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教单位队伍建设:对完善教育矫治队伍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完善教育矫治队伍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摘要:2004年中央21号文件和2008年中央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明确了劳教制度改革的方向;2008年6月《禁毒法》的实施,又确定了劳教机关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新职能;***同志提出“监管改造场所要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另一方面,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断难、复吸率高、心理扭曲、身份意识差,劳教人员成分日益复杂、难改抗管人员增多……劳教所的教育矫治任务日益艰巨,对教育矫治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我国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的学历水平、年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相对于劳教人员成分日趋复杂,难改性、危险性增加的现实,相对于强制隔离戒毒这一新的挑战,劳教人民警察这支教育矫治队伍的整体素质仍难以适应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文将在分析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教育矫治队伍保障机制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育矫治队伍 保障机制
一、教育矫治队伍现状分析
1、队伍结构不合理。虽然通过近几年的人员引进和补充,我国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的学历水平、年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目前劳教所中教育矫治队伍的构成仍不尽合理。一是年龄结构偏大,除了一些后期新设的劳教所外,大部分劳教所存在警察尤其是领导平均年龄偏大,身体素质降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降低,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能力差,工作热情缺乏等问题。二是人员构成复杂,除部分“科班”毕业的民警外,绝大部分是系统内招收、军转干部,虽然多年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受自身文化知识、专业水平、法律素养等因素的限制,工作上难以突破固有的框架,大多处于瓶颈阶段。
2、教育矫治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到位。目前劳教所的基层教育矫治工作者大到60后,小到80后,年龄跨度较大,工作阅历、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存在很大不同,两者又没有很好的互补,导致劳教所普遍存在教育矫治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到位的困境。如老干警有工作经验、有奉献精神、责任心强但欠缺专业知识,理
论素养低,难以形成系统的教育矫治方法和体系;年轻干警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功底但欠缺工作经验、缺乏奉献精神,工作中不思进取,难以将知识融会贯通,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知识结构老化。虽然目前劳教人民警察的学历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由于劳教所封闭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干警忽视自主学习,导致干警囿于固有的框架内,知识面狭窄,知识更新速度慢,储备知识得不到及时补充,思想观念仍停留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看人”的层面上,难以与高速发展的社会接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挽救劳教人员(强戒人员)的时代要求。
4、专业化分工不合理。根据当前现状,我们需要的是一支能够在充分分析和研究劳教人员(强戒人员)的基础上,制定系统的教育矫治方案、教育矫治体系的专职教育矫治队伍。但劳教所内很少有专职教育矫治干警,从事教育矫治工作的大多是基层一线干警,往往管理、教育、生产“一肩挑”,白天组织劳教人员习艺劳动,晚上值班巡查,日常要分析劳教人员思想动态,管理班组,开展个别谈话,对劳教人员进行考核、组织文体活动等,工作内容十分繁重,很难专注于对教育矫治方法和规律的探索和总结。
二、完善教育矫治队伍保障机制的途径
(一)把紧“入口”,从源头上提高“新鲜血液”的质量。在公务员招考过程中,应根据教育矫治对象和具体工作需要,在重点引进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急需的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如面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重点引进具有医疗工作经验和应急处置能力的专业医护人员,面对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重点引进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等专业人才。此外,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可要求具备相关专业一到两年的工作经验,并在人员引进后,切实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素质强警,提高综合能力。犯罪学家菲利指出:“就像好的法官执行一部不完善的法典比愚蠢的法官执行一部“不朽”的法典要好一样,一种有独创性而且协调的监狱制度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来执行也没有价值”。菲利对监
狱人员的论述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命题。在劳教人员(强戒人员)的教育矫治过程中,教育矫治者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矫治的质量。一名优秀的教育矫治工作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涉及到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调查研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决策计划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位。劳教所作为国家的监管场所,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需要教育矫治工作者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强烈的工作使命感,正确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等基本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让人抵触。笔者认为培养警察的职业认同感、职责使命感和神圣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使劳教人民警察认识到其肩负着教育、挽救违法人员的重任,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使命,这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体现。
其次要培养多种能力。劳教警察面对的是特殊的人群,担负的是重大的职责,承受的是超常的工作压力,因此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如临危不惧的应急处置能力,统筹规划的组织协调能力,控制情绪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孜孜不倦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长期的工作积累经验外,但关键在于善于思考和总结,真正把心思用到工作上,同时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还要培养和保持健康的心态。
(三)健全教育矫治队伍培训长效机制,打造知识型队伍。
要想实现教育矫治队伍素质的较大提升,必须努力探索民警终身学习和人才队伍日常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把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纳入到职位管理中,促使受教育者主动提高个人素质和力,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立体化长效培训机制。
首先加强领导的培训机制建设。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的作用毋庸置疑,作为教育矫治队伍的引领者,领导者的视野广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队伍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上级部门应在系统理论、工作能力、领导素质和勤政廉政方面对领导班子重点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改变传
统的思维方式,能根据新形势谋划长远实现突破。具体培训可以通过充分拓宽渠道,整合各种资源,依托名校、邀请名师为领导干部实施定期培训,或组织领导到高校进修,到先进单位挂职等形式充分发挥领导的“火车头”效应。
第二,形成专家培训制度。针对教育矫治队伍专业化差的现状,对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肯钻研、有前途的年轻骨干民警进行重点培训,围绕提高业务能力这一中心,着重将理论知识与教育矫治实践相结合,邀请专家或选送骨干到中央警院等专业院校相关核心专业的脱产学习,打造一批专家型人才,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第三,加大对基层民警的培训力度。这也是作为基层单位特别需要重视的培训内容。根据基层民警工作任务重,学习时间紧的特点,建立基层民警定期和定向培训制度。如针对基层大队大队长进行定向培训、针对某一专题进行主题培训,同时与定期培训相结合,按照计划定期组织基层民警进行知识补给,使其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
第四,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调整培训周期。应在确保不影响基层工作的条件下,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及缩短培训间隔。可以将单次培训时间延长,根据不同的培训形式及课程配置的需要将培训时间延长,同时可以再两次晋升培训的间隔期内插入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并尽量是每名民警每年轮训不少于一次。
第五,紧跟形势更新和丰富常规警衔培训内同,分层、分类、分级制定课程。警衔培训作为基础、常规培训,往往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警衔培训的培训机制,尤其是在培训内容上要丰富化、分层化。每个警衔阶段的警察存在着很多共性,可以通过研究每个阶段警察的特点为其设置更为实用、更具有个性特征的培训内容,真正发挥警衔培训的作用。
最后,给予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出台相关文件,积极鼓励广大民警参加夜大、函授自学、研究生学习,对学费、学习时间给予一定支持。最后还应丰富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四)提升教育矫治工作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打造专业化队伍。
1、大力培养一支个别教育能手队伍
矫治对象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既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又具有共性特征,因此可以加快教育矫治案例库建设、开展个别教育经验交流、举办示范班等多种形式,努力打造一支经验丰富、善于攻坚克顽的个别教育能手队伍。
2、大力培养一支心理矫治专家队伍
(1)要进一步改善劳教人民警察专业知识结构,使心理学专业人员比例逐步增加,尽快达到心理学专业不低于8%的标准。要逐步实现每个劳教所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干警不低于干警总数的5%,劳教机关教育矫治处(科、室)干警一般都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同时在基层民警中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培训,使心理学知识成为一种普及性的、人人必备的知识。
