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爱工会工作 维护职工权益(甘肃省三十年工会工作者事迹材料)
热爱工会工作 维护职工权益
——甘肃省从事工会工作三十年工作者事迹材料
周和文,男,汉族,1962年8月出生,1980年11月参加工作,200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10月调任民勤县热力供应站行财股股长兼工会副主席,2012年12月任民勤县热力供应站工会主席。
周和文同志自1985年9月从事工会工作以来,三十年如一日,他始终把勤奋工作当作自己的最大乐趣,把创建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单位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特别是担任县热力供应站工会主席后,他坚持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职工中有较高的威信。并经常性地组织职工开展各项活动,增加了职工的凝聚力,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单位职工的一致好评。1999年至今该同志连续16年被民勤县城乡建设局评为 “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3月被民勤县总工会评为“年度工会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7月被武威市总工会评为“全市工会财务工作先进个人”。成功和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周和文同志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
勤奋好学 提高优质服务本领
“打铁首先自身硬”。面对供热事业发展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他始终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要想做好工会工作,不学习是没有出路的。因此该同志通过党的理论及工
会相关理论的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一是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等重要理论,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用工会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充实自己。他始终注重《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工会职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法》等工会相关理论的学习,注重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不断在实践中充实和提升自己,提高为确保工会职能的有效发挥,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的本领和能力。
以人为本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维护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行使当家作主、民主管理的权利,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周和文在站党支部的领导下,调整了工会委员会、女工委员会等工会基层群众组织,并选举产生了职工代表,制定了工会工作计划,完善和规范了基层工会组织各项管理制度。每年督促单位与职工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为职工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为进一步引导全站职工积极参与单位管理,他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为提高单位职工的职业技能,周和文先后组织职工48人次参加了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同时把单位岗位练功比武活动与推进职工经济创新工作结合起来,与供热生产经营结合起来,组织职工利用各种方式学业务,练技能,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仅2015年就涌现出了12名业务能手。二是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参与到单位经济运行、财务预决算、工作岗位分配、工资方案、生产指标以及站务公开的民主监督工作中,定期听取行政领导的工作报告;三是审议单位提出的经济责任制方案、资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实施方案等单位管理措施,评议和监督领导干部行使的权利和义务;四是为进一步维护职工群众的工作劳动保护福利、职工待遇福利的发放,他组织工会委员对全年职工劳动保护措施、福利以及特殊工种的劳动保护的到位情况进行监督,落实职工劳动保护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劳保福利,改善了职工劳动条件,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和健康;五是对“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元旦和春节等节假日职工福利发放进行监督和落实,维护职工群众的福利待遇和权益;六是积极贯彻计划生育条例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定期组织女职工进行妇科普检,维护女职工的各项权益。
周和文是一位人情味很浓的工会工作者,职工和家属生病住院,他总是及时去医院看望慰问;职工婚丧嫁娶的事,他总是主动配合家属积极操办;逢年过节,他总是带上慰问品,去看望退休干部和困难职工,向他们问寒问暖。在各种捐款帮扶活动中,周和文不但是最积极的组织者,而且是最积极的参与者。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热力供应站的干部职工累计为希望工程、湖区扶贫、失学孩子、特困家庭和困难职工捐款4万余元,捐衣物200多件。
乐于奉献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周和文对工作总是充满热情,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乐于奉献。在工作中善于团结工会委员,热心为职工办事,做好站领导和职工之间的沟通工作,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
围,使热力供应站各项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上级组织的肯定。
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方面上,周和文总是积极与单位行政协调。2014年他积极筹措10多万元,装饰了会议室、职工娱乐室,购置了音响设备,添置了乒乓球台、象棋桌等。利用节假日,他亲自排练组织了多次文艺演出和联欢会。通过多种寓教于乐的文体娱乐活动,不但陶冶了职工情操,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单位的内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干部爱职工,职工爱单位的和谐关系,职工权益得到保障,建站以来无一上访事件发生。和谐的劳动关系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踊跃为单位的建设发展见言献策,2015年共收到建议36余条,被采纳的12余条,其中5余条为单位进一步改进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民勤县热力供应站1999年至2015年连续1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被武威市总工会评为“全市工会财务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2月被武威市总工会评为“武威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武威市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2014年4月被全国总工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工作者,周和文同志只是仅仅围绕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做了他应该做的工作,但是,从他尽心竭力、兢兢业业的工作中,从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里,我们不难看出,这蕴藏在平凡中的事迹更具有魅力。
第二篇:用好工会经费是做好工会工作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保证
用好工会经费是做好工会工作 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保证
兵团农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工会 马秀勤
二00七年八月
用好工会经费是做好工会工作 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保证
马秀勤
工会经费是单位行政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拨交给工会组织的,是职工劳动力价值的补偿,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工会履行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经济手段。经费使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段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因此,要从讲政治的角度,给予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党联系群众桥梁纽带的工会组织,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三个代表”执政为民的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好工会财务工作,管好、用好经费,为工会工作服务,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下面仅就本人几年从事财务工作的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加大职工活动经费投入比例,充分体现工会经费为职工服务原则。
