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蒙养正 立德树人
童蒙养正 立德树人
一、前言
转型时期中国出现的文化失序、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种种社会现象,极不利于中国社会公民的成长和中华文化的发扬。
正是在这种青少年道德发展需求和整个民族文化建设关键历史时机,“唯时代之所适,为道变化之所需”,催生了广大中小学的国学教育热。但在发展进程中,国学教育价值取向模糊、内容随意零乱、方式简单机械、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越来越集中突出,严重制约着它的健康发展。宁波市镇安小学所实践的国学是从“童蒙养正、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与围学精粹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国学教育的内在精神,强调“古为今用”。从教育规律、儿童特点出发构建适合小学生的国学启蒙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探索国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和融合之法。以国学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态度、方法等转变,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方法的转变,以国学教育反哺学科教育,为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中国人”而奠基。
二、实践
1.以“养正启智”为核心确立课程目标
以同学文化蕴含着的丰厚的人生哲理、智慧、情趣,滋养儿童道德信念、人格熏陶、文化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习惯养成,将同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将文句诵溃与精神移植相结合、与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并以此培养“尚雅崇信,笃行创新,既具浓郁民族情怀的,又具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2.以“精粹适切”为标准设汁课程内容
我们所说的“围学”厘清了国学教育中的国故之学与国粹之学的关系,所甄选的围学内容和价值皆与现代社会的普适价值观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契合。内容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体现国学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见图1)
校本教材之一《小学国语读本》精选了适合各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经学篇章115篇和精粹古诗词90首,分上下册,每年级由4个经典篇章单元和1个精粹古诗词单元组成。例:五年级国学文化的学习内容目录。(见表1)
校本教材之二《养正毓德》读本分上下2册,每册12个主题。教材编写时梳理了国学经典名句,并以价值内涵的时代变迁来整合这些内容。这种编撰方式有利于学生感受传统国学的德性之光,领会国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性。例:一年级国学德育素养教学内容。(见表2)
校本教材之三《国艺社团》学校依托“四点钟学校”为阵地,现已开设了“篆刻、书法、京剧、民乐”等36个菜单式的精品社团。每日3:30-5:00活动。每学期有800多名学生参与,占学校总人数的70%左右。被称为学校少年宫,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典型。
3.以“扎实有效”为基准构建实施模式
(1)实施校本课程
在专家团指导下,全校参与,从“文化层面、精神层面、技艺层面”,研发了三大国学校本课程,构建了国学启蒙教育的课程体系。(见表3)
在课程实施方面,我们遵循“教学设计整体化”,“教学过程主题性”,“教学时空转化性”的原则,提倡“实践体悟”的教育方式,采用游戏活动法、情景再现法、吟诵涵咏法、实践表达法等教学方式。同时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每周一下午进行教学研讨,引导教师感悟、挖掘课程背后的精神内涵和国学本身的文字和意境之魅力,鼓励教师采用展示、活动、讨论、表演、沉思等方式学习和感受课程内容,尽量避免过分地强调讲授、诵读、记忆、复述等。
(2)践行主题活动
在国学教育实践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为核心,坚持“古为今用”,坚持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践行,将国学精粹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五大“仁、责、孝”主题活动分别为:校训实践系列活动,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内容;修身教育系列活动,以“日正一行”为内容;校园义工系列活动,以“日行一善”为内容;孝德教育系列活动,以“百善孝为先”为内容;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以“相伴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为内容。
(3)强化学科渗透
以学科教材为依托,以《有趣的传统数学》、《有趣的传统科技》、《有趣的传统游戏》《国艺社团》等为拓展教材,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包含的国学经典底蕴,多层次地渗透国学教育。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主题式策略:以单元主题为中轴来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题居于中心位置,教学目标、形式、方法、评价以及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等均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整合式策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国学素材,抓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和小细节有机渗透,课前导入巧结合,课中渗透抓融合,课后提升显巩固。如数学学科中传统数学思想元素;音乐课堂上欣赏民族经典乐章;美术课堂上民间工艺的欣赏与制作;体育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让孩子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悠远流长。实践式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和国学教育特征,寻求二者之问的最佳结合点,创设类似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学科和同学结合的特定课型,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科的学习功效。
(4)彰显文化浸润
以同学精神为内涵构建文化特色,使校园成为一本立体的、会说话的传承国学经典的教科书。通过“走廊文化、墙面文化、柱子文化”、阵地文化、网站文化”等浸润学生。并与校园传统节日紧密结合,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自觉地融人并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潜意识地调整价值认同和行为倾向,精彩地演绎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七大校园传统节日活动分别为:“欢乐一家亲万里大团圆”春节、元宵活动;“网上祭英烈文明寄追思”清明节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活动;“诗句话明月千里共婵娟”巾秋节活动;“绿叶对根的情谊”毕业典礼和“感恩”开笔礼;“高雅艺术进校园亲近国粹共赏玩”艺术节活动;“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阅读节活动。
