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主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我系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探索。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近多年来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首先要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定位。
一、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
我们需要如何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呢?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培养目标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高屋建瓴,用辨证的、动态的、发散的思维方式去把握其定位,有了明晰的定位,一有全有,相应的措施、办法都会制定出来。要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世界风云变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激烈,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的时代背景中,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社会背景中,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发展背景中,去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善于疏导,注意发扬民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采取广泛参与的方法、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平等讨论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真心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要贯彻好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倾听学生呼声,关注学生正常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透过学生思想政治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分析查找原因,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有的放矢地抓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人施教,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望、闻、问、切”,防止“一锅煮”、“一刀切”和“一个方子吃药”,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送之以爱,真正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起和尊重。以人为本的德育,是让学生去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1
体验崇高。说到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功能是陶冶人生、铸造健康饱满人格。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好两个问题:一是人类应该这样存在;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是有智商,但没有智慧;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有文化,但没有修养;有欲望,但没有理想;有理想,但没有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是要在科学研究人的品德形成的规律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如大一的德育目标是普及社会基本文明规范。大二的德育目标是向学生传播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今后作为社会劳动者的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大三的德育目标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教育内容上突出三项基础教育,即民主法制教育;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健康心理教育。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心理、专业等特点和发展规律,加强针对性。有低到高分成三个层次,即:专业思想和学风教育;职业道德和立志成才教育;学有所成和择业教育。二是要探索实施主体性的德育模式。我根据主体性教育模式的特点,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教育方法——对话。传统的谈话,是教育者居高临下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对话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它完全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会晤。教育者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觉悟,引导学生反思自省,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探索实施情感型的德育模式。我在平时都能主动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这样才能以情动人,达到以理服人。因此,无论是在创建文明寝室活动还是志愿者服务,同学们都能与我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四是探索和实施渗透型德育模式。道德规范和学生的品德塑造是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自我封闭的而应当是全面渗透的。即德育过程渗透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是渗透于教学、管理、服务等所有工作领域的。经过努力实践,现已逐步形成主题班会,团日活动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成才中心开展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成才这个中心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必须从严要求,服务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保障人才的政治素质,又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创造力和能力增长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用高尚的精神感染人,优秀的作品启迪人,先进的文化陶冶人,以崇高的自身人格力量塑造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抓好养成教育。坚持从基础抓起,自身做起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仪表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二是注重情商教育。通过讲座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各类竞赛活2
