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发言演讲稿
航空事业栋梁之才青年朋友们:
在集团公司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我们召开团员青年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用青年人自己的方式深切缅怀吴大观同志,交流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这对于教育引导、动员激励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大家观看了吴老的先进事迹专题片,并结合个人实际谈了学习体会,谈得很生动,也很感人,我为大家感到很高兴,也很受鼓舞。
吴大观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是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他一生爱国爱党、品德高尚,无私奉献,生活俭朴,被称为“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近日,中宣部、中组部、国资委等单位联合组织了规模庞大的新闻采访团,深入吴大观同志生前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进行了为期8天的新闻采访,很快就会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报道。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一面旗帜,作为我们身边的榜样,广大青年要主动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
吴大观同志所取得的成就,与他青年时代所确立的远大志向是分不开的,与他青年时期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我们常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航空工业的希望,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航空青年用自己的青春验证着这一真理,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航空事业,与祖国共奋进,与企业同发展,为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批批青年也在航空事业发展中茁壮成长,不断成为各个岗位上的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实践再次证明,青年只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航空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最终升华人格品质,实现个人价值;航空事业只有把青年的力量凝聚起来、潜能发挥出来,才能在建设“新航空、大航空、强航空”的征程上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目标。
最近,集团公司直属团委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开展了团员青年思想状况调查,反映了集团公司青年的一些新特点。调查显示,青年人对航空工业前景充满信心,对集团的宗旨和理念理解比较深刻,对集团的战略目标高度认同。同时,调查也反映出青年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我们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面对航空青年的新特点,在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感觉,集团各级党团组织更应该组织青年深入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这对于引导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青年人爱岗敬业精神,推动青年岗位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对广大青年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广大青年向吴大观同志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航空。吴大观同志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对党的赤诚之心丝毫没有动摇过。他在工作记录本首页写着“你什么时候拿出你的产品来交给党?”,这句话时刻都在激励着他。在国家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困难时期,他宁愿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来报效祖国。他青年时期就树立了“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毅然转学航空专业。他从事航空工业68年,一生所想都是献身航空事业,在他90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以坚定的人生理想为航标,为发展壮大我国航空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广大青年要学习吴大观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航空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理想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人没有理想就象鸟儿失去了翅膀”,青年人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百折不挠、成就事业。广大青年要学习吴大观同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始终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树立“航空报国”的坚定理想,积极投身航空事业,百折不挠,永不放弃,努力工作,锐意进取。认真践行“航空报国 强军富民”的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在集团公司“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实践中,把个人目标同集团公司的发展愿景结合起来,争做志向远大、信念坚定的航空青年,与祖国共奋进,与事业同发展。
二是希望广大青年向吴大观同志学习, 刻苦钻研、奋发有为,立足岗位做贡献。