4.以“真实成长”为导向构建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国学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发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国学教育中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和力‘法,重点考察学生践行国学精神的行动表现。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专家等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制定了各年段国学评价目标;开展校园十大“仁爱”之星、“孝敬”之星、“责任”之星的美德少年评比;“礼尚国学,魅力国韵”国学小达人评选;国学有德家庭的评选等。
三、成效
1.“育人”之效:国学文化滋养了学生的道德、文化、才艺素养
全校1175名学生,近三年涌现了宁波市美德少年1名(全大市仅10名),校同“孝敬之星、仁爱之星、责任之星”美德少年90名;各类捐赠善款三年近38万之多(如数交予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受赠人手中);微公益事例367篇;结对3所学校,资助176名学生。表扬信9封,旌旗2面,国学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尤其学生的语言质量、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如下文学生创作的古诗)。近三年省级以上获奖人数达24人次。通过学区房进入我校的学生激增,连续三年扩张教学班。
春闹
501班 阙铮
二月春风拂丝绦,三款蜻蜓嬉碧叶
叶中黄鹂倾情叫,垂髫庭院嬉闹萦
吟屈原
502班 陈婧柔 王嵩川
汨罗江水向东流,点点烟雨缀其中
一卷离骚可凭吊?后人惆怅感千秋
2.“强师”功效:教师国学素养明显提升,深程开发能力大幅增强
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授予),宁波市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培训实践基地和巾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宁波市教育局授予),为省校长班和骨干教师班授课9期,接待各地教育考察团30多个,承担国学素养提高班培训项目4期,为海内外各地学校传授国学教学,其中《启智博雅》课程被评为优秀拓展课程。目前,学校已拥有推广实践学校11所。班主任团队被评为宁波市“育有道德的人”巾帼文明岗;多名教师被授予浙江省师德模范、省春蚕奖、省少先队功勋奖和宁波市百强班主任。
3.“社会”效应: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精神促进文明建设
通过全国“做有道德的人”联系点学校、浙江省“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宁波市青少年道德讲堂等重要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力地向社会辐射了文明正能量。中央文明办、浙江省纪委、省文明办、宁波市政府、教育局相关领导在视察时,高度赞誉了国学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所起的作用和成效。《光明日报》、《中国纪检报》、《浙江教育报》、《少年素质报》、《全国未成年人网》、《中央文明网》、浙江、宁波电视台等共报道国学教育情况43次。
2011年7月,学校赴台湾、新加坡进行“共承同根文化,同育桃李芬芳”国学文化教育交流。
2012年3月,在徐州举行的首届“国学与教育”全国研讨会上,顾秋红作精彩发言,与会专家、代表认为我们的国学教育已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之路。
2012年4月,宁波市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授牌“宁波市青少年道德讲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研讨会既现场推进会在镇安小学举行。顾秋红校长做“国学养正做有道德的中国人”发言。甬城书法名家陈启元先生亲自题匾。讲堂收集了“永恒的雷锋――镇安感动微故事357篇”。“毓德大会堂”和“廉孝课堂”无偿向社区、共建单位、兄弟学校开放,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2012年10月,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文明办,少先队联合举行的喜迎十八大大型新闻行动――《种信仰,谈信仰,守信仰,传信仰》未成年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巡礼,浙江少儿频道播出我校《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国学精神》节目。
2012年10月22日,镇安小学开展“孝德感恩教育活动”获得社会极大关注。腾讯头版、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网等全国50多家重要权威网站均发布和转摘,浙江和宁波电视台大篇幅加以报道。
2014年3月,南浙江省纪委、宁波市纪委、教育局等多次调研、视察后,联合举行的“童蒙养正立德树人――宁波市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现场会”在镇安小学举行。“国学养正 廉洁毓德”的经验做法得到广泛推广。
四、反思
实践证明,小学阶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国学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围学启蒙教育是可以按照现代教育课程理念和模式进行重构,并且对学生的素质提升,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具有显著的教育功效。在孩童天性未然之际,语言学习敏感期、记忆黄金期,以精粹国学文化来启发蒙童,滋养其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才艺素质,促进儿童情感、意志、智慧生成和激发创造潜能,激发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童蒙阶段,养正尤为重要,国学教育的有效性也相对较高。
国学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全方位地加强国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和融合,同时需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教育规律。
国学教育不仅要“启蒙学习”,更要“养正践行”。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国学学习的兴趣,良好习惯的养成,激发其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既要强调立德树人,为仁而学;也要促进教学理念、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体验践行。
第二篇:童蒙养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
童蒙养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
二十世纪初,欧洲有许多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和中国,此乃人类文明之摇篮),其中三个都已经消失,唯独中国还存在,这是什么原因?欧洲学者讨论的结果,可能是中国人注重「家庭教育」的缘故。这个结论非常正确。师父上人说,家庭教育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之根,是以五伦、八德的伦常之道,落实「修身为本,教学为先」,以此蔚为后世典范。
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父子有亲」,首重孝敬父母,并将此发自于天性的孺慕之心、亲爱精诚,终其一生保持不变。进而推广之,能够爱兄弟、爱家族、爱邻里乡党。《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由此扩大到爱社会、爱国家、爱全人类,此乃「亲亲而仁民」的具体表现。因此,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爱的教育。
