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沾化县大高镇生态文明村建设典型材料(定稿)
抢抓机遇
强力推进 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村创建亮点工程
--------沾化县大高镇生态文明村建设典型材料
今年以来,沾化县大高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县生态文明村创建要求,按照“五化”创建标准,抢抓市、县帮扶机遇,全民动员,快速启动,着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首批8个生态文明村实现了村容村貌大改观,发展环境大改善,文明水平大提高,党群关系大融洽,精神面貌大改变,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截止目前,各级投入资金超过598万元。首批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已进入尾声,共硬化道路6.35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3.59万株,建设高标准花池240个;拆除、改造废旧房屋351间,土墙改造1.2万平方米,新建院墙400米,粉饰房屋5万平方米;购臵路灯106盏;清理三大堆9000余方,购臵垃圾箱145个,治理坑塘6个,清理路边沟16.8公里;新建、改造村办公场所2处。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征求民意,科学规划。镇党委、政府在市妇联等部门的积极协调下,会同每个帮扶单位,邀请市规划局、林业局、交通局等部门,对列入创建计划的8个村进行先期规划、科学布局。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既坚持高标准又符合乡土民情,做到专家意见与群众意见相结合,切实体现了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同。
二是加强宣传,发动群众。通过召开创建村群众代表、党员代表座谈会,向群众宣传政策,让村民加强理解、广泛支持、主动参与,充分调动群众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在整个创建过程中,从村庄垃圾清理到村庄绿化,再到硬件设施建设,群众自始至终都做创建工作的主人,建设生态文明村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期间在废旧、破烂房屋拆除方面,8个村群众共无偿拆除300余间,自发出义务工1.2万个。
三是上下联动,快速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妇联、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开发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财政局、县海洋与渔业局等帮扶部门负责人带领有关专家到所帮扶村多次调研,确定整治方案,迅速安排施工,倾其所能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扶持。镇党委、政府也不等不靠,积极对接,拿出专项资金60万元先期启动,推动村内旧房拆迁、池塘治理、道路修建、围村林建设等工作快速推进。
四是健全机制,长效管理。按照“规划、建设、管理”并重的原则,建立了村庄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对首批8个创建村实行镇村环卫一体化管理,落实2—4名保洁员,统一配发垃圾车、环卫服装,保洁员工资实行固定报酬和绩效报酬制度,每季度一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报酬,切实做到投入、人员、设施、制度四到位,确保长期发挥作用。
大高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县乃至全市的前列,总结首批生态文明村的经验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点启示:
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在创建过程中,市、县帮扶单位和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到创建村调研,确定整治方案,完善村庄规划,落实帮扶措施,迅速安排施工,倾其所能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扶持,使创建工作快速启动、推进。
二是资金投入是重点。生态文明村建设,说到底是一个资金问题,没有投入建设生态文明村只是空喊口号,无异于纸上谈兵,因而要建成合格的生态文明村必须多条腿走路,在工作中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帮扶单位帮扶,镇党委支持、在外能人协助,群众筹集,吸纳社会资金等加大投入,在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上要注重实效,抓住重点,另外科学安排好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我们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共投入500多万元,为创建工作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建、机关帮建”的路子。
三是群众支持是基础。群众既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又是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使生态文明村建设具备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在创建中,首批8个村的群众自发形成义务劳动队伍,拆迁思想动员队伍,环境卫生保持巡逻队伍,创建热情高涨。
四是完善机制是保证。一要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巩固和发展机制,把加强管理摆在重要位臵。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讲究卫生、维护生态的村规民约和日常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要建立健全建设资金筹措、道路硬底化维护、环境卫生保持机制,克服重集中整治、轻长效管理的弊端,确保建成一批、巩固一批,保持生态文明村创建的旺盛生命力。三要稳定政策,加大投入。把生态文明村创建经费纳入年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村建设稳步推进。
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是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镇党委、政府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切入点,通过拆除废旧破烂房屋、硬化路面、实施围村林建设、成立保洁员队伍等有效措施,着力改变村容村貌。村路、街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创建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二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在创建过程中,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带头参与创建工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生态村给村里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去。干部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共建家园,形成了干群一条心,齐建生态村的强大合力;同时党员干部在创建工作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在群众中威信。
三是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培育了文明和谐新风。生态村创建带来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文明素质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开展党的政策、先进文化、致富信息、文明习惯“四进农家”活动,引导和帮助群众丢弃生活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民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随意丢垃圾、胡乱排污水的陋习,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走向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的良性互动。
大高镇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5日
