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星南报告会主持词
丁校长在张星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近段时间以来,有一个名字在鲁北大地广为传颂,有一位老人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她,就是我市已故优秀共产党员张星南。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她用不平凡的一生书写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书写了一个鲜活、不朽的传奇。
她,1949年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蒙冤26年,青春年华受尽屈辱却对党矢志不渝;她,迟暮之年仍炽热地燃烧自己,用生命的火炬映红了党旗。她,在离休后的30多年里,义务培育苗木28万株,开垦绿地1万多平方米,保洁道路1万余公里,向公益事业、灾区群众和贫困学生捐款20多万元;去世后,遗体捐献给社会做医学研究,一生唯一的存折上,仅仅剩下22.43元,骨灰盒里,只留下她的一缕白发和一副戴了多年的眼镜。她,曾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文明市民、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齐鲁百佳环保女性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张星南同志病逝后,德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翠云同志先后三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市广泛宣传张星南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张星南同志学习活动。
—1— 中共德州市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张星南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2013年,张星南被确定为山东省重大典型,在全省进行了集中宣传,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张星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不仅是一次缅怀和追思,更是一次洗礼和传承。
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共计 人。欢迎大家!
下面,张星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正式开始。
有一位宣传工作者,在张星南老人生前多次对她进行过采访报道,老人去世后,又一遍遍饱含深情阅读了老人留下的数十本日记、手稿和来往信件。他说:“多年的耳闻目睹,使我一步步走进了老人的精神世界,自己被深深地震撼了”。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禹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禹城市报总编关东振同志作报告。
…… …… ……
感谢关东振同志的精彩讲述。我们同样为身边有这样一位高风亮节的榜样感到骄傲!张星南老人的孙女王坚锐曾对奶奶的清苦生活和忙碌工作疑惑不解,细数着与奶奶一起生活的每个日子,她逐渐读懂了奶奶,读懂了奶奶的坚定信念、大爱情怀。奶奶走了,留给她一把工作用的铁锨、一份榜样的力量。
—2—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王坚锐一起走近亲人眼中的张星南,有请王坚锐。
……
…… ……
谢谢坚锐。
这是一段温暖的记忆,也是一段催人奋进的记忆。下面这位报告团成员,小时候与张星南老人是邻居;长大后,在老人崇高精神感召下,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成立了一支义工队伍,学习张星南老人,高擎奉献旗帜,甘做“大爱”使者,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张星南走了,无数个张星南来了。
有请禹城义工负责人陈金达。
…… …… ……
(结束语)忠诚铸就信仰,奉献凝聚力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就是一个标杆。张星南同志用她89年的坎坷经历,证明了人生真正的价值,诠释了幸福快乐的真谛,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益于个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更为高尚、更
—3— 为纯粹的生活方式、工作理念和人生追求,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永葆青春、可以传承的道德力量。张星南同志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赤诚为民的奉献情怀,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为我们树立起一座共产党员的精神丰碑。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市委号召,深入开展向张星南同志学习活动。要以张星南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将她的精神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开创全市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张星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优秀共产党员张星南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报告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光临!再见!
—4—