甲、志在圣贤的童蒙教育
清代大儒陈弘谋先生在《养正遗规序》中说:「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这段箴言指明了童蒙教育的重要性。
诚如师父上人所言,童蒙养正的家庭教育首重父母尊长的以身垂范,其目标是成圣成贤,是正知正见的智慧教育。《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语阐明了童蒙养正教育的真谛。人性本善的「善」是指圣人,是纯净纯善的。圣贤教育教人从习性恢复到本性本善,是超凡入圣的教育。中国自古至今,为人父母者都是希望把孩童教导成大圣大贤,并不希望他做大官、发大财。民国以降,时至今日,圣教衰微,物欲横流,名利竞起,此乃社会**真正根源。若不能恢复圣贤教育,此**将永无止息。
远在四千五百年前,尧舜使契为司徒,来主管教育,敬敷五教,五教就是指五伦之道。宋朝的朱熹夫子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一开头就揭示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此言道出中国传统圣贤教育的原则与纲领。
众所周知,圣贤的学问是大自然的法则,它运行不辍,永恒不变,超越时空。五伦是道,天然之道、自然法则;五常是德,五常是「仁义礼智信」,随顺道即是德。五伦五常细说,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此十二德目与道完全相应。若能依教奉行,遵守自然之道,则能生活得幸福、快乐、美满,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至善至美的道德。
乙、周朝皇室的童蒙教育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教育的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代出贤人。周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胎教典范。
周文王母亲太任,十分注重怀孕之时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因为这会直接影响胎儿。因此她怀孕之时,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她从不歪着身子睡,也不偏斜着坐,亦不曾跛着脚站;她不吃气味不正、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坐摆放不正的蓆子。所以文王生下来就非常的贤明,圣德卓著。中国古人知道,婴儿一出生,睁开眼睛就会看,竖起耳朵就会听,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都在学习和模仿,并且深受影响。此时父母应当以正面教化之,施以德教,则孩子必然受用终生,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也。
周文王的夫人太姒,是有莘(音伸)国姒姓的女儿,她仁厚和顺、生活俭朴、恭敬老师且深明大义。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的美德,亲自到渭水去迎娶她。太姒效仿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德行,勤勤勉勉,相夫教子,恪尽妇道,培养出一代明君圣哲——周武王和周公旦。
在中国古代,帝王培养接班人可谓是用心良苦。皇帝登基后首要大事即是立太子,并延请全国最优秀的老师来培养接班人。这三师即是太保、太傅和太师,合称三公。太保主要是教饮食起居、卫生保健等生活教育;太傅是教导伦理道德,及礼法的制定与颁行;太师是教导如何治理国家,即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周武王过世时,儿子成王才十岁,所以是由周公摄政,延请圣贤人来教导成王。据《大戴礼记》记载:「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成王的太保是召公奭(音是),召公是周武王之弟,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成王的太傅是周公,周公是孔子心目中最为崇拜的圣人,他曾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注重制礼作乐,《周礼》相传即是周公所作;成王的太师是姜太公吕尚,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拜姜太公为师。蒙受父母的栽培、老师的教导,周成王果然不负众望,将国家治理得很好。他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成就了周朝最为鼎盛的「成康之治」。
周公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父亲,对儿子伯禽谆谆善诱。当成王封伯禽于鲁之时,周公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虽然鲁国的文化鼎盛,但是你千万不要以自己是鲁国人而骄傲。周公说:我听说,「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真正有德行的人表现在外都是恭敬,这才是真正的荣耀。孔老夫子一生恪守五德,温良恭俭让,待人恭敬,绝不敢轻慢任何人,成就了万世师表的盛德。
周公诫子说:「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拥有很多的财富,能守之以节俭,才能得到平安;反之,如果拥有财富而却生活奢侈,祸害就会随之而来。「禄位尊荣,而守以卑者贵。」身居高官厚爵却愈是谦卑,不敢在人上,自卑而尊人,这才是真正的贵人。「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周公诫子的金玉良言,是告诫子孙的真实之语,是自己一生智慧经验之谈,教导我们如何立身处世,保全功名富贵,深值世人学习。
丙、言语步趋中的真实学问
在陈弘谋先生《养正遗规》所选录的朱夫子《童蒙须知》序文中说:「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童蒙养正的家庭教育,都是从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饭、读书写字、洒扫应对进退等杂细的事宜之中,培养孩子的至诚恭敬之心,成为日后进修上达的阶梯。如同弘谋先生所说:「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
在教导子女穿衣吃饭、言语步趋等童蒙养正教育方面,宋朝二程的母亲侯氏蔚为典范。侯氏自幼德才兼备,聪慧好学,「好读史书而不为词章」,且于政事颇有见地,深得父亲疼爱。侯氏七、八岁时,读到古诗:「女子不夜出,夜出秉明烛。」从此之后,她日暮就从不走出房阁。长大之后父亲将其许配给河南青年才俊程垧,程垧乃名臣之后,史称其「温恭待人,率以清慎」。
侯氏于归之后,对公婆非常孝顺,与夫君相敬如宾,虽小事未尝自专,必禀之而后行。且治家有法,对晚辈仁爱宽厚,对庶子视若己出。侯氏前后育有五子一女,但仅有程颢、程颐存活,她亲自教育二子,对其严加管教,未曾溺爱。据《近思录》记载,二程小时候刚学走路,走着走着就跌倒了。家人唯恐孩子啼哭,就走上前去把他扶起来,侯氏呵责说:「汝若安徐,宁至踣乎?」你们如果举止安定徐缓,怎么会跌倒?吃饭的时候,侯氏就让儿子坐在自己身边,见到儿子常常把盐、梅加于羹中以调味,侯氏就训斥、制止说:「幼求称欲,长当如何?」从小就贪图美味,长大后怎么得了!
侯氏训诫儿子不可恶言骂人,曾说:「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儿子有过失时,侯氏从未曾为之掩饰,她常说:「子之所以不孝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因此,程氏兄弟一生都不挑剔衣服、饮食,从不恶口骂人,这都是得力于童蒙养正之时,母亲优良的母教。
在母亲的教导下,程氏兄弟都成为贤德之人,且名扬天下。程颐十八岁就上书宋仁宗,希望「天子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引起朝野震动。后来二程都师从周敦颐求学。宋仁宗嘉祐二年,二十六岁的程颢金榜题名,出任主簿官职;二十五岁的程颐以布衣之身在京师授徒讲学,以致「斯文大兴」。后来,他在宫廷中出任经筵讲官,成为宋哲宗的老师,可谓是备极殊荣。仁宗皇帝追封程母侯氏为「上谷郡君」,以示表彰。
由此可知,母教确实是为天下太平之源,仰观前贤,为人父母者怎能不深思与反省!
