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中的老师们(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2:3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动中国中的老师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动中国中的老师们》。

第一篇:感动中国中的老师们

2007钟期荣 胡鸿烈 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

两位均已89岁高龄,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1987年胡鸿烈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第八届开始,他连续两届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常委。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青年时代已经是民国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1953年两人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自资创办树仁学院,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香港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

35年来,胡氏夫妇为学校拼尽心力,生活非常节俭。胡鸿烈更不惜以迟暮之年,回律师楼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为学校大楼挣工程费。据估算,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1979年,胡博士获邀回大陆,出席中国国庆三十周年纪念,获邓小平接见,成为第一位踏足内地的立法局议员,并在1987年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2007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钟期荣 胡鸿烈的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对钟期荣、胡鸿烈两位老人这样评价:作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作好事,始终不渝的作好事,把一件好事做到终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们的信仰观照了许多社会无力的角落,当我们每个人都去弥补社会缺位的时候,其实也弥补了更多缺位的人心。他们为百年树人,更树仁义于百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振耀,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我想到了中国的武训。胡钟夫妇本为青年才俊,意气风发,但感于贫困学子,即抛家舍业,投身教育,一座树仁学院就是一座丰碑,永远感动中国。

2008烛照深山 李桂林、陆建芬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李桂林、陆建芬(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 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2009李灵——心灵放歌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灵的颁奖词: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委员评语:

刘姝威: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于丹:在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李灵却做了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

2010、最美洗脚妹——刘丽

【获奖名片】姐姐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丽的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感动评价】洗脚姐姐以自身朴素的生活经验,坚守着善良的底线,展现了当代青年,没有熄灭的爱的光芒。她和她代表的80后女孩,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真正中国的希望,将在他们脚下生根。

【人物事迹】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在念初中时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一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

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2011、胡忠/谢晓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胡忠/谢晓君的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 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推选委员于丹说: 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春节嘛,让老师们都回去,我来陪着。”作为校长,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

“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2006年,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

站在一条树枝的肩膀上,越洋鸟漂越了太平洋;站在风的肩膀上,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背负青天朝下看,尽是人间城郭”;站在青藏高原的肩膀上,珠穆朗玛峰成了世界屋脊,成了群峰之巅。

肩膀(辽宁高考优秀作文)

他们有的衣衫褴褛,家徒四壁;有的出将入相,权倾朝野。他们有的徜徉恣肆,“挟飞仙以遨游”;有的周旋于朝野中,先忧后乐。无论在红尘之中的际遇有多么不同,丹青竹简上深深刻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因为,他们的肩膀上,背负了整个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闾大夫的低声吟唱又一次穿透历史迷雾在寂静的夜里响起。“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日子以成为过去,为何你还要如此坚持?你大可以拂袖而去,从此隐居山林,与造化同游,何等逍遥自由!为何还要一次次苦苦劝谏,徒劳无功,只是害了自己?是肩膀上的重任一次次的激励与催促吗?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吗?是青年时的济世之志吗?“心念楚国,系心怀王”是你的肩膀心甘情愿背负的重担。所以你的名字深烙在华夏文明上,鲜活了千年。

你的肩膀上扛着历史的重量,在汨罗江边徘徊了那么久,那么久。你的肩膀上背负着民族的尊严,在我们心中优游,永远,永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悠闲地轻唱。“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世人汲汲皆为何?采菊东篱,悠望南山,如此生活岂不惬意?何必以清白之身翻滚于浊淖潮汛之中,白白玷污了自己?“穷则独善其身”,何况置身乱世,举世浑浊?既然无力回天,那就坚守一方心灵净土,还自己一方自由的天地吧。五柳先生肩负百世以来士人最单纯的梦想,影栖碧泉,消失于历史的迷雾中,再也没有转过身来。

你的肩膀上负着一片桃源,身居世外,羡煞了无数世中人。你的肩膀上负着炎黄子孙精神的月亮,守护了无数人心中最纯净的角落。

屈平的哀吟的汨罗江边回响,响扼行云,久久不息;渊明的短唱在东篱边低旋,锵鸣金石,欣然,悠然。

他忧国忧民,是天下士人的榜样;他坚守自我,是所有隐者的精神寄托。他肩负了楚国的存亡,人民的忧苦;他肩负了单纯的世界,心灵的家园。他肩负了“入世”的梦;他肩负了“出世”的情。

他肩负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他肩负了“云自无心水自闲”的逍遥。

他们的肩膀负起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他们,是历史的肩膀!

