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牵舍己救人小英雄
“情牵舍己救人小英雄—肖玉玲”报道
(十四)市公路管理局情系小玉玲
获悉肖玉玲舍己救同学的事迹后,市公路管理局团委第一时间向全系统发出捐款倡议书,号召大家积极献爱心。干部职工们纷纷踊跃捐款,共捐献24100元。4月27日上午,市公路管理局领导来到宣风镇盘田村,看望慰问为救同学受重伤的小英雄肖玉玲的家属,送上公路系统干部职工捐献的爱心款。
“情牵舍己救人小英雄—肖玉玲”报道
(十五)芦溪县地税局为小玉玲捐款
4月27日上午,芦溪县地税局工作人员在宣风镇中学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宣风镇小玉玲的家中看望慰问小玉玲的家属,并送上1000元爱心款。县地税局工作人员希望小玉玲能够顺利康复,早日站起来,回到校园,回到同学们身边。
“情牵舍己救人小英雄—肖玉玲”报道(十六)
小玉玲回萍继续治疗
5月1日,因危急关头勇救同学而受到社会各界赞扬和关注的肖玉玲,从长沙湘雅医院转回到市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小玉玲于3月27日上午从市医院转入长沙湘雅医院,在长沙湘雅医院35天的治疗中,共接受4次手术。目前,长沙湘雅医院认为小玉玲病情稳定,同意她转至萍乡市医院康复治疗。
5月1日,芦溪县文明办、县团委、县教育局、宣风镇、宣风镇中学专程赴长沙接小玉玲,为了保障返萍路途上的安全,市医院派出救护车和医疗组前往长沙,下午1时,小玉玲顺利转入市医院北院创伤外科,由骨科专家周旭东副主任医师主管治疗工作。据医生介绍,小玉玲目前病情稳定,精神良好,表现坚强,医院将主要从确保手术伤口愈合、促进骨折愈合和加强功能康复锻炼三个方面开展治疗工作,使肖玉玲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情牵舍己救人小英雄—肖玉玲”报道(十七)
肖玉玲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5月4日是肖玉玲15周岁生日,芦溪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来到市医院看望慰问小玉玲,授予小玉玲2010年芦溪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并送上两万元见义勇为奖金,祝其生日快乐,早日康复、重返校园。同学为肖玉玲过生日,唱共青团歌
肖玉玲吃上同学切的蛋糕,笑得呵不拢嘴
被救女孩寿玲艳送给肖玉玲生日礼物
5月4日是青年节,也是肖玉玲15周岁生日,芦溪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来到市医院看望慰问小玉玲;肖玉玲的同学和老师也来到医院,祝她生日快乐,早日康复、重返校园。
5月4日上午,芦溪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来医院看望肖玉玲,向医生询问肖玉玲的病情及康复情况,授予肖玉玲2010年芦溪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并送上两万元见义勇为奖金,嘱咐她安心养病,要求全县各部门要关心她的健康,为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共青团芦溪县委授予肖玉玲芦溪县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市青年联合会代表郑钧等来到市医院看望肖玉玲,并送上慰问金;市红十字会派代表来到医院看望肖玉玲。
5月4日清晨,肖玉玲的母校宣风镇中学举行五一假期后的首个升旗仪式,校长告诉全校同学今天是肖玉玲的生日,全校师生集体为小玉玲过生日,为她祈福,祝愿她早日站起来。上午10时,班主任老师易志群带领被救女孩寿玲艳等5位同学来到市医院看望肖玉玲,为她送上生日蛋糕、鲜花、学习用品等,为她唱共青团团歌和戴团徽。肖玉玲许愿自己尽快康复,早日回到同学们身边。
宣风镇扎实开展四项手术集中服务活动
芦溪讯:当前正值春夏之交,气候适宜又属农闲时节,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宣风镇利用这一有时机,在全镇范围内扎实开展“四项手术”集中服务活动,重点抓好长效节育措施落实。
活动中,该镇结合计划生育“四项手术”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片为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片包干,对各村育龄人群进行了认真核查清理,做到了不漏户、不漏人;对流出育龄人口的节育情况和动向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对人在本地的未落实“手术”的育龄妇女,组织人员逐户逐人进行了上门突击动员,到目前已完成结扎手术 161例,上环手术75例。同时,加大了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提升了广大育龄人群落实国家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童丽)
第二篇:舍己救人抗日英雄先进事迹
在抗日战争年代,革命老区县出了个舍身救人的抗日英雄。
(1913--1943),1913年出生于县村的一个普通农家。性格刚直,见义勇为,无私无惧,好打抱不平。1935年,本村农民因生活所迫,以刮盐土晒小盐谋生。当时盐巡稽查得很严,农民无法正常营生。对此,气愤不平。一天盐巡又到村稽查,便组织农民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当场将盐巡打了一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满怀革命激情,积极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宣传抗日救亡、写标语、画漫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调到县工人抗日救国会。同年,又先后担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职务。1943年10月,按照县委安排,组织抗日工作队到各区帮助、检查工作。带领赵诚、刘健、刘继广等几个干部进驻六区。进入六区的第一天,他们在大王庄村堡垒户家里开会。恰巧,这时村中有人去世,站岗放哨的房东大娘刚去吊唁,从饶阳长途奔袭的日伪军就进了村,其中一股进入了工作队开会的堡垒户院落。事情来得太突然,既无迎敌准备,又来不及隐蔽。意识到:冲出去硬拼,敌众我寡,肯定会吃亏;如果在简陋的地洞内坚守,一旦发现伤亡会更大。他毅然决定突围,并沉着地下达了命令:“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洞口马上就会暴露,我们必须冲出去。第一,大家都要准备牺牲;第二,把文件掩埋好;第三,我和赵诚先往外冲。出去后,我向东北方向突围,赵诚向西北方向突围,尽可能分散行动,减少伤亡,立即准备!”他简短的话语,含着无限的刚毅和果敢。大家紧急埋好文件后,第一个冲了出去,向在院内捉鸡的日本鬼子“啪啪”开了两枪,随着枪响,日本鬼子一窝蜂似地向他涌去。随后,趁敌人不注意,赵诚也冲了出去,其他几名干部陆续往外冲。他们迅速翻过围墙,分别往不同的方向突围。边打边撤,一直把日军吸引到大王庄村东北角。
突出重围后,他没有顾及自己,为吸引敌人,掩护战友,他选择了一个洼坑,作为有利地形向日本鬼子继续射击。日本鬼子的子弹雨点般向他射来,他身中七弹,昏迷了过去,一时停止了对敌射击。日本鬼子误以为他的子弹打光,便呼喊着“捉活的,捉活的!”从四面向他包围。这时,苏醒过来,立即又投入战斗,直到身上又中三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当时,年仅30岁。
如今,在村的村民活动中心,周边墙上绘画了20多幅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该村的抗日故事,其中一幅就是“舍身救人的抗日英雄的”,成为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活教材。
第三篇:向“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学习活动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 向“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学习活动