吴大观同志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奋发有为。他对身边的科技人员说“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我死不瞑目。”他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他亲自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参与领导了多个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在领导科研工作中,他爱惜人才,带头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离开一线岗位后,他仍坚持勤奋工作,不断学习,不忘对航空工业人才的培养。他勤奋敬业,学习刻苦,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晚上再到办公室工作两三个小时。星期天、节假日、以及外出乘车和开会之前等一切零星时间,他都全部用于学习和工作。他坚持终身学习,笔耕不辍,退休后还写了厚、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和崇高品格。好的作风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优良品格是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础,“善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希望青年朋友们学习吴大观同志,要常怀感激之情,时刻想着“我为中航工业做了什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学习吴大观同志“锻炼和学习要有毅力,有了好的身体和必需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注重好的作风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保持艰苦奋斗,善于团结协作,乐于帮助他人,培养正直谦虚、严于律己、心态平和、乐观向上、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甘于奉献以立德,苦练本领以立行,慎思明智以立言,自信、自立、自强,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品格优良的栋梁之才。
第二篇: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演讲稿
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演讲稿
当学习完《中国心,永不停止跳动》这篇报道后,吴大观的朴实话语和崇高精神境界,让我们见证了一颗珍贵的中国心展现的,并深深地被感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吴老毕生都奉献给了无限热爱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生前默默无闻,一生艰苦朴素,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勤奋俭朴、矢志不渝、爱党爱国、永励后人!他的事迹令人无限感慨:归国的知识分子,事业有成,爱党又爱国,受磨难而志不悔,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的格言。
当我们看到:吴老已经从1963年开始,除正常缴纳党费外,连续46年多缴党费累计11万多元,为“希望工程”、灾区等捐款累计A9万多元,临终前又立下遗嘱,拿出积蓄10万元作为最后一次“大额党费”。
当我们看到:吴老直到临终前的几天,说:“我有三句话,第一句,我这一辈子,没有为国家航空发动机事业打下一个好基础,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应该检讨自己;第二句,航空发动机一定要加强预研,动力先行,基础打不牢不行;第三句,你们一定要敢说真话,不要怕得罪人。”“拜托你们一定要转达给有关领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航空发动机搞好。”
当我们看到:“在近年来胡锦涛主席提出‘以人为本’,我以为,这个‘人’不是指‘我’,是指‘你’,是指‘他人’,每做一次事情,要首先为别人着想,要帮助人。”
当我们看到:作为技术主帅,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谦虚谨慎,注意发扬技术民主,正确决策;作为专家,他知识渊博,精通业务,治学严谨,释疑解惑,传经授道,精心培养年青一代;作为领导干部,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作风正派,敢于管理,身先士卒,平易近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作为共产党员,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以律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这样的人,这样朴实的语言、这样真实的事迹、怎么不让我们感动,不让我们激动,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在为吴老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想一想自己做得怎样,又该怎样去做?应该向吴老学什么?
吴老的一生,能够无私奉献,党性追求终其一生,就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党员的境界至高无尚!吴老的人生之路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远大理想的缺失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思考陷于困惑和盲点,只有理想在胸,志存高远,才能做大事成大器。在他老人家身上,充分体现了理想的光辉、科学的光辉、人性的光辉。
吴大观的事迹,对我们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也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愿其精神长存!更愿后继有众人!
第三篇: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
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李会彪
吴大观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是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他一生爱国爱党、品德高尚,无私奉献,生活俭朴,被称为‚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最近,中央发出通知,要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想应重点学习吴大观同志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农村。吴大观同志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对党的赤诚之心丝毫没有动摇过。在国家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困难时期,他宁愿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来报效祖国。他从事航空工业68年,一生所想都是献身航空事业,在他90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以坚定的人生理想为航标,为发展壮大我国航空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们要学习吴大观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航空事业、忠于新农村,在建设社会 1
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要学习吴大观同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始终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计生事业。
