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学广-继承与发扬山东电力优良传统训讲义
培训讲义
继承与发扬山东电力优良传统
李学广 2010年7月
在座的各位,你们已经踏入了山东电力的大门,成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中的一员。在今后的岁月里,你们的青春年华与心血汗水将在这里播洒,你们生命的价值将在这里得到最终的体现与认可。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未来成就里,将会闪耀着你们的智慧与你们生命的光辉。
山东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煤炭存量、石油存量比较丰富。山东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季风型气候。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人口9300多万。山东交通运输方便。海岸线长达3024.4公里。山东水资源比较贫乏,人均占有量仅411立方,,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山东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样形成了山东电力的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以火电为主,基本是一个纯火电电网;二是山东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异较大,形成了西电东送的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很快,这为山东电力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你们就职的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重要的能源骨干企业和全省最大的公共服务企业。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主要是规划、建设、运营山东电网,供电区域 15.7 万平方公里,供电人口 9400 余万。下属市供电公司、超高压公司、电力基建、鲁能体育文化等 34 家企业和单位,员工 3.16 万人,对全省 97 个县供电企业实行代管。山东电力久负盛名,被喻为中国电力系统的一面红旗。
大家知道,电力的普遍应用,使人类文明历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没有电气化的实现,很难设想人类今天会生活在什么样的状况中。我说,能够进入电力系统工作,应该感到幸运,能够进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工作,应该感到自豪。
当你们由学员向员工的角色转换的初始阶段,由我来为你们介绍山东电力的优良传统,感到十分高兴。
我主要讲五个问题:
一、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山东电力优良传统形成过程
三、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丰富内容
四、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文化渊源 五、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现实发展
第一章 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山东电力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凡是到过山东电力的人,都会对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留下深刻印象。山东电力的优秀不在于某一个局部,不在于某一个点,而是整体发展好;不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好,而是年年如此;不管外部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特殊情况,山东电力始终如一地健康稳定发展。山东电力发展的成就及突出特点,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山东电力现象”。
一是山东电力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位于全国前例
1949年
发电装机
12.836万千瓦
发电量
2.09亿千瓦时 1970年
发电装机
32.969万千瓦
发电量
55.273亿千瓦时 1975年
发电装机
207.51万千瓦
发电量
96.642亿千瓦时 1980年
发电装机
349.193万千瓦
发电量
185.969亿千瓦时 1985年
发电装机
458.343 万千瓦
发电量
262.05亿千瓦时 1990年
发电装机
864.46万千瓦
发电量
446.37亿千瓦时
1995年
发电装机
1281.2万千瓦,发电量
741.03亿千瓦时 2000年
发电装机
2001.00万千瓦
发电量
1000..71亿千瓦时 2002年
发电装机
2535.32万千瓦,发电量 1241.84 亿千瓦时 2005年 发电装机 3758.57万千瓦 发电量 1912.46亿千瓦时 2009年 发电装机 6078.6万千瓦 发电量 2941.00亿千瓦时
目前,山东电网初步形成“五横两纵”500千伏主网架,30万和60万千瓦机组为主力机组,网架结构比较合理,运行方式灵活的现代化大电网。全省实现每县(除长岛县外)建有220千伏变电站目标。山东电网保持全年安全可靠运行,2009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2941亿千瓦时,公司售电量突破 2000 亿千瓦时大关(达 2003.6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52%,同比增长7.85%。公司资产总额达到984.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82.2亿元,同比增长16.4%;预计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322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0.3% ;全社会最大负荷达5100万千瓦,年均增长11.2%; 电网统调最大负荷(含自备)达4350万千瓦,年均增长12.2%。
截至2009年12月底,山东省发电装机总容量首次突破6000万千瓦,达6078.6万千瓦,较年初净增343万千瓦。其中:统调公用电厂装机容量4248万千瓦,较年初净增275万千瓦。预计“十一五”期间,山东电网装机净增2525.5万千瓦,2010年底预计装机容量达到6284.1万千瓦。其中,火电占95.5%;抽蓄等水电占2.1%; 风电占2.4%。新增火电装机大多采用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例由2005年的38%增长为2009年的51%。电力结构初步得到优化。
山东电力几乎获得了国有企业的所有荣誉称号,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等。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业绩考核成绩一直名列国家电网系统先进行列,连续多年名列第一。
二是山东电力改革开放走在了全国电力系统前列
山东电力为我国电力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改革发展经验,如集资办电政策、“九五”期间搞活大型国有企业的经验,对电力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多次受到原国家电力部、能源部及山东省政府的表彰与奖励。1999年9月7日,时任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了《改革使我们的路子越走越宽广》的发言,全面介绍了山东电力“九五”期间创新发展的经验,并入选“振兴国有企业报告团”在全国巡回演讲,引起强烈的反响。
三是山东电力管理经验在全国产生过重要的积极影响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是中国惟一一家“中国一流管理电力公司”。山东电力在电力基本建设、安全生产、电力服务、同业对标、信息化建设及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方面都有重要的经验,在全国电力行业中推广,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2年底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
四是山东电力培育了一支优秀的干部员工队伍
山东电力人才辈出。涌现出众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优秀企业管理者、优秀领导干部和大批的先进模范人物。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2010年全国劳模26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3名,五一劳动奖状34个,山东省劳模267名。自2004年至2010年,山东电力系统就涌现出全国劳模11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8位,其中农电系统7位;山东省劳动模范35位(包括国网公司的10位);富民兴鲁 136位。全国劳模、原山东电力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张超杰出席过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受到邓小平同志的接见;原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于文虎1998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模、原山东电建一公司副总工程师朱菊儿,还推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
前总理李鹏:山东电力有一个好班子,有一支好队伍;相信山东能干好。
前总理朱熔基:山东电力队伍是全国最好的,是过硬的队伍,他们安装的电站是最好的。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傅立民:你们管理好,效益好。实际效益比报表好。你们的班子好。你们有一个非常可贵的干部队伍。全国像你们这样好的企业不多。
二、山东电力优良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电力发展为什么这样经久不衰?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结论,无疑,山东电力在漫长的实践活动和思想承袭中,形成了一种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传统是一个企业的历史,是企业成员共同的心理契约、心理预期,是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并经过检验而得到企业成员普遍认同与实践的理念与行为模式。