第二篇:张星南事迹
张星南:蹉跎的青春
用后半辈子弥补(附照片)
禹城,大禹治水之城,隶属于山东西北部德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如今,它因为一位已离去的老人——张星南而感到骄傲。
6日、7日,记者走访了老人生前的生活过的地方,禹城。
从济南出发到禹城,开车大概1小时左右。三九天的寒冬刚过去一波寒潮。一路上,前几日落下的雪仍然铺盖在道路两旁的庄稼地上,冻得化不开。
阳光照在雪地上,眼睛里感觉敞亮了不少。但是心里惦记着此行的采访,多少有些不安。
不安的原因是之前只是从报纸、网上了解到张星南老人的一些人生遭遇以及典型事迹。“大爱无私”、“乐于奉献”这是描述她时经常出现的词语。但这似乎并不完整。
张星南,1923年10月出生,2012年9月13日去世。89年的人生岁月,因为一段被错划为“反革命”的历史遭遇被生生地截成两段。
1947年,张星南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就读于数理系,后来放弃学业于1948年7月参加革命,并于1950年来到山东禹城工作。然而解放不久,因为一封诬告信被错划为反革命,从此开始了长达26年的“牛棚”岁月。
直到1980年,中共禹城县委正式对她作出平反决定:恢复公职、办理退休。1982年改为离休。
这一年,她已经59岁。
临近花甲之年,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间了,而对于经过了大半辈子苦难的张星南来说,属于她自己的人生似乎才真正开始。
张星南闲不住。在向老领导的多次请求下,张星南终于被安排到当时县农业局土壤普查办公室做彩描地图工作。然而,一份工作似乎并不够。1983年,禹城县新建了行政大街和南北大路,那时还没有环卫部门,她看到大街上不少地方有垃圾,立即自费买来扫帚、铁锨,并与老伴一起开始义务清洁工作。
1986年,禹城成立了城区绿化队。建委领导考虑张星南老人年时一高,早起扫大街又不安全,决定调她去绿化队工作,实行弹性工作制,来去自便,并劝他放弃扫街。张星南没有听劝,仍然早起扫完大街再到绿化队义务栽培花草苗木。
也是这一年,63岁的张星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她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离休不离岗,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事实上,平反之后她也是一直这么做的。有人算了一笔账:这么多年,老人为城市清洁道路1万多公里,培育苗木30多万株。
然而不仅仅如此,除了义务劳动,张星南老人经常以“服奉乐”的名字为贫困学生、重病患者、灾区捐款,30年来,累计达到20多万元。
老人离世后,她的存折上仅剩下22.43元。而对子女,老人留下的或许更多是精神财富。“我们买回迁楼时,她帮忙给了3000元钱。”三子王国卫清晰记得母亲少有的“慷慨”。次女王惠民解释说,母亲经常教育他们:只要人不懒,就会饿不着。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
“我们开始也有些不理解,但是她很倔,我们做子女的也不想让她生气所以只得随着她。”王国卫说。
或许正是这种倔强的劲头使得她在26年的牛棚岁月中活下来了,也塑造了她的硬朗的性格。女儿王惠民提起母亲曾经的想法,“不想把反革命的帽子带进棺材,要坚持活下去”。
第一次走进老人生前居住的房间,令导报记者印象深刻的也正是其照片里清瘦的面孔流露出的坚毅、硬朗气质。五十来平米的房间里有两室一厅,中堂上除了毛主席的画像,左边是挂着“爱人如己”、右边是“服奉乐”,即服务、奉献、快乐之意。采访行程结束之前,导报记者走访了汉槐公园,老人生前曾在这里做义务清洁。公园西边围绕一棵千年古槐建起了一座石台,石墙上镌刻了一篇《古槐志》,其中有一句当地王氏家族的祖训,“为民者,勤劳生产,苦奋斗”。
张星南祖籍是河南,1950年来到禹城。当然,她并不是王氏后人,但是这句祖训可谓是她生前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对儿女的教育想法。
但勤劳、奋斗只是她的表现方式,骨子里的硬朗为她塑造了一种生命的韧性。
很多人都疑惑:老人这辈子受了这么大的冤屈,就不怨恨吗?
“老人曾经感叹道,想把蹉跎的年华追回来,遗憾自己的青春被浪费了。”曾于老人生前采访过她的德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王新晶提到了老人的想法,她只是想弥补做一些事情,如果再怨恨恐怕后半辈子也荒废了。
老人走了,留下的遗愿是把自己遗体捐赠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图片说明:张星南生前居住的房间里,中堂挂着毛主席画像,左边挂着“爱人如己”的书法作品,右边则是,“服奉乐”。
见习记者
张宜俊摄
第三篇:张星演讲稿
家下午好!今天斗胆跟大家交流一下设计上的经验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所有做设计的人我们天天都在谈论着我们要创意,我们要去做一些原创的设计或者去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出来,实际上这个很辛苦,很累,而方法确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的话就是获取设计的元素方式在哪里,我们会发现在我们公司里面也经常看到很多的设计师一开始有一个设计要做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不断的翻书,去看很多的资料,我曾经也有这样的习惯,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个习惯不讨巧。后来我就跟公司里的员工说这些书不能不看,但是也不能多看,实际上有的时候我们看了过多的专业的书籍或者资料以后,在很强的仪式上抹煞了我们创意的胆量,我经常观察有很多的设计师,他们在做一些东西设计过程是怎么样的,当他要做一个卡拉OK的时候,会翻找出很多卡拉OK的书去看,做办公室的时候也会找很多办公室的书来看,你看这些书在马上要做设计的时刻看这些书的目的是什么?他说我希望在这些书里面找到一些灵感来启发自己,但是从这些书中没有找到灵感,反而很多东西不敢做。