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人民法院“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探访[模版]

时间:2019-05-13 13:2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登封市人民法院“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探访[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登封市人民法院“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探访[模版]》。

第一篇:登封市人民法院“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探访[模版]

登封市人民法院“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探访

7月27日,全国法院分调裁工作培训会议在云南召开,会上播放了登封市人民法院专题片,党组书记、院长赵洪印作了经验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伟高度肯定了该院的做法:“河南登封法院建立三个速裁团队,分别审理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结了全院50%的案件,效果很好。”

7月10日,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在贵州召开,会议用近三分钟时间播放了登封市人民法院推进民事、刑事、行政全面速裁的专题片,高度肯定了该院用系统化思维、类型化方式解决问题的做法,是全省唯一获此评价的基层法院。

6月16日,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今年上半年,又获得郑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荣誉称号。

从全市后进到名列前茅,再到全国会议推举的典范。登封市人民法院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巨变的背后是什么?近日,记者走进登封市人民法院,探寻其中缘由,发现奥秘来自机制创新。

为解决人案矛盾,登封市人民法院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九化”机制的引领下,结合登封实际,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创造性地推出“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即以“封调禹顺”多元化解为前端,以“五分法”为核心,以“五化”执行机制为保障,以审判权运行管控为监督,以绩效考核机制为评价,五个节点相互贯通、相互制约,形成系统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最终实现审判质效提升、人民群众满意、法官减负这条主线。呈现出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良好局面。

今年上半年,登封市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042件,收案数创历史新高,结案率达82.63%,同比增长14.29%;上诉案件减少52%,服判息诉率达90.51%;民事、刑事、行政速裁适用率位居全国前列,速裁申诉、上访目前为零;自动履行率增长10%,执行案件同比减少18%。上半年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有力提升了司法公信力,维护了当地社会大局稳定。

“封调禹顺”多元化解机制将调解疏导贯穿诉内诉外

登封市儒释道三教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大禹治水“改堵为疏”的创新思想自古被传为佳话,承袭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基因,在上级法院和登封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登封市人民法院以疏导分流化解司法审判面临的内外矛盾,推出“封调禹顺”机制,将调解贯穿于“萌发、诉前、诉讼、执行、四到位”五个阶段,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矛盾化解圈。

“小张啊,终于联系上你了!抽空来法院,咱们好好聊聊,问题解决了你也好安心生活。”7月17日,在登封市人民法院“封调禹顺”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员郑多项给一名借贷纠纷的被告方打电话。

“做调解必须要有耐心,有的当事人不配合,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调解一起纠纷,我们就特别有成就感。”调解员范崇勋说。

前不久,登封市大冶镇的老宋因家庭矛盾差点与儿子对簿公堂。在法院,导诉员介绍了诉讼风险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告诉他如果接受调解,不用花钱,在镇上“封调禹顺”调解中心就能结案。老宋一听,马上表示愿意调解,最终避免了亲情破裂。

登封市人民法院不仅在院机关成立“封调禹顺”多元化纠纷诉调对接中心,还在17个乡镇(区、街道)建立调解中心,(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在各行政村(社区)设立300余个调解站,共有人民调解员1033名。群众还可登录“封调禹顺”微信公众号,自由选择人民调解员调处案件,阳光调解赢得群众信任,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员在法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弥补了法官调解“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缺陷。目前,登封市人民法院超过21%的纠纷在诉前就分流到了调解中心,为群众节约了诉讼成本,为法官减轻了办案压力,更重要的是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今年已通过“封调禹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矛盾1118件,调解成功率达80%。

对于诉讼阶段的纠纷,在征得当事人书面同意后,由“封调禹顺”诉调中心按属地原则分流。调解不成的,法院会及时裁判。在执行阶段,同样力促双方达成执行和解,从而消解社会矛盾,实现案结事了。

此外,登封市人民法院遵循中央提出的“对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的要求,邀请妇联、劳动仲裁部门、村委会等组织参与调解,整合各方力量,加强说服力和针对性,认真做好诉访分离和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们会继续丰富和完善‘封调禹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努力使其成为化解当地社会矛盾的‘蓄水池’‘防洪堤’和‘减压阀’。”赵洪印说。

分调裁“五分法”让人案矛盾有效化解

人案矛盾,仅靠调解只能解决一部分。为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有机统一,登封市人民法院在院长赵洪印的带领下,从改革中寻出路,探索出分调裁“五分法”,即根据案件类型和诉讼结构,推行“诉前分流、简案分流、类案分流、争议分流、执行分流”,构建起立体、动态、分层的“过筛式”分流机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满足群众差异化的司法需求。

“这么快就立案了?”7月26日,在登封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前来起诉的李先生有点不敢相信,不到10分钟,法官就为他办完了立案手续。

和李先生一样,感受到该院高效司法服务的还有当事人蒲荣光。

根据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登封市人民法院探索拓宽小额诉讼受案范围,对标的额10万元以下符合条件的案件,经当事人同意,一律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

蒲荣光诉刘某等人偿还2万元借款一案,立案当天就达成调解,当场签收了调解书,诉讼程序在一天内全部完结。“我以为得等半年,在速裁中心竟然一天就办成了,而且诉讼费还减了一半!”拿着调解书,他连说想不到。

今年2月10日,该院成立速裁中心,组建专业速裁团队,在全省率先实行刑事、民事、行政全面速裁,并与“封调禹顺”多元化机制、速执相结合,建立当即调、当即立、当即审、当即执一体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新机制。

速裁中心法官王真理告诉记者,速裁中心能用1到10天时间审结案件,为了提高当事人适用速裁的积极性,立案时直接减收一半诉讼费。“以前当事人不了解速裁不愿意用,法官也不敢尝试,速裁适用率不到10%。现在,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主动要求用。3名员额法官审理了全院50%以上的案件,大大减轻了其他业务庭的办案压力。”

今年前7个月,该院适用速裁程序审结行政诉讼128件,既保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监督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都说民告官难上难,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打赢了官司!”70多岁的宋金莲,因儿子去世后的抚恤金发放等问题,将巩义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起诉。该院适用速裁程序公开开庭,仅用40天就结案。