丁、启蒙教育的成功典范
当今之世,习近平主席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家庭教育。二0一五年二月十七日,习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此乃真知灼见,古今皆然。家庭教育须从胎教始,且于童蒙养正之时,即以身教化之、言教导之,循循善诱,厚积德本,则三岁、七岁前所涵养的纯净纯善性情,尽其一生都不会改变。
十年前,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经感慨的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并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在民国以前,中国人的德行、学问是如何培养出来的?首先是自小于童蒙养正时期,即施以德行教育,使其品行端正,恪守伦理,深明因果。于此基础上再「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奠定传统学术的根基,目的是回归自性。其教学的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以此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学者能依此行之,则一生道德学问必有真实成就,成圣成贤亦是指日可待。
中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民国时期的许多家庭之中屡见不鲜。中国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于一九一一年出生于湖南的书香世家,父亲终身研究朴学,擅长天文算法。张舜徽禀受家学,由父亲亲自授业,后转益多师,虽未曾上过一天学,却成为当代著作等身的国学家,并于华中师范大学任教四十年。
张舜徽七岁时,父亲就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其发蒙读本,稍长即读《说文解字》;十六岁后,开始研究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并于十七岁撰写了《尔雅义疏跋》一文,奠定了文字、训诂学的深厚功底。父亲去世后,十七岁的张舜徽负笈出去寻师访友,他的姑父余嘉锡先生,是著名的目录学家,《四库提要辩证》作者,时任教于辅仁大学。张舜徽住在姑父家中,广泛求教于京城名流学者,这段期间成为他一生读书进展最速的时期。
张舜徽先生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自己一生的治学,始于仰慕乾嘉诸儒,从而潜心研究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而后才进一步的研究儒家经学。因此,小学和经学是他一生研究国学的基础,这个基础正是在家庭教育的浓郁国学氛围中奠定的。因此,他才得以为《说文解字》作《约注》,为郑氏经学作《丛着》,且博治子书,匡正旧史,辨章学术,这不能不归功于父亲、姑父所施行的家庭教育之效。
中国传统童子功的教学方法,曾引起现代众多教育者的深思。为此,热心于为民族培养人才的吴鸿清教授曾经感慨的说:「无数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教育曾经为中华民族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启蒙教育有很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汲取、继承,让它在现代社会重放光芒。钱学森之问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需要用实践来证明的问题。」禀承着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理念,吴教授在大西北的偏远乡村办起了伏羲班,取得明显的成效。他深深的相信,用童子功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戊、勤俭节约的家教德范
中国自古至今的家庭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三国时期的蜀国名相诸葛孔明,曾经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短短数言,尽述一生修德,父母之爱,发自肺腑至诚,是传之后世的箴言良鉴。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祕书长的习仲勋老先生,年少之时很喜欢学习古文。自入小学起,擅长古文背诵,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都倒背如流、熟谙于胸。他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谈举止,效仿先辈为人处世的风范,培养出忠孝友爱、勤劳俭朴的优良品德。
夫人齐心回忆,习老先生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虽然身兼要职,但是在家庭中,他不仅利用业余时间亲自照顾孩子,帮孩子洗澡、洗衣服(这是父子有亲的真情流露)。而且他自己言传身教,对子女从严要求,注重教育孩子自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培养了勤俭节约的家风。在穿着上,孩子们的衣服、鞋袜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在吃饭上,掉在桌子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吃完后还要用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在用水、用电方面,习老先生是用浴盆洗澡,洗完后留给孩子们接着再洗,然后还要用澡水洗衣服。厅堂的灯晚上很少打开,习老先生要求,只要房间里没人,一定要随手关灯。习家俭朴的作风对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习仲勋老先生给孙女起名明泽,就是希望她将来能够清清白白的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习明泽从小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爷爷的教育方式使她受益匪浅,连过年所收到的小红包,都是爷爷从疗养院积攒下来的小牙签,她感到很高兴,至今还保存在家里。和父亲习近平在一起的时候,习明泽从不让父亲多点一盏灯,餐巾纸也时常撕一半给父亲,一半给自己留着用,这都是得力于爷爷身教的影响。
在写给父亲八十八岁「米寿」的贺信中,习近平写道,自己与父母的感情久而弥深,从父亲那里继承和吸取很多宝贵与高尚的质量:学父亲做人(坚持真理),学父亲做事(从不居功),学父亲的信仰(心中始终有一盏明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博大的爱),学父亲的俭朴生活(勤俭持家)等。父亲的高尚品德,使子女终生受用。
诚如古人所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深以为借镜的历史经验。「俭以养德」这是明智的父母留给子孙最为珍贵的传家之宝,也是习老先生以身垂范、福佑子孙的纯朴家风。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教育,是千百年来的祖先智慧经验的总结,是代出圣哲的不二法门,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瑰宝。它跨越时空,纵贯古今,行之当世仍是深具实效。普愿华夏子孙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家庭教育为核心,进而扩展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宗教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延续亘古永恒的灿烂文化,为世界缔造长治久安的永久和平。
第三篇: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的天使,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教书育人就是人类的传魂。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些人默默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教书育人,继往开来人类的传魂。他们前赴后继,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至今,身为教书育人的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骄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干兴邦,教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身为教书育人的我,已经深远地看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站在人民教师的这个岗位上,在充满荣誉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责任重大。
