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多篇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多篇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多篇
原本安排在元旦节前跑完各组,因参加市政协会而延误,今天总算走完了。
安河是平梁镇一个较大的村子,面积2.xxxx公里,1xxxx村民小组,人口197xxxx,耕地面积113xxxx,其中水田86xxxx。全村5xxxx党员中,外出务工xxxx,除xxxx党员因年老体弱不能正常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外,其余在家党员都能积极开展活动,思想认识端正。村党支部班子是去年刚组建的,思想解放,项目意识强,积极性高,有一定的威信,这真是一个好的基础呀。上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农办主任和镇长来检查时,对村里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不足,这对下一步搞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尽管我们针对村民反映的道路泥泞、水渠渗漏、电力不足、桥梁不通、信息不畅等突出问题做了许多的工作,但从今天群众的发言上看,离他们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这让我这个驻村干部更多的感受到了压力和时间的紧迫。细细想来,我们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通过活动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拉着农民兄弟的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迈进小康社会。万丈高楼平地起,能以驻村干部的身份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的基础工作,是机遇,也是使命!通过二十多天工作,刚进村时的茫然和无处作为的担忧消失了,替而代之的是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向工作目标迈进的激动。半个月来萦绕在头脑的许多想法更加清晰了,下一步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帮助村里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
二、协调相关方面,实施进村道路的路面硬化,提高道路等级;
三、争取灌溉主渠道防渗工程尽早立项,确保86xxxx稻田稳产、丰产;
四、积极和农电部门联系,争取搭上农村电网改造末班车;
五、协调计划部门落实八组18中高山户村民工赈搬迁项目,让他们搬得起家、脱得了贫;
六、进一步营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氛围,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山村的夜寂静而安详,门前的小溪伴随着满天繁星欢快的跳跃着,春的讯息正在蕴育萌生,这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
这天早上,我们驻村工作组成员来到凤头村。村里的气氛感觉与平时不同,特别热闹,不单今天是7月初7,村民的节日。而是全民上下响应上级指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灾后复产。
我们来到现场,这是一处10xxxx左右的河堤塌方,左边是河流,右边是几千亩良田。这条河堤要是冲垮,后果不堪设想,几十家农户将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事不宜迟,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受益村民自发组织人力准备了木桩,沙袋等材料,听说从早上6点就开始打桩。看到二三十个村民,有男有女在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打桩,有的在装沙袋,有的在抬,有的在堆,干得热火朝天,尽管天气炎热,全都汗流浃背,依然没有停下来休息。
与他们打了招呼后,我们叫人买来饮料,叫他们休息解渴,交谈中,得知他们都是受益户,热情高涨,团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以大局为重,决心一定要把危险解除。然后,我们工作组同志也参加到劳动中,我也试着拿起木棰打桩,喊起号子,棰了几下很是吃力,感受到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组长也卷起裤腿,下到水里,帮忙堆积沙袋。
活虽然很累,但难得与劳动人民一起,有说有笑。为了农民的利益,为了村里的发展大计,何乐不为呢?我们拭擦额头的汗水,我们笑了,看见村民也笑了。
风雨无情人有情,相信大家团结一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排除万难,胜
利渡过难关。河水缓缓的流淌,一直流向远方,向沿途的人传递着信息。
-------
水金名2006年7月20日星期四晴驻村心情日记
和往常一样,我坐上早班车赶到了驻村点,一下车我习惯先到住地把行李放好,然后去村主任那里报到.我住的地方是镇里领导特别关照的,就在村委会对面的企业办二楼,底层是办公室,二楼有两房一厅,就我一人住在那,环境挺好的.也许是我来得早,办公室还没有人上班,我就直接上我的二楼住地了,我熟练打开二楼大门,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我住房隔壁房间的桌椅板凳全部搬了出来,书籍整整齐齐叠在一起,那是我的书房哟,我急忙跑过去看个究竟,可房间门紧闭,不知什么时候加了一把新锁,我心里直嘀咕是谁不通知本姑娘一声就把东西搬了出来,难道又有新驻村干部?不会的,现在不会临时增加驻村单位的;是企业办主任?应该不会的,因为他住家就后面```````
是谁呢?我心里在捉摸着,突然,我发现桌面上茶杯下压着一封信,谁写的?我好奇地拿来一看,驻村干部收, 信口没有封上,我连忙打开:邻居您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林,一名”选派”干部,是全市统一选派的,平远五名选派干部之一,昨天才报到,镇领导安排住在这里,因没有时间跟你联系,擅自搬移你的书房,```````见谅!新来了一位邻居?得去会会他,放好行李后,我来不及去村主任家报到,直接就去了镇政府找他.我走进镇大楼,静悄悄的,都九点多了,往日这时候已是车水马龙干部们都忙不过来了,领导干部下乡啦?我走到黑板前看工作安排表,全体镇干部放假三天[农忙假.]都放假啦,他会不会也回家了?我心里在猜想着,信步来到办公室,办公室门没有关,突然眼前一亮,一个陌生的男人在电脑前聚精会神看资料,难道就是他?应该就是他,因为镇干部我都认识.他,看见有人走进办公室马上站起来,操着一付浓浓的兴宁口音:同志你找谁?有什么事吗?镇里放假,我是值班干部``````看他显出一付主人翁的样子,我一下子笑啦,我是驻村干部,住在你隔壁的邻居,来这里随便走走的,他一听是驻村干部赶忙倒茶递水让我坐,一阵忙碌后我们相互交谈起来,他是一名大学生,刚毕业,安排在镇办公室上班,我也简单向他说明了我驻村的基本情况,渐渐地我们双方熟悉起来,他对我驻村工作特别感兴趣,问这问那的,于是我对他说:干脆你把电话联在手机上我带你周围转转.我好象导游一样,带着他上村走到下村,用半年的驻村工作经验边走边对他讲解,这上村主要种植什么产品,下村还存在什么问题,碰到熟悉的村民偶尔坐下泡一壶自制家茶让他喝,说些村里新鲜事给他听,有些村民当他是”大官”,一口气反映了一大堆问题,听得他一片茫然,最后还是谦虚谨慎地说:我是新来的,我在向你们学习,你们的情况我会记在心的``````
