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先争优活动汇报材料:创先争优谋发展 科技服务促三农
创先争优活动汇报材料:创先争优谋发展 科技服务促三农
创先争优活动汇报材料:创先争优谋发展
科技服务促三农
自XX年7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党委在农业部和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所“一个中心、三个基地、五大学科体系”的发展战略目标,团结带领全所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成绩和亮点
以能力建设为抓手,促进班子战斗力不断增强
1、抓理论学习。所党委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修养。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所党委带头学习,带头谈体会,确保学有成效,有力提高了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执政水平。多次举办党课学习,易克贤书记/所长亲自上课或邀请专家讲课,介绍党的理论知识、所“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关于“三农”和热带作物发展的大政方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认识水平。
2、抓基层组织建设。我所按照有利于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创先争优活动与科技服务有机结合,有利于创新和谐文化建设的原则,重新组建3个党支部,将党委委员配置到各支部,使每个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两年来,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所党委被海南省直工委评为XX-XX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一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易克贤书记和黄贵修副书记分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胡美姣党委委员获“模范党支部书记”称号,谢艺贤研究员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刘奎副所长获“五四青年奖章”,金启安和张红燕夫妇获“文明家庭”称号。
3、抓作风建设。先后制定和出台了所党委工作规则,明确了所党委会、党委扩大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等重要会议制度;通过党委例会制度、民主生活会、职代会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不断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
4、抓责任落实。明确了领导分工及工作职责,梳理推出党政10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人,使所的决策和工作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做到每件事有责任主体,有力地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和班子的执行力,确保了所的工作计划、重点任务和公开承诺落实到位。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所制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成效,是所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1、抓制度建设。完成了党委工作规则、党支部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汇报制度等党建规章制度15项;完成了所工作规则、综合管理、科技、财务、人事、分配、开发管理等方面行政制度41项,有效提高了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了“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到政令畅通、执行有序、保障有力。
3、抓廉政防控体系建设。依据各项重要工作环节,进行廉政风险点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建立了廉政防控体系。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着力点,召开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传达部、院党组廉政警示教育会议文件精神,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迟来的忏悔——李洋系列案件警示录》。近三年来我所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良好,没有发现腐败现象。
4、抓群团工作机制建设。通过个别交流、座谈、会议和重大事项咨询等多种形式,不断完善群团工作机制。紧紧依靠工会、团委、妇联、职代会,团结致公党、农工党、九三学社、民盟等民主党派成员,充分发挥好群团的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如,选用致公党中央委员黄俊生同志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农工党党员彭正强同志为所工会主席,为全所齐心协力构建和谐发展研究所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
以增强科技内涵为抓手,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1、抓顶层设计。一个研究所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定位,所有工作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党建工作也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所党政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基地、五大学科体系”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即建设一流的热带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中心,建立海口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儋州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基地、文昌科技试验与成果展示基地,重点建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入侵生物学、农药学、环境生态学等5大学科体系。并组织专家认真研究植保、环保学科发展趋势,结合热带作物种植情况,超前规划所“十二五”发展战略,科学编制了我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2、抓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XX年,我所在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产出上均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在研项目157项,有9项成果分别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其中“利用寄生蜂防治重大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年发表论文18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22篇,提交专利申请19项,其中4项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在XX年全院单位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XX年科技创新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共组织申报各类国家、部省级科技项目70余项,获立项项目40余项,截止目前获批总经费超过XX万元;共结题或验收项目68项,鉴定成果6项;7项成果获院科技成果奖,5项成果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
3、抓重要科技机构、平台建设。申报并获批“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组织开展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影响评价与风险分析研究中心”两个院级平台的专家论证工作,推动了两个院级平台的建设;加强海南省植物流动医院热科院环植所专家站的建设工作,利用该专家站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4、抓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所”战略,坚持把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XX年以来,引进各类人员36人,其中博士和副高级以上人员25人。特别是XX年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基尔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引进了3名教授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所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目前,所本级职工11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1名,占37.3%;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超过74.6%;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5名,具有硕士学位人员38名,硕士以上的科研人员比例达到73.73%;拥有13个学科的硕士/博士生导师31名;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5名,站长1名;农业部公益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2名,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专家1名。
