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0304-教育厅-优秀科学家先进事迹-陈庆富-ok
崇尚科学精神,创新成就未来
——记洪堡学者陈庆富教授
陈庆富同志,中国共产党党员,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后。现任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校遗传学学科带头人。2003年1月,怀着对故土深深的眷念,带着对贵州割舍不掉的情怀,提前完成了在德国的博士后研究,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贵州师范大学。他忠实地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一、励志求学,播下科学精神的种子
陈庆富同志1966年出生于贵州省边远地区(沿河县洪渡镇)一个十分贫寒的农民家庭。在缺衣短粮的极度困苦中度过了整个儿童及少年时代。六岁开始,在洪渡完小,背着木书包,边放牛边读书,一直到初中毕业。为了补贴日常生活、能吃顿饱饭,但凡是学习的业余时间,就用他瘦弱的身躯做搬运工。但生活的苦难没有压垮他,相反地,激励他奋发上进。14岁初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沿河县第一重点中学。
16岁,考入贵州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从此,学农爱农,勤奋刻苦,学业优异,先后获得“三好优秀生”及“三好生”等奖励。20岁,获农学学士学位。大学生活让他更加崇尚科学、求实奋进、追求真理。毕业那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上贵州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年后硕士毕业并留校工作。尽管继续努力自学,仍深深地感到所学知识和技术赶不上日新月异的科学进展。因此,5年后考入四川农业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直到2001年获得德国最高奖学金---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支撑他整个求学过程的只是一个朴素的观念:机会只有一次,我应该充分把握。
二、不懈追求,科学精神铸就生命支柱
他在大学期间就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科研活动,并合作发表研究论文。1986年考上硕士研究生以后,学习和科研大有进展。1998年博士毕业后回到贵州,分到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系。当时师大方兴未艾,经费缺乏、实验条件差、教学工作任务重,尽管如此仍然尽量抽出时间进行科研工作,经常是到深夜12点才休息。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百折不回的意志,独到的领悟和见地,特别是在贵州师范大学校学校及各职能部门领导的关怀下,在科研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到2001年初,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5篇。并于当年获得德国最高奖学金---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在德国勤奋科学研究近两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世界上首次生产出了普通荞麦三体系列。在他中途回家休假时,邻居问他:“德国好不好?”他回答说:“德国很好,但那是别人家的”。为了使刚申请到的国家基金项目按时启动,毅然缩短在德国滞留时间,回到贵州师范大学,继续从事遗传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从德国学成回国后,学校投入了专项经费,成立了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其科研条件,使他的科研事业顺利转型深化。
从1986年以来,他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作物遗传、进化与育种,从基础到应用的一条龙研究。在已有的前期研究中,不仅基本弄清栽培荞麦等植物起源与进化规律,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新理论和新假说,而且同时还创造了一批新材料、培育出了一批新品种、开发出了一批新产品、探索出了一些新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创建荞麦等特色作物产业奠定了基础。其研究在贵州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中被函审专家(中国荞麦学会主席林汝法研究员、中国农科院王天云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柴岩教授)及到会专家一致认为相关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教书育人,科学精神在生命中延续
在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担任副院长期间,陈庆富教授提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在一次工作会议中他指出:自然和社会发展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本质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目的是谋求社会的全面、健康、快速的发展,谋求我们学校的快速进步。由此,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作为学术主体的高校的具体体现是:代表教职工生的价值实现和发展要求、代表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展要求及其发展方向。他力图推行研究式教学、研究式学习、研究式工作和团队式研究机制,实施以科研促教学的战略。
目前,该学院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已初步建立了教学相长机制,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针对原教学计划中存在很多不良课程、课程安排时间不合理、缺乏增强学生就业的相关课程等问题,对原教学计划进行修订,使教学计划符合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从而为增强学生就业和工作能力打下基础。针对原教学大纲不规范、课程间教学内容重叠等问题,对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和限制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对部分课程实行相对集中教学。为增加考研成功率,建立考研辅导班,促进考研课程学习。
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和院里的同事们一起,正在为创办新的硕士点及博士点而努力,为提升办学档次和树立名牌而勤奋工作。
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德与才的统一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同时教风也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树立良好的教风是提高学风的重要前提。陈庆福教授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秉承“慎思笃行 博学致新”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教风建设,以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良好教风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育人。
1989年以来,他在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担任过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生物统计学、高级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研究技术等课程的本科或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作为主编之一,编写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师范院校的《遗传学》教材1部。所主讲的《遗传学》课程被评为贵州省精品课程。2005年他作为主要人员参加的遗传学教改成果获得贵州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了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主编《生物统计学》教材1部,43万字,2011年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对科研试验设计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实例说明。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之外,他更以自己的人品给学生以身作则。优秀的职业道德使他对学生的指导循循善诱,耐心执着,深得学生尊敬。2002年9月,他的第一个研究生张以忠入校。当时,陈庆富教授正在德国做博士后研究。为了使张以忠尽快进入研究生角色,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系统等各种方式进行指导。在陈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张以忠学有所成,发表活性期刊论文10多篇,破格提升副教授。
2003年,陈教授的三个研究生有两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安徽,都是远道而来。在与陈教授相处的日子里,他们深有感触地说:陈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人品高格,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到贵州师大读研究生,能师承于陈教授,得到他的指导,此生不枉此行。陈教授对学生的思想、学风、学业要求严格,为使他们得到比较大的进步,他对学生们的选题、开题、试验设计及论文都严格把关,决不允许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陈教授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知道,能拥有一次求学的机会不容易,因而特别理解这些研究生,尤其是从外省来的同学。有一个来自山东的女生,因为调剂专业不对口,加上南北生活差异太大,很上一段时间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情绪低沉对自己的学业几乎失去信心。陈教授了解情况后,百忙之中多次找她谈心,从生活的琐事到科学的发展前景,从他的研究成果和在研项目到对她的殷切期望,事无巨细,如春风化雨,使她终于鼓起勇气迎接新的生活。
到目前为止,陈教授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22人,还有8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生在读。其中约50%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部分内容整理成论文后都能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有人说,陈教授把硕士研究生当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有的甚至达到了博士研究生的水平。
四、潜心治学,科技之光在生命中绽放
陈庆富教授对科学事业和理想的不懈努力,对科学前沿的不断探索创新,对生活的正直和宽容,这些宝贵的品格再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使他成为朋友和同事中的榜样,学生敬仰的师表。陈教授长期稳定地从事荞麦属、薏苡属、淫羊藿属、小麦属等植物的遗传、进化与育种研究。
一路走来,不经意间,发现在这条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处处闪耀着他踏过的足迹。他主持在研或完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荞麦育种岗位科学家专项资金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德国洪堡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荞麦产业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1项、贵州省长基金1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贵州省留学归国人员项目1项、贵州省动植物育种专项2项、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1项、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专项1项、贵州省教育厅培育项目1项、贵阳市科技局科技项目1项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在美国《Crop Sciences》, 英国《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德国《Plant Breeding》、《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奥地利《Hereditas》, 荷兰《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均被SCI收录。主编《遗传学》(200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和《生物统计学》(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校教材2部、《荞麦生产100问》(2008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和《荞麦属植物科学》(201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2部。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培育出“丰甜1号”等荞麦新品种4个。开发出富含黄酮类成分极具保健功能的荞麦叶茶和花茶新产品。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贵州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等。2000年12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AvH Foundation)研究奖学金和语言学习奖学金。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科研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务院津贴专家。2011年被聘请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
正是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积累,陈教授在国内外有很高声誉。2004年8月捷克共和国Prague举行第9届国际荞麦学术研讨会、2010年俄罗斯举办的Orel举办第11届国际荞麦学术研讨会上,陈庆富教授被组委会邀请为会议主持人。2001年被国际著名学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Zeller教授邀请,受国际著名奖学金德国洪堡基金(AvH Foundation)资助,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植物栽培与利用研究所和德国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IPK-Gartenslenben)做博士后研究近2年,创造出普通荞麦三体系列。在第一届(2004年)和第二届(2008)全国小杂粮品种审定委员会中被选为全国小杂粮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2005年被芬兰食品、农业与环境学会聘请为其主要国际刊物《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杂志中国区域编辑。2007年10月被韩国植物资源学会邀请和资助下分别到韩国生物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江原大学作特邀学术报告2场。2010年10月巴基斯坦阿迦汗基金会乡村支持计划专门组织基金会经理、公司CEO、联邦农业部政府高级官员组成的高级访问团到贵州师范大学学习荞麦生产和加工技术,陈庆富教授亲自执教。
