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安图三小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我校作为县课改实验校,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面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及课程结构门类
学校地处长白山脚下,拥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学校条件优越,师资力量较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值较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课程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和校情,积极向师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特长。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了前期认证,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现在已经完成初稿的校本教材有:《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六十八课;《硬笔书法》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必修课。《经典诵读》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任指导,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管理,还成立了由校领导、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学校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等,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州、县组织的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通过培训与学习,全体教师掌握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了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2004年3月,我们根据实施方案,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们对校本课程很感兴趣,对校本课程很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
培养、个性特长培养等方面,这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初步确定了教材结构及教材门类。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1.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确保课程有效实施。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学校强化校本课程管理,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的同时,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上明确安排。学校狠抓校本课程的落实,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上好每一堂校本课,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进行检查,采用座谈、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每月进行一次研讨会,研讨解决校本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多元评价,注重发展,促进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对学校课程进行多元化评价,主要从《课程纲要》、教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学校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价中,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编制评价工具,全面收集、分析、整理师生信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对师生的评价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与实践能力、教师的开发创新能力。同时,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与教师量化考核相挂钩。
3.丰富载体,拓宽思路,完善校本课程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是校本课程的隐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又可以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校园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寓乐,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1)《可爱的安图》:我校地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长白山脚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安图的旅游、经济地位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每一个称职的城镇市民都应该从小熟悉安图了解安图。因而,学校将爱家乡教育设立为我校校本课程,这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分别介绍了安图的自然状况,安图的历史沿革,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奔小康几部分。
①.安图的自然状况:本部分是教材的主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安图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主要景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景点的特点和自己的语言风格,编写导游词,与同伴交流,并在班上择优演讲。
②.安图的历史沿革:重点介绍安图县建县史、安图人民革命斗争史,通过收集资料、采访相关部门与政府部门、调查收集民众意见等形式,撰写安图人民
革命斗争事迹。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为保卫安图,建设安图在这块热土上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教育学生像英雄学习,用实际行动建设安图。
③.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这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本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教学生明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人民才能富起来。
课程实施已有6年,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能结合实际调查研究情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及时更新教材中相关数据,补充新内容。使校本教材逐步完善。《可爱的安图》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不仅了解了安图的资源环境、乡土风情、历史轶事,熟悉了安图县的主要人文景观。通过课程设置中的调查、采访、演讲等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分析、整理信息,撰写调查、采访报告及实践、交际和创新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激励了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安图。
(2)《经典古诗文诵读》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为此,我校还自编了一套《经典诵读》,规定了1—6年级不同的阅读内容。如:
一、二年级背诵必背古诗、《三字经》、《百家姓》;
三、四年级背诵《弟子规 》、《笠翁对韵》;
五、六年级背诵《论语二十则》、《朱子治家格言》等。学校利用早自习和大课间活动时间安排各班级根据规定内容进行背诵。值周教师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同教师月工作量化考核挂钩。我校自实施古诗文诵读活动3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校师生踊跃参与,形成了人人争先背诵古诗文的良好氛围。每学期人均背诵量40首,最多的每学期达到100首以上。(3)书法
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我校将书法纳入校本课程,在一至三学年开展,每学年每班一周一节课,由书法教师刘源伟和崔海燕任教。为增强此项活动的时效性,学校利用周三、周五午自习进行书法训练课,值周领导和书法教师进行检查。学校还规定每班要经常开展书法竞赛活动。每周每位学生要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周一上交,班主任点评。每月学年组织一次书法现场竞赛,竞赛内容学年统一,全校老师参观浏览。参评的作品在学年展出,学校对参选上来的作品进行表彰。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几乎每位学生都能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为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快乐大课间活动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跃校园体育文化,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增长学生体育才干,促进学生体质提高,使学生能有更健康的身体、更和谐的心理,我校有组织的开展了快乐的大课间活动,快乐课间活动实行分年级、分场地、分项目以轮换的形式进行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
每到课间,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溢满欢笑、幸福、快乐、健康的面庞。老师和同学们在校园里,一起进行着跳绳、踢毽子、打乒乓球等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校园里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欢笑,师生都展现出了健康、向上的活力。
四.校本课程实施取得的成效
校本课程开发,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指导;以“张扬个性,和谐发展”为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核心,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动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提升,校园内外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由最初的心存疑虑、观望等待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目前承当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0%,很多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优势并不明显,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摸索着、实践着、积累着,与校本课程同成长共进步。
