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数据库doc
《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数据库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2002年正式立项实施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持,国家图书馆具体承办。本工程的目的是通过大规模、成系统地复制出版,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善本古籍,使其化身千百,为学界所应用,为大众所共享。
《中华再造善本》分为五编进行,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编》,每编下以经、史、子、集、丛编次。版本选择方面,以“选取具有较高文物、数据、和艺术价值的珍稀罕见本”为总原则,坚持选收版本大抵宋元以前从宽,明清两代从严的原则。同时为保证学术质量,在尽可能选择卷帙完足的版本的同时,采用同书同版配补。
《中华再造善本》全部采用影印形式,依原书版式,拍摄制版印制,线装八开,精工细作。封面颜色为仿清代内阁大库藏书封面磁青色,函套为蓝布四合套。装帧精美典雅,凸现其不失真、有新意、高质量、高品位的“中国气派”。一期由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根据国内各图书馆现有古籍善本的实际情况,筛选出唐宋时期、金元时期的善本古籍共758 种,其中唐宋时期442 种、金元时期316 种。续编共选目580种,分为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编,截止到2014年6月底,已出版完成466种。两期工程共影印出版珍稀古籍达1300余种,规模十分可观。
《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是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影印出版的珍贵古籍善本进行图像数字化。数字化形态的古籍,类目清晰,检索便捷,有利于研究者使用;同时又能更好地展示古籍的原貌。《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
一、海量珍稀古籍出版物文化遗产资源
《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囊括“中华再造善本”一期757种珍稀古籍的数字资源,随着项目的进展,还将收录更多善本。其选录的细目亦以写刻时代先后为序。各编所收细目的编次,则基本遵循《中国古籍善本选目》的整体格局,即各编按传统的经、史、子、集、丛编次归类,同一类目之下则以著者时代先后为序。同一种书有多种版本时,先刻本,次抄本;有稿本者,则排在各本之前。《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中所收每一种书均配有版本专家撰写的提要,并提供检索功能。简介作者生平、考辨版本源流、评述其学术价值,使得该丛书的数据库具有了极高的文献数据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保存价值。
二、优秀的阅读体验
本项目采用Deep Zoom技术,提供以交互方式查看高分辨率图像的能力。通过Deep Zoom技术,用户可以快速放大和缩小图像。Deep Zoom 允许通过提供多分辨率图像和使用弹簧动画来使载入和平移变平滑。Deep Zoom 使用多分辨率图像来实现大图像的高帧速率和快速打开体验。在加载时,只有少量数据需要在屏幕上快速显示内容。最初加载体验是显示图像的低分辨率版本,然后在变得可用时逐渐提高分辨率。因此,数据库可以实现以下阅读体验:
1、可以实现大幅图片的比例按最终用户需要显示、局部显示
2、在用户放缩过程中自动平滑展示
3、由于图片不被下载到客户端,所以可以解决有些图片存在版权困扰问题
4、可以通过嵌入代码,实现图像数据分享同时,数据库由专业古籍书装公司设计版面,页面设计富有浓郁古典文化气息,界面友好,图像质量清晰。
三、以版本展示为主,但具备全文检索、印章识别等功能的拓展 数据库采用原版600dpi彩扫的高清晰图片,主要提供版本展示。初期图像版可查询书名、提要等关键信息;在今后的升级版中,将实现古籍原貌和文字比对的方式,既保留典籍原貌,又能实现关键词或全文检索;还将预留印章缩放、识别等功能接口。
四、为古籍的数字化和跨媒体发布技术积累经验
本项目将不仅可以在PC平台上使用,还可将数据同步发布至移动平台,可以在基于Android或iOS的移动设备上访问。另外,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为我国珍稀古籍的数字化积累经验,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发扬、推广与利用。
试用网址:http://z.nlcpress.com/(点击注册并等待开通即可)售价:20万元
中国古籍影印丛书查询系统
中国古籍影印自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成为古籍整理利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各出版社积极利用古籍资源开发选题,钩沉拾遗,填补空缺,先后推出大量专题性的古籍影印丛书。作为以历史文献影印出版为特色的专业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依托国家图书馆及国内外其它图书馆文献资源,三十年来积极进取,已完成24000余种古籍的影印,大多采用专题形式,编为丛书出版。古籍影印丛书的推出,满足了社会对于古籍的需要,但从整理和利用的角度,出版社、图书馆以及使用者都期待能有一部完整回溯历年出版古籍影印丛书的书目索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有鉴于此,开发相关的数据库产品“中国古籍影印丛书查询系统”,以使这些古籍影印丛书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古籍影印丛书查询系统”一期收录1949--2010年间中国大陆新编影印古籍丛书457种,涉及古籍7万余种,二期将陆续增加民国时期以及港台出版的影印古籍丛书,并更新近年数据。该数据库分类体例统一、检索手段完备、文字校勘精准,反映了影印古籍丛书领域的出版成果。较之传统的书目可更加准确高效地揭示各丛书内容,提供浏览与检索,方便学者及图书馆界的利用。
“中国古籍影印丛书查询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一、与馆藏系统建立联系,揭示馆藏文献覆盖率。系统可与图书馆OPAC实现链接,对馆藏信息中缺少的丛书子目信息进行标注,读者可深度了解馆藏丛书信息,充分发挥图书的价值。
二、提供批量查重的功能,为文献采访工作提供便利。系统可与图书馆采访系统连结,快捷的子目查询功能,方便图书采访的查重功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协助出版社确定选题。数据库全面揭示了已出版影印图书的详细信息,出版社可据此进行选题分析策划,避免重复出版,提高效率。
试用网址:http://c.nlcpress.com/(点击注册并等待开通即可)售价:普通版3万元,定制版(可链接图书馆OPAC)3.5万元
民国时期文献总库·图书
数据库收录1911至1949年出版的民国时期的各类文献,首期推出民国时期图书,收录了目前使用率高的社科类文献5万余种1000万页,提供电子影像浏览,提供多种查找途径,今后将扩展至全文检索。民国文献数据库以书目数据、篇名数据、数字对象为内容,提供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二次检索、关联检索和条件限定检索。资源库遵循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陆续追加达到收录民国图书20余万种,同时可提供专题化定制。
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服务平台
“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服务平台”站在建设国家性历史文献总资源库的高度,发挥本社古籍文献,特别是历史人物资料影印特色和与图书馆资源联动的优势,旨在建立中国历史人物资料全景式数据库。平台以历史人物为基本条目,汇集中国1919年以前历史人物生平资料,主要包含历史人物史传文献、总传、别传、家谱、作品等历史资源原文图像,结合当代对历史人物姓名、人物关系和籍贯、身份类别等系统整理成果,通过数字化加工和标引整理,可以检索人物姓名(含别名字号等)、性别、民族、籍贯、朝代、生卒年(不详的有参考年和参考朝代)、身份类别主题词(包括身份和重要事迹、作品等)、肖像(如有)、方志省份(地方志传记类包含)、人物关系(如有)和文献出处等。平台包含各类人物传记历史文献几千种,近200万页,历史人物几十万人。此前,一些类似的历代人物类数据库,在容量规模、人物库建构以及文献整理和标引等诸多方面都与本项目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在人物选择和数据库规模容量上,目前还有没有相似产品问世,本平台可以说填补了中国历史人物资料规模数字化的空白。
项目具有持续性,以后将陆续开展2期和3期的数据升级与加载,将全面汇总中国历代人物,全方位展现华夏人物的风采,堪称当代“历史人物志”。
计划售价: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