除了实行全面速裁,登封法院还推行全员全程速裁:除了速裁中心,其他员额法官对符合条件的速裁案件必须适用速裁程序审理,不允许案件“空转”或“回流”,减少案件流转周期;从审判到执行实行全程速裁,真正让效率高起来,让正义树起来。

对类型化案件,该院着眼于审判的专业化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将家事、未成年、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频发性案件分流到专业化审判团队,统一裁判尺度,实现批量裁判,促进类案同判。今年以来,共类案分流1679件,结案1533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5天。简案快审、繁案精审。针对疑难、复杂案件,法院出台庭前会议制度实施细则,固定争议焦点,推行“争点式”审理模式,简化庭审环节;由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为疑难复杂案件提供咨询,提高审判质效。

“不仅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实现它。只有我们敢于担当,敢于尝试,才能将司法改革向前推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赵洪印如是说。

创新执行“五化”机制让执行程序更加规范高效

当前,全省法院正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克难,奋勇拼搏。面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登封市人民法院党组深刻地认识到,破解“执行难”没有退路,只有改革创新才有出路。

为了提高执行效率,改变过去“一人一案办到底”,法院打破传统的庭室分工模式,重新整合组建执行团队,推出保全措施执行化、风险告知全程化、执行实施警务化、执行裁决监督化、执行查控信息化的“五化”工作机制,通过分段执行、节点管控、流水作业、风险防控,保障执行工作廉洁高效。

为避免选择性分案、违反规定不纳入失信名单库,执行局综合组采用电脑随机分案机制,同时,纪检监察室利用网络进行监控,不定期抽查。

执行查控组必须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被执行财产调查。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在5个工作日内移交执行裁决组。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案件由立案一庭统一立执行案号,完成网络查控后,由执行局集中执行。执行实施组在3-20个工作日内对被执行人财产完成控制。财务人员依据执行员提供的案款发放信息单,在7个工作日内发放案款。

“以前听说打官司很耗时间,执行起来更难。我这立案不到一个月就判决了,申请执行才20天,法官就通知我来领钱,登封法院这速度真是没说了!”当事人苗见光对登封法院的办案效率赞不绝口。

高效来自于制度的创新。该院对经裁定诉讼保全、查控银行有存款、涉刑事罚金、5万元以下小标的民事及行为执行等五类执行案件,快立、快执,最快实现当事人权益;建立集中保全机制,大大减少法官事务性工作,提高了执行效率;快执小分队的快速执行,有效延伸了速裁程序的“成果”,通过“末端”的立竿见影保证了速裁程序“前端”的顺利实施,实现了良性循环。

执行局负责人杨军告诉记者,执行“五化”机制实施以来,执行效率明显提高,案件最短在3个工作日内执结,最长在165个工作日内执结,平均结案时间缩短28天。

审判权运行管控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不偏离 实行员额制以后,如何对法官“放权”不“放任”,是登封市人民法院党组十分重视的问题。为此,该院将党小组建立在33个员额法官团队上,始终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

诉前阶段主要借助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的社会监督,提升案件质量。

诉讼中,从案件分流开始就用科学的制度,从源头上堵住“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法院所有案件均由立案一庭针对办案团队随机分案。在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的类型格局下,优先进行刑事和民事的速裁分案。既实现了类案分流,又使分案过程公开透明,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

取消院庭长审签制后,员额法官独立签署裁判文书,如何确保裁判质量?

该院规范了提请审委会研究案件的类型和程序,通过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发挥其研判、评查、带动学习等功能,集中优秀法官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为法官特别是年轻法官办案提供智力支持。

全程留痕,权责统一。该院制定了责任清单,对院长、庭长、员额法官和合议庭进行“明权”“控权”“限权”,独任制审理中,法官对案件全面负责;院长、庭长按照清单行使审判监督权,并且全程书面留痕。另外还制定了《落实和完善审判责任制的相关规定》,每周一对中院发改案件进行评析,由年龄大且未入额的有一定办案经验的同志组成评查组,促进审判质量提升。同时,对发回改判案件启动纪检组廉洁询问机制,询问当事人、代理人及法官有无不廉洁行为。纪检监察室、审管办重点调查信访举报案件,做到每信必查、实名必复、有腐必惩。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监督的有效方式。

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设置了导览系统,当事人只要将身份证放在读卡器上一刷,就可以调取自己的案件信息,不仅能看到案件承办人,而且案件的进展情况也一览无余。在执行局,记者看到,从领导到普通干警,他们的照片、姓名、电话全都公布在墙上。此外,执行局建立了大数据分析中心,执行案件全程留痕、全程公开、全程监控。每季度由执行局、纪检监察室对执行工作进行评价,符合退出情形的直接退出执行岗位。

完善考核评价激发员额法官活力

为了克服过去绩效考核的弊端,登封市人民法院开发了一体化智慧考核系统,对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制定不同内容的考评办法,根据案件权重系数表的固定系数和浮动系数进行量化计算,针对不同类型案件设置合理的权重系,实践证明,从计算出的分数与办案量成正比,借此可以实现对绩效考评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此外,制定员额法官退出管理机制,打破“法官一次入额、终身入额,能进不能出”的认识误区,为审判管理新机制的考核评价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多元化解、“五分法”、执行“五化”、权力监督、考核评价,以上五个环节相互制约、节节贯通、不可分割,只注重一个环节或部门的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运用系统化思维,类型化方式落实中央司法改革精神,才能实现司法改革的目标。

改革效果显现法官减负人民满意社会和谐稳定袁二辉,交通法庭庭长。2015年审结555件,2016年审结676件,2017年1月至今审结198件,其中适用小额诉讼程序99件。对改革前后的变化,他感触颇深:“以前,所有交通事故案件无论难易,都由我一人审理,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改革后,大部分简单案件分流出去,我有更多的精力研究疑难案件,办案质量提高了,职业尊荣感也更强了。”

在登封市人民法院,和袁二辉有同样感受的人还有很多。

“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建立以后,诉讼程序环环衔接,顺畅高效。截至目前,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80.59%,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50.1%,刑事案件速裁适用率81.05%,行政案件速裁适用率76.58%。

“以前当事人到法院,开口就说不行我去上访,现在上访的少了,信法律的多了。”立案一庭庭长岳青峰说。据统计,今年,登封市涉诉信访同比下降90%,赴省访和进京访均为零;登封市公安局刑事立案率、治安立案率同比分别下降31.7%和25%。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登封市人民法院顺应民心,顺势而为,实现了矛盾化解、社会和谐。

