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怀念人民好公仆孙文龙同志
怀念人民好公仆孙文龙同志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就是要像孙文龙那样
牢固树立深厚的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权利。“一切为了群众”就是党的根本利益所在,这是党成立之日就深深刻在党的纲领中的核心和本质属性,是我党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标志。
孙文龙同志从18岁参军并入党那天起,就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思想熏陶,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武装自己,尤其对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学习,深刻领会,勤于实践,从而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他用尽一生的时间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成为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典型代表。正因如此,在他逝世31年后,人们对他的怀念穿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空始终没有停止。为他修建纪念亭、纪念馆;将他的先进事迹编成戏剧,拍成电影电视剧,搬上荧幕、全国上演;新华社、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将他的事迹写成长篇通讯、报告文学,印成大型画册、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丛书、长篇纪实小说等进行广泛宣传;阳城县委先后三次作出向孙文龙同志学习的决定,孙文龙纪念馆先后被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共青团授予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累计参观人数达30余万人次。
他短暂的一生,为群众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实事有益的事,都是他坚持群众路线,深怀为民情怀的具体体现。阳城县、武乡县、屯留县的干部群众赞誉他是太行山上的“焦裕禄”和县委书记的“楷模”。
1957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动员干部,上山下乡”的号召,当时,27岁的孙文龙就职于省委机关,第一个主动请求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返回家乡支援农村建设。在申请书中,他深情地写道:“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自愿到农村工作,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日子,竭尽匹夫之责。”这种为民情怀,打动了省委领导,省委批准了他的要求。
孙文龙同志无论做乡长、还是当县长、书记,始终坚持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群众服务,因此,群众给了他许多称谓,如:农民书记、蚕桑书记、养猪书记、棉花书记、北(不)瓜书记等等,但最典型的是“粪蒌书记”的称号。他从省委回到阳城后,被任命为阳城县文敏(固隆)乡乡长。作为一乡之长,他常常身背粪筐拾粪。当时,有人说他拾粪是出“洋相”,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然而,他却认为,背筐拾粪不仅是为了积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背粪筐拾粪,改造自己的思想意识,放下干部架子,接近群众、深入群众、做群众中的一员,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的“粪篓就是我和老百姓联系的介绍信”。就这样,他不仅在固隆乡坚持身背粪筐拾粪,而且在调任寺头和润城是也时常如此,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粪篓书记”。
孙文龙担任阳城县委书记后,又经历了二次大的工作变动,但均为“平调”,从阳城县委书记到武乡县委书记,再到屯留县委书记,从相对富裕的阳城县到相对贫困的武乡屯留县;从人熟地熟工作熟的环境,到人地两生疏,环境不熟悉的地方,他没有丝毫怨言,淡薄名利,不计个人得失,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而且每到一处,都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正确决策、带头苦干、打开工作局面。
1977年,原晋东南地委为了推广阳城的栽桑养蚕,让贫穷落后的武乡县尽快富裕起来,把身患肝硬化多年的孙文龙同志调武乡县委任书记。到任伊始,他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白天一个一个大队跑,晚上一页一页县志看。据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讲,有一天,他强忍肝痛,一连走访九个村子,几十户群众。就是这样,在短时间内他便基本了解掌握了武乡县情民情和工作情况。他在县志中了解到武乡历史上曾经“十里桑麻遥带郭”。于是,他就从栽桑养蚕入手。3年时间,武乡桑树由原来的1.4万株增到250万株;蚕茧收入由新中国成立以来29年的总和1.2万元猛增到496万元。为此,在全国蚕桑生产会议上,武乡县作了经验交流。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武乡的桑蚕经验作了专题报道。1980年10月,当时的晋东南地委为了“再树一面兴桑旗”,调任孙文龙到屯留县任县委书记。此时,他的肝病反复发作,但他不顾病痛和妻子、儿女们“先住院,再工作”的请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一到屯留,他就提出了“兴桑养蚕奔富路,力争太行变苏杭”的致富方略,栽桑养蚕迅速在屯留全面展开,使蚕桑业成为屯留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他亲自蹲点的五里庄村成为华北蚕桑第一村。
1982年1月,孙文龙在晋东南地委开会发言时,突然昏倒在主席台上。时任武乡副县长的曹明魁到医院看望他,孙文龙拉着他的手,微弱而坚定地说:“请转告段(国庭)书记,一定要把蚕桑事业抓到底”。然而,这竟成了他唯一的临终遗言!阳城县的一名张姓老干部回忆说,孙文龙书记到武乡县我去看他,但是他下乡没有见到,第二次去屯留县还是没有见到,第三次是他病重住院,才在晋东南地区和平医院见到了他,他当时已经病危,但是他还是强睁着眼睛说:老张,你不好好工作,来干什么?这位干部望着孙书记的瘦小的身体流着眼泪说:我看看你就回、就回。谁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面。
孙文龙同志就是这样,坚持情为民所系,魂为民所牵,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与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即使面对死亡时,他心里装着仍是人民群众,惟独没有自己。正是这种深厚的为民情怀,他才无怨无悔地主动放弃省委的优越环境,返乡工作;正是这种深厚的为民情怀,他才不计个人得失,时刻和群众打成一片;正是这种深厚的为民情怀,他才为群众干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就是要像孙文龙那样
