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文学艺术大事记》编撰始末范文
在内蒙古文联成立60周年来临之际,回首《内蒙古文学艺术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编撰的艰辛与无奈,感慨万分。它依然是至今内蒙古文艺界唯一的一部年代久远、门类繁多、史料翔实,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内蒙古自治区文艺界工具书。这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凝聚了诸多老文艺工作者、各文艺协会负责人以及几名工作人员的艰辛与操劳。还有许多拘于当时历史与情状留下许多遗憾。鉴于此,我作为这部书的实际负责人,在自治区文联成立60周年之际,把《大事记》编撰的过程记录下来,以慰藉为编撰此书和提供资料的文艺家们和几位工作人员。
上个世纪1989年的七八月,时任内蒙古艺术档案馆负责人的巴音孟和同志找到我,说他们曾想编撰一部内蒙古文艺大事记,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在开过两次征求意见会议后,好多当事人、特别是文艺界的老同志,意见较多,有的史实出入很大,当时,所有文艺界的文艺家还沉浸在刚刚度过的内蒙古成立40周年庆典的喜庆气氛中,也因此对编撰这样一部反映内蒙古文艺工作者的成长及对自治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总结和整理的资料,给予热心地鼓励和期待。为了使史料更加准确,又鉴于当时的亲历者现都在文联和所属各协会任职的实际,他希望这件事由自治区文联牵头,再加上老文艺工作者较多的内蒙古歌舞团,三家联合把这件好事办好。
我听了后,觉得这类事因诸多因素难度很大,但文联责无旁贷。1988年底的内蒙古的后续补充的手写稿和报剪整理成传阅稿和送审稿,这需要人力、经费和时间。但为了这本专业性、资料性和史实性极强的《大事记》能为内蒙古的文艺界提供一份翔实的历史资料,需认真、负责,我们便聘请了各文艺门类的审稿人为编委,请他们把关。他们是:
扎拉嘎胡(文学)、思沁(美术)、娅茹(戏剧)、那穆吉勒(摄影)、斯琴塔日哈(舞蹈)、莫尔吉胡(音乐)、胡尔查(民间文学)、阿都沁夫(电影)、李德隆(电视)、玛希毕力格(曲艺)、马学武(杂技)、康庄(书法)、郝建军(部队)。并额尔敦扎布(资料)、张明照(统稿)。为使资料印制清晰,便于老同志审阅,我们找了几天,才找到广播电视厅机关印刷厂,两个月才打出铅印的第三稿。
为了使《大事记》更具有权威性,我们请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乌云其木格和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赵志宏担任主编,经过几次联系,最终还是由赵志宏担任主编。
1993年4月1日上午,我们召集了由各艺术门类审稿人参加的编委会成员,集体讨论、审定这部自治区成立以来的文艺界第一部资料书。大家在充分肯定这部较高社会价值图书的同时,对参加编撰的几位工作人员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并根据当时的形势和认识,提出对文艺整风、“文化大革命”期间涉及很多领导和文艺家的条目需要斟酌,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但,有的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原文照录。会后,我和文化厅焦雪岱厅长、宣传部文艺处斯琴处长和广电厅文艺总监李德隆等将大家提到的部分条目认真整理出11条,并提出我们改写或删掉的意见报赵志宏主编。
1993年4月19日,赵志宏副主席在我们的报告上批示:“历史上的事还是正面写好,宜粗不宜细,我原则同意这样改,但改动的条目文字可再斟酌一下。”这样,《大事记》的文字稿基本脱稿并付梓印刷。
1996年3月31日,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宝音德力格尔在额老给其的信上批示:“焦厅长:70多岁的老人做了这么多工作也不容易,两年多三五千元的劳务费什么的也不算太多,请与有关人事商量帮助解决。给本人回个信,以示安慰。”焦厅长把主席批示转给我,真让我百感交集,哭笑不得。我只好给额老写了一封信,说明了卖书的情况。后来,额老还给我来信,感谢我是在他百般无奈的情况下给他回信的第一个人。
直到1997年夏天,我和哈达奇?刚商量,将卖书的钱补交印刷费外,给额老汇去500元。加上以前寄给额老的30本样书,这就是额老三年的辛苦费。
从那以后,额老再也没有来信。近20年过去了,现在的境况早已今非昔比了。每当我从琳琅的书架上把《内蒙古文学艺术大事记》抽出来翻阅,看到她“褴褛”的模样,一种无奈、无助和些许慰藉的心绪隐隐地袭来。
第二篇:大事记的写作现状及编撰原则
