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汇报材料
书香洋溢校园,阅读点亮人生
——山河屯林业局中心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山河屯林业局中心小学成立于2013年,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建设别具特色,是一所标准现代化小学。立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建校伊始,学校领导便把建设书香校园当成重点工作来抓,提出了走以“艺体教育,国学教育,阅读教育”为特色的发展路线,努力实现“书香校园,人文课堂,涵养教师,儒雅学生”这一美好愿景。准确的定位、强力的保障、切实可行的操作,使中心小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内到外、由里及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书香校园建设已基本成型。现把具体做法,收到的效果和努力的方向汇报如下。
一、营造书香氛围
1、在学校大门上方的LED显示屏上,每天都会滚动显示来自老师和同学们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或阐述读书的方法,或劝诫读书的重要,或畅谈读书的美好体验。师生每天进出校园都会有意无意地看看今天说了些什么,并会念几遍或记一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是在师生心间埋下了一颗阅读的种子,启迪着智慧,润泽着心灵。
2、在大门的两侧立有两处石刻,一处上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处是学校的校训:立德树人,博学弘毅。两处石刻醒目而庄重,鞭策着全校师生要把读书阅读摆放在自己工作学习中的重要位置上。
3、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别具特色,整个二楼我们以“品味书香”为主题来展开。其中描绘了书籍的演变过程,展现了世界儿童名著中的耳熟能详人物的画像,讲述了匡衡、苏秦、高尔基等刻苦读书的励志故事,并把《弟子规》雕刻在大型木简上。在走廊的中心位置还设置了“书香阁”,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图书供同学们课间阅读。整个走廊无不弥漫着优秀的文化气息和浓浓的书卷味,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
4、号召各班重视黑板报的文化阵地建设,在每一期的黑板报中设立读书专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书籍,刊登学生的读书感想。这样学生有书可读,有平台可交流,更加推动其读书的热情。
5、发挥好校园广播站和校报的舆论宣传导向作用。每天定时播放读书心得、知识广角、美文欣赏等内容,每月刊出一期学生的习作汇集成的《雏鹰报》,让同学们在聆听中得到启发与感悟,在习作实践中体会读书的快乐。
二、保障激励措施
1、学校设有图书阅览室,现有书籍20000多册,学校人均约15本。书籍内容丰富多彩,囊括了文史、社会和自然科学等等多领域。图书阅览室有专职人员管理负责,全天候对师生开放,为广大师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为每个班级安装了统一的图书架,建立了班级图书角。采取让学生自带一些,班级购一些,学校图书室借一些的方法筹集图书,让图书更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加方便阅读,并鼓励学生借阅图书,认真读好书,爱护书。
3、做好师生杂志的订阅工作,并给予一定的金额补助。我校每年认真筛选报刊杂志,保证师生的阅读需要。2015年,我校教师订阅各类报刊杂志近30种,学生20种,极大丰富了师生的阅读空间。
4、为真正把读书活动落实到位,学校确定了专门的读书时间,把每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定为全校读书课,并让“晨诵--午读--暮省”成为师生的阅读常态。每个时间段均安排老师做指导,每天有值班领导督察各班读书情况并记录。
5、学生每周上一节读书指导课,由语文教师备好课后按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读书学习、摘抄记录、写心得感悟,课堂上以方法指导、习惯培养为主,教师一周一检查。4-6年级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
6、我校自行开发了校本教材《我爱国学》一至六册,并纳入常规课节,每周一次进行学习,在期末考试时进行检测。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也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了为人处世之道,更为他们打好了人生的底色。
7、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我校每学期会组织“读书之星”、“书香班级”及教师“读书人物”的评选活动。榜上有名者可获得相应的图书作为奖励,以此调动师生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三、开展丰富活动
1、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中华诗歌散文精品朗诵比赛,“读书改变了我”征文比赛,“享受读书之乐趣,品经典之茗香”演讲比赛,国旗下的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小报评比,“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读书的乐趣”电子小报展览,“捐赠一本书,感念母校情”捐书活动等等。一系列有关读书活动的贯穿使整个校园时时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氛围。