面对荣誉,陈教授低调谦逊、心态平和。他说,成绩属于大家,那些成绩算不了什么,那已经属于过去,未来的事业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也更加地有意义。在中国大地上有广阔的仍不发达的农村,中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方面仍很落后。贵州省的特色农业产业仍有待开拓,贵州农业科研和产业仍然很落后。他深深意识到时代赋予这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教学和科研事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农问题等等工作都任重而道远。但是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让生命为之燃烧,即使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泯灭奋斗的激情。人生价值,就是在这种不断奋斗中才得以体现。他有远大的理想。他想在不远的未来,培育出能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的、高产优质的、能使人健康长寿的荞麦等特色保健作物新品种,开发出极富保健功能的新产品,创立新的特色作物保健产业,为贵州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建功立业,为人类的健康幸福做贡献。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习和工作简历:
1982.9-1986.7,贵州大学农学院大学本科毕业,获得植保专业农学学士学位;
1986.9-1989.7,贵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农学硕士学位;
1989.8-1994.8,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从事作物育种学、小麦育种与栽培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职讲师;
1994.8-1998.7,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农学博士学位;
1998.7-2001.3,就职于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系,从事遗传学及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任职教授;
2001.3-2001.6,德国Prien歌德学院,在德国洪堡基金会(AvH Foundation)语言奖学金资助下学习德语;
2001.7-2002.12,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植物栽培与利用研究所,在德国洪堡基金会(AvH Foundation)研究奖学金资助下做博士后研究,任职客座研究员;
2002.9-2002.10,德国植物遗传育种所(IPK-Gatensleben),在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资助下从事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普通荞麦的研究,任职客座研究员;
2003.1-至今,就职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从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植物育种学》等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同时进行荞麦、薏苡、淫羊藿等植物遗传育种科研工作,任职教授、所长。
第二篇:陈科文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
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东风镇竹林小学 陈科文
自201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至今已经有4个年头了。4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通过这四年的教育教学,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过程是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更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每一次活动的开展,每一天工作的感受,每一点一滴小事都能使我从中反思,获取不同的经验,不同的知识。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讲究方法,做好很多细致的工作。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的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一、爱护、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爱护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一要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安静的学生,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淘气的顽皮学生等等。浓厚的职业情感与敬业精神,让我钟爱每一个小学生,了解她们的内心,走进他们的世界是我始终如一的追求。每次在接手一个班之时,我总是第一步进行家访活动,让孩子们与我彼此熟悉,感受到老师就是他的好朋友。课间我让自己尽力“儿童化”,以此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对孩子微笑、宽容、耐心。从不体罚、变相体罚、讽刺学生。在教育中我总是对学生多一些柔和,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压力,让孩子默认你是他的大同伴,她的喜怒哀乐会让你一起分享,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我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我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因此,我的教育常常事半功倍,效果颇佳。
二、以良好的常规带动教育教学
我注意在一日常规各环节中加强观察与指导,积极鼓励学生做自己的事。我一方面耐心的给予帮助,另一方面也悉心地进行指导,我在每学期的春游、运动会等活动中让学生们看到自己是能干的。我在班级中设计了轮流选值日生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值日生工作内容。孩子们意识到劳动并为集体服务是件光荣的事,个个都乐意和老师一起参加班级的管理。开展轮流当班委的班级活动,虽然这么做非常费心,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但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深得家长们得赞同和孩子们的喜爱,做老师的再辛苦,更多的却是安慰和幸福。我的备课不以仅是备内容,更是备学生,而问题的准备恰能把内容和学生这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我把握提问时机。会提问,每一个问题提出后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提问面广,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 1
思维,及时获得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这样的提问是一种交流。另外,我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作为回家作业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预复习,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我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反应方式应多样,不停留在简单的对错评价层次,或是重复、更正学生的回答,而向问题的延伸、扩展、启发层次发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我做出情感反应,以饱满、关注的情感投入教学,引导鼓励和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不仅这样,还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勤学”教育,如开展课外朗读比赛、办勤奋学习小报,讲勤奋学习故事等。树立勤奋学习的典型,让学生学有目标,以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榜样,使整个班级形成勤奋学习、互相赶帮的风气。
三、抓礼仪教育,创文明班风
我一贯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平时,能根据学校要求,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从而达到以人为本。
1、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我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有计划地进行《规范》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照《规范》找差距,让学生按规范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进行系列演讲比赛,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
2、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守则规范教育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为此,我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比如做操动作规范,整齐化一的训练。早操亲自督导学生做操,学生做操的动作到位,队列步伐整齐;队礼、队歌、国歌、升旗仪式做到规范性的训练,成为全校的榜样。
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表率
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言教不如身教,作为班主任——我时刻不忘自己的表率作用。我从不乱丢垃圾,从不违反过学校、班级的纪律,当学生和我说话时,我总是亲切的注视着,与学生交谈,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我带的班级,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受到家长和同事们的一直好评。在教学上,我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并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学习新课标及现代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同学们都认为我是值得信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喜欢上我的课。
五、注重家长工作,家长的支持是良好工作的开始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很注意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深入细致、不厌其烦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我通过家访、座谈会、电话交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通过教师的工作责任和业绩赢得家长的信任和信赖。我把家长的参教热情凝聚到老师的周围,使家长主动而自觉地支持和参与教育如动员爸爸妈妈和儿女一起读书看报等。
六、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健康人生的基石
儿童期是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我将德育工作做为班级教育工作的核心,贯穿于学生生活及一日常规的始终。好几次,学生病了在教室里呕吐,我发现后主动将学生呕吐的赃物清扫干净并把学生送到医务室医治。教室里的纸屑被同学拾干净了,我马上抓住这一随机事件进行了表扬,教育其他同学要爱护环境。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我随时注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每次看见同学们的好人好事,我总是在集体面前加以表扬,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模仿对象。
德育教育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功夫形成的,而是在不断地实践练习中才能形成习,我随时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如在春游活动中捡拾果皮纸屑,帮助小弟弟、小妹妹拿物品等。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了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爱劳动等良好的品质。
七、与科任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工作
我作为班主任,经常与本班科任教师密切合作,互帮互助,步调一致。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先后与不同年龄层次的同事合作过,我都能发现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并彼此支持积极配合。我在每学期初,都和科任教师商量制定班级计划和要求,努力和科任教师协调好各项工作,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本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几年来,我所带的班级获校“文明班级”。这些,是与科任教师的密切合作分不开的。
八、用爱营造温馨班级体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如同家长,如果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鼓舞着,那么这个家庭就是温馨的。
我对留守儿童常常给予特别的关爱。李有娟的母亲不幸病逝,我主动与班委商量如何安慰并动员全班同学捐款;申玉成病重,电话不通,我把申玉成送到医院后冒雨跑了二十多公里前去告诉申玉成的父母;刘欣不小心摔断了腿,他及时将刘欣送到了医院;卢勤性格内向,自理能力较弱,作为她的班主任,我尽可能地多和她多谈心,协助鼓励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她感受到爱、自信。渐渐的,卢勤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课能大胆举手发言,乐意和同伴游戏……
作为一名班主任,虽然不能保证让我的每一名学生都成材,但我会尽自己的全力让我的每一名学生都“成人”,成为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作为班主任,我将发扬团结协作、改革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不辜负领导给予的支持与关爱,更加努力工作!