要做一个办公室的书然后就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你脑子里所有能想到的创意都已经有人做过了,你看的这个书籍就是抹煞了你的胆识,等你看完很多书籍以后就发现所有能想出来的东西都曾经在哪一本书上看过,于是就不敢下笔做这样东西,这时候作为创意来说我们是进入一个误区,做一年走遍天下,做三年寸步难行,实际上这话说的就是当你学校毕业才做一年的时候会觉得天下不过如此,设计也不过如此,觉得很容易上手,很好做,但是做了三年以后就会发现它越来越难。实就跟你看书的道理是一样的,而我们很多的知识灌输到大脑里的时候抹煞了我们的胆量,有没有办法获取一些新的资源或者设计的元素点,如果我们把室内设计作为一个装水的桶,这个桶里面装的是室内设计所有可以运用的历史资料、元素或者是创意的东西,就像零件一样的,然后我们每次做设计的时候在思考一个东西的时候放一个勺子就舀水出来往自己身上浇,然后你会发现在水桶里装入知识、档案、零件的速度远远不及你往外舀的速度。当这个时候突然间有一天我发现这个世界上不只只有一个桶,你会发现原来时装界也有一个桶,广告界也有一个桶,哪怕工业、电器行业、地产行业都有很多的桶摆在你的面前,里面有无数的资源可以去用或者变化,就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视野一下开阔了,原来做室内设计不一定要看室内设计的书,有很多时尚的杂志要拿来翻翻,有很多流行的杂志也可以去看一下,家居可以放大成一个空间,建筑可以缩小成一个室内,你的视野一下开阔了,就像一桶水一样,你发现你身边放了很多的桶,你的勺子可以到别人的桶里面舀水了,而你自己的桶永远都不会枯竭,而别人的桶有很多人也会往里面添加东西。
我喜欢看很多的书,但是我很少看室内设计的书,偶尔看室内设计的书我通常只看图片不看文字,可能很多设计师都有这样的习惯,只看图片,不看文字,因为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一个好的作品可以呈现在照片上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跟你的理解方式去看懂他,至于这个设计到底原始的设计目的是什么样的或者设计后为它所配写的文字是什么样的,作为我个人来说并不觉得它太重要,而是希望用我的理解方式将它记录。
在前年的10月份我帮佛山的金意陶公司设计了总部的思想馆,可能有一部分的设计师通过一些网络或者杂志或者其他的信息渠道有看到过这个作品,在这个作品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一盏灯,这个灯申报了基尼斯世界纪录的这么一盏灯,它没有什么具象的形态,在这个展厅里接待了非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有组织或者无组织的到这个展厅来参观,参观的时候我就经常仔细去听他们对这个空间的评论,我发现大家都对这盏灯很有兴趣,我就听到他们说这个灯很有意思,这个灯很像一朵云。有一些认识我的设计师看到我就问我,你们设计的这个灯是不是一朵云,我说是啊,又来自其他城市的设计师到这个展厅来看他们会说这个我觉得很像一条鱼,他们也会问我设计这个灯灵感是来自于一条鱼吗?我说是。还有一些设计师会说张老师你设计的香蕉很棒,我说是。大家对它有不同的认知,我会告诉所有的人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因为在设计之初这个灯的形态我们就是希望让所有来看到它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并且记住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金意陶的展厅叫做思想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不能终结别人的思想,要将思维的空间留给参观的人,所以我们这个形状怪异的灯只是希望来观看的人用他自己的解读方式来解读它。我们现在除了这种方式来获取一些元素和思想以外,还有什么样的东西来可以创意的?这就是心理学,这是一个极具创意的东西,在心理学层面大致将它归纳为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谈及的东西就是动机,而如果我们能够获知客户交给你一个空间的时候要完成什么样的目的,自然你会有很多的好点子,这样的好点子并不一定就是非常具像的东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像夏天的时候麦当劳的生意很好,大家有没有发现麦当劳的空调特别冷,为什么把空调开那么大,不想节约用电,不想低能耗一些,为什么呢?因为麦当劳或者肯德基不希望你在那坐太久,所以他会把冷气开得低于我们在某一个时间段的承受能力,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他这样的企业来说所消耗出去的能源和翻台率所换回的报酬,这样的能耗是低的,所以会把空调开得特别的冷。如果你去拉斯维加斯会发现房间很舒适,床也很舒适,但是你在房间里睡不着觉,我当初觉得也很奇怪,后来通过很多的朋友和渠道去问,有没有什么伎俩在里面,当然有了,在很多的客房里面发现你待在客房里面的时间很长,就往空调风口吹氧气,这就是要让你大脑清醒,让你睡不着觉,因为大家都睡觉了谁去赌场,它是具有目的性的在做。第三就是纯粹物理性的创意,我们设计的这个思想馆有两层楼高,因为二楼有五米多高,在这个建筑里,这条楼梯就是直通的,直通的楼梯就会走起来给人感觉很累,我们只能把这个楼梯拆除符合硬性规范的楼梯才能解决上楼梯累的问题,我觉得这也不一定是这样的。我回忆起很多年前我去西藏旅游的经历,99年的时候我一个人去了西藏,我到纳木措记得进藏以后我很远就看到了珠穆朗玛峰,然后我一个人就背着40多公斤的行李,在那走了41天的时间,就向着珠穆朗玛峰的方向走了41天,然后我发现它还在那么远,后来我就把这个回忆联系到这条楼梯上,我找到一个目标,发现原来人在走一段路的时候,他的累来自于他心里的目标距离。不管是黄山还是泰山或者其他可以登山的地方,他会往登山的路上设上几个景点或者几个小亭子,这个时候让人不是那么辛苦,因为不会向着最顶端的距离,而是有了一个较短期的目标,会发现上山的时候再走一会儿就会到第二个景点或者第二个亭子,我们会以第二个,第三个作为目标点向前出发,而一条楼梯如果是直通的楼梯中间没有休息平台的情况下被拉得很长,而每个人的目标都是在二楼的楼板,跟经验值进行对比,你会发现你回家的时候要走的楼梯可能只有11级或者12级,你一定不会一下连带着走上几十级的台阶,这个时候会跟以往的经验去做对比,对比之后你会发现这条楼梯太长了,走起来太累了,我们既然找到了累的原因,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打破你的传统思维,打破你的目标点,并且让你跟以往的经验不构成对比。