2、每月举行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进行师生同读一本书的读书交流活动。为了加强读书活动的实效性和教师的指导性,学校特别为每学年的同学们分别精选了八样图书,人手一本,实现了师生同读一本书的良好局面。
3、组织编辑班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社团活动,以写作促进阅读,形成读书、写作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让学生在团体中互相提高、促进,为他们的特长发挥搭建展示的舞台。
4、学校每年在4月份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举行一次读书节专场汇报会。汇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辩论会等等。一次汇报会的召开不仅是对本阶段读书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全体师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验与提升。
5、开展了“以书为友,与文明同行”的亲子阅读活动。我们通过家长会向全体家长发出了指导、督促孩子读书的倡议及提供适合阅读的课外书目指南,并向学生印发“课外阅读活动评比表”,通过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表格,让家长反馈与子女在家一起读书的情况。这种做法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溢满书香。
6、教师每月做好相关的读书摘录,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写一篇教育随笔。学校坚持将教师的读书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带着问题读书,把读书、思考、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品质。每位教师都通过读书感悟、教学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字里行间流露的不仅是对教育教学的感悟与求索,也显现了教师们执著昂扬的事业追求。
四、收到的效果
1、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让校园充满了书香气息。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的氛围初步形成。
2、读书活动与有害上网、看电视争夺了阵地。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牢牢吸引了孩子们,在家看电视、打游戏的学生人数正逐步减少。
3、师生通过阅读活动提升了认识水平,孕育了文化气质,校园里校园外学生时时刻刻能以文明小学生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通过亲子共读,让学校和家庭联系得更密切,也给家长和孩子搭建起了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全校师生提高了阅读与写作水平。多名学生的习作在《小雪花》杂志、黑龙江林业报上发表,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在林业局历年组织的“中华魂读书演讲比赛”中多名同学取得骄人成绩;多名学生被评为总局级读书状元;多位教师的文章在总局组织的各类征文活动中获奖且有的在《黑龙江教育》上发表;个别教师建立了个人博客,交流读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学校把教师们的文章打印装订成册完成了《杏坛集萃》《教海扬帆》两本随笔集。
五、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1、不足之处
教师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认识上仍有偏颇,导致班级书香氛围不浓,活动中存在应付现象;师生的阅读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养成,部分学生没养成在家读书习惯,且家里没有图书。
2、努力方向
1、加强课题组管理,把学校读书活动纳入课题研究项目,让教师们树立起○研究意识。
2、进一步深化 “书香班级”创建活动,调动班主任打造书香班级的积极○性,从读书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确定评价指标。
3、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4、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家校联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家长参与到读书 ○活动中来,进而在区域范围内掀起读书的热潮。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李克强总理则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学校作为传承文明,传递知识的场所,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将建设书香校园这项活动深入而长久地开展下去,其意义与影响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深知,是读书滋润了我校师生的底气,是读书给予了我们灵气,是读书让我们得到了提升,让书香飘满校园,让阅读为师生点亮前行的道路,这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勇攀高峰!
