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故事范例(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12:3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匠”故事范例(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匠”故事范例(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工匠”故事范例(写写帮推荐)

工匠精神征集范例:

故事一:《“法宝”是刀》

施品芳是大型客机配件制作员。1971年4月,他第一次穿上工作服,开始追逐飞机梦,创造出了零件制作合格率100%的传奇。而他成功的秘密,藏在他的工具箱里——几十把大大小小的刀具密密麻麻,一字排开,刀头处都经过精细雕琢,或角度不同,或弯度有异。这是陪伴他多年精雕细琢的宝贝,这些法宝酝酿出了一个“工匠传奇”。

故事二: 《“不走捷径,就是捷径”》

2011年,当裴先锋站上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时,中国技术工人的名字写入了职业技能“奥林匹克”的史册——焊接项目银牌。经常要在2毫米厚的钢板上作业,还要不断调整焊接电流,这要求裴先锋对焊接电流控制极为精确,不能有1安培的偏差,造就了21岁的裴先锋娴熟的技能。在他成功的字典里,“不走捷径,就是捷径”一直鞭策着他精益求精。

故事三:“越智能,‘工匠精神’越重要”

2011年,28岁的董状辞去软件工程师工作,进入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服务机器人事业部。入职伊始,董状就启动了国际顶尖技术——SLAM激光导航技术研发。此后3年,董状团队更换了100多种算法,进行了上千次试验,最终,机器人的感知度和“学习能力”从无到有,不断提高。2014年,技术壁垒成功突破。“我心里有一个超级英雄梦,想把伴随我长大的虚拟影像的机器人带到现实中。” 董状这样说。如今,他的梦实现了。

第二篇:光荣和梦想工匠之家的故事

光荣和梦想工匠之家的故事

中国航发集团沈阳黎明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摇篮”:新中国第一台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第一台地对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均在这里诞生。

一次次历史性的跨越。是几代航空工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光荣和梦想。我们这里讲述的。就是黎明公司一个令人敬佩的工匠之家的故事。

大公司里的首席工人

孙家祖孙三代七八口人都是军工,这在黎明公司很普通,光荣而平凡。到孙国相这,他在黎明干了44年,为飞机发动机抛光,手艺一流,年年先进,奖状贴满家中一面墙,最让他自豪的是,两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本行业最高等级的技能专家――

大儿子孙家宇,钳工,生于1973年,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沈阳市“首席工人”,全国技术能手,沈阳市钳工技术协会秘书长。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类竞赛,以下简称“振兴杯”)钳工第六名和第二届“振兴杯”钳工第三名。连续三届公司技能运动会钳工状元,之后连续两届守擂成功,无人超越,为公司生产任务立下赫赫战功:工作20多年来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自行设计了二类工装夹具,提出了“磁座快速调整法”用于制造中小型工装夹具,绝活儿是高精度钻孔技术……

小儿子孙家沧,1975年生人,电工,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沈阳国防城建功勋员工,全国维修电工技能竞赛第二名,第二届振兴杯电工第二名,担任着沈阳市维修电工技术协会会长,在公司也是功勋卓著:通过对各种电器设备改造,动辄节省维修费用几十万上百万,独立完成小改小革30余项,为工厂解决设备维修疑难50余个……他的绝活儿是维修电器设备不用看图纸。

孙家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国家提倡工匠精神,我们家确实有这种家风,”“小时候,我们对父亲十分崇拜,除了挂满家中墙壁的奖状,还因为他手巧。他能把废木料雕刻成玩具手枪、汽车、飞机,邻居的小伙伴看到我们有这么好的玩具,特别羡慕。”

家里父亲制作的东西真是太多了:一个玻璃钢制作的木工刨子,是父亲为做木工活儿,自己做的。妈妈床头的台灯,也是爸爸做的。门口不起眼的小马扎,有技术含量,是木工六级考试必做题,也是爸爸做的,还有木头做的大解放车,等等,多得很。

“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也是父亲做的。他老人家最擅长做的是军服样式的衣服,因为我爷爷在三五零五厂,是做军装的,我爸就会做了。”家宇说。一旁坐着的母亲邰金香也忍不住接话说:“他爸那个人手巧,不管啥衣服,瞅一眼就会做。看见别人家孩子穿的衣服好看,他回家就能给自己孩子做一件。上面有刺绣的花样儿,他在衣服上描好了,由我绣出来,和买的一模一样。”家宇说:“是啊,我感觉从小到大穿的衣服,都是爸爸亲手做的。”

“父亲常说,工人靠的是手艺,也靠一股脚踏实地的劲头。找一件自己能做一辈子的事情,做到顶尖,一辈子就没白活。”家宇说。兄弟俩从小就知道,当工人的父亲在公司备受尊敬,他的技术和荣誉来之不易,靠的是日积月累。

