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部门刑侦——刑事影像学---摄影器材(存储介质)
一、感光材料:凡是在光线能力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光电变化而能记录景物影响信息的材料。
二、感光片:是传统摄影过程中记录影像的载体。它能够见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潜影;然后经过显、定影处理后得到被摄物的影像。
三、负像:感光片经过暗房冲洗后,所得到的与实际景物的明暗反差刚好相反的影像。
四、感光材料按用途的分类:负片(底片)、正片(拷贝片)、反转片。
五、感光材料按基本材料的分类:感光片(胶片、玻璃板)、照相纸。
六、感光材料按洗印方式的分类:印相纸、放大纸、印放两周纸。
七、感光材料按光滑程度的分类:光面纸、半光纸、无光纸、绸纹纸、绒面纸。
八、黑白感光片:厚度仅有几分之一毫米。但是从纵切面来看,由上到下分为保护层、感光乳剂层、结合层、片基和防光晕层共五层。
九、保护层:是一层很薄的透明明胶,主要作用是防止感光片因机械摩擦而使感光乳剂层划伤。
十、感光乳剂层:是感光片的主体层,主要成分是卤化银和明胶。卤化银能够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变化从而记录影像。常用的有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明胶起到溶剂的作用,使银盐颗粒均匀地悬浮其中,保持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十一、结合层:是涂布在感光乳剂层和片基之间的一层极薄的黏合能力较强的特殊化学胶液,其作用是增强感光乳剂层对偏激的附着力,防止乳剂层在冲洗时从片基上脱落。
十二、片基:是整个感光片的载体,一般为无色透明,机械强度大,膨胀系数小,不会对乳剂的感光性能带来不良影响的材料。
十三、防光晕层:为了防止光晕现象的发生,在片基的背面涂上一层有色的物质,这种物质在胶片的冲洗过程中就会洗去,不会对影像带来不良影响。
十四、光晕现象:在摄影曝光时,光线对乳剂层感光后,部分光线会到达片基再反反射回来,使乳剂层再度感光从而发生光晕现象。
十五、黑白感光片按感光片感色性能不同的分类:盲色片、分色片、全色片。
十六、盲色片:也称色盲片,仅能感受可见光范围内的蓝、紫色光和部分紫外线,对黄、绿光反应迟钝,对红、橙光则不能感受。盲色片的反差较大,银粒较细,感光速度较低,常用于文件翻拍和幻灯片的制作。暗房冲洗时,用红色安全灯。
十七、分色片:也称正色片。能够感受可见光范围内的紫、蓝、黄、绿色光和部分紫外线,对红、橙光仍不敏感。由于分色片对黄绿光的感受能力较强,因而比较适合拍摄风景和人像照片。暗房冲洗时,用暗红色安全灯。
十八、全色片:也称泛色片,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所有色光基本都能感受,同时还能感受部分紫外线。全色片所表现出来的影像明暗层次丰富、自然,是拍摄黑白照片的主要感光材料。由于全色片对绿色光的感受能力比较迟钝,因此暗房冲洗时,常在暗绿色的安全灯下操作。
十九、彩色感光片的结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保护层、感蓝层、黄滤光层、感绿层、感红层、底层、片基、防光晕层。
二十、感蓝层:只对被摄物的蓝光起敏感反应,对红、绿光则不起反应。其中含有黄色成色剂,经曝光、冲洗后,形成黄色的单色染料影像。曝光充足时,黄色影像的密度就大。二
十一、黄滤光层:其作用是吸收没有参与曝光的蓝色光,使它不至于影响下一层的色彩记录。
二十二、感绿层:只对被摄物所反射的绿光和蓝光起敏感反应,而对红光不起反应。其含有品色成色剂,经曝光冲洗后,会形成品色染料影像。曝光充足的部位,品色影像的密度就大。二
