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 长路奉献给远方——《青年帅孟奇的故事》出书始末
《青年帅孟奇的故事》出书始末
编辑之于书稿,有时就像人生的聚散离合,完全是一种缘分。扎根于科学普及出版社,做了十几年科技编辑的我,怎么也想不到还能与电视剧本打上交道。
2011年5月底的一天上午,我到社长苏青办公室汇报一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汇报完毕离开时,社长说:“有个作者写了个电视剧本,讲女革命家帅孟奇的,下午他过来时请你一起参加讨论。”对老一辈革命家帅孟奇我知之甚少,中午赶紧上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
下午1点,我准时来到社长办公室,第一次见到了剧本作者吕科。吕科先后在多个电视台担任过导演和节目主持人,其创作的影视剧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大众电视金鹰奖和飞天奖,现已退休,但还常常受朋友之托从事剧本创作。
感动:读罢书稿改变初衷
周末深夜,我打开电脑,开始浏览书稿。没想到开始了就无法停住,我被故事的跌宕起伏所吸引,被主人公生死未卜的命运所牵扯,被一个个动人的情节所感动,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整部书稿。夜深人静,我深陷在座椅里,脑海里依旧上演着那惨不忍睹的一幕幕情节。监狱里,敌人施用种种酷刑:坐老虎凳,踩杠子,灌煤油„„帅孟奇忍受了非人的毒刑,左腿骨被压折,左眼失明,但她视死如归。出狱后,面对的是家破人亡,年仅13岁的独生女被敌人毒死;父亲因受牵连被驱逐,流落异乡;母亲急疯了,贫病交加,离开了人世;丈夫因与其多年失去音信,以为她死在狱中而另组织了家庭„„同样作为女人、妻子、母亲,我无法想象帅孟奇所遭受的那种痛苦,掩卷沉思,禁不住泣不成声。对比青年帅孟奇所处的那个黑暗时代,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幸福,而且倍加珍惜这种幸福,因为我深爱的家人——我的先生和女儿都在我身边,此时已进入甜美的梦乡;而远在异地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幸福安康。这一切是无数像帅孟奇这样的老革命家牺牲他们的幸福换来的。只是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英雄的形象也越来越模糊。
吕科创作的这部剧本,主要记述了帅孟奇青年时代投身革命、英勇斗争的感人故事。阅读剧本的感觉有些像读微博,语言精练,文章短小精悍,三言两语就将情感渲染传达得淋漓尽致。这似乎更符合当今人们的阅读习惯。
第二天,我就与社长交换了意见,并申报了选题。对于选题,社里很多人提出了质疑,质疑的焦点主要是出版范围和经济效益问题。在经过一番纠结后,还是社长拍板:“这是一部很好地反映老一辈革命家精神品质的优秀作品,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教育意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本书就算是我们社送给党的生日礼物吧!有什么问题我担着。”
编辑:殚精竭虑细致编纂
万事俱备,剩下的就是我担负起编辑责任的事了。对于科技类稿件,我可以毫无顾虑,但手中的书稿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本,不管是历史知识,还是剧本编创知识,我都感到能力欠缺,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在剧本编创方面,好在有电视台的两位知名编剧已对剧本进行了审读并给出了高度评价。在历史知识方面,为了保证书稿能更好地还原历史、尊重历史,社长联系到社里已经退休的老编辑宋宜昌,请他帮助把关。宋宜昌是当代极富影响力的军事文学作家,其父母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曾与帅孟奇共事过。宋宜昌反馈的意见是“„„感谢编剧吕科,正是他的辛苦劳动和开创性努力,帅孟奇被重新推到21世纪的中国青年面前。中国正走向强盛辉煌的年代,也是一个物欲膨胀的年代,剧本除了缅怀先辈先贤之外,也给人们一点清醒。”
至此,选题毫无悬疑,我只安心做好书稿的编校工作即可,而在与吕科多次就书稿修改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我也愈发感觉到,吕科年逾花甲却简单如孩童,骨子里流淌着澎湃激情、昂扬正气和社会良知,也正因此,他才会执著地创作出《青年帅孟奇的故事》这样的佳作。
原定于2011年7月1日出书的计划几经周折终于在当年10月完成,也算是献给党90岁生日一份迟到的祝福。
感悟:英雄事迹永远不朽
前不久,吕科应邀到北京市朝阳社区作革命传统教育讲座,专门讲述青年帅孟奇的故事。参加讲座的既有头发斑白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纷纷表示深受教育。
做了十几年科技编辑,出版了不少科技类图书,也曾获得过中国出版政府奖,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编辑的价值所在。在《青年帅孟奇的故事》剧本中,作者反复应用了这样一个场景:一条伸向远方的长路。帅孟奇的入党介绍人詹乐贫指着这条长路对帅孟奇说:“你看,长路奉献给远方啊!远方是什么?远方是人人平等、和谐的世界,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大家友好地、幸福地生活着。这条路再艰难,我们共产党人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让烈士的血白流啊!”是啊,我们决不能让革命烈士的鲜血白流,老一辈革命家们为我们铺就了幸福生活的道路,而作为出版人,作为编辑,我们同样也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指引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