总
结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党总支
二零一零年一月
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为深入学习、宣传和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1月5日,我院号召全院师生向长江大学15名学生学习,开展向“见义勇为先进青年集体”和“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学习活动。
我系领导充分重视此次活动,详细的制定活动方案,进行了广泛、深刻的宣传,认真地组织了主题班会、座谈会等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广泛宣传
收到院里的通知后,我系马上将工作分配开来。当晚,系团总支召集系学生会及各班班长、团支书开会。细致的将关于此次向“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学习活动的事件背景、社会影响以及活动精神讲解给与会人员。随后系学生会宣传部认真负责的制作了宣传版面。
各班班长、团支书回去后在班里进行了宣传讲解,学生们反映强烈,迅速掀起了学习英雄集体的热潮。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得到了广大学生认同。
2.组织学习
在学生们的热情高涨之下,我系又组织了座谈会,各班召开班会分别对系学生会成员和广大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教育,来满足学生们对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优秀学生英雄事迹的学习渴望。通过学习,学生们将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作为学习贯彻党十七大和团十六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教材,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服务祖国、报效社会,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继承中华民族扶正祛邪、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社会新风,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例:
0214092班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向“见义勇为、舍己为人、集体英雄”学习时间:2010.1.5.晚上8:00 地点:九号教学楼A座507教室 主持人:范泽方 记录人:郑茜 内容:学生发言如下:
李科:我认为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3名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和许
多其他的为了他人献出自己生命的勇士,就是一群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唯金钱利益论社会中的人性与社会道德价值的忠实捍卫者,他们在危急关头考虑的不是自己利益,也不是究竟是否值不值,而是将个人安危抛在一边,毅然选择“拔刀相助”这种毅然与坚决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范泽方:3名大学生因救两名落水少年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消息传开,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为他们的见义勇为而感动,却是争论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否值得,为了两条生命却付出了另外3个年轻的生命?大学生经过了长时间培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名大学生的成本比一名少年大得多,因此有不少人认为用3个大学生的生命来换取两个少年的生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是一起赔本买卖,虽勇气可嘉却相当愚蠢。上述言论看似有理,也挺符合价值规律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其本质却是大错特错,因为它只考虑到了经济价值,却忽略了人性与道德的价值。虽然如今早已是市场经济,唯利是图也不再是什么丢人的事,可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良社会道德价值的支撑,否则只能是为了个人私利勾心斗角,必将会使秩序大乱,最终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只有当全社会都接受了这种新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类似的看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救人行为才不会产生争议,我们也才能真正
迎来和谐社会。3名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而且我们坚信必将会有更多的道德价值“捍卫者”涌现。所以我认为这种精神还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
通过这次活动,广大学生认识到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是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实例。广大学生以先进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树立起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终身奋斗。广大同学以这个英雄集体的精神为激励,全面成长成才,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团总支
2010年1月7日
第四篇:献给长江舍己救人的英雄群体
舍己救人的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永远离开了我们。一个前赴后继、奋力救人的英雄群体让千万人感动落泪。
这是当代大学生用理想和信念谱写的一曲舍己救人的奉献之歌;这是18个人用灵魂与身躯铸就的“人链”精神丰碑。
我们的思绪在飞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以“90后”大学生为主的英雄群体?他们舍生
取义的壮举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
思索、回答好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对英雄的一种纪念。
一、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生命的光辉在安与危、生与死、美与丑的选择时,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时间定格在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20分,人生考验出现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段。两名少年在江流中呼救。此刻,是退缩、犹豫,还是勇往直前,便成为英雄与懦夫、伟大与渺小的分野。他们选择奔向江流,选择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青春之花得到灿烂升华。
18个人组成的“人链”,是在救援过程中自发形成的。除了15名大学生,还有3位市民。是把两个孩子救上来的共同信念,将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那一刻,长江上矗立起一座惊天动地的英雄群雕,奏出一首响彻神州的悲壮史诗!