第二篇:读书汇报材料
读书汇报材料 宋秀文
写作教学进行时的教学主张,分别为“为儿童而教”的教学原点;时时的“教学存在”;“写作与修改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变化中合”的教学要义;“教学与童年并轨”的教学旨归与其他写作教学主张的最大区别是强调教师的“教”在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写作,儿童是主体,伴随着主体写作全过程,教师必须履行教的职责,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教”。“进行时”就是以教为轴心,关照儿童的写作运思,激活生活经验,调用阅读积累,产生表达欲望,组织同伴合作,直至言语表达顺利倾吐而出。“进行时”的教涉及到作前的准备,作后的修改与评价,强调的是写作过程中关注儿童言说的情态,营造乐于表达的氛围,更多给予鼓励,促进表达的灵感生发。“进行时”主张:儿童写作可教。“教”要存在于儿童写作的全过程。
1、合理定位教师角色,让教师为儿童写作护航。
传统写作教学中的教师,常以生冷的面孔出现在教学中。他们是命题的发布者,是写作过程的纪律监督员,是文章的终审裁判。这样的角色使得教师的存在无益于儿童写作,甚至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看到教师就想到作文,想到作文就感觉烦人。教师和写作一起带给儿童负面的情绪影响。如果将写作比作一次心灵航行的话。心中所思就是船长,手中之笔就是船桨,整个写作过程就是美妙的航程。教师则是写作之旅的护航者,确保航程顺利,平安,快乐,不断到达新的彼岸。“进行时”中的教师是写作课程的设计者。作为设计者,要有宏观的课程设计理念,立足于儿童写作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设定教学序列,促成教学阶段目标达成。同时也要精工于微观,设计好每一节写作课,确保儿童喜欢,能接受,主动参与,力求言语表达的训练扎实到位,写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进行时对教师提出了不拘泥于现成教材,结合受教儿童特色,自主开发写作课程,设计教材的要求。既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也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角色的更换督促着教师不断学习,直至胜任课程研发设计,成为真正的科研型教师。
教师是过程陪伴者。这是进行时教学中教师最为突出的角色,陪伴儿童写作全程,从构思,到讨论,行文,修改,教师出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给儿童心灵慰藉,起到随时备咨询的作用。进行时的教要发挥教的巨大作用,关键也在于一个“变”字。变化一:变身份,由独到众,变教师“一人教”为儿童“众人教”。进行时教学过程中的教是开放性的,不仅是教师个人传授知识,儿童之间的互动言说,片段写作观摩等,都可以成为同伴写作的信息源,都是一种有效的教。其实,儿童的写作经验对于同伴来说特别受用。这是经过儿童实践检验,用儿童特有的言语处理后传递的,具有“一听就会,一会就能吸收,一吸收就能转化”的神奇效果。当儿童进行“兵教兵”的尝试时,教师的身份就是倾听者,参与者。如在《故事的关联》一课中,教师设计了“通过想象,描摹一个主人形象”的片段练习。这个虚拟的人究竟该怎么写,教师故意不教,让儿童先尝试写后,选择部分,就以自己创作的片段为范文来教大家:说说如何创造出这样一个形象,如何让形象更加丰满,如何与众不同等。大家七嘴八舌,远远胜过教师一个人的讲授,胜过单调的“写人方法”传授。“兵教兵”式的教学实现了高效:全体都会,全面进步。课堂,也因为这样的教成为了一个辩论场,信息交换场,火热的学习场,练习场。变化二:变方式,由分到合,变“教”“练”分离为“教”“练”融合。传统的写作教学,“教”与“练”二者是分离的。以记叙文教学为例,教师常讲授“记叙文六要素”等写作技法,之后由儿童完成一篇记叙文。看似“教”与“练”有关联,其实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儿童写起来也仅是再次我行我素地“炒冷饭”。没有人会主动用上这些大而泛之的写作“规章制度”。而进行时的“教”与“练”是紧密融合的,教得小而精,教后就练,练后就评,评后就改,改后再议,议即是分享,也是一种相互间的教。前后构成良性循环,“教”和“练”不脱节,不隔离,“教”和“练”的融合带来即时性,互动性,有效性的效果。例如《写作文,要合理》一案中,整体设计是“孙悟空开水果店,需要招聘员工,不少西游旧友前来应聘”的情境。教学目标设定为“在写作的构思与行文时注重合理性”。课堂片段练习设计了“聘用谁才合理”“猪八戒适合哪个岗位更合理”“不该录用谁才合理”“留下一个作为机动人员是否合理”等环节,让儿童在每一个练习中切实处理构思,行文的合理性问题,体会着合理的重要性,有效教学在融合中实现。
