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统战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工作安排
市委统战部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在中共铜陵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的有力指导下,我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及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统筹观念优化布局,以前瞻眼光谋划长远,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以务实作风提高效率,推动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打开新局面、取得新进展,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幸福铜陵做出了积极贡献。部机关先后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中,蝉联省级文明单位和全市双拥先进单位荣誉。一年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不断凝聚统一战线的政治共识。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今年是党的90华诞,又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以此为
契机,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夯实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1、弘扬优良传统。隆重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召开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庆祝建党90周年座谈会,歌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真切回顾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光辉事迹和高尚风范。在《铜陵日报》开设专版,刊登部主要领导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庆祝建党90周年“同心同行”系列文章,引导统战成员始终与我们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暨《辛亥革命时期的铜陵》首发式,开展“回望中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幅书画作品展”,组织有关文史专家进行辛亥革命足迹调查、编撰专题文章,引导统战成员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为加速推进铜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计出力。
2、注重典型示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真理力量和统一战线先进人物的人格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积
极宣传全市各级统战组织和广大成员中的先进典型。通过各民主党派积极推荐,我们最终确定了10位人选,并于7月在市行政会议中心开展了宣讲,市委副书记张岳峰亲自与会聆听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会后,各相关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报道宣传,在全市统一战线激起了强烈反响,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统战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推动学践结合。深入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统一战线成员自觉行动的措施和途径。组织全市统一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及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推动统一战线成员系统完整地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中央、省市委当前的决策部署,在统一思想中明确方向,在深化认识中推动实践,进一步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统一战线成员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开展各类社会服务,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自觉投身建设“四个之城”的伟大实践。
二、继续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着力营造和衷共济的政治氛围。
稳定和谐的政治关系对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认真落实党的统战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在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认真落实市委与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及无党派人士的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制度。今年以来,召开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10次。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参加会议,与党外人士推心臵腹、坦诚交流,就一些重要事项、重大决策等,虚心征求党外人士的建议。在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之前,市委书记姚玉舟亲自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党代会报告的修改意见。定期召开市委统战部部长与民主党派市委主委联系会议,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就有关工作与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充分协商、广泛交流。
2、协助各民主党派市委在全省率先完成换届。2011年我市七个民主党派市委集中换届,这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中共铜陵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省委统战部的精心指导下,我部扎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先后协助各民主党派开展了领导班子述职、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考察了新进班子人选,并积极组织力量帮助做好选举工作。在
我们的努力协调下,下半年市财政专门还划拨给各民主党派换届专项经费75万元,有力支持了各民主党派换届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我市七个民主党派市委在全省率先圆满完成换届任务,57名候选人均高票当选,顺利实现了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
3、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指导民主党派有关基层支部(社)完成换届,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举办了40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学习班,推荐了6名党外干部参加省社会主义学院和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根据工作需要,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党外干部所在单位协商沟通,调入3名干部进入党派机关,帮助民主党派充实工作力量。
4、支持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切实帮助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组织各民主党派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十二五规划,积极撰写提议案,在年初“两会”和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会议上提出具有重要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全市特约参政和对口联系工作的指导,切实发挥特约参政和对口联系人员在我市新一轮科学发展中的助推作用。会同市政府相关单位召开特约人员座谈会,对其特约参政工作给予帮助;协助有关职能部门聘请了党
外特约参政员,参加行风监督、民主评议和效能监察等活动,进一步促进行政行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召开市政府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工作会议,通报近年来我市对口联系工作基本情况,对各部门对口联系工作进行检查,推动全市对口联系工作深入开展。
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自身优势,致力构建服务发展的有效载体。
围绕发展来争取人心和凝聚力量,是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当前全市统一战线的首要任务,充分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从各个方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1、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献计献策。发挥统战系统智力密集优势,动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科学发展、全面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深入思考,到西湖新区和各类重点工程现场实地考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利用“党外人士直通车”做好关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社情民意反映工作。全年共编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关于城市发展转型、创新社会管理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价值的建议100余条,报送市各大班子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得到市委领导的高
度重视和重要批示。一批可行性高、针对性强的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吸收采纳,并加以落实。
2、开展光彩促进事业,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民生。我们加强光彩项目建设,今年申报的中联集团五月花农业综合开发和安徽思丹园艺,被中央统战部确定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获得国家扶贫办和中国农业银行有关政策支持。我们积极开展捐资助学。通过市光彩会向铜陵学院捐赠100万元,设立奖助学金。动员市光彩会和部分民营企业在全国残疾日向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近20万元。参加全市联合慈善助学活动,拿出光彩事业基金17.7万元,帮助59位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子解决了入学难问题。举办了第二届光彩瑜熹图书室赠书、授牌仪式,在全市8所学校建立了光彩瑜熹图书室,捐赠了价值13万元的图书和用品。
3、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动力。今年我们重点在招商引资方式上实现创新,有效提升了招商引资效果。一是本地招商引资取得成果。接待香港孙中山纪念会“中山文化生态城”项目商务考察团,帮助其考察了解我市投资环境,积极动员该项目落户铜陵。协助浙江商人、市江南鞋城管理公司董事长陈权波投资5000万元
注册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牵线搭桥,引进了香港恒丰投资集团在铜陵建设城市综合体项目,目前公司已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总投资达8亿元。积极帮助碧玉山寨文化餐饮公司完成了企业注册事宜和有关变更事项,协调该公司承担市政府民生项目——放心早餐工程,社会反响良好。二是对台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抓住全国台企联将我市列为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契机,积极与全国台企联加强联系,6月在我市成功举办了全国台企联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皖江.铜陵)示范区对接交流会。会上,我市与全国台企联签署了《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皖江〃铜陵)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台湾风情文化商贸城建设项目投资协议》、《台湾产业园起步区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两个子协议,达成了三年引进不少于100家工业企业进驻产业园,总投资不低于10亿美元的共识。
4、做好非公人士工作,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工商联换届工作。我们把工商联换届工作作为深入贯彻中发16号、皖发12号文件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有序推进。目前,一县三区工商联已于10月底圆满换届,经济开发区还新成立了工商联(总商会)。市工商联换届工作也进展顺利,并将于年底完成。扎实开展非
公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督促指导,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有序开展、成效明显。深入推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挂牌成立了市非公经济党委、团委,并以此为平台在6家单位和26家企业新成立了党团组织,进一步理顺了全市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年中,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沈素琍来铜调研非公党建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我市取得的积极成果。继续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政治安排的参考依据,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开展“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
四、不断加强港澳台海统战工作,奋力开创对外交流的崭新局面。
加强港澳台海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阶段,海外统战工作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对此,我们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臶,主动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立足市内市外两个大局,着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对外交流新的局面。
1、海外统战开辟新渠道。充分发挥海联会、黄埔同学
会等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铜陵籍海外人士的联系与交流,热情接待回铜的海外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对铜陵经济社会发展及海外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与海外理事和有关社团组织的联系,促进铜陵与海外的交流,宣传推介铜陵,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和管理经验作贡献;搭建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平台,促进他们与铜陵本地企业家的沟通与交流,力争实现海外智力资源与本土资本要素的有效对接。建立了近百人的海外铜陵人才库;完成了《海外铜陵人》(第一辑)的编辑刊印工作,市委姚玉舟书记亲自作序,市委副书记、市长侯淅珉等领导为本书题词,同时于6月举行了首发式。该书收录了43名海外人士的成长经历和部分海外铜陵人名录,首发后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及亲属的高度评价,也成为了我市中小学励志教育的好教材。
2、对台交流取得新进展。一是铜台交流互动明显增多。今年,我市居民往来台湾1024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154%;全年接待台湾同胞来我市考察交流共40余批500余人次。二是对台联络力度继续加大。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4月成功组织了我市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经贸文化宝岛行”活动。在台期间,代表团分别赴台北、基隆、高雄等地开展了经贸考察与交流活动,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其中台湾产业园起步区、LED科技、铜拆解物流园、职业教育等项目成功签约。三是入台宣传效果更加显现。与《台商》杂志合作,在第四、十一期分别刊登了《世界铜都,幸福铜陵》和《搭建台企转移基地〃加快铜都跨越发展》专版,同时在台湾的《经济报》、《联合报》等多家台湾新闻媒体及杂志详细介绍报道了我市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情况,在岛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认真抓好民族宗教领域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和谐。
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对于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力维护了我市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1、积极实施少数民族“共同发展提升行动”。加大对全市少数民族定点生产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举办了5期少数民族群众实用技能培训班,培训少数民族群众200多人,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高度关注少数民族群众民生问题,积极帮助清真饭店协调解决招租、装修、经营中遇到的困
难,穆斯林群众期盼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积极申报民族园林珍稀苗木培育试种基地建设等9个项目的民族发展资金,争取上级对我市少数民族经济的帮助与扶持。
2、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把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首次纳入了我市市委党校主体班次的学习内容。积极组织开展“看服饰、知民俗”图片展和有奖竞猜、走访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学生以及开展“送法进清真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创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3、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扎实推进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提高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继续抓好宗教领域重点工作和专项工作,果断处臵影响宗教稳定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加强宗教执法主体建设,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有效抵御了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各类渗透。
4、帮助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指导宗教团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宗教教职人员培训活动,提升教职人员综合素质。结合建党90周年活动,在宗教界开展同心同行主题爱国主义教育。继续开展和谐寺观教堂
创建活动,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目前我市经认定备案的32名宗教教职人员全部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中有25人纳入城乡低保,1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另有6人领取政府生活补贴。
六、不断加大统战理论、调查研究力度,努力推动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