我们将这条楼梯的侧面一排装上了磨砂玻璃,在磨砂玻璃罩子里面安装了一排灯,然后装了感应系统,这个时候当把的脚踏上这级台阶的时候侧面的灯就会亮,当他的脚离开这级台阶的时候侧面的灯也就熄灭,侧面的灯是随着你脚步的频率而闪烁的,这解决了几个问题,解决了灯不用长亮的问题,第二解决了目标点的问题,所有上这个楼梯的人习惯性眼睛都是看着侧面的灯而上楼的,不知不觉在游戏的过程当中被我们骗到二楼去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修正本质的东西就可以达到结果,这个楼梯做完了以后有很多的老人带着小孩就在这个楼梯上面玩,觉得非常有意思,甚至研究这个东西,这也是一种方式用来带动创意,不一定要在形体、材质上去做文章。第四个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东西需要设计的,什么东西是不需要设计的。看过很多朋友的设计我都很惊讶,我们是不是真的把有一些东西做得太多了,我们一直力图在做减法,但是我们发现做得很多,因为我学习心理学很长的时间,所以有时候我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我都注意观察每一个空间和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的行为习惯,我经常会发现有一些东西很奇怪,不被人关注,但是却被设计师所重视但是不被大家所关注。请大家看着我,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现场天花是什么颜色的,通常你很难回答,通常你要抬头去看,这说明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经常把很多的钱花在天花上,但是你作为一个设计师进入到这个空间的时候都不会具像的去记忆下它,我们是否需要花很多的钱花在这个不被重视的地方,但是不见得作为的天花都不需要去刻意妆点,如果要将钱花在天花上就必须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让人可以关注它,否则钱就白花了。
有很多的形式可以延伸你的视觉,延展你的方式让别人关注到,有没有人做设计的时候发现今天要做的平面空间里有一条柱子很碍眼,有一条梁很麻烦,不管是公共空间,还是住宅空间,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这样的情况,通常我们的思路有一个方向,我如何将柱子做漂亮,但是我们遗忘了第二种方法,我们如何让进来的人忽略去看这条柱子,我觉得这个可能还更加有效,所以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设计,有一些东西不需要设计,如果你需要设计它的时候,设计出来需要被人发现,否则就失去了成本投入的意义。第五个观点就是我们能否作出一个震撼性的东西。就是经验尺度,我们做一面墙以前都要留缝或者不留缝,大家有没有设想过什么东西叫做缝,缝这个东西到底代表什么样的尺度,请问三毫米这个尺度是否可以将它列为缝,五毫米是缝吗?十公分算不算缝?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来思考,每个人大脑里面都有一个经验和印象尺度将这个东西称呼为什么。到一个人家里面,家里面上面有一条梁,这个梁25公分宽,40公分高,进来的人会问你你家为什么有这么一条梁,在以前家装的时候将一条梁包框,来到这个空间里的人抬头一看这个东西他的反应是什么,这个造型不好看或者这个造型不错,没有人认为它是一条梁,因为它在尺度上已经突破了你经验范围内对它的认知,就像一个震撼的空间一样,今天这个会场会不会震撼我并不觉得它很震撼,空间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震撼指标,怎么样才能够震撼,怎么样才能超出你的经验尺度,今天的这个厅它有长、宽、高,有比例,比例就会让你觉得是否突破了经验值,就会让你觉得是否在视觉上产生了震撼感,现在的这个会场按照它的平面尺寸,这个楼板要有多高你会觉得震撼,6米不震撼,因为平面就这么大,10米你会不会觉得震撼,还不会觉得震撼,20米一样不会,30米还不会,因为这些尺寸都会在你经验值范围内,你的经验值是有弹性的,眼睛中只要见过了20米层高这种尺寸大小空间你的弹性就会被弹升到30米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尺度才震撼了。如果说同样我们以20米的高度不变但是它的宽度2.5米,长度20米,这个时候就震撼了,因为你不会去用一个礼堂,用一个中厅衡量现在这个空间是否震撼,因为你参考的经验值一一网通类型空间,如果是一条2米或者2.5米宽,但是有10米长,高度有20米的时候就会觉得震撼了,因为你会拿过道跟它去做对比。就像做一扇门,为什么到现在装饰的技术,施工的水平这么高的情况下还有很多的门依然沿用着以往的尺度,2米的高度,我觉得这个很不可思议,以前在我们学习的规范里说2.1米高度的门或者80公分宽这些都可以了,但是那本书我去看了一下,它上面的那个年代可能我们都还没长高,但是到今天技术等等都已经达到的情况下,要命都可以用脚指头当遥控器了,我们还做这样的门我觉得很奇怪。什么样的门会让人很震撼,大家会认为门做高了就会震撼,但是不见得,成等倍率放大的东西都不足以能够震撼人心,当一扇门两米高的时候80公分,是不是我们这扇门做到2米宽,2米高的时候就震撼人心,其实不见得,因为是成等倍放大的,是否可以将门保持80公分的宽度,但是高度达到4米,这个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尺寸的非经验性,所以我们不断的在突破一些非经验性的尺度而不违反人体工学。现在的人体工学也值得怀疑,我很希望将来自己有时间可以仔细的分析一遍人体工学是否存在一点问题,颁发了一个全场设计大奖,就是一张非常普通四方的桌子,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最佳人体工学,其实我们的书桌或者饭桌通常都是76公分的标准作为我们现在的应用标准,但是这个桌子是比正常的使用了76公分整整高了十几公分,高了十几公分的尺度是不人性化或者不人体工学的,椅子也可以做高十几公分,但是椅子做高了脚就没地方放了,那可以做一个踏脚的,有人说你不是强词夺理,你告诉我你的这个桌子为什么很科学,因为全世界所有76公分高的桌子,你煎一个蛋或者蛋糕弄洒到桌子下的时候,你蛋糕朝下或者你煎好的鸡蛋朝下,而我这个桌子装上任何食物装在盘子上推到桌下的时候永远是盘子落地的。
