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暑期本校典型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及省招老师拜师学艺汇报会小结
老城中学暑期本校典型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及省招老
师拜师学艺汇报会小结
根据市教育局暑期集中教育周活动安排,经学校研究:由工会、教务室、团总支联合举办2014年暑期本校典型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及省招老师拜师学艺汇报会。
一、报告会主题
老城中学暑期本校典型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及省招老师拜师学艺汇报会
二、实施方案
1.典型教师参赛。其中省招老师必须人人参赛。
2.内容形式相对自由,演讲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参赛教师自撰参赛演讲稿。参赛者可以就主题的各个方面,择其一立论演讲,也可以自选题材,紧扣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实践体会等拓展阐述。
3.比赛时间及形式
时间: 2014年8月27日举行比赛。比赛地点:五楼电教室。
4、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鲍同虎
副主任委员:吴天华 张裕新 曾袁淑(场务)委员:赵斌 马协生 胡方松 王俊华 赵斌
5、评委组:组长 :胡方松
评委:胡兆芹 黄春方 李万新 王世华 刘黎明
分数统计:刘璐
6、活动组织:胡朝州 向丽嫣
串词及活动指导:李晓露 向华
7、评分标准(1)内容(4分);(2)表达(6分)
8、奖项设置。比赛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若干名。每位获奖选手都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一等奖选手直接推荐参加市组织的相关竞赛活动。
9、演讲比赛活动评委评分标准(1)内容(4分)A.主题(1.5分):主题明确、深刻,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B.材料(1.5分):材料真实、典型、新颖,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紧扣演讲主题。
C.结构(1分):结构完整合理、层次分明,论点、论据具有逻辑性;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2)表达(6分)
A.语音(2分):语音规范2分,较规范1.7分,不够规范1.4分,不规范不得分。
B.感染力(2分):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具有感染力。
C.熟练程度、及时间把控(1分)。D.态势语(1分):自然得体,端庄大方。
四、具体实施
2014年暑期省招老师活动在热情洋溢氛围中如期举行。校长鲍同虎致辞。我们身边美丽教师胡方松、许群甲、胡学列、吴天华、李晓霞、王俊华及及省招老师上台演讲。
许群甲老师: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低落,一副无精打采、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结。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而是避开这事,表扬他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聚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
胡学列老师:“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谣最为动听,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播撒的是希望种子。三尺讲台,是我们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师德师风中有这样一条: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赢得雷鸣般掌声!
李晓霞老师:关爱“默默无闻”学生。一般来说:“默默无闻”学生各方面表现得比较平衡,在班上都比较遵守纪律,很少被老师批评,难引起老师注意。我们常说:“只记得成绩好的和比较调皮的学生”,就是这样的道理。其实,这些“默默无闻”群体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因为中等生是较容易转变的。他经过努力既可向优等生靠拢,又可能沦落为差生。正因为如此,老师应该多关爱这些“默默无闻”学生。
王俊华老师:热爱学生就应当“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无数的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先生从侧面教育我们不能冷落,歧视学生,应该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深情的爱去激励他们。
曾袁淑老师:“不忘初心,相知相守。”许多教师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收获爱情,共同书写爱的篇章。还记得初到老中时,八年级的英语教师杜华老师摔伤了腿,他的妻子陈泽英老师在执教毕业班英语的同时,不顾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压力有多大、工作有多辛苦,毅然将杜华所教的课程带了下来,不计较一分一毫的得失,也不向学校吐一句抱怨。这是爱的力量,为了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为了那一双双渴求的双眼,更为了那相濡以沫爱的誓言----奉献。
在老城中学这个大家庭里,同心同行比比皆是,是爱让他们在一起,是爱让他们始终如一,是爱让他们走完这一生奉献的教育之路。青春无悔,坚守如一,相知相守。慢慢的,我读懂了自己身边暗涌着的这份爱。这是一份份沉甸甸的爱,让我如释重负的爱,这份不可名状的感动宛如一缕缕和煦的春风涤进我的内心深处----向丽嫣老师:初为人师的我从历史转岗教了语文,成了八(1)班王怀孝老师手下的“兵”。和王怀孝老师朝夕相处的日子,是我在老中成长最快的时光,王老师的崇高品格让我感动。四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工作第一线,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王老师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是他的承诺。2007年做肿瘤手术后一周,即走上了讲台。一直身患肾结石、高血压等疾病,仍然坚持工作,从不懈怠。2011年王老师因乳腺炎做了手术,手术后第三天顽强上台比教学,不因自己年事已高而停止学习,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王老师常说,他不会耽误学生任意一节课。王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以校为家。这是对学生的爱,更是对祖国和人民无悔的爱。得师如此,安能不潜心勤奋以向学。
报告会上,老师们在用“心”交流,他们用言行诠释:“如果教师爱自己的事业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的话,那他就会比那些虽然读尽万卷书而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得多。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