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培才育人工程。《管子·权修》里边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教书育人,培才育学不是一朝一日,一蹴而就的事情。
身为人民教师,要知道虚心是教师进步的阶梯;耐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保障;恒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试金石。只有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高的教师;只有在教书育人这项伟大工程中,做到学习没有障碍,教育富有办法,育人充满耐心,韧劲,快乐,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乐观上进,又懂得尊师敬教的学生。
没有恒心的人民教师,绝对是胜任不了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古人早已经在《庄子·渔父》中,给我们后人诠释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重要思想意义。
最终能作出伟大成就的人,都是那些有恒心的人。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有品德修养,和有恒心耐心虚心的人民教师,最能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热爱是教育工作者的动力源泉。爱恩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人生第一大导师,身为人民教师的我,干一行爱一行,相信行行都能出状元。记得我学生年代,学习牛顿是如何执着科研,自己用来款待朋友,摆在桌子上面的鸡,朋友过来吃了,他还认为自己已经吃过饭,继续回到他的实验室,沉迷科研。
那时,我在学习牛顿执着不懈精神的同时,也没忘了学习爱迪生勇敢不畏的精神。有一次,爱迪生为了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他被列车司机狠狠地扇了耳光,聋了半边耳朵。我身为人民教师,既要热爱工作,也要保护祖国的花朵如同自己,做到爱人如己,这才是大爱无疆精神,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贝多芬瞎了眼睛,依然锲而不舍地作出《第五交响曲》,可见立教圆梦在于恒古不变的心。
我的学生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摇身变成人民教师,时间不甘寂寞地使我终成正果,真是应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的那句话。自从我接棒了教书育人这份神圣使命,就更加相信,主要勤奋努力,就能心想事成。
我能有机会把这个励志精神传授给我的学生,这是我的荣幸。看着他们倍受鼓舞的情怀,我仿佛时光反转,回到我的学生年代,恩师也是这样来教导我们积极向上。
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的优秀精神,教育出一代接着一代人的聪明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立德树人,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
当然!有优秀的教书育人精神,就有不良的思想言论。就像有德道的地方就有败坏,有魔鬼的地方就有天使。
我的学生年代,课堂上总有那么几句不良败坏的话,来影响学生人格品行。老师总是喜欢在课堂上感情用事,你要知道,老师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面对的都是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谆谆善诱的作用。
社会上固然拥有这样那样不好的事,但身为教书育人的我们,绝对不能带着那些败坏思想言论,到课堂上来,言传身教给祖国的花朵们。
务必要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记住,我们是民族的传魂,是肩负起祖国未来的希望,轻易不能带给学生不良的思想言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请记住你神圣的使命是——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这个世界,永远是光明才能照亮黑暗,在家里,在学校,甚至在社会上,如果我们人人都以身作则,人人都是好榜样,那么这个世界何尝拥有败坏。我一个人虽然单身力薄,但我始终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我们真要凭着良心讲话做事,给我们祖国的花朵立德树人,也是在为我们立教圆梦。
第四篇:立德树人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校本教材《立德、树人》课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编写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将来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适应时代的要求。课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讲明观点的。
1、感知诚信,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
2、我与诚信面对面,知道诚实守信是美德,做人要以诚信为本。
3、携手诚信,明白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4、诚信小使者,教育学生要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
一、“感知诚信”,意在使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表现有一总体认识,由此引出本课所学内容。
栏目
二、“我与诚信面对面”,意在巩固本课所讲观点。学生在联系正反两方面实际的同时,全面认识诚实守信的意义。栏目
三、“携手诚信”,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分辨、评议,明辩是非。
栏目
四、“诚信小使者”,通过评议使学生从感情上体验诚信的重要,使学生产生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
2、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诚实守信。
3、懂得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情感
1、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2、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行为
1、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
2、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
3、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真正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诚实守信。
五、教学用具: 课件、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知诚信。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诚实守信》(投影显示,板书),老师讲故事《国王的花种和诚实的孩子》。
2、听了故事请大家想一想:(1)、为什么端着空空花盆的小男孩被选为王位的继承人?(2)、你们佩服杨平吗?你们觉得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杨平是一个特别守信用,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是他成功的关键)
3、小结:象杨平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4、下面请听《曾参杀猪》
5、讨论:从曾参杀猪中,你明白了什么?
