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 助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

时间:2019-05-13 13:4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 助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 助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

第一篇: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 助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

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 助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

内容摘要:高校健全奖、助、贷、勤、补、减“四位一体”资助体系,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建成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坚强保证。本文分析了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的举措,为实现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进行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资助体系 高校育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这既是党和国家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明确指示,也是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殷切期望。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助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一.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的意义

1.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2013年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高校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主要阵地,必须主动承担、积极作为,将“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高校健全“奖、助、贷、勤、补、减”共同构成的“四位一体”资助体系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四位一体”资助系统的具体实践,全方位、立体化的实现了资助体系的有利互补,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疏通了“渠道”。高校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时,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号召,广泛采取“学生交、小组评、学院审、学校核、再回头、逐个筛”的工作模式和流程,实现了对高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情况的精准掌握,实现了在校生中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百分百享受国家一等助学金,这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实践。

2.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题中应有之意

新时代高校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必须有资助育人的同进偕行。高校健全“奖、助、贷、勤、补、减”共同构成的“四位一体”资助体系为实现“三全育人”提供了有利保障。“贷”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其实现了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资助,为困难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奖”是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类奖学金的统称,这既是全员育人的主要激励机制之一,也是检验全员育人效果的试金石;健全“四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了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再到就业、甚至毕业后的资助,是全方位育人的有效举措。

3.是建成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坚强保证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校提出了建成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大学的美好愿景。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是从创造学生学习机会、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等角度助力时代新人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当前发展的需要和支持学生长远发展,这不仅仅是从经济上进行奖励、补助、帮扶,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进行引导和教育,实现物质帮扶向思想引领的有效转化,营造道德浸润和精神激?畹牧己梅瘴В?努力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激励受资助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从而为建成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的举措

1.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资助政策要求具体落实,并且要创新方式方法进行有效落实。国家资助不仅只是“资助”,而要注重资助的质量和效果,更重要的是“育人”。实现国家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发挥国家政策资金的最大价值,切实做好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发挥资助育人的有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学校结合学科优势,依托网站、易班、微信等多种传播渠道,拓展资助工作途径,使管理教育更具主动性,实现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相结合,加强受助学生诚信教育,构建金融诚信教育宣传新媒体工作阵地,即易班平台资助感恩诚信教育――“知恩”轻应用,促进了国家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

2.学校奖助体系的完善

学校不仅设立了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还设立了省部级以上学术科技竞赛获奖奖学金、“自强之星”奖学金等。学校不断完善奖学金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创新创业和学术科技竞赛活动,通过以奖促赛、以赛促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加大资助育人项目的培育力度,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以灵田支教队为例,其队员江盼同学的感人事迹被《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把最美的一面朝向世界》专题报道,在全国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在校大学生树立了励志、诚信的榜样。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励志?诚信?成长”的资助政策网络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微电影制作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以奖促赛、以赛育人的方式,调动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达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学校“自强之星”的评选使贫困大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汲取正面和榜样力量,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树立起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破除“等、靠、要”的思维惯式。[2]

3.社会捐助渠道的拓展

校友奖学金的设立不仅仅是一种资助,更是“饮水思源、感恩母校”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受资助的过程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学校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生进行综合考察,通过牵线搭桥,连通校友会和贫困大学生,构建校友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关系,在学习、生活以及就业上给予帮助。与此同时,充分将优秀校友的创业事迹进行宣传,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新,努力靠自己的拼搏实现梦想。学校利用社会捐助的渠道加强与校友会、合作企业之间的联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和校友会、企业等之间的合作,积极发挥社会捐助渠道应有的作用。

4.学生自助机制的构建

“勤”即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自助的最好方式,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是学生资助中心指导的社团组织。对受助学生采取社团化管理,引导学生解困、育人、感恩、报恩。学校启动了“青羽计划”品牌项目申报活动,每年全校遴选20余个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通过资助支持、学生实践(自助)实现资助育人的效果。学校在图书馆投资40余万元建立了助困创业实践基地――“青羽咖啡厅”,面积约385平方米,面向贫困学子招募运营创业团队,为有创业梦想的贫困学子搭建了模拟实践平台,助力其创业之梦;勤工助学中心所属的灵田支教队组织开展了“爱心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实现由自助向助他的有效转换,通过身份、理念的转变,增强贫困大学生自信心,培养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三.实现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的新探索