(3)切实增强心理咨询师的实践能力。目前,大多数劳教所的心理咨询师数量可以达到部局要求,但由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心理咨询、心理矫治经验匮乏,心理咨询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要重点培养心理矫治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在队伍中推出心理矫治工作带头人,积累总结典型心理咨询、心理矫治案例,使心理矫治在普及的基础上能够工作提高层次、多出成果。
3、大力培养一支警察专职教师队伍
第一,要要加强对劳教场所专职教师的配备,确保每个劳教所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劳教人员收容人数的5%。第二,着力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比赛、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聘请普通学校教师进行指导、创新课堂化教育方式等多种途径,努力打造一支善于组织教学、善于传授知识的专职教师队伍。第三,立足劳教(强戒)人员特点,在分析其学历水平、心理特征和社会阅历等多方面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最后,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和策略,按照大教育的方向,系统的组织教学。
4、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帮教资源。
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单位、社区、社会志愿者以及医疗卫生、心理咨询、高等院校等专业机构的支持,聘请更多普通学校教师、各类专业人员到劳教所协助开展工作,使劳教人员受到高水平的帮助与教育。部劳教局及各省(区、市)劳
教局要积极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作为劳教系统法律、教育、心理、戒毒、卫生等方面的顾问,借助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开展课题研究、警察培训等工作,促进教育挽救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五)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动力。
劳教人民警察面对工作环境封闭、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晋升慢、无暇照顾家庭等诸多问题,对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又影响到工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拓宽激励渠道,丰富激励手段,激发教育矫治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动力。
第一,从物质保障上从优待警。要保证劳教警察的工资待遇、住房、医疗、交通、子女入学等生活问题,满足其生存需要。第二,为警察开拓和提供上升空间。制定科学、公平、公正的警察管理、考核、监督、晋升机制,鼓励警察干事创业,同时在职位安排上要“人尽其才,才适其位、各尽所能、能及匹配”,充分发挥其优势,搭建展示的舞台。第三,完善教育专家、教育能手聘任制。对被聘为教育专家(能手)的劳教警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享受相应的级别工资等。第四,采取授予荣誉称号、选拔择优的进修制度作为奖励。还可以通过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制定决策参与制度、建立攻关小组等方法帮助警察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第五,加强各单位间的竞争和交流,让警察在竞争中挑战自我,在交流中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还可以针对劳教警察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的现状,采取奖励休假时间的方式进行激励。总之,对警察工作行为的认同和奖励,可以使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促使工作不断创新。
第二篇:对完善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机制的思考
对完善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机制的思考
我国劳教工作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感化、挽救,最终使劳教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由于劳教人员的教育比社会教育更具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因此,劳教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劳教人员回归社会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合其心理特点和矫治规律的新型教育模式,建立一套科学、理性、规范的教育矫治新机制。近段,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当前劳教教育工作现状,对完善劳教教育矫治机制进行粗浅探讨。
一、当前劳教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劳教机关认真履行劳教教育工作职能,努力对教育方式、管理行为、执法手段进行规范,大部分劳教人员通过教育改造,成为了社会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认真反思,当前劳教教育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民警队伍现状与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不适应。对劳教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必须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民警队伍与之适应。但从当前劳教民警队伍现状看,构成比较复杂,除部分“科班”毕业的民警外,绝大部分是内部子女、军转干部,自身文化知识、专业水平、法律素养不是很高,且未受专业培训,不具备合格教师的条件,难以担当新形势下教育、挽救劳教人员的重任。
2、教育内容与劳教人员的矫治需要不适应。劳教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教育内容必须符合劳教人员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求。但劳教人员成分比较复杂,年龄、文化程度、教期、罪错性质各不相同,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与体系,各级劳教部门很难把握。如文化知识教育,上级没有统一教材,基层劳教单位很难结合劳教人员的不同实际安排适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理论说教多,触动心灵少;职业技术教育一般采用“干什么、学什么”的培训模式,很难对劳教人员解教后的就业产生积极作用。
3、教育手段与劳教人员的思想转变不适应。教育本身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应该坚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样,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更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而实际上教育方式方法却显单一。如重共性、轻个体,对劳教人员的个性特征、个体需求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也缺少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重义务、轻人格,过多地强调劳教人员的义务,考虑尊重劳教人员不够,太多采用训导式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劳教人员的对立情绪;重灌输,轻交流,民警往往讲得头头是道,劳教人员认为是“对牛弹琴”,由于缺乏与劳教人员的沟通交流,他们的思想很难有所触动。特别是在当前劳教工作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劳动已不完全是一种辅助教育的手段,基层单位更多的是把劳务创收、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了劳动的主要目的。基层单位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难免出现以劳动代替教育、将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教育工作效果的不良倾向。
4、社会帮教与劳教部门的期望价值不适应。少数部门和领导认为教育矫治劳教人员纯属劳教所的事情,对劳教工作的关注、支持力度不够;劳教家属没有配合劳教部门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帮教作用异化;社会媒介从正面宣传劳教人员转化、建功立业的事迹不多,负面宣传不少。劳教场所受职能影响,地位不高,对外沟通协调难度较大,开展劳教工作的外围条件欠佳,社会帮教往往流于形式。
二、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劳教人员教育转化的效果与上级部门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劳教人员的“回炉率”仍然比较高,劳教场所中多进宫劳教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劳教教育工作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造成劳教教育与劳教人员转化的反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警队伍结构不合理。劳教民警是劳教人员思想回归的引路人,理应成为知识传播的组织者、思想矫治的引导者、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者和解疑答难的心理咨询师。当前劳教民警年龄明显老化,文化层次普遍不高,民警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劳教教育工作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民警队伍配备要求不严,除了历史的原因外,选人用人机制不畅是重要因素之一。前些年劳教系统大规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前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劳教场所的临时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内部消化,使得基层劳教部门人满为患。由于劳教系统负担包袱重,近几年除政策性安置部分军转干部外,基本上不能对外公开招考,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进不来,少数业务能力差、工作责任心缺乏的民警又无去处,造成了民警队伍结构不优。另一方面,民警自身加强学习不够,严格要求不够,在思想素质、业务技能、管理水平、执法要求等方面与新形势下的劳教工作尚不适应。
2、工作考核目标不科学。上级部门在劳教工作的考核目标上,过多地强调场所安全稳定是硬任务,而对教育工作只重视形式上的各种记录、各类数字考核,没有针对劳教人员实际,制定科学的教育内容并提出针对性的考核措施。很多真正反映教育工作实际内容的因素,如民警是否具备教师资格、民警教师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反映劳教人员改好程度的指标、是否对劳教人员的就业产生积极作用等,缺乏定性定量的考核标准,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