统战理论和调查研究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们紧紧围绕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加大对各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切实以创新的思维打开工作思路,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促进全市统一战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1、着眼新的形势,深化统战理论研究。我们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全省统战理论研究的趋势要求,紧紧抓住影响全市统一战线发展的重点难点紧迫问题,确定了《以非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抓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整体转变》、《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问题研究》、《关于对口联系和特约参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从股权的“集约化”向“分散化”转变——铜陵物华集团转变发展方式案例研究》等4个点面兼顾的课题,在自身工作力量的基础上,凝聚统战系统智慧,组成若干攻关小组,开展分析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同时,加强横向联系、共享调研资源,和黄山、池州市委统战部一同承担了省委统战部和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确定的重点课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研究》。目前5个理论课题均已完稿,成果已上报省委统战部。
2、立足工作实践,抓好重点课题调研。召开部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重大课题调研工作,制订统一战线重点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办法,推动统一战线调研工作规范化、机制化。结合全市工作中心和目前的发展形势,积极开展重大经济社会课题调研。承担了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课题组的重点课题《发展壮大非公经济的对策研究》,部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课题组长,目前调研报告已完成;落实了市委宣传部牵头编写的《科学发展的步伐—聚集铜陵十二五》理论通俗读本中的《发展非公经济,增添经济发展活动力专题》。这些研究成果中的对策及建议,为促进全市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七、切实加强统战机关自身建设,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能力本领。
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是夺取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结合大走访、大讨论、廉政风险防控和四百工程建设等活动,以创建“五型机关”(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政型)和党外人士之家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能,着力增强干部职工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一是强素质,打造学习型机关。以支部换届为契机,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完善每周一次机关干部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中授课、辅导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进一步加强统战、侨务、对台、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针政策的学习,着力提高干部统战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是严制度,打造责任型机关。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建设,进一步健全部长办公会和部务会制度,合理确立职能分工,完善决策制定落实;推进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努力为统战成员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全面落实岗位责任,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引导干部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三是转作风,打造服务型机关。以大走访活动和四百工程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根据市委部署和省委统战部要求,结合“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拓展走访范围,在全市统一战线中开展以“倾听民声、汇聚力量、服务基层”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活动开展以来,部领导率先垂范,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进村入户,带头走访群众、带头宣讲政策、带头化解矛盾、带头为民办事,先后走访了基层统战单位、异地商会、部分非公企业以及联建村的特困群众和致富带头人,与群众交朋友、视群众为亲人,倾听基层党员群众对统战工作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帮助解决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化解征地拆迁、安臵和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扎实推进四百工程建设,与联建村和共建单位共同成立了联合党总支;认真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定期组织干部走访联系对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有关诉求,努力做好矛盾化解、纠纷协调、困难解决工作。
四是变观念,打造创新型机关。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把“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作为重要环节融入到全年重点工作中,引导全体统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开阔视野思路、提升创新能力,始终保持旺盛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改革创新活力,自觉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敢于突破制约工作开展的机制障碍,以主动求变增添工作朝气锐气,以积极促变增强工作内生动力。
五是树形象,打造廉政型机关。认真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廉政主题教育,结合统战工作实际,认真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教育统战系统干部自觉遵守换届纪律,为年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换届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认真查找部机关、内设科室及个人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切实制定防范措施;同时,针对存在的廉政风险,进一步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推进权力规范运行,有效防范腐败现象产生,为各项统战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
回顾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有以下体会:第一,党委高度重视,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政治保障。市委对统战工作十分重视。年初,市委书记姚玉舟亲临我部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年中,安排市委常委担任我部部长,统战部门的
重要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牵头组织和协调各方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常委会多次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统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基本原则。统一战线越是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就越能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第三,各方面关心支持,是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条件。全市统战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大的发展,是与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统战意识、大力支持统战工作分不开的。第四,不断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是做好统战工作的组织基础。通过创建五型机关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级统战部门和广大统战干部做好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世纪新阶段对统战工作的要求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推动我市统战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2年全市统战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
(初稿)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铜陵“四个之城”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于促进全市发展、助推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统战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题主线,着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个大局,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以优势资源打造亮点,以队伍建设夯实基础,积极整合力量,务求工作实效,不断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幸福铜陵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引导全市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十二五”发展献计出力
1、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大对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调研统筹力度。围绕主题主线,就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协商确定重点调研课题,明确
任务分工,通过共同考察调研、专题研讨、联合攻关等形式,既突出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各自特色,又形成建言献策的整体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和反映调研成果,既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为推动相关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发挥积极作用。探索开展与有关部门的深度交流,推动成果转化,确保建言献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能够为科学决策所用。帮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用好党外人士民意直通车,并根据建言献策采纳情况,跟踪推动成果落实,真正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2、为推动转型升级搭建平台。通过召开座谈会、专家辅导、典型引路等方式,总结推广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成功经验,推动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就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发展环境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推动有关部门研究解决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扎实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对接活动,协调组织统一战线成员中的科技专家学者与非公有制企业以“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关系,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科技水平。支持工商联建立健全经济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
牵线搭桥,鼓励其参与国际经贸交流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创新跨越步伐。
3、为保障改善民生献计出力。及时反映和全面掌握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的愿望和要求,帮助解决合理诉求。以民主党派科普志愿者讲师团为载体,支持和协助各民主党派形式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发挥安排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作用,鼓励企业鼓励参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动提高劳动者工资标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感恩行动、光彩事业、社会服务等重要平台作用,不断创新统一战线的新途径、新模式,着力形成品牌效应,扩大社会影响。
4、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资引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和工商联、商会等统战团体在经济界的独特优势,“请进来”、“走出去”,为招商引资、选商引资、引资引智牵线搭桥,实现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友招商,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突破。在统一战线成员中深入开展“提供一条招商信息、提出一条项目建议、引荐一名实力客商、推动落实一个项目”等活动,广泛收集招商线索,充分凝聚统一战线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服务项目建设。坚持开展亲商安商服务活动,建立健全与客商联谊交
友制度。统战干部要固定联系一定数量的客商,不定期深入客商企业了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协调职能部门予以解决。通过结对交友,了解企业客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子女入学等生活难题。突破地域局限,通过海外联谊会、黄埔同学会、台联等组织的载体作用,广泛联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世界各国的经济界人士和工商社团,为引入域外资金项目、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和管理经验、引荐名商名人、助推发展搭建平台。
二、巩固政治交接成果,进一步推进全市多党合作建设事业发展
1、以顺利换届为新起点,协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引导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鼓励新进班子同志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尽快实现由专家、学者、企业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转变,由从事具体专业领域的工作向领域广泛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的转变。其次,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换届中的实际情况,通过规范的程序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代表性、年富力强的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及时纳入后备干部队伍。根据他们的主要经历、专业特长、发展潜力、培养方向等设计合理的培养途径,有的放矢地加强实践锻炼,增强他们对国情市情的认识,磨砺他们的才能。第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继承优良传统为核心,结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换届后新一届领导班子特点,举办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研讨会以及民主党派市委班子成员和民主党派新成员培训班,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协助各民主党派进一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推进“同心工程”建设。
2、继续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认真落实市委与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协商会、通报会、座谈会制度,市委领导与党外人士谈心交友制度,市委统战部部部长与民主党派市委主委联系会议制度,以及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重要活动、民主党派考察调研等制度。邀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就我市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人士安排等,及时向党外人士进行通报。
3、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民主监督。推动对口联系工作。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对口联系工作情况,提出任务
和要求。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紧紧围绕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加强特约参政工作。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约参政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大对市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特约参政工作的指导力度,推动我市特约参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推动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
1、创新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党外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拓宽党外人才发现、推荐和培养工作渠道,逐步落实党外干部实职安排。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抓好重点培训,突出共识教育,切实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异地办班力度,把办学地点放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高度发达的长三角等地区,帮助党外代表人士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推动党外干部挂职锻炼计划纳入全市干部挂职锻炼总体方案,完善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制度。
2、坚持以用为本,做好人才储备。加大对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实践历练,提
高他们的群众认同度和社会影响力。建设和完善党外代表人士综合数据库和各专项数据库,开展综合评价,调整充实后备名单,使结构更加合理。研究完善政协换届党外人事安排政策,努力推动各级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换届与相关换届的统筹衔接,充分有效利用建制内的统战资源。
3、建立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沟通协调,推动建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与有关部门共同负责、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主要领导抓关键、分管领导抓重点、干部人人有朋友的要求,推动完善和落实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统战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谊交友制度。加强与党外领导干部的联系,通过召座谈会、走访所在单位,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协调和解决困难。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的考察、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不断丰富管理形式。
四,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1、大力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认真贯彻中发[2010]16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我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