二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刻苦钻研、奋发有为的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
吴大观同志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奋发有为。他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他亲自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参与领导了多个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在领导科研工作中,他爱惜人才,带头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离开一线岗位后,他仍
坚持勤奋工作,不断学习,不忘对航空工业人才的培养。我们要深入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努力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三是我们要学习吴大观同志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良好作风和优良品格。吴大观同志一生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廉洁奉公。他生活简朴,家里清贫,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又很富有,从1963年起,他每年向党组织交纳大额党费,连续46年从未间断,临终还把积蓄的10万元拿出来交了党费。他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弥留之际还嘱托家人‚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2吴大观同志用一生的执着和奉献,忠实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的庄严誓言,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我们学习吴大观同志,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争创一流业绩。2009年8月3日
第四篇:吴大观先进事迹
吴大观先进事迹材料
吴大观同志1916年11月出生于江苏镇江,1942年西南联大毕业后,吴大观被分配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任设计课技术员,这个工厂是当时全国唯一的航空发动机厂。他用了两年时间,潜心研究美国莱特公司的活塞式发动机整套技术资料,较全面地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艺技术。
1944年,吴大观被选送到美国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厂以设计试验工程师名义进行深造。在该厂学习期间,从零部件制图到整台发动机设计性能计算,从部件试验到整机试车,经过了系统的学习锻炼,仅用半年时间就基本掌握了活塞式发动机设计的全过程。他抱着抓紧学习的热望,先后掌握了齿轮工艺、工装夹具、刀具设计及其加工技术。而后,他又在美国普惠航空发动机公司学习。学习期间,他见到喷气发动机离心压气机叶轮和涡轮部件在车间加工,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当时研制航空涡轮发动机在美国尚属起步阶段。通过美国朋友介绍,于1946年加入美国自动车工程师学会(SAE)成为该学会会员,他作为业余爱好者,开始研究喷气技术,这给他以后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大观在美期间,广泛接触公司各阶层人员,在技术领导、工程师、车间工人中广交朋友,并借此宣传中国。他两次被当地教堂请去做抗日战争中中国妇女的抗日活动和中国儿童教育的报告。他揭露日本侵略军蹂躏、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宣传中国 人民抗日的斗争精神。在美期间,他感到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极大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拒绝美国有关单位的高薪聘任,于1947年3月毅然回到祖国。他没有带回贵重物品,仅有装满书籍和技术资料的两个箱子。他唯一的愿望是,把在美国学到的航空技术贡献给祖国。
吴大观回国后被安排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广州分厂做筹建厂工作。他看到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已不可能再搞什么航空发动机行业,不得已愤然离职。1949年,他来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专任讲师,讲授航空发动机设计及齿轮设计和加工两门新课,颇受同学们的欢迎。在教书的同时,吴大观参加了学生的反饥饿、反迫害、罢课罢教运动,参加演活报剧,做反蒋反内战的宣传。
1948年冬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将吴大观及其爱人、孩子和弟弟一家四口人送到解放区石家庄。吴大观从实践中认识到,发展航空唯有依靠中国共产党。他到达解放区时,心情万分激动,对自己的爱人和弟弟说:“我们现在到了我向往的世界,祖国的航空事业,祖国的繁荣昌盛全靠共产党的领导,我要为它而献身。”此后,聂荣臻亲切接见了他,鼓励他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从此,他走上了新的航空救国之路。
1948年12月,吴大观随解放北平的队伍,参加了入城接管矿冶研究所的工作。1949年11月任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1951年航空工业局成立,他在局机关参加发动机生 产管理,孜孜不倦地学习苏联新的喷气发动机生产工艺资料,抓工厂生产管理先进典型,在局领导下组织各厂交流。在苏联援助下,1956年沈阳410厂试制涡喷—5发动机成功。吴大观不满足仿制成功,他给航空工业局打报告,请求自行设计、自己制造发动机,并建立空气动力研究和航空发动机研究机构,航空工业局很快采纳了他的这些重要建议。
1956年,吴大观调到沈阳410厂组建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始设计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动力发动机。经他和设计室副主任多次分析研究有利条件和存在难点后,决定利用410厂刚生产定型的涡喷5发动机为原准机,用相似定律进行缩型设计歼教1飞机的动力喷发1A发动机。此方案可利用410厂已有的锻铸毛坯、工装设备,不用增加任何新材料,就可制造出新的发动机。这是最经济、风险最小的研制方法,也是研制周期最短、耗资最省、较有把握的设计方法。他以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广大工人日夜奋战了210天,经过20小时的持久试车,首批4台发动机研制成功。1958年8月1日这4台发动机装在新设计的歼教—1飞机上试飞。这台装有喷发—1A发动机的国产喷气教练机试飞成功,标志着喷发—1A型发动机胜利诞生。飞机试飞的那一天,叶剑英、刘亚楼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庆祝大会。吴大观总结那段工作时说:“新设计发动机方案的选择,走什么途径,承担多大风险,是设计发动机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喷发—1A研制初 步成功给新机研制闯出一条路子。