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助警市民事迹材料
关于助警市民事迹材料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潘桥派出所驻所调解室里的陈秀云,就是潘桥派出所的“宝”,更是所里民警的贴心人和好帮手。
陈秀云,男,1952年2月出生,XX区潘桥街道横塘村人,中共党员,现在是XX区司法局驻潘桥派出所调解员,曾获得“XX区优秀调解员”、“XX区优秀共产党员”、“XX区爱岗敬业模范”等称号。随着国际物流中心落户于潘桥街道,辖区内纠纷案件大量增加,给潘桥派出所的民警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使民警疲于奔命。在这种情况下,陈秀云的调解工作不但为民警减负,更为社会和谐增色不少。在调解工作中,陈秀云凭着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运用科学的调解技巧,将很多疑难纠纷巧妙化解。2014年他调解处理大小案件394件,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已调解处理案件320件。
去年10月份的一天,陈秀云早早地来到潘桥派出所上班,整理好办公室里的材料后,就接待当天第一件因土地纠纷引起的兄弟殴打案件。由于村干部多次调解仍不成功,以致升级为殴打纠纷,陈秀云知道这类的纠纷比较麻烦,因为要涉及到土地的“历史”问题。但是陈秀云非常地耐心,从他几十年前就担任村干部所掌握的农村基本情况加以分析,对两兄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到现场实地查看。从两人纠纷的根源上进行化解,随之殴打的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两兄弟终于达成了和解。而那天,派出所纠纷的警情特别多,见值班民警忙得团团转,陈秀云放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对每一个纠纷案件都耐心地进行调解,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或者损毁财物的案件决不放弃调解的机会。那天他从早上8点半一直忙到晚上9点左右,成功调解了7件案件。值班民警开玩笑地说:“老陈啊,人家调解员8小时工作制,你怎么改成12小时工作制了。”
今年1月3日下午14时许,潘桥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潘桥街道一鞋厂内有5人打架并有人受伤。民警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找到了当事人,可是在向当事人了解情况时民警却傻了眼,因为当事的一对男女情侣是有听力和语言障碍的聋哑人,民警的意思他们不懂,而他们的心思民警不了解,但为了不使矛盾激化,只好先将5个人带到派出所。在派出所里,该名聋哑男子情绪非常激动,一边“哇哇”地叫着,一边双手向民警比划着,而一旁的聋哑女子同样激动地向民警比划着,这下民警可就不知从何入手,只能干瞪眼了。情急之下,民警叫来老陈,老陈见此阵势,知道无法和对方进行言语沟通,便掏出笔纸写字给两人看,还好两人都认得字,于是老陈将双方带到了调解室,就通过书写的办法分别和两人沟通,这才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原来,聋哑男子沈某现年35岁,聋哑女子严某现年21岁,都是丽水人,两人两年前通过网络交友认识,因都是聋哑人,两人很快就成为情侣关系,后一起在潘桥务工。但是几个月前沈某发现严某太喜欢上网交友,而且和四川籍网友傅某关系暧昧,于是对严某进行了打骂。而严某把自已被男友打骂的事情和傅某说了,不料傅某生气了,就在1月3日下午带了另外两个朋友一起来和沈某理论。本来沈某已对严某和傅某交友已有看法,还见傅某带人来质问,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接着双方就起了肢体冲突,傅某用石头打肿了沈某的头部,沈某用棍子打肿了傅某的胳膊,同厂的工友见状就向警方报了警。为了化解矛盾,老陈把两人各自分开做工作,接着老陈写一句,对方答一句,老陈又比划着艰难地表达着劝说的意思,通过艰难的沟通,才平复了沈某和严某的情绪。从下午2点到晚上7点,劝了5个小时,沈某、严某才理解了老陈的苦心,表示会听老陈的意见,妥善、平和地处理他们的感情问题。而对傅某及他的两个朋友,老陈以及出警的民警对他们也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傅某和沈某签写了调解协议书,这场特殊的纠纷总算化解平息。
今年3月份,有两位公司的股东由于经济纠纷,双方都指责对方在账目上有“猫腻”而发生纠纷,并且矛盾升级发生肢体冲突前来调解。由于公司生产销售的账本一大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老陈知道,为了妥善处理纠纷,使双方心服口服,就得把账好好算一算。于是老陈充分发挥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账本进行认真核对,花了近三小时,终于对清了账目,找到了双方纠纷的症结所在。就这样,双方被陈秀云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更对陈秀云公平的调解心服口服,最后该案件也得到圆满的解决。
今年4月份,XX市公交公司在桐岭村建造公交站。由于公交公司在公交站建设时和被征地农户陈某在政策处理和土地测量上存在分歧,农户陈某认为公交公司做的不够细致,公交公司的占地侵犯了他的权益,要求公交公司赔偿。但是公交公司认为自已的征地和建设都是经过合法审批的,程序都是合法的,所以没有答应陈某的要求。陈某索赔不成,做出了极端行为,搬来床、被及生活用具,吃住在了建设工地上,再加上农户陈某年老又生了重病,动不得、批评不得。这让公司方苦恼,也让接警的民警头痛,民警只好求助老陈。老陈介入调解后,他不辞劳苦,冒烈日迎风雨,数次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测量,对照农户的土地使用权证进行比较,分析案情,分析双方行为中的过错和瑕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又经过多次调解,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农户陈某获得了合理的补偿,也自动搬离了工地,而建设工程也顺利地得以开展。
今年6月28日下午,暂住在XX区潘桥街道的河南籍江某要到新桥去和朋友喝酒聚会,就在潘桥街道邮电路叫了江西籍朱某的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司机朱某说车费加上燃油附加费共23元钱,江某说他平时经常坐车都是将近20元的,他觉得朱某在计价器上做了手脚。后来江某提议打个赌,让朱某重新从新桥将他送回潘桥的上车地点,看看车费是超过20元还是低于20元,两人均点头同意。朱某怕江某赖账,就把江某从新桥直接拉到了潘桥派出所。就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陈秀云见状,从中进行调解,但是两人都是“不蒸馒争口气”,任凭陈秀云如何劝解,他们却一直僵持着。僵持了将近3个小时,陈秀云又打起了圆场,就从自己钱包里拿出20元钱递给朱某当车费,江某觉得有些不合适,拿出了20元钱还给了陈秀云,江某和朱某都觉得再耗下去也不是个事,事情终于和解了。