第三篇: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6篇
01
党员干部应向张富清那样不忘初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入党就作了宣誓,爱党爱人民,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张富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部队,他不顾生死选择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转业后,他选择服从大局,投身偏远异乡建设中去,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身上体现了对党忠诚、为国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的高贵品质,不愧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应该说,我们有许多的党员,能够牢记入党誓词,视诺言为生命,勇于担当,像张富清那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坚信马列主义,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推动了党的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同志淡忘了人党誓言,言语随便无原则,行动自由无党性,视承诺为“儿戏”。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表态、承诺可“直入云霄”,可是事后办理的底气能“低到尘埃”;在涉及群众一些切身利益问题上,搞暗箱操作,甚至贪污腐化。细想想,这些年来,为什么有的领导讲话群众当“耳旁风?为什么有些人不信马列信神佛?为什么有些人办事要花钱找关系?原因虽多,但也值得我们从党员干部“言行不类”的角度反思和改进。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人民群众之所以能义无反顾跟着党走,就是因为信任党。越是直面社会转型期的挑战,越是面临利益多元改革的考验,党与群众之间的信任就越弥足珍贵。而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任,再大的矛盾都能化解,再难的疙瘩也能解开,再宽的鸿沟都能跨越。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倍加珍惜,继承发扬。
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各级党组织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如椽巨笔公众号整理,应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坐谈交流等形式大力宣扬,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对标先进查找差距,找回刚入党时那种场面、那股子精气神,提醒党员干部不要忘记自己党员的身份,更不要忘记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一朝宣誓,一生践行。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张富清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他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造福。张富清知道自己是宣了誓的,所以他六十多年深藏功名,从不显摆,默默无闻为党工作,以实际行动兑现着入党誓词。
我们每一名党员,都曾经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宣誓,这是何等的自豪和光荣。既然宣了誓,就要信守诺言,坚守初心,忠实履行好党员权利和义务,立足本职岗位,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扎实的工作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实际成效,回应张富清老英雄的期待,告慰革命先烈,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02
读懂张富清的奉献精神
战争年代,为了民族解放,他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立下赫赫战功;革命成功,为了祖国建设,他扎根偏远山区,深藏功名,奉献一生近日,原西北野战军战士、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95岁老人、71载党龄、63年深藏功名,张富清奉献的一生温暖了世道人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长思之。
奉献,缘于不改的初心。战争年代,张富清勇往直前、舍生忘死,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和平时期,张富清选择去党最需要的地方,为了担好重任,甚至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他在日记中写道:绝不能向组织提要求,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最好的报答。时代变迁、年龄增长,张富清甘于奉献的赤诚却从未改变。如此“不变”的本源,正是因为不改的初心。坚守初心,让他把奉献当作本职,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奉献,缘于清零的心态。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出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有了一点功劳就居功自傲,成就一点事业就止步不前。这与张富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富清战功卓著,却从没有一刻躺在功劳簿上;退役转业到地方工作,带领群众修公路、抓生产,干出许多业绩,却并未怡然自得,而是始终保持清零的心态接续奋斗,默默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全力做好人民期盼的事,交出了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赤诚答卷。
奉献,缘于清廉的本色。奉献的动人之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求回报。一些现实案例表明,边干边贪、能人腐败问题不在少数,这正是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如椽巨笔公众号整理,付出就要有回报,而人一旦被名利所诱惑、被私欲所裹挟,就很容易突破为官、做人、办事的底线。张富清一生清廉、以“清”为“富”,国家精简机构人员,他首先动员妻子辞职下岗;可以全额报销医药费,他却想着“我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能节约一点是一点”。“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这是他用行动恪守清廉本色的真实写照。如此大公无私的精神品格,让人敬仰。
张富清奉献的一生,可以诠释的还有很多,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和弘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归根结底在于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以张富清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我们就能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03
感悟张富清的突击与坚守
不管是突击还是坚守,无不折射出张富清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格、担当的精神突击,彰显的是使命担当;坚守,彰显的是初心本色。当这两个鲜明特征在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身上完美叠加时,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纯粹”。
张富清的一生,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断突击的一生。战争年代,他是一名英勇无畏的突击队员,三场战斗炸掉敌人4个碉堡。当国家需要抽调战斗骨干抗美援朝时,他又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转业安置时,张富清选择了到大山深处的来凤县,选择了人生的第二个战场。在来凤工作的30年时间里,张富清有20多年在农村度过。有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他就要“转移一次阵地”。因为张富清能干,这个村子刚刚搞好,组织上又把他派到另一个村去攻坚。究竟住过多少村,张富清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那些年,自己像部队里的突击队员一样,哪里最困难就把他调到哪里去,到处打攻坚战。
张富清自豪地说,从入党那一天起,自己时刻按照入党誓词去做,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这话说得多么朴实无华,既形象地概括了他一生的突击,也生动地表达了他一生的坚守,更是他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
张富清转业到地方工作时,国家经济还很困难,几乎家家都为生计发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椽巨笔公众号整理,他先后分管过县城的粮油供应、三胡区供销社和卯洞公社船厂、桐油经销等,可以说每个岗位都是“肥缺”,稍微“灵活一点”,至少全家人不会饿肚子。但在小儿子张健全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饥饿。当时由于生活困难,不少干部向单位借钱,但张富清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从未享受过任何困难补贴。就连自己的工资,他也没有认真查看过,“组织给多少就要多少。钱少了不够花,就计划着开支”。
在家庭陷入困境时,他安慰妻子:“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党!”当党和国家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他第一个砸了妻子的“铁饭碗”;当遇到招工的好机会,他却打发儿子下乡当知青;做白内障手术,他和农民病友一样选择最便宜的方式……
这就是张富清,即使自己经受那么多磨难,依然铁心向党、忠贞不渝,毫无怨言!
张富清的一生,就是这样在突击与坚守中塑造了纯粹与高尚,成为一座令人仰望的人格丰碑,成为一面烛照灵魂的人生镜子,成为一面引领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旗帜。
突击,他始终把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当作天大的事,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面对牺牲,他说“为了党和人民,我打仗不怕死,每次攻坚战,都主动申请当突击队员”;面对选择,他说“在部队我打仗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苦?党叫去哪里就去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面对使命,他说“组织让我来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否则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面对担当,他说“党把我派到这里来,我一定尽到应尽的责任,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给群众搞碗饭吃”;面对困难,他说“党员干部就应该敢啃‘硬骨头’,干得了要干,干不了也要干”
坚守,他坚守的是信仰信念:“在明白了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道理后,我便坚定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信念”;他坚守的是初心本色:“共产党是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党,我一心只想着怎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把群众的生活搞上去”;他坚持的是党性原则:“对党忠诚,就是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搞变通”;他坚守的是入党誓词:“从入党那一天起,我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坚决按照入党宣誓去做”;他坚守的是纪律底线:“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他坚守的是人品官德:“如果整天想着自己的事,想着享受,那我这个共产党员就变了,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
不管是突击还是坚守,无不折射出张富清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格、担当的精神。
突击的动力、坚守的定力从哪里来?张富清始终把坚定的信仰信念放在第一位,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信仰”。有了信仰,他就不怕牺牲;有了信仰,他随时做到党让干啥就干啥;有了信仰,他就不怕艰苦;有了信仰,他从来不为私心杂念所累;有了信仰,奉献在他看来就在情理之中信仰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为什么那么重要?张富清用一生的突击与坚守为我们作出了响亮回答!
张富清几十年深藏功名,用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品格,立起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样子,一个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一个人民公仆应有的样子。这不就是我们新时代最需要的崇高精神吗?这不就是强国强军征程上最需要的奋斗姿态吗?这不就是每个中华儿女应有的家国情怀吗?
我们经常说要接受组织的考验,但有时候仅因为一点点不顺心、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甚至撂挑子、耍脾气。与张富清这位老前辈比一比,我们不觉得自己渺小吗?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
04
争做“张富清式”党员干部
近日,总书记对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今年90多岁的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强调“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如椽巨笔公众号整理,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这既是要求,也是激励,更是号召,我们要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争做“张富清式”党员干部。
人生因追求而精彩,生命因奉献而美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张富清靠的是一个党员的信仰;和平时期甘守清贫、主动扎根偏远山区一心为民,张富清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离休之后,从不居功、不搞特殊、不向组织提任何条件,张富清坚守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60多年深藏功名,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传承和放大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为我们逐梦前行的路上矗立起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逐梦新时代,放大张富清的奉献精神,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在普通中彰显崇高,让奉献有更强劲的动力,让奋斗有更坚定的步伐,做老英雄张富清奉献精神的忠诚传承者、忠实传播者,挺起逐梦前行的精神桅杆,汇聚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低调一生的张富清从未宣扬过自己的赫赫战功,数十年如一日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当下,党员干部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培养“自我归零”意识,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拓展党员干部无私无我、责任担当的精神境界,唱响新时代的奉献之歌,让人生在奉献中闪亮,在奉献中燃烧,当好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05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句话,是张富清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10页所作的笔记。
今年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是这么写的,拥有71年党龄但63年来却深藏功名的他,一辈子也是这么做的。
