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中教师情驻新疆:他用85天创造了一个高考奇迹他的事迹让书记市长为之动容
一中教师情驻新疆:他用85天创造了一个高考奇迹,他的事迹让书记市长为之动容!!
? 点击「箭头所指处」可快速关注微信号:rzyizhong 2月18日,日照市对口援疆工作暨援疆干部人才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刘晓江等领导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泰主持会议。日照一中援疆教师邹乃兴老师作了典型发言,他的感人事迹感动了每一位与会者。下面,让我们走近邹乃兴老师,倾听他的援疆故事—— 人生因援疆而更加精彩——记日照一中援疆教师邹乃兴 邹乃兴老师与新疆学生在一起邹乃兴,日照一中一名数学教师,现担任新疆麦盖提实验中学 “不出家门的内高班”班主任、数学教师。“选择援疆,就是选择吃苦,就是选择奉献” 2014年1月,当时邹乃兴老师担任日照一中东校2013级6班班主任。邹老师还清楚记得,1月21,这一天,是放寒假前的最后一天,他对他的学生们说:“感谢同学们这半年来陪我一起走过,我们有欢喜,也有泪水,我们在一起是幸福的,快乐的,春节过后,我就要去援疆了。”邹老师的话刚出口,同学们都愣了, 邹老师接着说:“请大家放心,学校会安排更优秀的老师来带你们,教你们数学课”。此时,教室里已是唏嘘一片,同学们都哭了,邹乃兴老师的眼泪也忍不住掉下来。家长们得知邹老师要去援疆的消息后,有的打来电话说:“你孩子也上高一,你可不能丢下孩子不管了。”邹老师的四叔,18岁闯新疆,他的大哥16岁也来到北疆,他们深知援疆工作的艰辛,也打电话来劝阻。要去援疆,确实有很多困难摆在邹乃兴老师的面前:父母到了耄耋之年,更需要陪伴和照顾;儿子上高一,正需要爸爸关心和爱护;还有他刚接手的班里的一大群孩子们,他们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而邹老师却要远行万里,到一个陌生而又全新的环境去工作三年,思想上有割舍,有纠结,还要克服时差,气候,风沙和许多不安全因素等等……面对这些困难,邹乃兴老师没有退缩,他说:“选择援疆,就是选择吃苦,就是选择奉献。国家需要,就是有困难也得去。”“你去吧,我能行,我会照顾好家的。”妻子的鼓励,让邹老师放下了顾虑。“到了新疆,好好教。有空,去看看你四叔和你大哥。”父母的叮咛,让他更加坚定了援疆的信心。就这样,带着领导和亲人的嘱托,带着向往、满怀信心地奔向了新疆这片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第一次坐飞机,观察窗外,白云、蓝天、大漠、沙丘、天山、雪峰,祖国之大,令人自豪。一路好奇,一路奔波,终于到了南疆,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与想象中的差别太大了,气候干旱、多风少雨,尘土飞扬……参与沙漠植树环境锻炼人,逆境磨练人。邹老师很快调整自己,尽快适应并融入新的生活。当时学校没有援疆食堂,邹老师在笨手笨脚中学会了做饭,蒸的馒头硬得像石头,就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啃;水饺下烂了,就当面汤喝;稀饭蒸干了,就当米饭吃。向妻子晒一下图片,妻子开玩笑的说“你长大了,学会照顾自己了。”妻子调侃的话语却让邹老师一阵心酸。去年3月,邹老师和另一位援疆的班主任早来新疆一周,每天上8节课,累了,在办公室坐一坐,饿了,吃自己带来的煎饼,一周没吃疏菜,导致了口腔溃疡,但是,他仍激情满怀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累并快乐着。
85天,他带领学生创造了麦盖提县高考的新辉煌邹乃兴老师在课堂上在援疆工作中,邹乃兴老师所在的学校是麦盖提实验中学。刚到学校,他就担任了高三3班和4班两个理科班的数学课。当时离高考只有85天的时间了,正值一轮考试结束,考试成绩把邹老师吓了一跳,数学满分150分,这里的大部分学生成绩在40分以下,90分以上没有。面对只有85天就到来高考,怎么办?邹老师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了近五年高考题,分类整理,制定了“人人过关”的教学策略,帮着学生逐一“找病根”,逐一“开药方”,耐心指导,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发动学生,相互讲解,教学相长……功夫不负有心人。85天后,邹老师带领学生在2014年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3人过100分,20多人过80分,有1人考入清华大学,创造了麦盖提县高考的新辉煌!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援疆工作中,邹老师不仅教好自己的班,带好自己的学生,他还担任了麦盖提县兼职教研员,为当地的教育教研和教师队伍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给当地的老师们传授新理念,还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教研活动,主动“晒课”,开放自己的课堂,利用讲课、听课、评课、议课等形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带动当地的老师一起成长。阿力屯古.依敏老师说:“邹老师来了之后,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他无论是讲课还是备课,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去学习,在学生管理方面也是。”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2014年9月,日照市援疆指挥部为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团队优势,提出“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在麦盖提实验中学首创“不出家门的内高班”,邹乃兴老师担任班主任。责任、信任再次“来袭”,再度考验邹老师的机遇来了。“不出家门的内高班”是孩子们梦开始的地方,更是邹老师倾注了全部爱和心血的地方。邹老师说,在这个班里,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出家门的内高班