时下,大事记的写作正趋于普及,百年大事记、十年大事记、发展大事记、工作大事记俯拾即是。大事记的广泛普及得益于这种公务文书,既具有史料价值,可以录以备查;又便于阅读,易于掌握。本文在归纳分析大事记写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事记编撰的三原则,以便完善大事记的写作理论,也为文秘人员编撰大事记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大事记写作现状堪忧大事记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一)“大事不大”与“大事过大”单从字面上看,大事记记载的是大事,是自己单位重要工作、重要活动、重要事件的实录。而翻阅各种大事记编本,却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编本大事固然不少,小事也充斥其间,“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随意用,大小不分,事无巨细,统统收拢,有“注水”版本之嫌;有些编本选题本身就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少大事可记,只是为了编书之利,便硬性拔高,小事吹成大事,大事吹成特大事,层层拔高,终于,“猪鼻子插葱装成‘大’象”。于是乎,一些大事记编本少则十余万字,多则几十万字,好像皇皇巨著;有些大事记编本超越题目所限范围,一味引述历史上重大政治事件,或重要的政策决议,“拉大旗做虎皮”,这样的“大”也的确大,但就具体单位而言,这样的大即是“无”,大而无当。以上所提及的编本有大事记之名,却无大事记之实?选
(二)“议论过滥”与“溢美饰非”从时限看,大事记可分为历时性大事记和现时性大事记两种。历时性大事记是对已经过去的事件、活动进行选录,现时性大事记是现在进行时态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直录。因年代较远,历时性大事记中的事件多有定论,为微观分析和宏观把握提供了条件,准确评价大事的效果及意义已经成为了可能,所以,有的百年大事记或者发展史大事记中的些许评论,的确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能给所述大事以较为准确的定位,为读者勾勒了清晰的发展轮廓。但即使这样,大事记也不宜过多使用议论。而现时性大事记多为当时情况的直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就在当前,大事与我们有着零距离的密切,准确定位的条件显然不完全具备。有的正式出版的大事记编本或是单位内部自编的大事记本,存在议论过滥的现象,一些地方使用“具有……意见”、“为……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等等,把话都说绝了,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势,不知后人将如何工作,不知后续作者如何动笔。议论过滥只是外在现象,而更主要的瑕疵是有些编本涵盖不足及存在污点,夸大优势和特长,甚至记载大事走形变样,其深层的原因在于一种好大喜功意识,在如此的环境里所产生的大事记,其真实性是大打折扣的,溢美之辞、饰非之处显然不可避免。这样的大事记,有大事记之形,却无大事记之真?选
(三)行文松弛,用语欠当大事是历史流程中的经典,大事记是历史长河中浪花的汇集,当扼其要而详叙之,所
以其行文务求紧凑,用笔务求老到,遣词务求精当。这就要求我们的文秘人员有深厚的文字功力,用精当、简炼、紧凑的文笔去概括经典,留下大事的真实与准确。大事记以一个个独立的事为单元,每个单元即每件事都以叙述为表达方式,事与事相连而构成事的集合,去说明这部大事记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大事记的整体是说明,细部是叙述。而我们的一些大事记编撰者对这一点了解不够,必然会出现行文松弛,句子前后缺乏勾连,逻辑推理不当的现象;有些大事记笔力不足,表述空泛,表现为:词语混淆,如在“执行、施行、试行”,“制定、制订”,“考察、视察”,“审议、审定”等词的使用上辨别不清;不熟悉业务,专业词语使用生硬,等等。
二、大事记编撰的原则大事记的编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多由本单位的办公室负责。办公室是综合办事机构,处在承上启下、联结左右的枢纽地位,有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单位业务情况、全方位掌握单位各种动态之便利。办公室文秘人员多承担大事记的编写工作。在具体撰写过程中,文秘人员要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大事记自身的价值,真正发挥好大事记的作用。
(一)记大弃小,宁缺勿滥选材是大事记编撰的第一环节,务求在“大”字上做文章,围绕“大”字进行筛选,摒弃那些非典型的事件,防止以小充大,杜绝借大(与大事记性质较疏远的历史政治事件)充大的做法。为此,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入选标准,为筛选大事提供权衡的依据是非常必要的。许多单位有类似的做法,效果比较好。内部的筛选以单位改革和发展为中心,从4个方面考虑:(1)单位重要的决策、规划、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2)单位重要的机构调整,人员任免、调动、奖励以及处分;(3)单位重要的会议: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各种联席会议、各种表彰性会议、各种总结性会议、各种大型业务会议以及新闻发布会议,等等;(4)影响单位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单位的外部环境很重要,对单位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力。