一个企业的传统就是这个企业的一种稳定因素,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这个企业的形象,3 也是这个企业的生命。传统具有强大的文化能量,有着很强的创造功能与实践功能。企业传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成熟度和企业内在的发展功底。山东电力优良传统是山东电力员工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山东电力发展经验的升华,是长期积累、创新的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精神的高度浓缩。
有人说过:如果我们忘记了传统,就如同在沙漠里行走,看不到自己的脚印,很快就会迷失前行的方向。一个民族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是这样的,对于一个企业也是这样的。
三、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是给我们的历史使命
继承与发扬山东电力优良传统要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高度来理解、来认识,将学传统、知传统、用传统,作为强基固本的工程来抓,是在2006年年中工作会议上,时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吕春泉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当时面对种种困难与挑战,集团公司党委提出,要坚持“三个必须”:第一个必须大力弘扬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第二个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学习创新;第三个必须紧紧依靠职工。
2009年初,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时任总经理韩君在工作报告中讲道: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去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怎么办呢?就是要坚持继承创新。2010年初,韩君在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继承与发扬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他说:一年来,我们大力弘扬山东电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进取,拼搏奉献,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公司良好的传统、作风和管理基础上的。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更需要我们坚持继承,把山东电力多年来特别是“九五”时期创造的一系列重要发展、管理和队伍建设经验继续发扬光大,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继承。
实践证明,山东电力优良传统是凝聚全体员工的旗帜,是战胜困难的动力源泉,是保证新员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继承与发扬山东电力优良传统,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是对全体员工的基本要求,更是对新员工的基本要求。
数典不能忘祖 无古不能成今 继往才能开来
第二章 山东电力优良传统形成过程
企业传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山东电力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政府的职能部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主体的转变、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向的转变、由独立省网与全国联网方向的转变。其发展过程曲折、复杂、艰难,这也使得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形成过程显得多姿多彩。
一、解放前的山东电力-----萌发阶段(1898年至1949年)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电力最早的国家之一。山东省是全国使用电力最早的省份之一。
大家知道,1882年,爱迪生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较正规发电厂。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第一缕电灯的光亮出来了。1882年下半年上海就组建了电气公司。只比英国最早的发电公司晚半年,比美国纽约还早两个月呢。
1897年底,发生了“巨野教案”事件,1898年3月德国悍然出兵占领胶州湾,夺取青岛炮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攫取了在山东修筑、经营铁路和开采矿山的特权。德国人朴尔斯曼在今青岛市河南路、天津路交叉处,搭起简易厂棚,安装2台50马力(计75千瓦)的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供德国军事设施和在青岛机构用电,从而成为山东电力之肇始。
旧中国的50年,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加之连年不断的战乱,致使山东电力发展缓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电力工业发展缓慢。山东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利用简易的发电设施进行发电。1946年,山东军区军工局13个分厂转移到蒙阴县岱崮一带也曾安装发电机发电。而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山东,发电设备随之掩埋或毁于战火。至1949年末,全省装机总容量仅有12.08万千瓦,输电线路只有143.4公里,变压器容量5.60万千伏安,最高电压等级为33千伏。
解放前的山东电力工人阶级的主要社会基础是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个时期,山东电力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精神以及拥护共产党领导的传统开始萌芽,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积极参军参战支前,为山东全境的解放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过贡献。二是主要体现在共产党领导的青岛发电厂护厂运动中。他们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反动军警三次企图炸毁发电设备的阴谋。青岛电厂终于完整地保护下来。当时领导这场护厂运动的骨干,后来都成为山东电力的领导力量。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党的 5 优良作风与优良传统,对解放后的山东电力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萌发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起始阶段(1949-1966年)
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这一段时间,山东电力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是山东电力优良传统形成的起始阶段。这一个时期还可分解为三个时期。
一是恢复整顿,初步发展(1950年至1957年)山东电力员工积极医治战争创伤,集中整修因战乱破坏的发供电设施。在企业管理方面,学习借鉴原苏联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整顿生产秩序,开展职工教育培训,使山东电力工业的生产管理较快步入正轨,迅速恢复了电力供应。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8),5年共投资1.06亿元用于电力基本建设,全省新增发电能力8.1万千瓦,1957年发电量达到7.54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3.33%。建成投产了山东省第一条110千伏神头-济南(简称神济线)线路110.7公里。
二是徘徊调整,曲折发展(1958年至1966年)
在“大跃进”中,出现了大破规章制度的群众运动,大搞“三边”工程、简易投产,实际欲速则不达。检修、运行责任制被打破,设备管理出现混乱,一些发、供电单位在没有严格科学分析和技术鉴定的情况下,靠拼设备、拼人力、盲目提高设备出力,带来了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安全生产形势日趋恶化,生产十分被动。造成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事故高峰。1960年全省500千瓦及以上发电厂发生设备事故520次,供电设备事故501次。是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全面整顿企业管理,恢复和建立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开展工业学大庆,使企业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三是十年“内乱”,遭受冲击(1966年至1978年)
1966~1976年,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项事业深受其害,电力工业也受到严重干扰。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受到冲击,再次形成事故高峰,安全形势恶化。
1970年1月,山东电业管理局与山东电力建设公司合并,成立了山东电力工业局,对全省的电力生产建设实行统一领导。以梁玉山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职工在逆境中奋力拼搏,排除干扰加快电力发展。1973年,省电建二处一年建成3台5万千瓦机组。1974年,省电建一处在辛店电厂工地一年建成投产2台10万千瓦机组,创造了一年建成“双十万”的记录。到1975年末全省总装机容量计划达到216.05万千瓦,比1970年96.95万千瓦翻一番还多;发电量达到96亿千瓦时,比1970年55.27亿千瓦时增长73.68%。
三、改革开放第一阶段---形成阶段(1978年至1992年)