第二篇:感动中国中诚信的故事

导语:诚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拥有诚信的人,才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可以拥有更完美的人生。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中诚信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替夫还债故事感动全国

陈美丽,女,32岁,汉族,江西省德兴市李宅乡宗儒村村民。2007年4月9日,陈美丽的丈夫扑救山火意外身亡,不仅突然把她丢进孤苦无助的生活困境,还给她留下数万元债务。她原本可以靠丈夫的死亡赔偿金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但“欠账还钱,天经地义”这一信念,使她毅然作出用死亡赔偿金来偿还债务的决定。在一个崇尚诚信的时代里,一位只读过小学的村妇,教给文明社会诚信可以如此朴素——正如网友称她为当下“中国最诚实守信的村妇”。

丈夫永远地离开了她,留给她一个残破的家,一个64岁的老母亲,一个从小就因患脑膜炎智力严重受损生活无法自理的弟弟,一个7岁的大女儿,一个只有10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女儿,还有近10年来家里欠下的所有债务。这些债究竟有多少,陈美丽并不清楚。债主们却担心,人死账烂,他们借给王家的钱恐怕要不回来了。这些债,因此也成了陈美丽的一个心结。在丈夫去世6天后,尽管因为涉及死亡赔偿的具体问题还未处理完,丈夫的丧事还没办理完,陈美丽却抱着小女儿,找到村小学教师黄诗平,请他帮忙写个还债通告。

“让大家知道,欠大家的钱我是会还的,大家的情谊我是会记住的,我要让大家放心。”她把写好的通告郑重地贴在自家的外墙上,决定用丈夫的死亡赔偿金来清偿债务。在贴出还债告示之前,陈美丽曾跟婆婆商量过。两代没有怎么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村女子决定:“ 我们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别人受苦。借了钱,就得还给人家。”

不过陈美丽“没想到债会有这么多”。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上门来报账的债主有10多个,家里拿到的六万多元死亡赔偿金,2万多元用于支付丈夫抢救的医药费和身后的丧葬费,剩下4万多元,全部用来还了债,竟还有1万多元再也没钱偿还。

大部分债,陈美丽从没听说过,而债主本人也没有凭据,但她都一一偿还,因为她坚信,“人家不会在这种时候来糊弄我,一定是我老公欠了的,再苦再累也要把债还了。”

“现在丈夫生前的债已经还得差不多了,但以后的日子就难熬了。”陈美丽默默的说,可如今小女儿身体状况并不好,没钱去医院看病,大女儿也因无钱交学费而面临辍学。面对困境,陈美丽深深地感觉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成为这家老小的大难题。“不管将来怎么样,我都不会扔下婆婆的,我会撑起这个家。”为了让老人相信自己,陈美丽已经将乡政府捐助的1万元慰问款全部留给了婆婆。用陈美丽婆婆的一句话来结束这动人的故事,“患难见真情,很多人认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我家儿媳妇陈美丽虽然这么辛苦地生活着,但她丝毫没有嫌弃王家的意思,她是孝顺的好媳妇。”

2008年4月陈美丽在南昌学习“土耳其烤肉”和一些小吃制作后,9月初在九江市开了一家“陈美丽小吃店”,吸引了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品尝。陈美丽说,“虽然我没有开过店,但我相信凭我的诚信为人,加上可靠的质量、卫生,我的生意会越做越好。我更要学会自强自立、自主创业。”

替夫还债的壮举经报道后,引起全国反响。陈美丽个人曾入选2007“感动中国”候选人、2008“中国好人榜”,并先后获得江西省“十大好人”、“十大道德模范”,江西省第二届“十佳青年道德楷模”,江西省、上饶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模范感言:

我们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别人受苦。借了钱,就得还给人家。

篇二:为诚信做完美注脚

走进“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随处可见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蔬菜品牌——“乐义”,而这个人就是把诚信作为毕生最大追求的王乐义,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诚实守信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自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多年来,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他常说:“我是党支部书记,在三元朱村,我说出来的话,办出来的事就代表党的形象,我诚实做事,群众就相信,党的一级组织就有威信,就有凝聚力。”

1978年,刚做过癌症切除手术的王乐义,被推选为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兑现自己上任时的诺言,1989年,他带领三元朱村建起了17个冬暖式大棚,掀起了一场蔬菜种植革命。1992年,无公害蔬菜首次在三元朱村开发成功,取得了国家质检局发放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被农业部授予国内首批“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2001年,他在村里组织开展了以创建文明信用蔬菜基地、文明信用蔬菜村、文明信用菜农、文明信用农业龙头企业、文明信用经营业户为主要内容的“五信”创建活动。三元朱村生产的蔬菜质量全部达到国际标准,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诚信打造了三元朱村的蔬菜品牌,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2006年,该村年集体收入达356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王乐义认为,天下农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蔬菜大棚成功后,到三元朱村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他从不私藏,以诚待人,并与全体村民立下规矩:凡是外地来学技术的,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都要倾心相助,无偿地、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前来学习的农民兄弟。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已有百余万群众在寿光取到了致富真经。十几年来,他带领全村将大棚技术毫无保留地无偿对外推广。从1990年到现在,三元朱村的技术员先后到过20个省区市的300多个县市区,都在当地成功地推广了冬暖大棚技术。王乐义本人也拖着癌症之躯,先后到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无偿传授大棚蔬菜技术,行程达几十万公里。如今,冬暖式蔬菜大棚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而且鼓起了亿万农民的钱袋子。

作为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创始人,王乐义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无形资产,2001年7月,“乐义”蔬菜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这几年,“乐义”品牌应用到了更多的领域,除了绿色蔬菜,还有复合肥、塑料薄膜等,有的合作单位答应给30%的股份。专家们估算,仅这三大块,这个牌子的价值就过亿元,他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款。但王乐义对乡亲们明确表态,这个分红的钱他一分不拿,因为这个品牌是乡亲们四十多年共同培育的,收益理应属于整个三元朱村。

王乐义不仅自己坚守诚信的理念,他还积极带动他人做诚实守信的模范。2006年农业税全面取消后,他向全国农民朋友发出了“依法诚信纳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倡议。寿光市绿州农化有限公司经理张金洋是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办绿州农化有限公司的当初,由于自己不懂税法,只干不学。结果,开业不长,税务干部就找上了门,最后还是补缴了5万元的税款和罚金。通过这件事,他深有感触地说,乐义说得对,只有学法、守法,依法诚信纳税才有出路。

在王乐义的带动下,诚实守信在三元朱村蔚然成风,三元朱村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工作先进村。王乐义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并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十六、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篇三:诚信自强报效祖国

王一硕,河南省长垣县人。2003年7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同年8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陕西省麟游县科技局,成为团中央等团体和有关部门批准的首批大学生服务西部志愿者。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十几亩地的收入。2000年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面对每年6000元的学费,为了不让父母为难,也为了不使正在上学的两个妹妹失学,他决定放弃上学,去西安打工。当学院得知他是因交不起学费才没来报到时,迅速为他争取了国家助学贷款,他带着万分的感激迈入大学校门。

在学校里,领导、老师们一直十分关心王一硕,不仅为他安排勤工助学岗位、为他捐衣捐钱,更激励他自强不息、不畏艰苦。无论在教室、图书馆,还是实验室,王一硕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导师张振凌教授为了帮助他,特地安排他到她的实验室打工、做助理、做课题,协助她完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在这里,王一硕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也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他深信,贫困只是暂时的,知识会改变命运。2003年,王一硕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并被导师推荐到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能到北京工作,这是多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王一硕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但正在这时,团中央、教育部等4部委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发出了志愿服务西部的号召。听到这一消息,他当即就动了心:是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才使自己由一个打工仔成为一名大学生。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在国家急需人才的时候,自己不能无动于衷。王一硕决定放弃到北京工作的机会,到西部去,为祖国的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班77名同学全部报名申请到西部做志愿者,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予以报道,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新闻。经过层层选拔,2003年8月,王一硕被分配到陕西省麟游县做志愿者。