5、抓科研条件建设。重点推进所海口科研大楼和文昌试验基地建设。目前海口科研大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预计春节前科研主体转移到海口。正在进行文昌基地建设初步设计与概算、施工图审查、规划报建和地面清理等工作,很快开工建设。
以文化建设和民生工程为抓手,促进和谐研究所良性发展
1、抓创新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以“卓越(Excellence)、激情(Passion)、坚持(Persistence)、创新(Innovation)”为核心价值的有环植所特色的创新文化建设,增强了凝聚力,树立了环植人团结奋进的崭新精神风貌。通过各类体育、文艺等活动增加了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配合院工会,与兄弟单位合作,成功举办了趣味运动会、文艺晚会、羽毛球比赛等活动,融洽了内部关系,加强了业务交流。精心组织所党员干部职工参加红歌颂党晚会,积极为职工提供强身健体场所,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关心离退休职工,召开了退休人员座谈会,为他们排忧解难,主动向退休人员汇报所的工作进展,定期向退休人员寄送工作动态。
2、抓民生工程。千方百计为群众分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如认真调研并草拟了在职职工绩效工资发放方案,稳步提高广大职工的福利待遇;落实职工在职培训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在职攻读博士有关历史遗留问题,认真核算并兑现了XX-XX年在职培训人员押金返还、生活费发放等遗留问题;认真做好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认真处理安置人员待遇、工作及生活保障等方面工作,保证了全所稳定局面。
3、抓宣传影响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王庆煌院长关于“宣传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新闻宣传对科研工作的巨大舆论推动作用”等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宣传工作机制,制定和出台了XX年宣传工作方案,建立宣传网络,明确宣传重点,及时宣传研究进展,树立先进典型,精心策划主题,搭建宣传平台,取得良好效果。每2个月制作一期所内宣传栏,定期编印《工作动态》、《服务三农简报》、《创先争优工作简报》等材料。XX年在《海南日报》、《光明日报》、农业部网站上刊登所相关工作新闻近十篇,在院网站发表新闻70余篇,升级和丰富了所门户网站。
以“双百”行动为抓手,促进科技服务成效显著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仅体现在实验室里,更应落实到服务三农、服务田间地头的具体行动上。XX年我所以党支部和党员为骨干相继开展了“百名专家兴百户”、“城乡互联创先争优”、“抗风救灾、恢复生产”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抓“双百行动”。今年上半年,根据所科技优势和学科特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部市县农民增收行动和我院有关科技服务的工作部署,经过认真研究,创造性地开展了“百名专家兴百户”的大型科技行动,组织了近百位专家联系海南近百个农户进行重点帮扶,签订了帮扶责任书,要求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并长期坚持,并将专家的科技入户工作作为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发挥“做好一户带动一村辐射一镇”的作用。“行动”开展以来,我所专家安排了300余次上门指导、电话咨询、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帮扶行动,有效地帮助农户认清发展优势,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支持了部分农资,促进了农户致富,促进了中部市县农民增收。目前,我所“百名专家兴百户”专门网页已开通,促进了专家与农户的及时沟通。陈成副省长高度肯定了我所启动“百名专家兴百户”科技行动,希望我所坚持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并要求认真总结这一做法,发扬光大。
2、抓服务海南冬种瓜菜病虫草害专项行动。9月22日,我所负责组织的服务海南冬种瓜菜病虫草害防治专项行动在屯昌县新兴镇正式启动,并成立了由46名专家组成的病虫草害专业防控队。通过以点带面,全力支撑海南冬季瓜菜的生产,安排病虫草害防治专家现场指导、及时发布灾情预警信息,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确保海南作为全国冬季菜篮子的稳定供给。为此,陈成副省长专门批示“科技行动开展得好,有措施、有行动、有成效”。
3、抓科技救灾专项行动。今年第17、19号强台风“纳沙”与“尼格”在国庆节期间相继登陆海南,给海南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我所迅速动员,科学组织,成立“防风救灾”指挥部,领导干部坚守一线,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组织广大职工对办公区域行道树、断枝落叶、试验大棚等进行清理,对室外实验设备进行加固。同时,派出15批次近百名专家到儋州、海口、文昌、屯昌、琼中、昌江、东方和湛江遂溪等地开展灾情调查,指导救灾;紧急调剂一批农资送到农民手中,为恢复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10月18日,与儋州市政府合作,在木棠镇举行冬种瓜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儋州市各乡镇的100多名农技人员、农户代表参加了培训,欧阳顺林副书记、儋州市张广英副市长亲临培训班讲话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4、抓“城乡互联”。所党委积极响应儋州市开展“城乡互联
创先争优”活动的号召,与木棠镇木棠村党支部结对,安排专家到该村指导生产,邀请木棠镇领导和农技人员、农民到所参观座谈。赠送党建和科技图书1000余册,支持该村建设农村图书馆。“纳沙”强台风过后,我所专家第一时间赴该村了解灾情,指导生产。
二、主要经验
我所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经验如下:
1、党委高度重视是前提。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内在要求。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深化对党的认识至关重要。我所党委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作为学习重点,带领广大党员通过学习践行党纲党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进一步增进对党的感情,把党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进一步增强先进意识,始终保持先锋队的本色,做到完成工作任务干在前面,开拓创新闯在前面,团结协作做在前面,名利地位让在前面,营造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2、实现科学发展是核心。发展是硬道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任务为中心,在为科学发展增动力、人民群众得实惠、基层党建上水平方面取得新的实效。我所党委突出抓住“发展”这一主题,认真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发展的优势和学科发展的趋势,充分运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规划、措施,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使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长期坚持、逐步落实,让干部职工实实在在看到了发展,看到了单位的成长,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和荣誉感。所党委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引导党员模范带动群众完成各项任务,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
3、明确工作重点是抓手。研究所的工作重心是科技创新,是服务三农。所党委、所领导班子组织广大职工参与所发展思路大讨论,明确工作重点,提出了XX年重点工作计划、党委重点工作计划和十大重点工作,并对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同时,借助宣传,做到人人尽知,形成了良好地工作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规范党政管理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成效,确保整个研究所快速有序的发展,真正建成“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一流研究所。
