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油库安全管理制度1: 油区的安全措施
1.1油库周围应悬挂“油库重地,严禁烟火”的警告牌,油库大门应有专人值班,其他人员员未经值班人员同意,不得进入油库,凡进入油库的人员必须登记,交出火种,方可进入。1.2油库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工作需要,必须动火时,先开动火工作票,在派消防专人监护,方可动火。
1.3库区内应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并有回车场,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在通道上堆放杂物。1.4油库一切照明设备应采用防火型,电源线路必须是电缆或暗线,不准有架空线,库区周围不准搭建临时建筑。1.5油区必须有避雷装置。
1.6储油罐必须有浇淋装置、呼吸装置,其出口应装阻火器(多层金属网),阻火器要便于拆装清洗。
1.7油库防火器材应齐全完好,并有专人定期检查,专门保管使用,严禁用于非防火性活动,油库的电气设备、接地线、避雷器等,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和定期检测,油库值班员应熟悉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1.8油库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地面应保持清洁,有误和杂草应及时清除,擦过油的废布废棉纱应及时带出油库。
1.10夏季天气炎热时,可将灌顶冷却水阀打开,以降低油罐温度。
1.11污油池内的污油及时回收,设备漏油应及时消除,一时消除不了的要做好回收,防止漏油排入地沟。
1.12油库工作人员,上班要集中思想,按操作规程认真操作,并经常进行安全、防火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1.13值班人员在值班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需暂时离开时,必须得到单元长的同意,单元长应规定专人代替其工作。1.14油区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2:油区的安全制度:
2.1油区的出入制度
2.1.1油库区大门正常时应关闭,并应备有油区出入人员登记本。
2.1.2非油区工作人员出入油区必须进行登记,并交出火种,关闭通信工具。2.1.3外厂参观学习等人员进入油区必须有专人陪同。2.1.4不准穿钉有铁掌的鞋和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服装进入油区。2.2防火、防爆规定:
2.2.1油区内严禁带电作业,严禁用明火烘烤设备和管道,严禁吸烟。
2.2.2油库区不准搭建临时建筑,不准设立仓库,油区及防护堤周围必须经常清除杂草。2.2.3油区的消防设备,每班交接班应进行检查,定期试验应由消防部门定期检查,经常保持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2.2.4油区内严禁用铁器工具相互敲击,在油区工作 应用铜制板手、木锤、紫铜锤、塑料电筒,上库顶检查使用手电筒时,应先将电筒打亮后,然后再上库顶。2.2.5卸、供油泵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排除可燃气体。
2.2.6在卸油过程中遇有雷击或附近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卸油,并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
2.2.7当油区万一起火或其它火灾蔓延至管道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迅速关闭储油罐的进油阀和出油阀。
2.2.8油区及其附近1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和动火作业,因检修需要动火作业时,需安环部审批后,办理“动火票”,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火作业。2.2.9油区以及周围五十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3:接卸油
3.1油车入库要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应注意做好燃油库的来油卸油工作,油车进厂后,应经燃料管理部计量及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卸油操作。入库前要认真核对证件,检验车辆和油罐,进行测量、化验,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作出记录,及时处理和上报。
3.2卸油前,应按卸油阀门恢复检查卡做好卸油系统的检查工作,并注意检查运行油罐与备用油罐处于隔离状态,记录备用油罐油位。先测量原存油数,检查各设备完好。然后按规定流程顺序,准确开启阀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并经现场值班员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卸油。3.3卸油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加强对油车及卸油设备的运行监视和控制,保证油车内燃油卸净,同时注意油罐油位变化。并在值长日志上记录进厂油车数量及备用油罐油位。3.4油库罐收油时,要有专人观察油面上升情况,防止油料外溢。
