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

时间:2019-05-13 11:2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

第一篇: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

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

在25日举行的宝钢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振江说,今年全年中国钢铁产量可望突破7亿吨,而全世界的总产量才13亿吨。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还称不上是钢铁强国。国内钢铁业要转型成功,关键是解决好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宝钢以占国内行业6%的产量,创出行业近1/3的利润,“这与其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保障分不开”。

刘振江说,中国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国内钢铁工业的爆发式增长。中国钢铁年产量10年前才1亿多吨,今年上半年已达到3.5亿吨,全年可望突破7亿吨。但中国还称不上是钢铁强国。“无论在品种、质量,还是在企业效益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刘振江在论坛上发问:“是我们的设备或工艺技术不如人家吗?”他说,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10多年前,还只有宝钢拥有世界一流装备的话,今天国内的大型钢铁公司基本都已“鸟枪换炮”,拥有当今国际最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一些企业的新建装备已超过宝钢。那么,有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为什么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呢?员工队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在论坛上,国内制造业、科技界的相关专家及不少企业发明专家认为,拥有了一流的设备和工艺,还需要有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去驾驭。“再好的设计和设备,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一线工人通过双手去最终实现,产品是没有保障的”。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中钢协发出全行业向宝钢学习的倡导。刘振江说,宝钢以占国内行业6%的产量,创出了行业近1/3的利润,这样的经营业绩是与其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分不开的,“企业的竞争在市场,但竞争力在现场”。

据宝钢党委书记刘国胜介绍,目前,宝钢平均每天产生专利4件,48%由一线职工创造;平均每天产生企业技术秘密6件,40%由一线职工完成。有3位工人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有两位宝钢职工荣获中国“当代工人发明家”称号。宝钢股份运输部技能专家孔利明拥有个人职务发明超过200项。

刘振江说,中国的钢铁工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当前正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任。“这其中很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解决好先进的工艺装备与落后的人力资源素质这一对矛盾”。现在,制造业中的一些大型企业,热衷于引进一流的工艺和装备,但对培育一流的员工素质却往往更多是挂在口头上,不愿下大本钱、花大力气。也有些确实是想要在提升员工队伍能力上有所作为,但苦于找不到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这么说,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素质,决定着转方式、调结构这一战略任务的完成质量”。

第二篇: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

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

作者:10行政1W何萍学号:10112105

摘要: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措施矛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已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当前在上层建筑中仍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等。如果不改革,这些方面就会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并进而压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间的矛盾问题

十四大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经济体制改革长驱直入时,政治体制改革却更加落后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巨大的反差: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由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到解决所有制实现形式和所有制结构问题,几经重大的历史性飞跃。但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却仍处于外围战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实质性的问题,而且进展迟缓,越来越滞后。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原有政治体制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更加尖锐了。二,两种体制的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市场经

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现行的政治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今天,在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前提下,政治体制如果不发生相应的变革,就必然会造成新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

(二)影响国家的正确决策。我们是实行的是党管干部下的干部委任制,各级

地方政府的官员是由上级党的组织部门负责考察并任命的。这样,下级政府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百姓负责,形成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局面。这样的政治体制,使得很多决策面对被各级政府扭曲的虚假信息。虚假信息大大增加了制度的成本,约束了经济的发展。

(三)权钱交易腐败丛生,制度成本居高不下。权钱交易的腐败,使公共公共

权力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由于权力对经济的影响和控制,使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更加露出专横和贪婪的本色。市场对权力的敬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产权制度,国有资产事实上是归各级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所有,而且,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也是有关政府部门任命的。无论人和物,都处在权力的控制之下。