5、促进干群和谐是保证。创先争优活动既是全体基层党员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也是党联系和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所党委以人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问计于民,注重倾听民声,集中民意,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变成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又把创先争优活动的方案和内容拿到群众中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吸引群众参与,欢迎群众监督。
第二篇:创先争优谋发展,扶贫助困促和谐
创先争优谋发展,扶贫助困促和谐
一位央视主持,曾满腔热血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们眼睛常满含热泪,因为我们热爱这片土地,因为这个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关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
在我们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人都争先发展,追求物资,追求富贵,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大城市里,在我们居住的区域里,还是有一群生活困苦,日子惨淡的贫困人民,而我们作为他们的“邻居”,他们的同胞,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尽己所能,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能温暖地度过他们的春节。
这个寒假,得知太和镇的轻出帽业企业一直有一个慈善部门,有组织地资助和慰问太和镇的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居民,因此,经过申请以后,得到一个可以跟随这个慈善部门去资助和慰问这一群体的社会实践机会,以下是本次实践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企业所在的太和镇,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1个行政村,无贫困村委会。据企业今年最新调查数据得:全镇总户数达12342户,总人口有31345人。家庭生活困难居民占全镇人口大约为2%。无劳动能力76人,不赡养、抚养老人86人。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生活困难人员*人,在2010年享受到低保的人有*人(其中遗属*人,特殊政策享受低保*人残疾人*人,下岗失业*人,无劳动力*人,老年人*人,学生*人,红袖标*人,其他*人)。
在太和镇中,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是居民文化程度低,无劳动技能;二是部分居民年老体弱或由于患病原因,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因病反贫;四是就业难;五是上学的孩子多,造成家庭压力大。
截止2011年2月,该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户,约有*人,月发保障金*万元。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情况
(一)企业内组织机构完善,各人员职责明确。
根据太和镇的人民的现实情况,轻出帽业企业设立了社会慈善事务办公室及爱心捐赠站等职能管理服务部门。同时,还根据每年的数据调查制定了扶贫助困工作计划和相应的考核细则以及目标责任书。
根据轻出帽业企业内各部门的工作的不同和人员的变动情况,完善和调整了低保工作领导小组、扶贫助困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组织机构完善健全,管理服务科学规范。
(二)扶贫助困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管理情况。
轻出帽业企业的扶贫助困资金主要用于扶贫助困、救灾救济、慰问等民生保障的各方面。在企业参与工作的一个月时间里,根据企业内部数据统计得:这一个月里,企业累计投入*元,其中低保资金*元,大病救助金*元,贫困户医疗补助金*元,大米*元,面粉*元,棉被*元,燃气*元,特困户补助金*元,廉租房补贴*元。
综合使用情况:保质保量地做好了城镇居民低保金发放工作,准时准点完成了2月份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根据二次调查的资金到尾情况,本月份由资金发放组,通过对在太和镇过年居民的人数及住址的年前调查,在1月25号由企业组织向低保居民进行发放。在发放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三无人员、残疾人,居住环境较差的低保户进行了交流和慰问,不仅确保了所有计划内的低保户人员在该日收到低保金,还让他们感到了冬日里的一丝温暖。
(三)把扶贫助困的企业计划落到实处。
轻出帽业企业还制定了贫困居民对象走访慰问实施方案,要求部门分组,按照“宝联负责“的原则,按规定严格使用企业下达的走访慰问经费,采取发放实物和慰问金的形式,对弱势群体、老弱病残者进行救助慰问。
1、在今年春节期间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根据太和镇慈善协会的倡议,轻出帽业企业在2011年春节期间和镇上其他合作企业组建了太和镇慈善协会,在全镇开展了“奉献冬日温暖——爱心一日捐”活动,向镇上的三无人员、老弱病残者、家庭压力过重及弱势群体等进行捐款。企业的全体职员、社区群众及部分商会组织共捐款34058.6元。
2、在春节前,就开始设立冬日爱心捐助站(爱心小超市),并正常有序进行。向企业慈善部门了解得,2010年,太和镇共开展了5次有组织的捐赠活动,再加上平日里接受的群众的捐献物资,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衣物*件,发放捐赠物资*件,受助群众*户,人数*人,进货*批,价值*元。
3、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在小年夜、年三
十、年初一及元宵节期间,轻出帽业企业领导率领部分慈善部门人员对镇上的贫困居民、残疾人、危重病人、孤寡老人、三无人员、现役军人、烈军属、革命伤残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慰问活动。共计慰问64户,慰问看望贫困居民120人次,残疾人20多人次,发放慰问品或生活必需品32件,慰问金3000元。此外,企业为了让镇上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制订了包联贫困户帮扶工作制度,有意愿且收入较高的职员包联两户贫困户,每月定期看望包联对象,及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给予帮助,解决困难。
4、开展了疾病救疗救助,今年春节,企业投入疾病救疗救助的资金5000元,使两名糖尿病老人得到及时的救助,3户贫困家庭得到医疗补助金。
(四)春节慰问老人总结
同行的慈善部门的工作人员说,这里的老人的冷暖和生活一直牵动着她们的心。假如我没有亲自接触到那些慈善的老人,我是很难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凄清。老人是世界和时代的尊者,全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发扬尊老美德,关心、关注、关爱他们,为他们的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献上一份爱心。
(1)第一位贫困老人:姚奶奶,94岁。目前姚奶奶自己一日居住在一间小平房,她听力有些障碍,偶然精神状态不良的时候,还需要吃一些药物维持。然而,近期老人进行身体检查时,查出了患有胆结石。但是由于姚奶奶岁数大了,医院不敢为她进行手术治疗,只能每天依靠药物治疗,目前在家休养中。我们此次前往,为奶奶送上了棉衣棉鞋棉被以及部分食品如糖、苹果、饼干、火腿等。
(2)第二位贫困老人:李爷爷,76岁,一生未婚。现在和哥哥及嫂子在一起艰难生活。李爷爷早些年由于工作的原因,落下了股骨头坏死的毛病,导致现在行动不便,个人生活自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此次前往,给这个家庭送去了一些钱,以及冬天保暖用品及食品,希望能够让他们的春节过的好。
(3)第三:这是在一个较小的敬老院中,目前这家敬老院生活着5位老人,其中有三位老人是残疾,当中年龄最小的老人52岁,年龄最大的老人72岁。他们居住在村委会安排的两间小平房。这几位老人,没有儿女,没有财产,更没有任何的劳动能力。目前这几位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是通过敬老院向区政府申请,才得到政府出资照顾。但是,由于资金的不到位,他们常年的事物就只能是面和咸盐了,就连最基本的食用油都没有,而至于基本的蔬菜或者肉就更是奢望了。当我们去到他们住的两间小平房里的时候,其中一间没有任何的暖气设施,冷的我们在房间里都待不住,更何况,这几位老人的衣物和棉被是如此的单薄!在我们去的时候,有位盲人老人说自己病了,想要吃个苹果,他已经好几年没吃过了。在之后和他交谈中得知,他的一个同伴在20多天前刚刚去世,然而,如果他的同伴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其实还可以活的更久些!他们所居住的房子里更是没有水源,水龙头早已不知道坏了多少年,而且就算修好了,也不会通自来水,所以老人们的用水就需要靠给他们做饭的一位妇女给他们挑水用,然而挑来的水大部分用于做饭,为了省水,老人们的脸有时候是一个礼拜都没有洗,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让人极其心痛的脸。
若不是亲眼所见,平时好吃好穿的我们。根本不相信现在还会有如此可怜的老人,只能用“太惨“来形容他们的生活,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怀!需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我们的爱心!