1.以扶贫和扶志、扶智为切入点

扶贫主要是经济扶贫,这是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出发点,经济扶贫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暂时的经济困难,增加大学生学习的机会,促进大学生知识的储备和能力的培养。“扶志主要是精神扶志,就是让人的精神丰满起来,达到足持于内无惧于外的精神境界。精神扶志可以使人感受到物质上的丰足,精神上的充盈;可以给人以安全感、幸福感。”[3]扶智主要是知识扶智,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等,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要做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通过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使脱贫的内生动力竞相并发,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自强自立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促进自助育人实现内涵式发展。

2.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

大学是立德?淙恕⑴嘌?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立德树人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目标。资助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有效途径,学校实施体验式感恩诚信教育品牌活动――“青羽计划”,旨在鼓励更多的受资助学生投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来,以行动反哺学校、社会,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羽计划”主要包括“青?感恩”、“青?达人”、“青?双创”等。学校每年设立经费支持20个受助学生团队开展“青感恩”项目,受助学生团队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从而提高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校以品牌活动立德树人,促进资助育人实现内涵式发展。

3.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部署。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遵循。学校作出建成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新判断,实现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可以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着手,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通过设置分布在创新创业学院、重点实验室等部门的勤工助学岗,鼓励贫困学子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滕远,邓滔.创新资助新视角 构建高校“五位一体”资助体系[J].凯里学院学报,2017(8).[3]赵贵臣.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方式创新研究――坚持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2(8).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学风建设专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66JWA23XS10)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校内勤工助学与贫困生成长成才效果的实证研究――以桂林A高校为例。

(作者介绍:文秀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马云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篇:大学生资助工作视域下育人体系构建探析论文

摘 要:困难大学生是我国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国家、社会和学校一直给予极大关注。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资助工作开展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业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资助工作;大学生;育人;构建

高校颁发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国家、学校和社会机构鼓励优秀学生的重要措施,也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一系列的奖励资助政策在资助工作中,通过鼓励、激发、调动学生的潜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是不可多得的正面能量,同时对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由于受评奖资助条件的影响,往往涉及到学生的切实利益,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不够健全, 难以适应新时期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 所起到的资助功能非常有限。大学生受助群体在此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这无疑反映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问题。另外,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大学生资助体系, 以维持高等教育有效需求的规模和水平。

二、大学生资助政策模式的育人体系构建

(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丰富资助方式

高校应该运用政府给予公共资金资助学生外, 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宗教及慈善事业、高校以及私人等都应以各种方式介入学生的资助事业。建立高等教育“希望工程” , 接受社会捐赠, 建立各种助学基金,宽资金来源渠道。

(二)建立科学的助学金发放机制

1.合理确定经济困难标准

申请人是否具备受助资格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水平;二是申请人承担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总额作为助学金申请条件。同时,建立多方制衡的、动态的家庭收入核定机制,防止不当受助。

2.合理确定助学金金额

助学金须相当于“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的总和。其中确定日常生活费是核定助学金的关键。原则上,大学生日常生活费应介于“最低工资”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之间,按年核定,并根据物价指数变动情况作动态调整。

3.建立助学金退出机制

当助学金领取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改善,不再符合享受助学金条件时,丧失受助资格;助学金领取人挥霍浪费助学金,或有诈骗助学金行为时,应被取消受助资格。

(三)充分发挥奖学金等资助的公平作用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申请制度形成文件写进学生手册,挂到网站,让全校学生了解资助的程序和政策。学校要设立贫困生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学生申请、学院申报、学校审核形成,用于开展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2.严格把关,保证资助工作公正、合理。在开展资助工作时,要按照资助的相关规定执行,对资助对象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合理。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现状、证明材料、民主评议等多方面、多途径进行认定。