2003年8月21日,在即将奔赴西部之际,王一硕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广东发展银行未来路支行行长田华松的办公室,向全力支持他完成学业的广发行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告诉田行长:“3年来,我的母校河南中医学院不仅教给我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胸怀祖国的有志青年,我已被批准为西部志愿者,被分配到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科技局服务,请你们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有事随时跟我联系,我保证尽早还清贷款。”田行长被眼前这个敦厚朴实的小伙子打动了。他说:“志愿者钱少,只要我们能找到你,还不了可以延期。”

服务结束后,为了实现自己还贷的承诺,王一硕回到郑州,一边复习考研一边打工。随着他的收入不断增加,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愿望也日渐强烈。一些朋友不理解他的想法,劝他说:“国家有的是钱,也不在乎你那点贷款,何况还有那么多大学生没有还款,你干吗那么着急呀?”王一硕却不那么认为。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祖**亲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使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获得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怎能忘恩,怎能不为国分忧呢?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虽然还有10个多月贷款才到期,但是他决定提前还贷,并向学校正式提出申请。2005年12月15日,学校为王一硕举行了隆重的还贷仪式,省教育厅、发贷银行有关负责人、学校党委书记孙建中、副书记徐玉芳和数百名师生员工参加了他的还贷仪式。当他将辛苦劳动积攒的26770元贷款交到发贷银行负责人手里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王一硕说:“我现在有能力还清贷款了,我决不会赖账不还。”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第三篇:令我感动的老师们

令我感动的老师们

高二年级组的教师们个个本领过硬,不怕吃苦,乐于奉献,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令我深深感动。

高二年级支部书记高老师,身正、艺高,真正发挥着“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模范带头作用。高老师经常找申请人谈话,关心他们的成长和思想进步。吕老师和高老师一样,都是支部中的老党员。历史和时间证明她们经得住考验,她们身上都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一种从不服输的干劲。在高二年级的历史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中,高老师有五个教学班,吕老师有四个教学班,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她们没有怨言,没有退缩,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义务给学生加课,牺牲午休和个人时间给学困生补课,100%的完成了任务。

柳老师教两个实验班。学期初,由于工作需要给文科班代课。身为集备组长,她组织本组年轻教师安排好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她的带领下,语文组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她所带的高二一班被评为市级三好班集体。孙老师教两个合作学习的试验班,教学上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本学期她装修婚房,筹备婚礼,不但没有耽误一节课,还出色的完成了“同课异构”市级公开课和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规划的发言。她朴实、善良、热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马老师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是政治学科组的一颗新星。他经常在市、区级教研活动中做公开课,撰写的学科论文多次获奖。他所带的班级成绩一直突出。本学期,他承担四个班的教学

任务,兼有文理。他带的六班是由新疆生中的学困生组成的。不仅仅是班级管理困难,教学任务繁重,还有学业水平测试、高考任务。马林老师从不抱怨,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刘老师勤勤恳恳奋战在教学一线。在带学生外出学农期间,公公病逝,她没有向领导请假,而是坚持工作到学农结束。她带班有方法,有感染力,所带高一七班荣获区级三好班集体。上学期刘老师出色圆满的完成了学业水平测试任务。如今,她又带领高二、八班踏上了新的征程。

老师们敬业爱生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踏实肯干的作风,令我深深敬佩。高二年级组的教师们,就是这样在不事张扬,不图名利中,为了我们的学生,努力地做着平凡的自己,努力的续写着不平凡的未来。