3.5卸油过程中如遇雷电或火警,应立即停止卸油工作,并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4:油区日常安全管理
4.1.1油区应按规定定期对燃油库进行巡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时应记清燃油泵等设备运行情况及油罐油位,并在日志上做好记录。应经常通过电视监控系统监控燃油泵房及库区的情况,发现有无关人员进入应前往制止。4.1.2应经常检查燃油库区的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确保接地线完好、接头连接良好。检查燃油系统所有设备,放油门加锁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值长及发电运行部。
4.1.3遇气温气候异常变化、暴雨或大雪后,应酌情增加查库次数。每次查库后应做详细记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上报。4.1.4化验按规定的项目和期限执行。
4.1.5油罐要装至安全容量,采取措施,定期清洗,改善保管条件,减少自然损耗,延缓质量变化。油库储存的油料,要注意研究温、湿度变化规律,确定通风时间。夏季,油罐要设法降温;要搞好库内的排、防水措施,降低湿度。要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采取可靠的防锈措施,防止设备锈蚀损坏。要注意观察和排除险情,定期放出管内的冷凝油(水)。4.1.6油区要保持清洁整齐,秩序良好,做到设备无锈蚀,地面无油迹。禁止储存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和堆放杂物,不准搭建临时建筑。
4.1.7燃油库区发现的缺陷,运行人员应及时填写缺陷通知单,并汇报值长,联系维修人员处理。
4.1.8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要求进行设备的启停操作,特别应注意对各运行参数进行监视和调整,并按设备运行记录规定做好相应记录。
4.1.9对设备运行操作时,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使用防爆工具。
4.1.10日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应密切监视、记录各油罐的油位、油温变化,及时掌握油罐的储油量和确保油罐油温在规定范围内。严格执行燃油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和油罐定期放水工作。4.1.11日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应经常检查燃油系统的放油门严密不漏,禁止任何人员私自从放油门处放油。加强污油系统及污油池监视,及时启动污油分离器进行污油水的处理工作。4.1.12严禁在燃油库区内架设任何临时电线。
4.1.13设备检修中禁止将油泻放于地面,若地面有积油和漏油应及时进行清理,如暂不能清除,应采取措施不能任其自流。4.2油区消防安全
4.2.1油库应以兼职消防人员为骨干,作出消防预案,按照规定设置消防工具和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严禁挪作它用,加强消防训练。
4.2.2在装卸油作业中,汽车进入库区后应停在指定地点,禁止在装卸油场地修理发动机。4.2.3油罐区内及装卸区附近,禁止存放危险品、爆炸品和其它易燃物资。
4.2.4日常中应注意保证燃油库区消防通道畅通。消防道路上,不准堆放任何材料、设备、砖瓦、砂石等障碍物品,以保证消防车通行无阻。4.2.5厂区内之消防设备均属于灭火专用,不准移作它用。必须统一编号,按号放置明显固定位置。并由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列入交接班制度,如发现数量不足或损坏情况,应予补充或更换。
4.2.6油罐所设置之泡沫管道、接头,是油罐的附属设备,发现不良时,要及时修复。上述设备和设施,均不得移作它用。
4.2.7消防设备要经常检查,防止失效,在冬季应注意防止冻结,要采取保暖措施。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严禁放在有热源及暖气管附近,以免引起爆炸。应经常检查燃油库区消防水系统正常,确保消防水系统有充足的压力。
4.2.8燃油库区周围围墙应完好齐全,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4.2.9燃油库区内的一切电气设备检修工作,都必须停电后进行。严禁带电作业。4.3用火管理
4.3.1油库区内,用火系指:电焊、气焊、铅焊、塑料焊等;喷灯、火炉、电炉、电烙铁(不包括化验室);使用电钻、砂轮、机动车辆、电瓶车、架设临时电线等;明火烧烤物件,熬炒沥青等;吸烟及火炉取暖。
4.3.2根据用火部位及危险性大小,用火分为危险区和一般区。危险区:罐区、装卸油区、输送易燃气体油品溶剂之管道以及距离上述区域10米以内的用火;一般区:罐区10米以外的用火施工预制,使用明火烧烤物件、熬炒沥青、变电所、锅炉房、仓库等。4.3.3用火必须遵守下列原则:
严禁在正在运转的生产装置内进行检修、基建施工、预制等工作。
4.3.4为严格控制火源危险,凡可用可不用火的坚决不用,能够拆卸的设备,应拆下移到安全地方后用火。
4.3.5用火的设备、容器、管道、下水系统必须彻底吹扫干净,并将所连通的设备管道切断加上盲板。不许带油、带易燃气体、带压用火。
