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2至2006年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1、郑培民:湖南省委原副书记
颁奖词: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2、张荣锁: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
颁奖词: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3、王选: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
颁奖词: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4、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
颁奖词:她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向一个虚假的神话提出质疑,面对一个强大的集团,面对一张深不可测的网,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坚持着这场强弱悬殊的战争,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正是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完美地证明了中国还有一双揉不进沙子的眼睛,推动了中国股市早日走上正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5、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颁奖词:无论在种种赞誉和表彰中,或是在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
6、张前东:重庆鱼田堡煤矿103队队长
颁奖词:他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做出了一个伟大的选择,虽然他自己已经远离了死亡的阴影,但他却又一次奔向了死神,为的是把生命的阳光同样带给在死神面前挣扎的同伴。他无畏、清醒、果敢,他的人格光辉照亮了黑暗的矿道,照亮了几百个矿工的生命,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7、黄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颁奖词: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8、姚明:篮球运动员
颁奖词: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9、赵新民:乌鲁木齐市小西门派出所原教导员
颁奖词:他出于人民警察的天职,无畏地走向危险。这一刻他无需选择,因为走向危险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因为在选择做警察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刻。在爆炸带走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的同时,人们的心灵也被强烈地震撼。
10、濮存昕:演员,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 颁奖词:他用人们熟悉的微笑温暖着艾滋病患者的心,他紧握艾滋病患者双手的手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更传播着艾滋病知识,激发着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回报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11、特别大奖授予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移民,奖杯由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3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词
2003感动中国人物--杨利伟、钟南山、陈忠和、尾山宏、梁雨润、巴金、高耀洁、达吾提·阿西木、成龙、衡阳武警消防兵
杨利伟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北京时间10月15日凌晨5时30分,即距离神舟5号顺利升空三个半小时前,身着银灰色太空服的杨利伟向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
杨利伟,辽宁绥中县人,身高1.68米,大学文化,1983年6月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一级飞行员,上校军衔。
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
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钟南山
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窗体顶端“妙手仁心”窗体底端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从今年年初,广东等地开始爆发不明肺炎的时候起,钟南山就在密切注视着疫情的发展情况。在疫情最严重时,他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转到呼研所来”,他以66岁的高龄,一次连续38小时救治患者。
钟南山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更令人景仰。他勇敢地否定了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他带领课题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这套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指导意义。
钟南山为抗击非典所做的一切为他赢得了“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美誉。2003年6月,广东省举行“抗击非典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被授予惟一的特等功。他还荣获了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03年4月中国社会调查所做的一项电话民意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200位受访民众当中,有89%认为钟南山是一位英雄。
陈忠和
他带领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而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一座阔别了17年的奖杯,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对人生不幸坎坷的生活态度融入到体育事业中,他不仅在教女排姑娘们怎样打球,更在引导女排如何面对人生荣辱,他使女排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体育的魅力,他使女排和他一样,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总能面带微笑。这种微笑出自内心,也因此更加动人。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从1979年开始到中国女排担任陪打教练起,陈忠和已经与中国女排结下了长达24年的不解之缘。在2000年之前,作为助手的陈忠和,先后辅佐袁伟民、胡进、郎平等主教练,率领中国女排获得了所有可以获得的荣誉。
2000年奥运会后中国女排陷入史无前例的低潮期。危难之际,“五朝元老”陈忠和第六次“入朝”,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陈忠和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对中国女排的困境,他认为:中国女排向来不缺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但以往的荣誉让她们有了太多心理压力,这甚至使得人们已很难见到女排姑娘在球场上发出真正的微笑。
于是,陈忠和在科学训练的同时,注重最大限度地培养姑娘们轻松作战的心态,增加她们的自信„„ 2003年11月15日,在阔别世界冠军长达17年之后,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终于面带微笑地再一次站到了世界女子排球的最高领奖台上。
尾山宏
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尾山宏,日本著名律师,“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
这个如今连睫毛都花白的老人,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从1963年起参与了四十年来所有的对日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山西慰安妇案”、“731人体试验案”、“南京大屠杀”、“浙江永安无差别轰炸案”、“刘连仁劳工案”、“李秀英名誉权案”,以及“遗弃化学武器及炮弹案”„„
尾山宏等日本律师成立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无偿代理这些诉讼,并自行垫付一切费用,此外他们还多次自掏腰包将中国受害者接到日本东京出庭。他们大多数生活条件很一般,连车都没有。将大部分精力投注在诉讼案件上的尾山宏,只能以为企业做法律顾问养家糊口。
尾山宏的举动触怒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许多人给他发来恐吓信,还经常在半夜里打恐吓电话„„但尾山宏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越猖狂越表明自己心虚。”
但尾山宏的举动受到了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尊重,人们称他“是一个为正义,而同那些丧失记忆的人进行抗争的斗士”,而他所代理的诉讼“不仅贡献于中国和日本,而且贡献于全人类。”
他自己说:“勇于忏悔自己国家的罪行,才是真正的爱国心;一个有良心的国家应该正视历史、进行道歉、做出赔偿,而非极力否认、设法掩盖;唯此才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
梁雨润
他视百姓为衣食父母,他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他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始终不渝地追求着为老百姓办事的政治理想,而这种追求需要莫大的正气和勇气。这样的为官生涯,架起了执政党和百姓之间的桥梁,完整地体现出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这正是百姓和国家的希望所在。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2003年7月3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了向梁雨润同志学习的决定。
2002年,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主人公梁雨润为民伸冤、为民办实事的事迹感动了广大读者。
山西省夏县,一向以“上访多、告状多、恶性案件多、集体闹事多”四多而远近闻名。梁雨润在夏县任纪委书记的3年间,以查处“大檐帽”,不怕丢“乌纱帽”的决心,对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处理过大小案件不下200起,解决了许多群众上访和举报中久拖未决的疑难案件。他被当地民众誉为“百姓书记”、“梁青天”。
1998年梁雨润刚上任,就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到任第6天,他就对照一封上访信的地址,上门了解情况,随即成立调查组,7天时间便案情大白。之后,梁雨润专门组织了“抽百人查百案”活动。一时间,这个县拖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案,全部被“翻腾”出来,一一得到了解决。当地群众和纪检干部总结出他解决群众问题的“五部曲”:“流泪听状子,承诺定日子,调查进村子,说服耐性子,处理快步子。”
2001年3月5日梁雨润调离夏县,上千群众自发地为他送行,现场感人至深。
巴 金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巴金,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间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激流三部曲”之一《家》,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迫害。1978年起,他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了,要横横不出来,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26卷本的《巴金全集》、10卷本《巴金译作集》、《怀念曹禺》、《告别读者》等著作和文章,都是他在90岁以后校对完和写成的。他的创作可谓字字艰辛,字字是血。
高耀洁