动和问题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关怀他人,注重协作等方面能力。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角色定位。从当前情况看有少数学生与正确的功名背道而驰。也有些学生不思建功取业、可以取功名;或不顾职业道德、视物质利益第一。这呼吁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四是进行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教育。每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学校和老师去开发,而开发的基本手段就是教育,创造一种开放的、进取的宽松环境发展个性教育。五是开展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认识到现代经济不只是能力和利益的竞争,最终将是理想、道德的较量。六是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面向世界进行政治角色定位。政治角色定位的核心是树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七是加强人格精神教育。人格精神是道德的核心。组织学生参与有益的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人。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开放性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高校的围墙已无法阻拦大学生从社会获取各种知识、信息、观念、体验等等。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队伍能够独立承担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我们主动地用理性的思维把大学生放在社会大舞台中去培养,增进其战略思维、全球视野,提高其思考力、鉴赏力,辨别力、执行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积极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的开放性。(1)充分应用多种力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教育、熏陶、导向、约束和凝聚的作用。要充分应用多种力量,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创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2)社会的教育力量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正确把握“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经受各种环境的锤炼,增长各方面的才干,以此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以志愿者服务为教育载体,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我根据立足校园,走进社区和走向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指导,精心组织,优化效果方面做文章,使志愿者服务重在奉献的价值观和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立足校内、小事做起。根据学院、系和班级的需要,即使组织活动。如为学院信息中心搬运图书,整理资料,为宿舍周边绿化地清除杂物,捐款等活动。特别是学习“结对子”志愿者服务效果显著。一位患病住院手术的同学在四位学习志愿者的帮助辅导下,顺利通过期终考试。学生家长激动地说:“我的儿子生病是不幸的,但有幸的3
是得到同学们无私的帮助。”
走进社区,服务于民。我们建立了一个固定为民服务点,每月两次为洪庙老年护理院打扫环境卫生。我们还组织爱心助老服务。内容是为老人翻身、擦身、读报、聊天。由于老人长时间瘫痪,身上有一股异味,但身为独生子女的同学都能做到微笑服务,毫无怨言。有时还买上水果、营养品送给老人。在老人临终前一天,同学们来到病榻前轻声呼唤着老人,抚摸着老人的双手,老人虽然不能讲话,但他显然听到了同学们的殷切呼唤,因为他的双眸噙着泪花。在场的医护人员也被这场面感动得泣不成声。老人的女儿激动地说:“是你们年轻的大学生为我爸临终送上温馨的人间真情。”
走向社会、服务社会。2004——2007两届上海少儿文化艺术节,我们组织了十几位同学参加了志愿者服务。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气温高、交通不便利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开幕式及闭幕式演出的直播现场工作任务。他们的乐于奉献、团队合作精神受到主办单位的赞赏,并向学校写了表扬信。2007年10月参加了世界特奥少年与上海少年手拉手主题的志愿者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都深有感触:“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也让我们大开了眼界,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锻炼提高了自己,这次志愿者服务将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通过志愿者服务,使很多班级已形成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关心集体的风气。平时,只要院系有突击性任务,学生总是随叫随到,认真完成任务。在今年和去年的义务献血活动中,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参加,并超额完成了献血的任务。(4)以“为团旗争光添色”主题团日为教育载体,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先后组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城市的记忆——上海近代历史档案陈列馆》、《做时代的先锋为党旗增辉——建国以来上海市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档案文献图片展》、《孙中山与上海——文物文献档案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渔阳里》等。二是开展艺术教育加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先后举办《弘扬“五四”传统、做“四有”新人》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赛、《祖国山河美》摄影作品展;先后组织《党在我心中》征文比赛;四是结合当前形式任务,组织主题教育如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组织团员青年开展《责任、爱国、成才》主题教育。同学们深有体会地说:“爱国需要热情,学生必须把爱国主义激情化为为四化发奋学习的动力,立志做“四有”新人。(5)校园文化的熏陶力量
校园文化是面向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与、锻炼、娱乐和全面发展、成才的良好环境。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超前性、不稳定性和边缘性等特征,其作用是长久的、潜在的。要结合高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以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传承高雅艺术和优秀民族文化为龙头,以增强青年学生人文素养为重点,以激发广大同学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为主旨,努力构建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富有创新意义和学校特色的涵盖科技学术活动、社团文化活动、节日纪念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的多元化、全方位、系列化、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体系。让健康、规范、高雅、浓郁的先进大学文化4
滋养熏陶大学生,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6)学生的自律力量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 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 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我教育和叶圣陶所说的不教育,本质上都是主张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要根据当代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创新工作方式,突出学生自我管理,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主来做的路子。充分挖掘大学生自律力量,构建一套完整的学生自我管理的网络管理体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由教师主导的模式,转为重点依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由教师进行指导,大胆放权,充分发挥党、团、学生组织如学生团总支,学生会、班委会,生活区的楼长、层长、宿舍长的作用。
二、加强学风考风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
学风考风是班风的核心。我主要是通过实施以自我教育为主体的系列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和文明考风。
1、以开展创“无迟到、无早退、无旷课”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学习纪律性。