1948年3月,出身贫苦、做过长工的张富清加入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成为一名战士。在解放战争中,他屡立奇功,先后荣立3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还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出生在陕西汉中的他,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恩施州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1985年,老英雄张富清在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如果不是因为采集退役军人信息,张富清的英雄往事不会被人发现。63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甚至不曾告知自己的儿女。在部队,如 椽 巨笔公众号整理,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正如总书记在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中所指出的,“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张富清是金融系统优秀党员代表,是我们身边的学习榜样。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在6月10日银保监会党委召开的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组织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金融系统优秀党员代表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是战争时期、和平时期,无论是经历工作变动还是生活变化,张富清的初心始终不改。在战场上担任着最危险的突击任务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张富清,在和平时期主动选择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挑最苦最累的工作干,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百姓脱贫,他带领群众肩挑背扛、开山修路,哪里最贫困往哪里跑得最勤,哪家最困难为哪家想得最多。面对组织的召唤,张富清说:“我应该坚决听党的话,不能和党讲价钱。”
“我还要发扬过去对党的信念的坚定和意志的顽强。”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过往的荣誉是张富清的宝贵财富,然而,他却将征战沙场的英勇事迹埋在心中,将军功章用尼龙绳捆扎后深深地锁在皮箱中,服从组织安排到最艰苦的山区贡献一生。
张富清以向组织邀功、提要求、要待遇为耻,至今仍然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行分的老旧房子里,屋里除了一张磨损破皮的沙发、一个缺了角的茶几和几个不成套的柜子外,最珍贵的家当就是一只装着荣誉证书的皮箱。在他看来,为党和人民出生入死、牺牲奉献是共产党员的本分。
“这些荣誉我不愿意让家里人知道,到处去讲去炫耀。”“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论岁月如何变迁,坚定不移的信念、服务人民的初心、艰苦奋斗的作风,永远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底气所依、优势所在。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让我们向身边的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学习,见贤思齐,在思想上来一次升华,在精神上来一次洗礼。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还要落实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银保监会系统和银行业保险业党员干部要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准查找短板和差距。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树立正确政绩观、人生观、世界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06
学习张富清“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精神
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张富清就是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的模范。
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富清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保持着军人本色,身上肩负重担,心里装着百姓。
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淡泊名利、保持良好的心态。今天,我们学习张富清,就要学习他始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功劳面前能淡然、困难当前能坚守的可贵品质。
近日,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张富清今年95岁,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我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在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是我省退役军人事务机构成立后,通过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发现的退役军人优秀典型。
张富清是我省退役军人的一面旗帜,他的感人事迹和榜样精神是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宝贵财富。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张富清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湖北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新局面。
一、学习张富清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信仰追求
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始终牢记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跟党走。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坚决做到“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每一次战斗,他总是积极报名参加伤亡最大的“突击队”,冲锋在前。他总结打仗的秘诀是“不怕死”“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1955年退役转业时,巨笔公众号整理,张富清主动选择到湖北最艰苦最偏远、当时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恩施来凤县工作,从此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离休后,仍然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直到2018年末,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中,他的感人事迹才被发现。
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张富清就是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的模范。今天,我们学习张富清,就要学习他一辈子坚守信仰、不改初心,对党赤胆忠心、绝对忠诚。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既是政治机关,也是行政机关、服务管理机关,但首先是政治机关。讲政治、讲忠诚尤为重要,忠诚必须做到“绝对”,百分之百纯洁,不能有丝毫杂质。我们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首要的政治原则、政治本色、政治品质,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服务精准”的一流工作队伍,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学习张富清立足岗位、为民造福的军人本色
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张富清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部队,他始终秉承“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越是艰险越要向前”的信念,坚守突击队
员本色,身先士卒。转业后,张富清公忠体国,同样冲锋在前,扎根偏远地区,一干就是30多年。30年间,他先后在来凤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等多个岗位工作,始终埋头苦干、尽职尽责。上个世纪60年代国家困难时期精简人员,他以上率下,动员妻子主动放弃“铁饭碗”。70年代在乡镇工作时,他总是选择包联最偏远、最艰苦、不通路、不通电的片区,带领群众打炮眼、放炸药、修公路,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80年代到县城工作,他既是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也是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积极想办法为职工解决办公室和宿舍紧张问题,甚至为了业务联系,一个人卷着被子到国营小煤矿与工人同吃住。
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富清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保持着军人本色,身上肩负重担,心里装着百姓。今天,我们学习张富清,就要学习他立足岗位、克己奉公、造福人民的精神品质。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础工程,是事关军人军属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总书记对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推动省市县退役军人事务机构按时间节点全部组建挂牌,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面对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任务,面对广大退役军人的热切期盼,我们将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始终把他们是否满意、是否认可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充满信心、付出真心、保持耐心、下定决心与广大退役军人结对连心,坚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开展工作,着力解决广大退役军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心全意当好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娘家人。
三、学习张富清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优良作风
张富清虽九死一生、功勋卓著,却深藏功名64载,从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要待遇、提要求,从不为家人搞特殊、谋私利,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每当组织上关心他的个人待遇时,他总说:“当年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有好多都不在了,我有什么资格来提要求呀!”张富清在做白内障手术时,明明可以为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他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
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淡泊名利、保持良好的心态。今天,我们学习张富清,就要学习他始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功劳面前能淡然、困难当前能坚守的可贵品质。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以张富清为榜样,自觉念好“三字经”:“敢”字当头,不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不做求稳求安的“太平官”,以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敢闯敢试,敢于直面矛盾,坚决把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作为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担当;“干”字为先,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多做“功成不必在我”的事,多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事,下大力推进退役军人五级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狠抓各项政策落实,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营造尊军、崇军、爱军的良好社会氛围;“实”字托底,摒弃私心杂念,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利,摸真情、说真话、用真劲,一心为公、两袖清风,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07
品读张富清的奋斗人生
95岁高龄,71载党龄,60余年深藏功名,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一经传播,立即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回望老人的生命轨迹,他是初心路上的坚定者、风雨路上的搏击者、为民路上的奋进者,他身上展现出的军人的风采、党员的风范,能瞬间触动我们的灵魂。无论何时何地,何职何位,奋斗始终是张富清同志恒定的价值指引和目标追求,这也为人民法官奋进新时代、赶考新征程注入了强大精神正能量。
要在大我与小我的抉择中永葆初心。在生与死面前,张富清选择当董存瑞般的战士,一往无前、向死而生;在苦与乐面前,他选择去最偏远贫困的地方,一干便是几十年;在忠与孝面前,他强忍着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毅然割舍亲情;在公与私面前,他恪守“不能给组织添麻烦”的信条,不但儿女沾不了光,还主动让妻子下岗。
可以说,选择,是人生的岔路口,某种程度上,亦是人格品性的试金石。在一次次选择上,张富清始终以个人和家庭的小我服从时代、组织和人民的大我,这是爱国之情、赤子之心的生动写照。对当代法官而言,我们所拥有的优渥条件、广阔舞台和绚烂前景,不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千万个像张富清这样的同志牺牲奉献而来的吗?我们当永存忠诚心、感恩心和奋进心,接过接力棒,走好长征路,全力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要在新我与旧我的超越中勇于担当。时代在变、岗位在变、责任在变,张富清总是以稳应变、以新应变、以变应变,做到考题常新、业绩常优。思想认识上,在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如 椽巨 笔整理,认识到旧军队的反动后,张富清在心中埋下信仰之种子,彻底融入革命的熔炉;功劳业绩前,面对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战斗英雄”辉煌的过往,他刻意尘封、重新出发。
大事难事看担当。“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干出来、拼出来的。法官当撑得起重担、把得稳重心、扛得住重压,在日常坚守中强化进取意识,危机挑战前强化斗争意识,荣誉加身时强化归零意识,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历练自我、成就自我。
要在有我与无我的考验中为民司法。在张富清的人生中,有我和无我是一对辩证法:枪林弹雨前,他有的是冲锋陷阵的勇气,无的是个人安危的念想;赫赫军功前,他有的是低调内敛的节操,无的是个人资本的炫耀;歪风邪气前,他有的是的正气,无的是害怕;福利待遇前,他有的是省吃俭用的朴实,无的个人享乐的松懈。
无论是有我还是无我,归根到底都是站在人民立场上,为人民谋解放、谋发展、谋幸福。这启示法官,要始终将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群众需求为考卷、群众疾苦为靶点、群众满意为标杆,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解决执行难等系列职责面前,案无积卷,事不隔夜,用辛勤的汗水和付出换来群众实打实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08
