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杨善洲
感悟杨善洲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XX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了100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里基地,招了一些临时工,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23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修建林区公路26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4个行政村1万多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监近周边4个贫困村100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富。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
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XX年9月至XX年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XX年4月,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淡泊名利、不懈追求,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成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特别是品味他的“穷”与“富”,更让人为之动容,深受启迪。
物质是贫穷的,精神是富有的。杨善洲的“穷”是出了名的,在任期间,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木桌,一张木板床,床上一个草垫子和草席;穿的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草鞋书记”、“泥腿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真实反映了他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群众没有差别。退休后放弃在昆明生活的优越条件,义无反顾地来到条件极其恶劣大亮山,长年住油毛毡棚,冬天冷,夏天闷,碰上下雨,被窝常被淋湿。往山上运苗子和物资都是马驮人扛,在山里一走就是大半天。但杨善洲的精神是富有的、充实的、幸福的,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这就是杨善洲,不图物质享受,不计个人得失,甘愿“自讨苦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乐观向上,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和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对已是贫穷的,对人是富有的。杨善洲对自己的“抠”是过了分的,在任期间绝不允许自己和家人占公家一丁点便宜,公私分明,界线清晰,从没吃过一顿免费的饭,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妻子和女儿至今还是农民。在大亮山林场,为了弥补资金不足,杨善洲常背个粪箕到村寨路上捡骡马粪猪粪,到垃圾箱里捡纸杯和碗装方便面的外壳,到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扔掉的果核。林场建起了砖瓦房,硬是把房子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自己仍住在油毛毡棚里,一住就是9年,直到全部人搬进了砖瓦房。但杨善洲对群众真情付出、不计回报,常常替困难群众买粮食、购种子、送衣被,先后为灾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捐款数十万元。杨善洲帮家乡人创造财富,自己一生却没有任何积蓄,只有一套全村最差的房子。这就是杨善洲,对自己小气,对别人大气,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生前是贫穷的,身后是富有的。杨善洲的“穷”是一辈子的。作为大亮山5万多亩林场的指挥长,除了拿自己退休后的一份退休金,他在林场拒绝拿一分钱工资,只接受每个月不到100元钱的生活补贴。一生没有积蓄,连给家里修补房子的钱都拿不出来。杨善洲因病去世时,身旁留下一顶草帽,一把砍刀,一支烟斗;留下一个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家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伴,有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有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但他走之前,却把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不仅留下一笔可观的绿色存款,而且留下无法估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值得一提的是,杨善洲留下的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生动教科书。这就是杨善洲,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凸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献身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充分展示了如苍松屹立、青山不老革命形象。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杨善洲一辈子淡泊以明志,宁静致远,在生活上节衣缩食、粗茶淡饭、身居陋室,勤俭简朴,在工作中勇担责任、恪尽职守、矢志创业、忘我奋斗,在思想上牢记宗旨、无怨无悔、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杨善洲是贫穷的,没有给自己更多的享受,几乎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遗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他却是富有的,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实践入党誓词,留下的不仅是巨额的物质财富,更为可贵的是感动中国、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杨善洲就是这样一个“贫穷的富人”,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深思和感悟。
第二篇:感悟杨善洲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他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空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古人说,居官之所以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然而在杨善洲的家乡保山市施甸县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金钱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最好的试金石。杨善洲创办林场,一下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全部无偿的交给国家,自己却很坦然。他做了一辈子“大官”,却始终坚持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地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不徇私情,无论是相依为命的老母还是至亲的女儿,还是相熟的旧知还是家乡的父老,都严格要求、一视同仁,从不开方便之门;始终时刻保持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常修立身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他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牢记自己从群众中来,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在党内是同志,党内人人是平等的。