我们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组织开展创“三无”竞赛活动。通过创“三无”逐步减少迟到次数,已基本消灭迟到,杜绝早退和旷课。我们加强考勤,每周公布一次考勤结果,全学期评比一次,做好记录,把评选结果与学生的荣誉挂钩。如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对全年“三无”出满勤的学生优先推荐。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纪律。
2、以“结对子”活动为载体,培养学习刻苦性
通过“结对子”活动不但提高了学习后进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后进生的学习刻苦性。有7位学习后进生在成绩好的同学的辅导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多看书,多思考,多练习方面。经过刻苦学习他们的考试成绩从大一的两门不及格到大二第一学期消灭不及格。
3、以开展学习目标交流没载体,提高学习计划性
我们从大一第一学期起,坚持每学期出根据专业教育计划和个人实际制定学期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计划执行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学习目标交流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通过交流和互相促进,大大提高了合格率。
4、以“诚信是修身立命之本”主题班会为教育载体,强化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为了培养诚实文明的考风,我们主要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和相关措施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我们在每一学期复习迎考期间都要召开《诚信考试远离作弊》的主题班会。一是组织诚信专题讨论。明确诚信的意义和价值。诚信是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二是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同学们列举了校园中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并进行分析。同学们通过讨论和自我教育,认为诚信考试5
是当代大学生基本的素质,诚信考试的关键是自律。三是进行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组织诚信故事会,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诚信教育。四是案例式教育。通过诚信正反案例说明诚信是做人、立业、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五是通过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从制度上约束作弊行为。六是加强考前心理辅导。通过考前心理辅导,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复习方法的科学性与多样化,合理的休息和娱乐对保持考试中的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作用。从而矫正了怯场心理,轻松应对考试,发挥最佳水平。
三、加强行为养成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
以创建文明寝室为抓手,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创建文明寝室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是开展文明寝室达标活动。大一第一学期通过抓五个落实,逐步培养学生的文明生活习惯,变他律为自律。一是抓思想落实。二是抓组织落实。三是抓制度落实。四是抓活动载体落实。五是抓考核评比落实。让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寝室的安全卫生。第二步是开展文明寝室创优活动。在达标的基础上,一是抓典型,以点带面。二是发挥四个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协调、指导作用。形成管理到位;自我教育到位;考评到位的三个同步的寝室管理制度。
第二、充分发挥样板房的示范作用,通过文明寝室样板房的示范,促进个别班级的寝室安全卫生,从不合格到合格、合格到优良。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寝室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的创建口号。实现了“老师要我这样做”变为“我自觉这样做”。我系在文明寝室创建中,多次得到学生处的表扬,成绩达到优良。
第四、充分发挥宿管小组的监督作用。采取宿管小组成员负责若干寝室管理的责任制。特别是在杜绝违章用电和夜不归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步是开展“学习型”寝室试点活动。把良好学风引进寝室,从而深化、优化文明寝室内涵。把“学习型”寝室的建设作为学风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结合点,以充分发挥寝室的自我学习功能。有的同学说:“我们能取得优良学习成绩,得益于寝室的良好学习环境”。
四、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
优秀学生干部不仅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学生活动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干部特别是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这些人的品质、作风、形象往往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形象。由于学生干部和学生是同龄人,在心理、知识、性格上有许多共同点和共同语言。因此,他们在班风建设中有时候可以起到辅导员不能起到的导向作用。
我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原则是既要信任、支持,又要在使用中观察及时调整,把品6
学兼优又具备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吸收到班委会、团支部,以保证良好班风形成的核心力量。在培养学生干部队伍方面,我通过加强培训、规范管理、试行辅导员助理等措施,为学生干部的成长搭建成功的平台。
1.为学生干部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提高机会。实行每周一次碰头会,每月一次班委工作例会和每学期一次书面总结交流培训制度。对个别综合素质好,但能力较弱的学生干部,我予以热心扶持,有意识通过压担子,耐心教给他基本工作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提高。
2.对学生干部采取动态管理。为保证学生干部的素质,实行学期考核测评制度。从遵章守纪,学习态度、考试成绩、团结同学、行为习惯、工作效果等六个方面,每学期末由学生代表和辅导员对他们进行测评打分。对80分以下者予以及时调整,使学生干部队伍始终成为班集体的中坚力量,良好班风的示范。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在生动活泼讲求实效,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满足于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基础上,注重途径的多样化,强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工作,能得到学生的共鸣,这样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海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崔志萍
2008-6-10 7
第二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摘 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网络思政教育应该着重提升网络资源的吸引力、队伍建设的执行力、内容载体的感染力、制度规范的保障力、交流互动的辐射力,创新设计,合力育人,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 大学生 创新思考
基金项目: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编号:sdsz-2016-070)。