4.3.6油罐、容器等用火,应取样分析,做有机物、氧含量及爆炸危险测定,有机物含量在0.2%(体积)以下为合格。罐、容器依具体情况而定,但至少取一个样。取样应在所连通的设备管道加好盲板进行,不得在入孔附近取样,而应从设备内部取样。化验分析结果,应填写清楚,由化验员签字后,交用火审批人。经分析有爆炸危险者,不准开出用火证用火。分析后,无爆炸危险,两小时内有效,如两小时内未用火,则应再次取样分析,设备内虽已用火,在中止两小时后继续用火,应做明火试验。但隔夜后,应需另行分析。设备内部用火时,人数不宜过多,只宜用火人和防火人,并需在设备外部设有专人监护。4.3.7特殊情况下,必须在带有易燃物料和带压的设备、管道上用火时,应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或各单位主管安全的总副经理批准。
4.3.8用火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变化,如遇跑串易燃物料、易燃气体味大、风大特别是五级风以上,有可能将火花吹到危险部位等,应立即停止用火。
4.3.9一个单位到另一单位所属区域用火或与别的单位有关,应事先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并取得对方同意后方可用火,如装置与装置、装置与罐区等。水、电、气、仪表在装置或罐区用火,则应由装置或罐区负责人审批。
4.3.10用火所加之盲板,不得用油毛毡、石棉板和马口铁皮等制作。应根据管道直径的大小以适当厚度的钢板制作。
4.3.11在进行用火前,必须先办理动火工作票,经批准后,方可动火。
4.3.12动火工作票为一式两份,一份交动火人,一份留发电运行部值长备查。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动火工作票,以备安全、保卫、消防人员的检查。动火工作票由动火单位认真填写,并落实好防火措施,由审批用火人根据动火部位需要选择几条加以注明,不足者再行补充。4.3.13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检查措施落实后,方可批准动火工作。危险区动火根据需要由所在单位指定专人防火,一般区动火由动火单位指定防火人。防火人依据情况变化有权停止动火。
4.3.14动火人接到动火工作票后,根据提出的防火措施,要逐项实地检查,全部落实后方可动火,否则,有权拒绝动火。切实做到三不动火:即没有动火工作票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防火人不在现场不动火。主要的动火安全措施有:
(1)将动火设备(容器、油罐、换热器、管道等)内之油品,溶剂、油汽等可燃性物质彻底清理干净,并有足够时间进行蒸汽吹扫和水洗,达到动火条件。(2)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加盲板一块。
(3)动火设备通以蒸汽(或氮气)进行置换,确保容器、设备等内部无油气后,在行动火。(4)油罐、容器动火,应作爆炸分析和含氧量测定,合格者方可动火。动火前人在外边进行设备内打火试验,工作时人孔外应有专人监护。设备内进行铅焊,时间不宜过长。(5)动火附近之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应清除易燃物,并予封闭。(6)电焊回路线应接在焊件上,不得穿过下水井或其它设备搭火。
(7)高空动火不准许火花四处飞溅,以海草席或石棉布进行围接。电石桶应远离或遮盖。(8)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油、串油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9)动火现场,备用灭火工具(如蒸汽带、灭火机、砂子、铁锨等)。(10)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必要时做爆炸分析,周围设备遮盖,封闭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用汽油等易燃物质清洗设备零件。
(11)罐区动火,油罐不得脱水,清除易燃物,注意风向。
(12)电缆沟动火,检查有无易燃气体和积油,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13)上班开始工作前和下班后,均应认真检查,条件是否有变化,不得留有余火。4.3.15动火审批期限,由审批人依情况决定,原则不宜过长。如动火工作票到期,动火未完,可持原动火工作票找审批人延长期限。一个动火工作票只限一处动火,如改变部位应另行办理手续,不得自行删改。
4.3.16各级领导、各部室和广大职工,必须认真贯彻和监督执行本制度,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大力表扬防火行为,对严重违反制度并造成事故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5 主要风险与关键控制 5.1主要风险
5.1.1 无动火工作票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无资质和备案 5.1.2 未按规程操作。5.1.3 日常检查不到位。
5.1.4 消防设施不健全,无法正常使用。
5.2关键控制
5.2.1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制度的相关要求履行动火工作票程序;动火工作票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运行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动火工作进行监督,在工作许可前对安全措施进行审核。5.2.2运行人员严格按规程操作