最后一站,我带他来到村主任家,一进大门我就习惯地大喊一声:主任我来啦!主任听到叫喊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昨天你打电话说坐早车来,为什么现在才到?我笑了笑,人家有事吗,来,向你介绍这位新来的镇干部,小张,选派干部,在办公室工作,主任热情地申出手走向前,欢迎欢迎,欢迎你到村指导工作,以后你得多关心我村的事业啊,一阵寒暄后我把话题引到驻村工作上来,主任,一个星期没来啦,村里有什么紧要的事吗?张叔的烟叶卖了吗?刘大哥的仙人草晒干了吗?王大妈生姜不知怎样了?还有李大嫂的稻割了吗?她是单亲家庭人手少``````主任笑了笑,你成快嘴婆啦,一口气就问了那么多,张叔的烟卖啦,今年价格低了点,才五快钱,刘大哥的仙人草晒干了,正等着收购,张大妈的生姜要过段时间才拔,就是李大嫂的一亩多的稻还没割,我在村里组织了几个人明天就帮她.这时的小张听得是一片茫然,只是点头说道:你真行!驻村半年就对村里这么了解,我有个提议,不如明天我们一起去帮李大嫂割稻.我一听兴奋地跳了起来,好啊,反正明天没啥事,去煅练一下,主任忙摇着头说:不行,不行,那能让干部做农细.怎么好让年轻干部晒太阳啊!就是我们年轻才更要去体验农村生活,小张诚恳地回答着.开饭啦,主任夫人叫喊着,可能知道我会来早已安排了午餐````````
-----------
阴沉沉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不觉中天空飘起了细雨,我们开着镇里的面包车,走在一条泥泞的山道上,看不清周围的景色,好象连事物的色彩也分辨不清,一片灰蒙蒙的,远处不停的传来阵阵闷雷声,偶尔会有一阵凉风吹过来,触及皮肤有点寒冷而又荒凉的感觉.....今天一早,我跟镇领导一起到我挂钩的村子,召开“外出乡贤回乡捐资修村道”欢迎会,虽然会议时间定为十点,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急,恨不得快点赶到,因为我是这个村的挂沟工作组长,又是安排在这里的驻村干部,村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少,想修条村道不容易,现在机会来了,我的想法和村里一样,希望上半年能把路修通,改善村里交通状况,早日脱离贫困.会议地点就设在村委会里,村干部们早早把会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侧还写了十分醒目的欢迎标语,会桌前摆放了一些自产的时令水果.会议在十点准时介开,由镇领导主持会议,村书记介绍村里基本情况,我也代表镇村对捐资乡贤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整个欢迎会在简洁轻松中进行着,共捐资了七万多元,村书记双手捧着钱在微微发抖,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用好每一分来之不易的钱,保质保量地把村道建设好``````
会散了,我和村主任的任务是统计捐款名单,用红纸张贴,主任写得一手好书法,不到半小时功夫全部写好了,正准备放笔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元出来,慢!主任增加一条名,我捐二百元.主任一愣,你不是捐了二百吗?我把你名字都写上了.我忙解释说:那是以镇干部名誉捐的,这二百元是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捐的,你看,驻村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给村里带来多大改善,就算驻村干部的一点心意吧.村主任会意地写上了驻村干部捐款二百元的大字``````
雨还在下,四只车轮子慢慢地在山路上翻滚着,我在沉思,驻村一年多了,我给村里做了什么?无非就是在那一年没开几次门的驻村办室贴几张喷墨宣传画,贴了几张驻村工作目标.驻村一年多来,给百姓带来了什么?我只是在做着工作组长应做的份内工作,只是多领了一份驻村补助罢了!
作为一名双重身份的我,已是一名镇挂沟工作组长又是一名驻村干部,而我对驻村工作感到的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奈.唉!原本安排在元旦节前跑完各组,因参加市政协会而延误,今天总算走完了。
安河是平梁镇一个较大的村子,面积2.5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人口1978人,耕地面积1135亩,其中水田867亩。全村59名党员中,外出务工9人,除4名党员因年老体弱不能正常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外,其余在家党员都能积极开展活动,思想认识端正。村党支部班子是去年刚组建的,思想解放,项目意识强,积极性高,有一定的威信,这真是一个好的基础呀。
上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农办主任和镇长来检查时,对村里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不足,这对下一步搞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尽管我们针对村民反映的道路泥泞、水渠渗漏、电力不足、桥梁不通、信息不畅等突出问题做了许多的工作,但从今天群众的发言上看,离他们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这让我这个驻村干部更多的感受到了压力和时间的紧迫。
细细想来,我们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通过活动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拉着农民兄弟的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迈进小康社会。万丈高楼平地起,能以驻村干部的身份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的基础工作,是机遇,也是使命!通过二十多天工作,刚进村时的茫然和无处作为的担忧消失了,替而代之的是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向工作目标迈进的激动。半个月来萦绕在头脑的许多想法更加清晰了,下一步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帮助村里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
二、协调相关方面,实施进村道路的路面硬化,提高道路等级;
三、争取灌溉主渠道防渗工程尽早立项,确保867亩稻田稳产、丰产;
四、积极和农电部门联系,争取搭上农村电网改造末班车;
五、协调计划部门落实八组18中高山户村民工赈搬迁项目,让他们搬得起家、脱得了贫;
六、进一步营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氛围,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山村的夜寂静而安详,门前的小溪伴随着满天繁星欢快的跳跃着,春的讯息正在蕴育萌生,这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
这天早上,我们驻村工作组成员来到凤头村。村里的气氛感觉与平时不同,特别热闹,不单今天是7月初7,村民的节日。而是全民上下响应上级指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灾后复产。
我们来到现场,这是一处100米左右的河堤塌方,左边是河流,右边是几千亩良田。这条河堤要是冲垮,后果不堪设想,几十家农户将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事不宜迟,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受益村民自发组织人力准备了木桩,沙袋等材料,听说从早上6点就开始打桩。看到二三十个村民,有男有女在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打桩,有的在装沙袋,有的在抬,有的在堆,干得热火朝天,尽管天气炎热,全都汗流浃背,依然没有停下来休息。