手中的权利是人民给的,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党的集体领导航向,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在人民中间你是公仆。他说:“我是整个保山地区的书记,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先把自己的工作搞好,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是大事;照顾家乡、家庭是小事,哪能为了小事误大事?但绝不是说我出去工作当了官,就不管老百姓的事了,其实还是想帮乡亲们办点实事的,但实在顾不过来。在职期间我确实没有管过家乡、家庭的事情,连我家里的住房漏了都没有回去管过,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对不起他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牢记宗旨,因为你曾经在党旗下宣过誓,你已有了明确的追求,在岗敬业奉献,模范带头;在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家爱护妻儿、孝敬父母。始终成为工作、生活中的楷模。作为为人之子,杨善洲在母亲病危之际,“在病榻前的屋内搭了一张临时小床,整夜守在母亲身边,陪母亲说话,给母亲端药递水。9天后,母亲安详地离开人世。” 作为党的干部,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杨善洲有句口头禅:“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给杨善洲当过11年秘书的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善洲在任期间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退休后,他明白自己已然是一位普通群众,他拒绝了搬至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杨善洲在其83载的生命中,始终牢记自己从群众中来,在位为民谋利,在一点一滴为民解困中兑现誓言,造福一方;始终牢记自己是大山的儿子,退岗投入母亲怀抱,用勤劳的双手为大山母亲披绿装,感恩家乡。作为党的干部,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肯于吃亏,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4-25
第三篇:《杨善洲》
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认真学习,在心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杨善洲同志1953年入党,1988年4月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
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觉得我们主要应从四方面进行学习: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老干部服好务。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党的生命力必定更加旺盛。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将在信念的坚守中收获更灿烂的人生。
第四篇:微型党课---感悟杨善洲
感悟杨善洲
杨善洲简介。
为政篇:
一、人民公仆践行者
——学习杨善洲坚定理想信念
二、“最给力的共产党员”
——学习杨善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三、实事求是,不搞政绩工程
——学习杨善洲忠诚党的事业
做事篇:
一、“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
——学习杨善洲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二、“为人民服务最光彩”
——学习杨善洲苦干实干的艰苦创业精神
三、“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学习杨善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做人篇:
一、“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不能搞特殊。”
——学习杨善洲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
二、公私分明,坚守原则
——学习杨善洲严于律己、两袖清风
三、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宁静而致远。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杨善洲简介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担任保山地委书记近20年,工作37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多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不仅如此,他还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26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15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为政篇
人民公仆践行者
杨善洲同志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22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7%左右,修建林区公路26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4个行政村1万多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临近周边4个贫困村100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富。
最给力的共产党员!
1985年,保山地委建盖办公大楼,看着第一层已经建起,想着不久就能搬进新大楼办公,大家都很高兴。这时,昌宁县金华乡发生水灾,杨善洲带着人立即赶赴灾区,看到老百姓受灾情况特别严重,他非常难过。回到保山后,他指示办公大楼在建项目马上停工,把资金拿来救灾。当时,许多人都想不通,认为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动资金,没有必要把正在建设的办公大楼停工。有一位领导在他面前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他激动地说:“如果眼看着人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却安逸地坐在大楼里悠闲地办公,你不觉得有愧吗?”
实事求是,不搞政绩工程。
1985年,保山地委决定在全地区实施“增百致富”,提出人均每年增收一百元的奋斗目标。一位负责同志被派到腾冲县指导实施“增百致富”,他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把往年没有列入到农民收入的一部分收入,都一股脑列进了“增百致富”的收入里面,然后向杨善洲报告说,腾冲已率先完成“增百致富”。杨善洲亲自去农民家中一户一户调查,发现了工作组上报的数字中有“水分”。他严肃地批评了这种做法,说:“不要凑数字,要实事求是跟老百姓算账,要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富裕,要帮助老百姓找到一个致富项目,帮助老百姓发展产业,工作作风要扎实,不要徒有虚名。”
感悟杨善洲的为官之道
一片冰心在玉壶,出淤不染泥中藕。
两袖清风水上花,无瑕人品清如玉。
做事篇
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
每逢亲戚老乡找杨善洲办什么事情,他总是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在我这里没有„后门‟这回事。”多少年来,杨善洲把“后门”关得紧紧的,但“前门”却是永远敞开着。地区农科所农艺师毕景亮的爱人和两个孩子都在农村,家中比较困难。杨善洲知道后,在地委常委会上提出:“像毕景亮这样的科技干部,我们要主动关心,尽快解决他的困难。不光是他,也要注意解决其他的科技干部的后顾之忧。”抵制不正之风,杨善洲是那样的无私无畏;关心群众的疾苦,他又是那样的体贴入微。群众开玩笑说:“杨善洲„后门‟上的那把铁锁是没有钥匙的,但是他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困难的钥匙却揣了一大串。”
为人民服务最光彩!