第四篇:感动中国的那些老师们

一、感动中国人物里的那些老师们 1、2004感动中国人物

大山深处孤身支教:徐本禹

事迹:徐本禹出生于山东聊城的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考入大学后,学习和生活遇到很多困难,被列入特困生,并得到学校的资助、老师同学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这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他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勤奋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学校“特困生自强奖学金”,并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他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被评为学校优秀共青团员,当选为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满腔热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他富有爱心,在大学期间节衣缩食,用自己勤工助学的微薄收入和刻苦学习所得到的奖学金,先后资助多名经济困难的同学,并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从2001年到现在,他一直在资助湖北沙市一名叫许星星的孤儿(曾获全国十佳春蕾女童称号),从未间断。他在自述中写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

2002年7月,徐本禹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设在山洞里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这次社会实践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国情,激发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决心以实际行动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返校时,孩子们依依不舍,他向孩子们承诺一年后再回去给他们上课。考上研究生后,他打算放弃深造机会,回到贵州实践自己“阳光下的诺言”。学校经过研究,决定为他保留研究生学籍两年,支持他的行动。

2003年7月,徐本禹重返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为民小学义务支教。当时团中央西部志愿者计划尚未实施,为 了保证他的基本生活,学校团委和他所在的经济贸易管理学院为他提供了生活补助。后来,贵州团省委将他补入贵州扶贫接力计划。徐本禹深受感动和激励,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补助中节省出一半的钱,用来资助当地孩子上学。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使当地教育条件迅速得到改善,小学迁出山洞,搬进了新校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不足100人增加到250多人。

2003年7月,他从办学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的狗吊岩村转点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大石村继续义务支教。获悉这一情况后,捐资8万元为大石小学修建新校舍,对徐本禹的支教行动给予了更大支持和鼓励。

徐本禹任大石小学名誉校长,并先后被授予贵州省毕节市“优秀共产党员”和“杰出青年志愿者标兵”称号。

颁奖辞: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2、2007感动中国人物 散尽家产培养人才:钟期荣 胡鸿烈 [树仁立德] 事迹:香港树仁学院坚持四年制,经历35载风雨,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

12月19日,香港树仁学院接获香港教育统筹局通知,获批准升格为大学,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教统局局长李国章表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树仁学院升格为大学,并考虑提供一笔过拨款资助树仁。

对于树仁学院历经35年的漫漫长路,终升格为大学,学校上下都充满喜悦。副校长胡怀中表示,树仁学院获升格,是对两位创办人———校监胡鸿烈及校长钟期荣的肯定,也证明树仁一直坚持四年制是正确的。

树仁的创办人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是民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他们在1971年自资创办树仁学院,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莘莘学子打拼35年,为香港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上世纪70年代港英政府曾以给予津贴为条件,要求其放弃四年制,改用“二二一制”(即二年预科、二年专科、最后一年学术性教育),但胡氏夫妇坚持办学理想,结果不获资助。经多年争取,终于让树仁修成正果。

颁奖辞: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3、2008感动中国人物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李桂林 陆建芬 [烛照深山]

事迹: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9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颁奖辞: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4、2009感动中国人物 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 [心灵放歌]

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颁奖辞: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5、2010感动中国人物

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 [炽爱]

事迹: 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颁奖辞: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6、2011感动中国人物

坚守藏区12年支教:胡忠、谢晓君 [高义薄云] 事迹:胡忠谢晓君夫妇两人均为四川藏区福利学校志愿者,教师。

在去藏区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在晚报上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年头。他带着妻子到当地考察后,两人为当地的艰苦状况震惊。胡忠下定了决心,妻子支持他的决定。这时候,他们的女儿刚刚出生不久。孤儿学校处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胡忠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塔公乡,300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2003年,在丈夫的召唤下,妻子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谢晓君音乐学院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位置,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2006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兼职保姆。2011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并表示“一辈子呆在这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7、2012感动中国人物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冰雪为容玉作胎] 事迹: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碾到了车下。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2006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颁奖辞: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第五篇:《感动中国人物》的那些老师们

感动中国人物里的那些老师们 1、2004感动中国人物

大山深处孤身支教:徐本禹

事迹:从2001年到现在,他一直在资助湖北沙市一名叫许星星的孤儿(曾获全国十佳春蕾女童称号),从未间断。他在自述中写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

2002年7月,徐本禹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设在山洞里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2003年7月,徐本禹重返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为民小学义务支教。