创先争优是我们新一代人为美好生活做得不懈努力。扶贫助困则是我们新一代人为他人的美好生活所必须付出的。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就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
第三篇:创先争优服务三农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玉祁街道农技站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全面贯彻执行各项农业发展措施和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扎实开展各项惠农活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高度重视绿化公益事业,辖区内绿化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景观效果好。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植树质量好,成活率高,成效显著。一是结合“河长制”,河道绿化稳步推进,建设了中澜港、西澜港、横河、大渎港、周家圩河高标准的河道绿化林带,绿化总长度近万米,新增绿化面积100亩。二是绿色通道上档次,完成沪宁高速、城际铁路两侧80米宽的绿化带,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景观林带面积近2000亩,同时还结合实情,处理好土地流转等矛盾,上下联动,扩种村级生态防护片林300亩。三是配合绿色家园建设,成功创建了13个无锡市绿色家园示范村,强力推进村庄绿化。至今,我镇绿化总面积达13291亩,绿化率为22.5%,2、围绕增强“服务三农”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三服务”观念,一是积极宣传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落实好各项农业补贴,实现农业参保率100%。二是指导好栽培新技术和新农艺,努力搞好病虫草综合防治,定期编印农技信息,并分发到村,准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让农户第一时间清除病虫害。结合帮扶结对,搞好科技入户工作,确定科技示范户60户,积极发挥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的作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稳定和农业增收。对有一定困难的养殖户、种植户,采用定期走访、座谈会、养殖培训班、服务下乡等形式,为广大农户倾力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四是加强农技培训,先后组织各类农业培训达500余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涉及蔬菜、水产、水稻和安全生产等。
3、围绕农业生产“三大”安全,提高工作业绩。
围绕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积极推进种子执法年活动,强化种子质量监督,加强水稻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预警;围绕农产品安全,确立一支监管网络队伍,做好台账、检测监管工作,有效提升质量监管水平,通过加强生产环节检查力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频率,加强农产品产地监管,推进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度重视面源治污工作,围绕农业生态安全,积极推进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养殖业环境整治,投入200万元,实现奶牛全部退养。投入近百万元,对猪场进行全面整改,减少农业养殖污染源,促使畜禽养殖向生态、绿色、环保转型。
4.积极申报和完成了无锡市农业菜篮子工程。积极开拓高效农业园区,确立了2000亩的无公害水产生产基地,1000亩的富康生态园,300亩的高效蔬菜大棚基地和蓉东的水芹产业园,把高效经济作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新的空间。积极鼓励合作社的创建,开展联系帮扶活动,扶持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农技站 2010.10
第四篇:创先争优谋发展 维护稳定促和谐
创先争优谋发展
维护稳定促和谐
201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突出党建引领各项公安工作,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党委、支部上下联动,党员民警加强互动,抓党建、促队建,抓党风、正警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丰收。
一、多措并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我们坚持“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促发展”,推动公安队伍向忠诚无畏、创新学习、规范理性、和谐发展型转变。
一是理顺党支部关系。结合局机关党员人数增加,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后人员变动等实际,局党委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符合条件的市局机关内设部门全部单独建立党支部,党支部由原来的16个增加到20个。及时调整充实了各党支部领导班子,党组织负责人全部由部门党员行政负责人或同级党员干部兼任,进一步提高议事、决策质量和效果。
二是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建立了党费收缴、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等制度。层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坚持“三会一课”不打折、组织生活不间断、工作程序不简化,整体推进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扩大学生党员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全面发展,全局共有党员349人,占全局民警数的86%,科级以上党员占95%,党员干部成为民警队伍的中流砥柱。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机关党建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与党支部签订《昭通市公安局机关党建工作“五好”目标管理》、《党风廉政建设暨机关作风建设责任书》、《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把考核结果作为党支部、党员民警评先评优、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使党建工作有抓手、有奖惩,使党建工作与公安中心工作思路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共开展集体廉政谈话、任前谈话等480余人次,开展述职述廉42人次,进行诫勉谈话20人次,开展警容风纪明查暗访680次,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35个(次)。全市公安机关共发生(发现)民警违法违纪案件5起,涉及民警6人,同比分别下降75.0%和82.9%。
四是加强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市公安局党委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以“六好”(即选个好所长、配个好班子,建个好机制、给个好环境,创造好条件、营造好氛围)为目标的《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安派出所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力推进公安派出所班子建设和业务工作。
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市局下派了14名科级干部、各县(区)公安局选派11名同志开展双向挂职锻炼;拓宽选人用人范围,将市局空缺的警令部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法制处副处长3个科级职位及12个空缺科员职数面向全市公安机关进行选调,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15位来自基层公安机关优秀同志脱颖而出;推动警力下沉,选派11名年轻民警到昭阳区城区派出所锻炼;制定下发了《中共昭通市公安局委员会关于新录用民警首任岗位工作锻炼办法》,规定凡未到过基层所队锻炼的四十岁以下民警及新录用民警必须到市看守所、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进行工作锻炼。
六是改革完善民警绩效考核工作。将所有工作任务分解到岗,设定刚性目标,提出硬性要求,做到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指标化、指标数字化,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实现“工作任务人人挑,个个肩上有目标”;严格兑现奖惩,奖优罚劣,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七是全警大培训深入推进。2010年,共组织民警参加公安部、省公安厅组织的培训27期,培训民警431人次,市局共举办治安民警、法制业务骨干、信息化应用等各类培训36期,培训民警2391人次,各县区也结合实际举办了各类业务培训班,呈现出全警高度重视、全警积极参与、全警主动推进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齐抓共管的大教育大培训格局。
