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四 维护民族团结

时间:2019-05-13 12:0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四 维护民族团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四 维护民族团结》。

第一篇:2013-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四 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3年6月26日早晨,新疆鄯善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造成24人遇害。暴徒手持大刀沿街砍杀,袭击当地派出所和政府机构,放火焚烧警车。这种丧心病狂、令人发指的暴行,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是决不能容忍的。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材料二:2013年7月27日上午,新疆大型主题美术活动“大美天山·新疆中国画全国行”开幕式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作为此次“大美天山·新疆中国画全国行”的重要一站,既是一次展示之旅,也是一次学习交流之旅,更是一次感恩回馈之旅。这次展出的近百幅作品是新疆各族美术家立足新疆,以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向内地观众展示“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材料三: 2013年上半年,西藏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标态势良好。据初步核算,上半年,西藏实现生产总值329.59亿元,同比增长12.0%,比去年上半年高0.7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61亿元,同比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17.18亿元,增长3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0.92亿元,增长14.9%。【中考预测】

1、新疆暴力恐怖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①这是一起由境内“三股势力”精心策划,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②严重侵害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权。给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⑦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经济发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企图把新疆从祖因的怀抱中分裂出去。

2、暴力犯罪事件为什么会遭到社会各界群众、海内外华人华侨强烈谴责? ①暴力犯罪事件严重侵害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④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不得人心;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果断平息暴力恐怖事件并从重从快处置事件的犯罪分子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的基本方略 ④我国法律体现人民意志,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党的民族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①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②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④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6.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1)经济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实施“援藏工程”;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等.)(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如:在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定比例;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3)文化方面;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如:各民族均可使用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7.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原则。⑦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③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④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④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8.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晨的原因是什么?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⑦党和固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团结互助大力支持等.

9.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等.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10.为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样做?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积极拥护、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11、为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可开展活动有:①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②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③传唱民族团结歌曲;④出以“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图片展。

12.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标见语: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②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③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⑤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⑥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心相连、血相通。

13.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青少年应该如何做?①积极拥护我国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积极宣传“一国两制”对台方针政策;⑦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③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好好学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第二篇:中考政治热点四

全力抗大旱

中国西南多省持续干旱,受其影响,当地近千公顷农田绝收,小春粮、甘蔗和天然橡胶等农作物受创严重。虽然中国的核心产粮区并不在此,全国粮食供应仍可有充分保证,但旱区粮食不够吃,势必要从其他地方调粮,从而很可能诱发全国粮价上涨。

温家宝总理在西南视察旱情时叮嘱当地干部,“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生活用水,要不惜任何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今天上午眉头紧锁的。

1.抗旱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我们党和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夺取救灾斗争重大阶段性胜利的精神保证……

2.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我们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它成为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紧急避险的能力。

3.如何理解党在抗旱救灾中的坚强领导作用?

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决定。②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救灾的正确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救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救灾。

4.如果要你发动大家为灾区捐款,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角度,写出讲话要点。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我们在珍惜公民权利的同时,更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为灾区尽到我们的爱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5.在这期间期间,不乏个别商贩和超市见利忘义,哄抬粮价,你想对这些个别商贩和超市说些什么?①该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行为②该行为毁坏了自身的信誉,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必然受到了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③该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④我们应做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不能为了一已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等等。

6.材料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亲临云南重旱区一线,实地查看灾情,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对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材料二:2009年3月23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向西南旱区捐3600吨水;3月24日冯小刚夫妇、张国立夫妇、陈道明夫妇等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水”项目向旱灾地区捐款20万人民币,共100万元……灾害面前,人们看到的是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

材料三:2010年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目前,中国西南正遭遇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旱,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1600万人饮水困难,旱情再次敲响环保、节水的警钟。

1.阅读材料一、二,你可以提取哪些信息或观点?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2.材料三中再次敲响的环保、节水的警钟,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略(要求围绕环保和节水方面答题,要求具体的行为,如泛泛地答保护环境或节水不行。)

海地大地震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岛国。

联合国一位发言人称,海地地震是联合国有史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灾难。在受到地震影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都被毁于一旦。

1.中新网1月15日电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今日表示,中国派驻海地的维和警察将继续坚守岗位,暂时不会回国,这表明了中国

A.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B.置士兵生命于不顾

C.从本国利益出发D.服从联合国A

2.海地地震发生后,我驻海地维和防暴队8人被倒塌建筑压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总书记、温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想方设法营救被埋人员,保证中方人员、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的安全,这体现了