8月份,某村两兄弟因父亲去世后财产分割不均而反目,其中一方居然提出先处理财产,后安葬上辈的要求,双方拔剑驽张,均不服输。老陈和同事接手案件时刚好星期五,当天做了很多工作但调解不成功。老陈考虑到该案件特殊,若不及时化解矛盾,不但两只弟会结仇,还会影响到双方的亲戚及邻里关系,更是一个治安隐患。便决定放弃双休日休息,周六再召集双方进行调解。在周六、周日两天,老陈不停地对双方做着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和双方讲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百善孝为先”的古训,并通过双方各自亲戚前来参与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值班民警见老陈如此辛苦、如此执着,竖着大拇指说:“双休日加班,你太辛苦了。”老陈笑着回答:“这种案件特殊,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会形成流血案件,我们派出所更会增加压力与麻烦”。见老陈调解工作做的如此游刃有余,大家都向陈秀云请教调解工作的诀窍,他笑着说其实调解工作也很简单的。首先自己要对调解工作有兴趣,要和同事们配合好,要耐心的听当事人的倾述,工作要认真负责。其次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政策,根据不同的案件讲不同的政策。比如伤害赔偿类的纠纷,根据受伤方的伤势医疗报告单,再结合赔偿标准初步确定赔偿金额,然后才能把握好一个尺度。再次要和群众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巧用古今训语和当事人谈心,取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由于陈秀云是地道的“农村人”,接地气,有社会基础,了解风俗民情,曾担任过村干部,在处理调解土地、房产、婚姻、劳资、工伤、非正常死亡等案件,他能临危不乱,有能汇聚集体的智慧,所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由于陈秀云工作出色,现在调解室的墙壁上已挂满了许多当事人赠送的锦旗。
由于年龄大了,老陈的身体不再强壮,血压偏高、结石病常常折腾他,但是一有矛盾纠纷案件,老陈总能及时跟进、耐心介入调解,老陈成了潘桥派出所的“宝”,为民警减负减压,所里的民警常对老陈说:“老陈你要保重自已的身体啊,我们可要你继续为所里多干几年呢!” 社区位于XX市XX区北面,距市中心区12公里,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1146户,4287人,在我社区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约1200人。渡口社区煤炭资源、页岩建材资源丰富,以煤开采、加工、运输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已初具规模,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城郊型农业特点显著。近几年来,渡口社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成效明显,村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同步小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渡口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在社区“两委”领导下、镇司法所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作用,为维护渡口社区的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组织网络,完善调解委制度
1、我社区为了适应调解纠纷的需要,为抓好人民调解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主任,“两委”其他人员及懂法律、懂政策、群众信任、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和优秀青年等为成员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明确了责任,制定了措施,以组为单位,定人、定岗、定责分片包干,同时做到分工不分家,有了问题不推诿,排查纠纷大家干,有了矛盾大家解,全面负责本社区的人民调解工作。
2、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规范了人民调解工作,主要抓了“六化”建设:一是队伍建设标准化。近年来,渡口社区“两委”坚持要求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作风正派,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识,特别是渡口社区调解委主任邵云芳同志,不管事有多忙,只要村民找上门,就能到位,如:村民张顺科等68户农户因房屋开裂,存在安全隐患。张顺科等村民很着急,情绪很激动,找到村里边,说是煤矿采煤造成的,要去堵煤矿。当时他正在外地办事,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回村里。回来后顾不上休息,立即召集调解委成员。经过他和其他调解员不分昼夜进行走访、了解,稳住了农户,做通了工作,耐心的讲解和细致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明晰法理,终于同意等待鉴定结果。鉴定结果出来后,调解委积极多方协调,现在房屋开裂的农户搬迁需要的地基已完成土地征用和场地平整,搬迁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已通过,正在启动搬迁程序,村民们玄着的心总算落下了。七组116户村民房屋因地质原因造成开裂,一户派1人准备上访,寻找解决渠道。社区调解委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组织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及时向大河镇人民政府反映这一情况,通过调解委成员的苦口婆心不赖其烦说教,村民的思想通了,一场大规模的集群上访事件稳控住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房屋怎么办。