八是公安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制定下发了《昭通市公安局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新闻宣传工作的决定》,精心策划了“抗旱救灾”等重大活动、“3.19”非法经营案等重特大案(事)件的宣传报道活动;成功处置了镇雄“1.18”杀人案等一批社会关注、舆论重视的案(事)件;积极抢攻主流宣传媒体,在继续办好《昭通警方》、《警方报道》的同时,有1158部(幅、条)新闻(专题片)稿件被中央电视台、《人民公安报》等中央、省级以上媒体刊(播)发;成功选树了“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巧家县公安局小河派出所和云南省第二届“百姓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马兴旺同志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立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九是警营文化建设氛围浓厚。充分认识到警营文化在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陶冶情操、增强素质、树立形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创新举措,努力丰富警营文化,着力打造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警队。成立了警官俱乐部,盘活了昭通警校、强制戒毒所等部门和警种资源,建立文艺排演、体育运动基地,组建了艺术、文学、体育等5个团队。警官艺术团组建以来,着力在打造反映昭通警方精神风貌的精典文艺节目上下功夫,推出的“青春的舞步”、“红绿灯下”、“乌蒙硬汉”等节目,在“和谐颂”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中,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及一线民警的广泛好评。
十是做实从优待警工作。市公安局党委认真落实关心关爱民警的10件实事。修改完善了《昭通市公安机关表彰奖励实施办法》,及时选树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共有79个集体和131个民警受到县级以上表彰。认真落实民警年休假、体检制度,积极开展民警优抚工作。积极做好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和加班补贴发放工作。
二、抓结合,突破瓶颈增实力
我们将党建工作与“三项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在制约公安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上下功夫、谋突破,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一是创新勤务工作模式,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明显提升。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育转型、历史问题积累带来的社会矛盾凸显、高危、高发的社会维稳需要,我们建立健全了应急处突机制,构建了应急处突梯队建制,确保优势警力出现在关键节点,为圆满完成巧家“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11.5”节点时期移民维稳、抗击特重低温冰冻雪灾等工作任务和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性事件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在处置 “11.02”群体性事件中,面对移民维稳与事件处置“两线作战”的考验,仍保证了必需的警力集结,反应快速、研判准确、决策正确,最大努力防止了事件的升级扩大,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充分肯定。在抗击昭通历史同期34年之最的特重低温冰冻雪灾工作中,我们举全警之力,历时30余天集结投入警力1.3万余人次,确保了30余万辆次车辆从渝昆高速路安全通行,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肯定和表彰。
二是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队伍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我们紧紧抓住创新这一推动公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全力推进管理创新。各级各部门围绕中心、创新有为,亮点纷呈、实效明显,创出了工作新特色,累聚了工作新优势。紧紧围绕第一要务,市局推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十条举措,鲁甸县局推出了服务群众“五字”工作法,巧家、镇雄、彝良等县局也推出了服务发展举措;不断推动警力、装备等警务资源整合,水富县局着力构建“五大警务作战单元”;努力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公安工作,市局科技科自主研发的网络运行侦测系统获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永善县局紧贴实战推出了视频接访等创新举措;牢牢把握现代传媒规律,市局组建了警察公共关系顾问团,整合政工、交警、消防和网安等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力量,成立新闻宣传中心,增强了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成功处置的“8.29”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11.02”群体性事件等一系列涉警舆情,充分显示了我们在应对处置涉警舆情方面的成熟和理性。
三是加强公安信息化工作,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公安机关紧紧抓住信息化这一新型警务革命的牵引,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来抓。提出“再穷不能穷信息化”,崇尚节俭、艰苦奋斗,市局带头努力压缩非保障性支出,全市共投入信息化建设4899.35万元。整合专业人才,创建专家组,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咨询、论证、建议等作用,保障了警综平台、110接处警平台等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建立健全“六个必查、七项必录、八类必采”等基础信息采集、录入、查询、比对和应用机制,组织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大会战,改变了2007年以来基础信息采集一直处于全省倒数第一的现状。加强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信息化应用技能与晋升晋级、提拔任用、评先评优对接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信息导侦能力不断增强,精确打击水平不断提升,发布预警信息2.9万条,协破案件占破案总数40.9%,运用信息化手段成功侦破了 “9.16”绑架案等一批大要案件。
三、抓成效,维护稳定促和谐
我们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始终把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增强打击实效,做实防范控制,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明显提升。坚持以打开路,创新打击机制,推行市、县区公安局和派出所打防“两抢”犯罪责任制,组建扫黑除恶暨打击“两抢”犯罪特别行动队,持续组织开展“冬季铁拳行动”等严打整治斗争,刑事案件破案数、抓获作案成员数同比上升19.5%和14.7%。提升对黑恶势力犯罪的发现和打击能力,在侦和侦结涉黑涉恶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2名,破获刑事案件285起,同比上升150%、131.6%和307.1%;落实命案侦防工作责任制,命案发生率、致死人数同比下降18%和11%,现行命案侦破率上升6.34%;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毒品案件破案数、缴毒数、抓获数创历史新高,同比上升26.5%、37.8%和28.6%。同时坚持以打促防、以防促建,着力做实治安防控。本着“缩小作战半径,科学合理布警,推动警务前移”的原则,拟增设的29个城区派出所已批建13个;推动市、县区公安局和派出所三级平面化作战、平行化防控,推行街面屯警,强化街面岗亭卡哨建设,织密防控网眼,依托信息化推动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升级,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升,一年来全市“两抢”零发案天数70余天,街面“两抢”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上升7.3个百分点,社会治安形势为近年来的最好时期。
我局在党建工作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只是初步的。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期望相比,与日益复杂艰巨的工作任务要求相比,党建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用“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对照,还需加倍努力,进一步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拓宽载体、加倍努力,以党建工作引领公安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队伍建设,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推动全市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昭通富民强市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创先争优谋发展 立足三农争一流
简介
创先争优添动力 科学发展谱新篇
莲池村委会位于永仁县城东南郊,距县城4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农户 947户3487人,有9个党支部97名党员,全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瓜果飘香,素有 “鱼米之村”、“特色农业生态村”的美誉。
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2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6元。在开展创新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五个一千”(一千亩香葱种植、一千亩番茄种植、一千亩葡萄种植、一千亩商品蔬菜、一千亩油橄榄种植),“二个一万”(年出栏肥猪一万头、年出栏仔猪一万头),三个精品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村、生态农业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发展思路,以“支部创新创业创特色、党员争先争优争亮点”为主题,致力于发挥村党总支的五大功能,帮助农民增收入、建新村,带头示范创文明、促和谐,全村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加快莲池村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新莲池的步伐。