1978年,中国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这个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放权让利,探索两权分离。山东电力发展开始进入历史上最为辉煌精彩的新阶段,山东电力优良传统开始初步形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山东电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展企业整顿,进行管理、经营和投资体制改革,山东电源建设、电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主要成就
山东统一电网的形成。1980年12月24日,潍坊-招远220千伏输电线路和220千伏招远变电站建成投产,烟台地区并入山东电网,山东统一电网形成。
这是山东电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电源建设进入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新阶段。1983年开始兴建的邹县电厂,第一期设计规模为四台30万千瓦的机组,先后于1988年12月和1989年12月竣工投产。山东第一座容量为120万千瓦大型坑口电站诞生。标志着山东电源建设进入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新阶段。
山东电网步入超高压大电网行列。1987年,邹县—济南—潍坊、邹县—淄博两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及其变电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山东电网开始步入超高压电网行列。到80年代中期,山东电网已形成完整的省调、地调、县调三级调度体系。
多种产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93年,省电力工业局提出了“上规模、上档次、上快车道,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的“三上三化”的多种经营发展思路。多种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经营领域不断拓宽,效益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这个发展阶段的四条经验:
1、“三句话一个精神” 的基本建设经验。
1982年9月,时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李鹏在山东十里泉电厂召开的全国电力基建现场会报告中指出:“山东的经验证明省局是能够管好基本建设的,这里有三句话:第一句就是第一把手带头抓基建,第二句是整个班子都抓基建,第三句是把基建同生产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山东电力同志就有这么一种不怕困难,善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2、首创集资办电,开创了多渠道办电的新局面。
山东龙口发电厂在80年代初期实行集资办电,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全部依靠中央拨款,由国家独资办电的格局,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在电力发展史上意义重大。1985年4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龙口电厂时题词:“集资办电,全国首创,满发稳发,保证安全。”对集资办电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集资办电政策成为一项国策。
3、结合山东实际,积极消化引进先进技术。
1980年,国家有关部委决定引进国外30万大型火电设备制造和电站设计技术。山东电力认为这是促使山东电力技术管理水平上台阶的“重要机遇”,主动去争取这个项目落户山东石横电厂的。石横电厂“双引进”工程使山东电力工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山东电力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4、借鉴大亚湾施工经验,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超越。
1987年,山东电力工业局中标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常规岛项目,工程管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自 7 1990年始,山东电力借鉴广东大亚湾核电建设管理经验,全面推行现代化管理。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和质量监督体系,使发供电设备的检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对全面推行现代化管理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四、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成熟阶段(1993-2002年)“八五”期间,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的几年。首先电力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山东缺电十分严重,社会反映强烈。其次,山东电力自身实力下降。由于缺少资金,8台在建的大中型发电机组共253万千瓦的工程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公司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和压力。第三,公司经营出现困难。最突出的是电力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如煤、油、水和设备等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而电价改革不能到位,公司面临亏损。“社会缺电,装机缺钱,发电缺煤,成本上升,外部环境不宽松”,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困境。
(一)主要成就
山东电力依靠改革与创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成为山东电力史上发展质量最好、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九五”以来(1996年-2000年),山东新增大中型发电装机容量为716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4还多,一举改变了全省多年缺电局面。1996年,山东省在全国各省区中第一个实现了户户通电。1998年取消了电力供应计划指标,实现了敞开供电,到2000年底,山东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96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999.4亿千瓦时,均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二位。
2、公司实力迅速壮大
2000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648亿元,是1995年底的2.6倍。2000年,公司实现电力销售收入358亿元,实现利税36.8亿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123.08%和54.03%。
3、多种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2000年,公司多种产业总资产达到238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7.41倍;多种产业实现总收入183亿元,实现利税23.5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4.97倍和5.9倍。
“鲁能”品牌经国家资产评估权威机构评估,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鲁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足球的历史。
4、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截止2000年底,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职工6.4万人,比1995年底降低了10.6%。其中,从事电力主导产业的职工35594人,占职工总数的55.48%。同时,人员素质得到较大改善。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到24%,研究生及以上人员占到0.57%,分别比1995年提高了8.77个百分点和0.42个百分点。厂处级领导干部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平均年龄由1995年底的50.2岁降到1999年底的45.3岁,其中,专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由1995年底的72.6%提高到1999年底的86.6%。
5、职工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伴随公司的较快发展和效益、效率水平的不断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实现了很大改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福利进一步提高,住房困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1996年实施“安居工程”以来,8 集团公司新建住房230万平方米,人均增加近40平方米。
6、企业形象与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1996年12月,电力部党组作出了《关于在全国电力行业学习和推广山东电力公司“两手抓、两手都硬”经验的决定》;山东省政府作出了《关于表彰省电力公司的通报》;中国职工政研会在济南召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山东电力发展经验。
1998年7月,国家电力公司作出决定,命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为“中国一流管理的电力公司”。这在全国电力系统是第一家。
1999年9月7日时任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了《改革使我们的路子越走越宽广》的发言,全面介绍了山东电力“九五”期间创新发展的经验。后来入选“振兴国有企业报告团”在全国巡回演讲,引起强烈的反响。
