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徐坤镇的优秀事迹

时间:2019-05-13 13:3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徐坤镇的优秀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徐坤镇的优秀事迹》。

第一篇:学生徐坤镇的优秀事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徐坤镇事迹材料

他心中装着学校,做着学院事,处好身边事,做好分内事;他铭记“有能力不一定能够成功,没有能力就注定失败”;他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乘风破浪;他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为老师分忧,为学院乃至学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他就是徐坤镇,男,中共党员,系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本科就对于襄樊学院(现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期间担任代理党务干事,管理全院师生党务日常工作及上级布置的其他工作。本科期间曾任校学联专职副主席、院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院荣誉主席、院团校副校长、助理班主任、学生会学习部长兼人力资源部长等职。大学期间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孤儿励志奖学金、卧龙校友会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乙等单项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员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学生标兵、学院新闻人物、寒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春运先进个人以及其他各类大学活动相关奖项等殊荣。他还摆过地摊、卖奶茶、送外卖、当建筑小工、做库管员、办培训班、当乘务员、当企划人员、参与中国襄阳大学生公益援助计划、慈善义卖等工作。

提到他的家庭,也许每个人都会为之感到惋惜。父母过早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在读书,家境较贫寒。然而,面对着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的窘迫家庭,面对着姐弟都在学习的困苦现状,面对这一切的不幸,作为一名18岁的普通男孩,他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而是像个男子汉一样撑起自己的家,为姐姐分担忧愁,为弟弟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人说:长大,也许就

只是一瞬间的事,在大学这个美丽的象牙塔内,他过早的比别人先懂事,他懂得要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于是在别人都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他需要扛起这个家,放假就回乡下干农活,种花生、种红薯,不幸的是有一年一千斤的红薯由于没有及时卖出去,全烂在了家里。假期充裕时,就会去表哥的建筑工地里面干小工,或者去广州跟堂哥一起卖奶茶、卖油炸食品,超市库管员、做春运乘务员、企业实习等,在校期间做过传单员、促销员、志愿者,和朋友一起办培训班、送外卖等来挣取自己的生活费,因为他知道他需要成为一个坚强的男人,需要为家人分忧,更需要用自己的双手,换来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生存下来,才能够立足于社会,才能够完成学业,才能有机会报效祖国。

本科四年,在这诸葛亮读书的地方卧龙四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分为三段:卧龙潭,学大人,奔西蜀。

“卧龙潭”。当时的他还是一位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孩,来到了襄阳,他必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担任院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这个职务后,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不仅保证了学业的突出,同时还参与到一些学院的项目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他说:“这种优秀不单单是学业上,我更加看中的是如何学会更好地做成一件事。

“学大人”是大学期间他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一个完善阶段。在工作上,学会去担当起一份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学生会、社团、班委、班级等组织干好每一件事,有创造性和组织性的完成各项工作。在学业上,他理论结合实际,把本科期间所学的专业课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中的理论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带领团队一同学习,建立了学习型的组织。他深刻地说道:“在学大人的道路上,他懂得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关心他人,如何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做好一名角色人,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他用一首《恋大学思故》来总结前三年学做大人之路:进艰退难无悔头,前困后忧有愁心;奔波三朝学大人,劳累一杯度大学。

“奔西蜀”是用来形容他的考研之路。他以390分的成绩考上了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技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他用三句话总结了自己的考研之路——敢于拼一把,拿出好心态,争赢一口气!他还以自己的名字,依据三国题材,把自己借喻为诸葛亮,作了一首诗《徐坤镇》:徐庶回首荐诸葛,乾坤扭转向西蜀。刘氏镇国延汉禄,三分天下垂青史。有志者事竟成,如今,他也已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一方面完成学业,积极跟导师做项目;另一方面担任学院代理党务干事,这是一份感到万分荣幸和压力的事情。荣幸的是可以为学院做出更大的贡献,压力是因为作为一名学生是否有能力兼顾好这件事情。每天的生活是繁忙的,他必须往返于办公室和教室,完成组织部和学院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处理好全院师生的党务工作,有时晚上都会在办公室加班。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能在这个舞台上为学院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就如一句话说的:生命如同洪流奔涌,不遇礁石,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带着这样的信念,他自强不息,在大学中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他乘风破浪,表现得比别人更加优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第二篇:毕业生代表徐坤镇发言稿

