平等对话,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大海的能力!课堂不是老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老师只是那个伴奏者!允许他们“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风骚“,才能造就出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

经过半年的大胆、刻苦实践,我的课堂终于变样了!可以说爆发了青春的活力。课改使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我力求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兴趣和热情;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兴趣,在过程中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注重过程。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沟通,解决冲突。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当然,实施课改,我还需要“充电”,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新教材的知识面加宽了,我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道难题。但我还是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和方式方法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最终成为合格的课程改革实施者。

第四篇:课改体会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听课之后,我发现古城中心小学的老师对学生的未来是多么负责与关注,关注他们学习的需要,关注他们发展的需要,关注他们未来的需要。在古城中心小学的所有的课堂上,看不到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只有四面黑板,这些黑板就成了学生展现才华的阳光舞台。

1.课堂上相信学生,把一切机会让给学生。从学生那自信的言谈举止、阳光般笑容,发自内心的求知欲中,我感到了古城学生人格的独特魅力。走进每一个教室,你都会看到: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对知识的渴求是那样的执著,他们犹如春天的小草对旺盛生命的追求。

2、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是自己的主人。学生的行为是没有任何的约束,读书时或站或坐,表达是自由的,讨论时你争我抢,争先恐后,思想是开放的,只要围绕主题,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教学外最多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主宰”!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既理想又成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次就是在班级里学生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与鼓励。当每一个学生回答完自己的问题时,其他所有同学都必须为回答问题学生鼓掌,表示鼓励与尊重。

3、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一、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习惯的养成。

14日上午我们去明星中学,一走进校园,耳畔边听到的全是的朗朗地读书声。一个个教室前后门打开,教室里没有老师,每个讲台上站着班长,在领读学生读书。孩子们读得是那样专注,丝毫没有领会外人的进

入。我们走进所要听课的教室,这里的学生依然在大声朗读,准备讲课的老师热情地招呼我们。我悄悄问了一下身边的一个女同学,从她的嘴里我得知:每天到校上课前这段时间,他们有半小时读书的时间。这个活动是在班长的组织下有序进行,老师是不过问的。我不禁惊叹于教师的大胆放手,也惊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比如教师说:“我能打断你一下吗?”这样的谈话无一不在我们耳边回响,我们感受并感动着。“就这一部分给提点建议”“我特别欣赏xxx写xx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是高水平的,既让学生明确了优点与不足,又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三、预习环节做得很扎实,为上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堂平实,没有大盖帽似的导入,没有华丽的形式。有的只是教师的引,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目标的严格落实。无论是第一环节的温故互查,还是以后环节的设问导读、应用实践、拓展延伸,一直是学生在动,是学生在二人合作小组中完成。这样的小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对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帮助后进生,学生的汇报语言流利,声音响亮,归纳总结条理清楚,叙述完整。教师学生角色定位准确,主体和主导恰到好处。教师从从容容,没有一句废话多余的话。一直穿行于学生课桌间,巡视检查学生的情况。学生紧跟学案上的过程,积极探究,或练习,或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动的状态中。最终,学生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能力。以前,我们也总是在说“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还有什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类的句子,但背会了都不一定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回才真正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并不是用来说的,是用来做的。

四、大容量的课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从xx的课堂上,看到的是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导学案,学生一节课,把新知识的学习融合在习题中,把新知识的巩固体现在练习中,实现知识习题化,学生在整堂课中,是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新知识,使得学习具体化。

五、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精讲精练

参观xx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环节,学生能很快的完成任务,教师只是起到巡查发现问题,尤其是发现共性问题,然后让会做的学生先讲,如果都不

会,教师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做出点拔。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了“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理念。无论哪个年级段在课堂教学中都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异想天开,向书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真正让课堂成为学堂。

六、小组合作,人人参与。

课堂上,温故互查环节,小组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帮助组员完成了任务,同时也提高和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大组长或者班级里的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样,讲解问题的组长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口才,又巩固和理清了自己所学的知识,组员也学会了知识,实现了双赢。在课堂上学生能学会的,老师一概不讲。学生小组能解决的,老师一概不讲。小组不能解决的,老师要起到恰到好处的引导。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整个班级分成多个合作学习小组二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实行小组学导式教学。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各自担任不同学科的学科长,负责该学科的工作,承担相应职责。所有的课堂全部以小组形式出现。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一下子吸引了我,学生激烈争论,有时甚至为了某个问题吵的面红耳赤。课堂充满了活力。