林场成立之初,请来帮忙的工人没有房子住,杨善洲边造林边修建几间油毛毡房,解决办公和住宿用房;没有肥料,他和工人们就提着粪箕到村寨道路上捡牛马猪粪作底肥。为了节约资金,他还到集贸市场上捡过果核。他说:“不花钱又能发展生产,何乐而不为呢?”见到的人说,你一个地委书记在大街上捡果核,多不光彩。杨善洲则告诉他们,我弯弯腰,林场就有树苗了,有什么不光彩,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2008年11月11日,杨善洲把20年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一个共产党员留下的是一笔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财富。
做人篇
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不能搞特殊。
【老伴坐公家的车他交汽油钱】杨善洲的老伴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他为此向出纳交了370元的汽油钱。他说:“办林场后,领导考虑到我老了,出外办事不方便,就专门为我配了车。但车子是办公用的,不是接送家属子女的。虽然不在岗位了,但原则还是要坚持。还有我当领导有小车用,那些买不起车、买不起摩托车的人怎么办呢?想想这些,我觉得当个领导已经够
„特殊‟的了,还想多占点其他的便宜,就太不应该了。”
公私分明,坚守原则
1、【拒绝家人“农转非”】在杨善洲担任地委书记期间,按政策,其母亲和妻子可以“农转非”,但他却把组织部门已为他妻子办好的“农转非”手续压了下来,他说:“在我们机关大院里,大多数科长、局长和地委委员的家属都是农民,我这个„班长‟的家属怎么能先转。
2、【不给家人开“绿灯”】1982年的盛夏,保山地区中专生招考张榜公布后,杨善洲18岁的小女儿考试落榜了。杨善洲拍拍自己小女儿杨会芹的肩头说:“别难过,明年再考。”小女儿可怜巴巴地问了问爸爸:“要是明年还考不上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 杨善洲紧锁眉头,严肃地对女儿说:“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宁静而致远。
2009年底,鉴于老书记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市委、市政府为其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当家人把办好的存折交到他手上时,他开心得合不拢嘴,捧着存折看了又看,说自己从没有拿过这么多钱,还兴致勃勃地和家人商量这笔钱该怎么用,可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决定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就这样,除了留下4万元给让自己愧疚一生的老伴,他把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用于资助贫困生,6万元捐给林场修缮哨所和昌宁县湾甸乡修建温泉浴池。
总书记的评价
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胡锦涛
学习杨善洲,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杨善洲同志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
谢谢大家!
第五篇:感悟杨善洲的世界
感悟杨善洲的世界
当杨善洲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时候,这位老人已化作山魂长眠于大亮山林场的绿被下,我们失去了亲耳听到他细数人生的机会,有些遗憾、有些伤感。知道他、熟悉他、记住他、学习他,无不是带着真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杨善洲是个好人,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有人说他这种人“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确实,杨善洲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留给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绿色财产。他用正义、勤劳、诚信、坚强、清贫给歪风邪气筑起了围墙,他用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身旧衣、一把锄头耕耘祖国的山水田园。学习他,让我感悟颇多。学习他,就要吃得了亏、受得了罪、担得起责。
吃亏是一种考验。要求别人做到的,共产党员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共产党员要带头遵守;别人做不到的,共产党员要做到;别人做好的,共产党员要做优。这四句朴实的话能从杨善洲的事迹中体会到。杨善洲没有为自己的亲属谋过任何私利,甚至连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也不给家人享受,杨善洲做过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在浮躁的当今,到处充斥着追求房子、车子、票子的人生价值取向,我不得不感叹杨善洲一贯的精神世界,对照当今“富二代”、“官二代”、“官员腐败”等社会热点话题,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吃亏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吃得了亏靠的是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正如称赞清朝官员陆陇的那句诗:“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这就是杨善洲用一生的时间对理想信念的诠释。
受罪是一种历练。杨善洲做官,不比吃穿、不比享受,他留给群众心中的农民印象随着官职的升迁一直保持着。杨善洲做事,不唯亲、不唯上、不唯钱,勤勤恳恳地为群众办好事。他下乡调研,帮助偏远乡镇教师家属办理农转非;自掏腰包帮助村民造蜂箱养蜂;哪怕是帮助百姓钉马掌、教年轻石工砌石这样的事情,只要是百姓需要的,他都没有一点官员“派头”,卷起袖子就上。退休以后,他放弃了去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主动承担起为大亮山植树的职责,把因乱砍滥伐变秃变荒的大亮山,变成了价值过亿的绿色“林海”。他常年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睡木板床;喜欢抽烟,还舍不得抽纸烟;买树苗资金不足,他经常上街捡果核。这一桩桩、一件件,杨善洲所吃的苦、所受的罪,群众记忆犹新。试问一下,谁不想坐好车、住好房、吃佳肴、穿华衣,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幸福送给群众。在本职岗位上,挑大头、担重责,走在前头、率先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作为科学发展、小康大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广大党员干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应自觉把每个岗位作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担责是一种境界。杨善洲说过:“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敢于担当的言语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充满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无悔的奉献精神。他这句话,让我们谨记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记住这句话:“学习贵在实践,责任重于泰山”。
杨善洲走了,但又似乎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身边,杨善洲的终身信条响彻耳边,“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是的!杨善洲,以身作则,堪称表率,会让更多的人沿着他的足迹奋斗。杨善洲,他能做到的我们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去做,还要努力去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