二、考察英雄群体的时代意义,离不开其出现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的革命。个人物质利益受到重视和尊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大大丰富,金钱在整个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等等。这些变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给人民带来福祉。但是,历史发展难免利弊交织,正效应与负效应往往伴随而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开始滋长、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下,荆州英雄群体的出现,再次帮助我们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
我们的社会、民族,还有没有过去那种凝聚力?危难时会不会是一盘散沙?事实已作了回答。参与救人的徐彬程同学说:“大家都是凭着内心的责任与勇气下水救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困相帮、难相助、病相扶”。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既是善行的始点,又是行善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都肩负着向他人传递光和热的职责。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社会上有人议论:“为救两个少年牺牲三位大学生,值得吗?”值不值,反映出一种价值观。市场经济让我们不免用等价交换的法则来判断事物,但我们的生活并不完全是等价关系。生命没有价格标签,金钱并不能购买一切。生命无价,责任无价。无论在哪一个年代,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英雄们都没有“值不值”的经济考量,而只有“该不该”的道德抉择。
荆州的英雄群体,拯救了生命,也捍卫了社会道德价值。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他人、爱人民。不管市场经济怎样发展,不管物质生活怎样丰富多彩,社会的道德底蕴不能变,见义勇为的精神不能丢,公民的社会责任不能忘。现代化不是gdp的简单放大,它是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共同进步。
三、“少年强,则中国强”
邓小平同志曾教导我们,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新人”当然不限年龄,但青年无疑是重点。
上世纪60年代,青年中产生了雷锋;80年代,青年中产生了张海迪、张华,出现了第四军医大学百名大学生人墙救人的群体。他们代表着不同时代青年道德的高峰。
进入新世纪,“80后”、“90后”曾被担心自娇、自私,难以担当重任。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武断。经济发展、生活多元、思想活跃,是时代的进步。我们不能要求今天的青年简单重复我们的过去。我们需要的是精神的传承。此次15个青春同赴危难,难道是个别、是偶然吗?难道不是一种责任的担当吗?他们是新世纪见义勇为的青年典型,与雷锋、张海迪、张华的精神一脉相承。他们都是时代的道德和精神的坐标。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美德育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英雄的壮举带来这样的思考:我们需要客观评价“90后”的道德主流,需要认真挖掘当代青年的道德闪光点,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满腔的青春热情,投身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被感动的人们还在从祖国四面八方奔向荆州。在英雄献身的江畔,每晚仍有点燃的红烛。“你们用挺起的胸膛,筑起挽救生命的人墙;你们用自我的牺牲,奏响奉献的乐章;你们用升华的灵魂,带来万人的敬仰;你们用无言的史诗,谱写精神的华章!”
人的生命有限,但精神传承无限。中华民族从来就不乏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人,埋头苦干舍身求法的人,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勇往直前舍生取义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断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历史还将书写,继往开来,仍需我们不断培育民族的精神之树。
荆州英雄群体体现的见义勇为、不怕牺牲、团结互助、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朽!
第五篇:小英雄
14.《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一课,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小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动人,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小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我在教学本课之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1、长课文怎样教?要抓住重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上课时,我重在引导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课文写了雨来的几件事?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趁势引导孩子用概括每段内容的方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练习加小标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画出你感受深的句子,说说体会。学生们学习起来,有重点,有目标,因此学习比较轻松、愉快。
2、学会抓住重点句子,很关键。课文内容较多,文字较长,怎样抓住重点句子进行理解?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这一问题入手,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找出一些关键句子,先读,再想,再谈。
如“掩护李大叔”部分,“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如“勇斗敌人”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学生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3、适当拓展。在学生体会到雨来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之后,我进行设问:雨来年仅12岁,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在学生讨论时,注意引导孩子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
其次,抓住文章开头环境描写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这美丽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誓死保护李大叔,勇敢与鬼子斗争的原因。第三,收集课文中的拟声词。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我让学生比赛快速地找本课的拟声词,看谁找的又快又多!孩子们听到比赛,情绪高涨,又快速地浏览,快速地寻找。结果令我们大家倍感兴奋,文中描写拟声词如“吧嗒吧嗒”“哐啷”等的地方竟然多达17处!于是,我接着就布置了一篇课后小练笔。在一个风黑月高的夜晚,你一个人在家。突然门铃“叮咚”一响„„请你把内容续编下去,并用上五个以上的拟声词。小练笔布置完后,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相信他们会写得很好。我能感觉到,到时的小练笔一定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