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先进事迹)互联社区【“风采”第二期】宁波 北仑黄郦社区 “行形摄色”草根团

时间:2019-05-13 12:1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先进事迹)互联社区【“风采”第二期】宁波 北仑黄郦社区 “行形摄色”草根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先进事迹)互联社区【“风采”第二期】宁波 北仑黄郦社区 “行形摄色”草根团》。

第一篇:(社区先进事迹)互联社区【“风采”第二期】宁波 北仑黄郦社区 “行形摄色”草根团

草根生活别样红

(浙江省 宁波市 北仑区 黄鹂社区 “行形摄色”草根团)

[关键词]

北仑 黄鹂社区 行形摄色 草根团 摄影 书画 登山 张曾莹 朱宗宝 向自道

可能在一般人的眼中,文化是属于精英们把玩的特权,然而在北仑的黄鹂社区,却有一群年纪不小的草根文化人。他们组织在一起,将自己余下的生命奉献在了文化创作上。

拍摄、书画、登山,他们涉猎广泛,开拓着不一样的人生。

在他们的镜头中,你可以看到美艳幽绝的冬季雪景,秋色惨淡秋草黄的冷黄;在他们的书画中,你可以看到的是古木幽静,蕴藏着无限活力与生机的大地。

他们有着一个平凡的名字,“行形摄色”,平凡如草根。

是的,他们是草根是平凡人,但是却有着与精英们一样对文化的热忱,这份热忱是如此强烈。让你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忱。

社区居民欣赏草根文化社团的画作

3月20日,笔者来到了北仑黄鹂社区,采访了“行形摄色”草根团的各个小分队负责人。

刚一踏进黄鹂社区,就感受了小区的浓厚文化氛围:绿树环绕,环境幽静,人人的脸上洋溢着别样的幸福。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里的文化画廊,里面正好展示着“行形摄色”草根团“书画家”们的作品。画是点点墨迹分外艳丽,字是撇捺有力笔道遒劲,这些作品无一不是技法高超,颇有艺术大家之风范。这就更让人心生疑问:如此高水平的艺术作品难道真的是出自社区平凡人之手吗?

草根文化社团的画作引来行人围观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黄鹂社区资深工作者顾米鲁的陪同下,终于见到了这些神龙藏首的人物。

朴素,在见到他们的第一时间,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恐怕只有这一个词语而已。干净的上装,斑白的眉毛,还有脸上的皱纹和老人斑。他们显然不是“高富帅”那样的精英,而是和你我一样,茫茫人海并不起眼的普通人。

那么他们有着如何精彩的故事呢?我试着接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探知是什么促使他们组建一个在别人看来不过是玩闹的小社团,又是如何将小小的技艺玩成了大艺术的。

向自道摄影作品

“社区的年轻人时间并不是很多,社团里面的主力军还是老年人。特别是登山队里面老年人比较多一些。毕竟社会压力之下,年轻人都忙着赚钱。社团里主要是中老年朋友,许多老年人退休了都想发挥余热。大家都是奔着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在一起学习摄影书画,在空闲的时候爬山,既锻炼身体也老有所乐。”

说话的是小区书画小分队的张曾莹张师傅,那有些瘦削的脸庞透着股干练和精明。而在交谈中,我很意外地发现,他居然还是出身书香门第,练就一手好字的“绝顶高手”呢。谈起自己的书画爱好,张师傅颇为得意,原来他父亲就是宁波地区书画好手,颇有些小名气,而自己在父亲的熏陶下,也渐渐爱上了写字绘画。

可惜的是,张师傅并没有走上书画家的道路,原因无非就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爱好。

谈到这里,他不无感慨:没有赶上好时候啊,都耽误了。不过现在好了,社区里面组织起了草根文化社团,我们这些闲人就聚集在了一起,有了伴也有了精神头。

你能猜到平易近人的张曾莹张师傅会是书画高手吗?

说话间,张师傅把手一指,在旁的一位不起眼老人。“都是这老朱勾上来的瘾头。”他口中的老朱,就是登山队的朱宗宝朱队长。

朱师傅原本是领导,平时人缘就好。退休之后,老领导一个人闲来无事,心里想着做点事情,于是就组织大家搞登山活动。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号召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登山队走遍了北仑附近的高山峻岭,见识了改革开放后的新北仑。

朱师傅不无感慨地说:“当时我就是想着,去看看北仑附近的建设如何。”结果一圈走下来,登山队员们看到了北仑区全新的发展,居民群众生活、娱乐都很丰富,大家就对登山更加感兴趣了。

“登山既可以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又锻炼了身体。”然后慢慢参加的人就多了起来。说到这里,朱师傅很谦虚地说:“其实大家都是出于自愿,凭着兴趣参加。基本上都是自己出钱。”虽然如此,在刚开始登山队的人并不多,参加的人不到十人。然后一次二次走下来之后,参加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在记者面前,登山队的负责人朱宗宝朱师傅侃侃而谈

说起他们的第一次活动,朱师傅在我们面前侃侃而谈。“我们那次是去太白山,那可是北仑区里面最高的山。那里正好有部队驻扎,就不让我们过去。”