发挥“主心骨”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注重发挥村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强化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建立村党支部、村委会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推进“双规范“制度落实,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使村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分工不分家;健全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和党员大会议事制度,调动村民、党员参加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快村民自治的进程;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明确公开内容、方法和途径,做到内容、时间、形式、制度“四统一”,突出解决不公开、假公开、公开质量不高的问题,切实做到了集思广益;同时建立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将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大额财务开支、集体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全部纳入民主管理范围,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工作的运行,固本强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发挥“助推器”作用,引领经济发展。村党支部以以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以村支部书记为核心、以村两委干部为主体,带头招商引资、带头上项目、帮助贫困户找门路的发展新格局,注重将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成功闯出了一条适应本村实际的带头致富、共同致富之路。开展村级党组织“产业链上建支部、育先锋、促增收”主题实践活动,整合土地资源,搞好综合开发利用和土地流转,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党员示范领办、干部一线服务等措施,发展以种养殖为主的支柱产业,培育年收入 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带头人 名、年收入 万元以上的党员创业先锋 名。探索党组织服务发展的有效途径,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探索产业协会(支部+协会+农户),产业党支部3个、2009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元,实现村集体经济5万元,力争到2010年底达10万元。
发挥“先锋队”作用,夯实基础设施
村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办实事、打硬仗,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集中力量建设“六小”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村级党组织以水利、交通、电力、设施农业为重点,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整合资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整村推进,财政一事一议奖补等项目工程。争取国家投入资金467.87万元对19个村民小组开展以村间道路路面硬化、居民墙体亮化、田间沟渠条件改善、人畜饮水工程完善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田间配套43.55万亩,完成高 2
新节水24.64万亩,完成2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善农村交通设施,新建通乡、通村公路1255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加大人居环境改造力度,建成沼气池1.19万座。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项目的建成使全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基层阵地建设稳步推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村人民满怀信心阔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挥“服务员”作用,融洽党群关系。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村党支部坚持把群众愿望与心声作为工作第一原则,积极为民办实事、解民忧,为村民公共事业谋福利。整合乡镇基层站所职能、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对群众来访实行“窗口集中接待、书面分项转办、承诺服务事项、限期反馈结果、跟踪问效督办”的“一个窗口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工作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了很大方便。村级党组织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暖民心”为主线,深入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安百家心、帮百家富”为主题的“党心连民心”党性实践活动,变群众上门“找”为干部下去“办”,累计走访入户 万户,征求意见建议 万条,处理遗留问题 多件,主动代办事项 次,帮助农户发展致富项目 个。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向群众承诺事项 多项,名无职党员认领了党员奉献岗位,已落实承诺事项 万多项,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件,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发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大力培育“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文明群体,评选十星级文明示范户 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户 户,结合开展“优秀家庭党员”、党员 3
科技示范户、“党员中心户”引导周围党员群众在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活动中摒弃旧俗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党员群众尊老爱幼、以诚待人、诚信经商、关爱他人、感恩社会,推动农村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组织号召党员群众对房前屋后、道路庭院、公共场所等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目前,已完成了10个生产小组,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清理卫生死角80处、生活垃圾500多吨,营造了优美人居环境。营造了人心思进、崇尚美德、追求文明的良好风气。以村干部为主体,组建村民道德评议员12个充分运用政策宣传、法律调处、感情化解等方式,民事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全村处处呈现人心思富、邻里和睦、安乐祥和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已经54户农户的房屋改造,同时村委会里还扩建了村级活动中心、配备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支部广播室等。这些设施的配备不仅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农业文明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场所而且也为推行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有效载体。
围绕“强素质”这个根本,采取“四抓”措施,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抓培训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抓实”:抓实帮学帮教,请领导干部上党课、作报告,邀请专家专题辅导,组建政策理论宣传队到基层帮学、帮教党员干部;抓实阵地培训,充分发挥“两校”一中心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阵地作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今年共举办村党员干部培训班3期,培训250名,抓实远程培训,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纪法规、政策时事、实用技术等宣传培训。抓管理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强化”:强化廉洁教育,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上党课、剖析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廉政谈话、开展廉政承诺等形式,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自觉性;强化队伍结构。注重培养和吸收符合 4