十三、感红层:这一层只对被摄物中的红光和蓝光反映,而对绿光则不起敏感反应。其含有青色成色剂,经曝光、冲洗后,会形成青色的染料影像。曝光充足的部位,青色影像密度就大。
二十四、片基:其与黑白感光片一样都是以“三醋酸纤维素”或“聚酯”涤纶为主要原料的。但是会出现蒙罩现象。
二十五、蒙罩:又称马斯克,彩色感光片的片基在冲洗后并不成无色透明状,而呈现棕红色的现象。这是为了克服感光层中的染料不纯,提高彩色感光片的色彩还原能力。二
十六、彩色感光片按用途的分类:彩色负片、彩色正片、彩色反转片、即影片。二
十七、彩色负片:一般是指彩色胶卷,它可以直接用于拍摄,经冲洗后,得到与被摄物互为补色的彩色负像而成为底片。其主要用来印制彩色照片或制作彩色幻灯正片。二
十八、彩色正片:也叫拷贝片,不能直接用于拍照,只能用来印制彩色幻灯片或电影拷贝片,最终所得到的影像的色彩与原物体完全相同。
二十九、彩色反转片:直接用于拍摄,经过特殊的冲洗过程后,可以直接得到原物体色彩相同的透明正片。反转片的色彩更加真实鲜艳,但对拍摄曝光量的要求较高,主要用来制作幻灯片。
三
十、即影片:又称波拉片或一步成像片,有感光胶片和装有糊状显影、定影合一药液包装及承受纸组成。专用于波拉相机,不需要经过暗房处理,可以直接得到与原物色彩还原一致的照片。这种胶片价格昂贵,主要适用于某些商业与科研用途,也常被专业摄影师用于检验和确认最后的成像效果。
三
十一、彩色感光片按对色温的适应性的分类:日光型彩色片、灯光型彩色片。三
十二、日光型彩色片:适应的光源色温在5400K,主要适合在日光或电子闪光灯下使用,可以得到色彩还原正确的影像。如果在色温较低的灯光下拍照,得到的照片会偏红橙色调。
三
十三、灯光型彩色片:适应的光源色温在3200~3400K,主要适合在碘钨灯、普通照明灯或强光灯下使用,色彩还原会比较准确。如果在色温较高的日光或闪光灯下拍照,得到的照片会偏蓝紫色调。
三
十四、感光纸:分为黑白感光纸和彩色感光纸。是正性感光材料,通过他可以在底片的基础上制作出照片来。三
十五、黑白感光纸的结构:由上到下依次是保护层、感光乳剂层、钡底层或聚乙烯层、纸基层。有钡地相纸和涂塑相纸两种,结构稍有不同。
三
十六、钡底层或聚乙烯层:是感光纸的特殊涂布层。钡地相纸是钡底层,由明胶和硫酸钡混合而成;涂塑相纸是聚乙烯层。主要作用是增加感光乳剂层与纸基层的黏结力,防止乳剂渗入纸质内,使感光纸更加平整、洁白和光滑。三
十七、纸基层:是感光纸的支持体,用高级纸浆制成,对它的基本要求是:抗水性好,耐酸碱,伸缩性小,颜色要洁白纯正,表面要光滑平整。
三
十八、存储卡:是数码照相机用来储存数字照片的存储介质。主要有几种类型:SM卡、SD卡、MMC卡、CF卡、记忆棒、XD卡。三
十九、SM卡:是由东芝公司在1995年11月发布的Flash Memory存储卡,应用比较早。这种卡比较薄、体积小、重量轻,但非常脆弱,比较容易损坏。
四
十、SD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c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四
十一、MMC卡:由SanDick公司和Siemens公司在1997年发起。外形尺寸只有32mm×24mm×1.4mm,其重量不超过2克,世界上最小的半导体移动存储卡。因其省电、小尺寸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照相机、PDA、MP3播放器、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游戏机、数码摄像机,乃至手持式GPS等数码产品中。
四
十二、CF卡:CF卡是1994年由SanDick公司最先推出的。它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兼容性好;而且同容量的CF卡价格和其他存储卡相比较是最低的,缺点是体积较大。CF卡用途广泛,那些半专业,专业的单反数码相机几乎都选用的是CF卡来作为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