作者简介:王艳彪,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吕雪,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3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其地位更加突出,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成为思政工作者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渠道。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大学生教育的时代要求
(一)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
当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其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联日益紧密。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世纪之交,是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成长的一代,崇尚平等、互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乐于接受传统的被动式教育,而网络就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需要,提供了平等、交互性的学习的平台,网络新载体也开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因此,网络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传承校园文化提供了新纽带
较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而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接受的互联网信息量大,校园文化的传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学生中的影响得以实现,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已成为校园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之一。
(三)思政工作者需认识好、利用好、搭建好网络平台
大学生涉世未深,加之社会网络资源碎片化、无序化,需要详细的甄别和整理,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能会使少数学生误入歧途,学校可以采取科学的策略和方法,结合自身学科,整合网络资源,建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系统性资源库,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优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支持,积极做好校园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二、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考与设计
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网络思政教育理念。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从精神层面上了解和服务学生,依托网络平台加强学院各层面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升学生思政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一)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思想教育吸引力
1.充分调研、了解需求,找准网络思政工作方向感。作者在省属高校开展的《学生互联网使用、需求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占用了75%的时间,学生利用网络主要用于搜集信息、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等几大方面,部分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的情况;学生期待学院的网站中有更多、更新考研辅导、出国留学、职业规划等与学生发展就业相关的信息。调研结果为学院的网络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为学院的网站建设提供了有力参考。
2.全面覆盖、彰显文化,营造网络思想工作归属感。高校大多有着良好的网络基础,一般由网络中心负责制作高校二级学院网站,建设的全面、完善,包括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工作、招生就业、校友联络以及国际交流等方方面面。详实科学的内容给学生们的大学校园生活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学院网站上视频点播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新颖的展现形式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提升网络思想教育执行力
1.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全员参与网络资源维护。网络思想教育的主体是以辅导员为主力的学生工作队伍。以学院的“学生工作网”等平台为主要载体,全体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团学活动、招生就业、专业大赛、生活区建设、特殊群体帮扶、创新活动等方面,按各自分管工作,分别负责相应的网页版块建设,及时丰富网页内容,确保网站建设无死角。高校还应该聘请电教办公室专业教师做技术支持,确保网络资源的安全与稳定。
2.完善管理、加强培训,全面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效果。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坚持以学生为主来建设网站、管理网站、使用网站,引导学生干部加入到网站的管理维护工作中。高校应组建大学生记者团和网编协会等社团组织,配备指导教师做好网站的信息更新及整体维护工作。学生干部的参与,将学生的观点全面深入的注入了网络思政教育,提升了网站的亲和力,学生干部也在参与中也锻炼了自我,提升了综合素质。
3.辅导员深入学生内心,建立大朋友博客群。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日益成为广大学生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顺应这一当前趋势,也为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及时、广泛、直接和深入。各学院以“博客”为突破口,组织全体辅导员成立博客团队,辅导员充分利用博客将日常工作中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及时的表达出来,既便于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博客也让学生了解到辅导员工作以外的另一面,拉近了与师生间的距离。博客团队的成立,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接受程度,效果远超于传统的说教填鸭式。
(三)精心设计载体,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感染力
1.开设“学生新闻投稿”平台,增强学生价值感。搭建新闻稿件学生投稿平台,缩短稿件发布周期,完善投稿系统。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感恩教育、学习雷锋、网络征文、就业指导、考研心得等多元化活动,并在相关的网络专栏中定期刊登学生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价值感。
2.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平台。在崇尚言论自由的网络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活动的主体,享受着言论自由权和话语权。虽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但价值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往往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左右,不能明辨真假。在高校的学生工作网站,要建立院级官方舆论发布专栏,对于社会重大事件、学校相关决策在第一时间登载事件原委,阐明事态发展,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避免以讹传讹,形成不良后果。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正面的舆情引导,做到统一思想,引导有序,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四)做好制度建设,提升网络思想教育保障力