通过调解委的努力,与离七组最近的煤矿业主协商,由该煤矿先垫资找有测量鉴定资质的单位对群众房屋进行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论协商处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现煤矿与受害农户已签定房屋维修补偿协议,有效地化解了地企矛盾和纠纷,把上访及不稳定因素控制在萌发状态。二是组织网络化。从社区到调解委再到调解小组建立了调解三级网络,采取横到边、纵到底、层层包保的承包责任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并在每个村民小组配备了义务调解员、调解信息员。三是管理目标化。社区“两委”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社区“三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轨道。年终对调解委成员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四是工作制度化。根据标准化调解委建设要求,制定了学习制度、汇报制度、纠纷排查制度、登记制度、回访制度等,进行了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了调解委制度建设。五是业务规范化。调解委不定期对调解委成员、信息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聘请司法所的同志担任社区法律顾问,专门讲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并建立调解记录、调查、培训、例会、回访、宣传教育、纠纷信息等工作记录台帐。六是信息灵通化。我们调解委始终把防激化作为调解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按照司法所的要求,坚持纠纷信息快报制度。为掌握纠纷前兆,预防矛盾动态,要求调解员、信息员主动到村民中了解纠纷矛盾动态,及时向调解委反馈信息,使调解委能做到信息情况明、纠纷动态清。
二、强化普法教育,提高村民法制意识
调解委员会不仅肩负着调解民间纠纷的任务,而且还承担了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村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渡口社区调解委在镇司法所、镇综治办的指导下,在社区“两委”组织领导下,根据外来人口多、社会治安情况突出的特点,广泛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教育。一是突出与群众生活、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如《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法,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知识。二是突出“双禁”、“双打”等专项斗争法律政策宣传,为专项斗争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使村民能够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更能守法。在宣传教育形式上:利用各种会议予以贯彻落实。在村民代表会、村支部民主生活会、每月26日召开的中心计生户长会、计生协会等会议上有针对性地结合实际宣传法律法规。利用村务公开栏、政策法规宣传栏等宣传方式予以宣传教育。社区“两委”成员、调解委成员在工作中,采用座谈会、院坝会、拉家常、摆“龙门阵”等深入群众“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做到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利用社区远程教育平台组织调解员和村民学习法律知识,引导村民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使广大村民的法制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法治文明新风得到进一步树立。
三、完善排查机制,坚守底线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调解委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小组,按照“依法调解、规范程序、灵活高效”的原则,坚持做到“矛盾抓在萌芽前,纠纷处理在门前”。人民调解员和调解工作长期坚守底线,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同时调解委还每月定期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搭建村民谈心说事平台,架起了与村民联系的桥梁,发挥了纽带作用。在完善排查机制中,主要采用了“三排查”:首先,对重点人员定期排查。建立重点人员的结对帮教档案,坚持每月一次的家访、谈话,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其次,落实重点时期排查。在国庆、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有计划地全面部署纠纷排查,各联系组的社区干部担任信息员,做到防范在前,确保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及时平息。第三,对特殊性纠纷及时排查。围绕辖区内煤矿开采、地质灾害频发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分析可能出现的新的矛盾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做到经常性摸排,掌握了解群众反映状况,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及时掌握动向,有效地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渡口社区调解委切实做到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今年,调解委及时调解民事纠纷12起,调解率、成功率、回访率均达到100%,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得到了村民的赞赏和上级的好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潘桥派出所驻所调解室里的陈秀云,就是潘桥派出所的“宝”,更是所里民警的贴心人和好帮手。陈秀云,男,1952年2月出生,XX区潘桥街道横塘村人,中共党员,现在是XX区司法局驻潘桥派出所调解员,曾获得“XX区优秀调解员”、“XX区优秀共产党员”、“XX区爱岗敬业模范”等称号。随着国际物流中心落户于潘桥街道,辖区内纠纷案件大量增加,给潘桥派出所的民警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使民警疲于奔命。在这种情况下,陈秀云的调解工作不但为民警减负,更为社会和谐增色不少。在调解工作中,陈秀云凭着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运用科学的调解技巧,将很多疑难纠纷巧妙化解。2014年他调解处理大小案件394件,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已调解处理案件320件。