A.大国风范B.民族精神C.以人为本 D.国家形象C

3.海地地震后,中国政府快速反应,各项行动赶在许多国家前面,在所有参与救援的国家当中,中国差不多离海地最远,但却到达得最快。这表明了:①中国积极实践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②中国扩大在海地的影响力③中国积极担当国际责任与义务,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④中国重视与海地发展关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B

4.材料:海地地震发生后,我驻海地维和防暴队8人被倒塌建筑压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总书记、温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想方设法营救被埋人员,保证中方人员、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的安全。1月19日,运送八位中国维和英烈灵柩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包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到机场迎接,中国公安部下半旗致哀。1月20日,海地地震遇难中国英烈遗体送别仪式上午9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胡锦涛等九常委参加了维和烈士遗体告别仪式。材料主要表明了什么?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尊重人的生命;尊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澳门明天更美好

2009年12月20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隆重举行。

1.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并保持了长期繁荣稳定,这说明了什么?

实现了祖国的安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党和政府制定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回归10年,澳门能够保持繁荣稳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坚持全面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澳门回归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关心和支持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恪守基本法,团结广大澳门同胞,励精图治、高效施政;广大澳门市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

3.澳门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澳门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我们青少年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光荣义务,积极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玉树地震

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这种强大凝聚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华人拧成一股绳,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去,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有什么重要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作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巨大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为抗震救灾,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试举两例。(或: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①组织部署军队、武警、医疗工作者等多名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②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用于抢险救灾。各省委、省政府援助灾区政府的资金已经达到了2.25亿元;并向灾区迅速调运救灾帐篷、简易房屋、被子、衣物、食品药品等。③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及中央领导人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救灾等

4.地震发生后,受灾的同胞,他们有的失去了双腿、有的失去了亲人,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这一刻,请用你的真诚和爱心写一条手机短信来激励他们。(或请你对灾区人民说句心里话来安慰他们。)如:彩虹总在风雨后,要坚强!;就是天塌下来,也有全国人民共同顶着……

5.为发动更多的同学为灾区人民捐款捐资,你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意识。请你参与这次主题班会的感受或体会(或活动意义)。

体验到在灾难中所显示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博大情怀,净化了灵魂,健全了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真情;真切体会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与实质……

6.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作为中国人的你准备怎么办?

我们应该对死难同胞表示深深的哀悼,祝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积极宣传玉树地震的消息,让更多的人知道,号召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灾区,产生更大的效应支援灾区;从自己做起,积极参加募捐活动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

7.你知道面对地震灾害的一些自救方法吗?说说看

学会看地震先兆——动物的异常反应、井水的变化。

地震来临应立即跑到室外空旷地带,远离电杆、电线和广告牌。如果在教室应该蹲伏在墙角或钻到课桌底下并用手护住头部,强震过后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的疏散,防止踩踏。如果在家而且是高层建筑应该迅速找到枕头或棉被护住头部,然后在厕所、浴室较为狭小的空间躲藏。

8.你认为我们能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吗?为什么?

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9.我们应该怎样向抗震救灾的英雄们学习?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学习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②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③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10.假如你是材料中被救的一名中学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①要学会感恩,把他人的救助之恩时刻铭记心中。②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③努力工作和学习,把自己投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作贡献。

11.被困青少年的优秀品质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们要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②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生活充满阳光。③学会自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积极进取,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锻炼自己。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2.“一定要千方百计,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胡锦涛语)“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温家宝语)“地震虽然夺去了我们亲人的生命,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永远也摧不垮我们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语)永不抛弃,永不放弃!这就是生命的呐喊!一曲永不消失的生命赞歌!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

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党和政府肯定生命、高度重视生命,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

13.祖国在特大灾害面前,反应迅速,领导得力,军民同心,措施到位。温家宝总理在大震发生后数小时即飞临灾区第一线,他冒着余震和泥石流阵发的风险,深入现场指挥抢险救灾,摔伤了手臂也顾不得包扎。当他走到排列着五十具罹难学生尸体面前,无言地深深三鞠躬时,在旁的人都为之动容!美国《联合早报》记者写道:“这绝不是矫情做作。”、“60多岁的老人如此劳累,令人心疼!”并说:“如果你现在看见他的样子,你马上也会哭的!”七大军区齐动员,十多万解放大军、武警战士、民兵队伍,急如星火般从四方八面奔向灾区,卡车、飞机、橡皮艇、降落伞大举出动,更多的则是徒步的官兵,他们翻山越岭,在灾区的瓦砾堆中,凭双手狠扒深挖拯救生命。荧屛不断展现出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描绘着一帧帧慷慨激昂的壮美画卷!