1.制度是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保障。利用网络做好思政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感召力,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高校应制定《学生工作网站管理规定》、《辅导员博客实施方案》等网络建设规章制度,提高网络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设计网络思政教育的隐形制度。网络思政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形式,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设计开展,隐形制度建设能够有效的将虚拟网络的管理工作发挥适当的作用,通过构建网络话语体系来提升隐形制度的执行性。
(五)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加强网络思想教育辐射力
“学生工作无小事”。看似很小的思想问题,很可能会产生一个十分严重的后果。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sos网站的建设就是重点解决学生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为迷茫中的学生指明方向。具体来说,sos网站实现了几个功能:一是方便性,设在外国语学院网站主页面,学生容易登陆,也会经常关注;二是安全性,我们以前也开设过类似bbs的网站,由于经常受到恶意攻击,经常出现很多广告,甚至替考等非法广告。sos网站的设计,必须经过注册,然后才能使用;三是互动性,无论学生哪方面问题,都可以提问,提出来后,由辅导员回答,增加了互动;四是隐私性,考虑到很多学生会问到一些私密问题,我们没有设置必须实名注册,学生可以匿名注册。同时,可以设置“公开”、或“不公开”,有利于保护学生隐私,为同学们营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交流平台。
三、网络思政的成效及创新思考
(一)发挥首因效应,保证网络平台全员使用、全面覆盖
(二)嵌入中心工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的网络平台上不仅仅用于在情感上了解学生,在思想上引领学生,同时也涵盖了助力专业成长的版块。学生通过平台可以在线与外教交流口语,可以收看外英文原声电影、bbc新闻,对课堂外的专业技能提升给予了有效补充。开放平台以来,教师们普遍反映同学们的口语听力能力有了很大极高。
(三)延伸工作触角,将网络思政教育与家校育人相结合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家长参与不足的缺失,为家长提供一个监督、参与学生培养过程的平台势在必行。接下来,学院将通过开发“家校互动网络育人平台”、在学院网站增设“家长专栏”、“网络家访”等方式构建新的家校育人模式。以网络沟通方式促进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四)完善交流机制,提升网络平台魅力
结合当下主流文化,加入网络流行亮点,进一步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通过继续丰富网络平台内容,提升平台自身魅力,进一步扩大在同学间的影响力,吸引学生们更多的关注。通过合理开放,让更多同学们参与网络建设中,实现全员参与建设网络平台,全程关注网络平台,提升网络平台的魅力。
第三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思想受到冲击,同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也受到冲击,分析当前遇到的问题,抓住传统文化、信息科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道德;诚信;网络时代
[作者简介]叶心荣,广东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德育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东韶关,512000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5-0160-0002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宏伟蓝图的建设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主席曾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基地,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色,正确看清当前形势,把握现代大学生思想特性,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为打造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队伍作出贡献。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在遭受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大学生作为学习先进文化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也是前沿文化接收最快的一代人。在众多的外来文化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大学生文化传承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精华文化不断融入我国文化,同时糟粕文化亦在侵袭我国高校学生思想。伴随物质生活的满足,各类消极行为不断出现,成为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问题。如何制定适应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策略呼之欲出。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常见的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的突出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敏锐度有待增强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支持认同,整体心态平稳。他们积极要求进步,期盼国家稳定繁荣,爱国、拥护党的领导,有较强的自尊心、竞争意识强、学习愿望迫切。但是在肯定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从思想观念现状来看,在政治观念上,他们积极、健康、向上。但学生关心的热点在转移,更多地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上,表现在观察思考问题时,更多地从自己切身利益出发,受到物质至上思想的侵袭,国家民族集体意识淡化,主体意识模糊。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缺乏民族传统文化自豪感。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理论武器,不断武装大学生思想政治头脑,增强思想政治敏锐度。
(二)道德诚信的缺失日渐显现
文明礼貌、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日益明显的社会利益关系冲突中,其影响不仅在经济社会上出现,同时也在校园内蔓延。充分表现如:考试作弊现象严重,部分大学生平时作业抄袭、考试时违纪作弊,甚至毕业论文请人代写等;助学贷款违约现象不断发生,助学贷款是国家为帮助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成立的,而不少学生欺骗家长,挥霍学费,然后在学校申请助学贷款,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后无故“失踪”企图逃脱还贷等;校园恋爱亦有动机不诚。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很普遍,但真正能在毕业后顺利步入婚姻殿堂的却是少数。可见当前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上存在知行不一。20 世纪 80、90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很高,但在道德践行上常常属最薄弱的环节,造成大学生道德自律性较差,诚信缺失较为严重。
(三)人生价值取向出现扭曲
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在价值观问题上日益显现多元化趋势,而现代大学生较多关注自我的实际利益。他们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化的思想品质,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等越来越受重视。有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烈,团队精神、社会整体意识缺乏,想问题、看事情出现极端化,以个人本位为出发点,民族意识逐渐淡薄。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目标短期化、情感问题实用化等趋势日益突出,鄙视体力劳动,奉献意识萎缩,索取欲望强烈,特权思想在部分大学生的言行上有所表现。突出表现在社会实践锻炼及求职就业上,部分大学生显露出以自我为中心,脱离集体而生活,不问世事的学习心态,就业上则出现追求时尚,体力劳动可耻的的极端倾向,以至于这个群体的社会实践能力薄弱,无法实现社会生活自理。