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健全统战部领导工商联党组和指导工商联工作的机制。加强工商联领导班子建设,帮助工商联切实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工商联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县级工商联和基层商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着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与有关部门联合表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针对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指导工商联加强与工会等的协调配合,推动建立完善企业主要出资人与员工沟通协商机制,形成互利共赢局面。深入开展第三届全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感恩行动和光彩事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加大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力度。加强对高校统战工作的指导,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加大配备党外干部工作力度;深入研究市场化改革给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统战工作带来 的深刻影响,推动建立与企业、高校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密切与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人员的联系,推进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统战工作,扩大代表人士的覆盖面。
五、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
1、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丰富教育手段,宣传典型人物,促进全市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重点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妥善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切实做好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和睦。
2、加强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引导和宗教团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学习培训,深入开展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教育活动,形成爱国爱教共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起作用的爱国爱教宗教界代表人士,确保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
3、维护全市民族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加强民族宗教领导协调机制和基层工作机制建设,发挥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的作用,推动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发挥爱国爱教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有效防范和及时处臵民族宗教领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维护全市大局和谐稳定。
六、深度拓展交流合作领域,活跃海外统战及对台工作。
1、加强与海外侨团、侨商的关系。加强对世界各地统促会、友好侨团和人士的联系,拓展海外统战工作新领域。重点在侨社领袖、华裔新生代、进入住在国主流社会人士中发现和培养代表人士,促进海外华侨华人资源可持续发展。推动同港澳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铜陵对外开放。启动《海外铜陵人》第二辑编印工作。
2、加强铜台交流与合作。加快台湾产业园建设,积极会同全国台企联、市直有关单位及园区做好招商活动。争取全国台企联在我市召开第二届台资企业产业转移对接交流会。争取国台办支持,力争将我市列为两岸交流基地,继续扩大铜台两地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台宣传工作,办好台办网站。借助台湾媒体宣传铜陵,继续提高铜陵在岛内的知名度;积极筹建铜陵市台资企业投资协会。
七、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
1、加强统战理论研究和宣传。结合形势变化、立足理论创新,紧紧抓住影响统一战线发展的重点难点紧迫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加强网络平台、统战刊物等宣传载体建设,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我市统战工作动态、党外人士的理论研究成果。积极主动地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地宣传我市统一战线工作,提升统战工作的社会影响。
2、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坚持用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观察分析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发挥统战工作在凝聚发展力量、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统一战线助推十二五建设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围绕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主题,在建设和谐五大关系、建设六支队伍中,大胆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亮点品牌,使统战工作提升效能、扩大影响。
3、加强统战部门建设。以机关作风建设为动力,以建设五个之家为抓手,以培养“学习型、思考型、民主型、创新型、实干型”统战干部为要求,大力加强统战干部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把握大局、把握规律的本领,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本领,贯彻执行、务求实效的本领。开展统战文化建设,丰富机关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机关。
4、加强基层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大新形势下社区统战工作力度,指导各社区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加强领导、创新载体、务实推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统战工作新品牌。开辟开发区和各产业园区统战工作通道。加强与开发区和各产业园区的联系,推进统战工作进园区,指导园区在网站上开辟统战工作专栏、电子信箱等,宣传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发布统战工作动态。
第二篇:市委统战部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市委统战部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部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认真抓好统战业务工作落实。现将半年来本部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做好统战对象节日慰问工作。今年春节期间,我部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市非公经济人士、党外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台商、台胞、台属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和贫困学生等统战对象进行慰问。据统计,春节期间,我部会同工商联、侨联、致公党等单位对全市范围内的统战对象共490人及部分单位进行了慰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称赞。
2、开展“绩效攻坚年”活动。我部认真按照市委办、政府办下发的《关于印发2010年市开展“绩效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绩效制度,保证了我部的工作能按上级的要求和本部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3、继续做好为非公企业服务工作。在去年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我部认真做好我市非公企业服务工作。一是响应市委、市政府于4月份开展的“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月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和目标任务,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二是深入企业调研,及时向市委、政府反馈企业有关情况。部领导带领本部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分别对广西仲礼瓷业有限公司、广西老田瓷业有限公司、广西精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福厚皮件有限公司等陶瓷、皮革等企业进行了调研,及时把企业的情况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四是组织非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助企工程培训。今年以来,我们组织了三环集团、仲礼公司的两名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助企工程”在南宁的培训。
4、筹备成立“在外商家人士创业促进会”。我部与市政协、市工商联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筹备成立 “在外商家人士创业促进会”。为做好该项工作,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筹备组,深入企业调研,广泛征求非公经济人士意见,及时调整工作计划。通过宣传发动,下发通知等方式,共收集在外商家、创业人士共多人有关资料。
5、成立“市工商业扶贫助学基金会”。4月初,我部与市工商联成立了“市工商业扶贫助学基金会”。基金会的成立对于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构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助学帮困机制,帮助我市优秀贫困高(初)中学生克服生活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6、配合市委做好“创建广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市”活动。我部十分重视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部领导多次带队深入非公企业调研,帮助没有党组织且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对有一定条件但仍不成熟的非公企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创造成熟条件建设党组织。在我部、组织部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7、做好南宁市商会换届指导工作。收到南宁市商会换届请示后,我部高度重视,召开了由市政协、工商联和我部有关人员专题会,成立了指导小组,研究部署了下步工作,为下步换届选举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8、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我部加强了党外干部的教育培养力度,选派优秀党外干部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今年以来选派了外事侨务办邱雄英主任于参加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党外干部合作共事专题研讨班学习。我部认真按照玉市组9号文件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大对党外后备干部跟踪考察力度,使一些较优秀的党外干部脱颖而出,如原新丰镇副镇长傅国鹏,任副镇长刚满一年就被任命为市安监局副局长。同时把一批优秀的年轻党外干部加入到人才库中培养,我们特别注重年轻的党外优秀干部的培养,今年以来共有20名“75”后科级和“80”后普通优秀党外干部加入到人才库中,为党外队伍建设提供了新鲜血液。我部与组织人事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向市委推荐优秀党外领导干部,使我市的党外领导干部的任用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9、落实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一是认真做好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申报工作。我部十分重视做好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向上级争取民族发展资金,支持我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建设,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目前我部已向上级申报了新荣镇六华村村级道路建设资金项目。去年上报的六靖镇大坡村根南道路建设配套资金70000元已获区民委、财政厅批准拨款。二是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宣传月活动。今年5月,我部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宣传月活动,通过版报、标语、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期间,共出版专栏6期,挂出宣传横标30多条,出动车辆30余辆次,分发宣传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资料1份。三是开展市“市、镇、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创建活动。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争取上级专项经费及时到位,为我市的民族工作发挥其作用。
10、切实抓好宗教工作。一是积极组织我市宗教界神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开展以《宗教事务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教育活动,从而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严厉打击违法传教
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积极推动《条例》的贯彻实施。二是做好宗教领域稳定工作。统战部与民族宗教事务局领导深入各宗教团体、各宗教活动场所组织信徒和信众学习通知精神,并对当前各团体和各场所中是否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开展调查研究,就如何做好宗教领域稳定工作进行了部署。三是针对目前乱建庙宇现象有所抬头、宗教造像与民间信仰活动点混为一体,建造规模日趋扩大的情况,我们坚决打击,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把各种宗教不隐定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四是基督教福音堂落成复堂。去年筹资70多万元进行拆旧建新教堂,于2月底新堂建成复堂。五是协调勾漏寺利用宗教节日开展义诊活动。在浴佛节期间,勾漏寺院开展了义诊活动。参加活动700多人,义诊、医疗310多人次,发放药1200多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11、做好对台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待台属来信、来电、来访人次,对他们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作出明确答复。市台办为台资企业送去《员工培训手册》、《原汁原味话》书籍及《非公有制经济政策选编》等法规、政策资料,深受企业欢迎。组织了台资企业参加区人大在玉召开的台资企业调研会。
12、协助民主党派做好政治交接工作。6月12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和市委在民乐镇罗政村举行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挂牌仪式。交接仪式上,赠送了电脑、电视机、农资等价值4万多元物资。交接仪式后,开展了健康咨询、专家义诊、农技咨询、发放药品等惠农服务活动。我部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工作,保证了活动如期进行,圆满完成了任务。
13、认真抓好统战信息、统战理论的研究宣传工作。一是下发《关于开展2010年全市统战理论研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从而不断推动我市统战理论研究工作向前发展。二是积极做好统战信息收集、上报工作。今年上半年,共编辑出版了3期《统战》共500余份,分发到各镇、各街道及市有关单位。向市委统战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等单位发送信息稿件,其中被《广西统战信息》、《广西商会信息》等报刊采用的稿件共6篇。
14、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我部在认真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如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城乡清洁工程、“大招商、招大商”、“绩效攻坚年”等工作,都能很好地落实。
二、存在问题
新成立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虽挂牌在我部,但人员编制未落实,经费少,当前民族及宗教问题日益突出,与建设和谐社会很不相称。台湾事务办公室几年来也未有文任职。
三、意见建议
一是配齐配足民族宗教事务局人员、编制,增加民族和宗教工作经费,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依法行政。
二是落实《中共市委组织部中共市委统战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玉市组9号)文件精神,希望市委尽快按规定在政府工作部门中落实五分之一部门有党外领导干部任职。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7月份组织部分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外出学习考察。
二是年内举办一期“富二代”教育研讨培训班。
三是继续按照市“绩效攻坚年”实施方案做好各项工作。
四是年内做好佛协换届工作,换届后对新的佛协班子成员及各寺院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我市宗教教职人员自身素质水平,维护我市宗教界的安全稳定。
五是配合、指导致公党市委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市侨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六是7——9月指导、协助南宁市工商联商会换届选举工作。
七是指导、帮助“在外商家人士创业促进会”、“市工商业扶贫助学基金会”开展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转。
八是继续抓好玉市组9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力争年内市委按要求配齐配好党外领导干部。
九是加强对“三个统战”工作调研,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三个统战”工作的方法、路子。
十是继续抓好我市的统战信息报道工作。做好统战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工作,继续办好《统战》,使我市的统战信息工作做得更好。
十一是抓好统战系统干部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认真按照《中共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市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北办发〔2010〕32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统战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统战干部的综合素质水平。
第三篇:市委统战部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圆满完成了撤地设市,顺利召开了“三会”,是改革力度最大,经济建设增长最快,知名度提升最快,发展变化最大,大事喜事亮点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市委统战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市第一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精神,紧紧围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紧密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知难而上,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拓展统战领域,加大统战对象培训,开创了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理论学习,使全体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提高
思想认识的提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市委统战部十分重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建立了机关中心学习组制度,每周都安排了专门的学习时间,学习中一是突出了学习的重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点,认真组织统战干部和统战对象学习了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路线、时事政治、党风廉政知识;二是学习方式采用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正确处理了工学矛盾,全体干部认真做好了读书笔记,重点篇目撰写了心得体会;三是狠抓了干部的学风,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有所思,思有所行,行有其果;四是严格学习纪律,办公室做好学习考勤登记和经常性检查工作,检查学习时间是否保证,学习计划是否落实,学习笔记是否认真,并把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作为年终考核干部职工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在统战系统真正树立了良好的学风。通过学习,促进了干部职工思想的解放程度,推动了工作。