(1)阅读材料后,你有何感慨?

答:有着如此爱民如子的好领导,如此忠心为民的子弟兵,如此热爱祖**亲的13亿炎黄子孙,多难兴邦,定能迅速战胜灾害,将家园建设得更好更美。

(2)有人说这样做是举手之劳,有人说这样做是崇高伟大,有人说这样做是在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请问:这样做履行了怎样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答:见义勇为、关爱他人、团结友善的道德义务和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义务。

(3)一双手托不起生命的重量,但当千百双手同时举起,死神也会望而却步。拯救生命如此,承担责任如此。这一段话对你今后承担责任有何启示?

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我们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更多的人。

(4)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如何做?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察预警能力;加强防灾救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培养责任意识,树立奉献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

(5)想一想,我们青少年能够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关心灾区,积极宣传和动员更多的人去帮助灾区人民;为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等

第三篇: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四)

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四)————打击恐怖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一、时政背景材料

1.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1时,暴力案件已造成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公安干警当场击毙5名暴徒,其余暴徒仍在围捕中。

2、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要精心做好受伤和遇难群众的救治、善后工作。要深刻认识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强化底线思维,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指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和有关部门同志连夜赶赴云南指导处置工作,看望受伤群众和遇难人员亲属。

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处置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抓紧追捕和坚决严惩暴徒,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治安防控措施,做好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防范工作。

二、学科知识链接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稳定,经济就会发展;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两道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三、中考命题预测

1.暴力恐怖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答案: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

2.在昆明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目的是分裂中国、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3.暴力恐怖分子分裂祖国的目的能得逞吗?请你简述理由。

答案:(1)不可能得逞。

(2)因为:

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儿女的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③通过暴力恐怖进行疆独活动,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因此,疆独 1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

4.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答案:(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2)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7)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5.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 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美容养颜 家庭家务 加班须知 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

(4)我国各民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5)全国人民的支持等。

6.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③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等。

7.国家加大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8.请你列举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答案:(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3)实施“援藏工程”;

(4)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

(5)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

9.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么做?

答案:(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3)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文化。

热点专题训练 分析说明题

1.材料一:2014年3月1日晚上,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截至3月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暴力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滥杀无辜、手段凶残,可谓丧心病狂、灭绝人性。

材料二:云南昆明这起暴力恐怖事件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的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阴阳怪气、逻辑混乱,甚至别有用心地挑拨离间。这些媒体一向在反恐问题上叫得最响,但在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上的群体性失明与乱语令人气愤。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答:上述材料说明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2)对于材料二中的民众的表现,请发表你的看法。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1)面对“疆独”和西方少数国家的反华行径,全球华人表现出了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忠实地履行了对国家的责任。

(2)①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②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③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④青少年要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备考演练】

一、选择题

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各族干部携手抵制不法分子的暴行、相互救各族兄弟,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抢救各族受伤民众,广大市民踊跃献血挽救伤者生命„„正像一位被救群众所说的:“袭击我的是七个人,但从头到尾帮助我的远远超过七八个人。”这充分说明(B)

A.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我国已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C.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D.敌对势力的分裂行径不得人心,其阴谋必然落空

二、非选择题

2.小敏的思想品德课老师在班会上介绍了下面两则时事新闻:

新闻一: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市发生暴力恐怖事件。截至截至3月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这起事件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是敌对势力内外勾结策动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制造分裂。阅读上述新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的本质是什么?事件发生后,中央政府和新疆自治区政府依法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了暴力犯罪事件,维护了昆明的政治社会稳定。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此次事件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其目的是挑起事端,制造暴力事件,搞分裂,干扰发展。

②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们党和政府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⑵请你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句话发表看法。

答:①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益所在,也是每个公民的崇高责任。乌鲁木齐“7.5”事件后,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患难相助,13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反对分裂,正是这种民族情深和国家意识的集中体现。

③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才会有百姓的幸福安宁、社会的发展进步。

⑶班会马上就要结束了,老师号召大家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那么,我们青少年到底能为此做些什么呢?小敏拟写了一份倡议书,请你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面对“疆独”分子的猖狂行径,我们的爱国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智的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做到:

答案:

① 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② 坚持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

作斗争。

③保守国家秘密,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等等。

第四篇:2015中考政治热点

中考政治热点:

