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可夫同志单行材料(扎根红色大地,情系农技推广)
扎根老区大地 情系农技推广
——记华池县农技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李可夫同志
华池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东北部,这里有久远的红色历史、古老的风土人情,也有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李可夫,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平凡的农技干部,他就在这片老区的土壤上,在这块干旱的田野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情怀和梦想……
坎坷的经历,炼就了他不屈不挠的毅力
李可夫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孩提时代的他缺吃少穿,贫寒窘迫,遭白眼,挨批斗,遭受了一般孩子不能忍受的遭遇。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勤奋好学、百折不挠的精神。学生时代的他只有一个梦想——考学,只有考上学,才能走出大山,走出贫困。1982年是李可夫人生命运的一次转折,他如愿以偿地被甘肃省庆阳地区农业学校农学专业录取。可天不遂人愿,1983年,父亲因病突然去世,抛下了多病的母亲和尚不能挑起重担的他。可生活还要继续,他是母亲的天、母亲的地,他得做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于是,他在学校刻苦学习,假期拼命干农活,一晃两年的时间过去了,1985年,李可夫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分配到华池县城壕良种场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人员。为了不给母亲增加压力,工作后不久,他和系统职工庞占琴经过短暂恋爱,自己操持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婚后的日子似乎是李可夫有生以来最幸福的生活,妻子知书达礼,温柔贤慧,再加上一个小生命的缓缓问世,一个四口之家更是其乐融融。由于工作出色,1991 年,李可夫调回县农业局工作,可恶运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到来。妻子由
于感情脆弱,接受不了工作不顺带来的打击,患上了神经性失眠综合症,多处求医问药,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间白天黑夜不眨眼,说话语无伦次,精神严重失常。如果说童年的艰辛、父亲的离世对李可夫是一种伤痛,那这一次,就是生活无情地把他逼进了艰难的深渊。他上要侍候年迈的母亲,下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给生病的妻子喂吃喂喝,更要忙于单位的工作。几个月下来,妻子病情渐渐稳定了下来,可他却瘦的不成样子,并患者上顽固性失眠。情况差时一个晚上只能休息一、二个小时,情况好时也只有二、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即便是这样,他仍然依靠每天的40多粒药片顽强地、乐观地生活着。在他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妻子两年后慢慢开始上班工作,直到现在接近正常人的生活。由于长期服用激素药物,他和妻子身体发胖,副作用也日渐凸显。尤其妻子体力不佳,2009至2010年两次晕倒在厨房,不醒人事,他两次硬是从四楼的家背到了县中医院,从死神那里挽回了妻子的生命。2001年春播大忙季节,老家打来电话,说母亲早晨突然晕倒,当他赶回家时,母亲因患脑溢血抢救不及时已不能说话,他请假守了3天母亲就去世了,李可夫是个孝子,母亲的去世使他悲痛欲绝,但工作太忙,他匆匆料理了母亲的后事,擦干眼泪,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坎坷的人生经历,对李可夫来说,像一次次恶梦。但梦终归有过去的时候,现在,他由于身体因素退出了主要领导岗位,但他没有忘记自己仅有46岁,也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他说“我的经历也可以算作我的财富,有了这笔财富,什么事情都不会击跨我!”
残酷的现实,坚定了他科技兴农的信念
华池县地处落后山区,属典型的干旱贫困农业县,县内自然条
件差,粮食产量低,农民生活水平徘徊不前的问题十分突出。而李可夫从中专到本科,学的都是农学专业,他了解华池的县情,他更珍惜每一次学习业务知识的机会,他立志要用所学专业知识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改变家乡父老“种了一料子,收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的残酷现实,他要把父老乡亲们带上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好路子,他坚信,只要努力,华池的黄土地照样也能创出高产高效田。1995年万亩地膜玉米工程启动后,他负责在林镇乡范台村抓点示范,在历时50多天的辛勤劳作中,他坚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抓示范、作指导,晚上抓宣传、搞培训,在具体工作中严把规划、覆膜、播种和肥料投入关,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应用肥料沟施及撮苗种植技术,创出了地膜玉米亩产1012公斤的历史最高记录,为全县粮食增产探索出了新路子,推动了全县地膜玉米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了克服白瓜籽品种混杂退化的障碍,他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赴东北、内蒙等地考察引种,2003至2009年,他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了总面积10万亩的白瓜籽示范基地,示范区内白瓜籽最高亩产达112.9公斤,示范点农民靠种植白瓜籽户均收入2831.7元,人均收入642.44元;由他主持选育的华选1号白瓜籽新品系表现出较强的增产潜力,该品系较当地老品种增产60%以上,较内蒙大片圆增产20%以上,实现了本县白瓜籽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产量的历史性飞跃。同时,针对华池降雨不断减少、干旱逐年加剧的不利形势,李可夫坚持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技术措施来抓。2007年,全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万亩,在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年景,平均亩产825.2公斤,较当地半膜覆盖亩增产280.7公斤,增产率51.5%,创出了全省玉米的高产典型。2008年,他又抢抓全省旱作农
业实施的良好机遇,多方努力,积极争取,在全县示范推广全膜玉米10.75万亩,2009年、2010年分别达到了19.1万亩和21.2万亩。由于种植规范,管理科学,长势喜人,效益显著,2008年7月10日全省旱作农业现场观摩会议、2009年8月6日全国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分别在华池县召开,这在华池历史上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对李可夫工作的充分肯定。