1999年1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与国家电力公司分别作出《关于对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通令嘉奖的决定》,高度评价了山东电力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1999年,公司还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2000年,公司又荣获“全省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第一名,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全国第一批“双文明电力公司”。
(二)“九五”期间的基本经验:
1、确立了“坚持电力发展与企业发展并举,以电力发展为核心,以企业发展为目标,通过电力发展带动企业发展,通过企业发展促进电力发展”的公司发展指导思想
这一指导思想关系公司发展的方向,是公司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正是它的确立,才使山东电力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推动山东电力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电力发展与企业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把突破口选在培育公司的投融资功能上。筹措资金,开展银企合作,先后与省工商银行成立了融资结算中心,与省建设银行成立了资金融通部。加快引进外资。在电源发展上,要坚持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快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
强化公司的企业定位,为全面提高公司素质,壮大公司实力,把加强内质外形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并进一步作出了《关于实施“人才、发展、安居乐业”工程的决定》,把“三大工程”作为内质外形建设的支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措施和任务。
2、确立了“全面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全年工作主线。明确提出了建设“以资本为纽带,以发展电力为主导,经营领域多元化,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四跨’企业集团”的奋斗目标。并确立了“双向延伸,两翼齐飞,内外并举”的集团化发展战略
1997年10月6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为提高公司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水平,山东电力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实施燃料、物资、发供电检修、基建、教培、科技、多种产业、后勤服务、住房、医疗保险等十项管理体制改革。
多种产业已成为山东电力事业的重要支撑。1999年,集团公司多种产业公司实现利润首次超过 9 电力主导产业利润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
3、根据实际,提出了推进集团公司发展重点战略性转移的重大课题,即从过去重点发展电源,转移到重点加强电网发展,强化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加快发展多种产业上来
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国家电力公司独立运作,电力体制改革进入第二步改革阶段。1998年10月26日,公司提出了推进集团公司发展重点战略性转移的重大课题,即从过去重点发展电源,转移到重点加强电网发展,强化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加快发展多种产业上来。确立了“慎重投入,注重产出,任重发展”的“三重”方针。
自1998年起,山东省三年城农网建设改造总投资217亿元。开展“以城农网建设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用电同价”为主要内容的“两改一同价”工作。1999年4月,集团公司实现了对全省89个趸售县供电企业的代管。
提出‘发展的速度要符合健康标准’的思想,提出了“管理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的论断。
深化用人分配机制改革,建立了“一二三线”职工动态管理机制,即一线人员竞争上岗,二线人员离岗培训,三线人员下岗待业或内部退养,三条线人员实行动态转换,增强了职工的压力感、危机感,强化了竞争意识。
集团公司加大对基建企业的改革力度,大大增强了基建企业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山东电力基建企业已在广东、广西、江苏、福建等省和印度等国家承揽了工程,开拓市场取得了初步成果。
1998年,是山东电力资本运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
4、全面确立了创建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具体目标、基本战略和基本原则。即:改革目标、效益目标、发展目标、队伍目标、形象目标
全系统、全方位地深入开展创一流工作,是山东电力强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截止2000年底,山东电力已有24家发供电企业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全国一流发供电企业”。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山东电力进行诊断和评估后认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
5、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业,培养锻炼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建立了领导管理人才、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操作能手三条线人才管理模式,使每个职工都看到了成才的希望,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坚持自我培养与对外引进相结合,面向全国招聘公司亟需的专门人才,加速了队伍人才结构的改善和素质提升。1998年以来,集团公司突出抓高层次人才培养,先后与中央党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和美国德科萨斯科技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办学关系,联合培养经济学、电力工程、工商管理、热工自动化等专业的研究生。
6、牢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政治保证作用,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山东电力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上,始终做到“五硬、五坚持”,即:硬在“一把手”身上,硬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上,硬在强有力的运行机制上,硬在物质投入上,硬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上;坚持把各级干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来抓,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撑点 10 来把握,坚持把加快企业发展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来运作,坚持把“虚与实”、“软与硬”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凸现点来对待。
1999年,提出“要探索建立嫌疑腐败认定制度,不仅腐败要反,有嫌疑的腐败也要反”的意见(简称“反嫌疑腐败”),并经职代会通过了《认定和处置嫌疑腐败行为的暂行规定》。对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有纪不遵的人和事,都按嫌疑腐败论处,把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加强了事前监督和制度的约束,收到了较好效果。
实施“彩虹工程”。进一步密切电力企业与客户的关系,真诚接受客户的监督,为客户提供规范、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推动全省电力行业作风的根本性好转。
山东电力培育和形成了的企业精神与企业理念,如:坚持用事业来统一思想,用工作来统一行动。要有“三吃”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吃气。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自我加压、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争创一流。追求卓越、服务真诚。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等等。
五、改革开放的第三个阶段---继承创新阶段(2002-现在)
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上,200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山东电力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山东电力优良传统同时进入继承创新的新阶段。
经历 “九五”之后,山东电力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在中国电力系统内的影响日益扩大,员工对山东电力发展经验的高度认同,使其对山东电力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越来越具有改革开放意识、现代意识、市场意识、诚信意识、环保意识、公共服务意识,价值观与心态变得越来越主动、越积极,更为自信、更加成熟。
一是山东电力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2002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发[2002]5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和“网厂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体制方案,全国成立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个电源公司(华能、华电、国电、大唐、中电投)及两大辅业集团(中国电力顾问、中国水利工程),电力体制改革实现的目标是监管法制化,运作公司化、人事合同化、供求市场化。
2002年6月山东集团公司所属市、县电业局全部更名为供电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完成了政企分开改革。