(二)狠抓制度建设,使统战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一年来,我部将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规范制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制定了《**市委统战部工作规则》,将《岗位责任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文秘工作制度》、《保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制度》、《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出差报销制度》、《公务活动接待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16项制度装订成册,印发干部职工,做到人手一册。使全体干部职工明确了职能职责,明确了自己该学什么,该做什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又作了细化,注重了上下班考勤、工作学习纪律等具体环节,力求照章办事,并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公务员考评的重要依据,严格奖惩,推动了工作。
(三)以开展三项教育活动为载体,使作风建设增添了实质性内容
我部根据市委、市纪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先后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和转变作风、公道正派、真抓实干
第四篇:市委统战部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圆满完成了撤地设市,顺利召开了“三会”,是改革力度最大,经济建设增长最快,知名度提升最快,发展变化最大,大事喜事亮点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共**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市委统战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市第一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精神,紧紧围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紧密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知难而上,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拓展统战领域,加大统战对象培训,开创了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理论学习,使全体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提高
思想认识的提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市委统战部十分重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建立了机关中心学习组制度,每周都安排了专门的学习时间,学习中一是突出了学习的重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点,认真组织统战干部和统战对象学习了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路线、时事政治、党风廉政知识;二是学习方式采用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正确处理了工学矛盾,全体干部认真做好了读书笔记,重点篇目撰写了心得体会;三是狠抓了干部的学风,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有所思,思有所行,行有其果;四是严格学习纪律,办公室做好学习考勤登记和经常性检查工作,检查学习时间是否保证,学习计划是否落实,学习笔记是否认真,并把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作为年终考核干部职工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在统战系统真正树立了良好的学风。通过学习,促进了干部职工思想的解放程度,推动了工作。
(二)狠抓制度建设,使统战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一年来,我部将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规范制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制定了《**市委统战部工作规则》,将《岗位责任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文秘工作制度》、《保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制度》、《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出差报销制度》、《公务活动接待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16项制度装订成册,印发干部职工,做到人手一册。使全体干部职工明确了职能职责,明确了自己该学什么,该做什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又作了细化,注重了上下班考勤、工作学习纪律等具体环节,力求照章办事,并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公务员考评的重要依据,严格奖惩,推动了工作。
(三)以开展三项教育活动为载体,使作风建设增添了实质性内容
我部根据市委、市纪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先后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和转变作风、公道正派、真抓实干教育活动,均成立了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并通过个别谈心、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在统战对象和退离休人员中广泛征求班子及个人在工作上、思想上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准了差距和不足,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通过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觉悟明显提高,组织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为基层、为统战对象服务的风气更加浓厚,在今年开展的全市机关转变作风督查中,市委统战部的作风建设得到了广大统战对象的高度评价和市委作风督查巡视组的充分肯定。
按照中央统战部的要求,在全市统战干部和统战对象中广泛开展了“三增强”(即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四热爱”(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加深厚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
(四)践行“三个代表”,增强服务意识
一是积极为统战对象服务。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了四次座谈会,认真听取港、澳、台、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族人士、宗教人士、民主党派人士及知名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帮助统战对象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比如“非典”期间,我们购买药品,上门看望台商,鼓励他们安心经营。一年来,协调解决台商的投诉、纠纷和上访16起,多次帮助台商到银行协调贷款,帮助协调安装水管,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得到了台湾人士和亲属的高度赞扬。春节和中秋节来临之前,统战部领导都去看望一些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统战部真正成为各族各界人士之家。
二是积极为基层统战部门服务。统战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基层统战部门人手少、经费紧、工作难度大,市委统战部领导积极想办法,为他们出谋划策,协调经费和编制,并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为宁蒗、永胜、华坪、原**县解决了电脑、传真等设备,尽量改善基层统战部门的办公条件,深受基层统战部门干部的称赞。
三是积极为人民群众服务。市委统战部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一年来,领导班子深入太极乡嘉禾村委会3次,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民意,维护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今年以来,共协调120多万元资金,为嘉禾村实施了铜厂河至嘉禾的水利工程、安居工程、沼气建设工程、电力工程、校舍改造、田间沟渠改造、种猪种羊改良、经济林果种植等项目,为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五)抓重点,攻难点,化热点,促进统战工作的全面发展
我部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突出重点,主攻难点,积极化解社会热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全市的统战工作,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召开了全区统战工作会议。年初在充分筹备的基础上,及时召开了全区统战工作会议,认真传达了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任务,地委分管副书记王洪富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信心,增强了紧迫感。
2.认真抓好**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的协商提名推荐工作。
按照地委对撤地设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了《**市第一届政协委员构成及名额分配方案》,并以地委文件批转下发,认真做好275名市政协委员的协商和提名推荐工作,坚持一切有利于**发展,一切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一切有利于体现政协的职能性质为原则,真正把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群众中有威信、学术上有造诣、对社会有贡献、参政议政能力强、各族各界公认的知名人士推荐吸收为市政协委员,确保了委员的结构和整体质量,使第一届市政协委员的阵容在大团结大联合方面,在代表性、影响力方面都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并形成一个崭新的格局,**撤地设市后,为圆满召开市政协第一届代表大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3.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切实加强统战宣传和信息工作。
针对统战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政策性强的特点,多次深入民族地区、非公企业、宗教场所进行调研,对统战对象特别是非党干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族宗教人士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清了基本情况,建立完善了副科以上非党干部和副高以上党外知识分子的档案,知名外来投资企业基本情况、台商在丽投资基本情况和民族头人、宗教界知名人士的档案,基本掌握了全市统一战线对象的底数。
参照省委统战部下达的调研课题,紧紧围绕当前**统战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以藏区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统战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在加强基层统战部门的调研力度、改进调研方法、提高调研质量、转化调研成果上狠下功夫,向省委统战部上报了《**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调查与思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的民族宗教工作》两篇调研报告。
进一步加大了统一战线宣传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及时报道统战领域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重大事件,同时充分利用《统战简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统战理论宣传,共办《统战简讯》18期,向省委统战部和市委上报信息32条。
4.认真开展民族宗教工作。
立足**民族成分复杂,民族问题特殊,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贫困问题、农民问题、老少边穷问题交织的实际,始终把民族宗教工作列为统战工作的重点。
5.认真做好海外统战工作。
一是将广交朋友、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扩大影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先后接待了台湾妇女菁英文化交流访问团、台北中国大陆研究学会参访团、台湾夏令营参观团、台湾工商参观考察团、少数民族妇女访问团等16批500人次;二是成功召开了**市海外联谊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不断拓展了海外联谊的领域和渠道;三是协助国台办、省台办成功举办了亚洲最有影响的两岸关系论坛和两岸工商论坛,对宣传**,推动两岸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会务工作得到了国台办领导的高度评价;四是加强对外经贸交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推进两岸文艺界的深层次交往,增强对外友好交往,不断扩大对外领域。五是切实关心客商在丽的经营和生活,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向外商宣传**的投资政策,协调解决台商的投诉和纠纷。
6.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工作,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是立足于把**建成非公有制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非公制经济人士在**“二次创业”和经济腾飞中的作用;二是认真筹备,精心组织,成功召开了**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商联领导班子,工作中积极支持工商联党组发挥核心作用,促进新的工商联班子履行好职能;三是经市委批准成立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全市首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班,进一步引导教育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在党的领导下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四是召开了**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领导班子,为拓展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发动非公经济人士投身扶贫事业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组织保障。
7.切实做好党外人士工作。
按照《中共**地委关于进一步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实施意见》,切实搞好了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和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以地改市为契机,认真履行中央、省委、市委赋予统战部门培养、选拔、推荐党外干部的职能,积极向党委推荐非党干部,使厅级非党干部由2002年底的2名增加至5名,处级非党干部增加至16名。在市政协委员的安排中,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规定的比例,党外委员的比例达到了60.4%,党外副主席的比例达到了50%。坚持“重在培养,注重质量”的原则,从基层抓起,从科级抓起,从培训抓起,进一步优化了党外干部的年龄结构、行业结构和知识结构。
今年,在**统战史上是极不平凡,大事多,喜事多,工作任务最重,工作效率最高,工作职能发挥得最广,干部职工感觉最务实的一年,统战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得到了广大统战对象的高度评价,但与市委、省委统战部的要求和其他先进地州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战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方面仍有差距,重点是统战部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的问题在县级统战部门中没有实现零的突破,统战部牵头协调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统战部长列席党委常委会及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二是统战宣传工作不到位,信息工作有待加强。全社会关心、支持统战工作的氛围跟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是个别基层领导对新时期统战工作的职能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制约着统战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基层统战部门工作环境仍较薄弱,硬件设施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是统战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创新意识不强,统战对象的培训、培养、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六)2004年统战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2004年全市统战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市委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局面,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维护民族团结,保持宗教和谐,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上述目标,2004年统战工作的重点是:
1.2月下旬召开2004年统战部长会议,传达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03年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04年统战工作任务。
2.切实加强统一战线两只队伍的建设,继续在统战干部中开展以转变作风、公道正派、真抓实干为主的思想教育活动,在统战对象中开展“三增强、四热爱”教育活动,全面提高统战两支队伍的素质。
3.筹备好5月下旬在丽召开的全省统战部长联系会。
4.切实贯彻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力争在建立统战牵头协调机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市、县区统战部副部长兼任同级民宗局长。
5.认真贯彻省委“8•12”会议精神,切实在四个寺庙中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
6.认真办好**市社会主义学院,立争开办三个培训班,即非党后备干部培训班、党外知识分子培训班、宗教人士培训班。
7.认真贯彻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8.理顺关系,加强管理,争取成立**市佛教协会。
9.加强调研,办好《统战简讯》,切实加强统战宣传和信息工作。
10.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好扶贫点的市级温饱项目的实施工作。
11.充分发挥海外联谊会的作用,立足于**的知名度,广交朋友,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加大宣传,拓宽领域。
四、理论知识及政策法规
1.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团结奋斗。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有12个方面,即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香港和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
2.党对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是“四个服务”,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3.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