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握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2003年7月,高耀洁获得了“亚洲的诺贝尔奖”——亚洲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表彰她在防治艾滋病的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高耀洁被称作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1996年,她就开始自费进行艾滋病防治和救助工作,在6年多时间里,她走访了河南省100多个村庄,见到1000多个艾滋病患者;她自费出版《艾滋病、性病的防治》一书,免费发放30万册,仅此一项支出就达40多万元。由她主办编写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的小报也已经出版15期,印数达53万份。2001年,“全球卫生理事会”授予她当年“乔纳森·曼卫生及人权奖”,她将2万美元奖金和1万美元赠款,全用来加印《艾滋病性病的防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她是一位在中国农村从事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女性活动家。
从2000年开始她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艾滋遗孤的救助方面,至今已花费八万多,无偿资助了164名艾滋病孤儿。
尽管已经76岁了,但高耀洁说,她还要继续宣传、写书,并抓紧时间想办法解决孤儿的“生存问题,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
达吾提·阿西木
他隐藏起最深重的悲痛,他紧握心灵的伤口,在他那颗流血伤痛的心里还装着更多的村民。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群众朴素的感情,在百姓中传播着温暖;他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在危难的时候担当起百姓的精神支柱;他在废墟中挺起脊梁,他的坚强和无私为刚刚经历了噩梦的村民们撑起重建家园的希望。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共造成268人死亡,琼库恰克乡受灾最重,仅这一个乡就有256人不幸遇难。达吾提·阿西木就是琼乡6大队的村党支部书记,他是在“2·24”地震中失去家人最多的人——一夜之间痛失5位亲人。但是他强忍5位家人遇难的巨大悲痛,不顾4位家人受伤,舍小家顾大家,带领村民重建家园。
安葬完五位亲人,达吾提·阿西木就迅速联络村里的十几党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挨家挨户寻找和营救幸存者。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挖。地震发生后四个小时他们就把掩埋在废墟下的村民全部救了出来。
在灾后的一个多月里,达吾提·阿西木成了村子里抗震救灾的总指挥,夜以继日组织村民领取救灾物资,帮助村民进行春耕生产,重建家园。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为村民服务到底。温家宝总理去灾区视察时,曾紧握着他的手说:“在这场大的灾害面前,你是个好党员,好支部书记,一家10口人遇难了5口,但是你还带领群众抗震救灾,党员干部都要向你学习。”
在达吾提·阿西木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十年里,始终克己奉公,扶危济困,深受6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村民都说:“达吾提·阿西木从来不顾自己的家,一天想着别人,他到处给别人帮忙,他是一个好党员。”
成 龙
作为演员,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演绎了精彩的艺术人生,在国际影坛展现出中国影人的形象,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作为公众人物,他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影响着他人,在最需要的时候鼓舞着人们的信心,传递着人与之间的温情。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在8月3日晚上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会徽揭幕仪式上,身着白色唐装的成龙与邓亚萍一起荣幸地成为了会徽的护送者。
成龙是演员,但不仅仅是演员,他更像一个民族英雄。他在好莱坞为中国人争了光,还自愿当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大使,利用各种机会,不遗余力地在世界各地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成龙每次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时候,都坚持以唐装示人。
成龙素来热衷公益事业,无论是在香港经济陷入困境期间,还是在抗击SARS期间,作为香港演艺圈“大哥级”人物的成龙,都率先挺身而出,组织义演义捐等慈善活动,号召港人“无论年纪老少、职业贵贱、收入高低,都要共同努力、互相支持、共渡难关”;同时,成龙还在世界各地利用各种时机履行着自己“香港旅游大使”的使命。
今年,为帮助北京振兴因“非典”影响的旅游业,成龙义务帮北京拍宣传短片。他还把香港的《飞龙再生》首映礼做成一场慈善晚会,筹集到的钱款全部捐给慈善事业。近期,虽然成龙被诊断得了甲状腺肿瘤,但他仍在坚持工作,并表示,要趁脖子未肿前多拍电影,回馈社会。
他是功夫绝顶的武术高手,他是耀眼夺目的国际巨星,他将惊叹与欢笑留给观众,他把名字印刻在星光大道。他是成龙,永远的中国龙。
衡阳武警消防兵
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火场,他们怀揣群众利益走向危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人的生命,捍卫了武警消防兵这个崇高的职业。那壮烈的一幕将永存史册,他们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更将长留在人们心里,那将是对什么是敬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在“11.3 衡阳特大火灾坍塌事故”中,衡阳市消防支队二十名消防官兵为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而牺牲,11人受伤。这是建国以来死伤消防员最多的一次火灾事故,公安部已正式提出,要确认衡阳市公安消防支队为“立党为公、执法为民”优秀集体,并准备追认二十名已牺牲的消防员为烈士。
11月3日凌晨4时40分左右,衡阳市珠晖区一栋八层 四合院式商住楼突然起火,由于大厅内堆放的都是干燥的易燃品,火势发展迅猛异常。衡阳市消防支队官兵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冒死进行救援疏散,他们在火场浓烟和毒气弥漫、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挨家挨户叫醒居民,组织群众疏散;在楼房经过大火长时间焚烧、强度下降、极度危险的时候,几进几出,将老弱病残者逐一背出,使412位居民无一伤亡。但在救援过程中,该楼的东面、北面及西面的一小部分房屋突然倒塌,10多名正在扑火的消防官兵被埋在废墟中。
11月6日10时05分,抢救人员在废墟中找到了最后一名消防战士,医务人员证实他已经牺牲。至此,19名被倒塌房屋掩埋的消防官兵全部被找到,其中仅江春茂一人生还。在衡阳特大火灾事故中,共有20名消防官兵因公殉职。他们中最年轻的才仅有17岁。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风驰电掣想到做到——刘翔
【事迹简介】
在田径史上,直道项目的奖牌一向与黄种人无缘,但雅典奥运会是个例外,来自上海的小伙子刘翔以13秒27、13秒26、13秒18的成绩,轻松进入决赛。8月28日奥林匹亚体育场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12秒91,刘翔平世界纪录,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
【颁奖词】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2、霞蔚长空警魂不朽——任长霞
【事迹简介】
登封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嵩山腹地,因为有少林寺而闻名国内外。这里每年的流动人口上百万,治安形势极其复杂,任长霞2001年到任时,这里属于全省的案件高发区,而且破案率很低,在全市三十多个职能部门综合测评中,登封市公安局已经很多年被评为倒数第一。上任伊始,任长霞在整顿警察队伍的同时,把改善治安状况,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破口,选在了打击民怨极大的黑势力身上。上任第17天,就打响了围剿王松犯罪团伙的攻坚战。王松涉黑案被公安部列为2001年中国十大涉黑案件之一。就在王松被任长霞拿下的当天,当地的老百姓奔走相告:新来的女局长端了王松的逍遥宫!数百名群众结队给公安局送来了横匾和锦旗。
登封市公安局大门的一侧,是专门为老百姓上访而设立的控申接待室。每个星期六,局里的干部都会轮流到这里值班。这个接待室是任长霞上任不到一个月修建的。2001年7月19日,是任长霞实行局长接待制后接待群众的第一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1点,共接待了124名上访群众。任长霞在任三年,亲自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近3500人次;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2784人,摧毁犯罪团伙185个。
【颁奖词】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3、卧底缉毒刀尖跳舞——明正彬
【事迹简介】
缉毒警察明正彬坐在那里,不紧不慢地说着自己的故事,那份从容镇静让人觉得踏实。化身卧底,刀光剑影,血命惊魂,而后把歹徒缉拿归案。经过港台警匪片多年的熏染,人们已经能够背出其中的情节,只是不知道现实中明正彬和他的战友们同样演着“无间道”,而且比电影更加精彩。
39岁的明正彬生于中缅边境的普通农家,从小的志向就是长大了当兵打仗。中学毕业时,父母念及安全坚决不让他报考警校,他是背着父母走了后门才走上警察岗位的。1990年,明正彬从云南省警察学校毕业四年后调入龙陵公安局缉毒队,从此开始了他的缉毒传奇生涯。
弹指一挥20年,明正彬只身打入毒贩内部90余次,亲自侦破及指挥侦破案件1000余起,抓获贩毒嫌疑人2000余人,缴获的毒品连3吨的卡车都拉不完,各种毒资及赃物折款达4000多万元。
对于被破了财路、毁了前途的境外毒枭而言,明正彬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快。一个境外毒枭曾花500万元买他的人头,几次下手未果后,又盯上了他的家人。
1999年,毒枭出资10万元绑架他的儿子,用以交换被抓获的毒贩,几次绑架失败后,气急败坏的歹徒,用自制汽油炸弹炸了明正彬的家,所幸扑救及时,才未造成恶果,而家里出事的这一天,明正彬还正在外地办案。
过了四五天,明正彬回到家,儿子正在床上熟睡。“我一直就坐在床沿,盯着儿子看。特别是等儿子醒过来叫爸爸的时候,心里边更是感觉很愧疚,对不起一家老小。”
有人把缉毒警察比喻为在刀尖上舞蹈的职业,明正彬则认为,“惩恶扬善,还社会一个洁净的天地,是警察的责任。每当看到田坝上劳作的群众,看到村舍小屋飘起的袅袅炊烟,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颁奖词】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慑人心魄,是因为那是铁与血的交响。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而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我们才能享受阳光的灿烂。
4、毕生梦想消除饥饿——袁隆平
【事迹简介】
2004年,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经常两腿沾满了泥点子,穿梭在田间地头。如今,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过一笔帐,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袁隆平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据统计从1976到1987十年间,中国的杂交水稻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努力的中国农民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粮。
袁隆平说搞科学研究的,我说首先一个不要怕失败,第二一个,搞科研你就不要怕辛苦,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出来的。
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研究小组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2001年他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一项无形资产评估中,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值被估价超过1000亿元,从此人们说袁隆平身价过亿。在荣誉和财富的簇拥下,袁隆平魂牵梦绕的却只有粮食问题。虽然已经74岁,但他依然在忘我的工作。
袁隆平95年又搞成了两系法杂交稻,大概又比三系法增产百分之五到十,但是还是感到不满足,现在正在搞超级稻。
超级稻就是超高产优质水稻,袁隆平提出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稻的增产基因,实现超级配套。2004年9月,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5、大山深处孤身支教——徐本禹
【事迹简介】
2004年7月11日,一篇题为《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出现在因特网上的“天涯论坛”上,内容是关于一个学生到西部农村支教。后来几个月间,几十万人点击了它,几千人发跟帖,还惊动了一位省委书记,改变了几百名孩子的命运。那个支教者就是徐本禹。当初奔赴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为民小学,22岁的徐本禹只为“喜欢教那些孩子”,为此他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