去年10月份的一天,陈秀云早早地来到潘桥派出所上班,整理好办公室里的材料后,就接待当天第一件因土地纠纷引起的兄弟殴打案件。由于村干部多次调解仍不成功,以致升级为殴打纠纷,陈秀云知道这类的纠纷比较麻烦,因为要涉及到土地的“历史”问题。但是陈秀云非常地耐心,从他几十年前就担任村干部所掌握的农村基本情况加以分析,对两兄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到现场实地查看。从两人纠纷的根源上进行化解,随之殴打的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两兄弟终于达成了和解。而那天,派出所纠纷的警情特别多,见值班民警忙得团团转,陈秀云放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对每一个纠纷案件都耐心地进行调解,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或者损毁财物的案件决不放弃调解的机会。那天他从早上8点半一直忙到晚上9点左右,成功调解了7件案件。值班民警开玩笑地说:“老陈啊,人家调解员8小时工作制,你怎么改成12小时工作制了。”
今年1月3日下午14时许,潘桥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潘桥街道一鞋厂内有5人打架并有人受伤。民警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找到了当事人,可是在向当事人了解情况时民警却傻了眼,因为当事的一对男女情侣是有听力和语言障碍的聋哑人,民警的意思他们不懂,而他们的心思民警不了解,但为了不使矛盾激化,只好先将5个人带到派出所。在派出所里,该名聋哑男子情绪非常激动,一边“哇哇”地叫着,一边双手向民警比划着,而一旁的聋哑女子同样激动地向民警比划着,这下民警可就不知从何入手,只能干瞪眼了。情急之下,民警叫来老陈,老陈见此阵势,知道无法和对方进行言语沟通,便掏出笔纸写字给两人看,还好两人都认得字,于是老陈将双方带到了调解室,就通过书写的办法分别和两人沟通,这才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原来,聋哑男子沈某现年35岁,聋哑女子严某现年21岁,都是丽水人,两人两年前通过网络交友认识,因都是聋哑人,两人很快就成为情侣关系,后一起在潘桥务工。但是几个月前沈某发现严某太喜欢上网交友,而且和四川籍网友傅某关系暧昧,于是对严某进行了打骂。而严某把自已被男友打骂的事情和傅某说了,不料傅某生气了,就在1月3日下午带了另外两个朋友一起来和沈某理论。本来沈某已对严某和傅某交友已有看法,还见傅某带人来质问,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接着双方就起了肢体冲突,傅某用石头打肿了沈某的头部,沈某用棍子打肿了傅某的胳膊,同厂的工友见状就向警方报了警。为了化解矛盾,老陈把两人各自分开做工作,接着老陈写一句,对方答一句,老陈又比划着艰难地表达着劝说的意思,通过艰难的沟通,才平复了沈某和严某的情绪。从下午2点到晚上7点,劝了5个小时,沈某、严某才理解了老陈的苦心,表示会听老陈的意见,妥善、平和地处理他们的感情问题。而对傅某及他的两个朋友,老陈以及出警的民警对他们也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傅某和沈某签写了调解协议书,这场特殊的纠纷总算化解平息。
今年3月份,有两位公司的股东由于经济纠纷,双方都指责对方在账目上有“猫腻”而发生纠纷,并且矛盾升级发生肢体冲突前来调解。由于公司生产销售的账本一大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老陈知道,为了妥善处理纠纷,使双方心服口服,就得把账好好算一算。于是老陈充分发挥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账本进行认真核对,花了近三小时,终于对清了账目,找到了双方纠纷的症结所在。就这样,双方被陈秀云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更对陈秀云公平的调解心服口服,最后该案件也得到圆满的解决。
今年4月份,XX市公交公司在桐岭村建造公交站。由于公交公司在公交站建设时和被征地农户陈某在政策处理和土地测量上存在分歧,农户陈某认为公交公司做的不够细致,公交公司的占地侵犯了他的权益,要求公交公司赔偿。但是公交公司认为自已的征地和建设都是经过合法审批的,程序都是合法的,所以没有答应陈某的要求。陈某索赔不成,做出了极端行为,搬来床、被及生活用具,吃住在了建设工地上,再加上农户陈某年老又生了重病,动不得、批评不得。这让公司方苦恼,也让接警的民警头痛,民警只好求助老陈。老陈介入调解后,他不辞劳苦,冒烈日迎风雨,数次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测量,对照农户的土地使用权证进行比较,分析案情,分析双方行为中的过错和瑕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又经过多次调解,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农户陈某获得了合理的补偿,也自动搬离了工地,而建设工程也顺利地得以开展。
今年6月28日下午,暂住在XX区潘桥街道的河南籍江某要到新桥去和朋友喝酒聚会,就在潘桥街道邮电路叫了江西籍朱某的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司机朱某说车费加上燃油附加费共23元钱,江某说他平时经常坐车都是将近20元的,他觉得朱某在计价器上做了手脚。后来江某提议打个赌,让朱某重新从新桥将他送回潘桥的上车地点,看看车费是超过20元还是低于20元,两人均点头同意。朱某怕江某赖账,就把江某从新桥直接拉到了潘桥派出所。就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陈秀云见状,从中进行调解,但是两人都是“不蒸馒争口气”,任凭陈秀云如何劝解,他们却一直僵持着。僵持了将近3个小时,陈秀云又打起了圆场,就从自己钱包里拿出20元钱递给朱某当车费,江某觉得有些不合适,拿出了20元钱还给了陈秀云,江某和朱某都觉得再耗下去也不是个事,事情终于和解了。