在201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毕业生代表管理学院徐坤镇

(2011年6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管理学院的学生徐坤镇。今天,能有机会代表2011届毕业生在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今天将会成为襄樊学院全体毕业生终身难忘的日子,因为过了今天,我们的大学生活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循循善诱的老师,告别辛勤培养我们的母校,踏上新的征程。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襄樊学院2011届全体毕业生向多年来辛勤培育我们的学校领导、孜孜教诲我们的老师以及真切关怀我们的家长,真诚的说一声“感谢您,我的恩师;感谢您,我的父母;感谢您,我深爱的襄樊学院”。

四年前,我们拎着简单的行李,怀揣着同样的梦想,从全国各地相约在了襄樊学院。从此,我们便成了一家人,组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这里便成了我们人生路上的第一个驿站;在老师们的引领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打拼,一起见证了襄樊学院发展的一点一滴,也书写了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隆中山下、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太多回忆让我们留

恋不舍。难以忘记大学第一堂课军训时的嘹亮军歌,难以忘记在社团和学生会时的忙碌,难以忘记大三时独自坐在自习室遨游知识的海洋,更加难以忘记在大四毕业时兄弟们的依依惜别。从气势恢宏的图书馆到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从静幽的大旗山到恬静的淡泊湖,到处都留有我们永久的记忆,到处都是学校欣欣向荣的见证。襄樊学院,已经成为一次又一次默化在我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隆中,将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圣地;襄樊学院的栽培,将会影响我们一生一世,融入我们的生命。

弹指一挥间,大学时光已经悄然结束,我们又将背起行囊,开赴新的征程。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大熔炉,煅烧出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精彩人生。在我们即将分别、奔赴各自工作岗位之际,面对母校,面对恩师,我们立下誓言:请母校和恩师放心,我们决不辜负您的培养,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秉承“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校训,用扎实肯干的实际行动践行“隆中精神”;我们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做贡献,为母校争荣誉;我们会用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来报答母校对我们的培育之恩,以优秀的工作业绩彰显隆中学子的风采。在这里,在这离别时刻,我们也衷心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宝贵机会,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学习资源,努力提高个人素质,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不是码头,毕业又是新的开始。我们相信有了母校的培育、有着“隆中精神”的伴随,我们定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此,我代表襄樊学院2011届全体毕业生,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祝愿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学弟学妹们更加努力,继续开创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第三篇:毕业生代表发言稿11·徐坤镇

在201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毕业生代表管理学院徐坤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管理学院的徐坤镇。今天,能有机会代表2011届全体毕业生在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和骄傲。今天将会成为襄樊学院3300多名毕业生终身难忘的日子,因为我们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循循善诱的老师,告别辛勤培养我们的母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襄樊学院2011届全体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各位学校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培养我们、教育我们、教会我们生活的各位老师和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在即,难舍襄院。幽幽淡泊,卧龙出山,展开是图书馆的油墨书香,抬头是翠园藤萝掩映的绿林;难忘是樱桃树下的浪漫,回首是淡泊湖的斜照夕阳。眼底独向淡泊水,心中不忘孔明灯。襄院的风景传达着一种笃实的宁静,但恰是这种宁静铸就了襄院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炽热追求。三春之晖,无以为报,谨愿母校桃李芬芳,再创辉煌!毕业在即,难舍恩师。感谢辅导员的辛勤培育和孜孜教诲,让刚迈进大学、稚嫩而又懵懂的我们很快地适应了大学生活,并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很多;感谢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的各位任课老师,你们给予了我们启迪、授予了我们智慧、教育了我们真知,使得我们能够按计划修满学分,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感谢学院各个部门的老师,正是你们的信任和帮助,你们的无私奉献,才使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本领、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感谢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关心我们的各位领导,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功;没有你们的关爱,就没有我们前途的无限阳光。以心印心,言传身教,我们学到的是老师们薪火相传的甘为人梯、胸怀天下。请允许我代表2011届全体毕业生,向所有的老师们,诚挚地道一声:谢谢!