这次初战告捷,他起了关键作用。1959年9月,他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2号喷气发动机上台试车,为庆祝国庆十周年献礼。为此,航空工业局发来贺电。1961年8月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二设计研究所成立,他担任技术副所长,主持二所的发动机研制工作和试验基地的建设。吴大观努力探索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研制程序的新路子,他多次出国考察,善于借鉴国外经验。他认为,研制发动机必须先抓试验设备、测试仪器和测试技术,鉴于在研制过程中有大量的部件验证和整台发动机调试,他向上级提出建议设计所必须建设相当规模的试验基地。经批准后,他在所内抽调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组建了试验设备设计室。他多次宣传“当前计算机技术虽然能解决发动机设计中很多难题,但是发动机最后设计成功,仍然靠大量的发动机试验”这一观点。经国家批准,二所开始筹建0 307试验基地,从而为发动机研制创造了必备的试验条件。
在发动机试验工作中,吴大观还抓住另一个重要环节,即测试仪表和测试技术。他主张高精度的温度、压力、振动、应??解决。这样,即使受国际封锁,也不会因此影响发动机的正常研制。他抽调一批技术人员,组成仪表设计试验室和强度仪表试验室。在研制初期,为解决应力测量问题自制了各种应变片、水银引电器和滑环引电器。为了便于技术人员学习掌握电子技术,50年代末,吴大观把他从美国带回的6真空管长短波收音机拿出来,供他们装拆练习。六院二所成立后,吴大观花了相当长的时 间,建立了测试仪表试验室,与试验设备配套使用。在试验基地,他不停地进行着大批发动机部件试验,为发动机研制立下了功劳。他反复强调,设计力量、材料工艺技术和试验设备是发动机研制的三大技术支柱,三者缺一不可。1957—1965年,他访问了英国、苏联、法国、联邦德国、瑞士等国。在第二研究设计所工作期间,他常常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以所为家。长年的劳累,使他染上严重的眼疾。在吴大观左眼手术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他又遭受摧残。从那以后,他的左眼永远失去了光明。他的母亲1971年在北京病危,急电催他回北京,当时他刚从“牛棚”里解放出来,得到调试发动机的工作机会,他向组织上请求,为了工作暂不回去。他说:“弥补丢失的工作时间尚嫌不够,对母病更难以尽孝。”82岁的老母病故,他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六院二所成立初期,适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吴大观在二所里数他工资最高,在国家执行低工资制度下,他心中感到不安。1961年,他两次给组织打报告,坚决要求把自己的工资降下来,未被批准。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资作为党费上缴。从1963年起每月多交党费100元,直到现在,30多年月月如此,累计多缴党费近4万元。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傻,多缴100元的党费,现在哪有人嫌钱多?”可他回答说:“我们国家穷,困难多,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多缴党费,我心里就踏实些,党给我的太多,我给党的太少,实在惭愧啊!” 在沈阳的20多年里,吴大观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和关心工人中的困难户,他常有三五十元或百元作为私人救济,帮助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志,而自己却省吃俭用。1971年,他补发了6000多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工资,随即把4000多元交给了党组织。
1972年底,叶剑英受周总理委托,主持召开航空汇报会议,吴大观应邀来到北京。会议期间,叶剑英两次单独听取他的工作汇报。
1976年6月,吴大观任六○六所革委会主任,由于厂、所结合,每天要厂、所两边跑,工作过度劳累,他的心脏病复发。在疗养期间仍不停止工作。1978年底组织上调他到西安430厂任副厂长兼任厂设计所所长。1978—1982年,吴大观负责430厂英国斯贝发动机专利仿制工作,任斯贝发动机总装、持久试车、部件强度考核和整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考核试验的中方技术负责人。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把英国交来的斯贝技术资料,进行整理、清账,把原来无人管理散失在外的英国培训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专题组织讲课,提高了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和技术水平。他经常说:“用人民的钱买来的资料,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责任钻研学习,整理好留给后人阅读。任何丢失资料、不认真学习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在斯贝发动机试制进入总装试验阶段,吴大观任现场总指挥,对加工质量,亲自检查,严格把关。在与英国专家组织联合试车工作组进行150小时定 型持久试车时,英方专家组织两班倒,而吴大观代表工厂仅一人,一个人顶两班,甚至发烧39℃仍坚持工作,以致晕倒在试车台上,被领导命令送回家休息。回家后他感到与英方一起定型试车责任重大,两小时后又出现在试车台上。
1979年底,斯贝发动机在430厂顺利通过了150小时持久试车。1980年初,吴大观为技术领队带领20多人的技术队伍,将发动机送到英国罗?罗公司进行高空模拟试车和部件考核试验。他严格按照合同规定,逐项进行试验考核,碰到质量问题一追到底,及时解决。在英国的半年中,吴大观带领这支技术队伍,技术上精心指导,工作上严格要求,学习上分秒必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的高空模拟试验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并收集了一批技术资料,为我国今后自建高空台提供了技术储备。这次斯贝发动机的考核工作,完全满足了合同要求。吴大观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令人信服的技术水平得到英方的赞誉。回国后,他把考核结果及得到的有关资料组织编写,共出版11册。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与罗?罗公司的发动机专家进行了技术交流,系统研究了大批的技术资料,使他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发动机研制技术,同时使他在发动机的部件试验、150小时持久试车、高空模拟试验、低循环试验等试验技术方面深化了理性认识。他从中体验到航空加力涡扇发动机的研制需要做大量的设计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工作。如果研制方法和研制程序选择不当,则事倍功半,会走很多弯路。他认为,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减 少故障,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从方案设计、材料工艺选择、部件试验、核心机验证机试验、原型机调试、装上飞机上天试飞到发动机定型后发动机使用寿命与寿命管理,都需要预先按通用规范定出型号规范,加强部件和整机的强度设计和试验。经过反复调试,把发动机故障尽量消灭在研制过程之中。这是吴大观从1982年调到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以后,在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高等院校学术报告会上多次发表的发动机研制的几个主要观点。