大事筛选的触觉要延伸出去,做到内外兼顾,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具体也从4个方面考虑:(1)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指示和决议;(2)驻地政府、街道的决定和政策;(3)领导视察,以及做出的重大部署和指示;(4)与外单位发生的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尽管入选标准使大事记的编撰有了权衡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发挥文秘人员的主观作用。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具有超前的意识,站在时代和未来的高度审视问题,分析问题,科学合理地揭示和把握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真正“大事”记下来;要求我们的文秘人员果断干练,如遇到可入可不入的事件,要坚决摒弃,宁缺勿滥,以保证大事记名副其实。
(二)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史,“记事者也”。在我国古代凡记事文字都称“史”,记录下来的材料就是“史料”。我们的大事记,就是本单位的历史汇编,具有史料的价值,文秘人员就是这本历史的编著者。那么,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当然是大事记编撰者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一是要有史学家正直的品德和操守。只记不议,不作任何主观评议,不流露任何褒贬之情感色彩;不惟上,只惟真,一是一,二是二,决不只报喜不报忧;不饰非,不掩过,不滥用夸张和溢美之辞。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这种态度是与公务文书鲜明的政治性和较强的政策性一致的,在编写过程中要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主观主义,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决不任意夸大和缩小,努力做到客观和公正。三是要有发展的眼光。也就是说,要把事件放在发展的过程中去研究,在事情的认识和判断上,要有理性的思考,要从个体事件中看到事情的发展规律,要抓住改革与发展这条主线,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通古今之变”。
(三)表述准确,文字精当从写作角度来看,大事记整体是一部“史”,而这部“史”又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事组成,说明和叙述是其表达方式。写作的特殊规定,使大事记既要体现“史”表述上的准确,又要体现事情叙写上的精当。1.五个要素齐全,重点内容突出记事的五个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五个要素要齐全,过程和结果要详细突出。2.语言精炼,结构紧凑单篇大事记篇幅不宜过长,要扼其要而记之,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力求语言精炼、层次清晰。3.文字准确,表述得当大事记是重要事情的文字实录,实录就是事实的复制。那么,所用文字必须准确地表述出事情的原貌,所选用的语气必须与事情本身和整体行文一致,做到得当得体。
第三篇: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始末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始末
【原创组图】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始末
2011-06-07 18:08:13| 分类: 【军史研究】 备注:因为受到“平必”的原因,地名使用了汉语拼音,给网友带来的不便,深感抱歉。
美丽的xi林guo勒大草原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并非始于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6年2月,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内蒙古党委决定,由内蒙古军区(当时为大军区)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军区成立了以副司令员刘华香为首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筹建工作。同时北京军区在山西省雁北地区组建了华北农垦兵团。同年9月,内蒙古又设立了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第四师筹建处,下辖两个团。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5月26日,中央军委将内蒙古军区降为省级军区。隶属北京军区领导。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组建了区直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安置下放干部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同时北京军区、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山西省革委会决定,撤销华北农垦兵团,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成立了由滕海清、吴先恩、权星垣、刘华香、倪子文、刘大礼、李惠民、雷代夫、刘延博、马亚夫、郭贤组成的兵团筹建领导小组。