张富清,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句话,是张富清在学习2016年版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10页时所作的笔记。在这一页,总书记论述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张富清的这段笔记,正是其身为共产党员一生的真实写照。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英雄无言深藏功与名,张富清靠的是党员的信仰、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为此,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无论是战争时期、和平时期还是离休以后,工作在变动、生活在变化,但张富清的初心始终不改。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他,在和平时期挑最苦的工作干,过往的荣誉对他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但他却甘愿平凡。扎根基层,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是时代的印记,是国家的荣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全体党员干部而言,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同志这种奉献精神,不忘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接续奋斗。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我们必须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政绩观、人生观、世界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09
从张富清的坚守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中共中央近日授予中国建设银行湖北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国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向他学习。
今年4月21日,总书记就对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8周年诞辰的重要节点,在全国启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时期,党中央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以此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矢志奉献,导向鲜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不论处于哪个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党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每个党员要以张富清为榜样和标杆,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心系祖国,把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作为毕生追求,如 椽巨笔公众号整理,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在工作生活中培育崇高追求、涵养高尚情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一份朴实纯粹,做到计利国家、无私忘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苦干实干、创造实绩。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他勤勉敬业、无私奉献,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服务大局、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学习他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担当使命,干一行爱一行,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把革命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学习他对事业严谨细致、极端负责,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一辈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特别是在党性修养上,要学习他严以律己、乐于助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全市党员当学张富清,就是要从他身上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涵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党员。在人生事业的追求和奋进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工作斗志面对一切、挑战一切、拥抱一切、创造一切,为着至诚报国的崇高理想、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创优业绩的美丽梦想,立足岗位尽职责,担当作为创佳绩,为助推我市开展“三城同创”,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战斗英雄张富清:心之所向九死不悔
2018年12月3日下午,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张健全在工作人员聂海波的见证下打开了一个红色包裹,由此揭开了父亲张富清不为人知的红色过往。平地一声惊雷起!红色包裹里的报功书和军功章,让武陵山区的来凤县城沸腾了。
在此之前,熟识张富清的人,知道他在88岁高龄截肢后,靠假肢、支架又站了起来;交往多一些的人,也只知道他是离休的老革命,工作期间廉洁奉公、勇于担当,可能是个南下的工农干部;就连几个子女,也只知道父亲曾当过兵,仅此而已。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出生于1924年的老人,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里立下了赫赫战功: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这位90多岁的老人,历经风雨,遭受困厄,仍旧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
从戎:尖刀突击,屡立战功
1948年,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
同年3月,农民出身、当过长工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4岁的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
1948年6月,张富清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边部队顺利前进。
7月,他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人,扫清敌人外围,消灭了少数敌人,占领敌人一个碉堡,给后续部队打开缺口,自己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
9月,已经是班长的张富清,在临皋负责搜索,发现敌人后,迅即占领敌人外围最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完成了截击敌人任务,迅速消灭了敌人。
…………
“打了多少仗,我也记不清了。不分白天黑夜,每天都有战斗,只是大与小的区别。”95岁的张富清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永丰城那一仗。
张富清带领一个3人突击组,翻越永丰城墙。他第一个跳进城内,与外围敌人近战。突然感觉头部被重击的张富清,用手一摸才知道自己一块头皮被掀了起来。当时已经顾不得许多,他端起冲锋枪猛扫,打死了七八个敌人,接着又匍匐前进到敌人的碉堡脚下,用炸药包和手榴弹连续炸毁了2个碉堡,打退
了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亮后,大军进城和敌人激战了1个多小时,解放了永丰城。
永丰一战,粉碎了胡宗南的军事部署,有力配合了中原野战军打响的淮海战役,同时也解决了部队粮食问题。
张富清因为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并赢得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2月,一封落款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报功书被送到张富清的家里。
报功书上说:“贵府张富清同志为民族与人民解放事业,光荣参加我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任副排长。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实为贵府之光我军之荣。特此驰报鸿禧。”
烽烟滚滚唱英雄。“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越是艰险,越要向前。突击任务,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只要有突击任务,我就报名参加。我打仗的秘诀是不怕死。一冲上阵地,满脑子都是怎么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张富清说。
在解放战争中,张富清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制定公布了《解放大西北人民功臣奖章条例》,张富清因为功勋卓著,被授予人民功臣奖章。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因为对党忠诚、作战经验丰富,张富清被安排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
“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
1955年,组织号召速成班学员支援地方建设。就这样,已经是二军教导团副连长的张富清,脱下戎装,包好勋章,将之锁在皮箱里,封存了这戎马倥偬的岁月。
转业: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
各地都缺干部,特别是文化水平高的干部。在两年速成班学习期间,张富清在语文、算术、自然、地理、历史等课程的得分,基本都在四分及以上(五分制)。支援地方建设的号召一出,离家征战已经7年的他,本可以选择回原籍工作,可当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时,张富清当即决定要到艰苦、困难的地区为党工作,为人民做事。
在恩施,来凤最艰苦。于是,张富清带着妻子孙玉兰来到了武陵山区中的来凤。
从1955年担任来凤城关粮油所主任,到1985年从来凤县建设银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30年间,张富清先后在来凤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十分困难,开始精简人员。当时,张富清正担任三胡区领导,而妻子孙玉兰也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如果他裁别人,不裁自己家属,别人会不服;如果裁了自己家属,他妻子就得下岗失业。
“要完成任务,领导自己要过硬,执行政策才能坚决,动员别人才好做工作。”张富清首先动员妻子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因为没有土地,一家六口的生计全靠张富清一人的微薄工资。
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
今年68岁的田洪立,曾与张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4年多。田洪立至今记得,当年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张富清抢着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是全公社最困难的片区。
“当年为了修路,如 椽巨笔公众号整理,不仅要做那些粮田被占的农民的思想工作,还要打炮眼、放炸药。”张富清回忆说,那时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按照规定的标准补饭票或现金。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张老是来凤建行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行长李甘霖介绍说。
20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刚到建行时,只有5人,而且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只能借用其他单位的土瓦房,5人挤在一间办公室。等到他1985年离休的时候,建行已经有10人。其间,他还想办法解决了当时职工办公室和宿舍问题。那时来凤建行主要的业务——拨款改贷款业务,也主要是在张富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
“张老当时经办的业务,没有一笔出现问题。”李甘霖说,当年一家国营小煤矿是建行的贷款客户之一,张老为了年底催款,有时自己一个人卷着被子就到了矿里,与工人同吃住。
退伍不褪色。无论在什么岗位,张富清始终发挥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突击队员本色,勇担急难险重任务。
齐家:克勤克俭,公私分明
1985年从来凤建行离休的张富清,现在仍旧和老伴住在建行一栋20世纪80年代的房改房里。
屋内墙面已然斑驳,木门和窗框上的油漆大都已经龟裂甚至脱落。沙发边的一方木质茶几,桌面早已坑坑洼洼,“离休纪念——县建行赠”的字样依稀可辨。
张富清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呢?我有什么功劳啊?”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60多年来,张富清一家始终克勤克俭。在老伴孙玉兰从供销社辞职回家后,家里六口人的吃穿用度全靠张富清的工资。每月一发工资,他们就马上把油盐菜等生活必需品买回来,再除去几个小孩的学费,余下的十分微薄,只能轮年为儿女置办新衣裳。为了补贴家用,孙玉兰又学了裁缝,自己交公积金、公益金,加入了公社的手工联社。
“大一点的孩子穿父母的衣服,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的衣服。”来凤县原教委主任向致春,曾担任过张富清小儿子和小女儿的小学班主任,因为时常家访,与张富清十分熟识。“两个小孩都很优秀,还在学校勤工俭学,有时他们的母亲也来帮忙,把学校一只十多斤的猪养到了一百八十多斤。”
俗语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在张富清家,却是另外一幅场景。
“当兵的人,思想纯洁,所以嫁给他。”说起自己与老伴的相恋与相处,80多岁的孙玉兰满脸洋溢着幸福。
战场上九死一生、炸毁四个碉堡、杀敌无数的铮铮铁汉,60多年来,对妻儿,却连重话都不带一口。教育子女,他从不用棍棒,而是以理服人,以身作则。
“对于儿女,我有言在先。好好学习,至于毕业后到底做什么事,就看自己的本事。国家公职考不起、录用不起,就自己找工作。我没有本事为儿女找出路,我也不会给他们找工作。”张富清的话铿锵有力。
来凤县委巡察办主任邱克权介绍说,大约是在1975年,来凤县有几个到恩施工作的指标,张老的大儿子条件也挺合适。他不仅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去,反而还让儿子去卯洞公社的万亩林场当了知青。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脂民膏。
已过鲐背之年的张富清,因年事已高,加上早年负伤的影响,有时会从医院拿一些降血压的药物。早已退休的大儿子也患有高血压,所服用的一些药物与张老的差不多。每次吃完药后,张老就会立即把药锁起来。因为在他看来,他的药是组织全额报销的,要确保每一粒药都“专药专用”。
修身: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张富清说,1948年9月,战事频仍中,在连长李文才、指导员肖友恩的介绍下,他光荣地入了党。
作为革命军人、共产党员,张富清在战斗中、行军中、生产中、工作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在个人学习和生活中,他也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校准自己。
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进退的分界线。学则必然进步,不学必定后退,退到不作为、乱作为。不注意改正,久来久去,很可能退到自取灭亡的地步。”
从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班,到建行《邓小平文选》学习小组,再到剪报摘抄写心得……95岁高龄的张富清,至今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
在他的书桌上,原本是黄色封面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因为时常翻阅,封皮的四周早已泛白。书里醒目的红色圆点和波浪线,是老人阅读时做下的标记。
“工作上离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离休。要常常学习,检查自己。不给组织找什么麻烦,不向组织提什么要求。”张富清斩钉截铁地说。
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88岁截肢的张富清,发扬突击队员的精神,硬是拒绝轮椅,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
2012年4月,张富清左膝盖脓肿,多地治疗不见好转,最后只得截肢。他自嘲说:“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代掉了。”
就像屈原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样,独腿的张富清,没有向厄运屈服。
老伴孙玉兰说,他伤口刚愈合,先是沿着病床移动,后来慢慢地扶着墙练习走路。有时走不好,还把自己弄伤了,墙上还有他受伤的血迹。经过近一年的锻炼,他就能拄着支架打扫卫生、买菜。有时嫌家人卫生做得不好,他还要再打扫一下。
说起张富清不向组织提要求,李甘霖敬佩得无以复加。那是2015年来凤建行进行党费清理、规范的时候,张富清因为行动不便,就让老伴来到银行的办公室,询问他需不需要补交党费,调整之后他要交多少。