1982年,吴大观从西安调到航空部科技委任常委。他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领导调到部机关工作,工作可以超脱一些,他却利用这个机会,冷静地总结在基层研制发动机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设计工作的技术关键。他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期刊,从理论上充实自己,系统地研究航空发动机的新技术。他自学5年,钻研并掌握了现代发动机新技术,做了上百万字的笔记,写了心得和建议。吴大观现已年逾80岁,但他仍不断学习新技术,充实自己。不懈的求索使他的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常以“学然后知不足”这一古训自勉。吴大观少年因家境贫困,体弱多病,以后注意体格锻炼,养成早起读书的习惯。为了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他年过古稀仍坚持早晨5时半起床,不论冬夏,跑步打拳,数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工作11—12小时,每年要去外地出差开会10多次,精力充沛。一次他在沈阳开会,会议期间吴老脸上粘着胶布,人家问他原因,他解释说这是早在跑步绊到树根上把脸划破了,他深有体会地说:“坚持每天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而且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好的身体才能完成工作任务,才能坚持自我学习,不断增长和更新技术知识。” 吴大观到北京工作以后,仍过着俭朴的生活,每月继续多缴100元党费。近几年他的工资增加了。为了救济农村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他向“希望工程”捐款6000元,表示他对失学儿童的一片爱心。当“希望工程”工作人员给他摄像时,他仍然穿着平日那件穿了20多年的旧衣裳。他从1992年1月起,每年都主动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80年代初,他被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学校多次请他讲课,他现身说法鼓励同学们献身航空事业。航空航天工业部机关党委还请他去给新党员上党课。他在430厂不到5年,3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来北京10多年,3次被评为部机关优秀党员,一次被评为国家机关的优秀党员。面对这些荣誉,他谦虚地说:“我欠党的太多,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还要再学习。” 吴大观毕生致力于航空发动机科研、设计技术、试验设备建设等工作。他借鉴国外技术规范并结合我国国情组织编制了我国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标准规范。80年代初,吴大观受部领导指派,参加了编制我国自己的规范工作。经过六年的努力,参考美军标编写出涡喷、涡扇、涡桨、涡轴两本通用规范,1987年经国防科工委批准执行,至此,我国有了自己的规范。发动机研制有章 可循,从而把发动机研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提高发动机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吴大观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有关资料,组织翻译美标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强调从方案设计开始就应重视结构强度设计,必须扭转过去重性能轻强度的偏向。在发动机研制程序方面,他主张必须严格按阶段要求进行,设计试验质量要严格把关,切忌光追赶进度而忽视计算分析和削减试验验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造成研制工作的混乱,从技术上保证发动机研制成功。吴大观反复强调,引进国外技术必须先吃透技术,知其所以然,使自己变成设计该机种的主人。然后才能进行改进、改型、避免盲目生产。否则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束手无策。
新发动机的研制难度很大,虽然我们走过一段仿效国外走核心机验证机道路,但是在工作中出现了重视气动性能,忽视机械性能的偏向。吴大观发现这个问题后,在查阅资料、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必须注意在核心机上做测量叶片的动应力的测量等工作,以免到整机上无法测量,致使对叶片强度失去控制。另外在发动机的预研与型号的关系上,曾一度思想混乱,吴大观把预研和型号的关系,比为树根与树木的关系,如果没有根深,就没有叶茂,并撰写了十多篇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引起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的重视。他对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有独特的见解,培养了中国几代航空发动机设计人才。他为人正直无私,工作严肃认真,勤奋好学,服从组织,平易近人,在航空工业界被誉为德高望重的老专家。1992年,他被人事部批准为航空工业系 统5位70高龄以上暂不离退休的专家教授之一。
吴大观虽已是高龄老人,且多年左眼失明,身患冠心病,但他仍在职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星期天、节假日也照常到办公室工作,查阅、翻译和审核资料,写文章,提建议,一心扑在工作上。五
吴大观十分重视培养设计人员。从组织设计队伍开始,他就对设计人员工作上严格要求,对一张设计图纸、一份计算报告他都要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必定把设计员找来一一指出问题所在,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返工。他要求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分配工作。设计员出差,回所后必须先交出差报告,经审查通过方可报销出差费。
为了提高出国人员的素质,吴大观亲自开班教授英语,亲自介绍出国工作学习的注意事项。他注重全面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设计人员在掌握本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国外的发展情况。规定设计人员每年要写出一份国外发展动态的报告和部件发展情况的图册。这些措施激发了设计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从建所到“文化大革命”以前,设计人员学习热情高涨,晚上办公室灯火通明,指导员要到办公室劝大家休息,即使这样多数人还要学习到深夜。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与吴大观的严格要求、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