2003年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完成了“厂网分开”改革。当初,山东电力除原鲁能集团拥有的七个电厂外,其余均划归华能、华电、国电等三大电源公司。现在,鲁能集团公司从管理界面到资产全部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分开,真正实现了厂网分开,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成为名符其实的电网公司。
2003年11月8日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成立,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成为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的成员。2005年3月山东电网与华北电网通过邯郸辛安至聊城的双回500千伏线路实现联网,结束了山东独立省网的地位,山东电网由此跨入了一个新阶段。
主多分开也基本完成。主辅分开工作正在有效向前推进。
二是明确了公司战略定位和价值观,确立了“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以来,明确了公司战略定位和价值观,成功地解决了企业存在的价值和公司使命。确立了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工作思路。
(1)公司战略定位和价值观
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广泛而重要的责任。
公司发展战略和公司基本价值观这些重要思想,明确宣示了公司奋斗方向、存在的意义、重要责任、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表明公司对国家、对客户、对合作伙伴、对员工、对社会所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有效地统一了思想,凝聚起力量,为公司科学发展和全面提升队伍素材指明了方向。
公司战略定位:管理运营国家电网的能源供应企业,资产规模优势突出的斩有重要的骨干企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经营范围遍及城乡的公用事业企业。
公司承担的责任:保障安全可靠供电,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创造社会财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和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公司价值观:
公司愿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简称“两个一流”); 企业使命――奉献清洁能源 建设和谐社会;
企业宗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企业精神――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
(2)战略目标----“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简称“一强三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对“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具体描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上下统一思想的基础、统一行动的指南,是总部、区域电网公司、省公司以及公司所属各单位的统一目标和共同任务。
2015年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电网坚强(突出发展的基础):电网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灵活高效。智能化水平高,技术装备和主要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经营区域实现全部联网。
资产优良(反映发展能力):资产结构合理,质量好,盈利和偿债能力强;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高,金融和海外资产健康快速增长
服务优质(展现发展形象):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服务规范、高效,品牌形象好。利益相关方综合满意度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业绩优秀(体现发展的成果):安全、质量、效益指标在国内外同业中领先,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高,企业健康发展,社会贡献大
现代公司(集中反映企业的素质和发展水平):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集团管理体系,队伍素质好,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高,企业软实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强。
(3)公司发展战略途经(简称“两个转变”)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简称四化),实现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电网发展方式转变
“两个转变”是公司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四化”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方针,其内涵是从条块分割向协同运作转变、从资源分散向优化配置转变、从管理粗放向精益运营转变,从标准不一向统一规范转变。其中,集团化运作是核心,集约化发展是方向,精益化管理是基本要求,标准化建设是基础和手段。
(4)工作思路(简称“三抓一创”):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
抓发展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力量加快电网建设,不断拓展业务空间,保持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电网)抓管理 把管理作为永恒主题,坚持依法经营企业,严格管理企业,勤俭办企业,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抓队伍 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增强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干部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创一流 把一流作为工作标准和奋斗方向,通过开展同业对标,努力赶超国内一流,争创世界一流
(5)基本要求: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简称“内质外形”)
内质外形建设是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内在素质是基础,决定外部形象;外部形象是内在素质的反映,对内在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内强素质与外塑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内强素质 强化安全素质、强化质量素质、强化效益素质、强化科技素质、强化队伍素质。外塑形象 塑造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塑造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塑造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塑造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塑造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
强化安全素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制度健全完善,责任落实到位,行为标准规范,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电网运行稳定。
强化质量素质 工程建设优良,电力供应可靠,服务真诚规范,流程科学合理,管理严谨高效,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效益素质 资产结构合理,财务状况良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营效益显著,社会贡献突出。
强化科技素质 创新能力强,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大,电网装备、信息化和技术水平领先。强化队伍素质 人员结构合理,人才队伍健全,员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技能过硬,求真务实,甘于奉献。
塑造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责任,锐意改革,加快发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奉献社会。
塑造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 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让政府放心、客户满意。
塑造严谨高效的管理形象 依法经营企业,严格管理企业,勤俭办企业。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公司制度健全,机制完善,管理集约。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务实清廉,既干事,又干净。
塑造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 树立诚信观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认真接受市场监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信息披露,重视交流合作。
塑造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 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建设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上下之间同心同德,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三是山东电力加快推进“两个转变”