一、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专题训练

1.2014年10月20日14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二号送入太空。这表明我国(A)

A.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B.科技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C.科技整体水平已居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D.已经全面建成自主创新性国家

2.2014年8月21日至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展示活动。举办这类活动(D)

A.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B.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

C.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D.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

3.改革开放36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世界第十五位到2010年上升到第二位,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00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56万亿元;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国际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

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科技与经济的竞争

4.2014年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中贯穿始终的主题是“改革创新”。他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

(1)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强调创新?(2)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创新大国,需要国家和社会付出哪些努力?(3)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答案:(1)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③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

(2)国家:①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全方位、多领域地选拔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3)启示我们: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②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③积极参加科技实践,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

二、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

材料一:2014年全国科普日 201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围绕创新引领未来;二是围绕创新改变生活;三是围绕创新在我身边;四是围绕创新圆我梦想。

材料二: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4年8月21~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及展示活动。此外,组委会还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交流活动。

相关链接: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考点链接】{①创新②青少年健康成长③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材料一1.2014年全国科普日以“创新发展,全民行动”为主题,表明了什么?

(1)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国家重视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4)我国努力营造全民创新的氛围。

2.国家为什么要在全国举行科普日活动?

(1)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国家举行科技活动,大力宣传科技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

3.举行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2)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公民学科学的积极性。(3)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4)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5)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材料二4.为什么要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2)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够高。(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5.谈谈你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认识。

(1)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2)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3)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需要。(4)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的重要途径等。

6.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2)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3)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7.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1)组织科技专题讲座。(2)举办科学技术小发明等创新比赛。(3)举办科技活动征文比赛等。

8.传承科技薪火,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3)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4)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5)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科教兴国 自主创新专题训练(1)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回答1~2题。

1.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

①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鼓励、尊重和保护创造 ②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能力 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和应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之所以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因为()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③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④创新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园博园举办。青少年参加此项活动有利于()

①激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②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③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超级计算机、北斗系统、智能电网、3D打印、智能机器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先进生物制造、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我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加强部署,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回答4~5题。

4.这些科研成果有利于()

①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我国目前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④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5.这表明我国()

①文化的地位日益提高 ②科教兴国战略成果显著 ③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④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科技创新 成就梦想】

材料一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通过验收,成为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相关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

材料二 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办。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代表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新进展。

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教育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石,故④错误。3.C

4.C

5.C 解析:①中的意义与材料中的科技成果无关,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③错误。

6.①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或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④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或我们中学生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学习,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等活动)。(言之有理即可)

三、科教兴国 自主创新专题训练(2)

材料一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材料二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架机的机头部段2014年7月31日在成都下线;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通过验收,成为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相关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

材料三 在国家“千人计划”带动下,我国多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取得实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江苏“双创计划”、浙江“省级千人计划”……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材料四 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2014年8月21日~26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

【考点链接】}

{与教材“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知识的链接点:①我国的科技现状(九P61)。②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九P64)。③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九P64)。}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总书记的讲话有何认识。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人才及科技事业;我国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鼓励科技创新;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等。

2.材料二表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1)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能够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

4.怎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5.青少年应怎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6.结合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要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举办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7.材料四表明了什么?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1)材料四表明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关心身边的科技事物,培养创新精神和对科技的创新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奠定基础。

五、中考政治热点:关注学生生命健康

材料一:昆明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 2014年9月26日14时,昆明市北京路明通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经核实,目前踩踏事故已造成6人死亡,22人受伤,2人重伤,伤者12人已送延安医院,另有10人送到红会医院救治。

相关链接:陕西延长县一幼儿园21名师生群体中毒;教育部通报35所存在安全问题学校。

材料二:教育部:中小学生以后将不被要求“见义勇为” 2014年8月2日北京晨报讯:中小学生以后将不被要求“敢于斗争”“见义勇为”。8月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材料三:王俊胜副委员长作关于检查未成年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4年8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王胜俊指出,未成年人人身安全问题仍然突出。每年约有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溺水、交通事故是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奸淫、猥亵、拐卖、虐待、遗弃等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屡禁不止,一些案件触目惊心。

相关链接:看好熊孩子安全过暑假,安全教育法律保障缺一不可;公安部:女孩独自外出搭车须知。

【考点链接】{ ①生命健康权 ②特殊保护 ③自我保护 ④明辨是非 ⑤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材料一1.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陕西延长县幼儿园集体中毒事件,主要损害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这一权利在公民权利中处于什么地位?

(1)生命健康权。(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身体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材料二2.《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取消 “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的原因有哪些?