2.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基础教育的立足点远远不是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探索什么。如今,学生会自主学习,能直接参与实践,真正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可以说校本课的开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校园文化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相得异彰。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活动为载体,我们注重多方位挖掘校园的途径,利用各种节日,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热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师生们共同策划,布置走廊和班级文化,使教学楼内充满了童趣、活力和斗志,甚至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了多彩的校园文化。
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虽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性,时间上的周期性,知识上的系统性等,有待于我们加以审视、修正,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回顾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点点滴滴,我们欣喜地看到,六年来的校本开发历程,全校师生不畏艰辛,不断探索,洒下了无数的汗水与泪水,也正是有了“校本”这一活水才会给“课改”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让校园充满浓郁、温馨的文化氛围。尽管未来之路布满荆棘,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一路高歌,走向明天。
第二篇: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努力创建学校特色项目
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建设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构建学校自身素质特色的需要。为此,学校必须坚定信念,不折不扣地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不断地总结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校正是基于这样思考和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当地的人文资源优势,以“象棋教程”课程开发为重点,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创建学校的特色。
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发特色课程。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课程,对我们传统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鲜明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建设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办学理念。如何更加明确地建设这一办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引发了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深思考,校本课程开发很容易提高教师的工作兴趣和专业能力,更容易形成校内交流沟通的氛围。于是,学校在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前提下进行课程改
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为主攻方向,来创建学校特色,努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打造青浦区一流的品牌学校。为此,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作为一项主要策略来抓,确立了“象棋教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象棋教程”的开发,既体现了学校传统项目特色,又符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学生发展而存在,能对当地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特色课程的构建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成因。
从主观来看,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是比较成熟的。首先在办学理念上,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指导方针,意在培养21世纪的多元化人才。我校根据美国心理学大师飞德·葛德纳的MI理论(即多重智力理论),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教育特色。即学生都是可发展的,但没有整齐划一的学生也就不能有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因而在学科教育和课外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力争全面合格,另一方面着力去发现,促进学生优势智力的发展。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统称为“特色校本课程”——象棋教程。因为创设特色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元创建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传统文化传承;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个性;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形成学校的特色。成功的教育观、现代的心理学、创新教育学和当代课程论是我们创设特设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我校的特色课程已初步形成。
三、加强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1.发挥校长的主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可以说,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制约着校本课程能否顺利地进行。为此,学校组建了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校长发挥了主导作用,利用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优化了人员组合,带动了全体教师一起投入校本课程与实施这一项比较宏大的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材的编写、活动的组织、计划的制订都离不开教师。如果说校长是领航、掌航人的话,那教师就是奋力挥桨者,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使校本课程这一航船载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因此,无论是在课程的开发还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都能尊重教师的个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尽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
潜能力争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努力使每位教师都拥有展现自己才能和个性的空间。
3.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发挥人的潜能。我们开发与实施“象棋教程”的校本课程,其终极目的也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整个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用“以学生为本”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实践。如,在编写校本教材《象棋教材》时,不管是内容的编排、活动的设计,还是训练的要求,都要有弹性,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为学生的发展留足空间。除了编排教材时适合学生的需要之外,还经常性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构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如,2006年4月,我校首届潜能杯小棋王争霸赛;2007年4月举办了第二届潜能杯小棋王争霸赛。还有经常性参加区组织的象棋比赛等。
4.创建研究的理想环境:“象棋教程”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和信息技术作基础。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除了学校专款投入之外,还积极与当地镇政府取得联系,以获取政府的经费投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了信息技术资源上的支持。学校专门设立电子阅览室,供开发者使用。为了教师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料,图书室也作了课题专用书柜。另外多次到上海书店购买相关书籍。经常选派课程研究者到“象棋基地实验学校”学习取经,如,2004年4月,学校派4位教师赴云
南培训;2005年10月,派了3位教师赴陕西参加全国棋类工作会议;2006年4月,派4位教师赴江苏无锡培训;2007年4月,派4位教师赴嘉定缪西小学学习等。创建了象棋专用室,一张张光洁、雅致的长方形桌子,粘贴着两张整齐的棋盘,为学生及教师的学习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还有校园里坐落着几座相关棋类的雕塑和墙上粘贴着四十多幅有关棋类的故事„„全校到处洋溢着象棋文化的气息。
5.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自从我校在2005年4月成为全国棋类培训基地以来,我校承担了“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的子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是创建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是探索创建规律的重要载体。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先起稿了“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的实施方案,在根据方案有步骤地深入开展各种工作,制定象棋教学计划,编写象棋教程,落实各年级教学计划,最后确定学习评价体系,主要与少先队雏鹰争章相联系。学校又把校本管理纳入教师考核结分之中,也与“农村稳定工程”相联系,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设专项督导、评估、检查、反馈,并实施课程的多元评价。