一是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速度不断提高,电网发展迈入“外电入鲁”新阶段。长期以来,山东电力一直沿续“省内自我平衡”的发展方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与一次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2008年,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举行电网发展战略会谈,签署《推进山东电网建设、实施“外电入鲁”战略会谈纪要》,大力实施“外电入鲁”工程,积极推进蒙电、晋电、宁电入鲁。2009年建成了河北黄骅-山东滨州双回500千伏联网工程。宁东至青岛±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山东预计接纳省外来电达到600万千瓦以上。到2020年,山东电网将紧密融入国家特高压电网。建成以三个特高压交流落点为重要支撑,四个直流落点深入负荷中心,以覆盖全省所有市地的“五横两纵”500千伏环网为主网架,以220千伏环网为市域电网主网架的坚强电网。山东电网将具有较强受电能力和较高稳定水平,电网结构清晰、技术先进、运行灵活、安全可靠,实现各级电网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促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保持良好局面。电网实现安全运行20多年。公司考核的22个单位中,多半单位安全生产超过10周年,90%的单位安全生产超过3000天。经营管理取得新成效。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公司 ERP 系统建设 8 个月全面成功上线,SG186 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扎实推进。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现金预算管理机制。成立总部物资部和公司物流服务中心,理顺了物资管理组织体系。建成了省级电力营销服务集约化、实时化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创一流同业对标二维对标体系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加大高水平科研项目研发力度。重点解决电网生产建设关键技术难题。全力推进适合山东电网实际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开展特高压相关课题攻关。持续开展了电力机器人研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超额完成,代管县供电企业资产划转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是继往开来,山东电力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1)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紧紧围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建设坚强山东电网,电网投资规模和项目投产、开工规模大幅度增长,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近几年,公司每年建成投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均超过1000万千伏安和1000公里,山东电网“五横两纵” 500 千伏主网架提前一年建成,实现与华北电网两点联网。“外电入鲁”步伐进一步加快,宁东至山东± 660 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进展顺利,特高压“东纵”“北横”山东段站址、路径全部落实。有效保障了全省电力的可靠供应。
(2)以全面实施“彩虹工程”为主要措施,电力优质服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3)深化“反嫌疑腐败”,规范权力运行 监督关口前移 切实推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4)综合单位以市场化为取向,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山东电建确立了“以稳定占领国内常规电站市场为基础,全力开拓核电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三大经营战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常规电站方面,累计中标项目87个。在核电方面,自2008年以来先后中标了山东海阳、广东阳江、福建宁德三个核电站共600万千瓦的常规岛安装和土建工程,迈出了扩大占领核电市场的第一步。国外电力市场开拓方面,先后在亚洲的印度、印尼、香港、蒙古、沙特、尼泊尔、孟加拉,非洲的尼日利亚、苏丹,南美洲的巴西等国家中标了30多个项目,累计合同额近200亿美元。实现了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连续5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选的“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名单,2008年列107位,列中国入选公司第16位。
(5)党的建设、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加强干部管理与监督,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强了干部队伍活力。2008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顽强拼搏,众志成城,圆满完成支援湖南抗冰抢险、四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保电、支援北京奥运保电、有序用电等重大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2009 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提出的“开创新局面、开拓新事业、提高新水平”要求,坚持继承创新,强化依法治企,确保健康发展,努力保安全、保增长、保全运、保任务、保稳定,全面完成了业绩考核指标。圆满完成十一运会电力保障任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2010 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坚持“继承、创新、争先”的工作基调,把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作为坚定推进“两个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旋律,把统筹加强“三个建设”(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建设)作为坚定推进“两个转变”的根本保证,确保公司安全稳定、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全年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山东电力积极开展“三走出”活动(走出山东看山东电力、走出行业看山东电力、走出中国看山东电力),推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树立民主、秩序、效率、和谐的管理理念。加快管理变革、信息化提升,全面推进“三集五大”工作(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和大规划、大基建、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大力推进“外电入鲁”战略实施,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进一步深化供电优质服务,确保全省电力可靠供应。继续争当国家电网系统排头兵,朝着“国内领先、国际水平”的奋斗目标,开创新局面,开拓新事业,提高新水平,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章 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丰富内容
第一节 山东电力的优良作风
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是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与行为。作风充分体现了企业的整体风貌和队伍的精神状态。优良的作风是企业凝聚力的强大源泉,是激励员工上进的强大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最重要的保障。
山东电力的优良作风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特别能负责
山东电力人坚持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上级责任、对工作责任、对同事负责。在个人利益同国家、企业和他人的利益相冲突时,能够放弃个人的利益。为了尽到责任,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心甘情愿。
第一是讲大局、讲政治。山东电力人习惯于把本职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主动按照上级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第二是主动找困难,自挑重担子。在山东电力发展史上,凡是难度特别高的工作与任务,并不是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都是给山东电力自己安排的。前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形象地解释为“自编、自导、自演”。
第三是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山东电力人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挑战,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完美,执着顽强,敢闯敢干,勇争第一。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山东电力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机制、氛围、环境。
第四是勇于承担责任,不为自己找借口。山东电力就流传两句口头禅:第一句“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二句是“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二、特别能战斗
山东电力战斗力来自哪里?