新颁布的《工会法》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工会经费是为职工服务和工会开展活动,与老《工会法》相比,本人理解,新《工会法》在经费使用外延方面,更加扩大了使用范围,重点突出了为职工服务这一方面。这一变化是基于我们国家随着改革的深入,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职工群众的 切身利益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它明确写进《工会法》的有关法律条文,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职工活动无疑是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方面,工会经费应重点在职工活动经费中予以体现。职工活动费是由文体活动、宣传教育活动、职工培训、慰问品开支等多项支出构成。2003~2006年共计4年中,头屯河农场工会共计开支职工活动费25万元,占4年中整个支出的43%,职工活动费一年比一年上一个台阶,主要表现在:投入13万元举办体育比赛及文艺演出等多种文体活动,通过开展这些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不仅锻炼了职工体魄,提高了素养,培养了团结一致,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还更加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爱党、爱国、爱场和投身于农场改革、建设、发展的热情;投入3万元购买慰问品,一年二次慰问职工代表、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尽力为农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充分体现了工会经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投入5万元加强职工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投入1万元利用假期去外地度假、旅游,使劳动模范和先进在工作疲劳之余身心得到极大放松,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投入 3万元举办各种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表彰活动,使一大批职工受到先进事迹感染,更加激发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农场屯河宣传、广播、有线电视和宣传橱窗等载体的大量宣传活动,使职工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会工作动态,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和无私 奉献的精神。从以上开展职工活动的效果不难看出,加大职工活动经费投入是工会组织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是加强农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场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维护职工群众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需要。
二、重视基层工会工作,为基层工会活动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基层工会作为农场工会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农场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给基层工会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调动基层工会工作积极性,保证它们的工作顺利开展,是农场工会应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农场工会非常重视基层工会工作,每年收缴的工会会员场工会按基层工会会员人数以一定的标准向基层工会拨付会员活动经费,2003~2006年共向基层工会拨付会员活动经费10万元,同时对基层工会开展文体活动和建家活动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基层工会拿到这笔钱后,感到信心足了,办事更有力量了,他们通过举办各种文体联谊活动、连务公开活动、送温暖活动,使基层工会会员凝聚力大大增强,职工群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大大提高,为农场建设发展积极献言献策的热情更加高涨。同时,基层工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工会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基层工会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加大送温暖工作力度,使广大会员进一步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送温暖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知万家情,进万家门,温万家心”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关心帮助困难职工,给他们解决一点实际困难,是工会组织应尽的义务。2002年至2006年元旦、春节、民族节日,工会共筹集23400元,对63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慰问,使一大批困难职工群众解了燃眉之急。在2003~2006年4年中,农场工会共拿出1.5万元,对重病住院职工和去世的职工家属进行了近70人次的慰问。不少职工群众深有感触的说,农场工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把党的温暖、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工会组织是我们职工群众的贴心人。由于农场工会加大送温暖工作力度,着力体现工会经费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服务的原则,使广大会员进一步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由此,更加激发了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精神。农场工会组织也因此在广大职工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四、为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提供各种物质保障
1、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工会干部素质。
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是新时期党对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2003~2006年,农场工会拿出近2.5万元,举办了三期工会干部培训班、四期职工代表培训班、二期妇女法律法规培训班、请自治区党校、自治区工会学校、兵团工会的专家学者来场授课,大家通过 学习新颁布的《工会法》、《职代会条例》、《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法规以及新时期工运理论,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依法做好工会工作的积极性。
2、表彰奖励先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003~2006年共4次评选表彰了优秀基层工会、先进基层工会,表彰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工会积极分子、支持工会工作的优秀党政领导干部共40人次,农场工会拿出2万元,给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奖金和奖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工会干部和党政领导干部搞好工会工作的积极性。
3、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增强工会服务功能。
近年来,农场工会共出资2多万元,添臵各类固定资产。办公室配备电脑和打印机,为办公实现自动化创造条件。购买1台相机,为搞好宣传工作提供保障,购买4付乒乓球桌和彩电、话筒等文体设备,为进一步方便教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有力保证。
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工会组织在工会经费使用上应时刻牢记为工会工作服务、为职工服务这一重要原则,努力探寻新时期工会财务工作的客观规律,以与时俱进的理财观念,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全力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使蕴藏于广大职工群众之中的巨大热情变成推动我国改革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巨大力量。
第三篇:企业工会如何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发展(范文模版)
企业工会如何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发展
从1995年我国第一部《劳动法》施行至今,已满13个年头,2008年1月1日,这部法律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取代。新法出台,备受瞩目,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新法增加了对劳动者保护的多项措施,引起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担忧。这些被媒体称为“十大亮点”的保护性措施包括:扩大了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规范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限定了违约金条款的适用、规定了竞业限制、适当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规范了劳务派遣、规范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成本,等等。随着新法的实施,必将引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并在很长时间内客观存在,从而,因利益关系得不到协调而引发劳动关系不能和谐稳定的发展。