三,缓解这种矛盾的措施

在经济改革的同时,要加大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要做到如下: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当前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执政能力,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老一辈和新时期优秀共产党人的先进事例鼓励人、教育人,完善先进人物巡回报告会制度。共产党必须取信于民,党代表实行常任制,基层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推进党内民主,党内会议每个党员要充分发表意见,表决一定要无记名投票,新任官员要向社会公布财产,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纪委巡视制度。二是政府依法行政。必须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的传统的高权性管理手段: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越来越受到法律的限制和规制,新的柔性管理手段: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调解、招拍挂、BOT等在行政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正确处理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的关系,政府职能更多地向社会转移。政府与执政党关系的调整变革的最重要的要求是处理好党的领导与责任政府关系的平衡。坚决推进政企分开,政府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开,向社会公布预算,说明具体用途,管好、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并接受公众监督。三是强化人大职能。在地方人大中扩大人大代表差额选举份额,重大事故人大要质询政府首长、企业负责人,可以在县级试点人大直接罢免政府领导。议事要以大会发言为主,在大会上,代表主要是通过大会发言和表决来行使自己的权力。四是强化政协职能。政协是中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委员必须实行差额选举,大力减少官员任委员比例,委员应于专家和基层群众为主,政协作为议政、咨询机构,凡须人代会通过的法律、重大议案应事先交由政协讨论,但不表决,议后应将原始记录整理后(不可修改)移送每位人大代表参阅。五是推进司法改革。县级法院、检察院审判员、监察员由选民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同一所法院、检察院法官之间、检察工作人员没有级别,司法人员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对于司法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的,人大有权罢免,并交由上级司法机关起诉、审判,司法人员可以不经批准直接调查政府、党委工作人员,建立陪审团制度。六是推进基层民主。民主与法治分不开,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三大走势。这三大走势的指向很明确,最终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2007)

2、李寿初《中国政府制度》(第2版)

第三篇:倡导和实施语文课的教学个性是解决缺乏个性的教学与学生个性矛盾的关键之一

倡导和实施语文课的教学个性是解决缺乏个性的教学与学生个性矛盾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个人独特的教学个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个人魅力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实施教学个性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个性,并且在教学个性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独特性,灵活性,多样性,时代性的原则。关键词: 教学个性 学生个性 教学设计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改革,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提倡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时代的要求。这种要求反应在教学中就是要倡导教师有教学个性。那么什么是教学个性呢?我认为所谓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独特和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风格。倡导教学个性其目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的发展自我个性,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学科要以“发展个性和特长”(1996年《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求语文课富有教学个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肤浅的阐述:

一.缺乏个性的教学与学生个性的矛盾

个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个性相同的人。苏霍姆林斯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其独特的个性。例如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气质就有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神经活动类型有强型,弱型,内倾与外倾。就性格而言,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奥尔波特的一万种性格特质归纳为16种性格因素认为这些性格决定人的个性,将这些不同的个性外向化在学生身上则表现为认知差异即学生学习时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差异,如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具备的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情感差异即学生在学习某一任务时,对该学习任务所具有的不同的态度,兴趣,动机等。如写作文,有些学生把作文作为表现自己写作能力的机会,并渴望能写得更好些;有些学生把它作为一种义务即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而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任务,还有些学生则把写作当作负担,害怕写作。并且由于学生所处生活背景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生活情趣不一样,后天个性发展进程也不一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应顺应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实施教学个性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但是,纵观我们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传统应试教育还广泛的存在。这种教学过分强调统一,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完全一致,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这样必将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讲授法”,由于错误的理解又叫“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教师只凭主观意愿,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硬性灌输(或者注入,填进)知识,强调整齐统一,课堂上只有集体行动,而无个体思考,只有教师指挥下的齐步走,而无个体的散步。这种状态,完全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模式上通行的是“八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句解释——段落分析——主题概括——语法修饰——写作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没有高潮,将原本灵性的文本支解的支离破碎,让人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不出教师的教学个性,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不适应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方面通行的是绝对的,随意的,非此即彼的线性评价,崇尚“唯一”,其具体表现在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教材,标准的答案,通过考试而得出最好的学生,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智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别。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个性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受到严重的压抑,甚至于唯书,唯师,思想上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人格上顺从听话,唯唯诺诺,个性完全泯灭于缺乏个性的教学中,成为千篇一律的人。众所周知,学科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吸收才能逐步转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假如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学,那么,教得再好也是无效的教,再好的教学模式假如不能适合学生,那么也是不起作用的模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充满个性的活动,这种个性意味着,自主,独立,创造,只有教师选择合适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其独立自主,创造的个性。很难设想,一种固定的,统一的教学方式会培养出具有优良个性的学生。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解放,发展,培养学生多样的优良的独特的个性,必须重视和倡导教师的教学个性。