由原华北农垦兵团政委倪子文主持筹建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1969年1月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示:经毛主席批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列入北京军区序列。北京军区任命63军副军长何凤山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刘义荣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北京军区从下属各部队抽调3 266名现役干部到兵团任职。他们中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战争的军人。
196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这是一支以知识青年为主,包括现役军人、复员军人、地方干部、农牧场职工等群体组成的不戴军徽(领章、帽徽)的准部队。兵团接收城镇知识青年的条件是: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作风正派,家庭和本人历史清楚的工人、贫下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子女,也象征性地接收少数“可教育好子女”。
兵团的番号和正规部队一样对外保密,统一称部队。在师的序号前加上“五七”二字(寓意为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团的番号则于124相加(寓意为兵团成立日期),成为信箱号。如二师十四团的通信地址是“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五七二部队138信箱X连”.。1973年12月,兵团司令部发出通知,从1974年1 月1日起停止使用信箱编号,通信地址一律改为书写兵团各部真实番号和单位名称。
原计划组建为6个师,每个师辖10个团,每个团辖10个连队。一、二、三师设在内蒙古的西部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四、五、六师设在与外蒙古接壤的xi盟。1969年组建起4个师,即一、二、三、六师,下设24个团、246个连队,干部战士共62278人,其中知青49452人(自治区外39362人,区内10090人,出身好的占85%,女知青占53%)、现役军人3266人、复员军人5354人、地方干部1567人、下放干部535人、农牧场职工5103人,大中专毕业生772人。
1970年,四、五师正式组建。至此,全兵团完成了组建6个师的建制,形成30个团、306个连队的规模。是年,接收城市知青26507人,其中区外21371人,区内5136人。
由于xi盟草原不适于发展农业,增加牲畜又超载,1972年11月,四师迁至伊克昭盟海勃湾市(今乌海市),形成“东二师、西四师”的格局。兵团实行完全军事化管理,军事训练和战备兵团组建初期以连队为单位出早操,白天劳动,晚上站岗放哨,每周夜间举行一次紧急集合,冬季进行长途野营拉练。当时兵团流行的口号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苦练一双铁脚板”、“兵团战士意志坚,三九寒天只等闲,为了埋葬帝修反,甘洒热血永向前”。
兵团战士担负着屯垦戍边的艰巨任务,但待遇是相当低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兵团战士实行供给制,每人发给安置费平均400元、个人津贴第一、二、三年津贴费每人每月分别为5、6、7元,(均比现役战士少1元),伙食费每人每月13.5元,由连队统一掌握。配发绿军装、被褥以及基本生活用品。每人每月供应粮食45斤、食油4两。很多连队建在荒无人烟、交通不便的地区,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各团只有放映队巡回到连队放映电影。
1969年初,中苏、中蒙关系出现紧张态势。8月23日,兵团开始进行战备教育,转入备战体制。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运输车辆,在成立初期使用的是北京军区“甲”字头军车牌号:“甲59”,如“甲591”为兵团一师。1972年改挂内蒙古地方“03”车牌,为了区别于其他地方车辆,在车门处喷有白圈“建”字标志。兵团还发行自己的报纸《兵团战友报》。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基本是白手起家的。兵团组建初期,各团战士自己动手进行脱土坯、烧砖、架电线、修路搞基本建设、修建营房。当年完成第一期土建工程,为行政、生活、文教卫生事业建成大量用房、交通和通讯设施。交付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积达28.26万平方米,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还进行了工业、农业、牧业、林业、水利等大规模基本建设。5年国家基建投资共计41625万元。