3、管理教育模式不规范。在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方面,虽然近些年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教体系。由于劳教人员的成分复杂,对劳教人员的管教必须实行分类,但基层劳教单位普遍存在警力少、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对于劳教人员的分类管教根本不具备条件。基层劳教单位与民警大多满足于“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低要求,对于如何真正教育好劳教人员显得有些茫然。部分民警受劳教人员违反法律和道德理应惩罚的思想影响较深,人性化教育管理的理念还处于初始阶段,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平时的管教中多采用训导式、惩罚式,以严令代替说服,以劳动代替教育,以强制责成改造,缺少人性化、个性化沟通交流,劳教人员相当一部分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被剥夺,人格和正当权益未能全面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相反易激发其反社会心理。在劳教部门当前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劳教工作经费缺乏保障,创收压力比较大,基层劳教部门为保正常运转,除了向上争取资金、广泛开源节流外,不得不围绕劳教生产“转圈子”,在劳教人员的劳动生产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劳动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4、教育矫治体系不健全。对劳教人员的教育管理,全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作为教育矫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帮教工作,发挥作用不大。各级党委、政府未出台劳教人员社会帮教的具体规定和跟踪管理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没有明确相应的责任和考核措施,满足于作形势报告或者向劳教人员赠送书籍、慰问品等;对于劳教人员解教后的去向与就业问题,有关部门没有真正地给予关注和帮助;亲情帮教对劳教人员的思想转化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但劳教家属往往带有不良情绪,极少思想劝导,只盼浪子早回归;劳教场所帮教面较窄,在如何运用社会帮教这一手段,提高教育矫治质量等方面亟待健全机制。
三、对完善劳教人员教育矫正机制的思考
针对当前劳教教育工作现状,劳教场所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宽泛式管理、开放式教育模式,着力由防范性管理向矫正性管理转变,由强制服从性管理向说理引导性管理转变,努力提高教育挽救质量。
1、全面提升民警队伍综合素质。劳教民警的素质如何,对劳教人员的思想和行为矫正至关重要。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把紧“入口”。重点引进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急需的专业人才,调整优化队伍结构,并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二是要加强培训。经常对在职民警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民警自学,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知识化水平,实现民警由看守型向教育型转变。三是要抓好管理。建立科学的岗位分类体系,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考核要求,不断提高民警依法、文明、科学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2、努力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各级主管部门应不断完善劳教人员教育改造的质量评价标准,科学确定劳教场所教育工作目标,界定教育工作考核内容,指导教育课程设置,明确相关要求和措施,对劳教执行、管理、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和劳动生产等建立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特别是要突出体现对劳教民警作用发挥、劳教人员认知结构、改好程度、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评价。通过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达到改造劳教人员的不良主观因素、提高个体改好程度、减少和预防重新违法犯罪的目的。
3、积极探索管理教育新模式。创办劳教特色,使之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窗口,教育工作应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各级政府及劳教主管部门要为基层劳教场所提供分类管理教育的条件,如配齐警力、改善基础设施、配齐教学器材等。特别是在经费保障体制上要实行改革,基本经费应全额保障,不能把创收作为劳动的目的。在教育内容上,要紧密联系当前形势、社会生活,组织劳教人员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如观看专题片、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寓教于乐;在方式方法上,要改变说教式、灌输式倾向,引入互动性教育机制,突出启发式教学、个别教育、心理咨询,培育劳教民警与劳教人员的良好情感,更好地促进劳教人员的思想转变;在工作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开展教育工作,可建立电教中心,定期播放专题教育片和时事新闻节目,以及全面反映劳教场所变化和劳教人员生活、学习场景的资料片、录像等,发挥电化教育直观、形象、快捷的功能,促进劳教场所管理目标由过去的“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到“收得下,不想跑、矫治好”的转变。
4、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帮教。构建“劳教所—劳教家属—帮教部门”三位一体的双向互动网络,多渠道、多层次地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帮教工作。如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支持、关心劳教工作的职责,加强与社会帮教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协助做好政策解答、疑难化解、信息提供、就业安置等工作;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技术行家、法律工作者开展形势教育、法制讲座和职业技术培训,丰富劳教人员知识;拓展劳教家属座谈、会见、通信方式,放宽劳教人员的会客、探视条件,允许外出休假,给劳教人员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关怀;组织转化典型现身说法,促进劳教人员加快思想转变,重新回归社会;加强舆论宣传、正面引导,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与权利,营造理解、宽容、和善、融洽的氛围,使教育矫治工作真正成为一项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第三篇:对《教育纲要》的理解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对《教育规划纲要》的理解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海南省白沙县邦溪中学
(姓名:陈宝锋学员号:gy46000000009)
我是在2011年4月23日登录指定网站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等内容的。首先就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作一些理解性的慨述,然后谈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进入二十一纪世以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教育规划纲要。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纲要》制订的工作方案;2009年1月至2月和2010年2月至3月,两次广泛征求意见后,于2010年5月5日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6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纲要》。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三大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建设”的新思路,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的结构,办学的体制,高校的招生和教育投入等五个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温家宝总理说:“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要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教育应当是涉及到每一个人的事情,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获得发展最基本的前提。“20字”工作方针正是回应了这一点。
《教育纲要》提到了人才的培养模式,明确指出人才的培养要以能力为重。也就是要侧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三个能力”和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等“四个学会”的培养。人才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要注重知行的统一,还要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纲要里提的很具体,有了新的举措。从教师队伍的标准化建设,师德师风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教师的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
纲要提到的面很广泛,很全面。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还有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都做了规划,还提到了政府的体制改革问题。《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的战略总体目标是:“两个基本”,“一个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并实现“四教育”,“一体制”的社会愿景,即: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纲要》还确定了我国教育的“五大工程”即: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保障教育经费投入,3、加快教育的信息化进程,4、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局面,5、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其中我对《教育规划纲要》做了认真的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纲要》的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反复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完善理解程度。今后要根据《纲要》要求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努力做好教育的事情。学习《纲要》后,我的思考很多,我最想要说的就是教师。教育何去何从,就要看我们的教师何去何从。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教师,教师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教育成败的关健。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而教师的成长是与学生的发展连在一起的。
下面我想就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谈几点思考。
1、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对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淡薄名利,志存高远。《纲要》提到的那一段话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都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作为校长应当积极引领本校的教师努力朝着《纲要》提出的和胡锦涛总书记的“四点”希望而努力实现。通过学习、交流、写体会、树典型等形式,培养教师成功的愿望。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开交流会、教师谈体会等方式来实现目标。
2、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教师的激励机制有两种,即荣誉与物资奖励。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需要校长的肯定,他们很希望得到校
长的表扬,因此,校长应善于发现教师的亮点,及时给予教师应得的荣誉,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幸福感。教师是什么?教师是人,教师不是神,教师不是机器,教师不是动物,教师也是常人,他们需要物资奖励,希望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物资生活带来的快乐。物资奖励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邦溪中学建立的多劳多得,干好多得的奖励制度得到老师们的拥护,很多能力强的老师愿意多上课,还经常到班里辅导学生,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多数教师做出了成绩。邦溪中学在农垦时期,04年至08年中招考试总平均分,连续五年在农垦90多个办学单位中排名前五名;移交地方后,09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在白沙县内排名第二。