8月份,某村两兄弟因父亲去世后财产分割不均而反目,其中一方居然提出先处理财产,后安葬上辈的要求,双方拔剑驽张,均不服输。老陈和同事接手案件时刚好星期五,当天做了很多工作但调解不成功。老陈考虑到该案件特殊,若不及时化解矛盾,不但两只弟会结仇,还会影响到双方的亲戚及邻里关系,更是一个治安隐患。便决定放弃双休日休息,周六再召集双方进行调解。在周六、周日两天,老陈不停地对双方做着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和双方讲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百善孝为先”的古训,并通过双方各自亲戚前来参与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值班民警见老陈如此辛苦、如此执着,竖着大拇指说:“双休日加班,你太辛苦了。”老陈笑着回答:“这种案件特殊,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会形成流血案件,我们派出所更会增加压力与麻烦”。见老陈调解工作做的如此游刃有余,大家都向陈秀云请教调解工作的诀窍,他笑着说其实调解工作也很简单的。首先自己要对调解工作有兴趣,要和同事们配合好,要耐心的听当事人的倾述,工作要认真负责。其次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政策,根据不同的案件讲不同的政策。比如伤害赔偿类的纠纷,根据受伤方的伤势医疗报告单,再结合赔偿标准初步确定赔偿金额,然后才能把握好一个尺度。再次要和群众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巧用古今训语和当事人谈心,取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由于陈秀云是地道的“农村人”,接地气,有社会基础,了解风俗民情,曾担任过村干部,在处理调解土地、房产、婚姻、劳资、工伤、非正常死亡等案件,他能临危不乱,有能汇聚集体的智慧,所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由于陈秀云工作出色,现在调解室的墙壁上已挂满了许多当事人赠送的锦旗。
由于年龄大了,老陈的身体不再强壮,血压偏高、结石病常常折腾他,但是一有矛盾纠纷案件,老陈总能及时跟进、耐心介入调解,老陈成了潘桥派出所的“宝”,为民警减负减压,所里的民警常对老陈说:“老陈你要保重自已的身体啊,我们可要你继续为所里多干几年呢!” 该同志从事人民调解工作7年来,广泛开展排查矛盾纠纷活动,及时处理各方面存在的矛盾隐患,在全村加大普法力度,强化法制教育,提高平安意识、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政策,通过讨论,集中学习宣传的形式,动员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综治调解工作,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通过耐心细致与双方当事人做工作,讲法律、讲道德、讲和谐的角度,做好矛盾调解的工作。7年来,刘德军同志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如道塘组因征收在经济方面继父张保华与朱金伟的矛盾,通过耐心细致与双方当事人做工作,讲法律、讲道德、讲和谐的角度,使他们父子和好、化解矛盾;邻里纠纷如六姑岭组危雪辉与潘志强,邻里土地界线历年不清,多次发生矛盾和纠纷,为解决他们的问题,了解情况与该组的老组长、老党员及邻属多次谈心,终于弄清事实的真相,解决了他们的矛盾,双方基本满意,为化解和处理本村的一些纠纷问题,在工作中有时没有周末,有时晚上接到群众电话,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理,有时一天下来身体疲乏,但看到双方当事人因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后,刘德军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第二篇:文明市民主要事迹
谭述金,1941年11月出生,现任福禄镇辣坪村3组组长,1989年至2001年任大陆村(合并前的辣坪村)文书职务,2001年至今任村民小组组长。虽然该同志仅为一名普通的村民小组长,但是他积极发挥先进作用推动文明建设的种种行为却远远超过了一名组长的影响力。
1.模范遵纪守法。作为一名村民,该同志首先坚持做到模范守纪,坚决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同时严格教育子女及亲属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其3名子女均在外省务工多年,截止目前无一人有犯罪违纪记录;作为村民小组组长,该同志一方面根据村民公约及村级管理制度对本村民小组各项事宜进行有序管理,另一方面坚持做到廉洁自律,不贪污公款,不克扣相关惠农资金,截止目前没有出现一例反映其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言论。
2.各类关系协调发展。谭述金同志坚持认真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夫妻间互敬互爱,互相理解,结婚几十年夫妻关系一直较为和睦。家庭内部成员尊老爱幼,共同协商解决各类矛盾,一致努力搞好家庭经济建设,老少三代团结一致;该同志坚持认真处理好邻里关系,遵循“大事讲原则,小事多谦让”的原则,在重大事情的协调上讲理讲据友好商议,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则是注重谦让,同时他还发扬干部优良作风,主动帮助困难群众;该同志坚持认真对待上下关系,对上级尊重,积极服从上级安排,对群众谦虚和蔼,热情引导村民讲理讲法。
3.倡导文明,促进和谐。谭述金同志坚持做好自身的文明建设,通过积极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和收看电视节目关心国家政策,感染文明氛围,学习先进精神;该同志通过自身行为带动周边群众搞好家庭团结,通过刷写墙面标语和时常说服教育引导从群众妥善处理邻里关系。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参与调节家庭内部矛盾和邻里纠纷累计达到40余起,妥善解决了家庭积怨和邻里矛盾,促进了该村组的和谐发展。
4.力所能及,助推经济发展。在万元增收工程中,该同志力所能及,发挥老干部的影响力,积极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帮助村民扩大种养殖规模,广泛发动村民发展辣椒种植和榨菜生产,该同志发展经济的热情和“老骥伏枥”的精神感染了一批村干部和一大批群众,在他的带动下全组顺利实现了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万元增收目标;为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本小组的硬件设施发挥作用,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该同志利用农闲时节花费近1个月时间主动进行渠堰整治600多米。为确保该组组级公路的正常运力,该同志还主动担负起了维护公路的工作,时不时要巡视公路运行状况,对有损坏的部分及时进行修整。