与他们打了招呼后,我们叫人买来饮料,叫他们休息解渴,交谈中,得知他们都是受益户,热情高涨,团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以大局为重,决心一定要把危险解除。然后,我们工作组同志也参加到劳动中,我也试着拿起木棰打桩,喊起号子,棰了几下很是吃力,感受到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组长也卷起裤腿,下到水里,帮忙堆积沙袋。
活虽然很累,但难得与劳动人民一起,有说有笑。为了农民的利益,为了村里的发展大计,何乐不为呢?我们拭擦额头的汗水,我们笑了,看见村民也笑了。
风雨无情人有情,相信大家团结一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排除万难,胜利渡过难关。河水缓缓的流淌,一直流向远方,向沿途的人传递着信息。
-------
水金名2006年7月20日星期四晴驻村心情日记
和往常一样,我坐上早班车赶到了驻村点,一下车我习惯先到住地把行李放好,然后去村主任那里报到.我住的地方是镇里领导特别关照的,就在村委会对面的企业办二楼,底层是办公室,二楼有两房一厅,就我一人住在那,环境挺好的.也许是我来得早,办公室还没有人上班,我就直接上我的二楼住地了,我熟练打开二楼大门,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我住房隔壁房间的桌椅板凳全部搬了出来,书籍整整齐齐叠在一起,那是我的书房哟,我急忙跑过去看个究竟,可房间门紧闭,不知什么时候加了一把新锁,我心里直嘀咕是谁不通知本姑娘一声就把东西搬了出来,难道又有新驻村干部?不会的,现在不会临时增加驻村单位的;是企业办主任?应该不会的,因为他住家就后面```````
是谁呢?我心里在捉摸着,突然,我发现桌面上茶杯下压着一封信,谁写的?我好奇地拿来一看,驻村干部收,信口没有封上,我连忙打开:邻居您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林,一名”选派”干部,是全市统一选派的,平远五名选派干部之一,昨天才报到,镇领导安排住在这里,因没有时间跟你联系,擅自搬移你的书房,```````见谅!新来了一位邻居?得去会会他,放好行李后,我来不及去村主任家报到,直接就去了镇政府找他.我走进镇大楼,静悄悄的,都九点多了,往日这时候已是车水马龙干部们都忙不过来了,领导干部下乡啦?我走到黑板前看工作安排表,全体镇干部放假三天[农忙假.]都放假啦,他会不会也回家了?我心里在猜想着,信步来到办公室,办公室门没有关,突然眼前一亮,一个陌生的男人在电脑前聚精会神看资料,难道就是他?应该就是他,因为镇干部我都认识.他,看见有人走进办公室马上站起来,操着一付浓浓的兴宁口音:同志你找谁?有什么事吗?镇里放假,我是值班干部``````看他显出一付主人翁的样子,我一下子笑啦,我是驻村干部,住在你隔壁的邻居,来这里随便走走的,他一听是驻村干部赶忙倒茶递水让我坐,一阵忙碌后我们相互交谈起来,他是一名大学生,刚毕业,安排在镇办公室上班,我也简单向他说明了我驻村的基本情况,渐渐地我们双方熟悉起来,他对我驻村工作特别感兴趣,问这问那的,于是我对他说:干脆你把电话联在手机上我带你周围转转.我好象导游一样,带着他上村走到下村,用半年的驻村工作经验边走边对他讲解,这上村主要种植什么产品,下村还存在什么问题,碰到熟悉的村民偶尔坐下泡一壶自制家茶让他喝,说些村里新鲜事给他听,有些村民当他是”大官”,一口气反映了一大堆问题,听得他一片茫然,最后还是谦虚谨慎地说:我是新来的,我在向你们学习,你们的情况我会记在心的``````
最后一站,我带他来到村主任家,一进大门我就习惯地大喊一声:主任我来啦!主任听到叫喊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昨天你打电话说坐早车来,为什么现在才到?我笑了笑,人家有事吗,来,向你介绍这位新来的镇干部,小张,选派干部,在办公室工作,主任热情地申出手走向前,欢迎欢迎,欢迎你到村指导工作,以后你得多关心我村的事业啊,一阵寒暄后我把话题引到驻村工作上来,主任,一个星期没来啦,村里有什么紧要的事吗?张叔的烟叶卖了吗?刘大哥的仙人草晒干了吗?王大妈生姜不知怎样了?还有李大嫂的稻割了吗?她是单亲家庭人手少``````主任笑了笑,你成快嘴婆啦,一口气就问了那么多,张叔的烟卖啦,今年价格低了点,才五快钱,刘大哥的仙人草晒干了,正等着收购,张大妈的生姜要过段时间才拔,就是李大嫂的一亩多的稻还没割,我在村里组织了几个人明天就帮她.这时的小张听得是一片茫然,只是点头说道:你真行!驻村半年就对村里这么了解,我有个提议,不如明天我们一起去帮李大嫂割稻.我一听兴奋地跳了起来,好啊,反正明天没啥事,去煅练一下,主任忙摇着头说:不行,不行,那能让干部做农细.怎么好让年轻干部晒太阳啊!就是我们年轻才更要去体验农村生活,小张诚恳地回答着.开饭啦,主任夫人叫喊着,可能知道我会来早已安排了午餐````````
-----------
阴沉沉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不觉中天空飘起了细雨,我们开着镇里的面包车,走在一条泥泞的山道上,看不清周围的景色,好象连事物的色彩也分辨不清,一片灰蒙蒙的,远处不停的传来阵阵闷雷声,偶尔会有一阵凉风吹过来,触及皮肤有点寒冷而又荒凉的感觉.....今天一早,我跟镇领导一起到我挂钩的村子,召开“外出乡贤回乡捐资修村道”欢迎会,虽然会议时间定为十点,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急,恨不得快点赶到,因为我是这个村的挂沟工作组长,又是安排在这里的驻村干部,村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少,想修条村道不容易,现在机会来了,我的想法和村里一样,希望上半年能把路修通,改善村里交通状况,早日脱离贫困.会议地点就设在村委会里,村干部们早早把会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侧还写了十分醒目的欢迎标语,会桌前摆放了一些自产的时令水果.会议在十点准时介开,由镇领导主持会议,村书记介绍村里基本情况,我也代表镇村对捐资乡贤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整个欢迎会在简洁轻松中进行着,共捐资了七万多元,村书记双手捧着钱在微微发抖,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用好每一分来之不易的钱,保质保量地把村道建设好``````
会散了,我和村主任的任务是统计捐款名单,用红纸张贴,主任写得一手好书法,不到半小时功夫全部写好了,正准备放笔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元出来,慢!主任增加一条名,我捐二百元.主任一愣,你不是捐了二百吗?我把你名字都写上了.我忙解释说:那是以镇干部名誉捐的,这二百元是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捐的,你看,驻村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给村里带来多大改善,就算驻村干部的一点心意吧.村主任会意地写上了驻村干部捐款二百元的大字``````
雨还在下,四只车轮子慢慢地在山路上翻滚着,我在沉思,驻村一年多了,我给村里做了什么?无非就是在那一年没开几次门的驻村办室贴几张喷墨宣传画,贴了几张驻村工作目标.驻村一年多来,给百姓带来了什么?我只是在做着工作组长应做的份内工作,只是多领了一份驻村补助罢了!
作为一名双重身份的我,已是一名镇挂沟工作组长又是一名驻村干部,而我对驻村工作感到的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奈.唉!