天涯论坛上有人发回帖说:“徐本禹应该改名,叫汝本愚,意思是说,徐本禹你这么做很蠢啊!国家培养一个本科生的成本需要4.5万元,这还不包括学生家庭的投资。回报社会应该有很多方式,可是你徐本禹却选择了性价比最低的方式,完全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而徐本禹说:“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着。”正因为感动,徐本禹去了,正因为徐本禹去了,大方县的为民小学和大石小学变了。徐本禹曾经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作报告。谁也没料到,他在台上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坚持不住了......”本以为会听到豪言壮语的许多学生眼泪夺眶而出。
在得到很多支持和资助后,徐本禹仍然是那个记着“我娘讲的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的山东农村小伙子。他会哭,会笑,会痛苦,也像许多男生一样为失恋而烦恼。徐本禹说,一根火柴本来只是为了能发出自己的一点亮光,但它点燃了整个天空,可火柴还是那根火柴。
【颁奖词】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6、当代孝子捐肾救母——田世国
【事迹简介】
田世国说:“我怎么能够和杨利伟、袁隆平比肩?我只是给我自己的老娘捐了一个肾嘛。”上海中山医院教授朱同玉,一直从事泌尿外科和肾脏移植工作,已成功完成数百例肾脏移植手术。“子女给父母捐肾,田世国是我见过的惟一一例。”朱教授说。当时,朱教授很担心争相捐肾的田氏兄妹会临时打退堂鼓。
2004年9月30日,身患尿毒症的田世国的母亲,在手术后一分钟顺利排尿。只是她至今也不知道,那个肾来自于她做律师的大儿子。“她是我老娘,我这么大块头给她捐个肾怎么不行?我也咨询了专家,手术对我的健康不会有大的影响。”田世国说,他现在也为人父了,深能体会“父母惟其疾之忧”。
有人问田世国,是不是他母亲有什么特殊之处让他们兄妹3人有如此举动?田世国说:“我们家的母爱和父爱跟中国千万个家庭一样,都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没有轰轰烈烈的大笔狂书。但是这还不够吗?”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非得再另外找原因,就是我姥爷病危时不能大便,我妈洗净了手给他抠出来。”
因为害怕母亲知道真相后心里有负担,田世国兄妹一直瞒着她。“我妈总是替我们着想,生怕老了给儿女添麻烦。得了这个病以后,她知道会花很多钱,就把自己锁在房子里等死。如果知道换的是我的肾,还不知道我妈怎么想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捐肾救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手术后不久,他就买票回广东工作,因为赶上黄金周,只弄到硬座票。医院知道后,费尽周折给他弄到一张硬卧票。在火车上,列车长认出他后,把他的上铺换成了下铺,“行李乘警也帮着拎了”。还有很多朋友来看他,说今年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回家看看老爹老娘。【颁奖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7、空中停车奇迹迫降——梁万俊
【事迹简介】
瘦削,短发,一身军装,梁万俊普通得令人多少有些失望。作为空军某部特级试飞员,梁万俊因为2004年7月1日的一次特别飞行跃入人们的视野。
那天下午1时09分,梁万俊驾驶新型战机飞上蓝天。当他做完第一组试验后,突然发“本不该动的功率箱油量在下降”,飞机正在漏油。仅4分钟后,梁万俊就听不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了———飞机失去了动力。此时飞行高度4800米,距机场20公里。梁万俊1982年入伍,已安全飞行1800多个小时,4100多架次,虽经历风险无数,但这次无疑是最困难的。
“我要把飞机带回去”,他选择了迫降。在世界航空史上,没动力的飞机迫降成功的例子极为少见,一旦失败就是机毁人亡。在飞机出现故障整整8分钟后,迫降成功。除爆胎外,飞机其他部件完好无损。
为什么没有跳伞?梁万俊说,当时什么也来不及想,脑子里惟一的念头就是要保住“最重要的东西”———科研样机。“在我看来,我干的那点事儿其实没啥。我的职业就是飞行,做好了那是应该的。”梁万俊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他没有“英雄”的感觉,“就像种庄稼的老农,看到野猪来了,要守住庄稼一样”。说起这次入选,梁万俊说:“我哪里能感动中国?其实我应该说的是感谢祖国„„我连儿子都感动不了。”
【颁奖词】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8分钟,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8、花甲老人勇救人质——孙必干
【事迹简介】
孙必干,63岁,原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小组组长。
2004年7月9日,7名中国外交人员和6名武警官兵在伊拉克曼苏尔饭店的一间普通房间里,展开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庆祝中国驻伊使馆正式复馆。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但对孙必干领导的中国复馆小组来说,却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日子。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5月,美军宣布结束对伊拉克为期40多天的大规模军事打击;6月,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驻伊使馆的复馆工作,当时,已退休半年的孙必干,临危授命,接受了这项任务。
【颁奖词】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9、为百姓甘当孺子牛——牛玉儒
【事迹简介】
牛玉儒,内蒙古通辽人,1970年参加工作,从公社党委书记到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到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34年里他就像一部机器一样,风风火火的工作着。2003年到2004年两年时间里,先后对十几条主干道进行了拓宽改造,光04一年就新增加道路面积是200万平米,修建广场20多个。为了招商引资,他几乎马不停蹄,2004年3月20日至24日,牛玉儒五天跑了六个城市,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行程万余公里。身边的工作人员因此称他为“空中飞人”。如今,呼和浩特的街道宽了,绿地多了,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与此同时,招商引资直接促进了呼和浩特的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GDP增幅达到了2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5.6%,人们得到了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从城市改造到关注贫困人群,牛玉儒将全部精力扑在了工作上,常常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2004年4月下旬,牛玉儒被送往北京协和医院准备手术,一见到大夫他便要求在五一长假期间把手术做完,还要争取术后3天下地、七天拆线、15天回家工作。然而病情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手术之后他又不得不接受化疗。即使这样,他仍然挂念着工作,治疗期间,他曾3次返回呼和浩特。2004年7月,牛玉儒带病主持了呼市的9届6次全委会,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呼和浩特。
【颁奖词】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之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也是他的方向,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为官一任,他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他让精神穿越时代常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
10、抗艾英雄温情无限——桂希恩
【事迹简介】
2004年6月11日,在湖北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看望了武汉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桂希恩教授。一走进这位教授家的客厅,温家宝就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的事迹,很感动。我还在最近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表扬了你。这次到湖北出差,专门来看看你。”
河南上蔡县文楼村从“中国艾滋病第一村”变成“中国艾滋病关爱第一村”,67岁的桂希恩功不可没。一直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和科研工作的桂希恩本不会和艾滋病的防控沾上边。1999年,一位来自河南的进修医生告诉他,老家上蔡县文楼村有许多人染了怪病相继死亡,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驱使桂希恩要去实地考察一番。
他抽了11个当地人的血化验,“有10个人的HIV是阳性的”。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桂希恩马上向当地政府反映,并在两个月以后再次来到这个村,又抽取了140多个血样,超过一半的标本呈阳性。
盖子很快被揭开了。不过,桂希恩被当地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且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理由是他给当地抹了黑,影响经济发展。医生的职责使桂希恩不能放弃,调查转入秘密状态。他的行动最终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文楼村也因此成为关爱的中心。2004年2月28日,欧洲银行家马丁?哥顿来到武汉,将2003年度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颁给了桂希恩。
【颁奖词】
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的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博大的爱。
11、绝地反击勇夺金牌——中国女排
【事迹简介】
2004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中国女排集体奖。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国女排于无声处,绝地反击,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以3:2力克俄罗斯队,5局比分是28:30、25:
27、25:20、25:22和15:12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一枚奥运金牌。
【颁奖词】
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及评论
1.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魏青刚”
——在家乡他就像泥土一样的朴实,在城里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奔波、忙碌、拉家带口过着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2005年8月8日,肆虐过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一带的9号台风“麦莎”慢慢离去。下午4时多,在沙子口麒麟山庄打工的魏青刚,来到附近的海滨广场防浪堤坝上散步。5时左右,突然一个巨浪打来,将一位醉心于观赏景色、未及躲闪的女青年卷入大海。“有人落水了!”岸边人群中发出一阵阵惊呼声。魏青刚没有丝毫犹豫,和女青年的朋友几乎在同一瞬间纵身跳入大海。魏青刚抱着落水女青年向岸边挣扎着游来。可是快到岸边时,一排巨浪将他们打散,女青年又被卷入大海。魏青刚只好自己爬上岸边,刚才与巨浪一番紧张搏斗后,他已经感到很疲劳,大口喘息着。
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沙子口边防派出所的民警接到报警后,急速赶到现场。正当警察商量解救方案时,魏青刚自告奋勇站上前来:“我下去过一次,对情况熟悉,让我再下去救人!”他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又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中。
可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落水女子被一排排巨浪遮挡,魏青刚怎么也看不见她。多次努力之后,他只好又返回岸上。
喘了一口气,魏青刚瞅准落水女的位置,第三次跳入大海。他慢慢靠近落水女青年,抓住她的手,这时岸上的民警们急速拖拉救生圈,将他们拖向岸边。
把女青年救上岸后浑身是水的魏青刚正准备离去,被派出所警察拦住,问他姓名及地址。魏青刚只是说:“我是河南的,在这里打工。”然后扭头消失在人群之中。
当魏青刚悄然离开后,大家想起来应该向三次冒险跳海救人的英雄表示敬意,可是感动了众人的英雄转眼就走,茫茫人海,怎么寻找?