1969年兵团只有5个小工厂,年产值533万元,上缴利润113.58万元。到1975年,工业基本投资达13230万元,建成和接收大小工矿企业41个,有团级厂3个,营级厂1个。各师有被服厂、拖修厂、粮油加工厂、食品加工厂。
1970年,兵团司令部将原驻ba盟乌拉特前旗农场的二师十三团改建为工业团,接收了包头新生阀门厂、新生砂石厂、农药厂,新建了无线电厂、造纸厂,生产农药、化肥、拖车、阀门、农机配件、混纺布、棉纱、平板玻璃、煤、电、半导体元件等30多种工业品。6年产值达3100多万元,盈利1132万元,供销企业盈利244万元。
1969年7月,兵团直属团级企业化纤厂列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纺织车间和化纤车间分别建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台什村原内蒙古农业学校和西郊孔家营村。兵团战士参加了工厂基建和车间建设,到外地培训后的387名女知青战士成为技术骨干,第二年正式投产,5年为国家生产了大批紧缺的化纤混纺布,填补了自治区化学纤维纺织品的空白。
兵团组建初有22个农业团,共5.1万人。在“农业学大寨”和“以粮为纲”口号下,兵团战士改造沙漠,治理盐碱,开荒造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荒136万亩,建成基本农田3.34万亩,植树造林6.96万亩。1975年,耕地面积由64万亩扩大到147万亩,灌溉面积由31万亩增加到49万亩。第一年生产粮食200万公斤,平均亩产31.25公斤。6年来,农业团生产粮食16787万公斤,上缴国家肉类706万公斤。xilinguole草原的牧业团,在当地蒙gu族牧民的指导下,战士们学会了放牧、接羔、挤奶、剪羊毛等技能,1974年牲畜总头数达到108.79万头(只),年平均增长22.4%,纯增4.6%,为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各农牧业团还种蔬菜、养猪,解决副食品自给问题。但是由于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粮食始终没有实现自给。
1974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二师十九团发生了闻名全国的“王亚卓(王文尧、恩亚立、邢卓三位知青的合称)政治冤案”。在“四人帮”的操纵下,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黄帅在日记中,大批“师道尊严”。三个人以“王亚卓”的笔名给黄帅写信,进行批评和批判。“四人帮”上纲上线,罗织罪名,“王亚卓”受到处分。
1972年5月5日,xi林guo勒盟wu珠mu沁草原刮起了大风,兵团五师四十三团二连一名战士将做过饭的热灰倒在草地上,引起草原大火。该团四连干部战士紧急集合奔赴火场救火。由于指挥不当,迎着火势扑打,很快被闷进火海,造成69名战士牺牲,100多名战士烧伤,有的战士终身致残。火灾发生后,兵团政委倪子文等当天赶赴现场,进行善后工作。第二天,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军区司令员尤太忠赶到灾情现场,听取汇报,用直升机迅速将伤员送往呼和浩特市各大医院救治。兵团政治部批准授予69名知青战士烈士称号,并为杜恒昌、胡国利、吴炳义、王占祥4位烈士追记一等功。
1975年4月20日,自治区革委会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请示》,6月24日得到批准后,撤销了兵团、师两级机构。农牧业生产团改为县团级国营农牧场,划归盟市领导,个别的下放旗县领导。兵团的34个厂矿企业,规模较大的移交盟市工交、建委、国防工办系统,其他企业划归自治区、盟市农管局和农牧场。兵团战士升学、参军、招工和口粮标准、公费医疗、探亲、病退、困退等政策一律不变。
从此,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九万名兵团干部战士以及他们血汗铸就的业绩淡出了无痕的岁月。
兵团战士曾经的疆场 如今依然美丽
当年去兵团第五师43团的路今天静静地消失在远方
1972年扑火牺牲的兵团69名烈士纪念碑
微风绿草中无语的永恒
流逝的岁月里迎来又一天的黎明
记着:一颗陨落的星(蒙语中敖敦是星星的意思)
当年牺牲的兵团战士的宿舍
当年的兵团连队的卫生所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兵团战士以及知识青年30年后重访xilinguole草原留下了永恒的情怀
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人口变动情况:
1971年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为144600人,其中现役军人5600人,兵团战士101000人(包括75000名战士),家属为38000人。
1975年内蒙七万兵团战士转交地方:
一师,共接收19540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6383人,其中病退938人,困退1362人,上大学1088人,参军91人,招工217人,调出2687人,死亡42人,其他原因减员48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626人,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12441人。
二师,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27054人,其中参加兵团3年以上的为26184人,3年以下的有870人,1255名长期逾假不归。