这时,在旁一位比较沉默的老者开口了,“是啊,我们还要求去达蓬山走走呢。”说话的是摄影分队的负责人向自道向师傅。

“其实我也喜欢登山,可就是腿脚有毛病,不太方便。不过朱师傅他们登山队一有活动,我也带上自己的宝贝照相机,跟着他们一起到处走,拍些照片。”

算起来向师傅还是个爱好文化的有心人,他在摄影和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拍摄作品还获得了些小奖,可是地方上小有名气的人物。

加入社团之后,向师傅异常积极,他不仅自己教别人摄影技巧,还学习了电脑,可算得上是收获颇丰。

如今学会上电脑的向师傅开始在新浪、腾讯等网站注册,发微博传图片忙得不亦乐乎,俨然成为一名“网迷”。

因为多了一批像向师傅这样的好学分子,社员的要求渐渐多了起来。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朱师傅就向黄鹂社区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同志们也很支持,于是在黄鹂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精心策划和筹备下,“行形摄色”草根团一步步组建起来。

社区工作人员顾米鲁女士正好参与了社团组建,她向我们介绍说,这些社团涵盖公益服务、文体爱好、助弱帮困等,丰富了居民生活,对社区的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促进。

摄影协会的向师傅颇为爱好摄影

可以说“行形摄色”草根团秉承“凝聚社区群众,活跃社区氛围,提升社区活力”的宗旨,希望可以为广大居民献上了丰富的精神大餐。

顾女士认为在新时期,社区文化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唱歌跳舞等简单的组织活动,而是希望满足居民求知、审美、娱乐、社会交往、社会价值实现等较高层次需要的文化需求。

现如今各负责人又研究起下一个阶段活动安排,为社区大型文化活动进行策划,并约定每周二晚上、周四下午为集中活动日,以上课、作品交流等为主要内容,协会成立后,将定期组织会员开展创作交流活动。

然而即使到了采访的最后,我依然有一个疑问萦绕在心头:究竟是什么动力促使着草根社员他们在平时有着如此兴趣参加活动?又是什么让这些老人在各种活动中保持着充沛的活力?

我也曾问过几位老人这些问题,他们憨厚地一笑:“就是兴趣嘛!”然而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找到答案。

在临走的时候,我面对着北仑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对对情侣,一家家老小,漫步在高山流水、绿荫似屏的小路,喜悦洋溢在一张张脸庞上,欢声笑语在天空中荡漾。

在那一刻,我突然想明白了:是这种平实的美、平实的幸福让这些年近古稀的“草根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他们用积极的生活态度来感染着周围的人,用自己才艺和行动描绘着我们的城市中的一道道朴实的梦想。

“行形摄色”草根团,祝愿你越办越好,在美丽的宁波,清新的北仑,像迎春花般遍地绽放!

“以微笑待人,以行动暖人”,这一条黄鹂社区的工作总宗旨,同样也是草根社团的活动准则

(互联社区网 撰稿人:龚远峰 社区信息员:顾米鲁)

互联社区论坛

第二篇:(社区先进事迹)互联社区【“风采”第六期】宁波 亲亲社区亲心歌舞社团队

栏目标题:宁波 亲亲社区 亲心歌舞社

兴趣,是一双双舞蹈鞋,是一曲曲伴奏带

(浙江省 宁波市 亲亲社区 亲亲歌舞社)

【关键词】 亲心歌舞社 兴趣 歌咏比赛 佳木斯快乐舞步

今年年初,互联社区的小周曾采访过亲亲社区的“亲亲雁”沈瑞心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沈老师的舞蹈梦。今天,我们又一次来到亲亲社区,来看看沈阿姨口中的歌舞社,来听听属于歌舞社的故事。

兴趣,是一双双舞蹈鞋

一个社区的歌舞社到底有多少成员?对亲心歌舞社来说,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只要天公作美,每天早上9点到10点半,居民就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亲亲家园的空场地上,跟着音声一起歌唱,跟着乐声一起舞蹈;在晚上7点的“夜场”,更是歌舞社的“鼎盛时期”,已近100位居民共同聚首在宁静家园的小广场,跳着佳木斯快乐舞步锻炼身体,场面尤为壮观,且队伍也在不断扩大。靠着强大的感染力,亲心歌舞社时时都在吸纳新成员,只要你愿意加入大部队,就能跟着大家一起舞蹈,一起歌唱。

来自台州的侯阿姨就是被这股强大感染力吸引过来的“社外”人员。侯阿姨今年62岁,本是从老家过来帮忙带孙子的,现在孙子上学了,阿姨就有了更多空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我不会跳舞,我就跟着她们一起动动呗。”在跳舞的人群里,侯阿姨的体态的确不算轻盈,但看得出,她尽量让每个动作都做到位。有些跳跃的动作阿姨做不到,就踮踮脚,做出点“意思”来。阿姨边跳边跟我夸跳舞的好处:“你看我那么胖,跳跳舞瘦了六七斤。要不是女儿住得远不方便,我一定拉她一块儿来跳舞。”