技校毕业的行业翘楚

大多年轻人都喜欢往高考一条路上挤,再不济也上个三本,心甘情愿学一门技术当工人的很少。孙家兄弟也有过上大学的梦想,但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很早就病退了,全家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紧张的程度可想而知。“母亲身体并不好,可为了补贴家用,只得找了份给汽车喷漆的工作,从头学起。”孙家宇感叹,“喷漆对身体有害,但为了养家母亲只能坚持,这期间只要我和弟弟有时间就会去帮母亲,尽快完成,早点回家。”所以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他们还是放弃了高考。

1989年,哥哥孙家宇考入黎明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黎明公司做钳31;1991年弟弟孙家沧也考入同一所技校,然后以全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成为黎明公司一名电工。

“人生之路千万条,行行都能出状元。没上大学我并不遗憾,我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优秀的航空技术工人。”航空发动机是由成千上?f个零部件组成的,有些零部件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精细活儿仍然只能靠手工完成,它们关乎飞行安全,必须精益求精。孙家宇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零失误,无返工。为了练手艺,他在家里装了个钳工操作台,经常通宵琢磨。为了找到一种新的叶片测具加工方法,他做了上百次试验。有一种测具,要求误差在千分之五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他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弯管模通用球头芯棒国产化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为了节约成本,他反复实验,最终攻下了难题,仅单套芯棒就节约成本约10万元。

在单位组织的技能运动会上,孙家宇连续三届获得钳工状元,公司奖励他一辆小轿车。

弟弟孙家沧对工作的热爱也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家就是一个电子资料室,各种专业书籍堆得到处都是,有一部分是手抄本,是买不到或买不起的书,他亲手抄写的。为了拥有一种新工业设计软件,他竟花了两个月时间,在图书馆一张张地把整本程序图画下来。为了理解微电原理,家里的电器都被他拆装过。提起他不看图纸就能修好设备的绝活儿,同行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我弟弟技术一流,啥活儿都难不倒他。电工技术更新太快,谁都不能吃老本,得不断学习,他特别爱学习。”家宇说。

生产现场实行三班倒,24小时都在加工零件。维修电工缺少,不能与生产工种实行三班倒,夜里设备出现故障,只能找下班的电工。孙家沧时常会在梦中被电话叫醒,进厂排查故障,多年来风雨不误。辛勤的付出赢得的是――工厂设备完好率达到100%,排故完成率100%。

2006年,在第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孙家宇、孙家沧同时参加并获奖!这样的殊荣在全国也很少见。不久,孙家荣获沈阳市“十大技能家庭”第一名,父子三人并肩站在领奖台上。

言传身教育出美好家风

在这个工匠之家中,“工作天大”被奉为准则。家里不管有啥事,都得给工作让位。

2011年初,当兄弟俩备战沈阳市“千百万人才竞赛”时,父亲因癌症住院,俩人想放弃比赛照顾父亲,遭到父亲严词拒绝。兄弟俩明白父亲的心思,努力拼搏,最终双双站在领奖台上。父亲如此,母亲也这样。在孙家兄弟眼中,母亲对这个家无私地付出,对父亲工作全力的支持,从来都无怨无悔。

母亲不会讲大道理,她对儿子们的要求是朴实的:“他们俩一上班,我就跟他们说,头一个月的工资我一分不要,你们爱孝敬师傅就孝敬师傅,爱跟小伙伴聚聚就聚聚。打第二个月起,你们的基本工资得如数儿上交。我准备俩存折,给你们攒着。俩孩子孝顺,对我和他爸,对爷爷奶奶,那是没说的。有一年,他们的爷爷在北京治病,回来的时候走不了路,他们把自己攒的钱拿出来,给爷爷买了飞机票。他们的钱,大头儿交给我了,再攒下来不容易。”

记者采访时,家宇的媳妇摔成骨折正在婆婆家休养。“我媳妇住院是我妈护理的,出院后也是我妈照顾,她们怕耽误我工作。”家宇瞅著老妈愧疚地说。

老母亲一脸幸福的笑:“儿子媳妇都孝顺,自从他们的爸爸去世后,大儿子每天中午大老远赶回来陪我吃饭,小儿子晚上回来,他们怕我一个人糊弄,不好好吃。”

孙家纯朴向上的家风在媳妇们这里也毫不逊色。

每月的下旬任务非常多,家宇经常为了保工装进度,通宵加班。有一次,他工作完成后,凌晨回家时发现没有人,只见妻子留下一张字条,原来女儿发高烧,娘儿俩去医院了。“厂里事大,家中这点小事自己能克服的就克服了,没啥。”家宇妻子说,她拿出手机让记者看照片,那是去年5月孙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她去北京开会时照的。