6.实现课程的多元整合:我们认为要提升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当立足学校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应将社区、家庭中的课程资源纳入我们的视野,赋之于崭新的育人理念,达成资源的整合,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其
次,我们还实现各学科目标的整合。如语文,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喜欢象棋的心情;数学,让学生运算中,探求多种方法解答习题的思路;英语,让学生在对话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把学生在形成个性特长过程中的感悟、体会、心得等作为宝贵课程资源加以整合利用。
7.保障学校的特色形成:在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全校师生通过自编教材和开展展示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交往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在无形中营造一种弥漫于校园之间的浓浓的文化氛围。
四、成效:
1.教师专业能在校本课程中得到发展。
(1)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了。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养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编写教材中,他们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确定方式。可以这样说,校本课程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的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2)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多方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
(3)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构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洋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是需要教师去挖掘的。交通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饿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体验,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变,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5)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变化了。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教学中,发现好多学生,平时在基础性课程学习时积极性不高,缺乏发言提问的勇气,缺乏表现自我的主动性,而在校本课程学习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情绪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对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概念产生了质疑和挑战。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树立起信心,并由此辐射到基础性课程学习。教师深感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
2.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张扬。
(1)学生的发展需要满足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成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的。
(2)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精神品质提升了。
《象棋教程》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培养学生独立的文化素养。
(3)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得到改变。
《象棋教程》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大量的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实践活动(比赛、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实践性、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与综合性等五方面的特征。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地迁移到基础性课程,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专注学习习惯等。
(4)学生的团队精神养成了。
象棋教学要达到真正意义的普及推广,需要充分有效的激励机制:我校设立的争章奖、象棋俱乐部、小棋王争霸赛、与兄弟
学校的友谊赛及参加市、区各级比赛活动,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经过一段努力,一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队伍形成了。(5)学生发展的个性张扬了。
《象棋教程》的课程实施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尤其在参加各类的活动中,如,在学校的“小棋王”争霸赛或参加区市棋类比赛等并取得了一些成效(2006年我校囊括了象棋男女团体及个人前三名,2007年7月我校代表青浦区参加市里“胡荣华杯”象棋比赛获得男女团体各第五名)。学生掌握了各方面的技能,增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3.学校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凸现。
课程是一种学校特色的基础与保障,任何学校特色的创设和创建都要有课程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撑,学校特色难以形成的。我们学校正是利用,我校的特的棋文化背景及浓郁的文化底蕴,找到了特色与育人的契合点,通过校本课程《象棋教程》的开发与实践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4.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教材与配套的活动材料。
在外出培训及学习之后,我们编写成员在根据课程要求,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始编写校本教材。教师们在编写过
程中,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各显神通。经过努力,终于编写出了我们的校本教材《象棋教程》。《象棋教程》分七个部分、七个单元,每一单元共18课。
这些教材设计合理,既有知识介绍与链接,又具有很强可读性与操作性,深受学生、老师、家长的喜爱。
结束语: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我们能投身这场改革,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采取“学校领导、课程专家、实验教师”三结合的组织形式,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实验为基础,遵循继承、借鉴、改革、融合创新的原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最终会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教材新体系。作为一所教改试验学校,我们有信心继续挺立在教改实验的潮头,并始终坚定着我们的信念:
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使我们的学校成为最好的—— 这是一所真正坚持教改试验的学校,在这里,所有的孩子离开学校时都已经确定了一项才能,一种能力,一种智力。
校本课程特色记录
2011----2012学年
第三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现在,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课程计划的一部分,这就使学校担负起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及校本课程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对指导各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点;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在国际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 McMullen)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他们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即指那些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关成员,以学校为基础,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这一描述是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较早期的认识,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初意义。[1]
目前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如徐玉珍(200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廖哲勋(2004):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等等。[3]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步骤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无论是对国家教育部门还是对地方教育部门,以及还是对学校与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次,就该领域的现状而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开发人员的素质还不相切合,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再次,就社会现况而言,校本课程的理念难以与目前的考试制度相协调,所以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简言之,目前,我国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适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氛围与机制。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4]所以,国内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明确理念;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和优势评价。这些都是学术上对校本课程开发制定的宏观程序,理论上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直观性、操作性比较欠缺。