二.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倡导教学个性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优良个性,其具体表现为在发现和尊重学生现有的个性以及在有利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的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将这一任务渗透到实施教学个性过程的始终,在创建教学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我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内容,我们的教材都是由教委组织专门班子在多年试用的基上反复修订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但是由于受教育观念的制约,长久以来我们的教材在内容上首先考虑是政治性,思想性,学生的需要被长久的忽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个体差异被忽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个性。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学生积累知识,发展个性服务,而不应该是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学习。教师应该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抓住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自身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补充,拓展,延伸,超越使教学内容既符合教师个性又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有力的凭借。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包括:(1)还原和活化。还原教材就是把教材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它所反映的实际事物,通过还原,变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使知识从书本上“走”出来,变成活灵活现的东西,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2)补充和改编。教材因为受书面形式的限制,总是简练的,概括的,它存在“空隙”和“短路”,“言虽尽,意未犹”,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和推理思维的空间,这是进行个性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推测,想象,填补,描叙。对教材进行改编或改组,旨在改变教材存在的方式,它包括:“变换体裁”,“课文重组”,“变换角度”,“改变角度”,“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通过改编或改组,改变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3)质疑和超越。质疑包括对教材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这既是培养个性的要求,也是教材本身不断完善的要求。超越是使用教材的最终归宿,它意味着学生借助教材这块跳板,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在处理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处理教材内容的多样化和独创性,也必须遵循a完整性原则: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科学性原则:教学内容应具普遍性,概括性,时代性。C可行性原则:教学内容应符合所教学生的可接受性。

2.对教学方法的选用,明显地表现出独特的创造性精神。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最能体现教学个性的环节之一,也是有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做到(1)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篇目,不同体裁,不同的文章,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符合学生接受的可能性,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3)符合教师自身的特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来实施,教师是主要的“执法人”。有的方法,甲教师运用得当,左右逢源,效果显著,可乙教师运用起来却别别扭扭,进退维谷,难以奏效。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必须符合教师的特点,也必须符合教师的年龄,性别,学识,风格,兴趣,爱好,阅历等等。所谓“我以我法上讲台”的真正含义也就在此,也是教学个性的最好体现。3.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独特个性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后天环境因素影响着学生优良个性的形成,教师应该从自身健康的人格来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使这种影响达到最优化,教师应努力培养独特人格魅力。

所谓魅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使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是一种扣人心弦,激励追求的感染力,它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的影响使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这种个性魅力与教学环节最优化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教学个性,教师的魅力在外表现为风度,谈吐,举手头足,言传身教等方面,在内则体现在教学思想,德识才学上,一旦教师独特的魅力形成,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将打上独特的个人印记,富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使学生不自觉的模仿和学习,增加学习的动力,带来思维的启迪体现,甚至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个性特征。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使自己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诚实正直,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举止,言谈,作风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等,才能以自己渊博的学识,优雅的风度仪表,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效仿学习,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优良个性。4.对学生的态度,表现出良好的与众不同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对教学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左右教学过程,决定学习效果。研究者普遍认为,如果学生们喜欢某位老师,就会与他达成良好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老师。想老师所想,急老师所急,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学生们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对他所讲的课产生好感,学习有动力、有毅力,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也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社会观念的形成,影响学生交往能力的形成,影响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学习效率;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以至生活习惯,最终影响学生的个性。

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对青少年学生充分理解;对学生有诚心诚意的爱;认真教好功课。教师必须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注重接触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传导的并行性;坚持启发诱主。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印象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作用;注意引导学生群体;注意克制和改正自己不良的个性和其他因素,在处理学生关系时保持乐观,积极,公平,幽默,热情的情绪。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能最大限度的促进教学,使学生能自由的发展自我个性。

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个性的影响与培养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在实施教学个性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处理好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

谈到发展个性,不少教师和学生总以为就是发展其个别的性格,体现其个人的价值而无视他人的,集体的利益。许多教师都不喜欢表现出“反抗”和“捣乱”行为的学生,对于学生的“越轨”行为,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采取制止,惩罚等方式加以限制,强迫学生听话,顺从;即便是“修养”较好的教师也往往采用劝慰,说服等方式进行“劝降”,以达到让学生听话,顺从的目的。殊不知,教师要求学生听话,顺从是只注意到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社会化一面,没有注意到让学生冲破束缚,进行创造的个性化一面,没有将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就很可能在学生的个性化倾向与社会化倾向不一致的情况下做出牺牲学生个性发展的选择,从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展示。