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同志对登封市人民法院的改革创新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取得的效果和来自各方面的评价表明,登封市人民法院的机制创新,既紧扣中央司改精神,又结合基层实际,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

谈起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赵洪印说:“顶层设计系统化落地是符合诉讼规律、优化诉讼资源的治本之策,是满足多元司法需求的民心所向。只有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敢于担当,才能事半功倍,让人民群众满意。今后,登封市人民法院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司法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使‘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更具活力和效率,在提高审判质效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二篇:襄汾县人民法院关于审判管理的情况报告

XX县人民法院关于审判管理的情况报告

2011-10-24 16:41:45 来源:XX法院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16次 评论:0条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法院的中心工作就是审判,围绕这个中心的审判管理,必然成为法院各种管理的核心。面对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要担负起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建立公正高效的审判管理体制,成为当前法院改革的重点。为此我院就审判管理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我院有关审判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院审判管理情况

我院审判管理工作以审判委员会为核心,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审判管理工作。审判事务、审判活动由政治处负责,信息、数据由立案庭负责,案件流程和审限管理权限由立案庭、各业务庭和分管院长行使,案件评查和质量监督工作由审监庭负责,民事、刑事的调研和指导工作分别由民一庭和刑一庭负责。

二、我院审判管理的经验和主要成果

(一)完善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平等的竞争激励机制

我院打破“评优评先靠人缘、提拔任用凭印象”和“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用人模式,建立了“评优评先看政绩、提拔任用靠能力”的科学、平等的竞争激励机制,全面实施了审判、执行、行政、法警分类绩效考核制度,从全年学习考试成绩、出勤率、案件的结案率、发还率、办案数量占庭室比率、平均结案天数、完成临时工作任务等方面对业务庭室和每名法官进行量化考核,并把案件审限、信访案件数量作为硬性考核指标,纳入岗位目标考核范围,规定凡有一案超审限或有一案越级上访者取消当年个人及庭室评优评先资格。政治处对庭室、干警每月的工作情况排队通报,年底汇总作为综合考评成绩。干警的提拔、晋升、评优、评先与业绩考核完全挂钩,根据表彰、提拨的名额,按照先后顺序截取相应的人员作为提拨或表彰对象。对年终考核后三名的庭室及个人,实行中层干部“诫免”制,一般干警待岗学习制,全面建立起了“能者上、庸者下、竞争向上”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日常管理工作格局,突出了工作实绩在法官考评中的主导作用,完全避免了因提拔、晋级、评优等引起的不和谐因素,增强了干警的责任心、庭室的凝聚力和荣辱感,调动了的工作积极性,在全院庭室和庭室之间、干警和干警之间形成了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2008年3月,省高院政治部主任王重阳亲自到我院进行了考察。

(二)抓好案件流程管理,从程序上保证案件公平公正

案件流程管理是实现法院案件良性运转循环的重要措施,因此我院将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各类案件从立案到结案都纳入了流程管理的范畴,制定了《规范立案管理工作若干规定》等规定,以保证案件运行过程中做到程序公正,切实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案件立案后,立案庭根据案件审理流程表随时掌握审理进度,并在审限届满前十五日,向审判庭和相关领导发出催办通知书,对在期限内未能结案的,由督察室介入查处。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我院审判效率显著提高,年平均结案率均能达到90%以上,基本杜绝了超审限案件,确保了案件的良性循环。

(三)搞好案件评查,促进全院案件质量的提升

案件质量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追求“公正与效率”,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为有效提高案件审判质量,我院成立了由业务骨干组成的审判研讨小组,对经合议庭合议,仍意见分歧较大的案件,提交研讨小组进行讨论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对仍难统一意见的新型、重大、疑难及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呈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同时,我院出台了《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对评查范围、评查标准、评查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对案件质量评查作出了具体、严格的规定。案件承办人按照案卷评查标准认真自查后,各业务庭再次组织审判人员对本庭室审结案件进行交叉评查,之后由审监庭对案件从实体到程序全面细致地进行全面评查。对案卷存在的问题,审监庭书面反馈给各业务庭室,由业务庭室7日内补正后送审监庭再次评查。院领导每季度根据各业务庭的结案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对案件随机抽查,在对个案检查的同时,对审监庭履职情况一并进行监督。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各类案件的办案效率、案件质量都有了稳步提升,呈现出结案率提升、调解率提升、息诉服判率提升,上诉率下降、上诉改判率、上诉发还率下降的良好效果,保持了新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零发生。

(四)重视司法信息统计,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司法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院立案庭将司法信息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每月、季度对全院审判工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如收、结案数、积案数、判决率、调解率、上诉率、维判率、改判率、发还率等,并对全院各阶段审判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使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时刻掌握全院的审判工作情况,以便针对审判工作中存在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0一0年上半年,针对司法信息统计中反映出的调解率下降的问题,我院及时召开会议,要求各基层法庭,民

一、民

二、民三庭加大调解力度,使调解率迅速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保证了审判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专门的审判管理机构。基层法院由于审判管理机构分散,责任不明,如对某一方面的审判工作的调研指导和信息统计,往往需要调动几个部门才能完成,效率不高,制约了法院的审判工作,制约了“公正与效率”司法价值的实现。

(二)选派有经验的法官从事审判管理工作。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由政治处或办公室工作人员兼任,他们往往不参加案件的审理工作,业务生疏,更谈不上其有丰富的审判工作经验,不能很好地履行审判管理职责,加之工作琐碎繁杂,也不能专注于审判管理,势必导致审判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三)设立专门的政策调研机构。司法统计和调研分析需要各部门的配合,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设立在审判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政策调研机构,能把握本院的总体审判工作方向,落实审判政策、协调审判步伐、加强案例指导上做一些统筹和决策性,使院领导及时掌握审判工作的相关信息和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推进审判工作的开展。

第三篇:县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规定

江川县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规定

江法[2003]21号

关于印发《江川县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规定》 的通知

各庭、局、处、室:

《江川县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规定》经院务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四月十六日

主题词:审判流程 规定 通知

发:审委会委员

江川县人民法院办公室 2003年4月16日印发

(共印20份)

