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生国奖事迹
选择远方,风雨兼程 ——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我们总渴望头顶一片蓝天,却忘了脚下正踏着一方沃土;我们总期待轰轰烈烈的生活,却忘了平平凡凡地做事;我们总羡慕别人的才华横溢,却忘了自己也可创造辉煌。或许我们天生资质不佳,或许前方的路途艰难坎坷,但,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考入我校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09年以优异的成绩推免硕博连读,2012-2013学年、2014-201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科研精神的真实写照。他被推免为硕博连读生一年后便积极参与到 “水足迹科研小组”的组建工作中,是科研小组成立的见证者与实际参与者。在课题组成立之初,对他而言“水足迹”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且当时国内可以查阅的文献相对较少,他毅然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查阅大量外文文献,为课题组进行水足迹研究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大量基础性的探索工作没有让他疲惫,他满怀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更为繁重的工作中。他先后参与完成了2010-2012三个年份的《中国粮食生产水足迹与区域虚拟水流动报告》,同时参译译著1部,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愈挫愈勇是对他科研精神的精确概括,耕耘后的收获是对他最好的回报:除了帮老师分担课题组里的任务外,他还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4篇、EI4篇、A类1篇;非第一作者SCI、EI论文5篇,在审SCI期刊稿件2篇;其中部分学术论文发表在《Hydrol.Earth Syst.Sci.》、《Water Resour.Manage.》、《水科学进展》等国内外重要行业期刊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国际权威综合类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论文也对其研究成果加以引用。
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变得聪明。同样,和刻苦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有更多收获的季节。同学们说“和他一起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别人比你优秀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比你更努力,他的勤奋刻苦让我没有理由也不敢再懈怠。”
在科研上他除了以身作则为师弟师妹们树立榜样外,还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师弟师妹的成长。从刚进课题组时,耐心教他们查阅文献,指导他们如何通过总结文献发现目前科研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到科研过程中如何运用常用软件,再到如何规范学术论文„„“可以说,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渗透着他的帮助,他就是这样发光发热,照亮着我们前进的路。”师弟师妹们如此评价他。
“吾存于世,当有坚定之目标,既存远方,当日夜兼程,勿惧身前之怖,勿思身后之扰,竭尽其诚,以至所思之处。”他用行动谱写了科研创新的篇章,让人读懂了科研人员应该拥有的那份坚守、责任和热情。
第二篇:研究生国奖事迹
年轻就是创造的资本,怒放的青春无怨无悔
——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朝着心中的梦想,扬帆起航,努力拼搏,沿途的美景便是最丰厚的回馈。
„,女,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11级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2014-201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自九年前她第一次踏入西农校园起,她便决定了要把青春留在这里。在本科阶段她就曾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多次被授予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院“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称号。研究生阶段她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刻苦、不断进取,表现了突出的科研学术能力。
不管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她一直牢记自己的学生身份,她明白学习是首要任务,积极诚恳是必备的态度,勤奋刻苦是必需的精神。在科研学习方面,她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认真,勤于思考,本科阶段她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毕业论文也被评选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硕博期间她发表SCI论文数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及海报,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还曾多次组织并参加Russell Ranch的科研项目有关的学术报告、Field trip等实践活动,参观学习美国的大型喷滴灌技术设备。她团结课题组及实验室其他成员,乐于与大家交流讨论科研问题,在科研道路上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她善于把握学习锻炼机会,不断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了解并接触各领域的科研思维。2012年,凭借雅思高分成绩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她争取到国家公派留学机会,赴世界农业科学排名第二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联合培养,新的环境及生活对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磨砺的机会。
最初踏上美国那片陌生的土地时,她觉得困难才刚刚开始,异国他乡的生活不同于之前的种种设想,但性格开朗乐观的她很快便有了很多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生活中的琐事烦恼都迎刃而解。身处异国最重要的是沟通和交流,自信的她从不因为自己的口语不够完美而畏惧,她坚信只要张口说,即使词汇再匮乏,语法再混乱,就有机会把问题讲清楚,让对方明白。也正因为这种“厚脸皮”,她很快的融入了美国生活,不但解决了语言沟通的问题,甚至还自力更生下厨做菜,解决了生活、学习方面的诸多困难,为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的实验室里大家相对独立,即使大家共同做一个项目,也有明确的分工。老师会提供很多机器和工具,但是请不到人来帮忙,这也是美国劳动力昂贵的体现。这对于初到美国的她又是一个挑战,全新的实验环境,一切都要靠自己。在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她充分利用实验室新人训练的机会,熟悉了实验室的布局摆设,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采集等信息。此外,她还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了加州驾照,如此便可以独自开车去实验地采样。就这样,她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了实验室并适应了独立自主的实验氛围。
留学的这段经历让她对世界各国文化差异有了更广阔的了解和认识,也让她深刻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美国交流访学期间,她心系祖国,关注国家大事,参与UC Davis的国际合作交流组织,积极传播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体现出一片深沉的赤子情怀。留学归来的她即将毕业,她说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她感激经历的一切,感激母校对自己的培养,感激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关怀,感激同学们的帮助和父母一直以来默默的支持。
阳光下的她朝气蓬勃,她知道,努力拼搏的青春不会留下遗憾!