第三篇:十 佳 爱 警 市民
十 佳 爱 警 市 民
____记xx爱警事迹
xx,1967年11月出生,1991年入党,2005年1月任xx政府镇长以来,带领xx全镇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支持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安定,为公安民警分忧解难,协助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
科学谋划 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模式
xx地处靖安县城,治安复杂,纠纷隐患多、发案多、群众反映多,2011年4月xx走上镇党委书记岗位后,他主动破解这一社会管理难题,通过近半个月深入社区调研,深思在每个社区组建一个专职巡防队。队员从社区招聘政治素质较强、水平较高、了解社情民情、会做群众工作的社区单位退休干部、下岗工人。队员每天负责在人口集中街道、居民生活小区、学校周边等处巡防,掌握治安信息,参与纠纷调解。为加强巡防队的管理,由一名警员带2—3名巡防员,负责巡防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治安业务知识培训,一个社区由5个巡防小分队组建一个巡防中队,中队队长由社区主任兼任、教导员由派出所副职兼任,全镇四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由派出所所长兼任大队长、镇分管政法领导兼任教导员,最后由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全镇自下而上形成由义务巡防员到镇党委、政府“塔型”城区立体防控管理模式。该模式仅运行半年,全镇共受理可防性刑事案件177起,与去年同期276起,下降35.9%。今年,他又在巩固“塔型”城区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又着手整合民政、劳保、建设、城管等社会管理资源,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为抓手,改善“窗口”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从源头上理顺群众的情绪,有效地防止了治安案件的发生。
全力支持 改善警局办公条件
在双溪派出所大院里,经常可以看到xx的身影,他来不仅是指导工作,而且每次会帮所里解决一些实际困难。2009年1月的一天,当他看到办案民警在查找案件资料,电脑总死机,当天下午就叫工作人员买了两台电脑给分局送去。
他总是这样默默地关心民警工作和生活,2010年7月,他在派出所部署安排工作,当看民警坐在办公室里办公,汗流夹背。回镇后,他立即召集镇党政班子成员研究,拔款3万元给分局安装7台空调。难怪民警杨丽会经常说道:刘书记不光是xx群众贴心人,还是我们民警的贴心人。
近年来,不管镇财政多么困难,只要镇派出所提出的正规化建设和基层治安网络建设的资金有困难,他都会给予大力支持;从2006年起,为抓好派出所正规化建设和社区警务室建设,镇政府先后共拨款20万多元,给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装修了房子,配备了电脑、空调、铁皮档案柜、办公桌椅等设施,更新了办公用品,彻底改善了办公条件。无论从双溪派出所的办大楼,还是到社区的警务室,办公条件是全县一流的。
亲力亲为 帮警分忧解难
他扎实坚守工作第一线,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起,重视人民调解工作,一直把健全本镇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建设工作放在首位来抓,从而使大量的社会纠纷在镇里就得以有效解决和稳控。同时,他还积极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疏导少数群众对公安工作认识上的误区。全力支持派出所,做好治安、安全、禁赌、禁毒等各项基础工作,2007年11月亲自带着镇村干部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河北村塔上“地下六合彩”等违法犯罪活动,为公安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做出重大贡献,确保本镇治安秩序良好。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协助公安机关及时化解了多起群体性苗头事件。2009年10月1日,马尾山三峡移民刘久禄与当地群众发生纠纷,引起100名三峡移民集聚要械斗,当xx得到消息后,放弃在家休息,飞速赶往现场,对事发点纠聚的村民进行疏散,积极配合公安做好两方的调解安抚工作,连续二天二晚在镇会议室调解,想方设法做好双方工作,最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防止一起械斗事件发生。
在别的地方征地拆迁工作发生磨擦的时候,常见公民民警的身影,但在xx不管是征地工作,还是拆迁工作有磨擦,他从不会把民警推到一线,而是自己亲自带着镇机关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化解。在他眼里民警工作最忙、压力最大;在他心里民警好比自己左右翅膀,是最需要爱护好的。
近年来,他带领全体干部在xx平安和谐上下苦功夫,收到了良好效果,形成了一幅警爱民、民拥警的和谐图景。身为镇党委书记的xx更是在和谐警民关系,支持公安干警的工作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的xx,老百姓安居乐业,镇经济不断壮大。xx说:“拥警、护警是我的责任,更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今后我将发动身边更多的人爱警、护警,为社会的安定、和谐作贡献,为建设和谐双溪而努力。”
第四篇:市民政局信息化先进集体事迹
全市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2011年2月18日)
近年来,市民政局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民生信息系统建设,加大资金、设备投入力度,努力打造“数字化民政、信息化民政”,相继完成了多媒体会议室建设,卫星视频系统建设,全市民政系统网站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化工程,全系统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办公效率明显提高,为民政工作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领导重视,多方面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