而张富清却不愿多花公家一分钱。
2018年11月,李甘霖得知张富清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
结果在报账的时候,李甘霖发现张老只选了价值3000多元、最便宜的晶体。
“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张富清说,“医生给我推荐7000多元到20000多元的晶体,我听到病房一位病友只选了3000多元的,我也选了跟他一样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青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争做淡泊名利的“张富清”
如果不是退役军人管理部门采集有关信息,张富清的事迹至今可能还不为人知。
在解放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一次,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一枚,但他却把这些赫赫战功深藏多年;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到条件艰苦的湖北来凤县工作,默默无闻奋战在建设祖国的第一线;拥有职权却从不谋私,让妻子在精简退职中“无过”下岗,把可以正常到国企当工人的儿子送到乡下当知青 还常跟子女们说:“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
总书记这样评价张富清,“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忠诚于党、一生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张富清的高贵品格,也是所有优秀共产党人的本色。毛泽东同志的一件睡衣一穿就是20年,衣袖、前襟、下摆等处一共缝了73块补丁;彭德怀同志请求毛主席把“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改成“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徐海东、许光达、赖传珠等在授衔时都曾主动要求降低衔级;杨善洲退休不退责,回乡后带领乡亲建成面积5.6万亩的林场,且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这一个个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事迹,正是对共产党人初心的生动诠释。
客观而言,名利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奋斗的动力,收获名利也是个人能力的象征,是对奋斗的回报。但是,过分追求名利,甚至忘却初心、痴迷于名利,就会为自己套上“名缰利锁”,就会累身累心、得不偿失。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严峻考验的干部,但在进城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腐化蜕变为人民的罪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贪图不正当的个人享受,追求极端腐化的生活情趣。今天,翻看一些落马人物的忏悔录,同样能看到“名利”对一个人灵魂的侵蚀。比如,一名被判重刑的贪官曾这样写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颓废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灰色人生观,腐蚀着我的思想。在各种各样的物质利益诱惑下,我最终堕落为人民的罪人。”还有一名贪官反省:“有了追名逐利的私欲后,权力便与金钱结合起来,就开始了人生的慢性自杀”
高尚的奋斗目标是对“大我”的追求,追逐个人名利是对“小我”的迷恋;追求“我将无我”才能“不负人民”,过度迷恋“小我”势必淡忘初心。张富清之所以能不计得失、不慕虚名,在无私奉献中不改英雄本色,就是因为在他看来,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远比追名逐利更高尚;对党忠诚、为民造福,远比汲汲于个人名利更可贵。张富清用淡泊名利的境界书写了精彩人生,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高尚品格,引领我们做一个朴实纯粹的人、一个清正有为的干部、一个忠诚干净的共产党员。
在众多诱惑、众多风险考验面前,能否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能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对党性修养、意志品质的重大考验,也是对能否坚定不移守初心、担使命的现实检验。涵养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争做淡泊名利的“张富清”,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我们就能在各自岗位上勇担使命、无私奉献,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张富清的“富”与“清”
老英雄张富清可谓名如其人。一个“富”字,一个“清”字,概括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品德。
先说张富清的“富”。在一些人眼里,一个“富”字意味着用不完的金钱、吃不完的山珍海味、住不过来的华屋美宅然而,这一切,张富清都没有,他有的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房改房,有的是用了30年以上的小竹椅、小木桌等简陋家具,有的是朴素的藏蓝色夹克,有的是面条、馒头、青菜等简单的一日三餐。若论物质生活,这位95岁的老人恐怕连一个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都达不到;若论精神和幸福指数,他又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富翁”。
张富清老人曾立下赫赫战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了“人民功臣”奖章。张富清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枪林弹雨中,他以不怕牺牲的战士本色为坐标,奋勇杀敌;革命胜利后,他以为国捐躯的战友为坐标,深藏功与名;和平年代,他以服务群众为坐标,克己奉公、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朴实纯粹、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淡泊名利。张富清培育了良好的家风。他的儿子张建全说:“多为公少为私,看重工作看淡名利,好家风是父亲给我们子女最好的馈赠。”张富清没有因为资历老、又是战斗英雄而为自己要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更没有给子女留下丰厚的家产,却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决死关头向前冲,和平年代淡名利,困难面前不低头,享乐面前能自律,巨笔公 众号整理,一生跟党讲赤诚,一生为民多奉献。这笔精神财富比黄金珍贵百倍,比山岳厚重百倍。以张富清为榜样,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像他那样看淡物质利益,注重精神修养,将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用奋斗书写精彩的人生。
再说张富清的“清”。在有些人看来,现代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人难得清白、廉洁,于是就有了“大环境使然”“人心都是会变的”等托词,给“心猿意马”“精神懈怠”找借口。然而,在张富清的人生字典里,他始终以清廉为本、以本色为要,在严于律己上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与坚定。张富清经常对子女说:“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政者,正也。”张富清“正”起来的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形象,“立”起来的是共产党员的行为标杆。单位精简,他第一个动员妻子下岗;子女求职,他坚决不找关系说情;医疗手术,他心疼公家的钱,总是能省一点是一点;公费用药,他严守红线,从不允许家人碰这些“福利”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晚年的张富清依旧保持着看书学习的习惯,这段他标记出来的话,可以说是老英雄一生的真实写照。岁月无声,精神永恒,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品格,值得世人敬重。
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番话底气十足、振聋发聩。甘守清贫是廉洁奉公的崇高品质,是“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让清风正气充盈人生。要以革命先烈先辈为镜子,坚持精准对标对表,将清廉作为本色来坚守,过清白朴素的生活,这样才能体验人生价值的丰盈充实和人生境界的高远辽阔。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追求精神富有、品格高洁的人生之境,并非一蹴而就,而要一生下足苦功夫。张富清的一生,让清廉、担当、奉献、高尚这些字眼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化为每日的自觉行动,深深地浸入了他的骨髓,成为不可动摇的人生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向张富清学习,就要回答好大与小、轻与重、多与少、得与失、公与私、国与家等人生选择题,始终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让自己的生命更纯粹,最终收获人生的累累硕果。
坚守初心 不改本色
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学习
任何时代都不能丢掉精神的追求,尤其是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丢掉信仰、忘记初心、改变本色。今年95岁高龄的老党员张富清,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功臣、精神富翁。解放战争中,他不怕牺牲,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称号;退役转业后,他深藏功名,主动选择到最偏远的山区工作,奉献一生、廉洁一生、清贫一生。总书记称赞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2019年6月17日,中宣部授予张富清“时代楷模”称号。6月27日,党中央授予张富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战斗英雄:“我打仗的秘诀就是不怕死”
张富清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西北野战军,在二纵队359旅718团二营六连当战士。
入伍后4个月,张富清因接连执行突击任务作战勇猛,获得全连各党小组一致推荐,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6月,张富清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打死敌人两人、缴获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续部队顺利前进。7月,他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人,扫清敌人外围,消灭了少数敌人,占领敌人一个碉堡,给后续部队打下缺口,自己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9月,已经是班长的张富清,在临皋负责搜索,发现敌人后,迅即占领敌人外围最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完成了截击敌人任务,迅速消灭了敌人。
1948年11月27日夜,陕西蒲城的永丰战役打响,战斗异常惨烈,我军伤亡惨重。作为突击组的成员,张富清带两名队员通过地道接近城墙,抠着墙砖缝隙攀上城墙。他第一个跳下,敌人迅速包围上来,他端起冲锋枪一阵猛扫,敌人倒下一片。突然,他感觉头部被重重地砸了一下,用手一摸,头顶一块头皮被子弹翻了起来,鲜血流了满脸……顾不得自己,他匍匐逼近敌人的碉堡,用刺刀刨出一个土坑,将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1个炸药包放在一起,拉下手榴弹的拉环,迅速撤离。一声巨响,碉堡炸飞。趁着硝烟弥漫,他爬向另一座疯狂扫射的碉堡,用同样的方法,将碉堡炸毁。
因为作战英勇,张富清荣立军功,并赢得“战斗英雄”称号。有人问张富清,你看起来并不强壮,为什么打仗这么厉害?张富清回答:“我打仗的秘诀就是不怕死,只要一上阵地,我满脑子想的就是怎样消灭敌人。”
深藏功名:“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功劳啊”
1955年,张富清已是359旅的正连职军官,他所在部队面临调整,要去地方支援经济建设。多次立功、身体有伤的张富清,原本可以选择回老家陕西,但当他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时,他做出人生又一个重要选择:“作为党锻炼培养的一名干部,我应该坚决听党的话,不能和党讲价钱,党叫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我就应该到哪里去。”于是,张富清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孙玉兰到了武陵山区中的来凤县。
此后几十年,人民功臣张富清勤劳的身影,先后出现在来凤县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张富清不怕苦,可他受不得老百姓吃苦。来凤的很多干部都回忆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往最贫困的地方跑得最多,为困难群众想得最多。到了来凤,过去的一切,军功、荣誉、战伤……都被张
富清尘封起来,继续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付出。上世纪60年代初,张富清在三胡区担任副区长,按照国家拥军优属政策,妻子孙玉兰被招录为公职人员。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党和政府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全面精简机构人员,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辞去公职。妻子理解丈夫,“勇于从自己开刀,才能开展好工作”,从供销社下岗,甘当普通社员,当保姆、喂猪、捡柴火、做衣服……为补贴家用,能想到的、能干的活,几乎都干了。妻子不怪丈夫,这么多年,张富清的头上还留着疤痕,腋窝被燃烧弹烧伤,多年后还是一片焦黑,牙齿被炮弹震松,早就脱落,比起这些,辞职下岗又算得了什么。妻子更懂丈夫,只有她知道,张富清有一把衣柜钥匙,衣柜里锁着他的赫赫战功,就连子女都不知道。
而在子女们的印象中,父亲张富清一直用行动在影响他们。大儿子张建国当初有一家国企招工的机会,张富清得到消息,却动员儿子下放林场当知青,因为“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我怎么看?”正是这种家风的熏染,几个子女都自力更生、积极上进,通过全国高考、公开招考等方式,或成为县里干部,或成为医院职工。
95岁老人,71载党龄,63年深藏功名。无论顺境逆境,张富清从不提自己的战斗功绩。“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真挚之言,动人心扉。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坚守于心的念想和原则。
党员本色:“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革命军人,一名离休干部,张富清在战斗中、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校准自己,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牺牲自我。
走进张富清的家,泛黄的窗台、剥落的墙壁,床、书桌、柜子等几件老旧家具,拖把是张富清把旧衣服剪碎后自制的,餐桌是他用一条凳子加木板拼成的,家用之物,简朴至极。书桌上,两本翻掉封面的新华字典,被他用透明胶补了一道又一道。多年来,张富清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桌上还有一本《总书记系41列重要讲话读本》,在书的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如 椽巨笔公众号整理,他写下:“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什么是坚定信仰?什么是初心本色?张富清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2012年4月,张富清左膝盖脓肿,辗转县、州医院治疗不见好转,又来到武汉的医院救治,医生建议截肢。术后醒来,老人乐观自嘲:“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期掉了。”为了不给家人、组织增加麻烦,伤口刚愈合,老人就沿着病床移动做康复训练。回到家中,老人起初沿着床沿锻炼,后又扶着墙壁练习走路,经过近一年的锻炼,老人能拄着支架打扫卫生、择菜,帮助老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人要自立,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张富清简单而淳朴的信念。