这时,一条线索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英雄救人的过程,正好被住在事发地点附近的一户居民在家里用微型摄像机拍了下来。后来,这盘并不清晰的录像带,在当地电视台多次播放,众多热心人一遍遍地对照电视画面,寻找英雄的下落。直到事发三天后,协助营救的派出所民警通过查验身份证明,终于确认了英雄魏青刚的身份。
2005年8月12日,青岛市崂山区召开表彰大会,魏青刚被授予了崂山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同时还收到了2000元的见义勇为奖金。
2005年8月15日,被救女子的家人专程赶到魏青刚打工的工地,向他道谢,非要给他500元钱。但被魏青刚谢绝了,“我救人不是为了钱,我就是再穷也不能收这个钱”。
面对众多鲜花、荣誉和前去采访他的记者,魏青刚始终觉得有点受宠若惊。他甚至偷偷离开青岛,以躲避社会对他的关注和表彰。“我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就是会点水。当时跳进海里,除了咋把人救出来,其他啥都没想,这事儿弄这么大是不是过了?”这是魏青刚“出名”后,面对众多记者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2.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
——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他的名字很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他叫“丛飞”,从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
扶贫慰问
2001年1月,他随市义工联前往贵州织金县义演。
2003年3月,丛飞随团市委前往贵州两所手拉手小学进行回访,他走一路,唱一路,给少数民族同胞带去欢乐。
2004年6月30日,前往织金县慰问。7月1日举行义演。
以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的身份参加义演
丛飞1997年加入市义工联,担任市义工联艺术团长。他多次在帮困助弱的募捐现场放声高歌,并多次去市劳教所、收教所、戒毒所进行帮教演出,为误入歧途的人们带去生活的希望,帮助他们迷途知返。并收留期满释放人员帮找工作,还自掏腰包帮助买车票返回家乡。
1998年3月10日至16日,在深圳团市委组织下,丛飞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沙头角等地连续举办了7场“帮困助弱募捐丛飞义演晚会”,将15.6万元的演出收入全部捐给了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1998年8月至10月,他为抗洪救灾义演十多场,还作为特邀嘉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抗洪抢险模范慰问演出,受到与会的国家领导人和观众的交口称赞。
1998年8月19日,正在长沙演出的丛飞听说深圳要举行“奉献爱心,情系灾区”义演,立即推掉了几场商业演出,自己掏钱坐飞机赶回来参加演出,并将湖南演出的全部收入2万元捐献给了灾区,还捐献了家里大多数衣物。
2000年7月,丛飞获邀参加香港庆回归三周年晚会,接连在香港红堪体育馆、伊莉莎白体育馆、香港会堂演出,受到香港观众的热烈欢迎。
2000年秋天,正在江苏泰州演出的丛飞接到布吉镇“金秋慈善义演”的通知,立即推迟在江苏的演出,自掏机票回深圳义演。
2002年4月,每逢周三的恒浩公民道德建设表演中,丛飞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舞台上,高亢洪亮的歌声,妙趣横生的小品,让人们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得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等国家、省、市领导人先后现场观看后,均对丛飞充满真情和教育意义的义演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仅一年时间为宣传公民道德义务演出48场。
2003年3月,从贵州助学归来的丛飞在为希望工程义演的晚会上,演小品假装滑倒而摔裂了尾椎骨,医生再三警告要卧床休息15天,可丛飞停不下来,15天内他又连续在南山区博伦职校、恒浩公民道德建设办公室等义演6场,每场演出前坐都不敢坐的丛飞演唱一样卖力,演小品一样滑倒,等到下台来他满头大汗,几次差点晕倒,可丛飞总是咬咬牙,下一场照样坚持上,别人再三劝他别演了,可他说:“我没事,上台看见观众在下面高兴,我就不疼了”。
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先后两次应中国记协小记者杂志社,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部、首都精神文明办的邀请,丛飞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自费到北京抗非典第一线,参加“抗非典献爱心讲文明树新风——亲切慰问防控非典一线人员”系列广场演出活动。慰问战斗在佑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小汤山、凤山疗养院等21家医院的360多名医护人员,受到北京市的领导及各个阶层的高度赞扬。
2003年7月,应邀参加了香港六周年的庆祝演出,演出引起轰动,这已是两次参加了庆香港的回归庆典。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2003年中秋,丛飞在市义工联组织下,前往深圳监狱慰问干警和劳教学员。
2004年11月26日,在角膜捐赠志愿者吴翼飞骨灰树葬仪式上义演。
丛飞现在是深圳机场的“爱心形象大使”,因为他经常深入那里慰问义演,给大家带去艺术享受的同时带动了一大批小伙子、大姑娘投身志愿服务事业。丛飞还经常深入驻深部队、武警部队慰问演出,为军民鱼水情添上新的美妙旋律。
2005年1月,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强忍剧痛多次积极参加东南亚海啸赈灾义演。
以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的身份救助残疾人
1998年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成立一周年,要举行一场联欢会。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丛飞正在附近演出,闭幕后一位残疾人朋友央求丛飞参加他们的联欢,从此他便成了康复站68位残疾人贴心的好朋友。站长巫妙春大姐告诉记者,八年来,每逢元旦、春节、中秋助残日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节目,每年十几次的聚会,这些残疾人都和他成为了知心朋友。一次,丛飞因胃出血住院,一接到为残疾人演出的电话,赶紧让护士拔掉点滴赶过去,一首一首地唱,还为大家表演魔术、鼻技、哑剧。在场的几十个人无不被哑剧《做手术的外科医生》惹得掩口失笑,表演到病人痛苦得直不起腰时,丛飞也真的撑不住了,趁势假戏真做,掏出止疼药吞到肚里,仍然坚持演出。
2001年夏天,丛飞接到康复站巫大姐的电话,得知站里有个叫海霞的山西女孩,通过努力考上了中央电大和市卫生局联合举办的远程教育班。当时正是丛飞资金困难的时期,他刚给远在贵州他资助的100多个孩子寄了两万多元的学费,已经是捉襟见肘的他,考虑到双腿残疾的海霞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深造的机会,一咬牙将自己那台价值5000多元的摄像机送到寄卖店,变卖了1000多元,当天下午给海霞送去,叮嘱她好好学习。现在的海霞已经电大毕业,并在一家电脑学习班担任老师。
2001年圣诞节,康复站开联欢会,残疾朋友想听丛飞的歌,正患重感冒的丛飞闻讯后从南京座飞机赶回来,为残疾朋友唱了一首又一首,唱到最后嗓子都嘶哑了,在场的残疾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2004年2月24日,上午到莲花北康复站看望那里的六十多位残疾朋友,并向他们表演了自编自导的节目。
2004年6月,丛飞照常打电话给巫大姐问候残疾朋友们,并问康复站是否有人需要帮忙。巫站长向他说起一个身患血友病的9岁男孩严小焱的事。听到此事的丛飞,二话没说给孩子送去1000元做医药费。自此,已经有一个4岁小女儿的丛飞又多了一个“儿子”,他常常打电话给小男孩家里或者是康复站,询问小男孩的身体情况和学习情况,他对小男孩说:“我就是你干爹,有事就打电话给我!”圣诞节前,丛飞又给孩子带去圣诞礼物,打开一看,原来是给孩子治疗的1000元钱。
2004年8月30日,前往康复站义演,并送上3万元的摄象机。
救助失学儿童
1994年,一次到四川的慰问演出中,丛飞遇到了一群因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孩子。他当场捐出了身上的2400元钱。也就是从那时起,丛飞开始将演出收入大部分用于助学、助残、救灾等慈善事业。
2001年1月,他随市义工联前往贵州织金县义演,那一次,丛飞资助了10个苗族、青族、土家族的贫困小学生,最后也是同行的义工借钱回家。
2003年3月,丛飞随团市委前往贵州两所手拉手小学进行回访,在安顺市龙宫镇中心小学,独山县深黔塘香手拉手小学,他一口气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资助给了吴红翠、吴玉林等4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布依族小学生,回程时只好向同行的南山区博伦职校团委书记马亚丽借钱回家。
2003年2月26日,湖南省汉寿县正式成立了“丛飞爱心助学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是丛飞在资助了多名当地贫困学生后,捐资91000多元成立的。
丛飞近几年培养了5名艺术人才学生,个个出类拨萃,其中壮族女孩唐露露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先后获得了全国少儿歌手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优秀奖;乌克兰留学生博比肯也获得了全国“外国人唱中国歌”大赛的金奖;山东的李嫒、常德的青科二位同学也先后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现已是大
三、大四的学生了。
2005年1月26日,丛飞远在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的“女儿”晏语轻轻来到了深圳“爸爸”身边。13岁的孤儿晏语轻轻在丛飞资助下已读初二,寒假来临,丛飞把无依无靠的轻轻接来过春节。一切为了爱!