齐曼古丽是一位维族学生,非常讨人喜爱,看她那求知眼神,邹老师就特别感动,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她的数学有点薄弱,邹老师和她谈心会诊,发现她上进心很强,学习也很刻苦,笔记非常认真,但知识上有很多漏洞。于是邹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典型题,做到举一反三。她进步很大,数学成绩由40分升到现在的100分左右,成了班里成绩最好的维族学生,她说“我的目标是考上清华大学,虽然现在还有差距,有山东老师的帮助,我一定会实现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班里的罗梦妮说:“我理想的大学是山东大学,因为教我的老师都来自山东日照。”古丽尼各尔也定下了自己的目标:北京中医药大学,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也是她的理想。在日常工作中,邹老师俯下身子,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铭记终生的教育。邹老师还记得刚接这个班时,发现陈艳艳同学走路有点跛,有点自闭,仔细观察后,发现她的左手和右腿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学习生活都很不方便。邹老师就及时与援疆医生乔正堂取得联系,安排会诊,治疗,为她申请了贫困补助,安排专人负责她的日常生活。现在陈艳艳同学不仅变得健康开朗,而且学习也进步很大,她感激对邹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她的父亲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握住邹老师的手……邹老师的班里有一个叫郑臣龙的同学,不幸遭遇车祸,他的姐姐当场去世,他和父亲昏迷不醒,邹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及时组织了“爱心救助捐款活动”。当邹老师把15000多元捐款交到郑臣龙同学的母亲手中时,她满脸泪水并用沙哑的声音说“谢谢你,老师……”便再也说不出话来。在捐款中,邹老师发现古艾尔尼萨捐款100元,这让邹老师很吃惊,古艾尔尼萨的爸爸也是因车祸去世,他平时是班里最省吃俭用的一位同学,事后谈心,古艾尔尼萨告诉邹老师,正因为她的爸爸也是因车祸去世,所以她懂得失去亲人的痛。爱心救助捐款活动
邹老师不仅对他的学生们倾注了无私的爱,他还将用自己的爱温暖者身边的新疆老百姓。学校后勤职工亚库普江在维修公寓公物时,梯子突然滑倒,他摔倒地板上,造成鼻子划裂,缝了十针,肩锁关节1度脱位,当时鲜血直流,胳膊也不能动。邹老师一边用卫生纸捂住他鼻子,一边扶他到学校对面的麦盖提县人民医院,并及时与援疆医生杨彦民、乔正堂联系。一上午时间,邹老师都在跑前跑后,挂号、缴费、候诊、拿药,手术很成功。在回家的路上,亚库普江一路感谢,要把医疗费给邹老师,邹老师谢绝了。在拆线时,亚库普江拉着邹老师的手对他哥哥说:“这是援疆老师,人很好。”“忠孝难两全,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谅解我的”在新疆度过的近两年的时间里,邹乃兴老师每一天都在忙碌着,快乐着,感动着,只有在夜晚空闲时才会想起年迈的父母,操劳的妻子和上高中的儿子。邹老师每天在21:30分左右和妻子固定通话,这个时间正是妻子定时在学校北大门接儿子的时间,顺便也能听听孩子的声音。有一天,邹老师听到电话的那头的声音有些哽咽,开始妻子说“没事,没事”,在邹老师的连续追问下,才知道,性急的妻子因儿子成绩下降,说了他几句,孩子已好几天没和她说话了,不让去接了,妻子说“什么苦,我都能受,可儿子……”那晚,邹老师觉得麦盖提的夜真的好长!2015年3月15日,妻子打电话告诉邹老师,父亲病重,吐血厉害,已去医院好几次了。父亲反复叮嘱妻子说“乃兴刚去新疆,不用回来,我很快就好了”。3月19日凌晨1点,电话一响,是妻子的来电,邹老师立刻有种不祥的预感。“爸爸走了。你快回来吧,你和大哥快回来吧……”邹老师眼泪夺眶而出,多少辛酸与苦痛瞬间爆发。时光荏苒,援疆转瞬近两年。邹老师说:“两年来,忘不了领导的一次次关心与鼓舞;忘不了我和同事们工作的一幕幕;更忘不了父亲病危,母亲摔断胳膊期间,崴了脚的妻子,咬着牙撑起这个家。遗憾的是作为儿子,未能在父亲病逝前尽孝照料,未能见最后一面,看最后一眼,但是忠孝难两全,我想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谅解我们的,因为他有两位援疆的儿子——我和大哥。这也将化作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 欢迎关注日照一中官方微信:rzyi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