2018年11月,张富清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原单位领导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结果张富清还是只选了价值3000多元、最便宜的晶体“。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张富清同志坚守初心、不忘本色、忠诚奉献的精神,树起了一面光辉旗帜。他是共产党人的楷模、社会的良心、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争做张富清一样的共产党员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我们要见贤思齐、矢志奉献,把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与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等工作中,守初心、担使命,下实劲、见实效,做无愧于时代的共产党员,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信念过硬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人生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言论和行动。张富清同志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真正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党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要始终高举中国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做到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坚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用实际行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做政治过硬的共产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张富清同志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模范,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在和平建设时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扎根偏远落后贫困山区,用持之以恒的坚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要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尊崇党章,严格遵循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带头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优良作风,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庸俗文化的侵蚀,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做责任过硬的共产党员。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张富清同志恪尽职守、担当使命,干一行爱一行,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履职尽责、苦干实干、创造实绩。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要注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坚持“快干”,发扬“马上就办、马上就做”的精神,一刻也不耽误,一会儿也不停留,坚决抓落实。坚持“实干”,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持“会干”,着力增强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的本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助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做能力过硬的共产党员。党的十九大强调,党员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张富清同志转业到地方,先后在来凤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等单位工作,始终践行群众路线,狠抓业务知识学习,迅速成长为单位骨干、业务能手。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要时刻保持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积极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如 椽巨笔公众号整理,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等,善于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主动适应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进展,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既向专家学又向群众学,既向传统学又向现代学,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
做作风过硬的共产党员。作风事关发展的快与慢,决定工作的成与败。张富清同志始终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做到无私忘我、默默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一辈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锤炼斗争精神,坚决破除“熟人社会”的藩篱,在大是大非前不当“绅士”,在问题矛盾上不当“鸵鸟”,在风险危机中不当“逃兵”,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锐气和胆魄。树牢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以鄂州市正在开展的作风建设“治庸、提能、问效”三年行动为契机,对标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下猛药,真开刀,把各项工作任务抓深做实。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明辨是非善恶,追求健康情趣,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做永葆本色的共产党人。
学榜样 悟初心 担使命
读《坚守初心好榜样:张富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0华诞之际,一部集中反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的图书《坚守初心好榜样:张富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全书分为“英雄之路”“走近英雄”“英雄的昭示”3部分,共收录80余幅珍贵照片和4个独家视频,以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充分展示、真实定格了张富清的坚定信仰、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
张富清曾经在战争时期保家卫国、功勋卓著,却在和平年代深藏功名、不忘初心,甘于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在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本色不改。自离开部队之后,张富清绝口不提过去的赫赫战功,而是埋首于平凡的生活,一过就是60多年。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妻子儿女,都没有想到他们身边这位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老头,竟然在战场上经历过那样一段值得大写特写的烽火往事。
张富清这位94岁的老党员,历经岁月而不改本色,甘于平凡而奉献终身,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典范。他的人生传奇令人感佩,情操境界令人敬仰。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楷模,读懂了什么是初心。张富清的系列报道经由众多中央主流媒体刊发之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第一章《英雄之路》详细讲述了老英雄张富清的英雄底色和永恒初心。通过对老人的采访,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勇气和意志源自真枪真刀的磨炼。一句“一加入解放军,我就没怕过死”,诠释了老英雄内心的革命情怀。路,是一步一步丈量;仗,是一场一场拼杀。没有什么神兵天将,只有坚定的信念。岁月流逝,本色永存。张富清的人生道路选择只有一个按键,就是“党的指引”。他走过的路、做出的选择,写满了光荣。每次选择,他考虑的从来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第二章《走近英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阐释了张富清同志平淡中的不平凡。木框玻璃结构的老式窗户、厨房里水泥和瓷砖砌成的大水缸、客厅一角老旧褪色的小茶几,是老英雄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个物件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充满了故事。这就是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生活越是平淡,他的人格就越不平凡。老兵不老,老兵永远是榜样。从主人公身上,我们读懂了老英雄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出的精彩人生。
第三章《英雄的昭示》,教育我们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岁月会变,本色不变;容颜会老,忠诚不老”。岗位在变,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使命初心。老英雄张富清是在战火洗礼中锻造出来的英模人物,是新中国千千万万个英雄的缩影。“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些老党员、老军人、老英雄,把忠诚和信仰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坚守初心好榜样:张富清》一书,以扎实的采访、细腻的描写、生动的细节,使人物再现读者眼前、走进心中,生动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阅读此书,使人能与老英雄产生精神的贯通和灵魂的共振,进一步激励自己在担当使命中实现人生价值。该书是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努力做合格党员、当时代先锋、创优秀业绩、为人民造福的鲜活教材。
以张富清同志为镜
深入理解践行纪检监察人的初心和使命
英雄无言,初心如炬。
95岁,71年党龄,这就是一位老党员——张富清。他年龄虽长,对党忠诚的心却永远年轻;他党龄很长,党性初心仍丝毫不减。张富清用行动告诉我们,他的初心和使命,是冲锋在前舍身忘我的奉献,是不占国家和人民丝毫便宜的自律,是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
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明志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有人问过老英雄:“您看上去个不高,身不壮,为什么打仗这么厉害?”“我打仗的秘诀就是不怕死,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只要是党和人民需要,我情愿牺牲,牺牲了也光荣!”
坚守初心,不论何时何地;赤诚奉献,不分任何岗位。张富清在新中国成立前入伍,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以赫赫战功为中国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复原转业后,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克己奉公、为民造福。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张富清始终保持着忠诚的纯度,关键时刻敢于担当、能挑重担,平常时候默默奉献,淡泊名利。
如果不是坚守着初心,他就不可能深藏功名60多年,主动到偏远的大山深处搞建设;如果不是坚守着初心,他就不可能在国家精编减员时让妻子第一个下岗;如果不是坚守着初心,他就不可能在文革期间遭受迫害时,依旧相信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张富清老英雄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也是坚守初心的榜样。他把一生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党的事业,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承诺和初心,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他是我们党员干部需要经常照一照的镜子,更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像张富清同志学习,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人民;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始终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就是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始终尽力尽力做好工作;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通过学习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地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家里父母都是有3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或许正是如此,2019年5月我从市场监督管理局调入市纪委,如 椽巨笔整理,成为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时,内心有着说不出的激动与自豪。我告诉自己:“当我老了,回看自己的奋斗历程,经过岁月的磨砺和冲刷,沉淀下来的那些事即便不那么显眼,但一定要对得起内心的这份忠诚。”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无论是建党之初成立的中国监察委员会,还是以后的中央审查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直至今天的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其各级地方机构和部门派驻机构,都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维护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可以说,纪检监察监察机关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忠实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努力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在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更应以党的初心为初心,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在履行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双重职能中,肩负起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的重任,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要践行纪检监察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坚决做到“对党忠诚”。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忠诚卫士,承担着惩恶扬善、纯洁队伍的重要使命,对党绝对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由于工作需要,在公与私的天平上,我们纪检监察人选择了把重心放在前者。我们的工作,换来了安定祥和、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我们的工作让更多的家庭充满温馨与幸福,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位纪检监察人无悔的追求吗?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不忘初心要不忘干净之心。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章党规党纪的执行者、维护者,自身能否干净,事关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要践行纪检监察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章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纲”和“魂”。“两个维护”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只有坚定“两个维护”上必须态度坚决、旗帜鲜明,不仅要公开亮明政治态度,更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做人、谋事、创业、修身、用权、律己的方方面面,真正把“两个维护”变成思想自觉、变成党性观念、变成纪律要求、变成实际行动,才能保证纪检监察工作朝着正确的前进方向。离开了这一条,纪检监察工作就偏离了基本职责,背离了初心使命。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要做到学习与内省相结合,把“两个维护”作为“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内容,注重在学习基础上勤于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自我反省。要经常把党章作为镜子和标杆来对照、衡量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时刻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时刻刻做到“两个维护”。