总之,这次赴xx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导学案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值得而推广的。但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驾驭新的课堂。深入课堂之后,我才更加理解了xx教研室张四宝主任提出的多与少的关系:教师课上讲得越多,学生学的东西越少;教师备课的时间越多,课下辅导、批改用的时间越少;教师选得题越精,学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

第五篇:课改体会

一管四学五法心得体会

学习使用“一管四学五法”已经两个多月了,我做为一名新老师,可能没有深厚的教学经验在理解上还有很多不足。同时,也是因为我没有过多的教学经验,直接接触新课改更容易接受。下面是我这几个月使用“一管四学五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1、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我所接触的教学观念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甚至我所接受的教育都是这样的,而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学,小组教学为主。首先我们要接受这种教学理念,发现这样教学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实施它,达到人们想要的效果。其次,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发现它的不足,只有在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好的方法,达到好的效果。

2、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一管四学五法”以小组教学为基础,而学生的讨论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老师要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课堂的质量和要达到的效果。

3、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认知能力、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各有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不会完全一致。在一个小组中,即使是对同一问题,也可能存在不同见解。引导学生深地评价,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管四学五法”的有效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数学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要不断的讲解,每个环节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难度的训练等等。

《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2、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3、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各种不同的纸、放大镜、滴管、红墨水、火柴。教师准备:投影片。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这一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一课的次级研究课题。纸这种材料,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各种纸制品或者纸来进行讨论,在交流中认识一些纸,了解一些纸的用途,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特殊的不常见的纸制品,以扩大学生对纸的认识领域。在探究阶段,通过学生的动手比较活动和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纸的多个特点和不同纸的不同性质。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给具有相同性质的不同纸进行排序,这样更容易满足学生的探究愿望,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讲述: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例如书是由纸做成的,桌子是由木头做成的,轮船是由金属做的等等,今天我们来重点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材料:纸。(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提问: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2、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

3、出示各种纸制品,提问:为什么要用纸来做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不同类型的纸来做这种物品?主要是运用了这种类型的纸的什么特性?(板书纸的各种特性)

4、信封、信纸、笔记本、纸桶、纸杯、纸扇、纸袋、卫生纸、报纸、纸灯笼等。

5、研究纸的性质:

(1)、讲述:纸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同一张纸从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表面看上去十分光滑,放大镜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吸水性弱„„。(2)、实验研究:

A、不同方向纸的结实程度实验。

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

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两个人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 换一张其他的纸重复上面的实验。B、用显微镜观察纸。

将学生用放大镜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并描述出自己看到的样子。C、吸水性实验。

学生动手小心地将有颜色的水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观察哪种纸上的颜色扩散得最快或最慢。

讨论: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 D、透明度实验。

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好。拓展:想一想:你还有其他检验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的方法吗? 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

6、了解造纸的过程。

(1)、谈话:大多数的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2)、造纸的过程:砍伐树木→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烘干水分后压成纸张。(3)、教师介绍其他纸的知识。

(三)、拓展应用:

1、课后搜集有关纸的知识、造纸术的发明以及现代造纸法。

下载课改体会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改体会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体会

    课堂活而不乱 长期以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直是老师们探讨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如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

    课改体会

    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供我们套用,只有教师潜心学习,精心钻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创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精......

    课改体会

    课改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4月3号,我校骨干教师及教研员老师有幸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几位老师的课堂展示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确实收获很多。几位老师充分展示了个人风采,......

    课改体会

    课改体会 景州联小冯淑萍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实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特点、“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

    课改体会

    乘着课改的春风翱翔——课改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新教师,我有幸搭乘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春风,准备起飞翱翔。一个月来,我在听评课中不断接受着洗礼,经受着历炼,我已经少了些先前的......

    课改体会

    新课改心得体会 李迪迪 作为一线老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

    课改体会

    听郝主任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讲座 ——教学反思 7月16日上午高阳中心校全体教师在东辛壁村委会培训室听教研室郝主任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新课程改革也......

    课改体会

    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 乘着区教育局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的东风,我校在太原市“343”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小店区“一三三”课改精神的引领下,形成了自己的“以学案为载体的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