牢固树立勤奋有为的务实精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群众路线的核心方法就是集中起来,贯彻下去。就是指把“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为了一切群众的正确的要求和思想,广泛的集中起来,形成正确意见和决策,并以群众直观的方式落到实处,这是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孙文龙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将“联系群众、务实重行”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想群众所想,更能想群众所未想,为群众想得更长远,更加注重发挥“领”和“导”的作用,有效实践了群众路线。
1958年,孙文龙任寺头乡长、书记后,他主动学习蜜蜂饲养技术,在公社办起了养蜂场,亲自搞试验,经过苦学钻研,他创造了一群蜜蜂年产蜂蜜63.5公斤的新纪录。他将潜心研究的饲养技术和总结出来的养蜂经验,迅速推广传授给村民,使全社饲养蜜蜂由1958年的80群,发展到1962年的520群,年产蜂蜜达1万公斤。
1963年,他调任润城公社党委书记后,提出了“一抓棉花二抓猪,三抓桑树四抓土”的发展思路,使润城公社的棉花单产由1962年的28斤上升到1964年的97斤。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和高度赞扬。
升任阳城县革委会副主任后,他已从一个基层干部升为县处级领导干部,但他仍然是“三宝”不离身,即锤钻、桑剪和草帽。孙文龙作为分管全县农业工作的副县长,他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面对阳城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他大兴水利工程建设,从工程设计到工程建设,他都亲力亲为,在红卫水渠、北留水轮泵站等建设工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丝毫没有一个县处级领导的架子。他的表率作用,不仅鼓舞了群众的干劲,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而且现场解决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使十年九旱、人畜吃水都 很困难的阳城,变成了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国家水电部在阳城召开了现场会,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山区人民找水》向全国推广。他脚踏实地抓蚕桑,使阳城基本实现地埂桑树化,人均百株桑、户养一张蚕,蚕茧产量一举突破百万担关,成为华北蚕桑第一县。
孙文龙认为,一个农村干部,不懂得农业的知识,就很难领导好农业生产。为了学到农业知识,他拜老农为师,拜劳模为师,拜科学技术人员为师,拜书本为师,并及时将总结出的好经验传授给群众。孙文龙同志正是凭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才缔造出了一个个农业“奇迹”。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就是要像孙文龙那样
牢固树立崇高的清廉形象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清廉不清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的清廉,才经得起群众、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时间表明,孙文龙同志是真正清廉为政的代表。他始终以清正、清廉、清明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家属子女和亲戚,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崇高形象。正因如此,几十年过去了,人民群众还是那样地怀念他,想念他。
孙文龙同志任县委书记期间,他的亲戚和子女们没有谁能从他那里得到所谓的“便宜”。1973年,阳城县政府给河北公社分配了一名推荐上清华大学的名额,乡亲们一致推荐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孙文龙长子——孙太林。当知青办把推荐上大学的花名表送到县委时,孙文龙毫不犹豫地划掉了孙太林的名字,把名额让给了红军后代。
1975年,县委决定建立阳城县缫丝厂,建厂伊始,招工期间,孙文龙的姐姐想让女儿进厂工作。姐姐和孙文龙不仅是一奶同胞,而且在孙文龙最困难的时候,供他吃穿、供他读书,如今这个弟弟有出息了,当县委书记了,在普通人看来,这个事不就是孙文龙一句话吗?但是当姐姐满心把握、满怀希望,兴冲冲地领着闺女见了孙文龙后,孙文龙没有让亲情战胜原则,没有让亲情战胜政策和制度,委婉的拒绝了姐姐的请求。尽管他这种近乎于不尽人情,忍痛割爱的行为引起了亲人的埋怨,但他这种舍小爱、顾大局的做法,使阳城缫丝厂的招工,没有一个县领导违反政策,照顾一个亲戚,为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他担当县长期间,月工资72元,儿女年幼,妻子无业,生活拮据。有人提议让他爱人招工上班,他却给妻子安排了一份在家里喂猪的“好工作”。1975年底,县委机关将孙文龙评为困难户。通讯员将100元救济款送到家里,他了解情况后斩钉截铁的说:“你说我再穷,还能穷过老百姓?”通讯员含着泪,把救济款退回县委办公室。
孙文龙同志为民务实清廉的事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的精神概括为“勤政廉洁的工作精神,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孙文龙精神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像孙文龙同志那样,牢固树立深厚的为民情怀、勤奋有为的务实精神和崇高的清廉形象。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实施“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综改试验机遇难得,融入中原时不我待,转型跨越千帆竞发,小康目标催人奋进,全省广大党员、各级干部在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以孙文龙同志为榜样,沉下心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通过“下乡住村”、“三联一住”蹲点包片,置身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始终把人民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干部受教育、见行动,让群众得实惠、见成效,为推进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发挥“正能量”、做出新贡献。
作者:张雷柱
——记历任山西三县县委书记孙文龙同志
一个已故县委书记所走的群众路线
附