一是注重发挥整体优势,“用事业统一思想,用工作统一行动”。主动服务大局。明确目标,关死后门,倒排工期。然后排出各个重要阶段的网络进度计划,以小目标保总目标。
二是来自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强大的执行力,切实做到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职工调动、干部交流”这样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完全服从组织安排,对待人事调动,不准不服从,不准延期报到,不准强调个人困难讨价还价。
三是具有连续作战、锲而不舍、志在必得的顽强作风。
三、特别能吃苦
山东电力员工特别敬岗爱业,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作风。山东电力人崇尚“超负荷高速运转”,敢打硬仗、不讲困难,不讲条件,不设前提,不推诿扯皮,努力创造条件去完成。他们也知道长期疲劳是慢性自杀,是一种“癌症”,可是因为工作需要,必须这么办。
四、特别能奉献
山东电力人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工作标准高,不怕任务重、困难多,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工作起来不分节假日、不分上班下班,不计劳动报酬,直到完成任务为止。
2005年底,北京大学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调研组在山东电力系统进行了一次大型的调查问卷,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是山东电力最主要的优良传统吗”这个栏目内,59%的员工表示认同。对“加班加点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个问题时,不管是基层一线员工还是总部员工,普遍表示认可。在回答“如果需要加班,您留下来,最可能是出于什么考虑”时,69%的员工选择“单位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与单位的利益是一致的”。
山东电力“三大怪”:一年到头无礼拜,三伏天系领带,男女老少侃球赛。
有人问临沂供电公司安全员的张文珂:到底是什么信念和力量支撑着你?他说:电力不是一般的企业,是代表党和政府的,关系千家万户。尽管安全员这个岗位普通,工作很平凡,可是不可替代,不把工作做好,吃饭睡觉都不安宁。
第二节 山东电力的思维方式
由于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的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电力生产与经营独有的行业特点,山东省又具有独特的文化环境,在长期的实践中过程中,山东电力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特点的思维方式。
一、求实思维
山东电力人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电力生产规律办事,重视上级指示精神与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讲实际,说实话;办事踏实,做人实诚。领导干部讲究真抓实干,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山东电力以发展论成败,凭实干论高低,按结果论奖惩。“好不好,不用找,亲不亲,工作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求“实干、实用,实效”,戒“表面、表层、表演”。
二、超前思维
山东电力人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思考问题既要适应现实的需要,又能看到未来的发展,及时预测面临的危机和困难,保持适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始终处于主动状态。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山东电力人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步跟不上,步步不赶趟。山东电力对超前思维 17 还称之为“超前弹钢琴”。
三、系统思维
山东电力人特别强调,山东电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要从整体来考虑,不能让任何部分凌驾于整体之上。要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特征。
四、创新思维
山东电力员工具有首创性精神,敢于敢于打破常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具有批判精神、不怕担风险。努力超越自己与超越别人,不随大流跟风走。
第三节 山东电力的管理思想
一、以人为本
山东电力把员工发展作为企业活动的核心,坚持把尊重人、服务人、发展人作为企业的第一使命。九五期间,山东电力已经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集团公司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一是“三条线”的成才渠道。一部分人走管理者的路子,一部分人走科技带头人的路子,另一部分人走高技能操作能手的路子。只要达到了一定水平,作出了相应贡献,在经济收入等各方面都可享受同样的待遇,要让每个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奔头,都能看到自己成长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希望。
二是建立了职工“一二三线”动态管理机制。即:一线人员持证上岗,二线人员离岗培训,三线人员内部退养或下岗待业。三条线上的职工实行动态转换,竞争上岗,待遇各不一样,使职工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增强了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重视培养高级管理和专业人才。
二、安全第一
一是可控在控能控的思想。企业安全生产是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承担的最大责任,完全是企业内部的事情,是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事故不可避免”论.为实现长期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点在预防上下功夫。提倡管理、伦理、法理三管齐下,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本功抓起。
三是向规范化管理迈进。提出安全管理四个到位:责任到位、压力到位、操作到位、监督到位。推行“安全设施规范化,安全措施标准化、安全性评价经常化”。
四是实施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氛围。五是加大电网建设,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服务至上
山东电力始坚持 “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行动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的工作方针,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努力做到“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以真诚、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彩虹工程”都已经成为一个知名服务品牌,成为山东电力的永不竣工的工程。
四、“四个凡事”
“四个凡事”被山东电力员工称之为管理法宝、管理经典,人人耳熟能详,影响极为深远。“四个凡事”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核心内容是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包括“四个合格”:就是由合格的人员,依据合格的程序,使用合格的装备,达到合格的工程质量;还包括“十五字”方针:按系统、分层次、程序化、责任制、监督制。“四个合格”是“四个凡事”的基础,15字”方针是优化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决策的基础与先决条件。“四个凡事”管理思想克服了传统管理中最致命的弱点“随意性”,也克服了传统管理的模糊、滞后、想当然、粗放、陈旧的思想观念等弊病,包含了国际流行的现代化管理的先进思想,五、管理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在企业工作中,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二者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依托企业管事、管物、管人的运行机制,把思想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精神文明建设真正硬了起来,为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找到了正确途径。
六、科技为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早已成为山东电力员工的共识。“九五”以来,山东电力提出“科教兴企”发展战略。
七、文化管理
山东电力企业文化已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进生产经营过程中,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体认同感,成为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精神动力,山东电力培育具有特色的服务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
第四节 山东电力的精神情操
一、忠诚守信
忠诚是山东电力人的一种伟大的精神,也是山东电力人的一种至高的精神力量。忠诚守信已经成为是山东电力人道德信仰的坚实基础。忠厚直爽,外粗内秀,朴实无华,待人诚恳,组成了山东电力人品质的基本内容。强烈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发展欲望、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组成了山东电力人精神情操的基本特色。