第二篇: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第一书记小传
杨xx,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xx经济园区农业产业办公室主任,兼任xx片长,禁毒干事,xx行政村扶贫队长,第一书记。2010年10月任xx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8月任xx行政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7月任上xx村党支部书记。杨xx,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xx经济园区农业产业办公室主任,兼任xx,xx,禁毒干事,xx行政村扶贫队长,第一书记。2010年10月任xx党支部书记,2012年8月任xx行政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7月任上xx村党支部书记。
民情日记
与大部分人不同,我在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之前就已经当了8年村支书,这次又竞选成为上xx村的支部书记。我觉得,扶贫工作不能光只盯着几户贫困户用功,而应着眼长远、为村民谋划未来和出路,在产业上做文章,做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2016年以来,从xx行政村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我决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严格执行“532”工作法,完善美丽乡村工程未涉及到的部分。今年,一是由完成了村内外街巷道硬化约8公里;安装新型太阳能路灯80盏,涵盖了xx农村的楼房区域,还在这几个自然村实施了安防工程,使这几个村子维持良好的治安状况;二是利用当地的便利条件和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并且在广阔的山林间发展林果产业,解决农民的收入和产业问题;三是在耕地比较集中的xx村新打深水机电井2眼,以便为发展林果产业奠定基础;五是启动新农村维修整治工程,不断xx村民的回迁楼房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让村民过上了市民的生活,同时将妥妥咀村常住户异地搬迁至新农村,充分提高移民楼房利用率;六是在村道旁栽xx等4000余株绿化环境;七是新建组织活动阵地2处并配套了相关办公设施,新建垃圾填埋场2处、防洪石头挡墙0.5公里,新建养羊小区1处等等;七是我们在党建带动经济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目前与蒙草公司共建了联合党支部,在就业用工、项目用地等方面互联互通,提高群众收入;八是提高党员素质和入党门槛,使广大群众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自觉向党靠拢,主动提出入党申请,极大地增强了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xx行政村的六年里,我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亲眼见证了这里发生的巨变,但发展之余我的心中却始终惦记着那些困难群众期盼的眼神,感觉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需要用更大的勇气和担当带领群众走上特色种养和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不辜负党和群众的信任。
xx行政村概况
xx行政村位于xx经济园区东部xx区,户籍人口xx人,常住人口xx户xx人,有六个自然村,其中xx户以下的有xx个,过去,各村自然条件较差,道路坑洼难行,还是有名的上访村、三类支部,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连组织活动阵地都没有。
感 言
农村工作千丝万缕,纷繁复杂,功过难说。在基层工作需要学识、担当、勇气和胸襟,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愿如我身之父母早日脱贫,步入小康。
第三篇: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1
“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
帕尔哈提衣扎克是拜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书记,今年5月被选派到托克逊乡康其铁米村驻村。他在6月12日的《民情日记手册》中写道:“今天把村里9名姑娘送到了乡里,他们将由县上统一组织送到地区华福纺织厂工作,这是我村有史以来组织妇女集体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一次,我想这只是开始,往后还将组织动员更多村民外出务工创收。我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我调查分析过了,村里经济发展思路应该是:多组织人走出去,通过劳务创收;多养牲畜、家禽,搞家庭创收;多种棉花、番茄等订单作物,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还要想办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有钱办事,能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
米吉克乡库木墩村是地区新农村党建工作示范村,也是拜城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驻该村的县农技站支部书记纳斯尔吾斯曼在他5月份的工作总结中写道。“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一个月来,我和其他驻村干部围绕加强班子建设,在原有的村‘两委’班子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村级阵地管理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并抓好了相关制度的落实,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行落实了党员干部承诺制,全村16名党员干部向群众郑重承诺年内办2-3件实事、好事,各自还联系1-2名困难群众,让党员干部肩上有责任;规范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有6名无职党员上岗,参与村务的管理;协助党支部考察、选拔了8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充实了农村“两支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3次集中学习,收看1次电教片。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四种能力’。”
“必须让五星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
康其乡阿热勒村是拜城县集中整治的重点村。6月7日驻该村的县委党校干部艾斯卡尔斯拉写道:“前些日看到大队部院内悬挂的国旗因日久风吹日晒破损了,村里的广播扩音器也坏了。大队部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党组织所在地,国旗更是象征着基础政权的威严,广播是村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喉舌,这样下去怎么行呀,必须让五星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今天,我们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举行了升旗仪式,让崭新的五星红旗高高飘了起来,喇叭响了起来。”
“维汉民族一家亲,携手共奔致富路”
5月24日大桥乡央都马村驻村干部、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杨雪成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特别高兴。前两天,工作队正为几户困难户农业生产中缺少化肥、不会管理农作物而发愁呢。没想到今天单位和扶贫办的领导就来到了村里,解了工作组和农民的燃眉之急。黄书记代表县人大机关为我村捐款1.5万元,希望村里把这些资金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办为5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具及书本,为6户贫困户送去了12袋化肥。更高兴的是通过我们的协调努力,我村与乡里的汉族村八村签订了互助协议,结为‘兄弟村’。八村的农民懂技术、信息广、门路多、能吃苦耐劳,都比较富裕,他们与我村群众一对一、手拉手结成了帮扶对子,两村合作共进,维汉民族一家亲,携手共奔致富路。”
“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又高兴又感动。高兴的是我和社区筹备的庆‘六一’活动取得了成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感动的是父子、母子情深。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社区邀请了50个家庭及其成员代表参加庆‘六一’活动。首先,奖励了10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随后,进行了家庭才艺汇演,评选出了优秀节目并对其家庭进行了表彰。最后,在活动现场,开展了‘我为妈妈梳回头,我给爸爸洗次衣’活动,学生们专注的为妈妈梳着头,认真细致的为爸爸洗着衣服,家长可是耐不住了,满眼里全是疼爱,有的已挂满了幸福的泪花,此时我也被感动了。活动结束后,一些家长和社区干部对我筹划的这次活动表示很满意和感谢,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我想好了,以后还要多开展一些健康、文明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2
昨夜又住在村里了。
早上起来,嗅着大山里纯净的空气,整个人清爽了许多,就干脆沿着村委门口的进村公路到山上走走。
早晨的清凉村很是秀丽,灵秀的石山和绿毯般的稻田都浸润在凉湿的空气里,露珠在路边灌木叶儿上自由地滚动,小花儿在试探着伸开双臂,庄户人家院里的狗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叫上几嗓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汽车肆无忌惮的吼叫和走在斑马线上的小心翼翼,没有面对一大桌地沟油、苏丹红、注胶肉而引起的.对癌症的恐惧与紧张,更没有生活的紧张与无奈……所有这一切城市应有的喧嚣和燥动都不属于这里,这是一个如桃花源般的世外境地……