(编者按):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政治保障。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防范和化解“最大危险”,保持和发展“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严峻考验和重大任务。
多年来,在我们山西省阳城县、武乡县和屯留县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就是已故这三个县的原县委书记孙文龙同志,他是如何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他虽然去世已经31年了,可是这三县的许多干部和群众还在缅怀他、想念他。这是为什么?通过对孙文龙同志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潜心研究,我们深深感到,孙文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一脉相承,孙文龙同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实践者、执行者,他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一处、干一处、红一处,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深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我们认为孙文龙同志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杰出代表,是标兵标杆,是杰出榜样,是太行山上的“焦裕禄”和县委书记的“楷模”。
有的人活着就像死了;
而有的人死了却是活着,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死了三十一年了,却活在人民群众心中。
第二篇:人民好公仆
“人民好公仆”自查报告
近来,北碚区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人民公仆”要一切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排忧解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迎来党90华诞的这一年我要做的更好,今天如此,以后更如此。要坚持为人民服好务、办好事,做人民群众心中的贴心公仆。要当好人民公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关心国家大事,留心身边的小事,在与同事交流的过程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互助和反思中完善自我,共同提高。
二、从整体出发,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爱岗敬业、廉洁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加强时代和创新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
三、尊重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人民公仆,必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集体和群众的利益,要舍得付出,甘于吃苦,吃苦是一种境界,是广大党员干部先进性的体现。当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发生矛盾需要作出选择时,要勇于舍弃个人利益,深怀爱民之心,做到先让荣誉、先让待遇、先让利益于人民群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危险面前不害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有强大的依靠。
“无私奉献“四个字,在党的领导下时刻留在脑海里,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要有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精神,要把谋事做事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工作上时刻不忘学习,向高标准看齐,多流汗、多付出、多担当、多冲锋,保持知足常乐的积极心态,淡泊一切功名利益,不记得失,不互相攀比,在利益面前多一份淡定,在诱惑面前多一份坚毅,在得失面前多一份从容。
第三篇:人民好公仆
人民好公仆心得体会(4)
在创先争优中开展“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巩固创先争优成果,教育引导机关干部争当好公仆,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是重庆继“三进三同”、“三项活动”之后的又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一方面是要以此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另一方面更在于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形式,借“人民好公仆”这个教育实践活动,调动更多党员干部参与到创先争优秀活动中,以“公仆”二字时刻鞭策他们的言行举止。“开展好“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重庆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着力解决机关作风问题的现实需要,要把此项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一支亲民爱民、干净干事的党员干部队伍。
开展好“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也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狠抓落实与健全落实机制相结合。抓落实是模范实践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抓落实就是抓发展。要把抓落实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切实纠正群众反映突出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做到苦干实干巧干。同时,必须建立健全抓落实的机制,真正
做到使实干者荣、空谈者耻、造假者辱,从而促进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