条件的毕业回乡学生、退伍军人和优秀的农民入党,发展农村青年党员 人,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采取台账管理、属地管理、信息化管理、延伸管理等方式,利用春节期间对流动党员进行培训,年终进行考核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抓活动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活动”:开展正反教育活动,树立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同时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力度,进一步净化党员队伍;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市创建“五好”乡镇党委9个、“五好”党支部49个。同时加大对软弱涣散的党支部进行整顿的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农村群众文艺表演队伍,以歌舞、小品、快板等文艺形式,演出了反映农村新变化、新风尚、新景象等内容的节目,实现了村村有文艺队伍、个个节日有文艺活动、次次活动有创新节目、群众广泛参与的目标。抓制度提高素质。重点推行“四项制度”:在全市推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切实保障党代表参与讨论决策的权利;推行党员代表议事会议制度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断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建立村务活动监督小组,强化群众对村务活动的监督;推进党员服务承诺制,提升党员“双带”能力。
以“支部创新创业创特色、党员争先争优争亮点”为主题,致力于发挥村党总支的五大功能,帮助农民增收入、建新村,带头示范创文明、促和谐,全村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加快莲池村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新莲池的步伐。发挥“主心骨”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注重发挥村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强化村两委班子自身建
设。建立村党支部、村委会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推进“双规范“制度落实,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使村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分工不分家;健全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和党员大会议事制度,调动村民、党员参加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快村民自治的进程;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明确公开内容、方法和途径,做到内容、时间、形式、制度“四统一”,突出解决不公开、假公开、公开质量不高的问题,切实做到了集思广益;同时建立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将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大额财务开支、集体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全部纳入民主管理范围,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工作的运行,固本强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发挥“助推器”作用,引领经济发展。村党支部以以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以村支部书记为核心、以村两委干部为主体,带头招商引资、带头上项目、帮助贫困户找门路的发展新格局,注重将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成功闯出了一条适应本村实际的带头致富、共同致富之路。开展村级党组织“产业链上建支部、育先锋、促增收”主题实践活动,整合土地资源,搞好综合开发利用和土地流转,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党员示范领办、干部一线服务等措施,发展以种养殖为主的支柱产业,培育年收入 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带头人 名、年收入 万元以上的党员创业先锋 名。探索党组织服务发展的有效途径,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探索产业协会(支部+协会+农户),产业党支部3个、2009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元,实现村集体经济5万元,力争到2010年底达10万元。
发挥“先锋队”作用,夯实基础设施
村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办实事、打硬仗,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6
集中力量建设“六小”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村级党组织以水利、交通、电力、设施农业为重点,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整合资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整村推进,财政一事一议奖补等项目工程。争取国家投入资金467.87万元对19个村民小组开展以村间道路路面硬化、居民墙体亮化、田间沟渠条件改善、人畜饮水工程完善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田间配套43.55万亩,完成高新节水24.64万亩,完成2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善农村交通设施,新建通乡、通村公路1255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加大人居环境改造力度,建成沼气池1.19万座。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项目的建成使全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基层阵地建设稳步推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村人民满怀信心阔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挥“服务员”作用,融洽党群关系。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村党支部坚持把群众愿望与心声作为工作第一原则,积极为民办实事、解民忧,为村民公共事业谋福利。整合乡镇基层站所职能、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对群众来访实行“窗口集中接待、书面分项转办、承诺服务事项、限期反馈结果、跟踪问效督办”的“一个窗口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工作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了很大方便。村级党组织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暖民心”为主线,深入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安百家心、帮百家富”为主题的“党心连民心”党性实践活动,变群众上门“找”为干部下去“办”,累计走访入户 万户,征求意见建议 万条,处理遗留问题 多件,主动代办事项 次,帮助农户发展致富项目 个。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 7
设岗定责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向群众承诺事项 多项,名无职党员认领了党员奉献岗位,已落实承诺事项 万多项,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件,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发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大力培育“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文明群体,评选十星级文明示范户 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户 户,结合开展“优秀家庭党员”、党员科技示范户、“党员中心户”引导周围党员群众在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活动中摒弃旧俗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党员群众尊老爱幼、以诚待人、诚信经商、关爱他人、感恩社会,推动农村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组织号召党员群众对房前屋后、道路庭院、公共场所等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目前,已完成了10个生产小组,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清理卫生死角80处、生活垃圾500多吨,营造了优美人居环境。营造了人心思进、崇尚美德、追求文明的良好风气。以村干部为主体,组建村民道德评议员12个充分运用政策宣传、法律调处、感情化解等方式,民事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全村处处呈现人心思富、邻里和睦、安乐祥和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已经54户农户的房屋改造,同时村委会里还扩建了村级活动中心、配备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支部广播室等。这些设施的配备不仅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农业文明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场所而且也为推行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有效载体。
围绕“强素质”这个根本,采取“四抓”措施,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抓培训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抓实”:抓实帮学帮教,请领导干部上党课、作报告,邀请专家专题辅导,组建政策理论宣传队到基层帮学、帮教党员干部;抓实阵地培训,充分发挥“两校”一中心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 8
