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沧县捷地乡柳孟春村党支部书记林少桐典型事迹
沧县捷地乡柳孟春村党支部书记典型事迹
一、基本情况
林少桐,男,汉族,生于1966年5月,200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7月至今任捷地乡柳孟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二、典型事迹
柳孟春村生产发展起点低,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低,基本上是“无钱办事”。二是农业产业化滞后,传统特色农业在柳孟春村未发挥好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个体经济效益不高,农业产业支撑乏力。三是农业资源贫乏。自从林少桐200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柳孟春村村民发家致富,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以来柳孟春村从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1、农业生产设施得到重点改善,生产发展有新进展。柳孟春村2003年以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二、三产业增收效果不明显。自2004年林少桐上任以来,全村共打浇灌深井6眼,取代以前留下几十眼浅水井;安装农用电变压器9台,铺设电力线路30多华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促进了全村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基本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原来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林少桐为改善村民种养殖结构,聘请专家做规划指导,发展特色产业。现在柳孟春村农业已发展为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立体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了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2、工业产业结构得以着力调整。柳孟春村在1990年前后,由王志恒带头承接焊接拖拉机斗业务并逐渐使焊接拖拉机斗发展为当时全村主导产业,成为村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焊接产业不能与时俱进,居民以外出劳务、出租车的出租费用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林少桐发掘村内青壮年劳动力潜力,打造了以打深机井为主打产业的新型为民增收队伍,效益好时能达到15支钻井施工队,遍布新疆、宁夏、山东、河南、安徽等全国各地。如今总体人均收入较高约为3207元。村子共发展有20多户民营企业,主要以水泥制品加工、钻井工程为主,其中较大型的企业有茂源钻井工程处,沧县华新水泥制品厂和沧县鑫华水泥制品厂、金来水泥制品厂等。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税收,带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信息来源。
3、建设新农村文明生态村,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提高。由于柳孟春村无集体经济,村级基础设施较差,2003年以前路面坑洼不平,多为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2009年林少桐发动柳孟春村群众搞硬化,并充分发动群众出义务工5000多人次,又将村东头和南头的街道硬化了2200多米,院巷硬化3500平方米,全村道路、院巷硬化率达到92%以上。2010年1月份,村庄夜晚搞亮化。通过与电力部门多次协调,村内主要街道修装了115盏路灯。2011年3月份林少桐带领村两委发动群众出义务工为村庄卫生搞净化,共填平村内坑塘6个,动用土1.6万方;清理垃圾1000余吨,新建厕所61个,垃圾池40个,进一步净化了村内环境。通过林少桐带领村民众努力,柳孟春村的生活环境展现了清新、清洁、舒适的新阶段。
4、村级“两室”建设争模范,组织建设显“特色”。林少桐书记利用秋收种麦后的农闲且隆冬未至的时间,积极筹备资金翻修“两室”,修订村规民约,各项制度上墙,完善“四簿两册”,力争成为全乡“两室”建设示范村。村级组织管理试行“一室三会” 制度。在学习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原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村班子成立的专业协会协会章程和制度。帮助水泥制品协会、肉鸡养殖协会村民经济组织共同研讨致富良策,利用在外知名人士为村上搜集各种信息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富裕了一方百姓。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风文明。林少桐号召村上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模范好儿媳妇”“十佳好邻居”等评选活动,积极宣扬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为加强禁赌工作,成立了禁赌协会,狠杀赌博之风;为防止红白事大操大办,由村两委班子牵头在村上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规范的婚丧嫁娶办事花销标准,刹住了大操大办之风,为村上创造了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201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