毕业在即,思绪万千。在襄院的这几年,我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我们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一定记得酷暑下军训时的军歌嘹亮;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也一定记得隆中讲坛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也一定记得登上腾龙阁的喘息与快意;也会记得教学园中令人陶醉的发香和桂香,淡泊湖畔令人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或许还“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可是,我们是否还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是否还记得逸夫图书馆的建立?是否记得八栋教学楼的耸起?是否记得庆祝襄樊学院五十年校庆的盛大场景;是否记得党旗前的庄严宣誓?是否记得骑着自行车忙碌在南北区的周伯伯?是否记得那操着一口犀利英语在讲台前挥斥方遒的李伯伯?是否记得隆中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大师风采?是否记得6点起床为我们考研学子打开图书馆大门的保安叔叔?是否记得为我们打扫卫生的阿姨们?是否记得老师12点还为我们发来的论文指导意见。同学们,襄樊学院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我们永远牢记,需要我们永远去感谢。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转眼间人生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还记得四年前,为了心中同一个大学梦想,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来到了美丽的隆中山脚下,来到了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的襄樊学院,那时的我们就连新生报到都要父母的陪伴,而经过四年的磨练,我们可以勇敢的站在千人的舞台的面前接受时代和社会的检阅。同学们,我们想一想是谁让我们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答案只有一个,是我们的母校,借用根叔的一句话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是襄樊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一切。四年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校训教会我们如何修身养性,四年中“隆中精神”让我们知道如何才能成为腾飞的卧龙。一直以来,学校像我们的母亲一样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要离别了,我想起了古人的十里长亭别友人,那里头是一丝丝的忧愁和悲壮;但我们拥有更多的是雄心与壮志,是理想与追求,是一名襄院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十年寒窗苦,今朝凌云志”,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相信再过三千六百五十个昼夜,等我们踏平了大海波涛的浪峰,等春华再变成秋实,那一首首期盼重逢的心曲,一定会召唤我们在卧龙出山处,在隆中山下,来一次更伟大、更神圣、更激动人心的汇聚!

最后,在此感谢襄樊学院,感谢襄院里的每一个人。祝母校兴旺发达,与时俱进,独领风骚;祝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前程似锦;祝同学们一路顺风,一路高歌,一路幸福相伴!

谢谢大家!

第四篇:张九坤事迹

爱岗敬业 做合格的城管人

---及记二大队执法队员张九坤

张九坤同志现任吉林市城管综合执法第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该同志2003年从部队转业分到市城管执法局工作至今。在部队曾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曾被全军评为优秀士兵。转业以后,他还是一如既往。在日常行政执法工作中,干劲不减。他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潜心学习,一心一意忠诚党的事业,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做好各项工作。并曾多次获得“市执法局先进工作者”、“城市管理年先进个人”等荣誉。

勤奋学习,爱岗敬业。为了做一名合格的城管人,张九坤同志利用闲暇时间潜心钻研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仅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必须熟练掌握和牢记行政执法的程序和法律、法规的条款内容、处罚依据等。为此,他潜心研究,认真学习,注重把握街路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在苦练内功上下功夫。他制定了学习计划,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挤时间钻研学习。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执法和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如《心理学》、《行政执法必读》、《党旗下的奉献》、《现代管理科学基础》等书籍。收集各类有关管理经验材料20余份,写下了近三万字的读 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平时,张九坤同志注意阅读报纸,凡是和工作有关的资料,都精心整理,汇集成册。他除了向书本学习外,还注重向那些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做到了说有理,教有方,严有度,坚持以耐心说服教育为主,赢得了执法相对人的尊重和好评。

张九坤同志在执法一线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他认为,城市管理这种工作整天与街路为伍,与被管理相对人打交道,与时间赛跑。为了城市的靓丽,就必须勤奋的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他的家离单位较远,坐公交车需要近一个小时,可是他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单位。对办公室内的卫生进行打扫,为同事们打好开水去年十月份至十二月份期间,我大队对辖区内的牌匾广告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他每天都要下三十至四十份法律文书,工作近十四个小时以上。面对寒冷的天气,繁忙而又劳累的工作,他从来没有叫苦叫累,最终在元旦前夕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亲情执法,不畏强暴。2010年,二大队对辖区内的违章建筑进行集中整治,为了保证拆违工作顺利进行,二大队对居民共下发市政府《通告》、《致广大居民一封信》1300余份、向群众分发宣传资料、宣传单3000份,广泛宣传拆违工作的意义,动员群众理解支持拆违工作。张九坤所在的一中队管 辖着解放东路、解放北路、雾凇路、延安路等街路。为了顺利完成整治任务,对违法建筑当事人,张九坤不厌其烦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当事人进行宣传引导,教育违法居民配合拆违工作。他还放弃了休息时间,深入社区,讲法律,讲政策,加强拆除前的说教工作,动员当事人自行拆除违法建筑,努力营造和谐拆违氛围。使这三个小区的大部分居民能够配合执法人员的工作。