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强化宗旨观念与提高服务水平相结合。党员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宗旨意识。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凝聚人心,作风产生力量。作风问题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风建设对我们事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求领导干部继承先贤的优良品质,具有更高尚的思想情操,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这既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格外重要。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摒弃一切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才能使我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第四篇: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党员的好楷模。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45周年。45年来,他光辉一生铸就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所具有的价值力量始终光芒四射,照耀各个地方、穿越各个时期,是不朽的精神丰碑、强大的前进动力,对党领导的事业和党自身建设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们党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我们担负任务、发展条件、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党的宗旨没有变、社会的核心价值没有变、人民对富裕美好生活的期盼没有变,焦裕禄同志的高尚人格、崇高品质、伟大精神仍然是全党的价值共识、全社会的共同呼唤,学习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期盼,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需要,是中央领导的希望。
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发出了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的号召。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期间,就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意义、时代内涵,明确提出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敬业奉献之风,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了我们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河南省委作出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切实改进作风、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并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与“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在全省党员干部中深入持久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创新形式、扎实推进,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汇成了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的滚滚洪流,产生了精神变物质的积极效果,展示了焦裕禄精神的强大力量。我们要切实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永恒课题和长期任务,不断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引向深入,使焦裕禄精神在中原大地永放光芒。
向焦裕禄同志学习,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在应对危机上下功夫,做到以勇闯关,展示焦裕禄式气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无数的难关险隘,人们始终要有勇闯难关、智夺险隘的思想和行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敢顽强、永不气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这种品格在焦裕禄同志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面对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焦裕禄同志不仅没有退缩,而且坚定地向组织表示,“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并发出了“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振聋发聩的誓言,以“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带领全县人民顽强拼搏、奋发图强,以冲天豪情和铿锵行动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创造了兰考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审视当今发展,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是面临着如何尽快克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复苏的全新课题,迫切需要我们像焦裕禄同志当年与“三害”顽强斗争那样,保持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闯劲、冲劲、韧劲,全力以赴战危机,千方百计度困局。要展现敢做善成的勇气,勇于挑起重担,敢于奋勇争先,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只争朝夕,在解决企业困难上不遗余力,在扩大消费需求上想方设法,在振兴优势产业上殚精竭虑,尽快扭转被动局面。要展现逆势飞扬的豪气,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培养危中寻机的眼光,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开拓新的市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造发展新优势,努力在新一轮洗牌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要展现艰苦奋斗的志气,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把一分一毫的资金和资源都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使艰苦奋斗精神成为凝聚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无价之宝。
伟大的事业呼唤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精神力量,永远是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奋发进取,创造新的业绩!