一是组织落实,促发展。市民政局领导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把民政信息化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之中。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科室为组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信息化建设的形势、精神,分析研究民政信息化工作。大力推动全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是强化培训,增意识。市民政局多次举办相关信息化工作的培训和比赛,培育信息化人才,转变工作思路,调动工作热情。2008年底市民政局举办全市民政系统公文写作培训班,此次活动设立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考试内容,通过活动检验和提高了全市民政系统计算机应用水平,也让参赛队员意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极大的提高
1了各单位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热情。2010年举办了为期6天的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分三期对700名旗市区、苏木乡镇低保工作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城乡低保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做好了全区城乡低保信息网络三级联网的准备工作。市民政局还积极派人参加自治区民政厅和市政府举办的信息化建设、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网站建设等培训,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对接。
三是增加经费,添保障。06年以来,市民政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用于采购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的投入达45多万元,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到位。市民政局还保证信息化软件的投入,每年用于购置软件、信息化培训等方面的经费逐年递增。
四是健全制度,保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涉及重大,市民政局严格按照市信息化领导小组指示要求,定期检查,制定详细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制定了《涉密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涉密计算机不能连接任何网络,规范涉密计算机操作使用流程,指定专人管理维护涉密计算机。与全部涉密人员签订了《涉密人员保密承诺书》明确了涉密人员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还有《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建立是多年来市民政局各信
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
二、强化基础,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是局域网建设破“冰层”。2006年市民政局局域网建设工作陷入僵局。一方面,按信息化推进目标,市民政局迫切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局域网;另一方面,一两年内是否搬入新区办公不确定,组建局域网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时,局领导高点站位,果断决策,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由市民政局自筹资金,聘请信息办专业人员设计、施工,经过半个月的时间,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局,通过政府机房可连接互联网,也可连接专网的实用性网络。市民政局办公环境实现了网络化,局机关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信息化工作终于打破僵局,迈上新的台阶。
二是立足长远建立多媒体会议室。市民政局原有会议室空间狭小、设备简陋已经无法满足培训和活动要求。局领导立足长远,选择改造正在施工的光荣院六楼会议室作为多媒体会议室,项目由专业施工队设计、施工,工程耗时3个月于2008年初建成使用,建成后的多媒体会议室,集音响扩音系统、会议拾音系统、大屏幕投影放映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为一体,配有控制室,最多可同时容纳150人。至今已多次使用多媒体会议召开会议,培训业务,举办活动,不但满足了现代化会议需求,还节省了场地租用费用,成为民政信息化的新标志。
三是建立卫星视频会议系统。按照自治区民政厅要求,2008年市民政局着手组织建设全市卫星视频会议系统,截止目前市本级和大部分旗市区民政局已安装调试完成。民政卫星视频会议系统是包括已有民政广域网在内的天地复合的基础性网络平台。该卫星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由民政部负责统一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覆盖范围是全国各市、县级民政系统及部分直属单位,通过卫星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及时收听收看民政部及省市自治区视频会议,系统全部建成后,将逐步增加其它业务应用,达到信息互通、方便快捷的目的,可有效减少会议经费,提高工作效率。民政卫星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应用范围,提升了全市民政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是加大硬件投入,提高装备水平。为了切实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2006年以来市民政局排除多重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共计投入100余万元用于于购置硬件设备和进行信息化工程建设。目前,市民政局共有服务器2台、程控交换机1台、台式及笔记本电脑45台、打印机15台、扫描仪2台、投影仪1台、数码摄像机3部、数码照相机5部、移动存储设备10个。所有这些都为市民政局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软实力增强,以信息化建设助推民政工作