在获得大多数居民对拆违工作的表示支持的同时,仍有个别人,无视法律、法规存在,心存侥幸,并阻挠拆除工作。欣昌区居民张某,搭建了一处面积8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违章建筑,并用该违建经营了一个违法麻将馆。张九坤和执法队员们在整治初期多次找到当事人,希望他自行拆除。但张某对拆违工作十分不配合,还对队员进行恐吓、谩骂,并扬言要以死相拼。3月28日,二大队出动执法人员60余名,来到延安路准备对其进行拆除,到达现场后,发现张某早已纠集了数名社会闲散人员和其亲属挡在门外,企图阻挠拆除工作。面对这种情况,张九坤同志毫不畏惧,带头站在铲车上,指挥执法队员们对该违建进行了拆除。

今年七月下旬开始,为了维护了辖区夜间市容秩序,二大队每天晚上对辖区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占道堆放、加工等违章行为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

8月20日晚,当行动车队行驶到延安街与四川路路口时,发现路中间有一处长2.5余米、宽1.5余米的违章水果摊点,犹如一只“拦路虎”严重影响车辆和行人过往,张九坤等执法人员随即下车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纠正。没想到摊主不但不服从的管理,而且还肆意对执法人员辱骂、威胁。在对该业主警告无效后,二大队执法队员对他的经营工具进行收缴。在收缴过程中,水果摊业主趁张九坤不备,用称猛击他的头部,顿时张九坤额头血流如注。但军人出身的他严格恪守执法要求,坚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只是强忍伤痛继续完成执法工作。事后他被送到医院,由于伤口非常深,被缝合了5针。第二天为了不耽误中队工作,身为中队文书的张九坤,额头上缠着纱布,有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情系城管,无私奉献。张九坤对待同志有着厚重、质朴的情感,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利益,关心着人民的疾苦,凡是城市管理方面的事情,不论大事小事都耐心细致的处理。多年来,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城建事业上,早上班晚下班,且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不分昼夜。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到那里。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善于处理各种复杂事务。张九坤同志全心全意投入城市管理工作,从不顾及自己,他身患腰间盘突出、中风面瘫、慢性胃病,在工作繁 忙时,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病情发作,他总是挤出时间到医院打吊针,从不因病耽误工作。2010年大队在主要街路设立了固定岗,考虑到张九坤身体原因,大队安排他到市容管理任务相对较轻的位臵站岗,但他知道后,主动找到领导,要求调换到容易出现问题的地点。为了让其他同志能够休息好、吃上饭,他常常利用午休或下班时间替队员执勤站岗,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想干好城管工作,就要有甘于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

张九坤同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生活中廉洁求实,勤俭简朴。在他的努力下,辖区的市容环境日新月异,为城市管理巩固年工作做出了贡献,为全体执法队员树立了榜样。

二〇一一年一月六日

第五篇:学工部材料事迹(郎坤)

关爱农民工子女,六年不辍伴飞小雏鹰

——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郎坤

郎坤简介:

郎坤,女,管理学院0901班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连续6年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工作。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0中国大学生人物”、“2010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首届“湖北跨越发展青年先锋”、“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杰出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并于2011年6月入选“全国高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团”进行全国巡回演讲。

郎坤成绩优异,本科期间综合测评四年总评专业第一,研究生期间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毕业论文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二等奖;她热衷于科研创新,主持课题1项,参与课题6项,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荣获湖北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湖北省赛区“十佳之星”称号等。