3、学校要培养骨干教师。学校应重视对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要用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都得到成长的理念来建设教师队伍。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鲜明地揭示了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学校要为骨干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骨干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经费,为他们购买必需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必要时,可以安排他们脱产学习。我们邦溪中学2010年安排了一名骨干教师到华南师范大学学习,选派了二名骨干教师到海南师范大学跟班培训,各学科教师都有安排到省、县级的骨干教师培训。使我校学科带头人突显了作用。
4、学校要建立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学校要建立建全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培训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制度,使国培、省培、校际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利用互联网、网络教研
平台等资源,引领教师们在线学习,在线研讨和交流,鼓励教师写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例如,白沙县邦溪中学在07年就重视教师的成长,实践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农村教师成长机制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研究,三年的实践使教师们得到了收获,教师队伍快速成长,09年11月通过了专家评审,被列入省级重点课题结题了。目前我校有专任教师56人,有51人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共发表文章600多篇,参加在线研讨331人次,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春冬季远程研修7人次,县级骨干教师有7人,获国家级奖励有16人次,获省级奖励有22人次,获地区性奖励有58人次,48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32人,高级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14人,中共党员24人。教师队伍呈现出团结向上的喜人态势。
5、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有着繁重的职业压力和难以逃避的职业倦怠。东北师大的刘晓明教授说: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是过强的考试压力,二是过于紧张的人际关系,三是高工作负荷。他还提到了教师们的职业倦怠问题。他把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归纳成: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情绪衰竭是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人格解体是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对学生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低成就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
他测评我国中小学教师达到中等程度职业倦怠人数:情绪衰竭占60%,人格解体占17.%,低成就感占16.%;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
问题应引起我们校长的重视,这是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成长,值得校长们的深思。我认为,校长应关心爱护老师,学会换位思考,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为教师们在精神上减压,对教师要宽容,以仁爱之心对待教师,让教师有倾诉情绪的权力,要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使教师轻装上阵。只有让教师的心理健康成长了,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有成效,最终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教育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学习使人进步,校长要做学习的领导者和引路人。
第四篇:德国职业教育对广州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发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德国职业教育对广州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发与思考
作者:陈业彪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9期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局属技师学院及相关处室人员一行15人,于2011年4月9日至4月29日,赴德进行了为期二十一天的学习考察,笔者带团前往,亲临其境,收获颇丰,德国职业教育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思考。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双元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拥有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纵观目前广州市技工教育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建设是突破技工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之所在,德国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尤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概况
1.法规政策体系健全
立法是德国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德国通过立法手段,把对职教教师任职资格的具体素质要求和考核标准以及进修培训制度在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面的法令或协议,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框架协议》,以及各种继续教育法规。
2.师资培养体系先进
德国职教师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傅)。
职业学校专职教师的资格要求很严,既要有相当熟练的职业(专业)技能,又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必须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师范教育,并通过国家的两次考试。他们的培养过程大致如下:有志于成为职业技术学校专职教师的学生中学毕业后,进入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常设在综合性大学之中,本科层次,学制一般规定为四年),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就必须接受一年的正规双元制培训,在大学教育期间仍有若干周学校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大学学习结束时,由各大学的考试委员会主持进行第一次国家考试,合格者取得实习教师的身份,进入州政府开办的教师实习学院,度过两年的教学实习期。在这两年里,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相应的职业学校里由导师带领实习教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实习学院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学习掌握教育理论。顺利完成这两年实习教学和师范理论学习任务的实习教师,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才可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应聘去职业学校独立任教。
企业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的实训(实习、技能培训)指导教师(师傅)则既要具有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又要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企业中的实训教师资格,必须是技术员学校或师傅学校毕业的,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及相应文凭,有5年以上的生产实践经验,并经过200多学时的教育学专业培训。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博士毕业,在企业工作5年。
由此可见,德国职业教育学校专职教师的培养过程长,要求规格高,目标规范明确,计划详尽周到,方法扎实有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员一旦毕业,就已经具备了相当雄厚的职业功底和很高的业务素质。其缺点是教师的就业时间较晚,一般人要到三十岁左右,才能得到这份职业。但由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的收入很高,与高等院校完全一样,又享有国家公务员的各种优厚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仍有较多的人极愿加入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
3.继续教育体系完备
在德国,尤为注重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法》和《教师培养法》都有明确规定,要求职教师资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和规范的继续教育,各州针对继续教育均有系统的激励措施、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进修内容。一般来讲,教师进修有全州集中、地区性和学校内部三种。第一种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第二种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二天;第三种由学校组织,较灵活,根据学校的发展,缺什么补什么,时间较为灵活。学校的培训更贴近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现在德国有些州把经费尽可能地拨给学校,以促进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另外,德国还把进修与评定教师日常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督促检查教师的日常工作,帮助教师找出业务上的不足和进修方向,而且还有利于进修质量的提高。
二、广州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
目前,由于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准入标准的不统一,技工院校教师来源有职业技术师范学校、普通高校、企业技术人员、技校留校生、兼职教师等多种渠道,所以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数量结构性失衡。据统计,局属技师学院教职工的学历结构中,本科及以上教职工的比例只有60.72%,大专的占21.60%,大专以下的占17.68%;职称比例中,高级职称的占5.62%,中级职称的占22.21%,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72.17%;技能等级比例中,高级工及以上的占43.98%,其中,专职教师高级工及以上的也只有60.21%。