第二篇:生态文明村建设典型材料
立足城郊区位优势打造生态文明村居--巨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文明村建设典型材料
巨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巨野县新城区,全区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耕地4.9万亩,总人口 4万人。农村自然村多达40余个,建了新房不拆旧房在各村普遍存在,村庄占地浪费严重,“空心村”问题突出。加上我区地处新城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我区相当一部分土地,使现有土地日益减少。为了切实改变群众生活居住环境,促进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率先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为加快城郊村改造,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概况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瞻远瞩,早在2008年就积极开展了生态文明村建设,并涌现出了大李庄、陈屯、赵官屯、吕官屯等成绩较为突出的村庄。其中大李庄村总人口978人,315户,原村庄占地面积388亩,新村计划占地122亩,规划建设楼房32栋,该项目由上海中建设计院设计,山东博琳臵业有限公司投资,山东新华建筑集团承建。目前一期14栋回迁楼房正在建设,预计2011年10月竣工。新村设计有幼儿园、超市、文化大院、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完成绿化面积8000余平方米,节约利用土地266亩,5800人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陈屯村人口890人,386户,耕地面积598亩,现村庄占地350亩,新村由山东翰林设计院
1设计,占地面积80余亩。一期工程将建设回迁房13栋,约
6.1万平方米。目前在建7栋,约3.7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新村建成后可节省土地270亩,完成绿化18000余平方米,新村设计有幼儿园、超市、文化大院、人民公园等配套设施,附近村庄4000余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投资2.2亿元的赵官屯文明村建设也正在施工,吕官屯城郊村改造已开始入户丈量评估,两村建设完成后将可容纳1万余人居住,在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节约利用土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几点做法:
总结我区城郊村改造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借助政策,强力推进工作落实。
1、就生态文明村庄建设与城郊村改造工作,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一直就非常重视,自开发区成立以来就充实和加强了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党工委书记郭良印同志亲自抓、负总责;管委会主任奚宽轩同志经常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搞调研,抓规划、抓典型,指导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在加强领导的同时,我们在工作中还非常重视政策的运用。中央、省、市、县就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为了能准确把握和灵活运用这些政策,我们安排时间、组织人员专门对各种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进行学习和研究,以确保每位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都能做到“正确理解政策不模糊,准确运用政策不跑偏”,保证在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
3、在具体工作落实上,党工委、管委会以县委“高效跨越年”、“基础提升年”等活动为契机,就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并要求各责任人根据进度倒排工期,对行动迅速、工作落实较好的责任人给予奖励,对落后的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赶上,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与落实。
(二)广泛宣传,示范引路,营造良好建设氛围。城郊村改造虽说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但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全体村民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农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工作难度较大。因此,能不能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激发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使城郊村改造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变“要我改”为“我要改”,这是城郊村改造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所在。
一是印发《致村民的一封信》,从节约用地、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让村民全面了解城郊村改造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内容,取得村民的大力支持。
二是做好工作通报,利用周一、周五开发区工作人员集合开会的时间,及时通报重点村的建设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各指挥部、各村(居)在工作推进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并由各管区、各指挥部及时传达到各村(居)。
三是召开村民代表会、户主会等会议,宣传政策,释疑解惑。消除村干部的畏难思想,齐心协力做好拆迁户思想工作;消除群众的担忧、害怕、抵触情绪,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征地、拆旧铺平道路,确保城郊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四是组织农民群众参观学习,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大李庄、陈屯、吕官屯等10多
个村居,共1000多名群众代表,赴泰安肥城、枣庄薛城等地参观学习,使村庄改造工作得到村民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和谐发展,先建后迁,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城郊村改造工作刚一开始我们遇到重重阻力,首先的阻力来自传统观念。有相当部分的村民认为宅基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属于私有财产,加上一些风土习俗、家族势力等多分面因素的纠结,拆旧房很困难;第二是房子拆除后村民的居住问题;第三是村民分房问题,谁先谁后分,新楼价款问题。为了使各村(居)旧村改造顺利进行,我们从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国家法律与政策精神,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了城郊村改造民主决策、科学规划。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各村(居)的旧村改造工作。工作中我们主要处理好了以下三个问题:
1、先建回迁房。由于旧房拆除工作非常集中,涉及全村各家各户,房子拆除后村民的居住问题是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为了切实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先建后拆的原则,即先建新房后拆旧房,从而减少了租住过渡房的环节,减少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2、和谐拆迁。拆迁前期我们通过开会、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反复讲解和宣传“城郊村改造”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要求。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动员,并组织他们外出参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旧村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党员干部做出表率的同时,再组织村(居)干部和工作组挨门逐户做思想工作,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奖励措施,对积极配合拆迁,起模范带头作用的给予适当的奖励