6、小结,引导学生自读“知识窗”——世界各国对诚信的看法
7、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收获,进一步感知诚信的重要。
(二)、深化认识,巩固本课观点。
1、请同学们看《千里赴约》
2、提问:请大家仔细想一想?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人之本。)
3、小结:对!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4、投影仪呈现:课文中的“交流园”,并组织学生谈体会。
6、欣赏木铎声声,引导学生谈体会,进一步感知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人之本。
7、交流:(1)、学习这课后,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说一说真实的心里话,谈谈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真实的想法。)
(2)、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总结全课。
1、总结: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是为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市场竞争信誉第一,无往不胜。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2、小手拉大手:课后,用摄影、书画、小品、歌舞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诚信知识,让我们把诚信的春风送到每一个角落。板书设计: 第二课、诚实守信
表里一致 说到做到 为人之本
小学生“诚实守信”教育的教案
第二课时
分析:
本课教育是在的三年级“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从观点的外延“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这个广泛意义上认识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将来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
2、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诚实守信。情感:
1、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2、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行为:
1、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
2、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
3、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作出承诺后要努力兑现。教法建议: 1.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实例,课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加深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2.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资料要尽可能的生动直观,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如:如报刊上,电视中报道的实例。
3.教学中,一定要利用诚实守信方面的正反实例教育学生。使学生体会个人或企业诚实守信的好处以及不诚实守信的危害。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
请同学们听故事《立木为信》。(见课前准备中阅读材料)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季布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
小结:象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诚实守信》,从而使我们懂得:诚实守信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二、学习新课 引出观点
1、请同学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五毛钱丢掉的信誉》(见扩展资料)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个人不诚实守信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的。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本。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出示投影片:课文第三小节,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
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例子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板书:为人之本
小结:看来一个人,只有能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2、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故事》
提问:在许多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同仁堂药店销售却直线上升,久盛不衰,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是赢得顾客信任的基本保障。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讲:飞机送面团
小结:在我们现代社会,对于小到一个人也好,大到一个企业也好,诚实守信是立足根本。诚实守信既是做人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板书:现代社会的需要
3、小组活动,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市场;反之就会失去信誉,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的事例。
各小组汇报。(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追问:谁都知道应当诚实守信,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使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认识。)
4、其实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下边请听历史故事《诚实的晏殊》。
小结:这个故事说明,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诚实守信作为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品质。板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 深化观点
1、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方面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不抄别人的答案,虽然成绩一时不理想,但是一种诚实的表现。成绩是可以改变的,人的品质最可贵;抄袭别人的答案,即使一时取得好成绩,也不光彩。不仅不利于弥补学习上的漏洞,而且还养成了自欺欺人、不诚实的坏品质,最终害了自己。)板书:从小时候要求自己诚实守信 第三课《 团结互助》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团结互助的感受和对团结互助意义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团结互助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要求。
2、通过本站教学,要落实到行动中去,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团结互助,更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团结互助的意义。教学难点
团结互助,乐于助人,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成长。
【引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团结、互助、友爱、祥和的大家庭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分享到大家的快乐,还可以在大家的帮助下不断进步。和谐友爱的生活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奉献和付出。提问:什么是团结?什么是互助?(补充知识)
1、什么是团结?
团结:指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者结合。
2、什么是互助? 互助:指互相帮助。
【导入新课】让学生听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讲授新课】第1站团结就是力量
(思想驿站)生活中影响团结的现象有:
1、自私自利
2、自以为是
3、顽固不化
4、心胸狭窄
5、特立独行
6、山头主义
7、貌合神离
8、局外观察
想一想:自我检查一下,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上述不良行为? 结论:一个集体中如果有这些影响团结的行为的话,无论对集体还是对个人都是不利的。
一、生活中的团结互助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他人的关心和热爱就像抖动一个蜘蛛网,我影响着他人,他人又影响着更多的人,彼此相连,互相关爱。我们要形成一个温暖的共同体,一个温暖的集体。关心,帮助他人就是自己心中装着别人;关心,帮助他人就是在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让别人开心;关心,帮助他人就是理解别人。(举例)四川汶川县5•12地震后,我们学校在5月19日举行了“献爱心赈灾捐款”活动。
目的: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关心,帮助别人。
二、团结互助的意义如何?(重点)
1、团结互助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人们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做个游戏)《让我们携手前进》
找7位学生,有男生也有女生,都伸出右手,左手握住,7只右手搭在一起。
目的:让同学们团结起来,建立一个温暖、团结、祥和的班集体。团结友爱的集体可以使我们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他人帮助的温暖。
(引名人名言)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俄】高尔基 目的:告诉学生,人应当留给他人美好的东西,这样我们的生活也将是幸福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乐于帮助别人,有利于自己的成长(难点)
交往,友谊是相互的,需要互助互爱。因此,我们主动去帮助他人,他人也会帮助我们的。所以,我们要主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就可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补充知识)“助人”能“助己”意思是什么?
并不是一种功利的态度,即把对别人的帮助当作一种投资,期望得到回报。(错误的理解)谚语“施恩莫望报,望报莫施恩”。
“助人”能“助己”包括两方面。(正确的理解)一方面指交往,友谊是相互的,需要互助互爱。
另一方面说“助人”能“助己”实际上是蕴含着一种信念和道德要求。我们主动去帮助他人,他人也会帮助我们的,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会成长完善;虽然交往是相互的,但不能等待他人先帮助自己,我们强调我们自己要先走出第一步,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帮助了别人未必会同时等到他人的帮助,可是我们应当走出第一步,才有可能引起互动。(讲故事)《小刺猬救孔雀》
森林的动物们在森林里玩耍有大象,老虎,小白兔,小刺猬和美丽的孔雀等。长的丑的小刺猬说出给孔雀玩的话,但孔雀嫌小刺猬丑,并长满全身的刺不和它玩,然后,自己去玩,大家正玩的时候,听见远处喊“救命啊,救命啊”,小刺猬听到喊声立马往喊声跑去,原来孔雀在草丛处玩时,窜出一条毒蛇,小刺猬缩成一个小球滚到毒蛇边,用刺去扎它,毒蛇受了伤一溜烟跑了。孔雀这时低下头对小刺猬说:“对不起,以后我给你玩,谢谢你救了我”。
目的:帮助是相互的,我们一定要主动付出。
3、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许多人凝聚在一起,却会形成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谚语)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听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呀,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目的:团结起来力量大,即团结就是力量。
(举例子)蚂蚁的力量一群蚂蚁被林火包围了,火圈在迅速地缩小,黑压压的蚂蚁群瞬间将葬身火海。这时,蚂蚁很快地聚集在一起,抱成一个巨大的蚂蚁团。蚂蚁团顺势向火势较小的地方滚去,熊熊烈烧焦了蚂蚁团外围的蚂蚁,但蚂蚁团一点儿也没有松动,迅速滚出火区,滚到没火的地方,绝大多数蚂蚁得救了。这说明了什么?
(1)人心齐,泰山移。
(2)相互之间的团结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胜力。【本课小结】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有情感需要的人,人际互动的方式除了竞争与合作,还有一种交往方式就是包含着人们深厚感情的团结互助。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板书设计】第12课团结互助
1、什么是团结?