这些年来,丛飞先后资助了深圳、贵州、湖南、山东、云南、四川等地140多名家境困难的大中小学生及残疾人。目前已长期资助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十多个民族有40多名孩子。
其他
1995年7月,丛飞随团前往湛江慰问南海舰队全体官兵。2002年10月25日,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著名残疾演讲家秦海凡来深首次演讲与丛飞相识,成为好朋友,秦海凡每次来深,丛飞都会看望他,2003年10月,秦海凡因患肝浮水被困深圳,丛飞到香港亲自买药给他,为他治病,减轻他的病痛,使他能顺利回国,秦海凡非常感动和高兴。
2003年初,丛飞在深圳市收容教育所表演和演讲时,一个因为卖淫进了收容所的河南姑娘脸上挂满泪花。事后个别交谈,原来姑娘是学芭蕾舞的,大专毕业,已经跳了多年芭蕾舞,后来走上了邪路。3个月后,姑娘从收容所出来,父母亲人不准进家门。孤独一人,身无分文的她,又只能流落街头。这事让丛飞知道了,于是千方百计找到姑娘并把她领到家。当时,很多人劝丛飞,别收留她,会把自己的名声毁了。可丛飞放心不下。因为家里房子太小,丛飞临时给她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住,还给她买来新衣服和日用品,每天给她送饭。丛飞每天带着她四处找工作,终于使她走上了正路。
【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3.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黄柏云”
——位大学生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我们要认识的这位获奖者,他也许没有听到这个语言,但是他用他的行动来诠释了这个演讲词的内涵,1988年他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在美国读完硕士、读完博士之后归国的留学生,十年后就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里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而今走得更远。
黄伯云教授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至1986年在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1997年7月出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12月任中南大学校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伯云教授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在航空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为飞机刹车材料的国产化、国家飞机刹车材料重点工程和创立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粉末冶金高技术辐射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9项,80余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黄伯云教授现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南大学学报》主编等。
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红灿灿证书,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
黄伯云院士和远在长沙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60多名成员心潮澎湃,激动万分。20年的努力,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生产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上述领域跨进世界前沿。
【颁奖词】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4.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李春燕”
——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
李春燕是今年《南风窗》评选的年度公益人物。2005年因积极抢救一个从出生到死亡只有八小时的婴儿被在当地的志愿者发现,公布在网上引起关注。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到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医疗的保障。
李春燕,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他们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他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而李春燕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侯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5.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洪占辉”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洪庄村,这是一个普通的豫东平原上的小村庄,一条土路通往3公里远的镇上,是西华县偏远的地方。镇上离县城有30公里,被一条曲曲折折、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连结着。
1982年,洪战辉就出生在这里,在他12岁之前,和众多农村的男孩子一样,有着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和他共同组成的家庭生活的尽管艰苦但也很幸福。可突然的一天,他的生活改变了。
1994年8月底的一天中午,一向慈祥的父亲从洪战辉的姑母家帮助干活回来,突然无缘无故地发起火来,他瞪着眼睛,任何人都阻挡不住他砸碎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小战辉和弟弟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这个样子,恐惧的站在门外,目不识丁的母亲根本劝不住父亲的举动,和尚不谙人事的妹妹蹲在门旁哭泣。
最可怕的一幕出现了,父亲突然抢过妹妹,母亲哭叫着来抢女儿,被父亲一脚踹倒在了地上,然后将妹妹高高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了下来。
妹妹死了,父亲疯了......12岁还是一个孩子洪战辉的天空就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轰然倒塌。洪战辉趴在已经骨折的母亲身上号啕大哭。弟弟懵了,甚至忘记了哭。
周围的亲友来了,他们帮忙把战辉的父亲和母亲都送到了医院。照顾住院的父亲、母亲、照顾年幼的弟弟,12岁的洪战辉稚嫩的肩膀上开始肩负了家庭主人的责任,3个月的时间,洪战辉医院、学校、家里三点一线,不分白天黑夜,风雨无阻,三个月的艰辛,让洪战辉长大了,艰辛的付出终会有回报:母亲出了院,父亲间歇性精神病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可家里也负债累累,但毕竟生活又重新回到了平静。
“不管怎样,我不送走这位小妹妹了„„你们不养,我来养着!”
12月4日中午,连续的几天冷风吹过,难以阻挡的一股冰凉如锥子一样穿透着人的每一个毛孔。在湖南怀化学院的一个宿舍楼的楼梯间里,一直没有穿棉衣的洪战辉穿上了毛裤,看着一个小女孩做作业。这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一个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洪战辉其实并不想穿这么早的棉衣,因为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小女孩是洪战辉的妹妹,12年前捡来的妹妹。12年的岁月并不算短暂,小女孩已经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学生;12年的岁月也不算漫长,洪战辉用一种纯真的兄妹之情照顾着这个并无血缘关系的妹妹。
【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6.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陈健”
——在1969年这一年,一个叫金巡华的知识青年和一个叫陈健的知识青年,一同为了抢救公共的财物跳入了江水之中,然而后来陈健上来了,金巡华就再也没上来过,之后着37年,陈健是怎么度过的?