2003年7月,他从办学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的狗吊岩村转点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大石村继续义务支教。获悉这一情况后,捐资8万元为大石小学修建新校舍,对徐本禹的支教行动给予了更大支持和鼓励。

颁奖辞: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2、2007感动中国人物

散尽家产培养人才:钟期荣 胡鸿烈 [树仁立德] 事迹:香港树仁学院坚持四年制,经历35载风雨,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

12月19日,香港树仁学院接获香港教育统筹局通知,获批准升格为大学,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教统局局长李国章表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树仁学院升格为大学,并考虑提供一笔过拨款资助树仁。

对于树仁学院历经35年的漫漫长路,终升格为大学,学校上下都充满喜悦。副校长胡怀中表示,树仁学院获升格,是对两位创办人———校监胡鸿烈及校长钟期荣的肯定,也证明树仁一直坚持四年制是正确的。

树仁的创办人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是民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他们在1971年自资创办树仁学院,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莘莘学子打拼35年,为香港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上世纪70年代港英政府曾以给予津贴为条件,要求其放弃四年制,改用“二二一制”(即二年预科、二年专科、最后一年学术性教育),但胡氏夫妇坚持办学理想,结果不获资助。经多年争取,终于让树仁修成正果。

颁奖辞: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3、2008感动中国人物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李桂林 陆建芬 [烛照深山]

事迹: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9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颁奖辞: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4、2009感动中国人物

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 [心灵放歌]

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颁奖辞: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5、2010感动中国人物

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 [炽爱]

事迹: 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颁奖辞: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6、2011感动中国人物

坚守藏区12年支教:胡忠、谢晓君 [高义薄云]

事迹:胡忠谢晓君夫妇两人均为四川藏区福利学校志愿者,教师。

在去藏区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在晚报上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年头。他带着妻子到当地考察后,两人为当地的艰苦状况震惊。胡忠下定了决心,妻子支持他的决定。这时候,他们的女儿刚刚出生不久。孤儿学校处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胡忠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塔公乡,300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2003年,在丈夫的召唤下,妻子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谢晓君音乐学院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位置,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2006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兼职保姆。2011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并表示“一辈子呆在这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7、2012感动中国人物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冰雪为容玉作胎]

事迹: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碾到了车下。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2006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颁奖辞: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8、2013感动中国人物

格桑德吉:格桑花开

事迹: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毅然回到西藏。为了劝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在极危险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毅然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作为校长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12]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颁奖辞: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把知识一点点注入一个个乡村。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9、2014感动中国人物

朱敏才、孙丽娜

事迹: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他们的足迹9年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年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生在贵州黄平,长在贵阳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尽管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们表示:“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卧室跟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个口罩才能睡觉。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检查身体时还发现体内重金属超标。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在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在积极为学校建电脑教室、修学生食堂,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夫妇两在北京治病期间,仍心系山区的孩子,为他们捐来了20台电脑。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辞: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10、2015感动中国人物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下载感动中国中的老师们(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动中国中的老师们(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师们

    老师们、同志们: 这次新学年教师培训班,在常务副院长俞克新同志的主持下,办得很好,很成功。 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认识,尤其是对办好独立学院,思路明确,定位准确了。我们要使广大师生......

    老师们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爱国爱家爱校爱生活》。 当新的一天来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总会想起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

    老师们

    在2012年秋季开学国旗下的讲话 王永旺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由于我们学校新建搬迁安置和天气不好等原因,新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于今天开始举行。在此,我首......

    老师们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2010年1月18日,贵州省贵阳市教育系统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

    老师们(推荐)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 感恩无处不在。我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就是感恩。感谢老师们同学们的支持,感谢学校给予的机会,感谢父母的生育与培养,也要......

    老师们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我国选手夺得世界冠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运动场上的时候,当我们从......

    老师们

    2010年寒假散学典礼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2010年,是我们继续推进灾后重建、转化重建成果、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软实力、全面提高......

    老师们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寒假里我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通过读这本使我深受感触。今天我有幸站在这个大舞台上,把我的感触向老师,同学们倾诉。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