二、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紧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出现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加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更强调物质利益和利润的最大化,这极易滋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了难度。同时,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一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如行业收入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也给大学生思想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经济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信息量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现代人生存压力加大。而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身处信息时代,掌握前沿知识,在这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不少学生在迈出校园前均不同程度存在恐惧,希望能多待在学校享受生活的思想随即产生。
第三,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腐朽的世界观、方法论,利己主义观念等伴随科技、经济的发展,不断冲击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并以科技的手段畅通无阻地进入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中,直接毒害着青年一代的思想,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成长。
第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之间的承接出现偏差。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在课程教学中缺少启发式引导。
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创新教育方式
(一)丰富教学方式,搭建多元化教学平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全面深入地渗透到教与学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形成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切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工作准则,以实际行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良好意识品质。加强师生交流,努力构建全体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齐抓共管体系,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平台搭建在学生生活社区、各类教学课程中,打造多元化教育方式。
(二)抓好实践教学建设,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文化精髓
针对大学生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乏味的现状,高校可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贯穿民族优良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知识,如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历史文化知识教育;结合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宣传介绍,组织学习讨论;挖掘学生生活社区教学潜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学生宿舍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各类学生自主活动,开展实践教学。
(三)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生命教育,坚定信念,健全大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过去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咨询和教育。现在由于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凸现,自杀及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呼之而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相结合,切实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强烈情感。运用讲道理、摆事实,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强化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让广大学生在学习中巩固,在传承中巩固道德、美德,帮助他们树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以奉献为乐、以报效国家为己任的价值观。
(四)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加强信息化管理,结合网络广泛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伴随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得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使得思教工作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增强了其针对性,通过网络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库,对广大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教,效果明显而又方便;加快了宣传教育的时效性,如对于时事政策的宣讲和解读分析,在网络上以第一时间的资料,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可见,网络的广泛使用,有力地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效地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为教育工作提供了创新思路。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的实践中,高校既要认识到工作开展的创新机遇,也要认识到不可避免的挑战。应认真做好以下几点:(1)配备专职人员、设备,加强网络信息管理;(2)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增强网络服务功能;(3)加强网络法制及网络道德宣传教育工作;(4)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构建强大的网络宣传阵地。
结合新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高科技知识教育,利用好信息时代的信息直通车,紧跟时代步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全面、更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建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4).[2]石松,全思懋.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李海兴.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10).[4]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人民网,2005-01-18.