30年前,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纵身跃入洪水不归。英雄的行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30年来,当年受他影响而来到逊克插队的5400余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当年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陈健。
30年,他无论刮风下雪,年复一年他每年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至少四次。
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陈健说: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会后悔。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当知青开始返城的时候,妻子对守墓不理解,提出离婚。陈健二话没说,放弃了房产和孩子。他坚持要守墓。
在陈健家里,我们能看到许多当年有关金训华报道的报纸,报纸年久已发黄,但陈健仍将这些像历史珍宝一样珍藏着。
【颁奖词】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7.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邰丽华”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因为有共同的心愿,就成立了一个社团,社团的名字叫“花开社”,我说“花开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花开社”呢?他们告诉我说,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他们就是要通过学习手语来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他们教我花开是要这样表达的,我觉得花开确实很美,美的让人流泪。
“千手观音是善良的,她有很多只手,她会伸出很多只手去帮助有困难的老百姓。同样我们也要回报、帮助爱我们的人。”
温暖回放展现美与尊严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12位女孩、24只手,融成一尊金光闪闪的吉祥观音。在5分54秒的时间里,换来全体屏息的安静,以及此后长久的赞誉和惊叹。
人们一遍遍重温,并由此记住了创造这个舞蹈的灵魂人物,也是队伍带头人的邰丽华,她和她的伙伴们在无声世界展现的美与尊严,温暖了2005年中国人的记忆。
面对汹涌而至的掌声,邰丽华的世界恬静如水一如从前,她用手语这样说:“千手观音是善良的,她有很多只手,她会伸出很多只手去帮助有困难的老百姓。同样我们也要回报、帮助爱我们的人。”
束发,黑色长裙,步履窈窈。当邰丽华从后台走向领奖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好美的女子!一种非常特别的美,不需要言语,如春风抚过心头。
人物对话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
几乎所有的推荐评委,在点评邰丽华时,都用到了一个字:美。她的美,来自心灵和品质,更体现在追求光明、战胜困难的精神之上。
“在压力最大、困难最多的时候,她也是微笑面对。我认识她这么长时间,没看到她哭过一次。”当一直陪伴邰丽华的手语老师说出此话时,我们再次被这个柔弱女孩的力量深深震撼。
在邰丽华所在北京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王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通过电子邮件,对邰丽华进行了采访。
2005年是充实快乐的一年,我依然以一颗平常感恩的心面对现在的生活。
这一年,有很多让我感动的事,特别是观众的认可和厚爱。我们有一次演出,正赶上暴雨,考虑天气问题,演出取消了,但那天好多村民集体到市政府抗议,后来我们如愿献给大家一场演出,心里觉得特别欣慰和高兴。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一些演出主办方从安全角度考虑,让我无法满足每个观众的要求,比如合影、签名等。
《千手观音》留在很多人记忆里面,但成绩只属于过去。我们正紧张排练新的节目,去年12月排演的节目在人民大会堂还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鼓励。
我感谢在我背后默默地支持我的人。有他们的关爱,是我最大的幸福。
对我来说,现在最开心的事是看到新演员能在舞台上表演。最大的期待是能把特殊艺术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邰丽华,当代聋人舞蹈家。生于湖北宜昌。1994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装潢系,毕业后曾任湖北一所聋哑学校的老师。2002年8月正式调入北京,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担任演员队队长、团长助理,同时兼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主要成就
●曾多次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
●全国自强模范
●“奋发文明进步奖”个人艺术奖
●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主要演出
● 1992年8月,在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人类艺术盛典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在世界顶级的舞蹈家、音乐家中,邰丽华作为惟一参加演出的残疾人,被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
● 2000年9月,邰丽华随艺术团来到顶尖的艺术圣殿——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一幅以她表演的舞蹈《雀之灵》为主题的巨型海报,是卡内基音乐厅里惟一的中国剧照。
● 2002年10月在日本,出席世界残疾人领导人会议的代表,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称为“人类特殊艺术的火炬”、“全球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而邰丽华作为艺术团的形象大使,她代表着的是中国六千万残疾人。
● 2003年3月在波兰,邰丽华随团出访波兰,她表演的《雀之灵》感动了波兰总统夫妇及观看演出的所有观众。
● 2003年6月中旬,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内地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非典之时到香港演出的艺术团体。演出当天,人们提前从四面八方赶到文化中心,演完后,观众久久不肯离去。
● 2004年2月底,邰丽华带病随团出访文莱,在文莱艺术团的演出引起空前的轰动,而在当地邰丽华的事迹更被众人所了解。
● 2004年3月初,邰丽华在经医院诊断并提出卧床休养的情况下,坚持随团出访韩国,她以极大的责任心成功地完成了此次出访演出工作。
【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8.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杨业功”
——这位获奖者,他不能来到我们的颁奖现场,其实这件事情发生在好多年前的话会非常正常,因为那个时候替他出场的总是发射极其精准的导弹,而他始终在幕后,但是他今天不能到达是因为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发射的不是导弹,而是人性中的一束束光辉,并且准确地击中了我们每个人心灵当中最脆弱的部分。注:杨业功由妻子代为领奖。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同志,1963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入伍40多年来,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呕心沥血,拼搏进取,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杨业功一心一意想打赢、谋打赢,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特别是担任某基地司令员期间,他和党委“一班人”精心谋划,精心组织,部队力量建设、战场建设、军事训练、人才培养和装备配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部队战斗力得到快速提高。他对导弹部队事业执著追求,工作扎实深入,每年有100多天到部队检查指导,每个新建阵地都是亲自勘察、选点,所有点位都熟记于心。他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拼命工作,即使在病重期间仍然牵挂部队建设,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生活简朴,清正廉洁,秉公用权,不谋私利,在官兵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一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一部群星璀璨、英雄辈出的历史。
毕生奋斗铸“神剑”,不辱使命谋“打赢”。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共和国将军,成长为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杰出军事指挥员,杨业功之所以能在41年的军旅生涯中把每一分炽热都献给他所热爱的军营,献给他所追求的导弹事业,献给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是因为,他始终牢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始终牢记着一名当代军人的神圣使命,是因为他把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看得比一切还重要。正如他自己所说,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打不赢未来战争,就无法向党和人民交代”。他一心一意想打赢,聚精会神谋打赢,义无反顾、不知疲倦地为打赢。虽然是统领千军的将军,他却像一个冲锋的战士,把自己的战位选择在阵地第一线,每年穿梭崇山峻岭蹲基层、跑阵地的时间占三分之一,行程超过十万公里。病重时刻,他仍亲自给党组织撰写述职报告;弥留之际,他还牵挂导弹部队的战斗力建设;他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一二一„„出发„„”
他懂得,“战争从来就不青睐弱者”。任基地司令员5年,他和党委“一班人”锐意创新、精心谋划、科学组织,瞄准战斗力加速战场建设、军事训练、人才培养和装备配套,为我军新型导弹部队快速形成战斗力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清楚,“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深知,“如果履行不好打得赢的使命,就会成为千古罪人”。在他的家里,常年放着两个随时准备出发用的旅行包:一个装满了军服、军鞋和日用品;一个装满了军事书籍、军事地图和办公用品。他生活中的“三件宝”,是大衣、水壶、方便面。用他的话说,“水能解渴,衣能御寒,面能充饥,有了这‘三件宝’,就不会耽误时间,就随时都能出征。”军人的忧患意识,令杨业功从不让眼前的和平安宁景象麻痹自己的神经,从不让歌舞升平的生活消磨自己的斗志。他以自己的超人毅力与病魔斗争,与时间赛跑;他用自己的身先士卒,锤炼拉得动、冲得上、打得赢的精兵劲旅,率部队出色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
杨业功是一个榜样,他用燃烧的一生,让我们更加理解并记住了这样一种崇高的人生: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颁奖词】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9.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王顺友”
——在目前在很多地方,邮递员依然非常非常的重要,对于现在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孤独是可怕的,甚至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会认为孤独是可耻的,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这位邮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来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是让人尊敬的,孤独是伟大的。
1985年,王顺友接过父亲的班,负责从木里县城至倮波乡以及县城至卡拉乡的邮件投递工作,这两条邮路来回有584公里。1999年,县邮政局领导从关心王顺友的角度出发,就让他只走木里县城至倮波乡这条来回360公里的马班邮路。这条邮路来回一趟要走14天,王顺友每年要走330天。
就这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在马铃孤寂的叮当声中,王顺友以超乎常人的坚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漫长的马班邮路上,孤独跋涉了20年,行程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当于围绕地球转了6圈!他把党的声音、外界的信息、亲友的音讯传送给了大山里的千家万户,赢得了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王顺友视邮件为生命,忠诚履行着一个乡邮员的职业使命。1988年夏天,雅砻江上还没有吊桥,过河要使用溜索。当王顺友快到对岸的时候,钢绳突然断了,他重重地摔在沙滩上,裹在塑料布里的邮包落到江中。王顺友顾不上疼痛,随手抓起一根树枝,跳到江中,与激流搏斗了一个多钟头,终于将邮包拖上了岸,可他却累得瘫倒在岸边。
在木里县邮政局的记录中,20年来,王顺友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丢失过一份邮件,他平均每年投递各类邮件近万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颁奖词】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10.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费俊龙、聂海胜”
——没有哪一年像2005年那样让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久的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们好像看到了两双黑眼睛,那黑眼睛里带着自豪、带着笑意在和我们对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牵连着我们的是什么。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授予费俊龙、聂海胜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志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各项空间实验活动,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地面。这是继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后,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再一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卓越创新能力。这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快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凝聚着所有参加工程研制、试验、建设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航天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费俊龙、聂海胜同志作为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不畏艰险、坚毅果敢,胜利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表彰他们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卓著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费俊龙、聂海胜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费俊龙、聂海胜同志是航天科技战线的杰出代表,是自觉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的时代先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要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热爱事业、勇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们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神六双雄”费俊龙、聂海胜把一次完美的太空飞行,镌刻在中国航天史册上。
——环绕地球飞行77圈,历时115小时32分,总行程325万公里;
——穿越轨道舱与返回舱,顺利完成工效学评价等空间科学实验;
——发送上百条指令准确无误,操作上万个动作无一差错„„中国载人航天从此进入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将永远铭记两名英雄航天员的卓越功勋。
在神六飞天成功后,费俊龙和聂海胜面对的巨大的荣誉和各种社会馈赠,但在利益面前表现了航天人的高风亮节。费俊龙父母婉拒百万元别墅,二老宁愿住老宅。聂海胜、费俊龙还将部分慰问金用于贫困、边远乡村建小学,让更多贫苦家庭的孩子能够上学;对于社会各界捐赠的物品,全部捐赠给家乡福利院的孤寡老人。
“我看到了祖国清晰的海岸线,看到了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看到了祖国宝岛台湾,它实在太美了,像镶嵌在蓝色海洋上一颗绿色的翡翠„„不久的将来,中国还要进行神舟七号、八号飞行任务。”在11月26日举行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庆功会上,费俊龙的深情演说,掌声震彻人民大会堂。飞船从发射升空进入轨道、变轨控制、轨道维持到返回调姿、轨返分离、打开降落伞、安全着陆,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直接操控一百多次;从穿脱航天服、进行科研试验到操控各类设备仪器、启用生活料理产品,各种操作动作累计上万项,记述这些动作的飞行手册累计40万字,整个过程两个人都配合得十分默契。
【颁奖词】谁能让全世界1/5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11.2005年度人物特别奖“青藏铁路的建设者”
【颁奖词】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1、丁晓兵: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
20年过去了,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丁晓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
【颁奖词】
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2、王百姓:排除炸弹1.5万多枚
把公安工作称作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一点儿都不夸张。公安部的统计数字表明,从1995年开始,每年因公牺牲的全国公安民警始终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14人、负伤4134人,“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是近些年来全国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
几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两只苹果,期盼丈夫平安归来。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
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
【颁奖词】
10年时间,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3、华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妻子张燕容是他的同学、同行,共同相处了几十年,说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说道:“他也就是尽到了一个做医生的职责,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情,只不过他做得比较认真。”一些网友并不这么看:医者父母心。华医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医生都像他那样多好啊!