5.2.3运行人员加强日常检查,做好交接班记录。5.2.4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定期试验。
第二篇: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油罐室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用油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供油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一.油罐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或指定专人兼管,具体负责油罐室的管理工作及油罐运行操作,确保油罐安全运行。
二. 油罐的运行操作:
1、油罐进油时,工作人员必须到位,注意监视油罐液面,防止油品溢出,并做好进油登记,填写签收单。进油后,油罐盖及泵房要及时上锁。
2、禁止悬空向油罐输油,以免产生静电。
3、雷电时,停止输送油品,防止雷电感应而引发火灾事故。
4、在开启管线时,应缓慢进行,防止产生强烈水锤效应损坏设备。
5、定时观测罐内液面,测量时应轻放工具,勿撞击,以免产生火花。
6、严格监视油罐内温度,夏季高温时段,要对油罐不定时喷淋降温。
7、油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会混入一定数量的水份,要经常做好油罐油的脱水工作。
8、注意掌握用油动态,油库应储备足够油量,保证公司用油。三.油罐室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
1、坚持对油罐室进行巡回检查制度,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2、定期对油罐上的防爆装置进行检查和对油罐的防锈保养。
3、对油罐室设备要定期检修,特别注意管道的密封性,油泵等主要部件和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油罐室的消防安全措施:
1、消防设备,器材及工具要齐全完整。消防灭火器应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备足配齐,定期检查、更换。
2、油罐室管理区必须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3、防火标志,显眼明确。油罐室管理区内严禁吸烟,禁止穿带铁钉子的鞋进入油库区。
4、油罐室区严禁明火作业、带电作业(如带电换灯泡)。
5、严禁高压电线跨越油罐区,在油罐区设置固定电源,严禁架设电线,一切电气设施采用防爆型。
6、外来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油罐区,参观防问者须经领导批准后方可进入。
五.油罐室的卫生要求:做到设备清洁,场地清洁,工具清洁;无漏油、无杂草、无其它易燃物;废纸、废布、棉纱头等应放入专用铁箱内,并及时清除。
第三篇: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1.油库必须贯彻积极预防、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好及时检查,消除隐患的预防工作。2.禁止一切人员因私事入库,对入库人员要严格登记手续,讲明注意事项: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和穿外露钉子的鞋进入库区; 严禁在油库吸烟和使用明火; 严禁在油库内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
3.禁止存放危险品、爆炸品和其他易燃物资。如电石、氧气、硫酸、油漆等。消防道路上,不准堆放任何材料、设备等障碍物品,以保证消防车通行无阻。
4.所有电器设备必须使用防爆开关,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5.对油库配备的消防设备、器材,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将消防器材挪作他用。
6.高温天气做好降温工作,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遇有特殊天气及其恶劣情况,必须随时注意安全动态并及时上报。
7.油库指定的专职管理人员要准确、完整地做好进出油的明细账,并定期盘点库内油品、存油量。
8.在装卸油作业中,未经允许,机车不得入库。车辆进入库区后应停在指定点,禁止在装卸油场地修理发动机。
9.严格遵守油库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类加油、贮油设施,坚决杜绝在装卸和调驳油的过程中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10.安全防护设备应由专人保管,专库存放,记录登记清楚,做到紧急情况下能及时使用。
11.如出现安全问题,必须及时正确处理,并立即上报公司。
12.此制度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正,在新的制度未出台前,以旧制度为准。
开封联顺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第四篇: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一、一般规定