第三篇:研究生国奖事迹
认真做事,简单做人,用心生活 ——记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走在学校的路上,„总是会遇到一些熟悉的人。他们总是会这样跟他打招呼:“.博士,昨天又熬夜了吧”,“师兄,这么晚才去吃饭啊”„„他总是一边点头答应,一边微笑,稍显疲惫的眼神里,满是充实的快乐。
2011年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第七个年头,也是他成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第一年。博士入学三年来,他积极进取,在思想、学习、科研等方面争取全面发展。
思想上,他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先进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力争使自己共产党员的觉悟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他深知科研是一名博士研究生的第一要务,并始终把科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一直秉行“高标准、严要求”的信条,不断给自己设置更新更高的目标,力求突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进入课题组初期,他对课题组分配的工作任务,从来都按照高于要求的标准提前完成。他坚持每天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跟踪国内外节水农业领域科研进展,培养理论功底拓展前沿知识,力求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通过文献阅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外,他积极参加科研项目,以此作为提高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导师朱德兰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下,他努力完成每一项科研任务,不断磨练和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和科研水平,从最初的试验方案订制,数据采集、整理,到后来的文章撰写、修改,再到后来的课题框架讨论,他一步一步成长和成熟起来。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进程中,导师的耐心指导培养了他认真和细心的科研态度,以及严谨的学术思维,通过长期与朱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他学习到了导师的学术思想与创新思维。通过多次的撰写文章,学习导师的修改意见,以及反复修改文章,他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提升了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渐成长为一名自信、坚强、踏实、认真、严谨的博士研究生。
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热心待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勤劳、正直、忠诚和负责的品性。做一个诚实、热情、谦恭,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事业心和荣誉感的新时代青年是他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他乐于助人,坦诚正直,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当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困难之处,会力尽所能地帮助他们,因此和班上及课题组的每一个同学都相处融洽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现在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全面发展也是他对自己的期许。除了学习,他也很注重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培养。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一方面,特别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曾应聘林学院兼职辅导员和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助管,工作期间认真负责,积极做好学生和学院之间互动的纽带,配合好学院开展的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研究生期间曾在校院系间篮球赛中,代表研究生院参赛并获得第一名,在研究生学生会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中获得优胜奖。“认真做事,简单做人,用心生活”,这是„的座右铭,这句简单的话一直激励着他不断努力,去谱写平凡、普通,却充实、快乐的人生。
第四篇:研究生国奖事迹
无悔于青春的爬行者
——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男,汉族,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2014-201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2008年9月,他正值青春,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他来到了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凌。连他自己都不曾想到,他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度过7年的求学生涯。阡陌年华,驻足回眸,随着岁月的沉淀,他不知不觉地在这个挥洒青春汗水与泪水的小镇里慢慢蜕变、成长······
锲而不舍,学习之中求进步
刚刚进入大学的他在学习上并不突出,但是他没有气馁,在不断努力下,他的学习成绩从班级的中下水平稳步提高,从专业二等奖学金到专业一等奖学金,再到国家奖学金,从“院三好学生”到“校三好学生”,再到“陕西省优秀水利学生”,他一点点进步着。这些荣誉并没有使他停下继续追求进步的步伐,本科毕业后他保送本校研究生继续深造。经过本科四年的成长,读研后的他,更加成熟稳重,目标明确。针对研究生学习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的特点,他认真学习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对于不明白的专业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积极和同学讨论,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为以后的科研生活铺平道路。
持之以恒,科研路上不言败 本科期间他就积极参加各类科研活动。2009-2010学年,他和本专业另外三名同学,申请并完成校级科技创新项目《„》。谈到自己的硕士生活,他坦诚地说,有虚度的光阴,也有坚守在实验室和学习室充实的岁月。如果说本科阶段的学习是被动接受知识,那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则更多的是主动地知识探索。和所有读研的同学一样,他也经历了论文开题、试验、撰写论文等研究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是他却始终坚信,虽然每一个同学经历的过程都一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却相差甚远。