点的阵地作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今年共举办村党员干部培训班3期,培训250名,抓实远程培训,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纪法规、政策时事、实用技术等宣传培训。抓管理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强化”:强化廉洁教育,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上党课、剖析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廉政谈话、开展廉政承诺等形式,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自觉性;强化队伍结构。注重培养和吸收符合条件的毕业回乡学生、退伍军人和优秀的农民入党,发展农村青年党员 人,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采取台账管理、属地管理、信息化管理、延伸管理等方式,利用春节期间对流动党员进行培训,年终进行考核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抓活动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活动”:开展正反教育活动,树立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同时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力度,进一步净化党员队伍;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市创建“五好”乡镇党委9个、“五好”党支部49个。同时加大对软弱涣散的党支部进行整顿的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农村群众文艺表演队伍,以歌舞、小品、快板等文艺形式,演出了反映农村新变化、新风尚、新景象等内容的节目,实现了村村有文艺队伍、个个节日有文艺活动、次次活动有创新节目、群众广泛参与的目标。抓制度提高素质。重点推行“四项制度”:在全市推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切实保障党代表参与讨论决策的权利;推行党员代表议事会议制度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断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建立村务活动监督小组,强化群众对村务活动的监督;推进党员服务承诺制,提升 9
党员“双带”能力。
创先争优促发展
立足三农争一流
莲池,古时境内擅种莲荷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莲池村委会地处永仁县城东南部,距县域4 公里,南永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947户3487人。总耕地4951亩,人均耕地1.7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724.1万元,人均纯收入3166元,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典型的农业经济村。村党总支下设9个党总支部97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 名,少数民族党员 名,女党员 名。60岁以下党员 名,占 %;60岁以上党员20名,占 %。近年来,村党总支立足村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支部创新创业创特色、党员争先争优争亮点”为主题,紧紧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立即启动、迅速行动、快速推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建设。主要做法是。
一、优选发展模式,产业由多元向专精特新成规模上水平转变 昔日的莲池,党组织引领能力不强,党员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普遍群众思想守旧,虽然交通区位等自然条件优越,但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憩的农耕生活,养猪只是为过年养鸡只是为换盐。如今的莲池,围绕县委“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等“四个三”工作思路,主动接受县城经济的辐射带动,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引导农村群众增强致富意识,大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精编一个发展规划。把莲池村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次上,面对攀枝花市场,规划至2015年投资4980万元,建设“大花园、大果园、大菜园、大乐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培植“五个一千”种植业和“二个一万”养殖产业(1000亩香葱种植、1000亩番茄种植、1000亩葡萄种植、1000亩商品蔬菜、1000亩油橄榄种植;年出栏肥猪1万头、年出栏仔猪1万头),打造三个精品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村、生态农业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
优选一个发展模式。探索党组织服务发展的有效途径,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探索产业协会(支部+协会+农户),产业党支部3个、2009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元,实现村集体经济5万元,力争到2010年底达10万元。
取得一个发展成果。
二、优质服务群众,在执政为民上争优
便民服务站。发挥“服务员”作用,融洽党群关系。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村党支部坚持把群众愿望与心声作为工作第一原则,积极为民办实事、解民忧,为村民公共事业谋福利。整合乡镇基层站所职能、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对群众来访实行“窗口集中接待、书面分项转办、承诺服务事项、限期反馈结果、跟踪问效督办”的“一个窗口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工作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了很大方便。村级党组织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暖民心”为主线,深入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安百家心、帮百家富”为主题的“党心连民心”党性实践活动,变群众上门“找”为干部下去“办”,累计走访入户 万户,征求意见建议 万条,处理遗留问题 多件,主动代办事项 次,帮助农户发展致富项目 个。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向
群众承诺事项 多项,名无职党员认领了党员奉献岗位,已落实承诺事项 万多项,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件,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开通致富早班车,开展机关联村活动,三、优化组织设臵,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上争优
抓培训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抓实”:抓实帮学帮教,请领导干部上党课、作报告,邀请专家专题辅导,组建政策理论宣传队到基层帮学、帮教党员干部;抓实阵地培训,充分发挥“两校”一中心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阵地作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今年共举办村党员干部培训班3期,培训250名,抓实远程培训,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纪法规、政策时事、实用技术等宣传培训。抓管理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强化”:强化廉洁教育,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上党课、剖析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廉政谈话、开展廉政承诺等形式,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自觉性;强化队伍结构。注重培养和吸收符合条件的毕业回乡学生、退伍军人和优秀的农民入党,发展农村青年党员 人,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采取台账管理、属地管理、信息化管理、延伸管理等方式,利用春节期间对流动党员进行培训,年终进行考核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抓活动提高素质。重点突出“三个活动”:开展正反教育活动,树立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同时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臵力度,进一步净化党员队伍;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市创建“五好”乡镇党委9个、“五好”党支部49个。同时加大对软弱涣散的党支部进行整 12
顿的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农村群众文艺表演队伍,以歌舞、小品、快板等文艺形式,演出了反映农村新变化、新风尚、新景象等内容的节目,实现了村村有文艺队伍、个个节日有文艺活动、次次活动有创新节目、群众广泛参与的目标。抓制度提高素质。重点推行“四项制度”:在全市推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切实保障党代表参与讨论决策的权利;推行党员代表议事会议制度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断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建立村务活动监督小组,强化群众对村务活动的监督;推进党员服务承诺制,提升党员“双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