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山东选调生考试热点:完善司法救助 彰显人文关怀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山东选调生考试热点:完善司法救助 彰显人文关怀
【背景链接】
热点1:咸阳市率先建立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互认互通制
12月2日,三原县困难残疾人韩某因不服一审判决,到市中级法院递交上诉状,并申请免交诉讼费。市中级法院审查后为其免除了诉讼费,同时告知他可以去市法律援助中心获得免费的法律帮助。根据市中院出具的免交诉讼费回执,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了一名法律工作者,直接给予韩某法律援助。事情这么顺利就办好了,韩某感慨地说:“我经济困难,一审时没请律师,现在国家给我指派律师,真没想到,这场官司居然不花一分钱!”韩某是我市实施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互认互通制度后已经的一个受益者。
热点2:车祸重伤者获2万元司法救助金
12月2日,民乐县法院将2万元司法救助金送到年过七旬的张大爷手中。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民乐县法院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功能,截至日前,该院已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重度残疾的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共计8万余元。
【时评分析】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路途中,司法制度建设是重要一环,而司法救助制度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是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桥梁,是实现公平正义殿堂。然而,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司法制度亦然。司法救助制度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因此,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司法救助制度,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完善司法救助,彰显人文关怀,需要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为基准线。司法救助的对象不广泛,大量亟需司法救助的法人和非法人都会被拒之门外,严重违背了和谐和公正的理念。而法律援助的援助范围更加广泛,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的援助。因此,可以把需要司法援助的当事人纳入到法律援助的范围之中,得到法律援助中心律师提供的司法援助,及时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的得到救助。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完善司法救助,彰显人文关怀,需要以建立司法救助基金为着力点。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同样如此。为了更好的保障司法救助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应该将司法救助基金纳入到国家的财政预算中,由国家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将财产刑作为司法救助基金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当提取上缴国库的罚金以充实司法救助基金。同时还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筹集资金,以弥补司法救助基金的资金缺口,充分发挥其作用。
司法救助制度有利于保障民生,彰显人文关怀;有利于缓解和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维护政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体现执法的公平正义。要不断的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2014山东选调生信息汇总:http://sd.offcn.com/html/2014/01/54052.html)
第二篇:沽源法院执行救助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沽源法院执行救助彰显司法人文关怀近年来,该县法院在开展执行功坚活动中,针对辖区涉案困难当事人的生产、生活实际积极开展救助活动,使困难当事人切实感受到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真切内涵和公正司法的良好愿望,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赞誉。该院受理唐某申请执行王某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一案中,涉及赔偿金四十多万元,申请人严重伤残,生活不能自理且无任何家庭收入。其多次到县委政府上访告状,而被执行人因交通肇事被判服刑也无其它财产和经济收入,案件执行不能。为解决唐某的基本困难,化解矛盾,执行局干警多次找其做化解工作,但是效果甚微。后经院长田慧荣同志与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在县委政法委书记亲自协调下,经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给予了唐某救助。资金分两次,共救助唐某十万元,基本解决了当事人的生活困难。事后,唐某非常感动,紧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是县法院救了我的命啊!”同时表示再不上访告状并同意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沽源法院努力提高执行公信力,充分关注贫困群众司法需求。一次次的司法救助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是基层一线执行法官对弱势群体的深度关怀,是联合社会力量合力对群众困难的切实解决,真正体现出了“司法为民、一心为民”的法制理念。近两年,涉执行案件的困难申请执行人共得到救助达50万元,受救助群众25人。
(沽源县人民法院苏秀武杨军)
联系电话:***
第三篇:2014山东选调生考试热点:司法体制改革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山东选调生考试热点: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资深讲师朱志娟
【背景链接】
热点1:劳教制度被废止。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年12月28日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定,根据决定,劳教制度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有效;在劳教制度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劳教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该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热点2:北京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年均保持在0.16%以下。2003年,司法部确定北京为首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地区,同年7月,北京市在东城、房山、密云3个区县启动试点,2004年5月,试点在北京全市全面展开。截至目前,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1732人,解除矫正36352人。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北京市社区矫正人员年均重新违法犯罪率保持在0.16%以下,99.8%的社区矫正人员顺利解除矫正成为守法公民,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检举犯罪、抢险救灾的典型,十年来,累计见义勇为77起,拾金不昧475起,检举犯罪38起。
【时评分析】