领导权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正确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根本保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同样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不同,我们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多民族、多党派、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没有共产党这个核心,就不可能凝聚、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仍然是我国统一战线巩固、扩大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民族、各党派和各界人士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历史已经证明,统一战线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统一战线必然涣散无力,不会有协调一致的步伐。共产党的领导越坚强,统一战线就会团结得越紧密,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一要靠党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党外人士为实现共同任务而奋斗。二要与党外人士平等协商,认真听取意见,接受监督,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党的正确主张。三要尊重党外人士的利益,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具体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四要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4.统一战线的涵义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我们现在讲的统一战线,专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因此,这个统一战线就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成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联盟。
5.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
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的。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不同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所以,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视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这一思想,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其基本特点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国家政权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均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7.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的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新的发展变化。要完成统一战线的各项任务,就必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要对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统一战线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统一战线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二是统一战线的构成将更加多样。三是统一战线成员中的政治意愿将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四是统一战线工作将进一步社会化。五是统一战线工作将广泛运用现代化手段。
8.什么是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统战工作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指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营者本人或者家庭成员劳动为主,由个人支配其劳动所得的一种经济形式。私营经济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雇工为主,并占有剩余价值。我们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主要是指这两种经济成份中的代表人士。
9.努力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10.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同我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观点和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7)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11.新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新时期,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已经成为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民族平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大小、先进和落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杂散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民族团结,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彼此之间以及本民族内部都平等相待,和睦共处,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行为。民族团结是由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各民族的共同事业决定的,也是民族平等的表现和必然结果。
民族互助,是指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反对任何民族一切形式的剥削,主张各民族之间真诚互助、互相支援,以谋求共同利益,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
12.防止和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破坏、分裂活动
第一,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要努力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这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意义更为重要。
第二,要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与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水平,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还要坚持在全社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尤其要注意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第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是西方敌对势力的一贯手段。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敌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是56个民族共同的神圣职责。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依法打击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防范和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
第四,要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利于宗教工作为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继续巩固和发展党与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宗教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宗教界的爱国人士手中。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没有超越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允许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要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的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中,应遵守宗教政策。要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上来。
13.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政策
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一贯实行列宁提出的语言平等原则,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群众性。少数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否被尊重十分敏感,往往把它看作是否尊重他们的民族的问题。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是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对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民族风俗习惯又是发展变化的,不断除旧更新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进步,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就会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显现出落后性,并将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党和国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也尊重少数民族改革其风俗习惯的自由。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是少数民族自己的事情,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决定,由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自己来做,而不能由外力强制或者包办代替。
14.宗教的长期性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存在有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
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和不平衡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宗教根源存在的长期性。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存在的根源消除,宗教的消亡也是必然的,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足以消除宗教根源的程度,宗教还有其存在的条件。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仍将长期存在。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在我国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是宗教赖以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仍然存在。由于人们意识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以及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还需要长久的奋斗过程;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人们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空虚等情况,贫困、疾病、灾害、犯罪等等带来的社会不安和痛苦,以及生命和宇宙中还存在的许多尚未作出科学结实的现象,都可能成为促使人们到宗教中去寻找精神依托的原因和理由。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感到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宿命论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还大量存在。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不仅过去长期存在,将来也还会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宗教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将逐渐减少,最终是要消亡的,但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正如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的:“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世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仰宗教,但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并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的自由,同时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规律。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15.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
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告法》等法律还规定: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公民不分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各民族人民都要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公民在就业上不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广告、商标不得含有对民族、宗教歧视性内容。
中国政府颁布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条例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自主管理,其合法权益和该场所内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侵犯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宗教活动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中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可以应省级以上宗教团体的邀请讲经、讲道,可以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可的场所举行外国人参加的宗教活动,可以邀请中国宗教教职人员为其举行洗礼、婚礼、葬礼和道场法会等宗教仪式,可以携带自用的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进入中国国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中国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与有关国际文书和公约在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基本一致的。《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联合国《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以及《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关于宗教或信仰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公民有宗教或信仰的选择自由,不得以宗教或信仰原因为由对任何人加以歧视,有宗教礼拜和信仰集会及设立和保持一些场所之自由,有编写、发行宗教或信仰刊物的自由,有按宗教或信仰戒律过宗教节日及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促进和保护民族、种族、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的人的权利等,这些内容在中国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并得到实行。
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与联合国人权文书和公约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中提出:“有表明自己选择宗教或信仰的自由,其所受限制只能在法律规定以及为保障公共安全、秩序、卫生或道德、或他人基本权利和自由所必要的范围之内。”《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也提出:“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强暴者,应以法律加以制止。”无论信仰宗教的公民还是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也是一个现代文明和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各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同,这决定了各国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会有不同的特点。中国在强调保护信教自由时,也强调保护不信教的自由,把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在完整意义上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更充分、更全面的保护。
中国政府认为,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而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是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和根本利益。因此,信教和不信教的人们可以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宗教要与其所处的社会相适应,这是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人民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政府倡导宗教要与之相适应。这种相适应不是要求公民放弃宗教信仰,不是改变宗教的基本教义,而是要求宗教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与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相适应。这是符合信教群众和各宗教本身的根本利益的。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邪教组织,打着宗教旗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邪教组织的为首分子或歪曲宗教教义,制造邪说,蒙骗群众,抗拒国家法律、法令的实施,煽动推翻政府;或利用迷信,装神弄鬼,致人死伤;或聚众淫乱,诈骗钱财,严重危害人民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广大人民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对此深恶痛绝。中国司法机关对这类严重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惩处,正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和法律尊严,为了更好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正常的宗教活动。中国司法机关依法惩治犯罪,与宗教信仰无关,中国没有人因为信仰宗教被惩处。当今世界,任何法治国家都不会容忍这类打着宗教旗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16.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回答“宗教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对于“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段话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本质规定性,并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本质特征“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
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就说明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什么超出经验之外、不可捉摸的神秘权能,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这就是说,这些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