【颁奖词】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4、霍英东: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霍英东给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体育界拥有众多的头衔;二是他是个慷慨的有钱人。
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4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
说起父亲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忆道:“他说过一句话: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有钱,是给他一个机会,能对国家做自己的贡献。”
【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5、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6、叶笃正:“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91岁的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重大贡献,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常挂在叶笃正先生嘴边的是:“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颁奖词】
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7、孔祥瑞:150项革新带来8000万元效益
仅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有着“蓝领专家”的美誉。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
【颁奖词】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150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这就是一个工人的成就。
8、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
【颁奖词】
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大。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9、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
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颁奖词】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这个场面,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跋山涉水、万里迢迢。
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
10、微尘: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翻阅了捐款记录后惊讶地发现,早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
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颁奖词】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特别奖颁给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穿越雪山草地,突破腊子口……创造奇迹的是一支衣衫褴褛的工农武装,他们装备低劣而士气高昂,他们几入绝境又几度重生。是长征,铸就了这支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军魂。
长征路上走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代伟人,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全部成员,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位国家主席、代主席,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9位元帅、8位大将和90%以上的开国上将、中将、少将。
70年过去,决定长征命运的领导者们已经全部辞世,50多位参加过长征的开国上将,也只有萧克、洪学智二人健在。
70年过去,昔日长征路早已不是旧模样,万水千山间,红军征战的痕迹渐渐湮灭,只有少量残留下来的历史遗址,记录了那段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随着当事人的逐渐逝去,随着一代代人之间代沟的扩大,历史越来越显神秘和遥远。有远见的人,担心历史的启示随之消失,因而不断地纪念它。
第二篇:2010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0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平凡至伟 事迹: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革命战争期间,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十年**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那两天,她彻夜未眠,非常高兴。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淮这样评价她: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陈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 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颁奖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2、照顾残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一家之主 事迹: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1986年5月,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数次。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他: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朱玉:这个最为普通的中国男人,以病残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在别人眼里异常坎坷的生活,虽然生活艰难,但,此处依然有光明。
颁奖辞: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个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3、多民族孤儿的妈妈阿里帕·阿力马洪:母爱最真
事迹: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2008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每当有孩子问:“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老人总会大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阎肃这样评
价她: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后都是娃,星星伴着月亮笑,每天都迎来一片金灿灿的朝霞。王晓晖: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
颁奖辞: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
4、小岗村群众的贴心人沈浩:践行信念 事迹: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
将离开。小岗村村民们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满了鲜红的手印,请求沈浩带领他们干三年。沈浩留下来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2009年,任期又将期满。186名小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下红手印。这一次上天让村民们的愿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这一次,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汉俊这样评价他: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颁奖辞: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
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5、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心灵放歌
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颁奖辞: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6、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云帆沧海
事迹:翟墨是个画家。他原本与航海无缘。当他听到新西兰航海家说,他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碰到过中国人时。翟墨深受刺激。2007年1月6日,翟墨从山东日照起航。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
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他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终于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这两年半,他历经艰险,不断地挑战自身的艰险。他路过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仑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没有中文。翟墨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淮这样评价他:这不是一个个人的足迹,这是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陆小华:翟墨桅杆上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
颁奖辞: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7、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母爱齐天 事迹: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陈玉蓉从医院出来后,当晚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10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没有了。医生感叹:“从医几十
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彭长城这样评价她: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王晓晖: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奉献多少?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答案。陈玉蓉暴走七个月,朴素的母爱愈发沉甸。
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8、26年义务守护滇池环境的农民张正祥:勇者无敌
事迹:张正祥今年61岁。30多年来,他
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 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滇池的治理还在进行。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锡添这样评价他:一个农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残的代价,这精神何等宝贵!濮存昕: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颁奖辞: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9、给高原的盲童带来光明的使者萨布利亚·坦贝肯(德国):光明心生
事迹: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
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涂光晋这样评价她:她是当代的普罗米修斯,虽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却给远在异国他乡的西藏盲童
带来了光明与希望。王振耀:她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的白求恩!一个外国盲人能够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这需要一种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种博爱的慈善情怀!颁奖辞: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个新的天地。她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识的孩子而来,不企盼神迹,全凭心血付出,她带来了光。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
10、“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壮志凌云
事迹: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歼-10的飒爽英姿飞过天空,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战机的研制定型,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宋文骢是歼-10战机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
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1998年3月23日,歼-10首飞成功。宋文骢喜极而泣,把自己的生日从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他: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体,化作了它的魂。纪宝成: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颁奖辞: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
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特别奖: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
评价他们: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涂光晋: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杜玉波: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阎肃:挺胸踏浊浪,何惧生与死。至今江水上,清风满襟袖。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第三篇:2009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09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辞
2008年,有太多的欢乐,有太多的苦难,便有了太多的感动。每个中国人对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记忆肯定是复杂的,震撼、悲恸、温暖、自豪,强烈的情感,交织、充盈着我们的心田,催人泪下。
一、普通人的大爱 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才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颁奖辞: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二、这就是爱——韩惠民
34年前,一场飞来横祸,把韩惠民和初恋情人吴月瑛分开,吴月瑛瘫痪了。照顾吴月瑛3年多后,韩惠民认识了徐敏芳,而他答应交友的前提是,对方必须同意与他一起照顾吴月瑛。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谈恋爱只是为了照顾过去的情人,她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韩惠民和徐敏芳告诉吴月瑛:“我们一定会守护你,照顾你到老!”吴月瑛被深深地感动了,她流下的不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幸福的泪水,更坚定地活下去的泪水…… 一段相知带来一个汉子34年的照顾,一声承诺变成一对夫妇共同的看护,一个特殊的传奇连起两个普通的家庭。
颁奖辞: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三、灾难中的光辉 男儿榜样——李隆
在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其中5人生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后,他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废墟里与死神搏斗,绝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诚和果敢书写了消防官兵的壮丽人生。颁奖辞: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四、大爱至善——唐山13位农民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农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13位农民除夕租了辆中巴车,顶风冒雪到郴州救灾。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们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他们的义举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勇为”。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颁奖辞: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五、中流砥柱——经大忠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受灾最严重。地震发生时,北川县县长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地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以后,经大忠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3天3夜没有合眼,而他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他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只有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舍命的县长,是今天所有干部的一面镜子。
纪宝成: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这样的干部,一定能带领灾区人民看见新的希望!