1.成立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前期,要多做宣传和动员,目的是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开发团队。
2.环境分析。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进行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习内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和特殊环境分析。
3.目标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二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
4.方案拟定。在校本课程开发具体实施之前,要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5.组织与实施。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和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的传播、采纳和推广,教学方法的选择,个别化教学,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
6.评价与修订。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配套做一个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收集各方建议、意见,从而对课程的修订提供参考。[5]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3.1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达到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矛盾一直是教育所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个问题也是教育领域内需要协调解决的基本问题。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虽然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它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需求和社会条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发展问题,在涉及统一的国家基础和共同的国民价值等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上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当中,以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学科教学目标及统一的教学评价形式下放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学校为了完成任务、符合要求,必须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由于有了统一的要求和教材,只需要以此为本,放心讲授。学生为了赶进度,只有跟着教师的步伐向前冲,根本无暇顾及自我发展。
自校本课程开发的法定地位确立之后,国家课程比例相对减少,学校也拥有 了自主决策的权力,学校和教师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行组织教材,灵活进行教学,既实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了每一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与个体的和谐统一,使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真正落到实处。
3.2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差异,促进了教育系统中老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差异、教师能力的差异和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全国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客观上存在着这么多差异的各级教育子系统,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要求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照顾现实的差异。这种矛盾的扩大势必会束缚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阻力。校本课程的提出正是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反思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1)这种提倡“多样性”、“可选择”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
由于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教师应该有部分权力决定教什么,有资格承担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
(2)这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校本课程适应了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了差异,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3.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宽广、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合理解决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校本课程“具有弹性,很容易融进最新出现的相关课题,而且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
它的开发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连在了一起,促进了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以往的课程虽历经几次改革,但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德雷斯尔在评述60年代的课程改革时,指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弊 2 端:(1)仅仅着眼于各门学科的内容更新,跨学科的内容尚未触及;(2)仅仅着眼于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跨年级的内容尚未触及;(3)仅仅着眼于学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只研究一些脱离生活的课题。
从这个指责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的范围、形式、方法必须改革。而校本课程正是适应了这样的需要,它的范围可以涉及必修课、选修课,也可以涉及理论课、实践课;可以涉及定向性的显性课程,也可以涉及非定向性的隐性课程。其形式既可以针对某些具体内容、某个课题研究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将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单元设计成微型课程,还可以把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课程。其方法灵活,可采取“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活动”。所有这些皆可以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发展较好、水平较高的学校可以深入开发,发展较慢、水平较低的学校则可以量力而行,合理解决地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
4.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4.1课程决策民主化和形成学校特色
从学校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并且使学校成为课程的权力主体,让学校在课程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此同时,也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广大中小学校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片“试验田”。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从而提高办学效能,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发展。4.2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从教师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一直以来,我国教师习惯于做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忠实的执行者,不需要关心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就较为肤浅和表面。
自实施校本课程后,课程开发的任务摆到了教师面前。教师就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呼唤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师从原来被动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真正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这对教师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随时捕捉最新的教育信息,同时,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使自己位于教育理论前沿,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师有机会全面地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组织能力及专业素质。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面临着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这样,教师在充分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旨趣和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素质与能力会逐步提升。