教师遴选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和师资待遇等影响,技工院校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技工院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准入程序,一些素质较高的、专家型的企业人才引进时,常会遇到人事制度方面的阻力,妨碍了优秀师源的吸纳。已经入职的教师则90%以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刚刚毕业的学生在大学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到企业、学校实习实践很少,很多新教师上岗前对自己即将工作的环境、工作性质一无所知,企业实践经验远远不足,师资质量水平难以保证。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有偏差
广州市各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已经逐步加大力度,不断改革创新,“走出去,请进来”,不定期展开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但并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教师职称评审、素质提高等项目中对教师能力的描述笼统、难以操作和把握,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操作性的标准体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缓慢。这与德国重视职教师资标准的开发和制定大相径庭。在德国,有比较完备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任职资格制度、聘任制度等,对职教教师培养规格的规定,是通过严格的培养制度达成的,而没有太多务虚的描述。师资队伍良性而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督促与保障,包括职教师资标准的制定、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我们这方面工作还显得十分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不完善
职后培训是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保持先进性、生命力、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在德国,职教师资的职后培训是一项法制化、正规化的长期任务。目前,广州市技工院校的教师职后培训却表现出时有时无、无计划、不规范等现象,缺少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规划。
现有的教师培训活动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对所培训的内容没有自主选择权,很多培训是作为任务、考核条件、评价标准必须完成的,以至于教师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脱节,教师本人也逐渐淡漠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价机制,评价的结果不能说明教师培训的实效以及被评价教师的素质能力实况。企业培训方面,虽然各技工院校已经认识到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的重要性,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将教师每年的企业实践经历列入工作考核指标,但实际的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首先,技工院校师资数量不足,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企业实践时间不足;其次,由于学校与企业并没有硬性的培训规定协议,教师需要自己联系企业进行实践,可操作性难度大。
三、广州技工教育师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健全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制度保障
当前,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尚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建议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以《广州市技工院校名专业评审、名教师评选办法》为突破口,开展名师评审工作,为广大技工院校教师树立榜样。进而逐步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以充实教师数量、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创设制度和政策环境。
在师资准入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技工院校师资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制定包含学历资格、技能资格、从教资格以及企业实践经历在内的入职准则,严把入口关,确保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具体而言,专职教师必须在专业理论上达到本科以上的学历要求,专业技能达到高级工及以上的水准,并具有足够时间的企业实践,还必须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使其实践技能和经验能为技工教育服务。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实施办法,明确兼职教师的录用条件,完善聘用政策和管理办法,解决好兼职教师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在职称评聘制度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技工学校的特点和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要求,制订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实行分类评审。把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必备条件,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所获成果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师资继续教育制度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师资继续培训制度,对技工教育系统内师资队伍的学历提升、技能升级、实习实践、职业培训等给予制度保障。对师资个人参与继续教育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对完成继续教育工作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以此激发教师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
2.制定技工教育师资建设规划
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引导师资队伍良性发展,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提升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应积极探索形成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体系,全面保障全市技工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师资结构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在师资队伍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结合院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统筹制定《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师资建设规划》,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技工教育师资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技能等方面的结构给予优化。明确师资引进、师资培训方面的工作目标,促进技工教育师资队伍的科学发展。
在师资培训方面,建议有关部门统筹制定《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师资培训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培训目标体系,创新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开发引进系统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及教材,建立师资培训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建议各技工院校根据本校师资队伍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结合广州市技工教育师资培训计划目标,制定短期至长期的师资队伍培训规划,保障学校师资队伍质量不断进步发展。
3.开拓技工教育师资培养多元途径
随着广州技工教育规模的扩大,如何及时有效地补充合格教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解决好这个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培养和补充专任教师,建议广州技工教育系统继续推进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接受对口院校毕业生实习工作,不断促进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和新教师的遴选工作;二是加强师资
培训,建议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积极探索搭建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广州市校企合作联盟委员会作用,与行业企业协商,鼓励其承担技工院校师资培养任务,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争取政策、资金、税收优惠等条件;三是外聘兼职教师,建议各技工院校多渠道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兼职任教。
师资培养重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建议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培训,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为技工院校教师讲解技术知识,提供相应先进设备及有关资料,安排教师参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实践。同时,接受培训的技工院校教师,要承担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的任务,并参与技术研发项目等,以此达到企业与技工院校“双赢”的效果。
4.推进技工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竞赛活动
教师专业化是技工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就技工院校而言,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着力打造“一体化”的教师队伍,是对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定要求,是符合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应继续推进三项大赛,从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一是全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该赛已开展多年,大赛有教师组和学生组之分,要利用好教师组的技能比武阵地,促进专业组内竞技,让教师看到彼此差距,赋予特别优秀者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通过以赛促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是全市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该赛今年将陆续展开,大赛重点主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是基于课堂教学技能的比试。要利用好教学能力大赛的平台,让使用先进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方法、产生优质教学效果的教师脱颖而出,并赋予特别优秀者以“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通过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三是全市技工院校师生创新设计大赛。2009年举办了首届大赛,效果非常突出,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的教师和学生投身其中,很多创新设计不仅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金量,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要继续利用好创新设计大赛这个平台,进一步推动产学结合、教科研结合,为推动中小企业研发和创业培训孵化基地的建设凝聚一股强劲的潜在支撑力量。