三师,共接收19325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3272人,其中病退873人,困退966人,上大学813人,参军110人,招工510人;死亡29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699人,至l 975年8月,实有人数为15325人。
四师,共接收8491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1815人,其中病退142人,困退284人,上大学436人,参军38人,招工46人,调出869人;死亡35人,逮捕1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242人,至l975年5月,实有人数为6620人。
五师,共接收11046人,七年内离开的共计2679人,其中病退173人,困退722人、上大学667人,参军73人,招工177人,调出的7人;死亡92人,判刑10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99人,至1975年5月,实有人数为8166人。
六师,共接收7906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2566人,其中病退845人,困退826人,上大学572人,参军37人,招工32人,调出254人,死亡11人,提干14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46人,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5269人。
备注:因为受到“平必”的原因,地名使用了汉语拼音,给网友带来的不便,深感抱歉。
第四篇:内蒙古科左中旗文学艺术创编室2011年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已撷硕果酬盛世 更待群芳竞枝妍
——科尔沁左翼中旗创编室工作专题片
哈斯 李黎明 撰稿
2011年10月,正是深秋时节,天气渐凉。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把文化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像一股暖流拂过科尔沁草原,送来温暖,驱散将至的寒意。2012年是寓意腾飞的龙年,趁着早春万物蓄势待发之际,科左中旗文学艺术创编室完成了对过去成绩的总结评定,也作好了新年、新形势下新的工作安排。
回顾过去的几年里,创编室在旗委、旗政府和文化广播电视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文化事业发展中心,贴近生活,服务群众,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走科尔沁民族文艺创作振兴之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为弘扬科尔沁民族文化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尤为突出的成绩。
一、植根左中民族文化土壤 培育文学艺术创作力量
辽阔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钟灵毓秀之地,也是北方蒙古族文化发源成长的摇篮。这里曾先后诞生过无数名扬中外的革命者、政治家、军事家和艺术大师,他们是历史的骄傲,也为科左中旗增添了夺目的光彩。正因为有了这样深厚的人文底蕴,科左中旗积极打造文化大旗,致力发展以音乐、版画和文学为主的民族文化事业,深深地扎根在达尔罕沃土,不断把一批批散发着草原泥土气息的艺术作品推向全国,因此,继承和发扬好左中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从艺术创作方面实现全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成为创编室肩负的重任。
自2008年文广局对创编室领导班子进行重新组建后,全体同志团结
一心,树立“我为左中争光彩”的大局意识,努力克服人才短缺、办公条件落后、创作力量不足等各种困难,抓住机遇,脚踏实地寻求展现科尔沁地域艺术特点的途径。为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艰巨任务,创编室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汇集社会中文学、美术、音乐等各类艺术创作力量共同努力,在不断壮大队伍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艺术精品。
二、开创文艺创作新局面 推出艺术精品走向繁荣