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观念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
17.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日渐频繁。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更为快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信仰领域。宗教方面对外交往日益增加的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加紧了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活动,试图通过插手我国宗教内部事务,重新控制我国宗教组织,为“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服务。因此,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是宗教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绝不能麻痹大意。
利用宗教对于我进行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与我争夺信教群众,争夺思想阵地,企图“西化”、“分化”中国。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打着宗教旗号企图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一种是企图控制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在我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发展教徒。这两种情况有时也相互交叉。境外利用宗教的渗透活动渠道越来越多,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涉及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对我国一些地方的社会政治稳定造成不良影响。这些渗透活动的目的是企图搞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越是在扩大开放的形势下,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动摇,越要做好抵御渗透的工作”。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干部对做好抵御渗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危害性。第二、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抵御渗透的领导。第三、针对开放条件下抵御渗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使抵御渗透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第四、增强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原则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增强抵御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牢固抵御渗透的基础。
抵御境外利用宗教的渗透活动,关键是处理好国内的宗教问题,做好国内的宗教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把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巩固和扩大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18.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还指出:“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江长期存在,如果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卜相适应,就回发生冲突。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教道德中的基本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1999年在与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民族、宗教委员座谈时,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相适应”的含义:一是信教群众要遵守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二是宗教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宗教界人士要爱国、进步,要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2001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相适应”的理论,概括为“两个基础”、“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两个基础”,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的政基础:我国各宗教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进步,也为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因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两个要求”,即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两个支持”,即支持宗教界人士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19.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既尊重和保护信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这是最基本的内容。(2)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损害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3)各宗教一律平等。我国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不论信众多寡、影响大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政府对这些宗教一视同仁,不加歧视。(4)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按照这一原则,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的行政、不得干预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得干预婚姻、计划生育等等。国家政权也不能被用来推行或禁止某种宗教。(5)国家保护一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正常的宗教活动。(6)无神论与有神论之间相互尊重。(7)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宗教事务由中国人自己来办,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控制,成为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循的一个原则。我国的宗教团体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下,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并不排斥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宗教组织或宗教人士进行交往。对出于宗教感情的外来援助、捐赠等只要不附带干涉我国内部事务包括宗教事务的条件,宗教组织可以接受。
20.江泽民同志关于宗教工作的“四句话”
这“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21.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又是统战工作对象
(1)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从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来说的。党外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对象,是从党与非党的关系来说的。在新时期,统一战线实质是党与非党的联盟,党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盟,理所当然是统战工作的范畴。
(2)工人阶级内部也存在统一战线。早在1950年,周恩来在全国第一次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有统一战线性质。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期间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党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同时又是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3)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他们是由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其成员大多是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将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民主党派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对象,有利于发展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关系。
(4)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对象有利于根据他们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利益,调动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党外知识分子,尤其是中高级党外知识分子,许多是政治代表人物,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把他们作为统战工作对象,给予特殊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
(5)党外知识分子中的许多人由于家庭和历史的原因,本人或亲属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以及华人有各种联系。做好他们的统战工作,有利于广泛团结和争取台、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促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现,也有利于加强与国外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总之,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对象,并不否认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也不否认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而是在肯定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更好地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照顾他们的利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恰恰表明了共产党对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视。
第五篇:市委统战部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圆满完成了撤地设市,顺利召开了“三会”,是改革力度最大,经济建设增长最快,知名度提升最快,发展变化最大,大事喜事亮点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市委统战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市第一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精神,紧紧围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紧密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知难而上,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拓展统战领域,加大统战对象培训,开创了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s0100
(一)狠抓理论学习,使全体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提高
思想认识的提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市委统战部十分重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建立了机关中心学习组制度,每周都安排了专门的学习时间,学习中一是突出了学习的重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点,认真组织统战干部和统战对象学习了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路线、时事政治、党风廉政知识;二是学习方式采用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正确处理了工学矛盾,全体干部认真做好了读书笔记,重点篇目撰写了心得体会;三是狠抓了干部的学风,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有所思,思有所行,行有其果;四是严格学习纪律,办公室做好学习考勤登记和经常性检查工作,检查学习时间是否保证,学习计划是否落实,学习笔记是否认真,并把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作为年终考核干部职工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在统战系统真正树立了良好的学风。通过学习,促进了干部职工思想的解放程度,推动了工作。
(二)狠抓制度建设,使统战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一年来,我部将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规范制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制定了《**市委统战部工作规则》,将《岗位责任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文秘工作制度》、《保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制度》、《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出差报销制度》、《公务活动接待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16项制度装订成册,印发干部职工,做到人手一册。使全体干部职工明确了职能职责,明确了自己该学什么,该做什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又作了细化,注重了上下班考勤、工作学习纪律等具体环节,力求照章办事,并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公务员考评的重要依据,严格奖惩,推动了工作。
(三)以开展三项教育活动为载体,使作风建设增添了实质性内容
我部根据市委、市纪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先后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和转变作风、公道正派、真抓实干教育活动,均成立了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并通过个别谈心、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在统战对象和退离休人员中广泛征求班子及个人在工作上、思想上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准了差距和不足,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通过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觉悟明显提高,组织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为基层、为统战对象服务的风气更加浓厚,在今年开展的全市机关转变作风督查中,市委统战部的作风建设得到了广大统战对象的高度评价和市委作风督查巡视组的充分肯定。
按照中央统战部的要求,在全市统战干部和统战对象中广泛开展了“三增强”(即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四热爱”(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加深厚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
(四)践行“三个代表”,增强服务意识
一是积极为统战对象服务。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了四次座谈会,认真听取港、澳、台、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族人士、宗教人士、民主党派人士及知名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帮助统战对象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比如“非典”期间,我们购买药品,上门看望台商,鼓励他们安心经营。一年来,协调解决台商的投诉、纠纷和上访16起,多次帮助台商到银行协调贷款,帮助协调安装水管,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得到了台湾人士和亲属的高度赞扬。春节和中秋节来临之前,统战部领导都去看望一些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统战部真正成为各族各界人士之家。
二是积极为基层统战部门服务。统战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基层统战部门人手少、经费紧、工作难度大,市委统战部领导积极想办法,为他们出谋划策,协调经费和编制,并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为宁蒗、永胜、华坪、原**县解决了电脑、传真等设备,尽量改善基层统战部门的办公条件,深受基层统战部门干部的称赞。
三是积极为人民群众服务。市委统战部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一年来,领导班子深入太极乡嘉禾村委会3次,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民意,维护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今年以来,共协调120多万元资金,为嘉禾村实施了铜厂河至嘉禾的水利工程、安居工程、沼气建设工程、电力工程、校舍改造、田间沟渠改造、种猪种羊改良、经济林果种植等项目,为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五)抓重点,攻难点,化热点,促进统战工作的全面发展
我部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突出重点,主攻难点,积极化解社会热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全市的统战工作,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召开了全区统战工作会议。年初在充分筹备的基础上,及时召开了全区统战工作会议,认真传达了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任务,地委分管副书记王洪富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信心,增强了紧迫感。
2.认真抓好**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的协商提名推荐工作。
按照地委对撤地设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了《**市第一届政协委员构成及名额分配方案》,并以地委文件批转下发,认真做好275名市政协委员的协商和提名推荐工作,坚持一切有利于**发展,一切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一切有利于体现政协的职能性质为原则,真正把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群众中有威信、学术上有造诣、对社会有贡献、参政议政能力强、各族各界公认的知名人士推荐吸收为市政协委员,确保了委员的结构和整体质量,使第一届市政协委员的阵容在大团结大联合方面,在代表性、影响力方面都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并形成一个崭新的格局,**撤地设市后,为圆满召开市政协第一届代表大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矗
3.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切实加强统战宣传和信息工作。
针对统战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政策性强的特点,多次深入民族地区、非公企业、宗教场所进行调研,对统战对象特别是非党干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族宗教人士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清了基本情况,建立完善了副科以上非党干部和副高以上党外知识分子的档案,知名外来投资企业基本情况、台商在丽投资基本情况和民族头人、宗教界知名人士的档案,基本掌握了全市统一战线对象的底数。