四
十三、记忆棒:是SONY公司为其数码相机研制的独有的存储设备,它的优点是工艺先进、稳定性好、存储容量大,缺点是不能与其他品牌数码相机相兼容。
四
十四、XD卡:是一种新型存储卡,外观尺寸为20mm×25mm×1.7mm,只有一张邮票那么大,重量仅有2克,在存储卡领域可以算得上是最小的了。XD卡采用单面18针接口,读写速度更高,可以满足大数据写入,功能也更低。缺点是价格比较贵。四
十五、磁带:是摄像资料的载体,用来记录图像和声音信息。磁带的格式类型有VHS、S-VHS、8mm等。
四
十六、不同格式的磁带所获得的影像质量不同,因而不同档次的摄像机要选用形相应规格的磁带,以获得最好的影像效果。
四
十七、磁带的结构:由磁性层、带基、黏结涂层、背涂层组成。四
十八、磁性层:用来记录和存储信息。磁性层的电磁特性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记录和重放信号的质量。一般的要求是:磁性层的质量稳定,不会因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影响录放质量;表面必须光滑、耐磨,不会因多次使用而造成磁粉脱落;磁粉粒子细小,且均匀高密度分布,录放噪声低。
四
十九、带基:它是磁性层的支持体,常使用聚酯薄膜制作。对带基的基本要求是: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柔软性好,强度大,不易变形;抗霉、抗菌力强、不易燃;耐高温、耐低温、耐潮湿。
五
十、黏结涂层:是辅助涂层,其作用是在磁性层、带基与背涂面之间形成分子黏结力,使它们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五
十一、背涂层:是辅助涂层,涂布于带基的背面。主要由石墨等固体润滑材料组成,有的磁带也采用炭精镜面涂层,以提高磁带性能。背涂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磁带表面的光滑度,使磁带运行更顺畅、平稳;减小磁带本身的信号失落;减小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磁带的使用寿命;防止磁带运行中产生静电。
五
十二、磁带按质量性能的分类:广播级、专业级、民用级和专用磁带。
五
十三、专用磁带:是指专门适用于各种特殊业务的磁带,如检测录像机电性能等。五
十四、磁带按宽度的分类:2英寸、1英寸、3/4英寸、1/2英寸、1/4英寸、8mm等。比较常用的是3/4英寸、1/2英寸、1/4英寸、8mm四种,其中1/2英寸磁带使用最多。五
十五、磁带按磁性层材料的分类:普通磁带和金属磁带。
五
十六、普通磁带与金属磁带的区别:矫顽力只有金属磁带的1/2;视频输出幅度只有金属磁带的1/20;分辨率一般在200~300线,金属磁带一般在400线以上。金属磁带的矫顽力、剩磁、高频特性、磁带寿命等技术指标都要优于普通磁带,价格也要高一些。五
十七、感光材料的性能:感光度、密度、反差与反差系数、宽容度、解像力、灰雾度、感色性、颗粒性与颗粒度。
五
十八、感光度:就是感光速度,是指感光材料对光线作用的敏感程度。每一种感光材料都有固定的感光度,这是由它的感光乳剂层中银盐的性质所决定的。用数字表示,数字越大,感光度高。
五
十九、常用的感光度标准:GB制、DIN制、ASA制、ISO制、美国的“威士顿”制、苏联的“高斯特”制等。六
十、GB制:是我国标准,数值每相差3,感光度相差一倍。
六
十一、DIN制:是德国标准,与GB制一样,也是数值每相差3,感光度相差一倍。六
十二、ASA制:是美国标准,数值每相差一倍,感光度相差一倍。
六
十三、ISO制:是国际标准,它将常用的几种国家标准统一起来。如ISO100/21°=ASA100=GB21°=21DIN。
六
十四、感光片按感光度的高低不同的分类:低速片、中速片、高速片、特高速片。六