一是全市各民政系统网站全面上线,2010年市民政局抓
住机遇加入全国民政网站群,应用全国民政门户网站统一建设平台,结合自身实际应用建立起市民政网站(http://hulunbeier.mca.gov.cn),同时带动各旗市区民政局,市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加入到全国民政网站群,分别建立本单位的网站。2010年底经过自治区民政厅组织的网站后台管理维护培训,市本级民政,旗市区民政局,市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网站于2011年1月统一全面上线。网站以宣传民政事业、促进政务公开、提供便民服务为根本,设置了机构职能、工作动态、基层信息、公告公示栏、政策文件、计划规划、领导讲话、下载专区、领导分工、局长信箱、留言咨询等栏目。网站的上线,消除了市民政局网站建设的空白点,架设起了民政人与社会、百姓之间的桥梁。
二是启动实施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电脑、数码摄像机等设备全部到位,分三期对700名旗市区、苏木乡镇低保工作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城市低保基础数据导入和补录工作已基本完成,城市低保网上审批工作全面实施,实现了全区城市低保数据联网。城市低保网上审批工作全面实施,标志着彻底改变了以往低保工作的人工集中审批模式,全部低保审核、审批工作均在网上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降低了行政成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各级低保工作人员可随时查询保障对象的姓名、年龄、学历、住址、工作单位、收入状况、纳入低保原因、家庭成员等信息,可以直接从网上了解督查各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情况及低保户的具体信息。促使低保金的发放工作,朝着阳光化、透明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是启动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2011年初全市19个婚姻登记处实现了网上登记。标志着市民政系统婚姻登记工作全面迈入电子政务化。实现与全区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联网,形成婚姻登记工作决策、管理、宣传、服务等各项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应用体系,为有效预防和打击婚姻登记中的重婚、骗婚等违法行为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规范登记工作、提高登记服务质量和效率。
其他方面,优抚信息系统全面更新换代,实现优抚对象的网络化管理。安置办启动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信息系统,实现退伍军人和军休人员安置、服务管理机构的动态管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全面完成,三维全景图已进入收尾阶段,2011年底我市三维全景图将以完整的面貌服务于社会。
第五篇:受助青少年典型事迹
老河口市李河小学受助青年变化大的典型材料
成龙成蛇自己事
——老河口市李河小学四年级学生 朱接壮
要回忆一下父亲是如何教育我的还真很困难。在记忆中,他好像没怎么郑重其事地教育过我,什么为了一件事而对孩子循循善诱、展现父爱之类的经典故事在我身上根本没发生过,记得的倒是有几次我坐在他的自行车上,脚自由自在地一翘一翘,不小心翘到车轮里,然后看着皮开肉绽的脚丫子哇哇直哭。
大概很多家庭里有红脸白脸,一块板子一块糖,先吃板子后吃糖。而且红脸和白脸的角色在父母间换来换去,可这令小孩迷惑不解,又怕又爱。不过在我小时候,红白脸几乎是固定不变的,母亲红脸父亲白脸。现在母亲总是抱怨她以前管我太多,以致我和她的关系不如我和父亲那么融洽,我觉得她讲的可能是事实,不过嘴上当然毫不犹豫地予以否认。
所能回忆起的一切教育事项都是属于母亲的,像教导做人的原则、背诵唐诗三百首、叮嘱我读书做练习---即使进了一所市重点初中,也是母亲现在引以为荣的功绩。不知道父亲那时在干什么,好像很悠闲,或者在忙自己的工作。
我小时是很调皮的,比如钻到床底下点蜡烛,还不是在自己家里。所以经常受母亲语重心长或声色俱厉的教育,并学会了一套在板子落到手掌心前先嚎啕大哭的本领,父亲这时候通常作壁上观,但当父亲也沉下脸说话的时候,我就乖乖地不敢再乱说乱动了,越少说话的人总是越有威慑力,就像古龙小说中不说话的人总是一击必死。
幼小时的严格教育绝对是有作用的,虽然它可能不是必须的。进入初中之后母亲对我的影响力江河日下,学习上她虽紧盯依旧,但成绩则与她的努力背道而驰。父亲对现行教育制度早有不满,所以我的成绩如何在他心中大概也不十分在意,不过想他一个局级干部,领导着一大帮作家同志,去开家长会却被我的老师训话,总也不自在吧。不自在归不自在,他还是不怎么管我。选择不读高中念大学,在我是不想受高三的苦,这是内心见不得人的小九九,在父亲是不愿我的高中三年浪费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上,在母亲是读海关中专以后有一个好工作,所以很顺利地通过了。读中专是很轻松的,从客观到主观都是。母亲这时已不再来管我,父亲更不用说了。我个人的很多巨大转变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发生并完成的,似乎由我一手控着自己的命运。
很多道理是需要时间去领会的,就像我现在才了解原来父亲是有他自己的教育方式的,虽然这种方式在实施时可能会被理解为放任。过多的责备与管教会影响孩子脆弱的自尊和自信,而这两者是做人的基石,父亲从自己身上悟到这一点,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受惠。人们常把言传身教挂在嘴边,父亲极少言传,也不常令我感到他在身教,他只是按照他的准则生活着,不会刻意地干这干那。
从填中考志愿开始,父亲就不再替我决定什么事情,他只说他的想法,然后由我决定,这是一种很狡猾的态度,因为那意味着我将为我的决定负全责,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考虑,尽量不让自己后悔,有时他对我的决定持反对态度,便说:如果你要这样做,那就无法得到我的帮助。父辈讲经验,小辈自由成长,本该如此。成龙成蛇是自己的事,无关他人。
几年前有一次做电台节目,主持问我对父亲的要求,我说希望他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在我身边。现在想来这个要求真是没道理,该干的他都干了,我还有什么可要求的呢?虽然现在我经常有事求他帮忙,但那是他愿意,他也可以不愿意,就像我拒绝吃大肥肉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