2、什么是互助? 第1课时团结就是力量
一、生活中的团结互助
二、团结互助的意义如何?
1、营造良好的氛围,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2、乐于助人,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3、团结起来,会形成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第三课要团结合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团结合作就是在大家合干一件事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2.懂得在做很多事情时都需要团结合作,尤其是现代社会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情感:
愿意与人团结合作。行为:
1.与人合作时,能听取别人意见,不固执己见。
2.与别人合作时,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合作的思想。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1、课件:(幻灯片)
2、《三个和尚》动画。
3、有关团结合作的名人名言。
4、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教学过程:
一、动画揭题
导入: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你们喜欢听歌吗?
(播放歌曲《三个和尚》)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歌曲对同学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可以抬水喝,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喝呢?
(3个和尚都存有私心,所以没有水喝;一个和尚没有依赖只有自食其力挑水喝,两个和尚能够互相配合抬水喝,而三个和尚都互相推脱,谁也不愿出力,所以没有水喝;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过渡:
同学们说得很好!在集体中,团结就是力量,生活中很多事情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团结合作》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讲述课文故事。
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并回答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汇报:(分别出示课件)1)钢笔、墨水、稿纸它们争吵的是什么事?(它们比本领,看谁的作用大。它们谁也不示弱)
2)钢笔、墨水、稿纸它们都是怎样说的? 3)同学到前面表演课本剧。
(分别请四位同学扮演钢笔、墨水、稿纸、作家)4)小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探究:如果不团结合作,结果会怎样?
(不愿与人合作,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
三、深入明理
1、看一看
出示“神舟六号”飞船的相关资料,并讲解:
同学们,在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国内外的每一项科技的重大突破都是团结合作的产物。
大家都知道从神舟1号到神舟6号,每一次成功地发射,从设计、生产、试验都与无数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是分不开的。这里面的每一个数据,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需要万分的精确,只有这样,飞船才得以顺利的发射、返航。它不仅是我国科学家数年来不断探求、不断创新,呕心沥血的结晶。更是这无数航天人精诚团结、紧密合作的体现,才实现了中华儿女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想!
2、说一说
1)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需要团结合作的事例。来说明个人的作用怎样才能发挥出来?(篮球比赛:每个人都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合作的不好,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打扫卫生:擦地、打水各有分工,相互配合;……)2)A、出示《折箭》故事动画课件
团结合作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懂得了怎样的道理?
(故事告诉我们他的儿子们通过和睦相处,团结合作取得了伟大的功绩;正因为他的儿子们也领悟出了讲团结的道理,所以吐谷浑王国逐渐强盛起来。)B、出示故事中最后一段话
同学们,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无不证明了现代社会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请大家看屏幕,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感受?(小组讨论并汇报。)
(首先集体中每个成员目标要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要互相配合、相互协作;……)过渡:
只有善于团结合作的人,才能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3、(动一动)1)拉球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拉球”小游戏,请听好游戏的规则。
我们分两个组,每组选五个同学参加游戏,其余同学在下面当裁判,在听到老师的口令后看哪一组的5个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5个彩球从瓶子中拉出来就算获胜,好不好?
(找同学做游戏,对游戏进行总结。找出获胜与失败的原因:配合默契、互相团结、共同合作完成的,并用掌声对他们进行鼓励)2)夺红旗
同学们下面这个游戏也需要团结合作来共同完成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夺红旗”小游戏,请听好游戏的规则。每5个同学为一组,哪组算得又对又快。老师就把这面红旗送给他们(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在这个游戏中,小组的五个同学有四个分别计算红旗下面的4个算式,再由另一名同学将得数相加得出最终结果,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正确导行 同学们,轻松过后老师还要考考大家。(出示辨论的题目)
1、李芳说:“团结合作,就是不管什么事,都大家一起干,不能自己单独干。”
2、张青说:“意见不一致,没法团结合作,团结合作得 合得来的人在一起才行。”(学生辩论、教师引导)
五、体验激情
“团结合作”从大了讲关系到一个民族,从小了讲它就渗透在我们身边点点滴滴的事情中。
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名言警句展示给大家。(学生交流名言警句)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
(明白了现代社会中学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善于团结合作的人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明白了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学会团结才最有力量;我明白了团队精神在一个集体中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学生只有具备这种团队精神,才能把我们所在的班级建设好;)…… 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合作的时代,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与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一个集体只有具备可团队精神,有了较强的凝聚力,才能把事情办好,老师希望我们中队全体队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加团结,亲密合作,把我们班上各项活动都搞好。大家有信心吗?最后老师还要送给同学们一首歌,让我们在这里共同分享歌声给予我们的力量。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起来,也请同学们边唱边体会歌曲中所蕴涵的道理,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学习。板书设计: 十 要团结合作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胜利
第五篇: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论坛
发
言
稿
宋
彭
原
小
学
静
波
2017.09.10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论坛
发
言
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界的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这个主题,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用爱心播种希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唐代大文豪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教师们的思想和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股重要的教育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五育并重,德育为首。”那么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呢?所谓立德,就是坚持以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关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关系到美好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这一伟大理论为学校和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师德修养为引领,以学生品德培育为教学重点,切实用理论的魅力和信仰的指引去培养人、感召人、引导人,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立德首先是要我们教师立好德。