第四篇:关于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红梅)
关于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洪梅刘晓明
(上海交通大学200240)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及心理特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国内一些创新性的思路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创新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跨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研究生群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此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一、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及心理特点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的一般特点是:年龄跨度较大,面临个人问题较多;考生来源不同,各人社会经历不一;自我意识较强,集体观念相对薄弱;知识水平较高,有较高层次的需求;人员相对分散,集中管理较为困难等等。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全社会范围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思想趋于成熟稳定、思维方式多样化、价值判断偏重务实、人际交往复杂深刻,社会意识增强。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她并非是研究生教育的附加,而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构成,这是由我国的相关法律所规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国民教育中的基本要求。
同时,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研究生群体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研究生群体的主流是健康的,他们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但研究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分散性、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比较少、学习比较紧张、科研压力较大,因而在研究生当中,就容易出现偏重业务而忽视政治的倾向。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风气,一些消极因素的传播,都会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1
因此,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广大研究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总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人才战略和民族昌盛的大问题。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根据飞速发展的客观环境不断改进和提出创新性的思路,加强实践力度,全面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研究生思想特点及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众多大学、科研院所等更是纷纷创新思路、出台措施,力争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落实到更细的深处。
在中国科学院首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院长路甬祥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作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启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事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其他院校也纷纷召开会议、部署措施,全面落实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湖南省委高校工委、省学位委员会联合召开了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成立了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讨论并通过了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章程,选举并产生了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以及首任会长、秘书长等。
上海交通大学也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积极研讨,不断开拓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与实践,以下是针对研究生群体的两个创新思路的案例。
案例一:上海交通大学实施研究生生活导师制。
上海交通大学学指委积极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考虑到生活园区在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所占的重要比重,除了加大院系研究生工作队伍建设外,还将生活园区作为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以生活园区为重要突破口,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学期开学伊始,学生工作党委和研究生工作办制定了《关于加强生活园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实施研究生生活导师制,选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水平高的老师担任研究生生活导师,入住研究生楼栋,他们将与研究生同吃、同住、同生活,通过对研究生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直接交流、关心、指导和帮助,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些研究生生活导师当中,有德高望重的专业教师、院系和机关部门的党政领导,也有优秀的青年教师、硕士和博士等。
案例二: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首届研究生“UTJS巅峰训练营”
上海交通大学学指委将体验式培训的理念和做法引入校园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次大规模尝试。由于研究生学程短、独立意识强,思想活跃,生活、学习、科研及实践等活动相对分散,且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并存等原因,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独特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学指委经过长期实践发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追求新目标。而借鉴和引入体验式培训的理念和做法,就是新形势下我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探索。
体验式培训是一种突破传统培训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培训方式,属于理念培训。通过研究生体验式教育,学指委着力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载体,对传统的课堂教育工作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有力补充,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精英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要搞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快速多变、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既要坚持长抓不懈,努力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备机制,培训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更要开拓思路、勇于实践,努力探索创新性的思路和做法,才能适应中央人才战略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张利民等研究生德育社会化问题探讨江苏科技大学 蓝色航线思政理论 理论前沿http://hbd.ecsi.edu.cn/article2/article.php?aid=10423、明确地位、正视问题,形成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中山大学校报(新)第62期(2004年2月27日)
4、中国科学院网页http:///html/Dir/2004/07/19/6124.htm5、上海交大报http://jd.sjtu.edu.cn/news/period/book.jsp?id=2334&no=203#
6、刘晓明,洪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和实践理论学习2004年第12期
7、上海交大主页 http:///newsnet/newsdisplay.php?id=5645
第五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八大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八大创新
[摘要]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思想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要根据这些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不断强化、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以“人本”发展观为视角,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期使这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人才,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开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即大学生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形成了许多新特点。如何针对这些变化和特点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东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相互交织、影响、融合的局面更加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随着互联网等新兴信息传播媒体的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速度更快捷、空间更扩大,影响更广泛;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向。新形势下出现的这些新情况,一方面可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积极的条件,有利于大学生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的树立和增强,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有害信息,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致使不少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道德素质部分缺失等问题,这些都给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掌握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都打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环境,深刻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成长阶段的过渡性。
2、思想观念的进步性。3。心理特征的不稳定性。4.情绪体验的多样性。
5、实践经验的缺乏性.6、行为方式的多变性。
当代大学生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多变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的影响。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是部分学生心理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导致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众多极为遗憾的大学生自杀、他杀等严重现象,这些压力包括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等。四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创新机制尚未健全。这些都需要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解决。