走了一会儿,就见到一位大婶儿背着一篓菜迎面走来。村里人很是勤劳,最珍惜这早晨的光阴。见到我,大婶儿大老远就笑问:“小林,这么早起来了?到我家坐坐去?”大婶儿的热情让我很是感动,赶紧快步走上去接过她手里的锄头,和她边说话边往回走。大婶儿家里有六口人,公婆都年愈花甲,体弱多病,丈夫在村里帮人干点泥水活儿,两个孩子都在镇上的中学念书。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他们夫妇俩帮人干活和到附近的安大厂卖点蔬菜维持着。随着孩子们渐渐大了,公婆又常期看病吃药,家里的经济是越来越难了……听着大婶儿的诉说,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由于地处偏僻大山和诸多历史原因,清凉村曾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村民日夜辛苦劳作中失去了其璀璨的光芒,纯朴的村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守着“金饭碗”还倒处找饭吃呢!作为文联驻村干部,我们有这个义务帮助清凉村乡亲们去发现这颗明珠,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帮助清凉村乡亲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3
时间:20xx年4月16日 星期三
地点:开封县罗王乡罗王村王建立家
今天一早,驱车去我们单位的帮扶村——开封县罗王乡罗王村。雨后的道路泥泞难走,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来到了我的帮扶对象王建立家。
王建立,一个56岁的低保户,老婆有精神病,几个女儿已相继结婚离开家,只有小女儿在身边。王建立把我们迎进家里。因为老婆有精神病,家里收拾的并不干净。谈及困难,王建立掩饰不住眉间的忧虑:家里没有壮劳力,因为老婆身体不好,需要人看护,自己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家里有六七亩地,平时就靠这些地生活。一个月有六七十元的.低保补贴。希望领导能提供一些挣钱的途径,不用外出,又能分担一些困难。
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他诉说生活中的困难,切实感受到王建立的不易,也感受到他对我们的期盼。我安慰他:“我们会和村里、乡里联系沟通,想一些办法,尽量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不过你也要振作起来,照顾好你老婆和女儿,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积极面对。”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4
原本安排在元旦节前跑完各组,因参加市政协会而延误,今天总算走完了。
安河是平梁镇一个较大的村子,面积2.5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人口1978人,耕地面积1135亩,其中水田867亩。全村59名党员中,外出务工9人,除4名党员因年老体弱不能正常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外,其余在家党员都能积极开展
活动,思想认识端正。村党支部班子是去年刚组建的,思想解放,项目意识强,积极性高,有一定的威信,这真是一个好的基础呀。
上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农办主任和镇长来检查时,对村里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不足,这对下一步搞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尽管我们针对村民反映的道路泥泞、水渠渗漏、电力不足、桥梁不通、信息不畅等突出问题做了许多的工作,但从今天群众的发言上看,离他们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这让我这个驻村干部更多的感受到了压力和时间的紧迫。细细想来,我们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通过活动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拉着农民兄弟的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迈进小康社会。万丈高楼平地起,能以驻村干部的身份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的基础工作,是机遇,也是使命!通过二十多天工作,刚进村时的茫然和无处作为的担忧消失了,替而代之的是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向工作目标迈进的`激动。半个月来萦绕在头脑的许多想法更加清晰了,下一步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帮助村里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
二、协调相关方面,实施进村道路的路面硬化,提高道路等级;
三、争取灌溉主渠道防渗工程尽早立项,确保867亩稻田稳产、丰产;
四、积极和农电部门联系,争取搭上农村电网改造末班车;
五、协调计划部门落实八组18中高山户村民工赈搬迁项目,让他们搬得起家、脱得了贫;
六、进一步营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氛围,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山村的夜寂静而安详,门前的小溪伴随着满天繁星欢快的跳跃着,春的讯息正在蕴育萌生,这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5
20xx年3月2日 星期六 晴
这是驻村的第三天,驻村工作组和村上干部进行进一步交流,了解村情,学校驻村工作以来的所有文件,吃透文件精神,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 ,结合村的实际,制定驻村帮扶计划
初来乍到,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带着些许的好奇,我环顾四周,村子坐落在群山中,远离繁华闹市的喧嚣,置身于这山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路过的几位村民的穿着打扮以及周围破旧的房屋院落,让我们渐渐皱紧了眉头,这个山村是多门贫穷落后,在此,我也希望加快通木村的“减贫摘帽”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20xx年3月20日 星期三 阴
通过半个多月的驻村帮扶工作,使我对开展帮扶工作的实际意义,同老百姓交流,增进情感的必要性,委老百姓解决哪怕一个实际困难的作用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多的体会,我觉得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直接驻村入户,群众对此很关注,所以我们每一位驻村干部都要展示良好的作风形象,都应该有心用情的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首先要和群众“拉关系”“摆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建立起雨水关系才能把群众想什么了解清楚,才能知道如何去帮扶,才能完成帮什么,才能知道促什么任务。
20xx年4月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一大早,驻村工作组组长吴平会长召集大家召开计生工作会,今年上半年通木村的计生工作成绩在柏村镇排名中上游,尽管有些指标完成得还不错,但由于计生的罚款没有达标,因此受到上级部门的批评。因为自从计生文明执法以来,执法人员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对待计生对象,不能关禁闭、不能强行没收财物,这给计生执法者带来了困难,之前我也与村干部讨论过这个问题,尽管文明执法是好事情,是整个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有些人却认为有恃无恐了,你拿他没办法,这就在事实上给计生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现在好了,可以诉诸于法律途径,中国老百姓大都怕上法庭,这与我国传统文化里怕“惹官非”是一脉相承的,但违法者必究,这也保证我国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否则,再多的经济建设成果也会被迅猛增长的人口所吞噬。
开完会后就回去了,村干部们商量了一会工作就开始办公。今天,来村公所办事的人很多,有办结婚证的、有办入户口的、有办救济的等等。我与一个来办事的老职工交谈,聊聊国家的社保政策,老人退休了,一个月在社保领一千多元的退休金,这在农村算是中上收入了,老人对国家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是相当满意的,他说现在政策好退休金够日常生活用的,医疗保险也减轻了他的医疗负担。
20xx年4月18日 星期四 阴
4月18日,在通木村委员会会议室召开了通木村农村扶贫对象识别会议,参会人员为通木村驻村工作组和村支委员。
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关于“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的要求。
工作组长吴平出席并发言,一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工作范围提出了要求。本次通木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范围为我村16个村民小组,调查对象为全村所有农村户籍人口。二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明确了目标任务。本次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的目标任务是:科学识别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逐户建立贫困人口信息档案,完善贫困人口的动态识别机制,为全村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农村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搭建通用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
通过本次会议,我对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次会议的召开我想为我村贫困农户及贫困人口带来了又一福音,为我村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打下了又一坚实的基础。
20xx年5月17日 星期五 雨
为了提高通木村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加快贫困农民脱贫奔康,结合通木村实际,5月17日,驻村干部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在村委会会议室对贫困户进行技术专业培训,为其培训高粱、花椒、青蒿、金银花种植等方面知识,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农业技术培训班。
针对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民对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在高粱、花椒、青蒿、金银花种植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期培训班非常有意义,非常及时,培训内容丰富详尽,语言通俗易懂,引起了农户的极大兴趣,许多学员都认真做好笔记,在课堂上与干部们互相互动交流,询问种养技术和难题,大大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让贫困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驻村工作组及帮扶部门给贫困户发放生产启动资金,帮其购买化肥、农药、等,同时制定鼓励机制,扩大种植规模,还联系有关销售大户,解决产品的销售途径,同时也结合通木村帮扶部门,帮助其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6