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要想成为一名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广博学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爱岗敬业,有仁爱之心,把教书育人事业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来看待。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在人世间,能做到爱自己孩子的人是父母;而能做到爱别人孩子的唯有我们教师!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所以教师应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力行师德规范,保持高尚情操,保持本色不变,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师之无德,教之无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育人的主旨内涵是立德,立德方能正己,正己才能律人,教师立德树人,必须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体,用高尚的人格,和蔼的态度,端庄的仪表,丰厚的学识去面对学生,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多年的教育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小时候我看到的最多的是长辈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爱自己的孩子,许多老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们的学生。而今长大后我也成了“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带着饱满的热情与美好憧憬的我接手了自己的第一个班级,成为一名教师。但是,当真正的工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知道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同样需要耐心和爱心。
我记得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带过许多班级,也带出了一点名堂。但从来没有像2009那年带的一个班那样让我感到手足无措。当时我刚送走一班2009届小学毕业生,新学期开学,我又开始从一年级班带起。我的班上共新报到 12名学生。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使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时代,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与求知的眼神,我觉得我的使命是何等的重要,我不能在这个充满神圣的工作岗位上有一丝的马虎,我要让他们永远对学习产生乐趣,要让他们不断地进步。然而事实和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几次考试下来,我所带的科目始终落在别人后面,而且每次考试都是那几个孩子考不及格。
何某是我们班一个很例外的孩子,小脑袋聪明就是不爱学习。当时我想一个学生其实学习差点儿并没关系,只要有考试,分数总会有人得第一,也有人是倒数第一。只要勤奋努力,品行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进也就够了。但是只过了一周的时间,事实证明我确实是盲目乐观了。他在早晨到校时,为了多睡一会儿懒觉,总是踏着钟声进校门,而且在晨读时,总是心不在焉,有时还欺负旁边的同学。怎么办呢?纯粹的批评能解决问题吗?我没有着急,而是开始从侧面了解他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通过了解,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经常是起早贪黑,顾不上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学习方面就更是无暇督促及辅导,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刚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就对他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他的穿着实在让人头痛,早晨穿得干干净净,可不一会工夫就变成“小土球”了,而且手脸也脏得不像样子。从一年级刚开始他就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不爱学习,爱打架,个人卫生差,一个典型的“双差生(学习差、纪律差)。这是我了解到的有关他的全部情况。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心里直打鼓:批评起作用吗?谈心有效果吗?我能改变他吗?用什么办法来转变这个“双差生”?短期内看来不会有大的转机。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就没有就这件事直接批评他,而是避实就虚。我找了一些经常和他一起玩的同学谈心,故意冷落他,每当他要插话的时候,我就故意让其他同学发表看法,一次,两次,三次,最后他着急了,说:“老师,你为什么总是让别的同学说话,而不让我说话。”时机来了,我说“你不喜欢学习,我想你也不会喜欢和同学交流。”他没想到我把事情引到了这上面,稍微愣了一下,说“老师,是我不对,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但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我能感觉到他并非心悦诚服。但是,我没有再深究下去,只是说:“我相信你是个好孩子,只是过于贪玩,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重。”以后每隔一两天左右我就以检查功课为理由找他谈心,给他讲学习方法,讲解难题,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鼓励他,让他把心多用在学习上,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与自己前途的关系。开始,他对我说的话并不在意,更多的是在那儿坐着听我说,有时候有点心不在焉,甚至有点儿不屑一顾。许多次我自己都想放弃,觉得委屈,但是想想自己最初的梦想与信念,再想想他的前途,又不甘放弃。时间就这样流逝,已经入学两个月了,他没有什么改变。
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由于天冷,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要生火炉来取暖,而生火时需要引火的木柴,我请每个同学都拿一点木柴。我开始发现他身上的一些闪光点,他第二天就拿来了一塑料袋木柴,我很高兴,并及时地对他提出表扬和鼓励,当有同学说自己家里没有木柴时,他又举手说他要替这位同学拿柴。过了一天,他果然又拿来了一塑料袋木柴,我再次对他提出表扬。他一高兴,对我的话也多了,说他热爱体育运动,就是不爱学习。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坏’学生。他们都只是在成长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经过这件事,我心里一阵阵地激动,深深觉得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这个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学生。何某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他贪玩,调皮,不爱学习,又有什么呢?我又怎能在学习乃至其它方面因为他做的不好而放弃他呢?
从此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带上一样自己喜欢的运动器材,并且在课间和他们一块儿跳绳,踢毽子,打沙包,让孩子们在课间尽情地玩好,这样他们上课后就能集中注意力。何某会跳绳,会打沙包,很会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进行表扬与鼓励。从那以后,他早晨来得早了,读书也认真了,家庭作业也能完成了。上课时他坐在座位上坐的比平时上课还直,听得比以前还认真。
其实孩子都是需要用爱心去教育和感化的的。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的心血没有白费,我的付出也有了回报。他的成绩比以往有了进步。由此我觉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是可以相通的。我觉得我们只是需要时间来互相了解,学习成绩并不是对学生唯一的评价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体育运动是某个学生的强项,我发现某个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有些学生对集体的事特别热心,这都是他们的优点。另外学生成绩的优劣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只要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从基础抓起,学生的学习一定会取得进步的。多年来,我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打动了一个个家长的心,也感染了许许多多后进生的心。也许我做的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但改变的将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我得出了人生的一条经验:用爱心可以换回爱心,用真诚可以呼唤真诚。
尽管有些“差生”很让人头痛,但一无是处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作为老师就应该尊重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一颗平等对人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寻找合适的契机,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指导学生,使其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绝不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际的行动,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爱心去播种希望,用爱心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用爱心去播下希望的种子,用爱心去浇灌娇嫩的幼苗,用爱心去修剪桀骜不驯的枝条,那么多年以后你会收获一片森林!
各位同仁们,让我们努力吧!努力对得起“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赞誉,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努力肩负起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