家沧也有个贤惠的妻子。去年夏天,家沧妻子因病住院,他陪护。手术第二天,徒弟打来电话询问数控设备排故难题,他在电话里耐心讲解。挂了电话后,他总觉得放心不下,坐立不安。妻子看出他的心事,劝他回去上班。此后家沧白天照常上班,晚上护理妻子,半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

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没上过大学的孙家兄弟成了各自行业的顶尖人才,在职业学院担任着教学工作,带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徒弟。采访结束前,老母亲把记者引到客厅,打开一个书柜,只见各种奖杯、荣誉证书摆得满满的,红彤彤、金灿灿,映着老人一脸的自豪和满足。

“这些是我弟的,我的也有这么多。我女儿特羡慕我们,说她也要攒,要超过我们。”家宇笑眯眯地说。她女儿正读初中,十分自立。奶奶这边看电视,她在那边聚精会神写作业,不用管。平时上怀远门补课,去三好街书市买书,都不用陪着,全是自己去。“前几天她考了班级第二,奶奶奖励她50块钱,让她买好吃的,她花40多块钱买了练习册。”家宇说。

踏实肯干、艰苦奋斗的精神,“尊师敬老,爱岗爱家,勤则业进”的家风家训就这样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渐渐形成,无需过多言语。

2016年,这个“工匠之家”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感谢沈阳市大东区妇联协助采访)

第三篇:莫奈的工匠精神名人故事

莫奈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1873年,他创作了《印象·日出》,描绘法国城市勒阿弗尔的一处水上日出的风景。这幅画在“无名画家展览会”上展出后,震惊整个巴黎。

事实上,初看《印象·日出》时,观众大多是不屑一顾的,认为莫奈在靠颜色出位来博眼球。可是,当人们走出展厅仔细看天空时,才惊奇地发现,莫奈使用的颜色非常贴切。在日出和日落时分,阳光斜射过大气层,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更长。蓝紫波段衰减得厉害,所以太阳看起来是红、橙、黄波段的颜色。加之19世纪末正是工业革命的高峰,城市污染严重,雾霾笼罩城市,橙色的阳光经过雾霾颗粒散射,让整个天空都染上橙红色。

莫奈其实是一位极具科学精神的艺术家。他在作画之前,会对自然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为了作画,他经常出没于污染严重的火车站和工厂,在刺鼻气味中研究色彩变化。他绘制的《圣拉扎尔火车站》,烟雾从火车头上冒出来,天空颜色在蓝和绿之间变化不定。除了雾霾,任何能拨动光影色彩的天气现象都让莫奈着迷。他的《克勒兹河谷》描绘了傍晚时的景象。在夕阳的照耀下,天空是粉红色,山谷是酱红色,就连河水都闪耀着红黄色。莫奈还经常对着同一景物重复作画,以便忠实记录景物在不同天气下的表现。他描绘的英国国会大厦,有十九幅之多。晚年他还在吉维尔的家中建造一个池塘,对着池塘中的睡莲,画了200多幅画。

莫奈所做的这一切,无疑,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正是得益于此,莫奈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

第四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工匠精神”一词随即红遍大江南北。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中国制造”与外国制造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上,举例说中国至今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比如圆珠笔的“圆珠”目前仍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自行生产!中国作为制笔大国,核心技术和材料却仍然高度依赖进口,要想从制笔大国向制笔强国转变,工匠精神就是关键所在!

什么是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制造。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样的?”有着非常翔实的介绍。其中,被广泛引用的是好莱坞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她和丈夫去东京一家著名寿司店吃寿司,发现寿司好吃到让她这个素食主义者都欲罢不能,但发现店里只有6个座位。她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不扩张,后来朋友向她解释: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他们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提炼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套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为何呼唤工匠精神?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之一。国外曾流传这样的趣谈: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占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者的印象却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国人本身也更喜欢外国货。

据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为14174亿日元,即822亿人民币。世界各地区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总金额前五名中,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比台湾、韩国、香港、美国游客在日消费的总额还多1518亿日元(88亿人民币)。

但去年,中国的实体消费市场却很低迷。有报道指出,国人到日本爆买的产品其实是中国产的,如马桶,却丝毫未浇灭国人到日本扫货的热情。这映衬出某种尴尬:因为工匠精神的匮乏与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出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0年前,大家都图个廉价实用,只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但30年后的今天,“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创意、技术含金量、人文关怀、参与感。只可惜,中国的制造业结构不均衡,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端制造业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中意的产品,由此中高端消费市场长期为欧美、日韩等国垄断。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它引以为傲的人力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竞争加剧、外需萎缩、内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也在不断萎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死挑战。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 培育工匠精神