一个有个性的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让我们的教育即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教育又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是在学生社会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平衡和和谐的教育,有个性的教师应该帮助每一个学生追求社会化??一个不适应社会的人将会被社会所抛弃;有个性的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追求个性化——一个勇于突破传统,勤于创新的人才能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有个性的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追求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一个既能适应社会又能创造未来的人才是21世纪所要求的高素质的人。2.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个性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将知识教学与个性成长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在课堂上,就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性教育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它不是不要教,而是把教立足于向学到转化上,教学过程就是教不断向学转化的过程,学不断摆脱对教的依赖,不断走向自主,独立,走向创新。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个性。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要淡化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创造让学生自主,独立活动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要强化学习参与,为此,要了解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的共性和个性,与学生心理上沟通,形成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设计课堂发言的内容时要具有由浅入深的梯度,创造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都有话可说,要让课堂活动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课堂真正地充满生机,焕发活力。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真正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3.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要使学生能自由的,大胆地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1)相对性评价,即将学生看成单个的人,承认其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避开学生之间的竞争,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要特别留心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并经常不断的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你们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2)激励性评价,即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正确判定教学状况;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战胜困难;对学生受到的挫折给予理解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树立学习信心。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的个性化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有意识地利用教材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运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创造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氛围。(1)运用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联想是指人们在自己的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引发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具备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二是必须要有某种诱因。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就是要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作为诱因,启发学生勾起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从而发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再进行想象创造新的形象。由联想到想象,从认识的角度看,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2)倡导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批判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之一,创造性思维的生命力在于怀疑和批判。没有怀疑就不会有发现;没有批判就不会有创造,这里的怀疑批判包括对传统,权威的怀疑和批判。要特别注意克服理性霸权和教师权威的消极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多向思维,这种多向思维正是各具特点的个性反映。在这种多向思维中蕴涵着一种怀疑于批判的精神。对于这种思维苗头,虽然稚嫩,却颇具生命力,不可轻易否定于扼杀,对于其中蕴涵的怀疑批判精神应予以倡导。

三.教学个性的设计与学生的成长

为了最好的实施教学个性,教学个性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独创性

教学个性有鲜明的独创性,这使得教学个性与“求异”紧密相关。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要常教常异。它的“求异”,是教学个性化的表现,它把教学的社会性,时代特色,民族意蕴,几千年文化精粹的积淀等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东西,通过教师的个体劳动展现出千姿百态的“教学的我”,在风格,手段方法等方面表现出“我的个性”,另外,教材的理解,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协调,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标新立异。总体而言,教师对教学艺术苦心孤诣地追求,既把前人的优点,教学精粹“积淀”下来,有出神入化地突破别人,超越自我,在集大成的基础上,完成个性特征的本质飞跃 ,形成教学的“这一个”。2.灵活性

所谓灵活,就是不呆板,能变通。这种灵活表现在:处理教材活,教师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按照《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琢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实际,“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有针对地进行教学;教学设计活,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依教材特点制定教学目的,依学生特点确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智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熟练的驾驭课堂,依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序调调整教学程序,活而不乱,导而不死,使之适应学生的要求。即使是同一篇课文,也要常教常新,有变化,出新意,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产生新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多样性

教师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新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即使同一篇课文,对不同的学生也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每一课堂教学也应该精心设计,别出心裁,使教学过程始终有新意,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固定的模式,做到思想解放,富有创造性。但是,教学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教学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而是在教师独特的整体风貌基础上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做到“不离其宗而万变”。4.时代性

实施教学个性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造的个性,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教学个性的设计必须遵循时代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拓展要紧扣时代的主题。在充分把握课文具体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之能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配合教学。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锤炼独特的教学个性,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独特性,灵活性,多样性,时代性的原则,使教学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四篇:中小学德育管理中的三重矛盾与解决路径

中小学德育管理中的三重矛盾与解决路径

学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使学校各项德育工作目标能够有序、高效的完成,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说,学校德育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的方向,在学校德育的各项工作中处于极其关键的地位。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德育管理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其他管理内容同时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普遍性意义上的重要性。而德育管理由于事关学生品德发展,与学校育人功能直接相关,使其特殊性进一步突显。因此,如何处理好德育管理中的矛盾与问题,如何从整体统筹的角度全面把握德育管理的方向,成为了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反观当下中小学德育管理的现状,依然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其中,有一些是理念的问题,有一些是实践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正确认识和理解德育管理入手,尤其是要认清德育管理过程中的矛盾。从理论研究和现实观察的交汇点来看,德育管理的逻辑起点、实现方式和最终目标中包含了德育管理的基本矛盾。我们有必要将这些基本矛盾一一剖析,从而对德育管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控制与民主