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其实,碰到困难就是碰到机会,成功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结果。“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工作越困难、矛盾越集中、情况越复杂,就越能磨练我们的意志,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应该乐于接触矛盾和问题,遇到困难时敢于知难而进,为各种棘手的矛盾和问题不推诿、不拖拉、不踢皮球,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主观能动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直著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强品格,瞄准目标,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知难而进是勇者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四种危险”之中,“精神懈怠”被放在首位,是最危险的“危险”。当前,面对严峻的形势、巨大的压力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员干部更应时刻警惕“精神懈怠”危险,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拼博进取、敬业奉献、知难而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一流业绩,敢当引领发展、带民致富的勇者。
就领导班子整体而言,敢于知难而进,就会群情激昂,群策群力,奋发有为。否则,就会一盘散沙,暮气沉沉,贻误发展。就领导干部个人而言,具备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不断激发自身智慧和潜能,挫而不折,积极进取,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胸无大志,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强韧劲,时刻感受一种“慢不得”的危机感,时刻保持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时刻心存一种“坐不住”的责任感,始终弘扬知难而进的拼博精神,拿出铁肩挑重担的勇气,以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恒心和毅力,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拍板、敢于胜利,主动出击、乘势而上,竭尽全力实现新作为。要始终坚定抓落实的信念,按照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对认准了的事、定了的事一抓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要始终树立一种“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先进面前不服输,在成绩面前不自满,时刻满怀工作激情,以昂扬的斗志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找准自身定位,相互争着干、比着干、飚着干,努力实现新作为、创出新业绩。
当前,面对严峻的形势、巨大的压力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员干部更应时刻警惕“精神懈怠”危险,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拼博进取、敬业奉献、知难而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一流业绩,敢当引领发展、带民致富的勇者。
就领导班子整体而言,敢于知难而进,就会群情激昂,群策群力,奋发有为。否则,就会一盘散沙,暮气沉沉,贻误发展。就领导干部个人而言,具备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不断激发自身智慧和潜能,挫而不折,积极进取,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胸无大志,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有坚强韧劲,时刻感受危机感,保持紧迫感,心存责任感,始终弘扬知难而进的拼博精神,拿出铁肩挑重担的勇气,以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恒心和毅力,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拍板、敢于胜利,主动出击、乘势而上,竭尽全力实现新作为。要始终坚定抓落实的信念,按照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对认准了的事、定了的事一抓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要始终树立一种坚定的信念,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先进面前不服输,在成绩面前不自满,时刻满怀工作激情,以昂扬的斗志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找准自身定位,相互争着干、比着干,努力实现新作为、创出新业绩。
第五篇:争当人民好公仆
践行焦裕禄精神 争当人民好公仆
邹成燕
焦裕禄同志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的事迹和精神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作风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常怀“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牢记党的宗旨,做亲民爱民为民的表率。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县委书记,就必须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近年来,我们着力改善民生,为群众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15年免费教育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创建成全国卫生县城和全省教育强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初步建立了上学、看病、就业、住房、养老、困难救助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民生改善取得一些成效,但对照焦裕禄精神,在深入群众、亲民爱民上还有差距。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以“八承诺、十上门”为主要内容的连心工程,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针对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从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切实解决好他们的急盼忧怨之事。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干事创业的实在人。作为县委书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几年来,我们全力推进“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创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生态旅游在招商开发中率先突破,进入全省旅游强县和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行列,被命名为全省旅游强县和先进县,连续二轮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连续八年获得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作为贫困山区县,我们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优美的环境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干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在逆境之中敢于担当,不断解放思想,当先行先试的表率,做加快发展的引路人。作为县委书记,要以勇于负责、勇于作为的气魄,奋力开创新局面。几年来,我们变困难为机遇,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面对开发资金不足的困难,我们招商引资开发生态旅游,旅游产业实现突破。积极承担集体林权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公立医院等改革试点工作,自己给自己创造机遇。率先在全省第一个实施学生营养改善工程,全国贫困地区第一个实行15年免费教育,全市第一个推行公立医院“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当前,我县发展中还存在着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产业层次低,群众增收难度加大,用地、融资、征迁、环境约束等困难和问题。今后,我将进一步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大无畏精神,以小县也敢创大业的激情和勇气,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围绕生态优、城乡美、产业强、民生好、社会稳五大目标,在加快循环发展、建设美丽宁陕上实现新突破。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时刻严格自律,恪守朴素廉洁的道德情操,做勤政清廉的带头人。作为县委书记,必须带头廉洁从政,做“三严三实”表率。近年来,我们把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追责问责、强化明察暗访、从严正风肃纪作为落实各项规定精神的有力抓手,通过开展干部纪律作风专项整顿活动,在全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但是,一些干部对纪律作风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一些纪律作风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我将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始终把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当作勤奋工作的动力,脚正路直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不断创造新业绩,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确保狠抓作风建设的长效常态,让全县党员、干部能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自己,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
(作者系陕西省宁陕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