以上这些在很多实验学校都得到了验证。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答,为教师培训亦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视角。4.3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的要求。
从学生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尊重,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所以,开发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自己应有的课程决策,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
5小结
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差异需要、体现学习特色,同时它对学校及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促进自身和学生个性的发 4 展,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学校,应该通过参与式的校本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而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掌握课程开发的本领。作为教师,更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阅读一些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期刊,以获得理论指导,深化自身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梦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困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11-12.[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04:12-17.[3]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11-18.[4]王传金.论校本课程开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1-34.[5]石中英等.教育学基础[M].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bstract: China's basic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 levels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now,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which makes the school under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various types of school.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meaning
第四篇: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
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
南宁市第二中学
岑盛锋
2018.8.26
南宁市第二中学
课程文化和综合实践课程介绍
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关键看
两点,一是卓越严谨的课堂教
学,二是充分全面的课外活动。
而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的课程数量和质量决定的。
一、背景:学校的样本课程应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2014年9月4日
教育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依据一参考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六项内容18个基本点”
2017.9.24“两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关键能力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一个中心:全面发展的人
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六项内容: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18个基本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于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
技术运用这18个基本要点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1.课程原则
全面发展
个性选择
档案袋需要(新高考)
二、新形势下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2.课程目标:支撑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
(1)培养认知能力
(2)培养合作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
(4)培养职业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化趋势
综合性、校本化、谱系化
【案例】上海中学课程图谱示例:上海中学的学校课程图谱由
“重立志”的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重激越”的学习领域课程子图谱、“重挖潜”的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期望子图谱三大部分组成。三个分图谱都有基础型和发展型两大部分,三个分图谱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了近10个学习领域的880多个科目与模块供学生选学,为高中阶段推进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化趋势
【案例:建平中学课程谱系】
语言学科群
文史哲学科群
自然科学学科群
艺术学科群
STEAM
学科群
四、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
实效德育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
思维创新课程
财商培养课程
STEAM
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职业体验课程
社团活动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设计:
学校目标—学生需求—教研组计划—教师申报课程系列结构:
领域——学科——模块
五、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案例分享
南宁二中课程文化设计与实践
第一部分
顶层设计---构建魅力课程体系
基于促进学生潜能全面开发、个性充
分发展的生态型课程
1.创建魅力课程图谱
2.完善魅力课程体系
⚫
基于以人为本,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
理论和马斯洛需要
层次理论,基于潜
能充分开发,基于
彰显个性气质魅力,基于因材施教原则,构建二中特色课程
体系。
完善魅力课程体系的路径选择:
(1)
国家必修课程开足开齐、吃透研透,形成校本化
(2)
国家选修课程优化分解、模块多选,形成个性化
(3)
校本必修课程精心打磨、传承创新,形成品牌化
(4)
校本选修课程开放开发、深挖潜能,形成特色化
在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开发过程
中,已提供与核心素养培养相配套的拓展选修课程150多门,涉及7大领域:
(1)
科技创新类课程
(5)公民素养类课程
(2)
学术拓展类课程
(6)国际视野类课程
(3)
艺体特长类课程
(7)社团实践类课程
(4)
大学先修类课程
形成了4大系列特色课程模块:
(1)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实践,科技创新
(2)
心健教育课程—健康成长,终身幸福
(3)
大学先修课程—高端需求,个性培养
(4)
苗圃计划课程—专业引导,提前育苗
四大课程模块
四大课程模块
着力打造国防军训教育、绿色环保教育、校情校史教育、三典仪式教育等4门校本必修精品课程和
30门校本选修精
品课程。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7大学习领域
四大课程模块
学术拓展类、体艺特长类、科技创新类、综合实践类、公民素养类、大学先修类、国际视野类等7大类型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二中校本特色
化的创新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二中校本特色
化的创新课程
从“供给型过渡到需求型”的二中显隐课程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学术拓展:元祖论坛、百家讲坛、慧弘讲堂
元祖论坛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学术拓展:元祖论坛、百家讲坛、慧弘讲堂
慧弘讲堂
百家讲坛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体艺特长:运动会、艺术节、艺术特色选修课
戏曲进校园
启天艺术节
世界冠军进校园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体艺特长:运动会、艺术节、艺术特色选修课
舞蹈选修课
书法选修课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科技创新:科技节、机器人竞赛、信息竞赛、创客(VR)
机器人竞赛
青少年科学体验
创客实践室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科技创新:科技节、机器竞赛、信息竞赛、创客(VR)
创客竞赛
科技节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综合实践: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
保护母亲河
义务植树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公民素养: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礼、消防安全教育
感恩教育
防溺水安全教育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公民素养: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礼、消防安全教育
成人礼
反恐防爆教育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大学先修课:同济苗圃计划
结题报告
苗圃夏令营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国际视野:夏令营冬令营游学、英美国家文化选修课
全球青少年文化大使活动
英美文化选修课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精品校本选修课
认识一百种鸟类
古琴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精品校本选修课https://mp.weixin.qq.com/s/K9KZCbPBS8ezewwWWuzxeQ
生活中的物理
环境化学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在思考与实践这三个问题:
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是怎样培养人?