变化三:变过程,化整为零,变“教一时”为“教全程”。写作过程一般包括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起草,修改,定稿。传统的教学会集中在写前进行,也有在写后以评讲的方式进行。这些都是一时性,集中型的“教”。进行时教学为了实现高频练习的强化作用,将完整的篇章写作化为片段练习,课堂上只写重点,难点,有代表性的片段。设计上简化了审题,选材,起草,定稿这些过程,强化了构思,立意,修改这三个核心过程,删繁就简,避轻就重,实现短、频、快的高效练习。教也应重难点而变成了写作全程的辅助。如:创设并营造良好的写作语境;组织游戏活动燃起写作热情;在口语交际等写前预热环节中规范言语表达;在静默沉思时循循善诱或是耐心等待;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做点拨性示范引领„„整个过程实施不同方式,不同作用的教,让儿童写作有温馨,安全,自信的良好心理体验。
变化四:变观念,化零为整,变“零散教”为“序列教”。写作教学之所以不成体系,教学的序列没有建立是关键。不少教师设计教学也如婴儿抓周一般,抓到什么是什么。课上了不少,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次序,儿童自然不能通过教学建立完整的写作体系,“法到用时方恨少”到自由创作时依旧感到无法应对。也有不少专家主持的写作教改针对写作序列进行研究,如:张田若的“作文分布训练”;吴立岗的“作文素描训练”;景山学校的“先放后收”;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朱作仁的“小学作文程序训练”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训练体系被广泛接受并取得突出教学效果⑨”。进行时教学非常讲究有序列地教。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序列,结合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将教学序列设定为三个阶段:低年级写话做到“想得到,写下来”;中年级做到“想清楚,写下来”;高年级做到“想得好,写下来”。在每一个阶段则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按照儿童言语技能的渐进式发展,逐步推进。如低年级写话的“想得到,写下来”落实到每一节课又分为:想得周到,写得完整;想得多,写得多;想得多样,写得全面;想得仔细,写得详细;想得充分,写得规范。中年级的“想清楚,写下来”则在“清楚”和“具体”上逐层递进予以训练。这样的教,就化零为整,帮助儿童形成相对完整的言语表达体系。
进行时教学提倡的“教思维”,不会将思维的定义、概念、特征等陈述性知识传递给儿童,因为那是无效的。我们会通过组织短小,高频的片段写作,口语交际等表达实践,让儿童尽可能多地尝试,体验,在过程中发现某些方法比另一些方法更为快捷有效,用某些方法写成的文章更具可读性,感受到思维的快感。我们期待儿童经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在不断地重复印证后,能开始反思并试图构建属于自我的,个性化明显的,实用有效的写作运思体系。这也将成为其终身的财富。例如,在《我爱写童话》一案中。教师设计了“老虎大王写了不完整的通知,小动物们没有按通知来开会。虎王要吃小动物,小动物申辩”的教学情境。儿童扮演不同的动物进行申辩,他们的思维差异性大,有的三言两语说不清为什么不去开会;有的强词夺理,和老虎大王犯冲;有的一味求饶;有的则是有理有据,即指出通知中的缺漏,又说出自己开会时在做些什么。最后,这样的完整,周密的思维方式被大家采纳。通过集体的讨论,思考,每个儿童都写下论述严密的申辩词,虎王(教师扮演)只好放过小动物们(儿童扮演)。整节课,思维的严密性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锻炼。
进行时教学提倡的“教思维”,不会将思维的定义、概念、特征等陈述性知识传递给儿童,因为那是无效的。我们会通过组织短小,高频的片段写作,口语交际等表达实践,让儿童尽可能多地尝试,体验,在过程中发现某些方法比另一些方法更为快捷有效,用某些方法写成的文章更具可读性,感受到思维的快感。我们期待儿童经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在不断地重复印证后,能开始反思并试图构建属于自我的,个性化明显的,实用有效的写作运思体系。这也将成为其终身的财富。例如,在《我爱写童话》一案中。教师设计了“老虎大王写了不完整的通知,小动物们没有按通知来开会。虎王要吃小动物,小动物申辩”的教学情境。儿童扮演不同的动物进行申辩,他们的思维差异性大,有的三言两语说不清为什么不去开会;有的强词夺理,和老虎大王犯冲;有的一味求饶;有的则是有理有据,即指出通知中的缺漏,又说出自己开会时在做些什么。最后,这样的完整,周密的思维方式被大家采纳。通过集体的讨论,思考,每个儿童都写下论述严密的申辩词,虎王(教师扮演)只好放过小动物们(儿童扮演)。整节课,思维的严密性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锻炼。
其三,写作教学进行时力提“改写一体”,这是教学主张的特质与亮点
1、谁来改。