显然,工匠精神是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泥淖中走出,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只是,转型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完成的。道理大家都懂,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付诸实践?我们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持有工匠精神之人。有人说,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为何今日的中国制造只给人粗制滥造的印象?显然,工匠精神的有无,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兢兢业业的工人,你技术精湛、追求完美,每一件产品都耗费大量功夫打磨,可惜,你所在的企业、你的领导只用“合格与否”而不是“完美与否”来评判产品质量。因此,你的绩效是厂里最差的、你不被领导待见、你拿着最低的薪水,厂里的效益一差,你还可能第一个被下岗。此时,你还会恪守工匠精神吗? 再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企业家,你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技术,要求员工每一件产品都要精益求精。可是,研发新技术要耗费大量资金,但你贷不到款;如果幸运一些,你研发的新技术成功了,新产品刚上架,市场上立即推出大量的仿冒产品;或者你的产品即便比其他同类品牌质量更好,但囿于中国制造业集体的低端形象,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再者,你一年下来辛苦奔波、费尽心力,但收益却还不如邻家的阿婆卖一套房子的收益更多„„这时,你还能守住初心吗?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其实,放大了看,工匠精神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怎么看待工业生产的?我们对于工业生产恪守怎么样的标准、心怀怎么样的期待?一个国家工匠精神的匮乏背后,其实是工业文明的匮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业文化以及一整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心理、共识和氛围。

应该看到,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

二 不断锤炼技术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

一是要改革教育,让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让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有更大的分量,让实践教育贯穿我们的中小幼教育,固牢提高技术基础。二是强化对技术工匠的奖励机制,调动工匠人员参与创造的积极性,使其能更充分更安心的专研技术。三是要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要对勇于钻研者撑腰,探索建立创新失败补偿机制,破除在科技创新上存在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老观念。

第五篇:工匠观后感

做 岗 位 的 有 心 人

——《大国工匠》观后感

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我们系统的观看了八集纪录片《大国工匠》,该片从“大勇无惧,大术无极,大巧破难,大艺法古,大工传世,大艺精湛,大道无疆,大任担当”八个方面讲述了来自不同行业的24位当代中国工匠的人生故事,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者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看完该片,真的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震撼,大国工匠彰显了大国风范,大国工匠托起了巨龙腾飞。一群杰出的劳动者用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部恢宏的劳动者之歌。他们毕生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专注和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传承和钻研职业的技能,他们是国宝级的的顶尖技工,他们是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用无可挑剔的技能书写着人生的平凡与不平凡,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时代和社会奉献着无悔人生,他们的技艺让人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点赞,他们是事业的脊梁。

回看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也很普通,他们所造就的不普通就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和创新。工匠们在普通的岗位上用心钻研,不断进取,爱岗敬业,做岗位的有心人是他们成就精彩人生的主要法宝。

无论是眼力毒辣,还是手力精准,都不是一朝就练成的,而是经过一步步的锤炼而成的。舍得出功夫,练得成精艺,炼技修心,兼济天下,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坚守和创新的过程中必将伴随着孤独寂寞,必有冷嘲热讽,必有奉献牺牲。可就是因为爱岗敬业,才促使他们能沉得下心来,才能坚守;就是源于一份兴趣,一份对职业的追求,一份对工作的激情,一份对职责的担当,支撑着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困难面前走的更加稳健。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如果我们少些抱怨,不要一直纠结于待遇差、工作环境不好、工作强度大、职场不通畅等问题,而是脚踏实地,勤奋务实,刻苦钻研,坚守住自己的职业,把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小事都倾注上自己的心血,用一种担当精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就会使我们的人生不断向工匠们靠拢。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做一个执着的人,让工匠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行;做岗位的有心人,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断拓展我们的人生价值。

下载“工匠”故事范例(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匠”故事范例(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匠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工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收......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设备制造 张文哲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

    工匠精神

    论“工匠精神”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无数的日夜,有那么一群人用平凡的故事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们的成功不是靠最前沿的知识科技,也不是改变了多少人类历史的进程。而只是靠几十年不忘初心的坚守,......

    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 作文优秀首段展示:《弘扬“工匠精神”》 例一: 一个个精密的零件,一件件完美的工艺品,一个个死起回生的钟表,正是因为这些“工匠”们的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

    工匠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工匠精神与集体个人发展”。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

    工匠精神(推荐)

    工匠精神 有人说:“匠人是不断重复地做某件事,而大师则是超越物质本身去思考研究。”可如果没有匠人的历练,何出大师。 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节目一时火遍网络,人们纷......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