(1)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不法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与其斗争容易受到伤害,中小学生首先应该保证自身安全,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材料三

3.利用未成年人乞讨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

(1)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2)给受害人的家人带来沉重打击,给受害人的家庭带来无尽伤痛。(3)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为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监护,坚决打击侵害或威胁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2)社会: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发现威胁或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救助或举报。(3)学校:严格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4)家庭:应对未成年人加强教育和监护,使未成年人远离侵害,以确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5)未成年人自身:认真对待家庭和学校教育,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侵害发生时,积极寻求社会、学校、家庭等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善于用智慧保护自己、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六、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专题训练

1.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世界各国之所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采取积极行动,这是因为()

①人们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不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仍在继续②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③环境问题制约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世界各国都存在着同样的环境问题,不可能解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绿色梦想”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球的;不只是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不只是未来时,更是现在时,关键是要有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思路。我们必须实施的战略是()

A.依法治国 B.可持续发展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

3.“向污染宣战”,我们应该()

①控制PM2.5,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④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国家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图中《雾霾笼罩美丽中国》启示我们必须()

①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减缓经济发展步伐②积极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材料一:2014年9月23日,为期一天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峰会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召集,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专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会议,120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及250名企业界领导人出席。

材料二: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之一,积极制定节能减排措施,号召企事业单位行动起来降低能耗;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1)召开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有什么意义?

(2)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许多措施,这说明什么?

(3)青少年能为改善气候问题做出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1)①有利于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②有利于世界各国更好的合作交流;③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①说明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说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说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3)①在全民中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及必要性;②有计划地购物,适度消费,减少浪费,提倡废物利用;③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如使用节能灯,节水型水龙头和马桶,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自觉提高空调制冷温度;④全面倡导以低碳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提倡素食;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七、中考政治热点: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一:世界环境日 2014年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材料二: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 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峰会开幕式上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在2015年达成一项新的气候协议。根本出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推动能源变革,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

材料三:环保部发布公民行为准则 动员公民举报污染行为2014年8月13日,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了《“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准则》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相关链接:新“环保法”规定包庇环境违法责任人或被开除;国务院:建立环境管理和监测信息公开制度;文明建设保护先行,专家献计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四:沙漠“女汉子”殷玉珍“治沙女杰”殷玉珍。她从1986年开始种树,从自家门前仅有的1棵树,到如今坐拥6万余亩“碧波”。殷玉珍用20多年苦行僧般的劳动,在毛乌素沙地腹地画了一个绿色的圈。29年前,殷玉珍初嫁到毛乌素沙地深处的井背塘时,面对寸草不生的黄沙,绝望得几次寻死。一趟趟担水种树,累得不行了,双手护住脸在沙里睡一会儿。中午沙子烫,走一会儿脚就烫出大泡……而今,6万亩绿树从她手底下冒起来,把沙漠变成了“塞上江南”。

相关链接:治沙标兵曾凡江。

【考点链接】

材料一

1.“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体现了什么?

(1)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彰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2)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材料二

2.为什么国际社会需要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的平衡,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制约了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应该怎样做?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③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青少年应怎样为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

(1)要密切关注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3)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积极同破坏环境、资源浪费的恶劣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材料三

5.环保部发布公民行为准则,动员公民举报污染行为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2)有利于动员公民积极与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3)有利于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使公众认识到个人在防治大气污染和健康防护方面应履行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4)有利于公民行使批评、建议、监督权。

6.公民应该怎样践行环保部发布的行为准则?(1)公民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应响应各级人民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采取健康防护措施。(2)公交优先,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驾驶、乘坐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3)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不使用污染重、能耗大、过度包装产品;厉行节约,节俭消费,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

材料四

7.请你简要评价殷玉珍、曾凡江的行为。

他们环保意识强;他们植树造林,保护和改善了环境;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义的行为,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促进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8.沙漠“女汉子”殷玉珍的优秀品质给你哪些启示?