5.提升校本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质量
技工院校核心竞争力就是有一支师德高尚、知识宽厚、具有技能特色、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为此,各技工院校需加强校级统筹,按照市级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制度激励作用,对全校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予以统筹规划,逐步调整优化。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管理质量。
对比中德职教师资培养,我们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应直面存在的问题,汲取和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结合本土实际,从制度、培训、评估等多方面完善现有做法,促进广州市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单位: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
第五篇:对“如何创建学习型社区及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对“如何创建学习型社区及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宜兴市周铁成人学校 潘介强 2011年12月16日
摘要:
本文从探讨何为学习型社区入手,分析了在当今时代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性,从社区资源整合、意识转换、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具体措施、社区教育与师资队伍之间的关系、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来源、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等方面着重对如何创建学习型社区及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关键词:
创建 学习型社区 师资队伍 认识 正文:
一、创建学习型社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小康社会的文化特征,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创建学习型社区,正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正确认识和解决开发和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创建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学习型社区的定义和内涵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来的。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社区”一词,并认为社区是由生活在同一区域,关系密切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共同体。“社区”的基本内涵是: 第一,社区不但是存在于一定的自然地理空间中,具有地域性,社区还是一个人文空间,是“具有居民群体的社会心理空间”;
第二,社区有共同性。是指居住在社区中的人群在同一区域共同生活,有着共同利益,具有共同的心理认同感、归属感即社区意识;
第三、社区各种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社区内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积极互动,且该互动是建立在日常交往的基础上的。
因此,我们可以对社区作出如下定义: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密切互动关系和相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由此可知,学习型社区就是指以提高社区居民整体和社区竞争力为建设目标的社区。其特点是以社区教育为手段,以学习为动力,采用多种形式学思想、学文化、学科学。通过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里,我们要强调学习型社区的内涵:
第一,学习型社区的“学习”不是短时间的学习,而是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学习,学习成为社区的传统保持并不断发展;
第二,社区学习的内容应是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效结合,既要达到提高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目的,还要使社区居民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技能并可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第三,学习型社区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即通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能真正达到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竞争力的目的。
(二)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意义
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次级单位,整合社区资源,创建学习型社区,可 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整个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1、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加大了对知识型劳动者的需求,人们社会生活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因此,终身学习必将成为社会生活的手段和方式。而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正是为社区成员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和网络。
2、创建学习型社区有利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带来区域就业结构的调整,从业人员的岗位变动,也使一批劳动者暂时成为下岗待业人员。这就需要依靠社会和社区力量,对这类人员进行统筹安排,为其提供再学习、再培训、再提高、再创业的机会。
3、创建学习型社区有利于推动社区职能由单一的管理功能向学习、教育、服务方面的扩展。社区通过为其成员提供平等的学习、创新、发展环境,挖掘成员的潜能,提升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对我镇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镇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全市客观上有示范的效应。创建学习型社区,对我镇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再上台阶,以至对我镇的其他各项工作,都有较大的推动促进作用。现在,我镇的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先进行列,怎样让它更“成型”,更加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创建学习型社区
在现有的基础上,我镇如何进一步搞好学习型社区,提出以下建议:
1、整合社区内外资源
任何组织在做出某项决策或制定某项方案之前,必须对自身所占有及能为自己所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创建学习型社区可获得的资源如下:
(1)社区的教育资源。我镇的党校、市民业余学校、企业职工学校等各类资源可为社区内居民提供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硬件设施,如学校、图书馆、体育场、公园、舞厅、健身房、书店、棋牌室等向市民开放,为市民学习、锻炼、活动和休闲服务,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2)社区的组织资源。我镇的党委和政府所属的党办、行政办、宣传部门等职能部门及有关居委会、学校应组成以社区教育委员会为主体的学习型社区建设推进委员会,发挥各机构、部门优势,为创建学习型社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以利于建立结构合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社区教育体系。
(3)社区的人力资源。在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办学干部作用的同时,形成一支由少量专职人员和大量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教育工作队伍,鼓励社区内方方面面的能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的居民加入到教育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学习的需要。
(4)社区的宣传资源。充分利用好社区互动性的特点,通过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密切互动,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达到宣传国家方针政策,营造社区学习氛围的目的,逐渐形成本社区特有的文化传统,并可同时达到促进社区成员间协调性及共生性的目的。
(5)充分利用区外资源。我镇的区外资源对每一个区都是平等的,但 是是否利用,怎样利用,效果却大不相同。我镇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和基础条件以及已经创建的学习型社区,为充分利用区外资源奠定了优良的基础。在利用区外资源方面还应做到经常化,规范化。
2、转换意识
这种意识的转换,主要是从“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只是精神文明办”转换到它是一个“全区行为”、“全员行为”。另外,还有社区管理者的意识转换及社区成员的意识转换。这两者,一个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主要力量,一个是学习的主体,其观念的转变是导致其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正确行动的关键。社区的管理者应从传统的社区只具有管理职能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认识到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对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整个周铁镇可持续发展乃至推动全市、全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转变社区职能,整合社区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努力将我镇建设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的知识化、民主化社区。
社区成员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思想上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了成员在接受知识时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社区的管理者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和教育,帮助人们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类的知识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复杂性上都将持续增长,并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更新,而终身学习正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
3、具体措施
创建学习型社区在整合了社区资源、转换了社区管理者及成员观念的基础上,怎样采取具体措施,将社区建设成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 学习的学习型社区呢?