江川县人民法院审判流程

管理规定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强化审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案件质量,维护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为建立我院“大立案、精审判、强执行、重监督”的新格局,对事件实行流程管理。审判流程管理是根据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案件的立案、排期、送达、开庭、结案、案件管理、归档等环节进行组织、监督、协调和综合系统管理的总称。

第三条 案件审判流程由立案庭统一协调、管理,本院各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促进我院审判工作公开、公正、高效、有序地进行。

第二章 立 案

第四条 立案庭依法办理各类案件的立案工作:

(一)审查民商事纠纷、行政案件的起诉,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审查刑事自诉案件的起诉,决定立案或裁定驳回。(二)审查公诉案件的起诉,决定立案或不予受理。

(三)审查执行案件的申请,决定是否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

(四)对申诉、申请再审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或通知驳回。

(五)对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上级法院指令再审、发回重审的案件,进行立案登记。

(六)对本院与外地法院发生管辖权争议的案件,由立案庭与外地法院协调,协调不成的,书面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五条 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立案庭应当在以下期间内作出处理。

(一)民商事、行政案件、刑事案件在接受起诉状的当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需要合议的在接受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案件卷宗材料三日内交由案件管理中心。

(二)决定再审、指定再审的案件,登记立案后即移交案件管理中心。

第六条 对诉前财产和证据保全的申请及立案以后案卷移送管理中心之前的财产和证据保全的申请,由立案庭作出裁定。案件移送管理中心后当事人提出财产和证据保全的,由各该审判庭作出裁定。

第七条 立案庭负责核算当事人预交诉讼费用、办理缓、减、免诉讼费的审批手续。

第八条 立案庭负责诉讼费预收收据的开具,实支费由办公室收取,实支费在立案时同诉讼费一起预收,金额掌握在每件200元至2000元。对确有困难的,经主管副院长批准,可以减交、缓交或免交。

第九条 立案庭受理各类案件,应要求当事人详细填写通讯表。

第三章 排 期

第十条 各审判庭审理一审和再审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以及执行、非诉执行案件,均应实行排期开庭或执行。

第十一条 立案庭根据有关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案件的具体情况,一般在立案后五日内确定开庭日期、独任审判员、主审人及合议庭其他人员、审判法庭,并将排期情况通报各业务庭。开庭审理的案件,按照各类案件的受理顺序依次排期。审判员手中有5件未结案时,立案庭可将新收案另调他人。

第十二条 民商事案件,独任审判员、合议庭或主审人可在开庭前主持交换证据,并可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庭前调解。

第十三条 为了提高办案效率,便于案件的及时、准确裁判,调查取证由立案庭根据业务庭的调查提纲进行,核实证据的工作,由审判庭负责。

第十四条 立案庭应当在下列期间内排定开庭日期:

(一)刑事案件,在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后的11日至20日为开庭期间,复杂、疑难的犯罪案件,可以适当延长。

(二)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在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的15日至25日为开庭时间。

(三)刑事案件在作出再审决定之日的两个月内为开庭期间。民商事、行政再审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的程序,参照本条(一)至(二)项确定开庭日期。

(四)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由立案庭与审判庭协商,确定开庭日期。

第十五条 审判庭应当按照排定的日期开庭,合议庭对开庭日期有异议或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开庭时间的,经庭长批准后至迟在原定开庭时间3日前向立案庭提出。立案庭应当从严掌握,认为理由充分的,可以变更排期,并向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及公诉机关说明原因。

第十六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立案庭在开庭日期确定后,将当事人名称、案由、开庭时间、独任审判员、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审判法庭等内容,在开庭前3日予以公告。

第十七条 独任审判员、合议庭在庭审后,须再次开庭的,应根据案件审理情况,与立案庭协商,确定再次开庭的时间。

第十八条 再次开庭的排期:

(一)因案件确需法庭调查取证,庭审不能按时结束,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庭或者当事人当庭提出新证据需要查证的,在15日内再次开庭。

(二)因当事人提出反诉或者案件需要追加当事人的,一般在20日内再次开庭。

(三)因案件需要鉴定、评估、审计或者中止审理的,在收到鉴定、评估、审计结论或者恢复审理后的15日内再次开庭。(四)其他需要再次开庭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开庭时间。

第十九条 为规范审判秩序,开庭审理的案件,须由法警值庭。立案庭应提前将开庭公告送交法警大队,值庭法警由法警大队统一安排。

第二十条 对被告不到庭无法查清案件事实或被告必须到庭而两次传唤不到,应采取拘传措施的,审判庭与法警大队联系,由法警大队负责执行。

第二十一条 为降低司法成本、节约审判资源,江城法庭撤回民事一庭办案,其所辖案件组成巡回法庭,集中在每个月的16—20

日就地巡回审理,若遇节假日顺延。

第四章 送 达

第二十二条 立案后,刑事公诉案件的法律文书由审判庭负责送达,其他案件法律文书的直接送达和上级法院以及外地法院的委托送达由立案庭负责。

第二十三条 送达工作应按下列期限完成:

(一)对原告的起诉决定受理的,立案庭应当在决定受理的同时向原告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诉讼当事人诉讼风险提示书。

(二)对原告在诉前或起诉时提出的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申请作出裁定的,立案庭应当在作出裁定的同时,向申请人送达。

(三)立案庭应当在开庭时间确定后5日内,将应诉通知书、起诉书副本、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诉讼当事人诉讼风险告知书等送达被告;采取财产或证据保全措施的,应当将裁定送达受送相关的当事人。

(四)被告提出答辩状的,立案庭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的3日内将答辩状送达原告。

第二十四条 审判庭须再次开庭的,经立案庭排期,确定开庭时间后,一般应由审判庭当庭送达。因情况特殊,审判庭不能当庭送达的,开庭时间确定后3日内,由立案庭负责送达。

第二十五条 当庭审判的案件,审判庭应当在宣判的同时告知当事人在宣判后5日内领取判决书;当事人逾期不到庭领取的,立案庭应当在逾期日后5日内送达当事人。定期宣判的案件,审判人员应当在宣判后立即向当事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送达判决书。

第二十六条 对当事人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的申请作出的裁定,由立案庭负责送达和执行。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立案庭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期间,向被上诉人、上诉人送达上诉状副本、答辩状副本等,并按期将案件材料和证据报送二审人民法院。