要践行纪检监察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坚决做到“服务人民”。纪检监察机关是因党而生、为党而在、兴党而强,我们都是为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了使党更强来做这项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在理解初心的时候要往深层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知晓社情民意。纪检监察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深感任重道远,群众对身边腐败的痛恨让我们勇于负重前行。
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夯实理论基础、不断努力前行,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使信念上得到坚定,理论上自信,行动上才能坚决,这次主题教育重要的是要找差距、抓落实,解决实际问题,要把这次主题教育跟我们纪检监察的职责紧密联系起来,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纪检监察工作是个细活,执纪监督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温度。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需要做大量细致、精准的工作,点滴之间恰恰体现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初心和使命。这份初心使命,我愿意永远坚守。
第四篇:庆国庆卡拉OK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讴歌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功伟绩,抒发工商干部职工的爱国情怀,激励全市系统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勇于胜利,推进工商事业持续发展,市局决定,开展庆国庆卡拉ok比赛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爱国主弦律,增强部门凝聚力,提高队伍战斗力。
二、举办单位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三、活动主题
庆国庆卡拉ok比赛
一、组织委员会govyi.com
由党组全体成员,人教科、办公室、财务科等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
二、比赛评委:
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
三、活动安排
1、比赛时间:XX年9月30日下午2:002、比赛地点:市局二楼会议室
3、主 持 人:×××、×××
4、记 分 员:×××、×××
5、活动对象:参赛选手、各工商分局(所)长、市场巡查中队队长、局机关全体干部。
6、工作专班:
(1)资料宣传组:办公室负责局长致辞、主持词的起草,请摄影师、电视台记者、宣传报道、选手摄影及选手与局领导的合影。责任人:办公室主任。
(2)信息联络组:人教科负责登记选手及歌曲、登记及通知参加比赛活动的人员、记分与评分表格的制作。责任人:人教科科长。
(3)后勤保障组:财务科、后勤服务中心、信息中心。
后勤服务中心负责赛场布置(鲜花购置及摆放、桌椅摆放、标志制作)、生活安排(共107人,预计11桌)、茶水供应、水果购买、盘子(2个)的准备。
财务科负责购置歌碟、证书(一等奖、组织奖为大号证书,二、三等奖为中号证书,优胜奖为小号证书)、纸礼花10个、打分笔、亮分牌、写证书软笔,制作1—15选手号和签、红包。
信息中心负责证书制作、音响调试(按选手歌曲顺序播放,发奖时放《进行曲》,合影、后白时放《我的祖国》)。
7、组队原则:共组成城区、襄南、荷沙、西北湖区、市局机关、个私业主等6支代表队,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为领队。
各队领队在9月24日以前,必须将比赛选手名单和歌曲名称报信息联络组(人教科)。
8、奖项设置:(2450元)
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各3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各200元;
优胜奖9名,奖金各50元;
组织奖1名,奖金300元。
9、发奖:局长发一等奖,副局长发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组织奖。
10、评分标准:满分10分,其中:基础分8分,紧扣主题0。5分,仪表端庄0。5分,吐词清晰0。5分,音调标准0。5分。
11、分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加权平均分。
12、进餐:中午4人,下午5桌。
第五篇:宁波大学优秀导师苏秀榕先进事迹-浙江教育厅
宁波大学优秀导师苏秀榕先进事迹
苏秀榕,女,1956 年 6 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科方向带头人、宁波市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自2001年调入宁波大学工作以来,作为奋战在科技创新前沿的高科技女性人才,始终坚持将服务宁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自主创新科研能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功实施了数十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构建了 “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综合创新体系,悉心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宁波市巾帼科技人才奖、宁波市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奖等荣誉称号。
在教学和科研上,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SCI检索研究论文2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共承担研究生6门、本科生7门课堂教学,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博士研究生8人。指导本科生获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一等奖1项,宁波市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二等奖1项,宁波大学三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SRIP重点课题5项。
一、孜孜以求,科研业绩突出
苏老师对待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对自己负责的每个项目,都阅读大量的资料,反复研究,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工作精益求精,坚持科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和科研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踏踏实实,以严谨的科研作风、突出的研发能力和卓越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认可。
她主持的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要海域致病性细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自2011年5月启动以来,利用16SrRNA、ISR、PCR-DGGE技术鉴定可培养的致病菌,也用454、Solexa测序鉴定不可培养的致病菌。运用D-DIGE和2D-E技术研究了阴沟场杆菌、哈维弧菌、创伤弧菌等的差异表达蛋白和致病机理,根据这些蛋白设定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制备了灿烂弧菌、鳗弧菌、阴沟肠杆菌等10株菌微阵列荧光和非荧光标记基因芯片。进一步完善腐败希瓦式菌、短小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的LAMP、FQ-PCR 和多重PCR的检测技术。建设了课题的网络平台,实现项目的一体化管理。目前,该项目申报发明专利81 项、软件登记1项;发表研究论文24篇,其中SCI收录15篇。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7名。举办了36人参加的微阵列基因芯片的培训班,并获国家基因芯片工程中心的结业证书。目前已经完成项目总任务的2/3。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基于纽虫的自割和吐捕食器解析凝溶胶蛋白的新功能”、“星虫铁结合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富铅功能的解析”、“星虫富集汞、铅、砷有毒重金属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解读”等。研究了断裂、再生的相关基因,星虫对有毒重金属Hg2+、Pb2+和As2+的超量富集后遗传物质的变异,功能基因组分的变化等,推测相关生理功能的改变,确定有毒重金属在星虫体内无毒化的迁移过程,掌握星虫解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
二、科技攻关,服务地方经济
苏秀榕同志率领的科研团队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她经常带领科研团队和学生深入企业第一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升级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参与的“刺参南移浑水养殖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宁波市海水养殖增加了新的品种。在刺参的精深加工方面已累计创造产值5亿多元,经济效益上亿元。刺参的综合加工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对海地瓜高值化加工,首次开发出即食海底瓜、抗疲劳液,企业通过该项目获得了当地发改委的资助。自2011年起同宁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合作,主持完成宁波市重大科技项目“金枪鱼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目前联合开发了适合国内人群的蔬菜金枪鱼罐头、金枪鱼红肉即食食品、DHA和EPA的分离纯化、金枪鱼骨制备补钙剂;为外资企业打开国内窗口奠定基础,也为该企业尽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研究了宁波特色产品浒苔等大型海藻的的营养成分、多糖、寡糖抗肿瘤细胞活性。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浒苔粉,研究其对仙居蛋鸡生产性能、产蛋性能、肉、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做初步的探讨。针对不同指标,确定浒苔粉在生产中最适宜的添加配比与添加时间,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了地衣芽胞杆菌发酵浒苔份的条件,利用二次回归方程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利用动物实验证明发酵液残渣具有降低血清TC、TG,促进HDL-C的2 生成,减少脂质在血管内膜的沉积、增加自由基清除率和机体抗氧化的能力,是很好的鸡饲料添加剂。将地衣芽胞杆菌通过驯化培养出具有高富集重金属的变异菌株,将这些发酵液进行有机肥配制。将加工后的浒苔残渣利用挤压机成型制成燃料的生产工艺,也研究了浒苔的减肥效果和浒苔面条的加工技术,为宁波沿海生产、加工浒苔的企业,进行精深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榜样示范,带领团队共同进步
身为女性,苏秀榕同志从不囿于性别的差异而降低工作标准,而是怀着对科研和教育事业的热爱,用满腔热情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尊重和肯定。同时,也为其他科研老师树立了标杆、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促进科研团队建设和促进教师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为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她更多关注同事的成长而不只是关注项目,在工作中十分注重沟通协调好各个部门和各个工作环节,并且及时传递“默默耕耘,不计回报,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每当同事遇到棘手的难题,都会积极出谋献策,力求妥善地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她与每位新同事共同寻求事业的进步,在与同事的交流和分享中不断拓宽事业。在她的感染和带动下,学院多位女职工在工作处处争先创优,无私奉献,取得了优秀的工作业绩。苏秀榕同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促进浙江省海洋经济事业发展及学术创新、教书育人、全面提升自身素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各项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四、潜心教学,学生的良师益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先育人,教师不仅在知识和言行上是学生效仿的对象,而且教师更为学生、为我们大家树立了良好的品德样板,教师的优秀品格都将令每一位学生终生受益。
苏秀榕老师一直承担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加工新技术》和《中外饮食文化》、《食品工业新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功能食品评价》等。她能够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更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她教过的学生一致认为,听了苏老师的课没白听,既学到了知识,又3 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努力做好园丁、路标和摆渡人。苏秀榕同志在工作中一直牢记“教师是园丁,教师是路标,教师是摆渡人。工人劳动创造的是产品,农民劳动创造的是食粮,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发明新技术、新工艺,而教师的劳动是培育出精神高尚的人。教师的职业是影响人一生的职业,教师的教诲是照亮人心灵中永远的指路灯”。所以,她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让学生为之感动,每年报考她的学生人数都居全院之首。苏秀榕老师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当听说一位刚入学的自费研究生因经济原因而打算放弃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时,苏老师循循善诱,并为这名同学缴清研究生期间的学费,让其安心学习。当学生因生病住院,苏老师又积极联系医生,在手术期间一直守候在医院,学生感动得流泪,“苏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和爱护着我们!”同样,学生们也非常尊重苏老师,每年新年、教师节,苏老师收到学生的贺卡和祝福无数,体味着为师的喜悦。
五、倾心引导,培育学术品格
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每一块空间,合理分割功能,达到充分利用、洁净整齐,为学生创造了安心做研究的天地。师生关系即不是雇佣关系也不是“放羊式”关系,学生都非常敬佩她。在实验室非常紧张的条件下,苏秀榕同志想尽办法,利用有限的空间设计方便的折叠桌、安装网络等,为学生建造自习室,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年新的研究生在入学1个月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毕业论文课题、开始查资料写方案,定期开讨论会,导师讲评,这样就形成一种蓬勃向上的风气,所有同学为追求创造出好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而努力。近3年来,硕士研究生人均发表2-3篇A,B类文章,影响因子最高的为3.46。
立足于学科前沿,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苏秀榕同志每天了解相关学科最新资讯,与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和研究结果。对于学科交叉的实验,她不厌其烦的手把手教,直到掌握为止。她每天早晨7:30前就到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既做了“好的教练员”,又要做了一个学生佩服的“好运动员”,她与学生一起研究,一起实验。该实验室毕业的学生,传承了良好的研究习惯,在工作岗位上表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