或在回迁房安臵上给予一定的照顾。通过一系列无微不至的准备工作,在入户评估时,我们有的村曾经出现过争先恐后的可喜局面。近年来,我们开发区组织拆迁几十万平方米,可以说拆迁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至今为止,没有出现一例钉子户,没有出现一例越级上访等恶性事件。
3、新楼房的安排。从各村新房的分配来看,在照顾老人同时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采取抓阄的方式决定新房的位臵;二是按照入户评估(或交钥匙)的先后顺序,谁先配合入户评估(或交钥匙)谁先挑选。但是实际工作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为此,我们时刻把握群众思想动态;随时改进工作方法;灵活运用法律、法规;及时修正方案措施,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把分房这件好事做实、做好。
(四)科学规划,逐步推进,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在城郊村改造和生态村建设中我们始终注重坚持集约利用、商住并举的原则,聘请高水平专家,精心设计,科学规划,提高了每个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新的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将利用五年的时间完成生态文明村建设20个,此项工作完成后,全区将节约用地9000余亩;我们将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理位臵、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二是注重实效,先易后难。充分尊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农村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居)突破,从广大农民最为关心、最易接受的地方入手,坚持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因势利导,逐步扩展延伸,不急
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加以推进,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改善农村最迫切的基本生活条件为重点,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在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和规划,全面系统地加以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的城郊村改造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虽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但从整体而言,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在具体工作中也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共识。即没有充分认识城郊村改造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二是畏难情绪作怪。在土地落实、旧房拆迁、新房分配这三大困难面前,部分干部产生畏难情绪。
三是政策缺位。城效村改造工作目前尚处在探索性阶段,一些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自上而下至今还没有明确规范的法律政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充分发扬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多向先进单位学习,取长补短,逐步探索,以强有力的领导、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努力将我区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推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第三篇:生态文明村建设典型发言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文明新村
**镇**村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村位于**区**镇中部,***路南侧,东临**河。本村有6个村民小组,常住户420户,1950人。
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区制定的“大发展、大跨越,实现五年大变样”为契机,以“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普及群众文化、推进生态文明”为主题,严格按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标准,紧密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切实加强四个文明建设,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综合治理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创造全村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村基本形成了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并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环境卫生管理示范村、廉政示范村、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十佳村居。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发动群众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我村首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主任张**同志任组长,统一班子成员思想。制定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和目标,将有关创建内容上墙。同时利用广播、召开领导小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意义、目的和争创目标,认真学习市、区、镇关于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文件精神,让广大党员和村民都深刻认识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自己动手 1
建设美好家园,形成上下齐动的共同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我村领导小组根据生态文明村创建要求,结合我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通过摸底调查等方式听取多方建议,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完善了生态文明村创建制度,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确保我村各项事业科学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村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整个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乡风文明”这个主题下进行,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居民、环境的和谐建设。
二、惠民利民,美化环境,加强民生改善力度
**村充分利用省精神病医院在村辖区的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沿街店面,现共开发店面360余间,32万余平方米,仅此一项投入近千万元。由于租金收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此举也壮大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个人收入,从而为生态文明村建设打下了物质基础。
在道路硬化方面。为解决村民出门难的问题,村委会克服种种困难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共硬化道路达3万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