德育管理的逻辑起点

控制与民主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矛盾之一,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也是德育管理中的首要问题。这是德育管理“出发点”的问题,也是德育管理“大环境”的问题。从德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控制是要保证学校德育管理的“秩序”,形成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保持“政令通达”。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德育管理者往往过于重视控制,制定过多的规章制度,试图去规范教师的行为、引导管理的方向。而实际的效果却有可能适得其反。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看,过于强调“控制”的德育管理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受到限制,这恰恰违背了德育的基本规律。

“德育管理的控制色彩过浓”,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德育管理的重要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学校德育管理者总是倾向于塑造“严格管理”的态势,错误地认为“严格管理一定可以提高效率”。这样的管理理念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学生行为规范”的推出。学校管理者认为,只要在行为上尽可能地约束学生,就一定能够带来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同。事实上,这样的“约束”带来的反而是学生内心的排斥和行为上的反抗。最终,“行为规范”只是表面的规范,实际效果甚微。

其二,普通师生参与学校德育管理的空间有限,对学校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力。学校德育管理的权力依然属于学校管理者,普通师生在学校管理决策层面难有发言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在学校德育管理事务中的存在感较弱。

当前问题的症结在于对德育管理的定位不够准确。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考虑到德育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所具有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德育管理所独有的德育特殊性。

其一,在学校管理的顶层设计中,德育管理与学校整体管理融合度不够。德育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方面面要力求与学

校整体保持一致。正是因为与学校整体管理融合不够,德育管理中并未体现学校的整体办学方向,导致德育管理目标出现模糊的情况。例如,学校出现发展节奏过快的问题,就是因为在学校管理的层面没有做好整体的规划和把控。虽然学校提出了种种发展的目标和口号,但是在学校管理环节的具体落实上,依然存在着可供改进的空间。

其二,在德育管理的顶层设计中,并没有突出体现德育管理的道德性。学校对德育管理不仅仅要具备一般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应尽可能以一种道德方式来展开。否则,学校德育管理就会面临着种种问题。

如何平衡德育管理中的“控制与民主”这一矛盾?这需要德育管理者回到德育管理的出发点,从德育管理的目标反推德育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并兼顾德育管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统筹学校管理顶层设计。德育管理作为学校整体管理的一部分,需要妥善处理与其他学校管理领域的关系。

当前,中小学管理中普遍处理不好的一对关系就是“育人与教学的关系”。事实上,这一对关系的平衡,最终取决于学校管理者对德育的认识和定位,学校要将德育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去,彻底打破德育构成条块化的局面。其二,突出德育管理的道德性和特殊性,发挥管理本身的教育作用。之所以单独强调德育管理,正是因为德育管理自身的特殊性。学校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德育管理本身的教育作用,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亚于直接的德育。甚至,有学者坦言“民主本身作为最好的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更是一种教育生活的方式。

二、消极惩戒与积极育人

德育管理的目标抉择

制订明确而有效的德育管理目标是德育管理活动的起点。明确、清晰的德育管理目标,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德育管理提供方向指南,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衡量和考察学校德育管理质量的标准和指针。从教育的本义出发,作为“引人向善”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更应该注重人的道德发展,引导人的价值成长。在德育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始终注意保持与教育的最终目标相一致,将积极育人作为德育管理的方向。但是,在当前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却很难平衡好消极惩戒与积极育人之间的矛盾关系,过多地使用了德育管理的消极惩戒功能,而忽视了其积极育人的功能。这样的倾向主要体现在管理方式和制度设计上。

其一,在管理方式上,管理者过多地采用管束、处罚、训导等相对消极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在德育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不少管理者惯常使用一些消极惩罚的方式对待学生,特别是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上,以致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与德育管理相关的部门都是与“恐惧、紧张”的情绪相关,甚至会演变出“愤怒、厌恶”等诸多负面情绪。可以说,从实际效果上看,消极惩戒的方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更是与“引人向善”的最终目标相背离。

其二,在制度设计上,过多地依赖惩罚性和禁止性的规章制度。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德育相关的。在德育的相关规章制度中,不少学校管理者倾向于使用“惩罚性”和“禁止性”的条文。

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看,制定这样的条文是要突出学校管理者的权威,形成“严格管理”的氛围。但是,从管理的服务对象(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看,过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实质意义的认可。

如何化解当前德育管理中的这一矛盾?