最后一点就是跟客户的沟通方式,我见过很多的优秀设计师沟通能力比较弱,以至于客户对他们的信任能力比较低,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培养重要的地方,一个东西无法实现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纸上谈兵,你实现一样东西的重要性就像英雄不问出处的,有很多时候你可以用技巧性的方法说服你的客户,而切忌不要告诉你的客户最后会有多漂亮,因为漂亮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无力了。因为你跟你的客户说可以给你一个很漂亮的空间,客户可以告诉你我觉得它不漂亮,当他说出不漂亮这三个字的时候我们无力辩驳,我们毕竟都是人,我们需要去尊重和赞同他人的审美与我们不同,并不代表我的审美一定高尚,每个人对美的追求都有,所以我从来不跟客户说这个空间做出来有多漂亮,我只会告诉他物理性或者无法反驳的东西,无法反驳的就是生活的标准,生活的方式和一些物理性的流程或者心理学上的动机和需求,这些东西是不可辩驳的,而这些东西和客户交流感受到最重要的是细心、周到和你设计的空间是给我用的,而不是给你用的。很多的设计师跟客户沟通之后达到的结果就是客户拍腿说,我懂了原来你是拿我的空间做实验,这是我们设计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替对方着想,这个时候很容易达成客户的安全感。分享一下与客户交流的方式,可能比较狡猾,但是值得探讨,在很多的杂志上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在广州有两个设计师一个叫做老狐狸,一个叫做小狐狸,小狐狸就是我,老狐狸就是我们崔华丰先生,小狐狸是怎么跟客户沟通,我从来不跟客户谈设计、色彩等等一切专业名词,大家回去可以跟一个非专业人士提到,什么是空间对位,什么是尺度,什么是虚实关系,我相信听到你说这些词汇的人通常都听不懂,室内设计师经常犯的跟客户沟通的大忌就是把客户当成设计师来沟通。我们广州的老狐狸是怎么跟客户沟通的?我们的崔华丰先生总是告诉他的客户们说,今天我给你设计的这套方案是非常具有东方文化气息的,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空间,里面蕴含了很多的精神跟文化层面的高度,只有你这样的人才看得懂,很显然他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文化将了他客户的军。
今天在这儿就将我的一些经验和我所观察到的东西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一点点的启发或者在未来的时间里走到每个地方的时候进门可以先抬头看看天花是什么颜色,谢谢大家!
第四篇:信仰的力量——张星南同志先进事迹
信仰的力量 ——张星南同志先进事迹
“儿啊!妈临走前托你三件事:一是要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事业。二是我走后,你要继续资助东明县那个孩子,政府发给咱的抚恤金,也要给那个孩子留着。三是想法找找东明县那边的领导,把孩子的户口问题解决了,没户口就没法考大学,孩子这辈子就给耽误了!”
——这是89岁的老党员、山东省禹城市离休干部张星南对大儿子王国防的临终嘱托。
2012年9月13日22时30分,老人安详地合上了眼睛。这个曾被错打成反革命蒙冤26年,受尽屈辱却对党的信念矢志不渝,从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历经37个春秋63岁才如愿的党的好女儿走了——
这个离退休后3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清扫街道、捡拾垃圾、培育苗木,却分文不取的义务清洁工和园丁奶奶走了——
这个每逢党的生日、国家重大纪念日,还有长江抗洪、非典、汶川、玉树地震等国家危难之时都缴纳“特殊党费”的“特殊”党员走了——
这个每天吃着馒头咸菜,穿着破旧衣服,家徒四壁,却先后捐出20多万元工资,资助希望工程、春蕾女童、贫困学生的慷慨老人走了。
老人走后,她的遗体捐献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灰盒里,只留下她的一缕白发和一副戴了多年的眼镜。在她一生唯一的存折上,仅仅剩下22.43元。
老人没有留下什么,而在她简陋的橱柜里,却装满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东省文明市民、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齐鲁百佳环保女性、德州市十佳文明市民、德州市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德州市模范老人、感动德州十大人物……
“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念,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1923年农历10月19日(公历11月26日),张星南出生在河南省邓县(今邓州市)彭桥乡张家庄,这是个只有六七户人家的小山村。出生时,父母给她起了个很普通的名字叫张玉芳,上小学时老师给她改名为张洁玺。
1947年,风华正茂的张洁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数理系。然而,进了学校,解放区的先进思想却深深地吸引了这位有志青年,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学业投身革命。1948年6月在地下组织的安排下,她到了苏北合德(现射阳县合德镇)的中共华中党校。根据工作需要,她改名为张星南,共产党在南方成立,党就是“启明星”,星南就是永远向着共产党。就这样,星南同其他进步青年一起,边学习边劳动,开荒种菜,自力更生,为日后的革命工作积蓄着力量。