近年来,按照“高举旗臶、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文化工作的总要求,创编室着力于促进艺术创作繁荣和加强文学艺术创作队伍建设,按照旗委确定的目标,着力打造文化艺术品牌,不断提高左中文化品位和影响力,以实际行动为全旗文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音乐方面:2009年,创编室主任哈斯应邀出席了全区音乐创作研讨会和北京清华大学紫荆女性俱乐部主办的首届“紫荆女性发展论坛”;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歌曲作品十余首,歌曲《中国,在和谐的春天里》荣获“2009中国杯共和国六十周年优秀词曲、歌手、乐手展示大赛”作曲银奖;还参加了中国音乐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三届“成才之路——全国音乐创作研习班”,作品《让绿色铺满祖国大地》荣获三等奖;歌曲《魅力大庆》在大众音乐协会举办的“感动中国——2009年全国第三届创作歌曲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歌曲《家乡的小河》、《平安草原》被收入“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教育部和财政部)建设项目”《新世纪民族音乐创新教育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考级教材》;2010年3月,哈斯出版发行了《天涯芳草》和《金杯美酒》两部既有鲜明时代气息又具民族特色的原创歌曲集。并于3月30日,在通辽市博物馆举行了两部歌集的首发仪式,旗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长春出席并讲话,通辽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旗文化广播电视局、旗文联以及通辽市文学艺术界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首发仪式,并对哈斯的作品进行了研讨与评价:认为这
两本原创歌曲集的出版,一是添补了左中音乐创作的历史空白,二是对进一步挖掘科左中旗文化资源,传承孝庄故里美誉,为把左中文化“挖掘出来,提升上来,传承下来、普及开来”,和宣传推介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作品的影响,2010年4月,哈斯赴京参加了首届“民族之声”全国声乐(词曲)器乐作品征集和歌手、乐手选拔大赛,并在大会上代表全国参赛选手们发言,歌曲《这片草原》荣获金奖。同年,哈斯荣获自治区“草原儿女”典型称号,先进事迹在内蒙古自治区电台、电视台、市电台、电视台和《内蒙古日报》、《通辽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为进一步提高全旗文艺创作水平,推动文艺作品创作新高潮,2010年7月14日,在嘉禾宾馆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文艺创作班暨采风活动,曾以《红星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作品家喻户晓的著名词作家邬大为和著名作曲家珊卡两位大师应邀前来讲学指导。此外,刘长江、巴拉丹、呼和、谢鹏飞等区、市级文艺曲艺界知名人士应邀参加本次创作交流,加上旗内选荐的词曲作者共20多人参加学习培训,荟萃了地方音乐创作的烁烁精英。这次活动因为品位和水准之高,而成为左中和通辽市文艺界文化活动的一次盛会。《内蒙古风采》、《东方飞歌》等期刊杂志在积极宣传报道这次活动盛况的同时,刊载了培训中创作的全部词、曲作品,更进一步提高和扩大了左中文艺创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1年7月,创作班的作品演唱会乘势举办,多家媒体进行了采录报道。这次文艺创作班暨采风活动,是在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深入实践“三贴近”先进文化思想,积极推进左中文化大旗建设的新形势下举办的,是一次集思广益、开阔视野的学习,是一次互相交流、启发提高的学习,是一次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学习,特别是为本旗的创作队伍确立了目标和方向,激发了创作潜能,音乐创作人才和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满了勃勃生机。
为配合全旗各项迎庆活动,创编室还积极参与了诸多单位迎庆文艺节目的编排辅导工作,并为旗乌兰牧骑创作了多篇题不同主题的歌曲和舞蹈音乐,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在国家级音乐刊物《歌曲》与《草原歌声》、《词坛》发表十余首词曲作品,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的《东方飞歌》DVD专辑里收入11首歌曲。
美术方面:2009--2011年,创编室每年举办一次全旗版画创作培训班。在2009年的第一次培训时,精心挑选了历届获奖的近30件版画、音乐、文学文艺艺术作品,代表文化系统参加了全旗迎庆建国60周年大型广场成果展,向社会展示了左中文化艺术界取得的丰硕成果。由旗委宣传部、文化广播电视局等单位主办,创编室承办的全旗首届“梅林杯”书画展,是科左中旗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强,范围最广,作品质量最高的一届美术盛会。其中的赵卫国创作的版画《**故里达尔罕》、李华创作的《祝福》等15件作品分别参加了全国和自治区美展,田宏图的版画《追赶春天的人们》荣获美展一等奖。