参照省委统战部下达的调研课题,紧紧围绕当前**统战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以藏区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统战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在加强基层统战部门的调研力度、改进调研方法、提高调研质量、转化调研成果上狠下功夫,向省委统战部上报了《**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调查与思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的民族宗教工作》两篇调研报告。
进一步加大了统一战线宣传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及时报道统战领域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重大事件,同时充分利用《统战简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统战理论宣传,共办《统战简讯》18期,向省委统战部和市委上报信息32条。
4.认真开展民族宗教工作。
立足**民族成分复杂,民族问题特殊,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贫困问题、农民问题、老少边穷问题交织的实际,始终把民族宗教工作列为统战工作的重点。
5.认真做好海外统战工作。
一是将广交朋友、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扩大影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先后接待了台湾妇女菁英文化交流访问团、台北中国大陆研究学会参访团、台湾夏令营参观团、台湾工商参观考察团、少数民族妇女访问团等16批500人次;二是成功召开了**市海外联谊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不断拓展了海外联谊的领域和渠道;三是协助国台办、省台办成功举办了亚洲最有影响的两岸关系论坛和两岸工商论坛,对宣传**,推动两岸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会务工作得到了国台办领导的高度评价;四是加强对外经贸交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推进两岸文艺界的深层次交往,增强对外友好交往,不断扩大对外领域。五是切实关心客商在丽的经营和生活,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向外商宣传**的投资政策,协调解决台商的投诉和纠纷。
6.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工作,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是立足于把**建成非公有制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非公制经济人士在**“二次创业”和经济腾飞中的作用;二是认真
筹备,精心组织,成功召开了**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商联领导班子,工作中积极支持工商联党组发挥核心作用,促进新的工商联班子履行好职能;三是经市委批准成立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全市首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班,进一步引导教育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在党的领导下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四是召开了**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领导班子,为拓展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发动非公经济人士投身扶贫事业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组织保障。
7.切实做好党外人士工作。
按照《中国共产党**地委关于进一步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实施意见》,切实搞好了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和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以地改市为契机,认真履行中央、省委、市委赋予统战部门培养、选拔、推荐党外干部的职能,积极向党委推荐非党干部,使厅级非党干部由2002年底的2名增加至5名,处级非党干部增加至16名。在市政协委员的安排中,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规定的比例,党外委员的比例达到了60.4%,党外副主席的比例达到了50%。坚持“重在培养,注重质量”的原则,从基层抓起,从科级抓起,从培训抓起,进一步优化了党外干部的年龄结构、行业结构和知识结构。
今年,在**统战史上是极不平凡,大事多,喜事多,工作任务最重,工作效率最高,工作职能发挥得最广,干部职工感觉最务实的一年,统战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得到了广大统战对象的高度评价,但与市委、省委统战部的要求和其他先进地州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统战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方面仍有差距,重点是统战部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的问题在县级统战部门中没有实现零的突破,统战部牵头协调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统战部长列席党委常委会及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二是统战宣传工作不到位,信息工作有待加强。全社会关心、支持统战工作的氛围跟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是个别基层领导对新时期统战工作的职能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制约着统战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基层统战部门工作环境仍较薄弱,硬件设施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是统战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创新意识不强,统战对象的培训、培养、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六)2004年统战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2004年全市统战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市委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局面,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维护民族团结,保持宗教和谐,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上述目标,2004年统战工作的重点是:
1.2月下旬召开2004年统战部长会议,传达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03年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04年统战工作任务。
2.切实加强统一战线两只队伍的建设,继续在统战干部中开展以转变作风、公道正派、真抓实干为主的思想教育活动,在统战对象中开展“三增强、四热爱”教育活动,全面提高统战两支队伍的素质。
3.筹备好5月下旬在丽召开的全省统战部长联系会。
4.切实贯彻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力争在建立统战牵头协调机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市、县区统战部副部长兼任同级民宗局长。
5.认真贯彻省委“8•12”会议精神,切实在四个寺庙中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
6.认真办好**市社会主义学院,立争开办三个培训班,即非党后备干部培训班、党外知识分子培训班、宗教人士培训班。
7.认真贯彻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8.理顺关系,加强管理,争取成立**市佛教协会。
9.加强调研,办好《统战简讯》,切实加强统战宣传和信息工作。
10.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好扶贫点的市级温饱项目的实施工作。
11.充分发挥海外联谊会的作用,立足于**的知名度,广交朋友,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加大宣传,拓宽领域。
四、理论知识及政策法规
1.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团结奋斗。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有12个方面,即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香港和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
2.党对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是“四个服务”,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3.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
领导权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正确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根本保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同样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不同,我们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多民族、多党派、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没有共产党这个核心,就不可能凝聚、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仍然是我国统一战线巩固、扩大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民族、各党派和各界人士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历史已经证明,统一战线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统一战线必然涣散无力,不会有协调一致的步伐。共产党的领导越坚强,统一战线就会团结得越紧密,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一要靠党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党外人士为实现共同任务而奋斗。二要与党外人士平等协商,认真听取意见,接受监督,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党的正确主张。三要尊重党外人士的利益,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具体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四要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4.统一战线的涵义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我们现在讲的统一战线,专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因此,这个统一战线就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成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联盟。
5.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
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的。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不同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所以,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视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这一思想,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其基本特点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国家政权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
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均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7.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的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新的发展变化。要完成统一战线的各项任务,就必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要对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统一战线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统一战线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二是统一战线的构成将更加多样。三是统一战线成员中的政治意愿将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四是统一战线工作将进一步社会化。五是统一战线工作将广泛运用现代化手段。
8.什么是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统战工作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指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营者本人或者家庭成员劳动为主,由个人支配其劳动所得的一种经济形式。私营经济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雇工为主,并占有剩余价值。我们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主要是指这两种经济成份中的代表人士。
9.努力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10.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同我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观点和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7)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11.新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新时期,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已经成为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民族平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大孝先进和落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杂散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民族团结,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彼此之间以及本民族内部都平等相待,和睦共处,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行为。民族团结是由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各民族的共同事业决定的,也是民族平等的表现和必然结果。
民族互助,是指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反对任何民族一切形式的剥削,主张各民族之间真诚互助、互相支援,以谋求共同利益,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
12.防止和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破坏、分裂活动
第一,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要努力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这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意义更为重要。
第二,要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与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水平,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还要坚持在全社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尤其要注意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第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是西方敌对势力的一贯手段。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敌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是56个民族共同的神圣职责。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依法打击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防范和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
第四,要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利于宗教工作为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继续巩固和发展党与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宗教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宗教界的爱国人士手中。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没有超越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允许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要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的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中,应遵守宗教政策。要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上来。
13.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政策
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一贯实行列宁提出的语言平等原则,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群众性。少数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否被尊重十分敏感,往往把它看作是否尊重他们的民族的问题。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是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对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民族风俗习惯又是发展变化的,不断除旧更新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进步,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就会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显现出落后性,并将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党和国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也尊重少数民族改革其风俗习惯的自由。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是少数民族自己的事情,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决定,由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自己来做,而不能由外力强制或者包办代替。
14.宗教的长期性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存在有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