首先,德育管理应当摒弃消极惩戒的做法,充分发挥积极育人的功能。挖掘制度本身的育人价值,保证制度的合理性,避免在制度设计上过多地使用“禁止性”和“惩罚性”的话语。其次,要重新审视德育管理的目标,从教育理念上重新确立德育管理的思路。

事实上,赫尔巴特早就提醒我们:“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学校管理者需要真正理解“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没有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理念,不能将教育质量狭窄地理解为学生分数的提高,更不应该以“管理式”“控制式”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否则,所谓的“向管理要效益”“以时间换成绩”的做法,一方面使得教师没有时间来思考如何通过德育工作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会使部分教师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从而成为学校发展方式变革的阻力。

三、监督与激励

德育管理的实现方式

监督与激励是德育管理的实现方式,同样也是德育管理中的基本矛盾之一。监督与激励都是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常用的德育评价方式和手段。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偏向于监督或者偏向于激励,所带来的德育

管理效果是不同的。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大致有两类:一类针对教师,一类针对学生。因为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基于学生的表现,二者在本质上是同构的,但在表征上各不相同。当前,学校德育评价方面的问题也基本上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主要方面。

其一,在教师评价上,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忽视了德育的特殊性,甚至挫伤了教师在德育上的积极性。学校管理者往往在德育评价标准上参考教学方面,采取统一的量化标准,缺乏对不同教师的现实处境的考虑。比如,不同班级的生源结构不同,不同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有差异。对教师采取“一刀切”的德育评价标准,显然会造成评价不公正。特别是对于有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班级而言,班主任投入的精力和面临的压力要远远大于普通班级。如果学校采取统一的评价方式,势必会影响这些班主任的工作热情。说到底,这就是没有平衡“监督与激励”这一对德育管理的矛盾,强调激励的评价方式在德育管理上要比强调监督的评价方式更有积极效果。

其二,在学生评价上,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从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总体状况来看,不少学校侧重于改变评价的形式,使用各种各样的“称谓”进行评价。这些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看似涉及方方面面,再搭配学校各种各样的办学理念,更是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场面。实际上,这些与传统的评价手段无异,依然是着重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评价方式,更是有“成绩一好遮百丑”的错误评价标准。从本质上来说,这依然是在德育管理上没有平衡“监督与激励”这一对矛盾。学校管理者依然本着“管”学生的出发点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这势必会造成德育评价的形式化。

有研究者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将现实中的学校德育归结为一种“看(kān)的德育”,主要表现为一种全天候的监管方式,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德育立场。事实上,管理者寄希望于用一种强制性的监管方式来达到一种表面的规范和认同,但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指向信仰价值的追求。显然,将德育等同于监管的方式并不奏效。

学校必须改革现有以教学为主的评价体系,尝试建立一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包括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同时也包括学生评价体系建设。事实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坚守两大原则:一是公正原则,即保证每一个德育管理对象都能受到公允对待;二是关怀原则,即评价体系要考虑整体发展,体现人道精神。

其一,建立以公正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公正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指标之上,另一方面要兼顾不同利益群体。如前所述,单一的评价体系势必会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也就是说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元的评价体系包括整体性的、过程性的、发展性的评价等,学校要减少评价的数量,提高评价的质量。公正的评价其基本要义有二:一是平等原则,所有的人都应一视同仁地对待;二是差别对待原则,要对于处境不利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为此,要在全校形成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每个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公平、公正的教育。这就需要学校要在现有以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方面,增强多元评价的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其二,德育评价要体现关怀原则。学校的德育管理不是以追求效率

为导向的冷冰冰的企业管理,所以在学校德育管理中要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的一面。德育评价更是如此,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尽可能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差异性,不可完全“一概而论”“一以贯之”。对教师的评价中,要照顾到新任教师和年长教师,既要呵护新任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要对年长教师给予更多的理解和认可。总体而言,关怀原则在具体实践中的落实,重点是要能够正确识别师生的真正需要,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有效的回应,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决策要能够广泛听取真实的意见。

下载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钢协: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是转型关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