十五、低速片:指感光度在ISO50/18以下的感光度。
六
十六、中速片:指感光度在ISO64/19~ ISO125/22之间的感光片。六
十七、高速片:指感光度在ISO160/23~ ISO320/26之间的感光片。六
十八、特高速片:是指感光度在ISO400/27以上的感光片。
六
十九、光学密度:摄影中,将曝光并显影后感光材料变黑的程度。称密度。七
十、厚:密度高的底片,对光线的吸收和阻挡作用强,看上去呈浓黑状。
七
十一、反差:是指物或像的明暗差异程度。反差大,物或像的明暗差别就大,看上去感觉黑白分明。主要有三种反差:亮度反差、密度反差、影调反差。七
十二、亮度反差:指景物各部分亮度的明暗差别。七
十三、密度反差:指底片的密度差别。七
十四、影调反差:指照片的影调差别。
七
十五、反差系数:是影像的密度反差与景物的亮度反差之比,常用ν来表示。当ν=1时,表示感光材料能如实反映原景物的反差,但这只是理想化的情况; 七
十六、软调胶片:当ν<1时,表示所得影像减小了原景物的明暗对比。七
十七、硬调胶片:当ν>1时,表示所得影像扩大了原景物的明暗对比。七
十八、影响反差的因素:第一,反差系数的大小;第二,曝光量和冲洗时的显影条件,减少曝光量及适当延长显影时间,会增强影像的反差。七
十九、宽度:是指感光材料按比例记录被摄景物,从最亮部分到最暗部分明暗层次范围的能力。
八
十、按比例记录:是指感光材料所接受的曝光量与密度的增加成正比。八
十一、宽度大小的决定因素:取决于感光材料本身:卤化银颗粒细小而均匀的感光材料,感光度低,反差系数较大,而宽容度就小。
八
十二、解像力:也称分辨本领、鉴别率。是指感光材料对被摄景物细微特征的表现能力,常以每毫米宽度内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平行线条的数目来表示。感光度低的感光材料,解像力一般较高。八
十三、灰雾度:简称灰雾,是指未经曝光的感光材料直接经过显影后所产生的银影密度。灰雾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影像的质量。而任何感光材料都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灰雾度。
八
十四、影响灰雾度的因素:
1、感光乳剂的特性,感光度越高,越易产生灰雾;
2、显影条件,包括显影液的种类、显影时间和显影温度;
3、使用条件,包括胶卷暗盒、相机暗盒及暗房的密封性,避免强光照射灯;
4、保存条件,包括时间和温度,感光材料应 低温密闭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八
十五、感色性:是指感光材料对不同波长色光的敏感程度。黑白感光材料按感色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全色片、分色片和盲色片三类。
八
十六、颗粒性:颗粒性事人眼对银影不均匀性的一种感觉。八
十七、颗粒度:是对颗粒直径的平均尺寸和颗粒分布状态的客观量度。目前普遍采用均方根颗粒度(即RMS颗粒度)来计量感光片的颗粒性。八
十八、存储卡性能:包括存储速度和存储能力。八
十九、磁带性能:包括物理特性、磁特性和电特性等。
九
十、物理特性:主要包括磁带宽度、厚度、屈服强度、抗断裂强度、拉长强度以及表面固有电阻等方面。
九
十一、磁特性:其高低取决于磁性层的性能,它决定了磁带的质量。一般以矫顽力、剩磁以及矩形比来表示。
九
十二、电特性:包括灵敏度、信噪比、频率特性、最佳纪录电流、信号失落、复印效应、消磁效应等方面,决定了磁带纪录信号能力的高低。
九
十三、灵敏度:在一定条件下,磁带的重放输出电平大小与输入信号之比。提高灵敏度的方法是使磁带表面光滑和提高磁性层的剩磁。
九
十四、信噪比:是指重放信号强度与叠加噪声之比。产生噪声的原因有:磁性层中磁粉颗粒不均匀或分布不均匀;磁带表面不光滑或产生形变;录像机带速不均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