三是为培养这些人能提供哪些支持和服务?
1.校本课程建设第一步:做好课堂内与外的平衡
工作。
现实中的学校太关注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课外活动、学生社团大多数都与具体的课程相联系的。课外活动是课程的延伸与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的。
2.学校课程建设第二步:课程分与合的统整工作
学生在校要经历一件事情、一种项目、一个活动,理论意义上讲,这些事件都有可能成为课程,因此,学校就拥有了不计其数的课程。当
这么多课程在学校产生时,学校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这些课程进行
分类。但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一要能够自圆其说,二要能够反映学校
传统,三要能够体现特色优势。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
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基础上,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
珠海市香洲区香洲一小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是构建幸福人生素养,下设五个子目标,分别为人文素养、健康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素养。为实现这五个目标,学校从四个层面三个层级分别给予落实,并设置相关课程。第一层落实在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是打造幸福人生的课堂文化,这是按照学校的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校
本化改造。第二层次是开展活动拓展,第三层次是活动探究类课程开发。这一课程设置将原有的国
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扁平化,通过整合、拓展、补充等方式整体构建学校课程。
3.学校课程建设第三步:做好课程选择定与动的设置工作。
不同学段,课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单科课
程与综合课程并存;高中阶段,以单科课程为主。
正因为如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特点根据培养目标,学校应该设置哪些课程是必选的,因为这
是体现了学校的意志和要求;哪些课程是自选的,因为这是反映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4.学校课程建设第四步:做好课程推进先与后的计划安排。
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会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这个梳理包括从专家的视角、行政的视角、师生的视角、家长的视角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等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诊断,拟出学校课程建设最需要解决的若干个问题,然后将之排序。
在选择突破的时候,是选择最难解决的呢?还是选择最易操作的呢?教育只能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做起。在完全不可改变的地方,哪怕再强势的教育也很难发挥功效;在容易改变的地方,哪怕是在弱势的教育也可以产生影响。我们经常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却很少,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很难改变的地方停留太久,却忽略了容易改变的地方。
5.学校课程建设的第五步:课程质量高与低的研发
21世纪技能包括:一是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二是数字化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ICT(信息、通讯与技术)素养)。三是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生产能力与绩效能力;领导力与责任感)。
因此,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想清楚核心学科是哪些?21世纪技能如何培养?能否形成一个技能序列,尽可能体现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育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倘若能够实现,这样的学校课程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一定是教师们最认同的。
谢谢聆听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开发背景
我镇是远近闻名的民间剪纸之乡,为了弘扬这一民族艺术瑰宝,我校结合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以适合民俗的剪纸为主题,剪纸用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能抒发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在教材的选编上,认真做了实践研究开发了适合我校的学情的教材。
二、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简单的剪纸技法》
四、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 长:娄立鹏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张振瑞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编委:张振瑞、王洪萍、杨永刚、徐贵库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1)理论学习
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课程展示:每学年结合各教研组开发的校本课程利用教研活动对全校教师进行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抚民中心校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