第五章 结 案

第二十八条 下列案件一般在以下期间内审结:

(一)刑事、民商事、行政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立案调卷后三个月内为审理期间,特殊情况可以依法延长至六个月。

(二)执行案件,立案后3个月内为执行期间,非诉行政申请的执行期间为行政庭作出准予执行裁定后30天内。

(三)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依照法律规定。

第二十九条 各类案件应当在法定期限内结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结案的,审判人员应当写出书面申请延期报告,说明理由,并提出结案日期,报分管院长或上级法院审批,并送立案庭备案。

第三十条 合议庭对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庭审结束后3日内制作法律文书,审判长应当在接到法律文书后2日内签发。

第三十一条 案件的裁判权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行使,充分发挥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作用,提高当庭宣判率。裁判文书一般由审判长签发。疑难复杂案件、合议庭有重大分歧的案件报主管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裁判文书由分管院长签发。

第三十二条 需经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应在合议庭评议后5日内报请主管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审判委员会应当在7日内予以讨论决定。案件承办法官应当在审判委员会讨论之日起3日内制作法律文书,分管院长应当在接到法律文书后2日内签发。

第三十三条 结案日期以裁判文书送达的日期为准。

第三十四条 案件审(执)结后,各审判庭(执行局)应当在5日内将法律文书送立案庭消案。

第六章 归 档

第三十五条 卷宗装订由案件管理中心负责。手续完备后方可将卷宗交专职档案员归档。

第三十六条 档案室应在接到归档卷宗后10日内将案件验收完毕。归档验收不合格退回的案件,案件管理中心应在5日内补正完毕后送交档案室。档案室应当出具卷宗接收清单,并于验收完毕后的次日出具。

第三十七条 各审判庭、执行局如需借阅卷宗,随时可到案件管理中心借阅,但5日内必须交案件管理中心。

第七章 督 查

第三十八条 审判庭(执行局)应当按期填写案件审理(执行)的进度,并及时将相关资料报送立案庭。立案庭应当每月将排期案件审理(执行、非诉执行)案件情况列表报送院领导和审判委员会委员,并通报本院各部门。

第三十九条 立案庭负责案件审理流程执行情况的监督,发现审判庭(执行局)及有关庭室未按本规定执行的,立案庭有权责成业务庭予以纠正。

第四十条 审判流程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纳入法官和审判庭(执行局)及相关庭室的岗位目标管理考核。

第四十一条 审判流程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部门负责人

之间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分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处理。必要时,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四十二条 审判监督庭按照立案庭移交的结案卷宗及提供的卷宗目录,定时对案件进行评查,以行使事后监督权。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的日期按法律规定均从次日起算,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本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阜城县人民法院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规定(DOC)

第二章 审判管理机制改革

第一节 审判流程管理机制 《阜城县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机制》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强化审判管理,提高审判效率,确保司法公正,使我院的审判改革顺利进行,按照推行“大立案、精审判、强执行、重监督、保公正”审判运行机制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审判流程管理,是根据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案件的立案、排期、送达、开庭、结案、归档等环节进行组织、监督、协调的综合系统管理的总称。

第三条 全院就审判业务方面内设民事审判庭、刑事行政审判庭、立案庭,审判监督庭,案件评查处。立案庭内设接待排期处、调查送达处、书记员管理处。

案件审判流程由立案庭统一协调、管理,各审判庭(执行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作。

第二章

立案、排期

第四条 各类案件的起诉、申请执行由立案庭依法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应予立案。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或者裁定不予受理。

第五条 立案庭审查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视审查结果确定是否报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对本院审委会决定再审、上级法院指令再审的案件、发回重审的案件,由立案庭登记后3日内将原审案卷收集并移送审判监督庭。开庭时间、担任记录的书记员等问题由审判监督庭与接待排期处协商安排。第六条 对诉前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的申请,以及立案以后案卷移送审判庭之前的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的申请,由立案庭作出裁定。

第七条

在第一次开庭之前,一方当事人申请对证据进行鉴定的,由立案庭庭长决定是否同意鉴定。不同意的,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同意的由立案庭派员鉴定;在第一次开庭后,一方当事人申请证据鉴定的,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审查决定,同意进行鉴定的交立案庭执行。

第八条

对 于刑事自诉案件,在立案阶段原告方申请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立案庭接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初步审查申请人的证据是否充分,之后将所有材料交刑事审判庭负责 审理该案的合议庭合议,确需对被告人采取强身制措施的,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合议庭认为不符合采取强制措施条件的,做出驳回申请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 接待排期处在接到当事人递交的诉讼文书后7日内(检察院提起并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公诉案件为3日,刑事自诉案件为15日,执行案件为1日)予以审查完毕,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接待当事人口头起诉的,应当制作接待笔录,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接待排期处在立案后应及时填写审判流程登记表及各种卡片;

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所需的各种材料应在审查期限内收集齐备,在立案之日内确定该案适用的程序、开庭时间、地点、负责审理该案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案件主审(主办)人、书记员,并于立案后1日内将所有案卷材料移送调查送达处调查送达。

符合立案条件的执行案件应于立案后一日内直接移送执行庭。

调查送达处在接到案卷后确认各种材料齐全、各种表格填写妥当后签字接收。第十条 接待排期处负责核算、收取当事人应预交诉讼费用,负责指导当事人办理缓、减、免诉讼费的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接待排期处应当在下列期间范围内排定开庭日期:

(一)确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时间一般应安排在立案后15日至20日内;

(二)确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时间一般应安排在立案后30日至45日内;

(三)刑事公诉案件的开庭时间,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开庭时间一般应安排在立案后12日至16日内;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时间一般应安排在立案后15日内。刑事自诉案件的开庭时间,同前项(二)规定,但需进行伤情鉴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 庭审过程中,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认为需要再次开庭的,应立即将理由书面告知立案庭,并就再次开庭的时间提出建议,与立案庭协商确定再次开庭的时间,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将再次开庭时间当庭告知当事人。

第十三条 再次开庭的排期:(一)因案件确需法院调查取证,庭审不能按时结束,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庭或者当事人提出新证据的,一般在10日内安排再次开庭时间;