在采访过程中,看到陆续有被音乐声吸引过来的人,不由自主地加入舞群,一起拍拍手抬抬腿,虽然跟不上节拍,但都乐呵呵地学着做。

然而如此受居民欢迎的歌舞社,也曾被“状告扰民”而被迫“孟母三迁”。由于歌舞社人员较多,社区难以安排一块足够大的室内场地给社员们,大家不得不在小区广场上跳舞。但社区里毕竟不是人人都喜爱热闹,音乐一响,喜爱安静的居民觉得自己受到影响,天长日久就会有所不满。为此,社工和沈老师都没少奔波,一边儿忙着和居民解释,一边儿得找更合适的锻炼场地。沈老师告诉我,为了尽可能配合更多的人,连每天早上跳舞的时间也是仔细考虑之后才定的。早上9点年轻人都去上班了,老人也差不多起床,要帮着带孙子孙女的也已经把小孩送到学校了,该买的菜也已经买好,这个时候开始跳舞刚刚好。大家活动活动筋骨,到了十点半就散,这个点儿正好回家做午饭。

兴趣,是一曲曲伴奏带

亲心歌舞团作为亲亲社区文艺建设的一块活招牌,早已办得有声有色,也多次代表社区参加各项比赛。去年七月,社区参加的一场街道文艺比赛让不少参赛者印象深刻,大家为了争夺荣誉扎扎实实地打了一场苦仗。

为了能让参赛的节目更有特色,社区经过商议,决定以男女合唱以及集体伴舞的形式参赛。何金华和吴爱德两位老师就是这场歌咏比赛的主力军。何老师年轻时在工会负责文体活动,能歌善舞。吴老师也爱好唱歌,还是老年大学声乐班的学生。尽管二人对唱歌均有造诣,但合唱不比独唱,还要配合舞群表演,这对于初次合作的团队而言难度相当大。

七月正值三伏天,由于没有合适的场地排练,这群年过半百的热血成员就顶着烈日在广场上苦练,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下午实在热得受不了就转至地下室,继续坚持不懈地排练,尽最大所能将最好一面呈现给观众,每一遍的排练,只为更好一点。就这样,大伙儿一咬牙坚持了20多天,终于将节目排练得有模有样,并在初赛凭借着一曲《最美的歌唱给妈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吴老师说,我们年纪大,学得慢,想要做好,自然要比年轻人付出更多,但是我们都有一颗不服输的心。

初赛时的好名次给了歌舞社的成员莫大的鼓舞,然而组委会却要求决赛时换个曲目。决定来得太突然,此时,离决赛只有三天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歌舞社参赛的成员要在三天里出一台全新的节目。时间相当紧迫,但这群不服输的草根“艺术家”们发挥了顽强拼搏的精神,绷住一根弦,决心跟时间赛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拿出好节目。为了将歌唱好,何老师拼命练习,每天一唱就是好几个小时,几乎唱哑了嗓子。天道酬勤,在决赛中,这支被歌舞社成员们称为“业余”的队伍,在与不少专业人士“拼杀”后,脱颖而出夺得了第三名。

采访临近尾声时,沈瑞心老师提议给歌舞社拍个合照,阿姨们一听就立马你前我后地排好了队,凝聚力十足。“一、二、三”,“茄子”。阿姨们的笑容定格在镜头里,摆着剪刀手的模样,分明就是一群积极开朗的年轻人呀!

后记:亲亲社区的社工告诉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歌舞社的“夜场”,到时候来自各个社区的百来号居民会一起跳佳木斯快乐舞步,场面十分壮观。受不住“诱惑”,在采访结束后的第三天晚上,我又一次造访亲心歌舞社,见到了这别开生面的场景。

记得上学时,学校规定要做广播操,许多学生抱着应付的心态,将队伍排得歪七扭八,做操有气无力。但我在这儿见到的情景完全不是这样,我没有数广场上到底有多少人,但广场已经饱和。大家将队伍排得整整齐齐,每一个人都精神十足。“都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才会聚集这里啊!”社工不止一次对我说这句话,我非常赞同。打破了社区的界限,打破了场地的制约,因为喜欢,因为热爱,因为同一个爱好,那么多志趣相投的人才会聚集在一起,如此热血的场面,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正感受到。

晚上8点15分,跳舞的人渐渐散去,但仍有一些阿姨继续留下来练习唱歌,借着路灯的灯光,阿姨们拿着歌谱,为我们唱了《同一首歌》。歌声悠扬,昏黄的灯光照着阿姨们的脸庞,显得格外柔和。(互联社区网 撰稿人:李莹

通讯员:邱燕)

(大家跟着节拍认真地跳着操)

(红色衣服黑裤子的是就是“编外人员”侯阿姨)

(歌舞社的实力唱将何金华老师和吴爱德老师)

(亲亲歌舞社的集体照)

下载(社区先进事迹)互联社区【“风采”第二期】宁波 北仑黄郦社区 “行形摄色”草根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先进事迹)互联社区【“风采”第二期】宁波 北仑黄郦社区 “行形摄色”草根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