颁奖辞: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六、死的光荣——武文斌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6月17日晚,济南军区士官学员武文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里。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任卫新:虽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学员,还没有建立功勋,这片土地永远珍存着他的汗渍、体温和灵魂。颁奖辞:天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七、奥运惊艳世界大写尊严——金晶
当几名藏独分子试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圣火传递时,坐在轮椅上的金晶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阎肃:柔弱的你面对那环饲的狰狞。不屈的尊严写进斑斓青史,是金子,始终亮晶晶!
颁奖辞: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八、点燃生命——吉吉
2008年5月8日上午9时17分,中国登山队19名队员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并进行了奥运火炬接力,首次实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请记住造就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逾百年历史上一道奇观的5名英雄和他们所在的珠峰火炬队:第一棒火炬手吉吉,西藏登山队运动员;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国登山队队长;第三棒火炬手尼玛次仁,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第四棒火炬手黄春贵,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西藏自治区登山学校学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把最纯洁的奥林匹克圣火送到最神圣的人类之巅,完成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更有她对心爱之人深深地怀念。
王晓晖:在高山上,每走一步路,吉吉都用爱和梦想在把温暖催燃,所以吉吉踏出的是人类最强之音。
颁奖辞: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九、华彩惊世——张艺谋奥运团队
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呈献给世界的“第一印象”,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总导演张艺谋说,电影做了20多年,从来没有这种感受。这种机会一生只有一次,当你有幸从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工作,这是你一生的财富,值了,值了!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个知道如何用世界通用的语言介绍中华民族骄傲的团队,金牌授给他们,现在还不晚。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他们的中国式的写意圆了世界一份梦想,这不是中国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
颁奖辞: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十、太空中的第一步 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员
去年9月25日晚,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中国第3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72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务,9月27日16时43分24秒,翟志刚开始出舱,他在太空迈出第一步,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评选的入围者,“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飞天的渴望在中华民族的脉搏里流淌了数千年,如今“神七”发射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复活了一个古老民族关于“飞天梦”的记忆和影像。3名航天英雄用近乎完美的方式举步量天,将一个古老的人类巡天愿景变成了现实。“神七”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继北京奥运会后,“神七”在中国民众心中激起了新一轮民族自豪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炎黄子孙留在浩渺太空中的这一小步,豁然自信、脚步稳健,展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姿态与力量源泉。
陈章良:翱翔太空的三位勇士,掀起了中国民众新一轮的民族自豪感,向世人表明了梦想与航空共起飞的豪迈与快意。
颁奖辞: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2008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全体“中国人”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201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摘录
1、胡忠/谢晓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推选委员于丹说:
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春节嘛,让老师们都回去,我来陪着。”作为校长,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
“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2006年,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2、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
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初见张平宜,打扮时髦,举止优雅,没有任何理由将她与四川麻风村的“疯婆娘”划上等号。唯有事实,才能颠覆印象。在凉山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当地人都认识这位台湾来的“张阿姨”,她每年都会来:把辍学的孩子“抢”回学校、为征地与政府官员吵架……衣食无忧的张平宜,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
“我是一个金牛座的女人,热情固执,会为正义两肋插刀,为理想勇往直前。”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1999年进驻大凉山采访麻风村现状,目睹被遗弃的病人与无知的眼神,她决定亲手改变这个群体后代的命运。
在麻风村小学教了12年书的民办老师王文福打算转行了,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张平宜出面挽留,“你千万别走,我来想办法。”为了筹款,她写文章、做演讲,甚至在圣诞夜的街头卖蜡烛。2002年,破落的麻风村小学盖起了6间砖木结构的教室与2间学生生活用房,这是张平宜用30万元善款换来的。
腼腆的孩子露出了笑容,她继而又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2003年,张平宜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创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打造大营盘村的希望工程。十余载的奔波与操劳,张平宜在大凉山当地建立了国内麻风村第一所正规学校,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大营盘也于2005年成为正式的行政村。
麻风村走出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他们的出路,张平宜委托弟弟在青岛的工厂建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在那里,孩子们白天学技术,晚上学文化。张平宜最看重英语与电脑,以及完善的人格教育。
“在学校坡地高处兴建一座书香亭,亭子四周要种蔷薇,花季时蔷薇灿烂绽放”。这是张平宜的浪漫情怀,她想象自己坐在那里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与友人诉说大营盘的前尘往事。
3、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
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第五篇: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和颁奖词
1、科学泰斗——钱伟长【事迹】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获奖名片】赤子【颁 奖 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2、2、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事迹】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
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获奖名片】信义【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3、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事迹】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才哇,你们家的房屋全塌了,人被压了,你快去看看吧!”一名村干部带来的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然而,才哇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
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获奖名片】铁汉【颁奖词】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4、“雷锋传人”——郭明义【事迹】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
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获奖名片】传人【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5、舟曲之子——王伟【事迹】2010年8月7日晚11时20分,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27岁的王伟正在单位值班,不敢一个人住在家的妻子当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伟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雨情,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哨响起,73名**战士带上雨披和应急灯开始清点人数。**完毕不久,营房开始晃动......11时48分,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天像裂开了口子,雨水砸在王伟脸上,周围一片漆黑,即使打开应急灯,能见度也不足5米。扶着倒塌的碎石,凭借着记忆与呼救声,王伟与救援队战士搜寻着生还者。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救灾的那几天,王伟总会习惯性地掏电话、看妻子的未接来电。“不知道她最后会说什么……”王伟拭去眼泪又说:“我现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个人,心里才能好受一些!”【获奖名片】砥柱【颁奖词】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6、草原曼巴——王万青【事迹】“我是1968年12月26日离开上海的,火车坐了3天2夜、40多个小时,到兰州腿都肿了,然后坐汽车走了4天,才到甘南。”42年前,从未离开过上海的王万青在上海医科大学完成了6年学业,在地图上圈定了两处自认为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决心非这两个地区不去。最终,王万青如愿被分配到甘南藏族自治州。一边是长江入海口、繁华大都市以及生养了自己的父母娘亲、兄弟姐妹,还有恩师同门;一边则是黄河第一弯、苍茫大草原以及藏区牧民。王万青有无数次机会重回上海,但他与甘南州的阿万仓乡卫生院不离不弃,成了草原的一员、藏囧民的女婿,也成了藏囧民离不开的“曼巴”(医生)。
【获奖名片】仁者
【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曼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7、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事迹】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
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获奖名片】炽爱【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8、三栖尖兵——何祥美【事迹】何祥美,南京军区某部作战二营六连三级士官。江西崇义人,1981年10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2003年5月入党,大专文化。入伍以来,他忠诚使命、爱军精武,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立足本职岗位强素质、练打赢、当尖兵,练就了水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猎鹰的“三栖”特战硬功。他先后1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青年标兵”他是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他是一个普通的士兵,钻石子洞,过阻截墙,潜水,飞行伞都熟练掌握,何祥美历经十年磨练,练就了一身本领。他超越了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成为一名敢打必胜,不辱使命,能够陆海空三栖作战的精兵。【获奖名片】神兵【颁奖词】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9、最美洗脚妹——刘丽【事迹】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
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获奖名片】姐姐
【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10、警界保尔——孙炎明【事迹】六年来,他经历了三次生死较量。尽管身患重疾,他仍然以惊人的毅力笑对病魔。对待工作,他无怨无悔、恪尽职守;对待同事,他鼎力相助、别无所求;对待在押人员,他无微不至、悉心关爱。唯独对待家人,他有说不尽的遗憾和愧疚。这就是东阳市看守所民囧警孙炎明,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警囧察;一个感动你我的生命强者;一个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诠释着人民囧警囧察核心价值观的基层民囧警。
【获奖名片】活着【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