1.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香烟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入库;
2.禁止一切人员因私事入库、住库;
3.临时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入库应佩戴临时出入证;
5.凡出入库人员,必须履行检查、登记;
6.罐区、装卸作业区、泵房等爆炸危险区域,禁止使用非防爆移动通信设备。
二、防火防爆
罐区、装卸作业区、油泵房、消防泵房、锅炉房、配发电间等重点部位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牌。库内用火应严格执行《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措施。
三、防雷、防静电
1.油库防雷、防静电的设施、装置等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
3.不准使用两种不同导电性能的材质制成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工具进行作业。使用金属材质时应与罐体跨接,操作时不得猛拉快提;
四、消防管理
油库应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消防达标规定》,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职消防与义务消防相结合的原则,共同做好消防工作。
五、消防设施配置
作业场所和辅助生产作业区域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配置灭火器材。露天设置的手提式灭火器应安放在挂钩、托架或专用箱内,并应防雨、防尘、防潮。各类灭火器应标识明显、取用方便,并按期检验、充气、换药,不合格的灭火器应及时报废、更新。
六、供水系统
1,消防水池内不得有水草、杂物;
2.系统启动后,冷却水到达指定喷淋罐冷却时间应不大于5min;
3.地下供水管道应常年充水,主干线阀门保持常开;
4.定期巡检消火栓,地下式消火栓标志明显,井内无积水、杂物;
5.消防泵应定期实验,系统设备运转时间不少于15min;
七、泡沫灭火系统
1.系统启动后,泡沫混合液到控制区内所有油罐泡沫产生器喷出时间应不大于5min;
2.泡沫产生器应保持附件齐全,滤网清洁,无堵塞、腐蚀现象,隔封玻璃完好有效;
3.定期将泡沫进行更换(2年更换一次)。
发电运行部 2012.09
第五篇: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1.油库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2.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油库,对入库人员要严格登记手续,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库区,严禁在油库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在油库内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
3.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及其它混放物资。如电石、氧气、硫酸、油漆、钢材等。油库周围应保证10-15米的安全地带,在安全地带内禁止吸烟、开炉、焊工动火,油库门前应保证3-5米空隙、地带和安全通道,应保证发生紧急情况时可充分的施救工作。外部过道,不准堆放任何材料、设备等障碍物品,以保证消防车通行无阻。
4.所有电器设备、线缆必须使用防爆开关以及铠装电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5.对油库配备的消防设备、器材,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过期消防器材或将消防器材挪作它用。
6.高温天气采取通风等降温措施,防止油气聚集发生爆炸事故。遇有特殊天气禁止装卸、加注油类并做好巡查。
7.油库专职管理人员在装卸、加注油类时严禁穿着化纤、毛料或有金属配饰的衣物,须穿着棉质衣物,销除静电隐患。
8.油库专职管理人员要准确、完整地登记进出油的明细账,并定期盘点库内油品、存油量。
9.在装卸、加注油类时,车辆按照油库管理人员的指引停放在指定位置,确认熄火,人员下车,并打开油箱盖后方可启动加油机。禁止在装卸、加注油类时启动、挪动车辆。加注油过程发生跑、冒、洒油的情况应待清理完现场后,车辆才能被允许启动离开;清理时不能用化纤织物擦拭加油机、车辆 油箱、附近车体及地面。
10.在油罐车向油库油罐注油时,首先要保证油车注油管插入油库油罐罐底,注油过程中要保持流速均匀,数值保持在6.19L/S-6.42L/S。
11.定时检查加油、贮油设施是否完好,杜绝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安全防护设备应由专人保管,专库存放,记录登记清楚,做到紧急情况下能及时使用。
12.油库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定时巡查制度,填写值班、巡查记录。如发现油库出现异常情况,停止一切与油库相关的工作立即上报调度室。
企管部
2014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