(1)营造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
在社区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创建学习型社区,对保证社区学习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要发挥社区管理者、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特别是社区的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学习的问题,做到带头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地把学习纳入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并以此带动整个社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其次,将知识价值最大化原则贯彻到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中。所谓知识价值最大化原则,是指在知识成为学习型组织运作的最关键资源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知识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潜能。因此,学习型社区在宣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及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同时,应建立知识的“分享机制”,如成立“读书会”、“分享会”等,鼓励社区成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强化知识分享的文化,并逐渐形成一套社区成员知识归集、存取、分享与运用的网络体系。再次,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指标的设臵,提高社区成员参与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比如,为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可在有中小学生的家庭制定每家的图书、报纸等精神文化产品的占有指标,形成家长与孩子共同求知的家庭学习氛围。同时,对达标的家庭要进行公开奖励,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其它家庭。
(2)社区学习的制度化
创建学习型社区,不仅要依靠宣传、教育的力量帮助人们转换观念,使学习成为社区的传统,还要依靠制度的约束,督促人们自觉加入到学习者的行列中,这一点在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之初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对社 区学习进行制度化呢?
首先,确保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投入是社区学习制度化的先决条件。社区每年应将学习型社区建设纳入预算,加大对社区硬件设施如图书馆、活动室的投入,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作为学习型社区创建的主体——社区管理者,必须针对社区实际,制定建设学习型社区的规划,明确提出目标和措施。将目标层层分解,下达至社区内相关部门,并制定计划完成情况评估指标,定期对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其绩效挂钩,确保计划在具体实施中得到落实。
再次,为保证社区内居民自觉学习并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必须针对社区内的不同人群制定学习方案,以使社区内的学习是一种轻松但不松散的学习。比如在探讨社区学习氛围如何营造时提出的制定家庭学习指标,就有效地督促了家庭学习行为的延续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可以通过举办社区内居民学习班、成立不同的专项技能学习组的方式,对社区成员的学习时间提出要求等。
(3)社区学习内容及方式的选择
创建学习型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社区成员需要的各类教育和活动,使学习在居民素质提升、社区竞争力增强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效果,首先要对社区内成员的不同层次进行区分,再根据其不同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各具特色的科学文化、生活知识和岗位技能教育培训及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居民接受各种智能、技能、体能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学习要求。在学习内容上,建议努 力做到六个“结合”:要与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结合;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创建活动结合;与下岗、待岗人员再就业培训结合;与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与“三教”统筹、经科教文结合;与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和课余活动结合。这样,使建设学习型社区工作与渝中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市民个体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形成社区乃至全社会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型社区更有生命力。怎样提高社区成员在学习中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习方式的选择。而适合社区实际、能为广大居民所接受、喜爱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营造社区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广泛开展各类正规与非正规、非正式教育,突破学校教育的藩篱,实行教育空间的多形式组合,如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开放,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渗透,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衔接;远距离教育和近距离教育结合。特别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形式进行。同时,要设计各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举办读书节,科技文化节;开展向实践学习活动;举办便民书市,开展专家讲座、教育咨询、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使社区成员逐渐形成崇尚知识,崇尚文明,追求进步的健康的生活观念,共同创造出文化科技品味较高的社区环境。
二、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社区教育是涵盖了全社会教育资源的力量,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涉及的层面比较广,比如活动、培训、宣传、管理、协调、学习型组织创建等等。因此,社区教育的师资需求量也很大,尤其需要大量的各种专职技能的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是很 高的。所以,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社区教育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社区教育与师资队伍之间的关系
社区教育总的特点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它要求对社区内所有成员(小至婴儿,老至耄耋老人)的各个年龄段的人开展教育,而且教育是应各人不同需求而展开,其目的是提升素质,适应社会生活。这些特点,导致了社区教育需求多样性。社区教育从年龄段来区分,可分成婴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和老人教育。从教育的科目来分,大体上可分二大类:一大类是适应社会生存需要的教育;如技术、技能教育,它涵盖了社会上所有行业的知识技能培训,为居民更好地就业提升素质,创造条件。另一大类是精神文明方面的,如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培训。这就对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可见,社区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决定了师资需求的多样性。
(二)社区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的来源
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从自身社区中、社会中、以及各行各业的能者中寻找招募。
1、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来源(1)市教育局抽派的教师
市教育局为充实社区教育力量,协助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搞好社区教育,可以从全市中、小学中抽派教师进入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专职搞社区教育,主要职责是做好社区教育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2)镇(街道)社区学校的专职教师 由于这些教师一直工作在镇(街道)社区教育第一线,他们对镇(街道)社区教育最为熟悉,是专职教师队伍主要力量。
2、社区教育兼职教师来源(1)社区学校的负责人
有些社区学校的负责人,也是社区学校的兼职教师,这些负责人在社区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因为平时他们就在社区学校工作,对本镇(街道)的人口及受教育状况,尤其是对居民的需求有较深的了解。
(2)职业技能培训教师
镇(街道)社区教育中的下岗再就业培训一直由劳动与保障部门负责,这些培训专业技术含量高,市劳动与保障部门有一支专业教师队伍根据各镇(街道)需求,定期为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各种专门技术、技能培训。这些教师在为镇(街道)社区做贡献,也是镇(街道)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来源之一。
(3)社区中的科研专家学者
镇(街道)辖区内的科研专家学者,他们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教育资源相对更丰富。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社区学校常常聘请这些专家学者为社区居民授课,为社区居民普及科普知识。这些专家学者对社区教育也很热心,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
(4)社区内退休教师