徐市溪尾村位于徐市镇东南部,村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有7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主要以毛竹、锥栗以及药材作为农民增收的产业。
时间:20xx年10月28日 地点:村民李接友家
村民李接友的新房盖在离村部不远的地方,占地60多平方米,三层楼。今天,我看到他三楼的模板已经完工了,他夫妻俩和几个工人正在忙活着。看到我来了,他很热情,放下手里的活就出来了,一定要我在他家吃晚饭。他带着我和村支书老郑来到他租住的房子,房子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电线也老化了,有些地方还漏风。晚饭安排在厨房内,风吹来有些冷。在吃饭交谈过程中,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生活贫困,从小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现在全家四口人,一儿一女,女儿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建阳一中的女孩,也是他的骄傲,儿子还小,在徐市中心幼儿园上学。这些年,家里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主要以水稻生产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直到今年,通过村里帮助贷款,村支书老郑个人借款以及村主任帮助购买化肥等等帮扶下种了一烤烟,就此一项,今年收入净增近四万元。也是因为今年的增收,才想到了盖新房。从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看到他满脸的幸福,我觉得很欣慰,希望他的生活能像他的新房一样有个全新的改变,越来越好。
回到村部休息,我也在思考,老李的生活能得到改善是好事,不过这个改变是不是来得太迟了。我了解过,村里也曾经动员过他种烟,但是他因为听信别人,害怕亏本而一直犹豫。这其间,我们的工作是不是还有需用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如果以前能有人对他反复耐心的做工作,能够积极提供帮扶措施,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的生活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改变。这也提醒我自己今后做工作要更耐心细致,要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所忧,争取“对症下药”。
时间:20xx年11月7日 地点:村民陈留备家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将过去了,根据镇党委的工作安排,近期走访的重点是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为年底的慰问活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根据村里上报的困难人员名单,今天走访的是村民陈留备家。据了解,陈留备在1974年至1980年曾经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为人比较公道,曾经有机会到镇里企业站工作,但是他觉得文化程度低,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走进老陈的家,房子很大,但是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摆设很简单,没有一张比较好的桌椅,更别说像样的电器了。老伴早已不在了,虽然有四个儿女,但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只有老陈一个人住,显得有些孤苦。老陈平时靠锄山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即使已是近八十的高龄。但是近六年来,因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靠吃药来缓解病情,每年要花费上万元的医药费,又无法报销,导致生活愈加困难。和老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眼里布满了血丝,也因天冷风吹的缘故,眼泪一直流。不过老陈的心态很乐观,平时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经常帮助做群众工作。
听着老陈的遭遇,再看看他的住所,心里有些难过。由于老陈担任村主干的时限不够,不能享受村干部的退休工资等待遇,但是我已把他列为今年年底的慰问人员范围,希望能在冬天里给他送去一点温暖。
第四篇: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1
动员适龄青年参军入伍
为切实发挥挂帮干部的作用,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征兵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征兵工作任务,我们根据上级有关征兵工作的会议精神,因势利导,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到地瓜镇木卡村和莲花村动员适龄青年参军入伍。
我们首先印发了《征兵工作条例》、《兵役法》以及《致适龄青年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120份,分别发给了两村广大适龄青年,在两村的路途显眼位置张贴宣传资料30张。同时,我们还深入木卡村羊鸡箐组和莲花村龙显地、黑平地村民小组有适龄青年的农户家,广泛深入而细致地向家长宣传兵役法和扶持政策,就征兵的条件、政策、范围、体检、政审、优抚等问题向群众提供了解答和咨询服务,帮助有应征对象的青年算好各种政治帐、经济帐,有效地激发了两村广大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同时,我们还与村干部一起,通过打电话联系的方式动员在外务工的适龄青年和大学毕业未找到工作的适龄青年回家报名参军。通过我们的有效宣传,两村的适龄青年有报名愿望的较多,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两村形成了浓厚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群众遭遇火灾
3月21日,我与黄昌富主任在村活动室帮助村委整理资料,下午1:23分,一村民电话告知村统计员何发虎,该村大竹坪组一户群众用火不慎将附近四户群众的所有房屋、财产全部烧光时,我们一行决定前往看望受灾情况。当我们到达受灾农户家时,被现场的情况所惊呆,所有木房和平房的窗子全部被烧光,几户群众在逃离时没有带走任何东西,连吃的、穿的都没有,面对此情况,我们一方面对受灾群众进行心里安抚,另一方面积极向地瓜镇民政办协调大米12袋、食用油8桶、衣物、棉被等物资送给四户受灾群众。
同时,我们还靠步行到该村丫口组看望因病致贫群众陈大鹏、后头坡组独生子女户杨清友和后头坡组困难群众杨清江家进行慰问,充分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尽快脱贫致富。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2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一】
近期,正是马铃薯猛长的阶段,刚刚洗漱完,队长谭德锋就说:走,克看看马铃薯的生长情况。
据悉,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推广,以及农户积极的种植热情下,箭竹林村的马铃薯共种植了400余亩,成为该村发展种植业的“主力军”,对示范带动农民经济增收进一步发挥作用。
通过查看,箭竹林村的马铃薯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按亩产1.5吨计算,预计可实现总收入63万元。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二】
今天上午8点10分,冯杰、杨迪我们一行三人按照约定计划,继续走访,刚走到半路,突然下雨,不得不改变计划,驾车到铁匠湾,由于到铁匠湾山路坡陡弯急路滑,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继续行程。
沿着小路,一路打听,半个小时路程,终于到达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杨小香家。因为事先没有打招呼,他正在干家务和农活,打扫卫生、喂鸡、喂猪,简单了解情况后,他家也很拮据,除了喂养鸡、猪,土地也很少,种地也仅仅维持生计,父亲、儿媳和两个孙子都在家,房子是土坯和木头结构,房顶上晒着包谷,新建了一间太阳能洗澡间,退耕还林后政府补偿很低,家庭收入渠道少。
与杨小香道别后,9点40我们继续走访,顺着山间小路,隐约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音,循着声音,一路爬山,沿途水沟生活垃圾随时可见生活垃圾,还有塑料瓶、塑料袋等垃圾汇聚在一起,20分钟后,看见挖掘机正在施工,扩宽上山道路,进展顺利,按照进度一个月后可通车到山顶,山上的茶树可以有效开发。
返回驻地后,14点左右,村支书接到通知县明查暗访组马上到村委会,检查驻村工作队在岗情况,冯杰、杨迪我们三人正好在办公室商量采山坪的工作计划报告,明查暗访组问了一些生活情况、前段时间工作开展情况和扶贫工作的想法、建议。今天很匆忙,也很充实,虽然忙点,也有收获,采山坪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怎样才能为村民增收等问题让我感觉肩上压力好大,如何改变采山坪的现状,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想方设法,尽自己最大能力做事。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三】
3月28日 星期四 晴转雨
上午9:00时,与副县长程建华及有关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陪同贵州百花药业集团董事长黄文荣一行考察道真重庆产业园区和巴渔创业园区。
12:00时,县长向承强主持召开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投资意向洽谈会。双方就贵州百花苗方制药厂的`搬迁及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等事项进行友好协商,初步达成共识: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拟将贵州百花苗方制药厂迁至道真重庆产业园区,计划用地面积300亩;选择5个左右的中草药品种,建设育苗、示范种植基地;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提供技术支撑,帮助道真建设10万亩以上的中草药种植基地。
驻村感言: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在道真这样一个欠开发的县份,我们更应该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最大限度引进客商落户发展。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3