1949年5月,作为解放上海大军中的一员,张星南重新回到了上海,参加了接收上海的工作,昼夜不歇地到工厂学校做青年人的宣传发动工作。因为表现突出,7月她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不久,她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申请书中,她引用了作家巴金的一句话:“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念,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金秋十月,伴着共和国成立的喜悦,张星南作为优秀的团干部,满怀憧憬地进入上海华东团校学习,四个月后圆满结业。随后,她响应组织“知识分子到三个解放区”的号召,报名来到了山东。她先在山东省委,后到渤海党委、洛北区委,最后定岗于禹城团县委,分派到十里望区担任团委副书记。从此张星南与这座因大禹治水而闻名的鲁西北小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怀着对党的事业火一样的热情,张星南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1953年夏天暴雨成灾,徒骇河在火车站附近决口,临近的村庄被淹。身为十里望区团委副书记的张星南此时正在范庄村蹲点,白天与群众一起抗灾,晚上则挨家挨户为烈军属和普通群众看房子、查水情。有困难,她毫不退缩;有危险,她冲锋在前。出色的工作,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誉。
后经人介绍、组织推荐,张星南与伤残军人、禹城公安局副指导员王茂富结成革命伴侣。星南当时的想法非常单纯,他为革命光荣负伤,我要照顾他一辈子。婚后的生活紧张而又甜蜜,为了不影响工作,大儿子国防刚满月就送到了乡下奶妈家,小儿子卫平出生18天就找人代管。此时的她,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为党的事业,为建设新中国拼命工作。
“母亲错打了孩子,错了就错了,难道还要责怪甚至怨恨母亲吗?” 天有不测风云。1954年秋天,正当张星南满怀信心投入工作的时候,一封举报信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举报信诬告她为国民党“三青团”的骨干分子,是潜伏在人民队伍的特务、反革命分子。没有调查,也几乎没有讯问,以她“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隐瞒历史”的罪名被关押,与家人划清界限,不允许与两个孩子在一起。接下来,勒令离婚,遣返原籍,接受改造。
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月光皎洁。正当万家团圆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作生离死别。丈夫瞒着组织送她去火车站,后来被人看见作了汇报因此受了处分。两个人走到县城外两棵大树下,心如刀绞,丈夫擦着火柴把两张离婚证烧掉了,发誓要等她回来。接着,丈夫又从奶妈怀里把两个孩子抱到她面前,大的一岁两个月,小的只有两个月。张星南含着眼泪把孩子抱了又抱,亲了又亲,几次走出去,又返回来,她怎么能够舍得离开这么小的骨肉啊,怎么能够舍得离开相依为命的丈夫啊!来到河南省邓县彭桥乡南岗村初级农业社,淳朴的乡亲们敞开胸怀迎接了这位“看上去不像坏人”的女人。尽管高强度的劳动让她喘不过气来,但她却为又一次获得了为党工作的机会而高兴;尽管夜深人静的时候常为思念年幼的孩子和残疾的丈夫而以泪洗面彻夜难眠,但是,第二天,她会照样带着微笑出现在乡亲们面前。
屋漏又遇连阴雨,在组织的“关怀”下,丈夫又不得不与别人结了婚。她仅有的一点希望破灭了。
1957年,在一些好心人的一再撮合下,张星南成了家。丈夫王金兵是个讨饭长大的老实人,小她整八岁,家在湖北省光华县(现老河口市)纪洪镇红云村。结婚后,育有一儿两女,儿子王国卫,女儿王中华、王中杰。
由于张星南特殊的身份,每次政治运动来临,她都首当其冲,成天被揪来斗去。随着政治运动的升级,对她的迫害也不断加剧:麻绳换成了手铐,双脚戴上了脚镣,头顶竖起了纸帽,甚至下地干活,别人休息,她却要双膝跪地,接受批斗。民兵逼她背“语录”:“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她不,偏要说“斗争、胜利,再斗争、再胜利,直至成功”,结果招来一阵惨烈的毒打。打过之后,张星南家也没回,又一瘸一拐地下地去了。
时至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又狂飙突起。这一次,张星南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一伙人在批斗时,将她的左眼打肿出血,起初看东西模糊不清,20天后,左眼完全失明。两个看守她的民兵为了显示斗志,拉着她的一只手往电闸上按,企图逼她自杀。张星南不知从哪里来的劲儿,拼尽全力不让自己的手触到电闸,最后硬是从两个大汉手中挣脱出来。
即使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张星南也没有丢弃信念,仍然不间断地向各级政府反映自己的问题,始终坚信党会给自己一个清白。她对儿女们说:“妈的问题迟早会解决,这辈子你们要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啥时候都不能改变。”
这期间,她的家人给了她莫大的支持:夜晚被拉出去批斗,婆婆搂着三个孩子不睡,再晚也要等她回来;在被民兵关押期间,婆婆踮着小脚为她送饭,鼓励她:吃点,吃饱了才有劲,才能撑得住。左眼被打瞎后,婆婆和丈夫商量,将圈里的一头小猪卖了,换回36元钱连同一双布鞋塞给儿媳:“到外面逃命吧,别在家里等死了。” 并嘱咐她:“拿着这双鞋出了村后,一只扔进池塘里,一只放在池塘边上,这样他们以为你投塘自尽就不会去追你了。”张星南为婆婆和丈夫的善良所感动,但问题没有弄清楚她死也不会当逃兵。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党啊母亲,你何时能认下你这个忠诚的女儿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随着频繁的政治运动的终结,张星南也有了一些人身自由。这一年的秋天,张星南收拾完地里的庄稼,揣着亲友们凑起来的80元钱,一路北上,回到了一别24年、给过她欢乐也给过她痛苦的山东禹城,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申诉之路。为了防止外出时人被扣留或申诉材料被没收,离家前,张星南将部分申诉材料留给了儿女们:“万一妈不在了,你们要继续找,一定要给妈找回一个清白。妈这辈子缺少的,一是清白,二是工作。”
几经周折,1980年12月24日,在当年与张星南一起工作的老同志们的帮助下,中共禹城县委终于为张星南作出平反决定:恢复政籍,办理退休。至此,蒙冤26年的张星南终于重见天日。听到这个消息,张星南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兴奋、冤屈、悲伤的眼泪一涌而出。“党啊,亲爱的妈妈,女儿终于回到你的怀抱里了!”