进行时还修改的优先权与作者本人。叶圣陶主张修改的优先权当属作者本人13。而这天赋的权利一直被理所当然地剥夺,教师成了修改的优先者,有时甚至是唯一权利人。造成这样尴尬局面的原因在于修改滞后于写作,成了写后上交的家庭作业,教师也习惯性地进行批改,越厨代庖。进行时将写作纳入课堂,当堂写片段,写后就评,马上就改。此时,没有教师的批阅,没有父母的帮助,只有自己改。这样的写作形式决定了作者拥有修改的绝对优先权。进行时还将修改权分享给同伴。在片段写作之后,同伴围绕片段的评议就是最好的修改建议。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一书中指出:儿童能够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发表评价,甚至进行哲学家式的思考和推理14。儿童有相似的经历,相当的言语表达水平,相匹配的认知,相互间的认可与信赖,因此能在平等的交流中,给予同伴最真诚,有效,切中要害的意见,这就是最为优质的修改建议。同伴交往也使修改在互动中进行,让修改成为一种思维的互换,成为智慧的共享。进行时也将教师纳入修改的“统一阵线”。在生生互动中,教师的关注,陪伴,备咨询,点睛之言就起到辅助修改的作用。此时的专业引领是点拨式的,点在关键的“穴位”上:在儿童争论不休时,点明关键,在儿童僵持不下时,点到为止,在儿童无助求告时,出手指点,在儿童无法察觉时,直接提点。
2、什么时候改。
据统计,专业作家的修改时间占写作时间的25%,而普通儿童的写作时间只占1%,未修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15。进行时的修改伴随着写作全程,大幅度提升了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时间比重,让儿童写作过程更科学,有利于严谨写作态度的养成。具体说,作前修改的是写作运思,在“该怎么写”上不断商讨,调整,设计,交换意见,磨刀不误砍柴工。写作时修改强调个体独立的边写边改,给儿童自由写作与修改的空间,课堂为修改提供的是时空保障。写后立即评改,现写的文章现改,改得及时。而修改之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片段的构思,写作,修改环节。整节课,就是修改写作的循环往复。
3、改什么。
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修改要着力在字句上动“手术”,因此替儿童将一篇习作改得面目全非。我们发现,这样的精批细改,仅仅在文章形式,语言表达上下功夫。而语言表达的通畅和文章形式的多样化都可以靠阅读积累与实践频数的增叠提升。因此,进行时的课堂修改,很少在幻灯投影下圈,点,勾,画个别儿童的文字,很少在写作内容和形式上花力气,而是通过朗读分享,生生互动的形式,直奔修改的根本要义。其一,改思维。叶圣陶在《谈文章修改》中指出: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他还说:改动者固为语言文字,推其根源,则思想认识有异于初识之故也16。进行时主张修改的是儿童写作的思维,指向文章设想,布局调整,思路理清,创意分享。这样的修改让作者具有主动性,在修改的过程中要向大家介绍清楚“我为什么这么写”“我打算怎么写”“我如何写得更好”,作者的情绪,情感,动机,经验,期待,认知等都能展露出来,修改让写作的思维容量大增。例如在《谈观察》一案中,儿童在参与“盲人雕塑家”的游戏后现场写游戏过程。之后的修改针对的是“同一题材下的文章如何与众不同”,每个儿童都谈自己的修改设想,力争让文章在同题作文中脱颖而出。在互动中,大家交换的是语言背后的思维,是可贵的写作运思的校正与调换。其二,改意识。进行时的修改当堂进行,在修改过程中,读者的意见,建议,争论,作者都要予以关注,要结合读者的意见进行再写作。多次这样的公开修改行为,能培养作者的认真负责的写作态度,他们会多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文章的布局,行文,细节安排等,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读者意识的构建。如在《写作文,要有读者》一案中,儿童随意写下一段“自我介绍”后,教师设定了这段“自我介绍”的投放情境,指定了诸如“校长”“陌生人”“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等不同的读者,之后让儿童修改“自我介绍”,这样的训练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帮助儿童在实践中建立读者意识。其三,改习惯。习惯全靠养,习惯成自然。进行时的修改当堂进行,写片段后就改,改后再写,高频的实践就是养成习惯的最佳方法。改的过程就是同伴间的交往,这也会成为一种习惯。长期坚持,写作成为生活的话题,成为同伴间交际的桥梁与依托。他们会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写后就改,改时多与人商讨,分享,不断反思,这正是我们最期盼的。
4、怎么改。
我们一直试图割除教师的不良条件反射——一看到儿童的文字差错就修改。进行时教学中的修改,教师是参与者,但更多时候是以组织者,倾听者的身份出现,修改交给作者和同伴。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读。作者写后自己默读,读通即可。作者将自己的文章和同伴分享,采用的是朗读,读到大家听懂即可。同伴间的互助修改方式就是评议,三言两语,各抒己见,语句的通顺,修辞的采用,内容的增删,构思的调整,都可以在评议中涉及。修改,就是和自己,和文字,和读者交换思想。