徐市溪尾村位于徐市镇东南部,村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有7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主要以毛竹、锥栗以及药材作为农民增收的产业。
时间:20xx年10月28日 地点:村民李接友家
村民李接友的新房盖在离村部不远的地方,占地60多平方米,三层楼。今天,我看到他三楼的模板已经完工了,他夫妻俩和几个工人正在忙活着。看到我来了,他很热情,放下手里的活就出来了,一定要我在他家吃晚饭。他带着我和村支书老郑来到他租住的房子,房子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电线也老化了,有些地方还漏风。晚饭安排在厨房内,风吹来有些冷。在吃饭交谈过程中,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生活贫困,从小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现在全家四口人,一儿一女,女儿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建阳一中的女孩,也是他的骄傲,儿子还小,在徐市中心幼儿园上学。这些年,家里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主要以水稻生产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直到今年,通过村里帮助贷款,村支书老郑个人借款以及村主任帮助购买化肥等等帮扶下种了一烤烟,就此一项,今年收入净增近四万元。也是因为今年的增收,才想到了盖新房。从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看到他满脸的幸福,我觉得很欣慰,希望他的生活能像他的新房一样有个全新的改变,越来越好。
回到村部休息,我也在思考,老李的生活能得到改善是好事,不过这个改变是不是来得太迟了。我了解过,村里也曾经动员过他种烟,但是他因为听信别人,害怕亏本而一直犹豫。这其间,我们的工作是不是还有需用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如果以前能有人对他反复耐心的做工作,能够积极提供帮扶措施,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的生活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改变。这也提醒我自己今后做工作要更耐心细致,要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所忧,争取“对症下药”。
时间:20xx年11月7日 地点:村民陈留备家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将过去了,根据镇党委的工作安排,近期走访的重点是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为年底的慰问活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根据村里上报的困难人员名单,今天走访的是村民陈留备家。据了解,陈留备在1974年至1980年曾经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为人比较公道,曾经有机会到镇里企业站工作,但是他觉得文化程度低,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走进老陈的家,房子很大,但是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摆设很简单,没有一张比较好的桌椅,更别说像样的电器了。老伴早已不在了,虽然有四个儿女,但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只有老陈一个人住,显得有些孤苦。老陈平时靠锄山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即使已是近八十的高龄。但是近六年来,因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靠吃药来缓解病情,每年要花费上万元的医药费,又无法报销,导致生活愈加困难。和老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眼里布满了血丝,也因天冷风吹的缘故,眼泪一直流。不过老陈的心态很乐观,平时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经常帮助做群众工作。
听着老陈的遭遇,再看看他的住所,心里有些难过。由于老陈担任村主干的时限不够,不能享受村干部的退休工资等待遇,但是我已把他列为今年年底的慰问人员范围,希望能在冬天里给他送去一点温暖。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4
昨夜又住在村里了。
早上起来,嗅着大山里纯净的空气,整个人清爽了许多,就干脆沿着村委门口的进村公路到山上走走。
早晨的清凉村很是秀丽,灵秀的石山和绿毯般的稻田都浸润在凉湿的空气里,露珠在路边灌木叶儿上自由地滚动,小花儿在试探着伸开双臂,庄户人家院里的狗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叫上几嗓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汽车肆无忌惮的吼叫和走在斑马线上的小心翼翼,没有面对一大桌地沟油、苏丹红、注胶肉而引起的对癌症的恐惧与紧张,更没有生活的紧张与无奈……所有这一切城市应有的喧嚣和燥动都不属于这里,这是一个如桃花源般的世外境地……
走了一会儿,就见到一位大婶儿背着一篓菜迎面走来。村里人很是勤劳,最珍惜这早晨的光阴。见到我,大婶儿大老远就笑问:“小林,这么早起来了?到我家坐坐去?”大婶儿的热情让我很是感动,赶紧快步走上去接过她手里的锄头,和她边说话边往回走。大婶儿家里有六口人,公婆都年愈花甲,体弱多病,丈夫在村里帮人干点泥水活儿,两个孩子都在镇上的中学念书。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他们夫妇俩帮人干活和到附近的安大厂卖点蔬菜维持着。随着孩子们渐渐大了,公婆又常期看病吃药,家里的经济是越来越难了……听着大婶儿的诉说,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由于地处偏僻大山和诸多历史原因,清凉村曾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村民日夜辛苦劳作中失去了其璀璨的光芒,纯朴的村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守着“金饭碗”还倒处找饭吃呢!作为文联驻村干部,我们有这个义务帮助清凉村乡亲们去发现这颗明珠,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帮助清凉村乡亲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5
“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
帕尔哈提衣扎克是拜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书记,今年5月被选派到托克逊乡康其铁米村驻村。他在6月12日的《民情日记手册》中写道:“今天把村里9名姑娘送到了乡里,他们将由县上统一组织送到地区华福纺织厂工作,这是我村有史以来组织妇女集体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一次,我想这只是开始,往后还将组织动员更多村民外出务工创收。我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我调查分析过了,村里经济发展思路应该是:多组织人走出去,通过劳务创收;多养牲畜、家禽,搞家庭创收;多种棉花、番茄等订单作物,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还要想办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有钱办事,能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
米吉克乡库木墩村是地区新农村党建工作示范村,也是拜城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驻该村的县农技站支部书记纳斯尔吾斯曼在他5月份的工作总结中写道。“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一个月来,我和其他驻村干部围绕加强班子建设,在原有的村‘两委’班子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村级阵地管理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并抓好了相关制度的落实,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行落实了党员干部承诺制,全村16名党员干部向群众郑重承诺年内办2-3件实事、好事,各自还联系1-2名困难群众,让党员干部肩上有责任;规范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有6名无职党员上岗,参与村务的管理;协助党支部考察、选拔了8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充实了农村“两支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3次集中学习,收看1次电教片。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四种能力’。”
“必须让五星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
康其乡阿热勒村是拜城县集中整治的重点村。6月7日驻该村的县委党校干部艾斯卡尔斯拉写道:“前些日看到大队部院内悬挂的国旗因日久风吹日晒破损了,村里的广播扩音器也坏了。大队部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党组织所在地,国旗更是象征着基础政权的威严,广播是村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喉舌,这样下去怎么行呀,必须让五星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今天,我们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举行了升旗仪式,让崭新的五星红旗高高飘了起来,喇叭响了起来。”
“维汉民族一家亲,携手共奔致富路”
5月24日大桥乡央都马村驻村干部、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杨雪成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特别高兴。前两天,工作队正为几户困难户农业生产中缺少化肥、不会管理农作物而发愁呢。没想到今天单位和扶贫办的领导就来到了村里,解了工作组和农民的`燃眉之急。黄书记代表县人大机关为我村捐款1.5万元,希望村里把这些资金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办为5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具及书本,为6户贫困户送去了12袋化肥。更高兴的是通过我们的协调努力,我村与乡里的汉族村八村签订了互助协议,结为‘兄弟村’。八村的农民懂技术、信息广、门路多、能吃苦耐劳,都比较富裕,他们与我村群众一对一、手拉手结成了帮扶对子,两村合作共进,维汉民族一家亲,携手共奔致富路。”