消息传开,有人问:吃了这么多苦,你不恨么? 她回答:“就像母亲错打了孩子,错了就错了,难道还要去责怪甚至怨恨自己的母亲吗?”
1982年4月,组织上又为张星南办理了离休。1986年4月16日,63岁的张星南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至此,距她写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已经整整过去了37个春秋。
“是党把我从一个幼稚的学生培养成革命干部,有生之年得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是党把我从一个幼稚的学生培养成革命干部,是党把我20多年的错案予以纠正,这一切都使我坚定了一个信念——离休不离岗,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入党时张星南在日记里写下的一段话。
多年的冤屈得以昭雪,张星南的内心,充满了对党无限的感激。她觉得,此时的自己,最迫切的事情是要把失去的岁月追回来,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
于是,她多次找到有关部门,恳切地希望给她安排一个工作,但由于年事已高,均被婉言拒绝。无奈之下,她找到当年她在十里望区工作时的一位老领导,老领导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经多方联系,终于安排她到当时县农业局土壤普查办公室做彩描地图工作。从此,她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不顾年老体弱,加班加点,勤学苦练,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竟描出了名气,别的单位有描图任务和外地有人参观,还专门请她去做示范。单位领导提出每月给她18元的补贴,她死活不要,她说:“我不是为了钱,我有退休金,只要能为党做点工作,我就心满意足了。”
一门心思为党工作的张星南,总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1983年禹城县新修了行政大街和南北大路,那时还没有环卫部 门,她看到大街上不少地方有垃圾,立即自费买来扫帚、铁锨和簸箕。
1983年11月28日清晨四点多钟,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张星南和老伴就出了家门。当时的街道上还没有路灯,坑坑洼洼,两边的沟里杂草丛生。这样的路难扫不说,还要除草,扫一遍要花费四个多小时,老两口扫完常常已是上午九点多钟了。就这样,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就连大年初一,张星南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扫帚。
老人的行动唤醒了人们的环卫意识。有一天,县建委的司机早起看到漆黑的大街上,有位老大娘在扫街,回到单位说起此事,领导不信,便亲自早起察看,一连数日,亲眼所见,建委主任为之感动,于是督促成立了县城环卫队,张星南也真正成了一名只干活不领报酬的编外环卫工。
老人渐渐不满足于扫大街这一份义务劳动。从1985年4月开始,禹城旧城改造,拆迁老庄大街建“大经一路”(现“站北路”),县里成立了拆迁指挥部。在她的一再要求下,领导同意她在指挥部上班,分配给她的任务就是接听电话,接待群众来访。这样,每天早晨,她先扫完四个小时的大街后,又第一个来到指挥部。先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井井有条。然后她守在办公室,认真接听电话,耐心接待来访。下班后,她每天坚持走访拆迁户,65个拆迁户统统走了个遍,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拆迁政策,精心掌握每个户的详细情况。指挥部领导让她负责发放建材,每个户主只要走进办公室,张星南就马上能说出他姓甚名 谁、家里几口人、拆迁面积,按国家规定应该给他多少建材,毫厘不差。
1986年3月16日,禹城成立了城区绿化队。建委领导考虑到张星南年事已高,早起扫大街又不安全,决定调她到绿化队工作,实行弹性工作制,来去自便,并劝她放弃扫大街。张星南没听劝阻,仍然早上早起,扫完大街再到绿化队义务栽培花草苗木。
从此,人们每天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骑着三轮车往返于街道和绿化基地之间。为了节省经费,她经常到临街单位厕所里挑大粪沤制肥料,还经常走街串户收集罐头瓶子用来培育枝条。为了掌握花卉栽培技术,她自费订阅了多种苗木栽培的刊物,还自费参加了上海举办的花卉种植技术函授班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花卉专业函授班。为了摸索花卉生长规律,她把铺盖卷搬进了只有五六平方米的花室,一天24小时吃住在里面,夏天潮湿闷热,蚊子成群,浑身上下被咬得满是疙瘩,冬天冷如冰窖,冻得手肿脚裂。
有人给老人算了一笔账:这么多年,她义务为城市保洁道路1万多公里,培育苗木30多万株,开垦绿地1万余平方米,为市里节约开支15万多元。
工作之余,张星南一直坚持学习。多年来她一直自费订阅《人民日报》、《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等党报党刊,自己看了还经常推荐给家里人和绿化队的同事们看。为让家里的党员了解党的历史,她花了将近900元为家里的6名党员每人买了一套《中国共产党历史》。她在日记里写道:“共产党员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奉献到老!”