(二)因当事人提出反诉或者案件需追加当事人的,一般在20日内安排再次开庭时间;(三)因案件需要鉴定、评估、审计或者中止审理的,合议庭在收到鉴定、评估、审计等结论或者恢复审理后书面商同立案庭确定再次开庭时间,再次开庭时间一般应排定在收到鉴定、评估、审计等结论或者恢复审理后的15日内;

(四)其他因特殊情况需要再次开庭审理的,由审判长或审判员协商接待排期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开庭时间。第十四条 立案庭主持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初步审查案件争议焦点,有无管辖异议,决定是否进行庭前调查取证,是否具备开庭条件。庭前调查取证的范围,仅限于当事人的申请及立案庭认为需要调查的证据。

第十五条 排期调查处在接到各审判庭提出的重新安排审理期限的书面请求后,应积极协作,及时安排新的开庭审理时间。

第十六条 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等案件,由排期处与审判长协商确定开庭的时间,不受上述排期时间的限制。

第十七条 对立案庭作出的裁定的上诉材料,由接待排期处直接安排书记员办理案件移送手续。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由刑事行政庭负责审查,接待排期处在接到案卷材料确认齐全后办理立案手续,确定记录该案的书记员直接移送刑事行政庭。

第三章 调查、送达

第十九条

调查送达处应于接收案件的当天内安排记录该案的书记员送达。对于需要调查的案件,应于拟定的开庭时间5日前调查完毕。

调查送达处在接到当事人递交的其它法律文书后,应当即将该法律文书转交给记录该案的书记员,按本规定的有关时限送达对方当事人。

第二十条 案件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起诉状副本、出庭通知、开庭传票以及合议庭成员通知等应按法律规定的方式予以送达。

第二十一条 书记员在接到送达任务后应及时准确填写送达回证及各种法律文书,通报书记员处负责人协助安排车辆,并将所填写的法律文书交书记员处负责人或审判员审核。

第二十二条 书记员必须在下列时限内将各类诉讼文书送达当事人:

1、诉状副本、开庭传票、出庭通知书等为接到送达材料后的4日;

2、答辩状副本、上诉状副本为5日;

3、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副本为2日;

以上各时限要求以不影响案件审理、不违反法律规定为限。以本条送达的法律文书送达回证应在本条规定 三天前公告当事人名称、案由、开庭时间、地点。第二十五条 书记员应及时完成审判员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六条 调查处在调查完毕后,普通程序案件在拟定的开庭时间5天前、简易程序案件在拟定的开庭时间2天前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该案的主审人或主办人。

第四章 开庭审理

第二十七条 审判员在接到案卷后应认真核查,确认材料齐全后签字接收。第二十八条 独任审判员接到案件后认真审查案卷诉讼材料,审查有无不符合立案规定,确定当事人争议事实,整理庭审提纲,按期开庭。

第二十九条 独任审判员接到案件后对立案庭确定的程序有不同意见时,应先按简易程序开庭审理,审理后认为需要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报该庭庭长批准。变更后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和开庭时间,由该庭庭长和立案庭庭长交换意见后确定。

第三十条 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主审人接到案件后应认真审查卷内诉讼材料,审查有不符合立案程序的规定,确定案件争议焦点和事实,拟定庭审提纲,告知其他合议庭成员开庭的时间,并于拟定的开庭时间前三日内召开准备庭,就案件审查出的问题等事项交换意见,商定案件审理方案。第三十一条 合议庭召开准备庭,主办人应提前4小时通知立案庭安排书记员记录。

第三十二条 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其他合议庭组成人员因故不能按期参加庭审的(含主审人在内),应及时向审判长说明事由,由审判长向主管院长说明情况,由主管院更换人员;审判长因故不能按期参加庭审的,也应及时向主管院长说明事由,由主管院长另行指派审判长。

第三十三条 主审人更换的,应及时将更换后的情况书面告知立案庭。第三十四条 定期宣判的案件,应当庭送达法律文书;当庭宣判的案件、当庭调解的案件以及当庭撤诉的案件,审判人员应当庭告知当事人领取裁判文书的时间。当事人未按时前来领取法律文书的,由负责记录该案的书记员送达。

第三十五条 案件移送审判庭后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的,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应严格审查,认为申请理由符合法律规定的,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做出裁定,交立案庭负责执行。

第三十六条 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对立案庭排定的开庭日期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开庭的,经庭长批准后书面商同立案庭庭长,并提供新的排期时间书面建议,由立案庭排期处重新排期。

第三十七条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再次排期开庭的,由主审(主办)人书面向立案庭庭长提出理由和拟定再次开庭时间建议,由接待排期处重新安排开庭时间;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庭审中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有关证据,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认为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3、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4、当事人提出反诉或者案件需要追加当事人的;

5、案件需要重新鉴定、勘验、评估、审计或者其他法定事由而应中止审理的;

6、当事人有其他正当理由申请延期审理的;

第三十八条 合议庭或审判员认为需要调查的应拟定书面调查提纲,交调查处调查。单一案件的调查以一次为限,特殊案件除外。

第三十九条 各类案件应当在法定审限内结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结案的,审判长应当写出书面申请延期报告,说明理由,并提出结案日期,报院长审批,送立案庭备案。排期处根据延期报告提出的结案日期再次确定结案时间。

第四十条 开庭时需要法警值庭、提押被告人,财产保全、先予执行案件需法警协助的案件,由主审(主办)人通知法警大队,法警大队应及时安排警力。

第四十一条 合议庭认为需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应当在合议庭评议后五日内写出审理报告,并报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对院长同意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审判委员会应当在七日内讨论决定。

第四十二条 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无论是开庭审理或宣判、一律要在审判法庭进行,并穿着审判服套装,仪容整洁,用语文明、规范。

第四十三条 裁判文书送达最后一名当事人的日期为结案日期。当庭宣判的当庭宣判日期为结案日期。

第四十四条 刑事行政庭在接到行政强制执行审查案件后,应于五日内做出准予执行或不准予执行的裁定书,交调查送达处送达。

第五章

法律文书制作

第四十五条当庭宣判的案件,刑事案件应当在5日内,其他案件应在10日内向当事人送达裁判文书。第四十六条 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当庭调解的,审判员应在1日内制作调解书;不能调解结案的,一般应当当庭宣判,审判员应在庭审结束后1日内制作出判决书;当庭不能宣判的,一般应在5日内制作出裁判文书,并与立案庭商定宣判时间;需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按本规定第二十九条办理。