在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之余,郎坤自2004年上大学以来,坚持六年关爱帮扶农民工子女,服务时数累计达5000余小时,帮扶1400多人,走访行程超过1.8万公里,被誉为“最执着的志愿者”。2011年5月4日,郎坤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并作为荣获该奖项的唯一在校学生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座谈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同时,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0中国大学生人物”、“2010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首届“湖北跨越发展青年先锋”、“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杰出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郎坤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社会与法频道在“新闻联播”、“ 晚间新闻”、“ 新闻直播间”、“ 大家看法”等栏目中对郎坤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瞭望》新闻周刊、《青年文摘》杂志、《京华时报》、湖北卫视、《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武汉理工大学报》等各级媒体对郎坤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大幅专题报道。同时郎坤荣登《中国青年》封面人物,《中国教育报》对其事迹进行了整版地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2010年底,武汉理工大学隆重举行“郎坤事迹报告会”,并组建“郎坤志愿服务队”。目前已经在武汉理工大学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热议“郎坤现象”、学习“郎坤精神”的热潮。

一、结缘“屋顶小学”,义务支教解忧愁

和武汉市几百家菜市场一样,江汉区高家台这家菜市场毫无特殊之处。但是,很难想象在如此喧闹的地方,在屋顶上竟然有着一所专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民办小学——凌智小学。整个学校都建在菜市场楼上,全校六个年级十个班都在二楼上课,学校将楼顶平台改造成一个空中运动场,孩子们每天就在上面升旗、做操、游戏„„因此得名“屋顶小学”。

2005年3月,时任班团支书的郎坤得知“屋顶小学”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后,就决心帮助他们。经过与校方的17次沟通和实地走访后,郎坤组织成立了第一支“屋顶小学”义务支教团队,每周五为孩子们提供音乐、舞蹈、英语等课程。四年里,郎坤采取接力支教的形式,共招募了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志愿者们平均每周授课达22学时。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进城的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很大,对孩子的教育缺乏重视,这些孩子的生活,比城市里同龄的孩子们多了许多的艰辛。结合这些孩子的特点来因材施教,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与志愿者们建立起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志愿支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志愿服务工作突出,郎坤于2007年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和“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2008年4月被授予第五届“武汉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二、投身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写青春

2008年8月—2009年7月,郎坤带领武汉理工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奔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锤炼自我,践行理想!

(一)倾心支教工作,传播新思新知

郎坤在支教地主要承担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龙里县城关三小毕业年级英语的教学任务。初次接触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并且学生基础差,发音不标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缺乏兴趣„„一段时间的教学并不见效,这让她有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不轻易服输的郎坤通过请教、听课、备课、谈心等途径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天道酬勤,经过不懈的努力, 她倡导的“快乐英语·激情英语”授课模式使教学工作从“上课困难”变成“下课困难”,孩子们深深爱上了这个使尽浑身解数变着花样让他们好好学习的老师。她所教授的科目毕业考试平均分达到91分,及格率为100%,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传播志愿精神,展示雏鹰风采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郎坤主动承担起龙里县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工作,针对农民工子女建立了龙里县“为了明天——七彩阳光工作室”,下设雏鹰志愿者基地、素质拓展训练营和心理援助爱心联盟等机构,成为了农民工子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经过一年的努力,雏鹰志愿者项目已经成功选拔了67名雏鹰志愿者,并根据个人特长和服务意愿组成了“七小”志愿者(小记者、小保安、小环保、小礼仪、小向导、小文艺、小监察)。雏鹰志愿者们在辅导员郎坤的带领下,开展了大量的志愿活动,服务校园内外。

她所承担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成绩突出,2009年7月龙里县荣获“全国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县”,成为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级单位;龙里县城关三小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成为全省获得此荣誉的三所小学之一。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关注留守儿童

在支教过程中,郎坤发现随着龙里县每年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在农村也产生了一个人数众多而且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在和“留守儿童”学生交流中,郎坤发现这部分孩子普遍存在亲情缺失、监护不力的情况,他们违反纪律甚至产生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比例较高。于是如何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机制成为了郎坤不断探索的课题。为了找到答案,她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学之余完成了龙里县“献爱心·送营养”助学爱心基金的策划方案,并积极投入到龙里县贫困学子项目库的建设当中。郎坤走访了全县全部14个乡镇、数十个村,为130多名贫困儿童带去了学习、生活用品。长期为孩子们提供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心理辅导、权益保护、爱好培养等服务,帮助孩子们找到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点,体会关爱,进而找准自己的定位,积累自信。