进行时也关注到课后修改,采用 “三梯队”策略:第一梯队是“一两个”。面对班级中爱写作,会写作的“一两个”写作尖子生,进可以有针对性地精批部分文章。叶圣陶为肖复兴修改作文大赛的参赛文是语文界著名的公案,人教版教材中将当年叶老的修改稿全文登载。前几年笔者与肖复兴取得联系,还得知肖先生在北大荒时曾经寄出十篇散文给叶老,后转交叶至善逐一修改评点后寄回,附带着通联的邮票。肖先生说这些事不仅成为自己人生的珍贵记忆,也是促使他走上写作之路的重要推手。面对写作爱好者,教师的精批细改是一种鼓励,更是有效的劳动。爱好写作,积极的作者会主动从教师的批改中体察到文章中的缺陷,找寻到提升文章水平的方法,感受到修改前后文章品质的变化,这些都能对其起到促进作用。第二梯队是“一圈子”。面对确实需要教师多加辅导的“一圈子”写作暂时困难的儿童,可以采用“聊天式”评改。叶至善先生回忆有很多人打听叶圣陶教自己写作的方法。叶至善说:方法无他,聊天而已。每当子女回家,叶老端坐院中,子女逐一与之“聊”作文,其间夹杂一些指导。谁说通顺了就休息,不通顺的排到队伍后面,准备好再说。针对班级中的这“一圈子”,评改时写下再多的话语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批改常沦落为无效劳动,不如召集这一圈子的儿童,和大家聊天,说说教师自己的阅读感受,听听儿童的创作感言,给予困难求助,提供儿童切实需要的辅导。现场对话,交流互动,互相取长补短,确保每个“圈子”中的儿童多少都能受益。第三梯队为“一大群”。面对班级中“一大群”的写作“中间”力量,进行时主张评分上“鼓励为主”,批改上“多就少改”,延续课堂上的朗读法,先找到同伴大声读,让别人听得懂,听得顺,最后做好自改,也可以互改。对于这类儿童而言,这样的互助式修改最为接近最近发展区,是亲切有效的,远比教师格式化的评语更能沁入童心。
5、改到什么程度。
有人问叶圣陶先生:改文要到什么程度才算改好。叶老笑谈:让儿童拿着作文到另一个屋子大声读,旁人在隔壁听起来觉得像话就算是改好了。“像话”就是进行时对修改的目标的形象描述,具体说,像话的言语表达有四个关键词:(1)通达,通顺达意;(2)实用,话语具有交际的功能,能在生活中运用;(3)童真,符合儿童年龄特征,不要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也不要邯郸学步,说大人话,说大话;(4)应对,心中有读者,能区分不同的场合,对象,文体,采用不同的话语方式传情达意。进行时对修改的指标不纠缠于“美文”,反对矫情,不欣赏无病呻吟式的空泛无精神实质的语言。
第三篇:读书汇报
统考成绩分析反思 即暑期读书汇报
奇台二小二年级组俞淑娥
2011年8月25日上午,我校全体教师集中在四楼会议室,倾听者三位老师针对上学期一年级抽考科目进行统考成绩分析与反思,他们都从主观与客观上去分析,取得成绩的得与失,并从中找出兄弟学校的差距,以及今后改进的措施,同时也给在坐的每位教师上了一堂新学期的起航课。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做好一位反思型的教师。尊重学生,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
在反思与回味中,我们的活动有进入了第二大块教师假期读书汇报的环节。这一活动是我校几年来在高艳霞校长的引领下坚持的一项陶冶教师的情操与教师修身养性提升自身素质的读书活动。本次活动分别有各年级的一位教师参与汇报,在回报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教学常规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与体会,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教师。他们回报的主体分别是:
1、每颗心都可以闪亮
2、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3、读“弟子规”有感
4、让后进生焕发光彩
5、爱是深深的基石
6、工作无小事
在汇报当中我们教师之间也进行了互动,谈了自己的看法与体会,从中我深深的感受到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干好平凡的每一件小事,也就是创造一个辉煌的人生。
第四篇:读书汇报2011
走进《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读书汇报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暑假里大家精读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里面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曾让人爱不释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妙的童话世界,好吗?