二、在继承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念。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主体,摒弃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和单向灌输,使教育者与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关系中,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在同一个平台上充分交流,让学生在平等的心态中愉快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正确信息,并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二是树立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观念。坚持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武装人、发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大学生自觉行动、自主行动,注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利益,多办一些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和好事。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又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树立阵地观念。要利用现代信息理论和信息网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网站,实现思想信息和教育信息的共享。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使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借网络之势,拓展工作阵地,扩大覆盖面,使其充满时代感,会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树立全球化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全球化意识,要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给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改变过去一对一交流、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努力扩大教育面,跳出地域意识,确立全球化观念,主动迎接挑战。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当前改革发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论的创新依据是,邓小平特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地研究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以及由此伴生的道德观念的变异;衡量现代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探索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好办法。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论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落实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这一目标。紧紧抓住学生关注的在全校、全社会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剖析,给出理性的解释和令人信服的结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认真研究教育理论的同时,拓宽眼界、放开思路,广泛研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大众传播学等理论,结合实际和特点,建立起适应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吸取各相关理论精华的新理论体系,从而指导实践,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建立社会、传媒、学校、家庭四结合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社会、传媒、学校、家庭四者的优势互补,在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中做到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行动上帮助、情感上交流、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调查研究和认识教育对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要体现社会、传媒、学校、家庭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要发挥社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的作用,发挥传媒对学生的舆论引导功能,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以及家庭在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等,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目前的影响与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关注其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高校也可通过家访、家长接待日、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找到家庭配合学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总而言之,绝不能忽视四者任何一方面的作用,片面追求某一层次的重点。突出任何一个环节的影响,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后果。只要坚持四方面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一是进一步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党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期目标责任制,建议各高校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委员会,按照构筑“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总体设想,并针对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规划,分步实施。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成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课题组,大学生讲师团等,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三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机制,建立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形成一个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四是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定期组织综合和专项检查与评估,上级主管部门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各高校负责对本校各院(系)、各部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评估。五是建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激励表彰机制。以“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为目标的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各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完善一套旨在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长远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切实做到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福利留人,通过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创造开展学术研究与继续深造的机会和大力度择优升任党政干部等激励引导政策,广泛开展“评先创优”活动,为他们创造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四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多采用一些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充分发挥声、光、电的功能,进行立体教育,拓宽教育渠道,使广大学生能够从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动画等多角度、全方位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采用会议、讲座、简报和通报,新闻媒体,音像制品,墙报、板报、宣传橱窗和宣传专栏,学习班、培训班和理论研讨班,知识测验和知识竞赛,展览和文艺表演等形式。精心组织,抓好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个方面的落实,确保三个有机结合。一要思政教育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辅助行政管理手段,确保教育的落实,形成有效地教育管理机制。每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并进行点名,到课率需满足一定的比例。因故请假未能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应当由各相关的老师、学生骨干进行补课,无故不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并点名批评。二要定期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统筹规划,定期组织实施,要根据各学科和专业学生的表现、特点等因素确定定期教育的次数、时间和内容。同时,要在重大活动、节日、时机进行随机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涉透到学生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定期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能够做到定期教育不间断,随机教育常补充,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化。三要形势教育与知识讲授相结合。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形势教育中结合知识讲授,帮助学生们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使广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并认清发展态势。
(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必须突出四点:一是注重层次性。由于人的年龄、职业不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不同,思想工作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不能齐步走,应该研究个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贯彻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丰富社会实践活动。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个“第二课堂”,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要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挖掘、推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经验,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提高。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市场”,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演讲等形式,辅之以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使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通过设立各个社团,策划“人生规划”、“就业导航”、“宣传栏”、“英语角”、“校园之星”、“论辩能手”、“舞蹈队”、“艺术团”、“志愿者”等活动。四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其次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通过科学、规范的心理测试建立个人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再次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地成长。
(八)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培养、充实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要从四方面采取着手:一是积极吸收有志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年轻理论工作者。二是吸收一批既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及管理知识,又有较好政治素质的同志参加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中来。三是树立全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识。所谓全员参与,是相对于高校专职政工队伍而说的,按照高校德育大纲要求1:120~150配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为此笔者主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还应当包括全体党员和科室以上层次的领导干部等。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熟练掌握网络教育技术,包括各种软件的基本原理、运用规范和应用技能,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培养一批老中青相结合德高、品优、行端、言正、情真、学富、业精、志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足发展,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时代的要求,迎接挑战,努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2
[2]陈学雷思想政治工作应与时俱进、全面创新[J]
[3]理论月刊,2004,(4):146-148
[3]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