二、正直实在
山东电力人遵循一条基本处世的准则,为人要正直,要厚道,讲情义,胸怀坦荡,让人感到踏实。这种品格发源于山东电力人的良心深处。
三、追求卓越
卓越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对卓越的追求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是没有终点可言的。山东电力人将其作为向着更高、更新目标迈进的价值准则,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具体工作中,则表现为标准高、自我超越,永不满足。体现了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高度统一。
四、奉献社会
山东电力始终把确保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用电作为首要的历史使命,把加快电力工业发展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已经成为公司上下的共同行动纲领,成为山东电力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山东电力人的“奉献”精神是山东电力人人格魅力、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献给社会的珍贵财富。“一要干事,二要干净”是1996年原刘振亚总经理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干事,就是积极改造客观世界;干净,就是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二者要有机统一。山东电力人把“干净、干事”作为做人做事奉献的一种境界。
第四章 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文化渊源
——源于山东革命传统和新时期山东精神
山东历史文化悠久,富有反帝爱国的优良传统,历朝历代都涌现出大批的爱国志士,英雄豪杰。山东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山东为中国解放与发展贡献越来越大,涌现出了大批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先进标兵。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前茅,在全国都产生很好的影响。
——源于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
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山东又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
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它的思想观念成为指导生活行动的最高原则,不断地内化在人们的思想结构深层次中,它规范制约着山东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
齐鲁文化还有一种 “经世致用”的思想,提倡“仁民爱物”,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讲究“天人和一”、“民贵君轻”、“厚德仁爱”、“和为贵”等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强调群体对个体的至上性,这些好的文化思想培育了山东电力员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理想; 赋予了山东电力人崇尚气节“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 赋予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心; 培育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
赋予了山东电力人的“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大公无私、重义轻利”的群体精神等等。
——源于历届领导人的精心培育
总结山东电力历届领导班子成员的经验和业绩,他们共同特点是: 一是观念领先,思路超前
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思想观念先进,发展思路超前,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循电力发展规律办事。
二是抓班子,带队伍,“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始终注重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战略高度常抓不懈。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
三是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具有奋不顾身的工作精神。——源于长期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山东电力十分重视企业党组织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他们认为,一个企业如同一部车,“一个轮子转”非出车祸不可。山东电力坚持以员工全面发展作为企业追求,每年在员工队伍里都要进行政治理想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国家主人翁思想教育,不断地提高员工的政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
第五章 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现实发展
一、继承:坚持抓好优良传统教育与现实教育。
要用多种形式多方面地宣传山东电力优良传统,要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大家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将优良传统教育渗透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二、创新:正确把握山东电力优良传统的精神实质,强调三种意识。山东电力传统中有许多宝贵的东西,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山东电力传统中官本位意识也比较强,重政治,轻经济,市场意识比较淡薄。山东人能吃苦受累,服务意识差,可是灵活度不够,办事比较死心眼。消费观念、法制意识相比差一些。
目前我们这支队伍的作风总体是好的,但在个别单位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有的领导干部解放思想不够,缺乏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自我要求不高,复命意识不强,得过且过,无所作为。
二是诚信意识淡漠。有的领导班子片面关注本部门、本单位利益,贯彻执行公司决策部署不够积极主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领导干部言行不一,不按制度办事,有章不循,有令不行,甚至明知故犯;有的节俭意识不强,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三是作风不务实。有的领导干部不敢抓、不敢管,工作搞一团和气,好人主义严重。有的领导干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计成本,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四是坚持学习不够。有的领导干部忙于应酬,无心学习,对涉及企业发展的新政策、新知识学 21习掌握不够,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五是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有待加强。有的单位领导班子决策程序不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不严格,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个别班子团结协作不够,战斗力不强;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廉洁自律,个别干部以权谋私甚至违法犯罪。
一是要强调忧患意识。二是要增强市场意识。
三是要增强主体意识,要增强自身的创造性。
三、创新:吸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实现自我发展。
优良传统不是一个静态的积淀物,而是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不断吸取每一个时代新鲜的内容而形成的,是在学习吸纳外部文化素养中发展起来的。山东电力优良传统也是如此。在坚守山东电力优良传统内核的基础上,要注意汲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实现自我发展,加快创新步伐。
继承与发扬山东电力优良传统,是每位山东电力职工在职业生涯中永远的任务,这并不是我们几个时说说就可以的,这关键在于实践,在于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同,我的讲话只是一个开头,如同一篇大文章中的第一段落中的第一个逗号。
经过老一辈山东电力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山东电力成为了我国电力工业战线上的旗帜,使山东电力闻名遐迩。今天,山东电力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机遇难逢,山东电力基础雄厚,具有鲜明的后发优势,新一代山东电力人有条件续写辉煌。山东电力优良传统将在你们身上发扬广大,你们定会创穿越百年梦想,书写山东电力历史的新篇章。
最后,我想用诗人汪国真的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讲课:“我们像一支响箭,一往无前地出征;我们不是风中的墙头小草,摇摆不定;我们出征,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