在水电改造方面。我们投资50余万元,用石头垒砌了长120米,宽3米,高2米,圆直径1.5米,总长510米的排污管道,村里并设专人对管道进行维护,对出现的阻塞等问题及时解决,并保证在每年的六月份对管道彻底清理一次。村里投资把全村的灌溉用电线路换成了地下电缆,并把南变电室重新换顶,把线路电表重新更换;北变电室也免费增容更换了变压器。同时对村内的自来水进行改造,将村内的自来水管道进行了统一的更换,改造完成了饮用水工程,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在土地整治方面。整治改造了荒废多年的北沟。原来的北沟一直都没有利用起来,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我村投资40余万元,将北沟平整并垫高地基,为村里直接增加了十多亩地,为今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排污工程竣工后我们又在排水管边上回填土方6万多立方米,整合土地18余亩,并建一个集贸交易市场,把原来在公路边的经营户迁入市场,彻底改变占道经营的不良习惯。这也是我们在合理利用土地方面做出的大胆尝试,并收到良好效果。
在文教卫生方面。村内出资60万元对幼儿园重新翻盖,并增加了玩具器械,空调等物,幼儿园已于2010年9月份正式开园;为解决孩子上学难,家长担心学生上学安全的问题,村里安排了免费接送学生上放学的班车,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为本村考上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给予3000和6000元物质奖励,在村内进一步弘扬了重学重教之风。
在环境卫生方面,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更加优化。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制定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分管领导相关职责等具体措施,实行领导负责,干群分工,党员带头,上下联动,责任到人,形成多层次长期有效机制。按照“村庄规划、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村里出资修建了三个大垃圾池,配备了60个小垃圾箱和一辆三轮车,并雇用18名清洁员每天负责街道清理和垃圾运输,保证了村内和商业街的卫生情况。同时,倡议全体村民在自己的居住区,自觉维护周边环境的卫生,积极参与居住区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使全体村民都成为创建文明单位的参与者,共创创造优美
居住环境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河边绿化带,对河道进行了清理和美化,并每年组织村民义务植树,目前,全村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0%。
在安全保卫方面。村内设有一个治保调解委员会,6个治保调解小组,9名治保调解成员,还有一支由6人组成的夜间巡逻队。加强村中的巡逻工作,确保村内治安稳定。同时,针对我村外来人口多、人口复杂的特点,我村坚持由治保会、妇联、计生等联合办公,对外来流动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加大对出租房的检查,以最大限度防止我村成为不法分子的窝藏地和滋生地,为全村村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村每年都要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乡风文明的形成。为提倡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我村有目的地每年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和“勤劳致富户”活动,通过投票,选出“五好家庭”和“勤劳致富户”,并进行表彰。这些措施的实行,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我村生态文明村居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继续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建设美丽泉城、和谐槐荫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生态文明村典型材料
4月14日,记者来到新城镇**村时看到,该村投资20多万元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据**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介绍,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由净水房、警务室、卫生室组成,总面积200平方米,目前已进入装修安装阶段,预计6月底投入使用。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为实践载体,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该村投资75万元建起了**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投资50万元对村内大街小巷全部进行硬化,安装高标准路灯30盏;投资10万元进行村庄绿化,植树种花3万余株,购置垃圾箱,对村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清运;投资7万元,新打农用水井6眼,铺设地埋电缆500米,整修生产路XX米。此外,该村坚持免收村民的自来水水费,逢年过节给村里老年人发放过节福利。村民于亦富说:“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摸黑走夜路’的面貌。”
该村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村民代表会建设入手,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坚持村务管理“四步决策法”,变“一言堂”为“透明”工作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坚持村务公开,民主选举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布一次,一般的村务事项每季度公布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及群众关心的事项随时公开;坚持民主理财,民主选举产生村民理财小组,坚持每月一理财,每月一公开;修订《村民公约》,让群众办事有章可循。
前不久,该村孤寡老人潘玉因患脑血栓住进医院。潘玉家庭条件困难,身边无人照料。得知这一情况后,该村发动群众为他捐款XX余元,并安排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如今,潘玉已康复在家。潘玉说:“多亏村里的照顾,让我坚强地面对病魔。”
**说:“今后,我们村将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增加2个垃圾箱;新上净化水设备一套,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建成警务室一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成卫生室一处,方便村民就医;新增容一台100kv的变压器,满足村民用电需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第五篇:生态文明村典型材料
“建设文明生态,构筑和谐新村”的号角多次吹响,xx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把xx村建设成了一个依托工矿,发展经济、服务工矿、富裕农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xx村位于平定县城西南10公里处,与阳煤集团五矿接壤,北有太旧高速公路穿越而过,全村912户,2420人,外来人口有近2000人,党员60人,村支两委5人,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到2009年人均收入达到近6000元,近年来,xx村重视落实省市县“二十字”方针,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全力打造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0年2月荣获平定县人民政府“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4月荣获平定县人民政府“文明和谐村”称号,2010年4月荣获平定县文化体育局“特色文化村”称号,从2006年至今连续被评为县先进集体,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平安村、省级爱国卫生先进村和二星级生态文明村,省级环保村等荣誉称号。