“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又高兴又感动。高兴的是我和社区筹备的庆‘六一’活动取得了成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感动的是父子、母子情深。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社区邀请了50个家庭及其成员代表参加庆‘六一’活动。首先,奖励了10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随后,进行了家庭才艺汇演,评选出了优秀节目并对其家庭进行了表彰。最后,在活动现场,开展了‘我为妈妈梳回头,我给爸爸洗次衣’活动,学生们专注的为妈妈梳着头,认真细致的为爸爸洗着衣服,家长可是耐不住了,满眼里全是疼爱,有的已挂满了幸福的泪花,此时我也被感动了。活动结束后,一些家长和社区干部对我筹划的这次活动表示很满意和感谢,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我想好了,以后还要多开展一些健康、文明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6
这天早上,我们驻村工作组成员来到凤头村。村里的气氛感觉与平时不同,特别热闹,不单今天是7月初7,村民的节日。而是全民上下响应上级指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灾后复产。
我们来到现场,这是一处100米左右的河堤塌方,左边是河流,右边是几千亩良田。这条河堤要是冲垮,后果不堪设想,几十家农户将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事不宜迟,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受益村民自发组织人力准备了木桩,沙袋等材料,听说从早上6点就开始打桩。看到二三十个村民,有男有女在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打桩,有的在装沙袋,有的在抬,有的在堆,干得热火朝天,尽管天气炎热,全都汗流浃背,依然没有停下来休息。
与他们打了招呼后,我们叫人买来饮料,叫他们休息解渴,交谈中,得知他们都是受益户,热情高涨,团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以大局为重,决心一定要把危险解除。然后,我们工作组同志也参加到劳动中,我也试着拿起木棰打桩,喊起号子,棰了几下很是吃力,感受到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组长也卷起裤腿,下到水里,帮忙堆积沙袋。
活虽然很累,但难得与劳动人民一起,有说有笑。为了农民的'利益,为了村里的发展大计,何乐不为呢?我们拭擦额头的汗水,我们笑了,看见村民也笑了。
风雨无情人有情,相信大家团结一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排除万难,胜利渡过难关。河水缓缓的流淌,一直流向远方,向沿途的人传递着信息。
第五篇: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4篇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1
20xx年3月6日 星期二 阴
下午5点多,我们驻村工作人员一行3人,跟着亚鱼村副主任姚本祥,监督委员会主任、综治工作站站长舒水保来到潘塘村民组。近日,潘塘村民组在进行入户道路硬化工程,我们也积极地投入了他们的劳动。据悉,这条道路是连着该组外面的李丫公路,属于一事一议项目,由财政出资金,村民出劳动力共同完成的.。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完工并投入使用。入户道路修好了,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村民们表示,道路的硬化结束了以往雨天泥,晴天灰的历史,坐在车上颠簸得不行的情况也将不复存在。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2
今天到七眼桥镇政府参加该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进会暨“帮县、联乡、驻村”干部培训会。
七眼桥镇交通倒是很便利,在地委大门口搭乘到平坝、云峰的班车或是直接到七眼桥镇的班车都可以到。一进入七眼桥镇,路上便满是身着凤阳古装、操着屯堡音、挑着担子的屯堡妇女了。街道两旁是琳琅满目的小店铺,店门外坐着吸着旱烟袋的屯堡老人,孩子们在店铺外嘻戏着,别具韵味的屯堡话音充满耳畔……镇政府就在路边,一下车就看到了。镇政府是一幢五层高的小楼,一进去就见到了该镇开展党建工作的宣传展板,从一张张图片看得出七眼桥镇在党建工作上下的功夫、出的新招。
乡镇工作就是繁忙。从一楼上去,楼道上全是来来往往的工作员和村干部、群众。把从文联带来的《安顺》和《安顺文艺》交给镇党政办工作员后,我径直到了四楼会议室。
会场布置得很利索,工作人员们正忙着签到、发资料。领了资料坐了一会儿,会议就开始了。
会上,省住建厅调研员杨茂祥、西秀区人大副主任罗德坤和七眼桥镇党委书记赵德洪分别就“如何创意工作方式推进党建”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省住建厅、市住建局、西秀区中医院和七眼桥镇本寨村支书分别作了精彩的会议交流发言。尤其是本寨村的老支书那番“揣着政策抓、戴着脸谱抓、忍着委屈抓、保护和开发一起抓”的“四抓”理念更是赢得了满堂彩,与会人员热烈回应,会场上掌声不绝。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也深有感触。面临当前工作形势,各级各部门都根据部门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实际深入到群众之中,为联系点群众引项目、带资金、做义诊、找老师,做了很多实事。文联虽然在帮促工作中也下了很大功夫,在宣传帮促村文化资源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们还要继续结合文联实际和现有资源,进一步做好帮促点的服务工作,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出点子、找出路,切切实实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成果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参加村委会评低保
按照单位的安排,我与县人大教工委主任黄昌富到地瓜镇木卡村报道,当我们到达村活动时,地瓜镇政法委书记罗嗣奎、包村干部谭斌、王*正组织下木卡一、二、三组的群众召开农村低保工作会,三个组的群众争吵声音较大,有的用拳头击打桌子、有的对镇、村、组干部进行辱骂、有的则蠢蠢欲动,准备对个别干部动武等,导致整个会场无法进行下去。此时,在会场外的我们决定进去看个究竟,我们便说“我们是县人大的干部,有什么事情跟我们说”。当此话一落,全体群众就向我们诉说着往日评低保的种种不是以及不公平等,请求我们主持公道。面对此情此景,马上作出将三个组的群众分开评,有什么不服的直接给我们挂帮干部讲的决定。这样,会议得到再一次进行。
我们分别与部分群众进行座谈,他们诉说,相关部门在评定农村低保时不公平,甚至有一些整天游手好闲、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外出打工的人员都可能享受低保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使大部分群众对低保享受群众的不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真听取群众的讲述并作好记录。例如一组群众沈恩厚虽年龄已75岁,但其孩子在外打工且是计划生育对象、二组群众张关月虽是残疾,但其孩子照样在外打工且孩子同样是计划生育对象。他们两人也同样要低保,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们二人耐心地向他们讲解国家关于农村低保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政策,作出他们两人都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并劝说他们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要求他们及时回家履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只有这样他们这些老人才能享受农村低保方面的政策,两位老人对我们的劝解表示完全接受,并表示会劝自己的孩子回家履行计划生育政策。
由于我们驻村干部的参与,使得三个组的低保评定会议顺利结束,一组群众刘仕江激动地说“如果不是你们的参会,这几个组的低保评定不知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此次评定体现了公正、公平和公开”。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3
20xx年6月3日
上午,我们和村委成员一起去三分子村走访特困户,了解需要帮扶的情况。
在村组长张瑞荣家,和他聊天得知,他本身挺有头脑,平常贩羊和农产品,做得挺好。村里通往外面的路常被洪水冲断,张瑞荣自己拿出四五千元维修过水路面。村旁护河堤上的树,全是张瑞荣自己掏钱种上的。可他家里还住着土坯房。
我们的特困户是穷,整个村子也不富,但是有这样为大家和村子着想的`村干部,我们的村子何愁不富?!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4
昨夜又住在村里了。
早上起来,嗅着大山里纯净的空气,整个人清爽了许多,就干脆沿着村委门口的进村公路到山上走走。
早晨的清凉村很是秀丽,灵秀的石山和绿毯般的稻田都浸润在凉湿的空气里,露珠在路边灌木叶儿上自由地滚动,小花儿在试探着伸开双臂,庄户人家院里的狗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叫上几嗓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汽车肆无忌惮的吼叫和走在斑马线上的`小心翼翼,没有面对一大桌地沟油、苏丹红、注胶肉而引起的对癌症的恐惧与紧张,更没有生活的紧张与无奈……所有这一切城市应有的喧嚣和燥动都不属于这里,这是一个如桃花源般的世外境地……
走了一会儿,就见到一位大婶儿背着一篓菜迎面走来。村里人很是勤劳,最珍惜这早晨的光阴。见到我,大婶儿大老远就笑问:“小林,这么早起来了?到我家坐坐去?”大婶儿的热情让我很是感动,赶紧快步走上去接过她手里的锄头,和她边说话边往回走。大婶儿家里有六口人,公婆都年愈花甲,体弱多病,丈夫在村里帮人干点泥水活儿,两个孩子都在镇上的中学念书。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他们夫妇俩帮人干活和到附近的安大厂卖点蔬菜维持着。随着孩子们渐渐大了,公婆又常期看病吃药,家里的经济是越来越难了……听着大婶儿的诉说,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由于地处偏僻大山和诸多历史原因,清凉村曾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村民日夜辛苦劳作中失去了其璀璨的光芒,纯朴的村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守着“金饭碗”还倒处找饭吃呢!作为文联驻村干部,我们有这个义务帮助清凉村乡亲们去发现这颗明珠,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帮助清凉村乡亲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