研究生期间,他以学院采购的“双向激振动三轴实验机”为契机,在导师骆亚生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探索性地进行了黄土在双向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变形特性研究。初期,由于对新仪器的操作不熟练,他多次联系生产厂家进行请教学习,甚至前期近3个月的试验数据由于仪器参数的设定存在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但是这一系列挫折不但没有使他产生放弃的念头,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总结前期的经验教训,重新开始自己的试验,当其他同学在谈论将论文投向那个刊物时,他却依然坚守在实验室。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试验研究,他在岩土力学、地震工程学报等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其中EI收录一篇。另外,在做自己试验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室内大型黄土滑坡模型试验。
科学规划,课余时间展风采
青春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谈笑间,已经不在。他说:“学生时代的我们,正值青春,学习、科研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可忽视”。他总是认真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类学术、实践活动。本科期间,他曾担任学院社会实践部副部长、陕西省杨凌区李台乡徐西湾村村主任助理等职务,2009、2010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标兵。2011年7月,他还申请参加了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举办的“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期间前往都江堰水利枢纽、紫平铺水库参观学习,并结识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优秀学子。
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虽然有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但他依然坚持加入了学院研究生分会,并在一年的工作后,被聘任为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担任研究生会主席一年期间,他先后组织“新生羽毛球友谊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报告”等活动,曾组织学院研究生参加学校“研究生乒乓球联谊赛”和“校史、校情知识竞赛”,并分别获得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担任研究生会主席期间,他还代表学院参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学校第一届研究生会委员会委员。虽然一边学习、一边在学生会、研究生会任职使他可支配的课余时间急剧减少,但是也正是这样忙碌的生活,使他比别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收获的更多。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他还积极参加国内各类专业认证考试,先后通过全国注册„基础考试,通过陕西省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考试。科学规划时间,在忙碌中锻炼自己,在点滴中提高自己,因为他明白活在当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继往开来,前行路上创辉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未来的生活,他说自己必将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谱写更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研究生国奖事迹
天道酬勤,持之以恒
——记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女,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2014-2015学年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她潜心学习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已经九年多了,从当初的迷茫到如今的顿悟,成绩的背后是她辛勤的付出。自2005年考入我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她一直勤奋刻苦,专业基础扎实;经过本科四年的努力,她于2009年顺利推免为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的硕博连读研究生,2011年转为博士研究生。秉着为拓展视野并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她又申请到了赴美联合培养的机会。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留学梦终于成为了现实,兴奋之余,她不忘为接受未来的学习压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受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她于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在美国普渡大学学习,主要从事基流以及Budyko假设在流域水量平衡方面的应用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五篇,其中SCI和EI各一篇,核心两篇,会议论文一篇,另有一篇英文论文在审稿中。
她的一天是从晨间日记开始的。每天学习之前,她首先制定好当天的学习和生活计划,这样执行计划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累积才成就她今天做事井井有条的习惯。阅读文献资料也是一个道理,最开始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慢慢地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再精读、细读,深入地分析,消化吸收。在即将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她曾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至少会知道在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或者是如何选择,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天道酬勤,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督促她顺利完成学业,希望她在未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上能走的更远,表现的更出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她微笑向前迎接新的挑战,只为遇见最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