“为人民服务就是奉献,奉献就是快乐的。”
走进老人简陋的客厅,正中间墙上贴着毛主席画像,两侧挂着两幅字,一幅“服奉乐”三个字是建国后禹城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向旭为她题写的,另一幅“爱人如己”四个字是曾任全国老龄委副主任的邢雁所题。
“服奉乐”的来历是这样的:1985年春节前夕,当她还是一名编外环卫工的时候,市建委领导坚持给她100元补助费,她实在推辞不掉,就找到附近的幼儿园,将署名“服奉乐”100元捐款悄悄放在园长的抽屉里,并留了一张条:“我这一辈子没为革命做多少工作,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了。”
“服奉乐”,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奉献,快乐。
张星南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1985年开始,每逢“六一”儿童节,她都拿出100元钱捐给孩子们。2001年,山东省妇联推出春蕾计划,张星南与4名贫困女童结成对子并资助她们。
2002年5月8日,由于劳累过度,张星南又晕又吐住进了医院,两天后又因为阑尾穿孔引起了腹膜炎动了手术。苏醒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孙女王坚锐赶紧为资助的春蕾女童送去当年的捐款,并用颤抖的手写下“绝不能叫春蕾断了炊”。这一年底,省市县领导来看望张星南,并给了500元慰问金,她随即原封不动地将500元钱送到春蕾基金会。
张星南特别关心贫困学生,她觉得绝不能让孩子们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2002年初,她从《大众日报》上看到探访寒门学子 的栏目,就拿出900元救助了3名学生;通过希望工程救助了5名学生。7月26日,禹城市梁家镇尼庄村学生孙魏杰以602的成绩考上了山东科技大学,但家庭十分困难。张星南得知后以共产党员的署名寄去300元。在被评为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后,张星南从2000元奖金中拿出1500元捐给了贫困学生,另500元缴了特殊党费。
不仅是对学生,无论什么人遇到困难,张星南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张星南的捐助几乎到了无人不捐、无所不捐、无处不捐的地步。翻开她2005年的日记:3月,500元捐给林业部门,用于发展林业生产;4月6日,禹城宾馆一名叫孙萌的职工得了白血病,她把当时身上仅有的300元钱送去,半个月后,她又和孙女女婿姜坤买了礼品到医院看望孙萌,又留给孙萌100元;4月底,禹城“慈心一日捐”活动期间,她捐款1000元;7月初,行政街改造,她看到工人们干活十分辛苦,就拿出1000元交到建设局补贴这些农民工。
作为一名党员,张星南老人经常以“特殊党费”的形式表达对党的心意。每逢“七一”,她都缴纳特殊党费,先是100元,后到500元,2003年以来,每年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2008年,为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缴纳“特殊党费”3500元,2009年为庆祝建国60周年又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2010年又为青海玉树灾区缴纳党费2000元。
2004年9月3日,张星南被评为“感动德州十大人物”后,德百集团、德州移动和皇明太阳能集团分别送给她一台彩电、一部手机和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因为大家都了解她的脾气,担心她再 把给她的东西捐出去,皇明太阳能集团的员工把热水器送来后,爬到楼顶,安装完毕后才离去。但是那台29英寸的彩电,她还是捐给了辛店镇敬老院。
老人捐款从来不是为了出名,从来也不留真名。“服奉乐”的名字被熟知后,她又化名“生在献”继续捐款,意思是人生在于奉献。
对于老人近乎痴迷的捐款,孩子们从开始不理解到理解,转而支持、参与,渐渐地也随着老人一起加入到这个爱心团队里来,老人一家人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心之家。
“只要人不懒,就会饿不着。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不要向党和政府伸手!”
张星南对别人极其“大方”,对自己和家人却极端“吝啬”。“每次看她捐款,再看她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我都无法理解。”王坚锐很是心疼,“本来有稳定的离休金,完全可以把生活安排得很好。可三餐不过一碗粥、一碟咸菜、一个馒头,为省钱有时还到菜市场捡别人扔的菜叶。” “一次爷爷病了,奶奶每天中午买一小碗水饺给爷爷,她再吃自己从家带的硬馒头,连咸菜也没有。”正好看到这一幕的王坚锐急出了泪,她大声责备老人:“又不是没钱,干嘛这么省?”老人回答:“吃好吃孬吃饱就行,咱把钱省下来,帮助那些困难的人。”
从小到大,奶奶没给王坚锐买过一件衣服,甚至是一个头花。在她到园林处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老人破天荒地花十块钱给孙女买了把铁锨,郑重交到她手上:“好好工作,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老人讲党性。小儿子王国卫是一名下岗职工,1992年因公残疾,2008年公司破产时,他想让母亲找领导说说情,老人坚决不同意:“咱可不能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你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吧,现在的社会,只要人不懒,就饿不着!”现在,王国卫是一名送水工。
这个曾经感动温暖了一座城市的老人,走了,只留下一缕白发和一副眼镜。她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无数人心灵的大门。她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她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共产党人,何为信仰。让我们永远记住她的名字,党的好女儿——张星南!
第五篇:专题报告会主持词
清华大学研究生来连挂职
连云区报告会主持词
(2012年8月13日下午3:10海州湾商务中心B103)
同志们:
为进一步拓宽干部视野,不断提高干部自身素质,值此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来连挂职之际,特举办一期清华大学研究生来连挂职连云区专场报告会。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区直各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乡、街道、连云开发区的组宣委员和党政办主任,以及全区的大学生村官。
今天的报告会,有三个主题:一是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与领导力;二是走近毛泽东;三是清华大学教育传统。
希望大家珍惜机会,专心听讲,深刻学习领会。另外跟大家强调一下,清华大学研究生专门制作了调查问卷,请大家认真填写,听完报告会后统一投入票箱。
首先有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贾昊昊,为大家作报告,大家欢迎!
…………………………
下面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银雪作报告,大家欢-1-
迎!
…………………………
下面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肖琴作报告,大家欢迎!…………………………
刚才,清华大学的贾昊昊、李银雪、肖琴,为大家作了别开生面的报告会。我们不仅增长了学识,启发了思路,还深深感受到了清华大学自身独特的人文魅力。同志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由衷地感谢!
专题报告会到此结束,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