社区教育有一部分师资来自社区内各类学校的退休教师。他们具有相当的教学热情、一定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经验,在社区教育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退休教师就是各个社区的兼职教师后备军。(5)社区居民中学有专长的志愿者
不拘一格选人才,能者为师是社区教育灵活的聘用师资方式。在镇(街道)培训后,就能在学习点开课。这些社区干部虽是现买现卖,但他们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了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做社区居民的教师。有些能工巧匠,比如会编织技术、会种花卉的人,都可请来开课,向居民传授自己的绝活。
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来源是很广泛的。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兼职教师撑起了大半个天。
(三)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交流时间受到限制
社区学校学员对兼职教师最经常的抱怨是当他们需要辅导、求教的时候,兼职教师根本就不在,或者兼职教师不太愿意在课后讨论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兼职教师很少能够拥有自己的办公室,课后的指导时间也没有任何报酬。
2、师资队伍的管理不到位
由于一些社区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师任用管理办法,社区学校往往在入学人数达到开班要求后,才确定兼职教师,而开班在即,因此一些兼职教师往往仓促上阵,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熟悉课程提纲和备课。
3、社区师资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一些社区学校较少采取措施激励兼职教师,而有些兼职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有限,多数又为义务。有些社区学校又很少组织教研活动,探讨和解决社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四)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1、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研究机构,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 社区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发展社区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从事社区教育必须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加强理论指导。因此必须设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研究机构,有专门的人员对我国社区教育进行研究,尽早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社区教育理论体系,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指导,也为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提供理论支持。
2、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
政府部门应认识到社区教育在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形成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的作用,还应认识到社区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采取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专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使专职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形成一支稳定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良好的待遇还能吸引大量的优秀年轻人不断地加入到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使社区教育工作后继有人。
3、重视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多样化和灵活的流动性
在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要注意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人力资源,挖掘社区人才优势,把一大批思想素质好,热心于社区教育的专家学者、老干部、老教师、先进模范人物以及各类人才组织起来参与社区教育,组建社区教育讲师团,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开展符合居民需要的教育活动,形成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另外还要进一步拓展志愿者队伍,形成业余教师队伍。建立以兼职教师和业余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高素质的社区教师队伍。这样可以调动全体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壮大社区教育队伍,使教师队伍结构实现多样化和灵活的流动性。
4、加强对社区教育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个合格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热爱社区教育事业,敬业爱岗,能积极主动和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具有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掌握社区教育专业理论和技能,熟悉业务能胜任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办事能力,还要具有善于从事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及心理素质。因此,可通过区社区学院开设社区教育专业,设立培训中心等形式,一方面可以培养专业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专业毕业的教师及兼职教师和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
5、优化社区教师知识结构
培养“复合型教师”在社区教师培养上要求从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向知识广博、基础扎实、在广泛领域具有较强适应性、具有较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即一专多能,身兼数职,知识不仅要多,而且融合度要高。同时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居民的学习需求,不断学习,不断扩大知识的容量,不断更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只要是政府关注、社会需要的内容,教师就要了解和研究。
6、政府制定一些相关政策
以政策保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社区建设要让每位教师都关心社区建设,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并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在保证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应聘担任兼职或业余教师,直接从 事社区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广大教师要发挥专业优势,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协调发展。
7、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还要编写以辖区内的文物古迹、历史事件、优秀人物为题材的具有社区特色的教材,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加强师资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要开辟各种渠道对社区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使广大教师对社区教育的目标、途径、措施和作用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树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大教育观、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的终身教育观。让每个教师都能够认识到: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向社会延伸与发展,学校教育是构成社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社区的每一个成员,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无论在职的还是不在职的,每一个人都是受教育者,每一个有教育能力的人也都是教育者。社区的各行各业,各构成单位都纳入社区教育网络,从各角度、各侧面、各层次对社区每一个成员实施大教育,使社区成为一所大学校,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课堂。
9、建立中小学教师下社区制度
每个教师每学期可规定一定量的课时用于社区教育,可调课集中下社 区,也可与社区沟通分几次去社区。这一点,可解决社区学习点师资不足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树立为社区服务思想,立足社区,把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以推动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开放,各级各类学校有责任和义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承担社区教育培训指导工作。
10、选拔一部分骨干教师交流教学经验
从各社区学校选出部分骨干教师定期参加教学研讨,交流经验。骨干教师都是社区学校的精英,对社区教育有相当的认识,热爱社区教育事业,由他们把本街道的特色课程推广到其他社区,这样无疑也对其他社区学校起到了示范作用。既可以提高各社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其他师资的教学水平,又可以分享经验,激励各学校积极开发特色课程。
总之,从自身的社区中挖掘人才,从社会教育资源中招募人才,从各行各业的能者中寻觅人才,组成社区教育的专职、兼职师资队伍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才能有效地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