多年的经验,激励了他实施项目的热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要发展,项目带动是关键。没有项目支持,没有项目带动,农业永远也不可能走上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的发展道路。李可夫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大力示范推广旱作农业适用技术,为增加华池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先后参与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0多项,获科技成果奖38项,其中省部级成果奖4项、地厅级科技成果奖19项;他主持完成的1 个项目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个项目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个项目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地膜玉米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考核验收组成员对他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华池县的地膜玉米走在了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前列,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2005年,华池县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影响和效应是非常深远的。在承担省、市农业科技项目的同时,李可夫同志还把实施自选项目作为带动群众致富、技术干部晋职的一项有效措施来抓,其中自选实施的《油桃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引进示范》、《晋豆19号示范推广》、《华池县主要农作物无公害栽
培技术标准编制》、《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引进及秸秆青贮技术示范应用》、《庆阳市主要蔬菜制种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干旱冷凉山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承单17号玉米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华池县万亩玉米高产技术集成示范》等项目均获得了庆阳市科技进步奖。《油桃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引进示范》项目,农民马进龙栽植的油桃单棚(0.5亩)产桃670.2公斤,产值近万元,开创了庆阳市日光温室油桃栽培的先例;《承单17号玉米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项目,为全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作出了突出贡献,平均亩产玉米716 公斤,农户平均增收2160 元;《晋豆19号示范推广》项目平均亩产黄豆153 公斤,较对照增产18.6%。这些,他看在眼里,乐在心上,许多受益农民感慨万千,他们致富不忘引路人,形象地把李可夫誉为科技的“智多星”、致富的“领头雁”。
辛勤的笔耕,表达了他一心为农的衷肠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技术干部,李可夫时常提醒广大技术干部“要在抓好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干好工作,善于总结工作”。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他先后指导单位技术干部发表论文300多篇,自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5篇,其中在《世界农业》、《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土壤通报》等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6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89篇,获奖11篇。他出版了《华池县农作物综合增产技术》、《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农作物栽培实用技术》、《主要蔬菜制种技术》、《旱作农业增产技术》5本专著;主编了《华池县农技推广论文汇编》、《甘肃省地方标准—华池县农作物栽培技术规范》、《华池县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华池县旱地农业
发展文论》、《农技干部写作培训教材》5本著作。负责起草的华池县40种主要农作物栽培、制种技术规范,先后有38种规范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为地方农业标准(其中无公害农业标准17种),是全省颁布地方农业标准最多的县。一篇篇论文,一本本专著,凝聚着李可夫同志的心血和汗水,表达了他对农业工作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一份耕耘,几多收获。李可夫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全省农技推广标兵、甘肃省领军人才,庆阳市“185”工程人才、庆阳市领军人才、庆阳市“十杰”青年、庆阳市优秀科技人员、庆阳市优秀党员,华池县抗旱春播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十佳知识分子”、县管知识分子优秀拔尖人才、优秀科技人员等,曾当选甘肃省第十届、庆阳市第一届、华池县第十四届、十五届党代表,其家庭被甘肃省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树立为“示范读书家庭”。2010年,他顺利晋升为正高技术职务,成为华池县历史上唯一的农技推广研究员。他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党和人民赋予我的荣誉,虽然我的人生注定是失眠与药物陪伴的一生,但我相信也是与农技推广事业结缘的一生,我一定会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和国家!”
第二篇:李培斌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扎根基层播撒大爱
李培斌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扎根基层播撒大爱
李培斌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扎根基层播撒大爱
“党和政府不会不管大家,我就是党和政府派来解决困难的”,自1984年从事基层民事调解工作以来,龙泉司法所所长李培斌嘴里就一直挂着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铿锵的誓言,却诉说着沉甸甸的担当精神和为民情怀。与之相对应的,“有困难,找培斌”早已在阳高县百姓间口耳相传。这是群众无声的赞许,真诚的拥戴。因为大家知道,这个外貌憨厚、个子不高,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的男人是一名真正对党忠诚、对百姓赤诚的共产党员、人民公仆。
而今,李培斌同志已经离开人世4个月了,正如臧克家同志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培斌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是他播散大爱、传递温暖的责任担当,明辨公私之分的公仆情怀,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永远被人铭记。虽位卑官小,厚重的爱民情怀使他无愧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值得党员干部奉为榜样。
我们应学习他甘于清贫的品格。方志敏同志曾经说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身为阳泉司法所所长,精明干练的李培斌没能为家人提供优渥的生活,甚至连基本的遮蔽之所都未能提供。然而,即使家境贫寒,他也要接济更为贫寒的群众;即使穷困,他也始终坚持秉公办事,绝不收礼的原则。生活的捉襟见肘让他感到压力,但是他的心中始终怀有底线:“只要是违反共产党员行事基本原则的,无论如何都不能做、不会做。”
我们应学习他谋事要实的实干精神。“调解工作真的好苦好累。很多时候,我心中的火气也一蹿老高,但这是代表党和政府在履职,只能心里窝着火,脸上带着笑。”农村基层矛盾纷繁负责,李培斌从不抱怨,他心知基层困难,积极探索接地气的新方法,由他摸索总结的以柔克刚法、正义威慑法等“人民调解十法”,如今也成为山西人民调解的“活教材”。他深知百姓不易,从不把群众的信访当做无理取闹,而是将信访当成群众信任的表现,努力解决群众信访的深层次原因。今天,我们党花大力气抓基层党建,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像李培斌这样经得起党组织考验,受得起磨难担当;永葆党员本色,心怀普通百姓的好同志。也惟有更多的李培斌们努力践行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我们的党员干部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