①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是我们的强大精神支撑;③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保护我们的家园;④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我们要学习她为改变荒漠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9.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1)国家: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依法治国,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依法保护环境;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④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与环保意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生态保护区。(2)个人: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种植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废弃物,开展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节约水电纸张等;进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勇于同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第五篇:2014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二感动十年温暖中国

【热点材料链接】

热点材料一:2012年1月16日电(记者许雪毅)以“我们的感动我们的力量”为主题的“中国网事·感动2011”网络人物颁奖典礼16日在北京举行。“最美妈妈”吴菊萍等10位草根英雄以自己的爱心和壮举,被近千万网民“顶起”,从无数感动人物中脱颖而出,登上了璀璨舞台。

热点材料二:2012年2月3日晚,CCTV感动中国2011人物揭晓,分别是朱光亚 两弹元勋、吴菊萍 最美妈妈、张平宜 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杨善洲一生奉献给人民的好、阿里木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吴孟超 人民医学家、刘伟 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孟佩杰 照顾养母12年的孝女、胡忠 谢晓君夫妇 坚守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者、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

【说明考点链接】

考点1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运用)

考点2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运用)

考点3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理解)

考点4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运用)考点5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识记)

考点6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识记)

考点7努力做诚实的人(运用)

考点8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运用)

考点19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识记)

考点20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理解)

考点21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识记)

考点22增强责任意识(运用)

考点23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运用)

考点24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运用)考点81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运用)

【教材知识链接】

关键词索引 教材知识速查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心环节.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

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民族精神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建设的根本任务

承担社会责任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1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

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生命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责任;

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应该向胡忠、阿里

木等先模人物那样,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

个负责任的公民。

承担责任既意味着付出,也意味着回报。一般情况下,付出的代价与收

获的回报是统一的。没有只有代价而没有回报的责任,也没有只有回报

而没有代价的责任。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负责任需要我们承担

某些精神上的代价;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负

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

至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的自尊自信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踏实的工作作风、自立自强的精神、良好的自我形象等,都是在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应该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主动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渡难关,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当国

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③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

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优、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辞的责任。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和人生

力量的源泉;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培

养自立自强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生命的价值 角色与责任 承担责任的代价 承担责任的回报承担对社会、国家的责任 理想

【考场设问链接】

1、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1)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教育人民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2)有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5),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2、他们感动中国的原因:

(1)热爱祖国;(2)敬业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3)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使命;(4)他们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5)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胸怀大志,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6)他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敢于奉献。(7)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他们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9)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要结合具体人选的事例来分析)

3.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有什么意义?

答: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等。

4.青少年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化感动为行动?

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

5、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答:他们有着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同品质。

6、了解了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后,某校立即为此开展系列“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现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答:①办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

(2)请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出活动主题和活动步骤。

答:主题班会,主题:“„我们学习的榜样”;步骤:① 组织同学们观看先进事迹的相关图文、影像资料 ②自由发言,补充自己所知道的洪战辉先进事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请老师说一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向XXX学习④为„开展爱心捐助

(3)结合材料谈一谈开展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弘扬社会正气,推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7.“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学习他们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2)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应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学习,不断发扬和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该向钱伟长那样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贡献力量。

(4)学习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5)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志坚强的崇高品格。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获奖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8.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你准备怎样向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学习?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服务社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

【题型高效速查】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他们就是2011“感动中国”的人物坚守藏区12年支教胡忠、谢晓君夫妇。据此回答1—2题

1.胡忠、谢晓君夫妇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A)

①他不图名利,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②他甘于清贫、帮困助弱的崇高思想境界 ③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④他们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2.从胡忠、谢晓君夫妇身上我们可以看出(D)Xkb1.com

①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②他们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杰出代表③新时期仍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④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奉献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感动中国》节目寻找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举办“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有利于(B)

①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确保社会生活实现绝对公平和永远正义 ③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 ④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40岁的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1)心灵感悟:通过阿里木烤羊肉串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的事迹,你感悟到了什么? 答案:阿里木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他自愿在承担起资助贫困学生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畅所欲言:阿里木被评为2011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公德,唤起公民的责任意识,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

(3)问题观察: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缺乏责任的现象?

答案:不关心集体、自私自利、迟到早退、不爱护公物、好逸恶劳、挥霍浪费等。

(4)自我提高:为提升自己思想和行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答案:具体到行动上,我要以阿里木为榜样,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奉献社会,把崇高的理想付诸于平凡的行动。如:培养独立意识,从洗自己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小事做起;勇于承担责任,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把学习的本职工作做好!

5.《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十年来,《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多位感动中国人物,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某校九年级(3)班结合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围绕“责任与使命”这一主题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有感于中国人物的事迹,请你谈谈承担责任对人的成长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对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若出现下列情形也可:承担责任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承担责任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承担责任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2)这些先进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答案:他们有着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同品质。

(3)你认为自己应该主动培养和锻炼哪些素质,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 答案:青少年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化感动为行动: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下载2013-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四 维护民族团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四 维护民族团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