“设计所的科技档案、科技信息和科技图书资料是科技人员的粮食。”这是吴大观在建所初期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这些正确 见解虽然在“文化大革命”受到错误批判,但他始终认为发动机研制难度很大,这三方面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设计人员掌握技术、更新发展技术的粮食仓库,也是有系统有秩序地研制发动机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他从建所开始,除了抓设计主体外,就狠抓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强调科技档案必须用科学方法管理,这是研制单位技术储备和数据库的基础。他说:“只有完整准确的科技档案,才有可能研制出高性能的发动机来。”
吴大观向来重视科技信息工作,他认为科技信息是设计人员的耳目,是为设计人员输送新信息、使设计技术推陈出新的命脉,跟踪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离不开科技信息。他要求科技情报部门要与外界有互相交流的信息网。他对于作战飞机的动力方面的信息尤为重视,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在他倡导下,设计单位负责人、总设计师,都特别关心这些科技信息部门的发展。技术图书馆,在一般单位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吴大观认为图书资料是否丰富,图书整理是否有序,每日借阅图书的人员多少是代表着这个设计单位的设计技术水平,并与能否设计出高质量的发动机息息相关。吴大观调到430厂后也十分重视这三项工作,一再强调这种基础工作只能加强不容忽视。
几十年来,吴老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方法和程序有独到见解,培养了中国几代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人员。他被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国务院和航空航天工业部授 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被人事部批准为航空工业系统5位70岁以上暂不离退休的专家之一;他多次被评为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
第五篇: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宋天苏
10月29日下午图书馆全体党员教师在会议室集体观看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曝光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感动,所有聆听他事迹的同志都感受到他的爱国无私奉献之心,值得我们每一名中国人去学习他的爱国之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自己做的还是很不够,我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更多的为人民服务!
学习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受颇深:吴大观同志一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九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是致力于建设航空强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
吴大观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是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被称为“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
吴大观一生的奋斗,就是要为中国的飞机安上“中国心”。其实,吴大观胸中跳动的正是一颗“中国心”,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把改变中国航空事业的落后作为毕生的追求。为了中国飞机的“中国心”,在敌机肆虐的炮火下,他毅然改行学航空;在归国还是留外的选择中,他坚定地回来报效祖国;在没有机构、没有人员、没有资料的“三无”情况下,他迎难而上主动请缨。个人的能力再高,只有在国家民族事业的大舞台上,才能尽情施展;个人的价值再大,只有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业中,才会永恒。吴大观规划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基础构架,培养了一批发挥中坚作用的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大观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在国家建设中显示才华,他的奉献已经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我认为,吴大观同志的精神闪光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一生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吴大观同志用一生演绎了这样一句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他位居高位时,自己只要动动嘴就行了;在他退休以后,本应该去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坐亨其成,他一心想着还能为这个社会做多少贡献,创造多少财富。他对人民、对国家、对党和事业无限的忠诚.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成才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因此,必须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二、一生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心。吴大观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离不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他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种信念他一生都没有动摇过。三、一生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吴大观同志一生矢志报国,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拥有宽广的胸怀,敬业勤奋,奉献社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他要求严格,事必亲躬。他还心系群众,奉献社会,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难能可贵的是,他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作为当今新时期的青年教师,我们要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