一年来,郎坤共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募集价值4万余元的物资。其中,在2009年六一儿童节,她带领龙里县25名留守儿童到贵阳参加了“歌唱祖国庆六一——手拉手一起走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并获赠10000余元的学习、生活用品。此外,她还号召全国各地网友献爱心,共收到洗净消毒后衣物和文体用品近4万件,募集到帮扶资金15232.8元及价值1万余元的图书。

三、践行创先争优,持之以恒做贡献

返校读研期间,郎坤继续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生活问题。2010年8月,已回武汉理工大学读研二的她,通过联系深圳爱心人士,为哪嗙乡谷冰小学更换了使用达31年的课桌椅。她经常深入武汉周边农民工子女学校调研,并结合自己兼职支教4年、专职支教1年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工作经验,选择农民工子女最根本、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为切入点,参与创建面向全武汉农民工子女的“5+1彩虹计划”志愿服务体系,更加全面、深入地践行志愿服务事业。

郎坤同学坚持六年不辍帮助农民工子女,投身于关爱农民工子女事业,其优秀事迹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她在“屋顶小学”支教期间受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的接见,同时作为武汉理工大学“创先争优”典型,郎坤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武汉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并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第五届湖北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宣扬郎坤精神,武汉理工大学专门成立“郎坤志愿服务队”,让更多的同学投身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事业中来,将郎坤奉献精神发扬光大,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持之以恒做贡献,创先争优做表率。“希望在,胜利就在,年轻没有失败!”郎坤每次说起这句话都是激情澎湃的“我将用我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在关爱农民工子女的道路上继续求索„„

[点 评] 从平凡中走来,没有激昂的誓词,只有默默无闻的身体力行,6年时间,累计5000余小时服务时数,1400多人次帮扶,超过1.8万公里行程,不管烈日还是酷暑,不管疾风还是骤雨,不管崎岖还是坎坷,她都一如既往,关爱农民工子女,六年不辍伴飞小雏鹰。支教之路从不一路平坦,她却甘之如饴;奉献之路从不一帆风顺,她却乐此不疲,她以敏锐的听觉,洞察社会微弱的声音;以实际行的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她用自己的坚持,解读着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对国家、对社会理应的担当;她无私奉献的坚持使我们怦然心动,她思索服务社会的心让我们拥有了将感动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也让我们了解了新时代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深刻意义。

下载学生徐坤镇的优秀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徐坤镇的优秀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漠河田坤事迹

    心作良田 大爱承坤 ——记漠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 田坤 在中国北极漠河,田坤,是个家喻户晓的名人。田坤,与其说是代表了漠河公安民警的一种形象,莫不如说是诠释平安的一种......

    徐杰事迹

    徐杰同志现任泰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岱岳区分局天平执法所所长。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战斗在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第一线,七年的城管工作中,他以干练踏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奉献......

    徐黄社区支部书记优秀事迹

    徐黄社区村书记优秀事迹报告2005年以来,如皋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2007年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的浪潮中,全市上下,新农村......

    优秀少先队员徐桥香事迹推荐材料

    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推荐材料 徐桥香是锦屏县固本乡瑶理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现为四年级中队长。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她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团结向上,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师心目......

    孙东坤事迹简介大全

    孙东坤事迹简介孙东坤,女,汉族,1959年出生,1978年3月参加工作。现为白山市第五中学下伸教学点红立小学教师。 孙东坤家住江源区松树镇富兴村。1978年代课,1980年转正。在距离松树......

    王发坤烈士事迹

    王发坤烈士事迹 烈士简介:王发坤,1946年9月生于海拉乡新村村大坪子组,1968年4月入伍,同年12月入党,在十三军39师115团二营炮连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

    黄立坤个人事迹

    个人事迹 我叫黄立坤,是来自农林科技学院的园艺(1)班的学生。 自2004年12月光荣成为一名共青团员,自入团以来,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烈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

    优秀中专学生主要事迹

    优秀中专学生主要事迹 ***,男,2014年进入**学校,现14汽修班学生。在学校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不迟到、早退、旷课,学习认真、刻苦,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