2010年5月25日,创编室经过积极筹备,在旗蒙古族实验学校成立了版画创作培训基地,副旗长谭凤霞同志参加启动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这个基地建设的目的:一是借助美术课堂讲解版画的意义、作用和打造文化艺术品牌的重要性;二是用我们曾经辉煌的版画成绩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爱好与兴趣,通过名家的言传身教,培植版画创作的新生力量;三是利用学校课余时间,进行版画操作实际教学,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们较快熟悉和掌握版画知识和创作技巧,同时也探索出一条左中版画新的发展之路。同年6月6日,创编室还举办了一次全旗美术创作班,80天的时间里,学员们创作出以版画为主的美术作品130幅,并为第二届“梅林杯”书画展提供了优秀的参展作品。
2010年9月6日,首届达尔罕艺术节暨纪念孙良诞辰100周年文化活动
在孝庄广场隆重开幕,由创编室承办的第二届“梅林杯”书画展也同时开展,共展出国画17件,学生版画30件,蒙汉文书法35件,雕塑4件,版画32件,油画3件。为期14天的展览,参观者达四千人次。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又举办了版画创作基地成立一周年版画作品展。
文学方面:文学组创作员吉日木吐以一万多首诗歌作品荣获2009“中国世纪新闻人物”杰出作家奖;张利创作的小说《今夜星光灿烂》荣获通辽市科技局征文大赛三等奖;韩志华的歌词作品《渭南国税之歌》荣获陕西省渭南市国税局征歌大赛特等奖;田牧林的小说《敖包相会》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李黎明的文学报道《科尔沁草原一次高品位的艺术盛会——科左中旗2010年文艺创作培训暨采风活动记》相继被《内蒙古风采》、《东方飞歌》等期刊杂志以整版刊载,向全国文艺界展示了科左中旗在实施文化大旗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2011年岁末,科左中旗为庆祝获得“潮尔艺术之乡”而筹备举办首届“色拉西杯”潮尔演奏大赛,李黎明为开幕式编写的剧本《科尔沁潮尔千年》得到了自治区文化厅领导的认可。这也拓宽了创编室在文学创作新领域的尝试和发展。在2012年1月11日大赛的开幕式上,原剧的部分章段被乌兰牧骑演员们搬上了表演舞台。
2011年8月,创编室全体人员到白音塔拉农场进行了一次艺术采风活动。先后观赏了枫树坡,拜访了千年古榆,在荷花湖上采莲荡舟,在万亩稻浪中徜徉,领略塞北江南秀美景色和人文风情的同时,大家被科左中旗的丰富资源条件和自然风光所感染,激发了创作热情和灵感,开阔了视野,更进一步丰富了创作的内涵。
短短的时间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旗委旗政府和文广局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也体现了创编室全体同志目标明确、踏实工作,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作潜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文学艺术事业之中,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如音乐创作采风活动和版画基地的建立等工作,都表明了全体同志把自己臵身于左中大发展、大跨越的大环境中,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为左中文化事业发展做着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对繁荣我旗文艺创作、打造科左中旗文化艺术品牌、提高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12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抓住春天的大好时机,科左中旗创编室已经谋划出了新的工作目标:一是创办定期的全旗文学艺术刊物。二是举办包括文学创、美术、音乐、摄影、书法等各类艺术创作培训和采风活动。三是编辑出版一册《达尔罕版画集》。四是出版一部百首蒙语版歌曲集《草原的问候》。五是制作两辑DVD音像制品,一个是原创儿童歌曲专集《托起明天的太阳》,一个是“达尔罕民歌”--新民歌专集《这片草原》。六是举办一次全旗少儿原创歌曲演唱大赛。
特别是创编室将在适当时机,在广东省肇庆市举办《来自嘎达梅林故乡的问候----中国〃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版画展”》,以期通过这一艺术交流为契机,把科尔沁具有北方地域特色的艺术文化与岭南文化进行融汇交流,探寻艺术发展新思路,也借此提高左中版画的知名度,扩大左中版画对外的影响力,推动左中版画事业的蓬勃发展。搭建这个平台,让达尔罕版画走遍全国,从而确立达尔罕版画的文化品牌,推动左中版画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南北版画基地“联姻”目标。
回首路途花满径,更喜来日果缀林。展望新的一年,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下,科尔沁左翼中旗创编室将抓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致力发展文化产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推动科左中旗民族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努力创作精品,弘扬主旋律,为实现“重塑左中形象,再展左中雄姿”的宏伟目标和全旗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