二、抢答激趣
师: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读书活动,相信同学们已经对书中的童话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知道大家对书中的故事了解多少。看看谁读书认真,知识积累的多。
我来讲,你来猜!猜一猜我读的是哪个童话故事里面的选段,答对的同学得到一个奖励。现在开始。
教师小结:(刚才的抢答很激烈,同学们知道真多,特别是***同学总是抢在前面,看来读书很仔细。)
三、交流读书收获
师:通过刚才的问答情况来看,老师知道了大家对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看来这些童话故事都或多或少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请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吧!
指名讲。
讲完提问: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从故事中知道了些什么?
小结:看来大家对故事的理解有深有浅。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辨一辨,倾听别人的看法,才能全面了解故事。
四、汇报交流读书笔记
师:在读书的过程中,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优美的词句。选择喜欢的一段句子,说说它出自哪个故事。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如果有读相同文章的同学可补充。其他同学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要说的吗?)
五、教师推荐
同学们,我们又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走了一圈,喜欢吗?
是啊!童话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学习的快乐。除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还有很多好看的课外书,出示推荐读物,希望同学们多读多看,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课外书,相信同学们将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六、结束语
有人说,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苦思的刹那;世界上快乐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书,是知识的殿堂;是智慧的宝藏;是通向真理的路;是遨游知识海洋的舟;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一路书香,伴我成长。今天的读书汇报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的读书还只是刚刚起步,希望大家把读书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一位可以陪伴终身的伙伴。愿大家能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成为博览群书的小博士。
第五篇:读书汇报
“研读教育经典”汇报
——做智慧的班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我今天能够代表我们三家子乡中心小学对我校研读教育经典的读书成果进行汇报。自教育局开展了“研读教育经典,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办学实践”的活动之后,我校便刮起了读书的热潮。大家都在闲暇之余品读教育经典著作,并把感悟应用到了实践教学当中。在此期间,我研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的班主任,这些书里的思想和做法就像是腾飞的翅膀,让我在自由翱翔于知识的天空中时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让我知道如何来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虽然他们书中的思想和做法都各有侧重,但我认为“智慧”这一个词是贯穿始终的。智慧是一种心境,智慧是一种能力,尤其是智慧的做班主任,做智慧的班主任。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对此,我有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智慧的班主任能在环境中改变自己
记得2012年的3月,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同时也开启了我的班主任生涯,那时的我可谓是满腔热忱,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教育学生上,但是因为经验的不足,我在教学和管理学生方面都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在不知如何处理后,我开始埋怨环境,学生不上进、不努力,家长不配合,学校设备落后等等都成为了我的借口。直到我看到了《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魏老师的思想和做法深深的吸引了我。
魏书生老师刚开始也埋怨过环境,但后来他首先改变了自己,然后学校彻底改观,成为省重点学校。作为一名新老师,我首先也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我。在这个人才辈出的现今社会,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不去改变自己的观点,那唯一的结果就只有落后了。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不断的向其他老师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只有在学习中增长智慧,才能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垫好成功的基石。
二、智慧的班主任能够尊重和关怀每一个孩子
不知在座的班主任老师们是否与我有同样的感受,每天的班级生活就像是在与孩子们的斗智斗勇,忙忙碌碌中,却觉得自己碌碌无为。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呢?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做最好的老师》中提到:“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这段话,使我豁然开朗。以前的我总觉得我班的孩子还小,一切事情都要听我这个老师的,对于他们我只有命令、只有要求。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孩子们越来越顽皮,我的话失去了作用。曾经的我还因为孩子们的不听话而偷偷的哭过。但当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方法,像李镇西老师那样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看,对他们也给予尊重和关爱时,我发现我的学生们变了,现在我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我班的纪律都是很好的,无论上课还是下课,他们都能做到懂事、听话。每次听到科任课老师对我班的认可,我的心里都像吃了蜜一样甜。问他们为什么改变那么大,他们居然告诉我:“老师,你对我们那么好,我们不能不讲朋友义气,更加不想让你失望。”孩子们的话让我心里充满力量,他们年龄虽小,但已知尊严的重要,多关怀少批评,不但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你爱他们的心,相信他们更会用自己最真诚的表现回报你的尊重与关怀。