依本条制作的裁判文书,庭长、院长(主管院长)在1日内核稿、签发。第四十七条 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庭调解的,主审人应在1日内制作出调解书;当庭宣判的,主审人应在1日内制作出判决书;,当庭不能宣判的,合议庭应在庭审结束后3日内做出决议,主审人应在3日内制作出判决书(需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除外);

依本条制作的裁判文书,庭长在1日内核稿,院长(主管院长)在1日内签发。

第四十八条 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案件承办人应当在审判委员会作出讨论决定之日起3日内制作出裁判文书,庭长应当在接到裁判文书后2日内核稿并安排在五日内宣判,院长(主管院长)在2日内签发。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撤诉的,主审人应在1日内制作出裁定书,庭长、院长(主管院长)在1日内核稿、签发。

第五十条 书记员在接到打印任务后,必须按下列时间要求完成打印任务:

1、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为一日;

2、其它法律文书按审判员的要求办理。第六章

案卷装订、案件送审及案卷移送

第五十一条 案件审结后十日内负责该案的主审人、主办人应将案卷材料进行审查,确认齐全后,于结案后十日内将案卷交记录该案的书记员装订卷宗。第五十二条 各书记员应按下列时间要求将本人记录的案件装订成册,并交审判监督庭审查:

上诉案件,应在审判员移送案卷后3日内完成,第4日内完成案卷移送工作; 非上诉案件,应在审判员移送案卷后10日内完成装订卷宗工作并送审判监督庭审查。

第五十三条 审判监督庭在接到案卷后,对于装订不合格的案卷应立即退回书记员重新装订,其余案卷应于30日内审查完毕,并将案卷退回书记员。

第五十四条 经审查合格案卷,书记员应于2日内交档案室,对于不合格案件应立即交该案主审人(主办人)。主审人接到案卷后应向主管院长报告情况并听候处理。

第七章 督查

第五十五条 在本规定所确定的立案、排期、审理、送达、案卷送审等各阶段,各经办人员应及时将完成情况信息输入电脑。

合议庭(执行局)应当及时填写案件审理的进度和超期原因,并及时将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

立案庭应当每月将排期案件审理(执行)及超审限案件情况列表报送院领导,并通报给各部门。

计算机所记载的信息将作为院目标管理考核各庭工作完成情况的依据。第五十六条 立案庭负责案件审理流程执行情况的监督,发现审判庭(执行局)未按本规定执行的,应及时发出督办函,必要时报庭所属的分管院长处理。

第五十七条 合议庭应服从立案庭在审理流程管理中的安排,对本规程的执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第八章

其他事项的处理 第五十八条 统计报卡工作由立案庭安排专人负责办理,各书记员应就自己所记录的当月已结案件按统计员的要求将结案卡片报送统计员。

第五十九条 以下几种诉讼费情况的处理:

1.、起诉时诉讼请求不明确或争议的财产数额不具体,经过庭审后明确的,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根据明确后的情况确定诉讼费。庭审结束前明确的,需补交的当庭责令补交;庭审结束后明确的,在裁判文书上判令补交。

2、庭审中原告增加诉讼请求的,追加增加部分的诉讼费,减少诉讼请求的,按减少部分核减诉讼费;变更诉讼请求的,按自动放弃诉讼请求处理。

3、庭审中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诉讼请求的比照原告按照收费标准限期交纳诉讼费。

4、一方当事人有举证责任而举证不能,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费用由申请方承担;双方都申请的,费用共同承担。

第六十条 本规定所规定的日期按法律规定均从次日起算,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届满的日期。但以法律规定的审限为限。

第六十一条 案件审理流程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部门领导之间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院长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二条 本规定从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之日起执行。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通过后,以前本院与本规定不一致的规定一律废止,以本规定为准。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由本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篇:人民法院审判质效评估管理规则

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质效评估管理规则

一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审判质效评估管理工作,统一法院、审判执行部门和法官审判质效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准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黑龙江省高院《关于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审判质效评估管理,是以一定的评估模式和计算方法,围绕集中反映执法办案质量、效率、效果的核心指标,对全院、业务部门和法官审判工作质效进行量化评估,并依评估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引导广大法官树立正确的审判质效观念,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审判质效的管理方法。

第三条加强审判工作质效评估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工作宗旨,以提高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水平为目标,树立科学的审判质效观念,构建科学、客观、透明的审判质效评估体系,推进我院审判质效的全面提升。

第四条加强审判质效评估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遵循司法审判规律、尊重客观实际原则;

(二)奖优罚劣、激励为主原则;

(三)科学量化、综合评价原则;

(四)日常管理与年终综合评估相结合原则;

(五)审判执行与信访并重、管理与监督并重、定性与定量并重、实体与程序并重、质量与效率并重原则。

第五条我院承担执法办案任务的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审监庭、执行局共7个部门为受评估对象。

二评估我院业务部门的指标、比重和折算办法

第六条评估我院审判执行部门的指标及比重

(一)刑庭

1、法官人均结案数(10%)

2、结案率(20%)

3、上诉发改率(10%)

4、申诉、申请再审率(10%)

5、生效案件发改率(10%)

6、裁判文书差错率(20%)。

7、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自动履行率(10%)

8、信访投诉率(10%)

(二)民一庭

1、法官人均结案数(5%)

2、结案率(10%)

3、上(抗)诉率(5%)

4、发改率(20%)

5、调撤率(20%)

6、违法审判率(15%)

7、信访投诉率(10%)

8、裁判文书差错率(15%)三 民二庭

1、法官人均结案数(5%)

2、结案率(10%)

3、上(抗)诉率(5%)

4、发改率(20%)

5、调撤率(20%)

6、违法审判率(15%)

7、信访投诉率(10%)

8、裁判文书差错率(15%)

(四)行政庭

1、法官人均结案数(15%)

2、结案率(15%)

3、上(抗)诉率(10%)

4、发改率(10%)

5、和解撤诉率(15%)

6、申诉、申请再审率(15%)

7、违法审判率(5%)

8、裁判文书差错率(15%)

(五)立案庭

1、法官人均结案数(20%)