一、xx村“四议两公开”是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充分体现,是“建设文明生态构筑和谐新村”的基本保障。
我村积极按照镇党委和政府的要求,村支两委积极召开会议研究并组织党员、组长和村民代表集中学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并明确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行责任。村支部书记霍小晚作为第一责任人,抓好具体落实,完善党员联系制度、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以制度规范和督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我村的落实。村长霍新林对本村重大事项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进行决策、实施。再次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订了村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包括土地征用及补偿的分配、宅基地的规划、报批,以及优抚对象、低保户、五保户的确定、村集体大额资金的使用、支出等都要在“四议两公开”制度下进行审议和决议,并及时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通过“四议两公开”,把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党内基层民主与农民主人翁地位融为一体,得到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拥护,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难题。农村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因地制宜,加强科技教育,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步入小康生活。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2007年上半年,我们村加大投入配备新型农民科技文化技术学校,软硬件结合本村实际,聘请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科技局技术人员,服务广大农民。推广优种科学种田,加强病虫害防治,积累养殖知识和经验。使我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6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36元。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蔬菜种植初具规模,成为村民的重要致富渠道,已累计种植80多亩,各种耐寒耐旱作物的种植也正在筹划和建设中,将进一步推动我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2008年—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2009年底农民人均收入达到近6000元。我们还对小学远程教育网、校网、多媒体教育等教育设施的完善加大投入。现在13个班级已有8个班级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其余班级实现电视电脑班班通,鲜血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为xx村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治环境,造林绿化,建设生态家园。
太旧高速公路沿我村北侧而过,绿化太旧,建设生态家园是我们村的光荣任务,因此2007年投资20万元退耕还林96亩,植树3万余株。2008年春季又投资25万元,退耕还林65亩,挖育林坑8000余个,植树2万余株,清理小煤场5个,连续多年我们都要在每年的3月份进行植树活动,动员村民义务植树,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我们又在光华大街、入村公路投资14万元栽植梧桐,花池更换了新的路沿石,投资10余万元亮化了村里的各条道路,绿化了房前屋后,入村公路,美化家园。为了彻底改变过去“脏、乱、差”现象,使新村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亮化同步进行,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目标,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施无害化水冲式厕所改造,新村居民门前实行“三包”大大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我村2008年到今年投资710余万元,为全村912户村民以及驻村镇直属企事业单位,安装煤气,投资180余万元,硬化、美化、亮化光华大街入村公路,打造了平定第一路品牌。投资200多万元改善村民饮水环境,打深水井12眼,计划在今年修建2000立方米蓄水池一个,管道配套工程现已正在进行,户户用上清洁的自来水。投资15万元修建精美影壁一处,上雕刻xx村全貌以及600年前乔尚书赞美xx之诗“西庄山水秀,崛起石为楼”的诗句。投资150多万元,为xx村办示范小学、村办幼儿园硬化篮球场,维修校舍,安装铝合金门窗,投资5万元整修文化广场,整修xx村农民文化室,2009年春季到现在我们投资100余万元硬化拓宽村同公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户户通,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需求,为村民营造了一个舒适的休闲环境。我们还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建设总投资500万元的春芽餐具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洗煤有限公司等,投资20万元的成绩纯净水场都为xx村的民营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还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实现工业产业的战略性转移。
五、xx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培养和发展党员,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村支“两委”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及时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通过实施贫困党员家庭户的帮扶工作,提高致富、带富能力,增强了村支部的战斗力,一批年轻、有文化、有能力、具备“双带”能力的村民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年纳新党员名,年培养积极分子名,发展党员5名,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现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效果明显,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建立完善了党员学习、管理监督、民主参与、党员发展、联系群众等长效机制,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村财民主管理规范,实行村财务、政务公开,干群关系融洽。
六、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中央推进党的新农村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农村党员干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有效手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这一主题,着眼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本领。坚持远程教育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技术培训、脱贫致富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全面推进富民兴村事业的进程。
新世纪的xx,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保护了水土,美化了环境,更为xx的发展储备了一座“金山银库”,使xx再现了山青石秀,林果飘香的美景。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xx村将是花的海洋、鸟的故乡、人间的天堂。一个文明新村和生态产业相互辉映的新农村将在xx大地崛起,并以山村都市的亮丽风景笑迎四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