我们公司作为历史的产物,一个以安置为主的企业,完全依靠石化分公司赖以生存,没有多少产业和资本,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艰难生存,各项规章制度不太完善,经济效益低迷,在贯彻落实新法过程中,在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协调分配中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无论职工队伍的结构,还是思想观念、生活状况、文化技术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多元化。作为职工群众组织——工会,应不辱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神圣使命,与时俱进地做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
一、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当前工会工作正面临着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劳动者与企业方在劳动关系中强弱失衡,并且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深层次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的现实。从长远来看,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与维护企业利益是一致的,或者具体到一家企业,这二者发生冲突则难以避免。这就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敢于维权。无论在怎样情况下,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立场必须坚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格局和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多元化的情况下,工会只有把工会工作的触角伸向劳动经济关系领域,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好职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才能不辱使命。
二、要善于维权
善于维权,就是要讲政策,讲策略。党和国家关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很多政策、法律、规定,如工会法、劳动法、企业法、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工会要依据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很讲策略地贯彻好、落实好。例如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立场不等于鲁莽,或者是与企业行政对着干,要坚持“两个维护”的统一,把维权放到整个企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才会发现维权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工会维权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善于借助各种渠道和载体,营造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的社会氛围,赢得更多支持,才能落实好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在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过程中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良好的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做好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保证。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要对职工有深厚的感情,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有些看似小事,但对群众来说却是天大的事。要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要主动到困难的地方去,到职工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认真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要求,努力协助党政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解燃眉之急。总之,要满腔热忱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要关注职工群体中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对身处困境的职工要千方百计地帮扶和救助,把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头。
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善于准确分析和判断什么是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在优先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同时,考虑和照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当前,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的部署,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具体到企业就是紧紧抓住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中心,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职工群众的创造热情,要尊重鼓励,对于他们的创新成果,我们要挖掘提炼;对于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总结推广;对于他们的困难问题,要切实帮助解决。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的智
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企业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把握住这一点也就是从根本上把握了职工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
要关注职工的职业发展。职工个人职业目标与企业发展远景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企业工会应协助行政关注并协调好员工个人职业目标与企业发展远景,这样有助于形成更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更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工会一方面要积极配合行政切实履行好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职工加油,为企业自身发展增强后劲,另一方面要参与并协助企业建立科学人文的用人制度,公开公平竞争择岗,使员工的素质能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感到在企业工作有前途,通过极佳业绩,充分实现个人价值。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职工个人职业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利益。
四、要在源头维权
维权要有依据,没有法律政策依据,工会维权就没有抓手。当前职工最大的担忧是经济生活的担忧,就业上的担忧。其实质是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问题。作为企业工会应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法律政策、规定,并依据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参与制定本企业的实施办法和规定。职工的政治权利和劳动权利是工会维权的重点,应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参与企业改革等工作来实现。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两个机制是适应市场经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要不断建立完善两个机制,强化监督,把出台的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凡是涉及到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一定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确保职工在政治上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特别是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重在平等协商、集体协商,体现了职工源头参与,凡是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例如分配、下岗、劳动保护、保障、劳动安全等都应通过协商方式加以解决。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和保证机制,组织职工代表时履约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检查,并努力把它体现到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之中。要坚持和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强化规范厂务公开工作,落实职工知情权。通过实行厂务公开,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决定企业重大决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处理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时,充分贯彻和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原则,按市场机制办事的原则,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原则。这样既有力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又有利于造就企业以人员为核心的共生共存的管理理念和观念,引导职工逐步确立具有先进文化特征的契约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顺应现代企业制度本质特征的要求,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