2、结案率(20%)

3、信访投诉率(15%)

4、立案变更率(15%)

5、裁判文书差错率(15%)

6、立案调撤率(15%)

(六)审监庭

1、法官人均结案数(20%)

2、结案率(20%)

3、再审案件调解撤诉率(10%)

4、裁判文书差错率(15%)

5、信访投诉率(15%)

6、纠正生效裁判错误率(20%)

(六)执行业务部门

1、法官人均结案数(15%)

2、法定正常期限内执结率(20%)

3、实际执结率(20%)

4、执行标的额实际到位率(20%)

5、执行案件督查督办及撤改率(10%)

6、裁判文书差错率(15%)

第七条我院审判执行部门实行“百分制量化评估排序法”,即围绕集中反映审判执行质量、效率、效果的核心指标,设定基础分分值100分,根据工作实际确定各部门的单项评估指标及基础分值,比照本规则所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评

估得出单项分值,以单项分值相加得出总分(加上加分项,减去扣分项)作为排序依据,从高到低确定各审判执行部门在我院的排序位次。

第八条各项评估指标数据以司法统计部门提供的司法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未纳入司法统计的数据,由相关职能部门或各业务庭室提供,相关单位要积极予以协助,审判管理办公室按月、按季度和进行通报。

扣分项:出现严重信访责任事故的,依工作过失和后果严重程度酌情扣分,具体认定标准和扣分标准由信访职能部门确定。

加分项:由调研成果和上级机关肯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加分值最高不得超过10分。

调研成果,是指经调研形成的成果被司法释及信息载体采用(院规定的任务除外),所加分最高不得超过5分。

上级机关肯定性评价,是指部门执法办案工作受到中院肯定(以中院排名为准),所加分最高不得超过5分。

三全院业务部门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审判质效评估 第九条各业务部门应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本部门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审判质效评估管理办法,对本部门人员进行评估排序,并定期向本院政治处、审判管理办公室提供评估排序结果,必要时由政治处会同审判管理办公室、各业务部门对本院全体审判业务部门人员进行排序,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条全院业务部门领导职务人员的“捆绑”评估,业务部门正、副职审判质效应与其所在部门的审判质效“捆绑”评估,审判(综合)组长的审判质效应与其所在组法官的审判质效“捆绑”评估,对主要从事综合调研工作人员的评估应根据其岗位特点,进行相应折合。

四组织领导和评估程序

第十一条全院设立审判质效评估管理工作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本院审判质效评估管理工作,对质效评估管理工作负

有监督、检查、协调、指导职责。

领导机构组成人员,我院审判质效评估管理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审判管理工作的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李宝玉任组长、组员:杨巍、周斌组成。

办事机构及职责,全院审判质效评估管理工作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设在审判监督庭),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具体负责审判质效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评估指标数据的收集汇总、评估台帐档案的建立管理、评估结果通报反馈等事项。

第十二条审判质效评估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于当年年底或次年年初进行,根据工作需要亦可进行月份、季度和半年评估。

第十三条审判质效评估结果应当通报至被评估单位,并抄报当地党委、人大、政协、政法委等机关,通报前应以一定的形式向被评估单位进行反馈,被评估单位可以申请复核一次。

第十四条各业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干警要本着对工作、对事业、对同志负责的精神,确保各项审判质效评估指标数据的真实准确。

院里将不定期对审判质效指标数据进行检查、抽查,对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其当评先选优资格。

五 审判质效评估结果的使用

第十五条各业务庭室的审判质效评估结果是参加法院评比表彰的主要依据。

第十六条各业务部门的审判质效评估结果是参加本院和本条线评比表彰的主要依据。评估得分排在本院后二位的审判业务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一般不得参加本院、上级法院以及其他上级机关的综合性评比表彰。

第十七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审判质效评估结果是个人晋职晋级、评先选优、立功受奖、学习培训的主要依据。

六 附 则

第十八条评估各审判业务部门的指标 评估各审判业务部门的指标

法官人均结案数:报告期内本部门审(执)结的各类案件总数与本部门在编法职人员(审判员、代理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总数之比。

结案率:报告期内本部门审结的各类案件总数与同期受理(旧存加新收)的案件总数之比。

上(抗)诉率:报告期内本部门的上(抗)诉案件数与同期一审结案总数之比。

发改率:报告期内本部门案件被二审、再审改判、发回重审数与同期一审、二审结案总数之比。因当事人提交新证据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变化等客观原因而导致被改判发回重审的不纳入统计。

调撤率:报告期内本部门一审、二审、再审案件以调解撤诉(含行政协调、执行和解)方式结案数与同期一审、二审、再审、执行案件结案总数之比。

申请申请再审率:报告期内上一级法院和本院立案受理的涉本部门申诉、申请再审案件数与同期本部门审结的各类一审、二审、再审案件总数之比。

再审率:报告期内本部门被提起再审的案件总数与同期本院、上一级法院审结的涉本部门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结案总数之比。

再审案件调解撤诉率:报告期内本部门再审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数与同期再审案件结案总数之比。

执行案件督查督办及撤改率:报告期内本部门案件被上一级法院立案监督撤改数加上经督查督办提执、指定执行的案件数之和与同期本部门被上一级法院立案监督和督查督办总数之比。

裁判文书差错率:报告期内本院制作的裁判文书出现有重大影响的差错数与本院制作的裁判文书总数之比,具体标准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商业部门另行制定。

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报告期内本院自动履行完毕、强制执行履行完毕、和解履行完毕的执行结案数(不含以执行终结方式结案的案件)与同期执行案件结案(含以执行终结方式结案的案件)总数之比。

执行标的额实际到位率:报告期内实际执行到位的执行标的总额与同期执行申请人申请执行的执行标的总额之比(仅计算以财产为执行标的的案件)。

到省进京上访率:报告期内本院受理、审理的案件的当事人到省进京上访人(次)数与同期本院受理的各类案件总数之比。

重点涉诉信访案件息诉率:报告期内党委、人大、政法委、上级法院等机关交(督)办案件的息诉数与同期交(督)办案件总数之比。

第十九 我院据全市法院审判工作开展情况,对考评指标及其比重适时进行调整。

第二十 本办法由市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一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下载登封市人民法院“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探访[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登封市人民法院“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探访[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