社区矫正的被推行、劳教制度的被废止,皆意味着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迈入了深化改革的阶段,是在公平正义的实现进程中的坚实一步。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法治建设中,公平正义无疑是灵魂,是核心,是人民的诉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对于司法体制改革而言,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是最根本的内容。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期,司法体制改革也顺应群众权利意识增强的新形势,它有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巨大转型期,矛盾多发期。俗话说,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司法不公的现象时常令人们烦恼。“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罚”,刑讯逼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供的卑劣手段,司法腐败的种种恶行,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时刻拷问着司法的公正性,影响着司法的公信力。如果司法公正的防线被一次次攻破,就会严重影响到对群众权益的维护,诱发多种社会问题。充分维护法治的权威和公信力,让群众在司法的各个环节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需要多措并举。一要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机构的生命和灵魂,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和保障,同时追求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永恒主题。二要保证司法高效。俗话说:迟来的公正是不公正的。司法体制改革要注意提高司法效率,保证群众通过法律追求公正的积极性。三要完善制度。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改进司法权运行机制,完善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司法公正不断向纵深推进。四要锻炼队伍。维护司法公正,需要一支廉洁正派、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作保障。加强对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2014山东选调生信息汇总:http://sd.offcn.com/html/2014/01/54052.html)
第四篇: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热点
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热点:山东枣庄大学生村官李浩带村民传承鲁班技艺
鲁班锁,也叫八卦锁、孔明锁、六子联方,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鲁班锁、鲁班球相传由春秋战国时期木匠鲁班发明并因此得名。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
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
鲁班锁的种类很多,玩法也不同。最常见的是由六根内部有槽的长方体木条,按横竖立三方向各两根凹凸相对咬合一起,形成一个内部卯榫相嵌的结构体,鲁班球则是由六块半圆形木块组成。鲁班锁的条棍相互穿插在一起,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不会散开。鲁班锁的一些条棍中有凹去的空间,因此当它们穿插在一起时,它们的整体结构的中间是实心的。通常会有一根完整的条棍要最后一个插进结构,使其稳定,因而“锁”住结构,这个条棍也叫“锁棍”。将一个鲁班锁打开比较容易,但是要将它们插和起来则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足够的耐心。
滕州是鲁班故里,也是鲁班锁在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地区,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五、六岁的孩子都玩过这个智力玩具。2009年级索镇的大学生村官李浩开始带领村民制作鲁班锁,他们挨门挨户的请教村里的老木匠,学校里的老教师,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了二十多种鲁班锁的构造。如今他们开发了50多个品种的鲁班锁,有方的,圆的,三角的、菱形的,远销曲阜、泰安、济南、青岛、北京、上海,及日本,欧洲等地。
2014年山东选调生村官试培训班请访问简章:
山东卓博教育2014年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培训班报班咨询热线:0531-88026601 88026609。
标签: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热点
第五篇:2014山东选调生考试热点: 废止劳教制度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山东选调生考试热点: 废止劳教制度
【背景链接】 热点1:唐慧案
唐慧年仅11岁的女儿惨遭强奸、被逼卖淫。由于不满法院对7名罪犯的判决结果,唐慧不断上访,最后被永州官方送进了劳教所。唐慧的遭遇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国内众多学者、意见领袖和官方媒体大声疾呼要求放人,最后唐慧在被捕几天后被释放。
热点2:彭洪案
彭洪,重庆渝北礼嘉镇人。三年前在天涯转发重庆打黑漫画《保护伞》,加点评“这把伞好怪哟”,结果出现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电脑右下角当即弹出对话,叫他去市公安局网监总队自首。被重庆市劳教委认定为诽谤,处以劳教两年。类似的还有所谓“方竹笋案”、“谢苏明案”和“任建宇案”,以及这些案件当事人在申诉过程中的遭遇,普遍地反映出劳教制度的极度扭曲,并且在事实上制造了广泛的“寒蝉效应”。这使得社会失去了纠正矫治不正当现象的可能性。
【时评分析】
近年来,废止或改革劳教制度的呼声一直不断,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劳动教养制度不是刑事处罚,而是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在特殊历史时期,这项制度的确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和法制的进步,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劳教制度允许公安机关无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和思想教育等措施。因此,一些法律专家认为,这一制度与《立法法》等上位法冲突,也违背了《宪法》的有关规定。由于缺乏明确的性质界定,对其批准程序缺乏监督和限制等漏洞,劳教制度给一些部门滥用权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劳教制度最终走向消亡,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提供给我们一个普遍性的启示则是:与人一样,国家法治的肌体,也需要经常洗洗澡、治治病。如果说当年“收容遣送办法”因孙志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刚事件而废止、旧拆迁条例因各种强拆事件而终结,那么此次通过法定途径废止劳教制度,则更接近于主动的清理,意味着公民自由权利再一次得到伸张,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再一次得到维护。法治首先乃良法之治。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最高法、根本法。正如总书记所说,“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宪法的有效实施,要求其他法律法规与宪法相违背时,能够得到快速而果断的制止和追究。对此,我国宪法将“监督宪法的实施”职权赋予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使其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从这个角度看,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职权废止劳教制度,正可感受到宪法实施的脉动。
在法治的长征中,当我们若干年后回望劳教制度的废止时,或许能够清晰感受到这一时刻的历史性意义。废除劳教清除的不仅仅是违宪的旧规范,清洁的也不仅仅是法律制度的肌体健康;在更大的意义上,它见证了制度文明进步的力量,折射出上下互动共同推动法治中国的共识。
(2014山东选调生信息汇总:http://sd.offcn.com/html/2014/01/5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