三、智慧的班主任会关注 “后进生”的成长
魏书生老师就认为:学校、班集体绝不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的机器,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生命的幼苗在合适的阳光、土壤、肥料、水分中长大的园地;是学生走向社会各个不同岗位的实习场所,实习小社会;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培训基地。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是啊,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个不相同。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绝对不能千人一面,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一个高度。的确,每个班级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后进生”,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品行方面的,我在刚接手我班孩子们时,也对这些后进生们充满了无奈,不停的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学习的重要性,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给予指导,但我发现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之后,我失去了耐心,开始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和命令,可这样做更加是没有任何的效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方法,我开始尝试改变,对这些孩子们采用 “耐心相待,反复抓,抓反复”的方式。可以说对他们的感化之路是漫长的,三年来我见证了我班“后进生”们成长的蜕变。举个例子吧,我班的郭明硕同学一直让我头疼不已,单亲家庭以及留守儿童的身份让他从小便缺少家人的爱与陪伴,曾经的他从来不写作业,一考试就20多分。对于他,我从来不已老师的身份自居,因为我知道在他的眼里我不光是老师,也是家人,是妈妈。所以我用老师的心去教授他知识,用妈妈的心去包容他学习上的反复和错误。现在的他是我班的数学课代表,每次考试成绩都是80多分,有时还会达到90多分。当然,这只是“后进生”中的一个,未来的我还将继续努力。老师的责任不是管理好每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一名落后的孩子重新燃起学习的希望。教会一群懂事的孩子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教育好每一名“后进生”,让他们改变,这是神圣的,更加是幸福并充满智慧的。耐心期待后进生的转化,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四、智慧的班主任敢让学生当家作主
为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魏书生老师放开手脚,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让每位学生以班级主人姿态为班级做工作,为班级尽责任。有一次,学校安排用2节课的时间来大扫除,魏书生老师班级的学生只用了15分钟,而且在检查时,连角落的卫生都是干干净净的。我就借鉴了魏老师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我们班的每一名学生都是小干部,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作用,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和力量来打理班级。这样的管理方法非常好,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也轻松了我们这些辛苦的班主任老师们。
五、智慧的班主任有手段的教授知识
通过品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后,我坚信,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一个原因,就是知识对他们来说往往成了滞销的货物,知识的积累似乎是“为了储存”,而“不进入流通过程”,得不到运用。结果是,知识似乎与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毫不相干。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累赘、讨厌的事情。
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接纳知识呢?我在教学中就应用了许多的导入方法,比如创设情境导入法、游戏导入、谈话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方式导入教学,吸引学生的目光,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光是讲授,还可以通过猜谜语、知识竞答、小组竞赛、做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不但让知识源于了生活,更加应用到了生活。知识也再也不是孩子们的累赘。
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的责任重之又重,但我仍以能成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而自豪。魏书生老师说过:当老师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了。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也许这辈子也不能成为名师,但我们可以永远保持成长的姿态;也许这辈子我们永远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激情和智慧激励更多的孩子更好的成长。而好的书籍就像一根魔杖,会给我们带来学习上的魔力,让我们在智慧上晋级,愿所有的班主任老师们都能在书籍的熏陶下成为一名智慧的班主任老师。
我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汇报人:三家子中心小学 刘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