3.个人表现与资助工作相挂钩。大学生资助工作一方面要看学生的家庭条件,另一方

面也要看学生的个人表现。在助学金评定的时候,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定,评定工作应该建立在公开的基础上,在评定时不单单把家庭经济水平作为助学金等级的评定指标,要把学生的综合表现形成量化指标,融入到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资助工作和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4.建立资助工作监督体系。由学校牵头、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合,建立资助监督体系,对资助评比工作进行监督,在平时也广泛监督和了解贫困生。

(四)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引导。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学生存在自卑、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以正确的视角看待家庭经济困难,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帮助他们构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世界。树立在困难中健康成长的信心,这将有利于高校贫困生助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资助过程中,要贯穿学生的要增强责任心,敬业爱心、强化诚信、加强感恩、道德教育。使学生唤醒责任,倡导奉献、学会感恩。使德育教育贯穿于资助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礼明.关于构建贫困生社会化资助体系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 2003.21(6):39-41.[2]戚业国,辛海德.国外高校学生资助模式的形成及其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9,(5).[3]萌芽,赵红.重构财政对贫困生的助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7).

第三篇:大学生资助工作视域下育人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困难大学生是我国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国家、社会和学校一直给予极大关注。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资助工作开展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业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资助工作;大学生;育人;构建

高校颁发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国家、学校和社会机构鼓励优秀学生的重要措施,也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一系列的奖励资助政策在资助工作中,通过鼓励、激发、调动学生的潜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是不可多得的正面能量,同时对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由于受评奖资助条件的影响,往往涉及到学生的切实利益,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不够健全, 难以适应新时期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 所起到的资助功能非常有限。大学生受助群体在此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这无疑反映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问题。另外,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大学生资助体系, 以维持高等教育有效需求的规模和水平。

二、大学生资助政策模式的育人体系构建

(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丰富资助方式

高校应该运用政府给予公共资金资助学生外, 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宗教及慈善事业、高校以及私人等都应以各种方式介入学生的资助事业。建立高等教育“希望工程” , 接受社会捐赠, 建立各种助学基金,宽资金来源渠道。

(二)建立科学的助学金发放机制

合理确定经济困难标准

申请人是否具备受助资格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水平;二是申请人承担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总额作为助学金申请条件。同时,建立多方制衡的、动态的家庭收入核定机制,防止不当受助。

2.合理确定助学金金额

助学金须相当于“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的总和。其中确定日常生活费是核定助学金的关键。原则上,大学生日常生活费应介于“最低工资”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之间,按年核定,并根据物价指数变动情况作动态调整。

3.建立助学金退出机制

当助学金领取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改善,不再符合享受助学金条件时,丧失受助资格;助学金领取人挥霍浪费助学金,或有诈骗助学金行为时,应被取消受助资格。

(三)充分发挥奖学金等资助的公平作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申请制度形成文件写进学生手册,挂到网站,让全校学生了解资助的程序和政策。学校要设立贫困生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学生申请、学院申报、学校审核形成,用于开展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2.严格把关,保证资助工作公正、合理。在开展资助工作时,要按照资助的相关规定执行,对资助对象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合理。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现状、证明材料、民主评议等多方面、多途径进行认定。

3.个人表现与资助工作相挂钩。大学生资助工作一方面要看学生的家庭条件,另一方 面也要看学生的个人表现。在助学金评定的时候,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定,评定工作应该建立在公开的基础上,在评定时不单单把家庭经济水平作为助学金等级的评定指标,要把学生的综合表现形成量化指标,融入到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资助工作和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4.建立资助工作监督体系。由学校牵头、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合,建立资助监督体系,对资助评比工作进行监督,在平时也广泛监督和了解贫困生。

(四)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引导。

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学生存在自卑、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以正确的视角看待家庭经济困难,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帮助他们构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世界。树立在困难中健康成长的信心,这将有利于高校贫困生助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资助过程中,要贯穿学生的要增强责任心,敬业爱心、强化诚信、加强感恩、道德教育。

使学生唤醒责任,倡导奉献、学会感恩。使德育教育贯穿于资助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礼明.关于构建贫困生社会化资助体系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 2003.21(6):39-41.[2]戚业国,辛海德.国外高校学生资助模式的形成及其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9,(5).[3]萌芽,赵红.重构财政对贫困生的助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7).

下载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 助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健全四位一体资助体系 助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