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和不平衡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宗教根源存在的长期性。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存在的根源消除,宗教的消亡也是必然的,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足以消除宗教根源的程度,宗教还有其存在的条件。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仍将长期存在。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在我国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是宗教赖以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仍然存在。由于人们意识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以及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还需要长久的奋斗过程;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人们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空虚等情况,贫困、疾并灾害、犯罪等等带来的社会不安和痛苦,以及生命和宇宙中还存在的许多尚未作出科学结实的现象,都可能成为促使人们到宗教中去寻找精神依托的原因和理由。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感到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宿命论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还大量存在。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不仅过去长期存在,将来也还会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宗教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将逐渐减少,最终是要消亡的,但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正如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的:“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世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仰宗教,但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并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的自由,同时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规律。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15.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
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
国势力的支配。”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告法》等法律还规定: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公民不分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各民族人民都要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公民在就业上不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广告、商标不得含有对民族、宗教歧视性内容。
中国政府颁布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条例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自主管理,其合法权益和该场所内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侵犯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宗教活动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中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可以应省级以上宗教团体的邀请讲经、讲道,可以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可的场所举行外国人参加的宗教活动,可以邀请中国宗教教职人员为其举行洗礼、婚礼、葬礼和道场法会等宗教仪式,可以携带自用的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进入中国国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中国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与有关国际文书和公约在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基本一致的。《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联合国《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以及《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关于宗教或信仰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公民有宗教或信仰的选择自由,不得以宗教或信仰原因为由对任何人加以歧视,有宗教礼拜和信仰集会及设立和保持一些场所之自由,有编写、发行宗教或信仰刊物的自由,有按宗教或信仰戒律过宗教节日及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促进和保护民族、种族、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的人的权利等,这些内容在中国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并得到实行。
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与联合国人权文书和公约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中提出:“有表明自己选择宗教或信仰的自由,其所受限制只能在法律规定以及为保障公共安全、秩序、卫生或道德、或他人基本权利和自由所必要的范围之内。”《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也提出:“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强暴者,应以法律加以制止。”无论信仰宗教的公民还是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也是一个现代文明和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各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同,这决定了各国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会有不同的特点。中国在强调保护信教自由时,也强调保护不信教的自由,把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在完整意义上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更充分、更全面的保护。
中国政府认为,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而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是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和根本利益。因此,信教和不信教的人们可以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宗教要与其所处的社会相适应,这是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人民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政府倡导宗教要与之相适应。这种相适应不是要求公民放弃宗教信仰,不是改变宗教的基本教义,而是要求宗教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与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相适应。这是符合信教群众和各宗教本身的根本利益的。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邪教组织,打着宗教旗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邪教组织的为首分子或歪曲宗教教义,制造邪说,蒙骗群众,抗拒国家法律、法令的实施,煽动推翻政府;或利用迷信,装神弄鬼,致人死伤;或聚众淫乱,诈骗钱财,严重危害人民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广大人民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对此深恶痛绝。中国司法机关对这类严重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惩处,正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和法律尊严,为了更好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正常的宗教活动。中国司法机关依法惩治犯罪,与宗教信仰无关,中国没有人因为信仰宗教被惩处。当今世界,任何法治国家都不会容忍这类打着宗教旗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16.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回答“宗教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对于“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段话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本质规定性,并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本质特征
“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
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就说明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什么超出经验之外、不可捉摸的神秘权能,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这就是说,这些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
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观念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
17.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日渐频繁。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更为快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信仰领域。宗教方面对外交往日益增加的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加紧了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活动,试图通过插手我国宗教内部事务,重新控制我国宗教组织,为“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服务。因此,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是宗教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绝不能麻痹大意。
利用宗教对于我进行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与我争夺信教群众,争夺思想阵地,企图“西化”、“分化”中国。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打着宗教旗号企图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一种是企图控制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在我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发展教徒。这两种情况有时也相互交叉。境外利用宗教的渗透活动渠道越来越多,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涉及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对我国一些地方的社会政治稳定造成不良影响。这些渗透活动的目的是企图搞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越是在扩大开放的形势下,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动摇,越要做好抵御渗透的工作”。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干部对做好抵御渗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危害性。第二、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抵御渗透的领导。第三、针对开放条件下抵御渗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使抵御渗透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第四、增强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原则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增强抵御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牢固抵御渗透的基矗
抵御境外利用宗教的渗透活动,关键是处理好国内的宗教问题,做好国内的宗教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把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巩固和扩大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18.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还指出:“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江长期存在,如果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卜相适应,就回发生冲突。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教道德中的基本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1999年在与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民族、宗教委员座谈时,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相适应”的含义:一是信教群众要遵守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二是宗教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宗教界人士要爱国、进步,要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2001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相适应”的理论,概括为“两个基幢、“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两个基幢,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的政基础:我国各宗教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进步,也为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因素打下了一定的基矗“两个要求”,即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两个支持”,即支持宗教界人士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19.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
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既尊重和保护信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这是最基本的内容。(2)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损害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3)各宗教一律平等。我国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不论信众多寡、影响大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政府对这些宗教一视同仁,不加歧视。(4)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按照这一原则,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的行政、不得干预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得干预婚姻、计划生育等等。国家政权也不能被用来推行或禁止某种宗教。(5)国家保护一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正常的宗教活动。(6)无神论与有神论之间相互尊重。(7)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宗教事务由中国人自己来办,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控制,成为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循的一个原则。我国的宗教团体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下,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并不排斥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宗教组织或宗教人士进行交往。对出于宗教感情的外来援助、捐赠等只要不附带干涉我国内部事务包括宗教事务的条件,宗教组织可以接受。
20.江泽民同志关于宗教工作的“四句话”
这“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21.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又是统战工作对象
(1)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从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来说的。党外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对象,是从党与非党的关系来说的。在新时期,统一战线实质是党与非党的联盟,党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盟,理所当然是统战工作的范畴。
(2)工人阶级内部也存在统一战线。早在1950年,周恩来在全国第一次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有统一战线性质。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期间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党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同时又是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3)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他们是由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其成员大多是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将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民主党派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对象,有利于发展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关系。
(4)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对象有利于根据他们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利益,调动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党外知识分子,尤其是中高级党外知识分子,许多是政治代表人物,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把他们作为统战工作对象,给予特殊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
(5)党外知识分子中的许多人由于家庭和历史的原因,本人或亲属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以及华人有各种联系。做好他们的统战工作,有利于广泛团结和争取台、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促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现,也有利于加强与国外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总之,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对象,并不否认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也不否认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而是在肯定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更好地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照顾他们的利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恰恰表明了共产党对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