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精竭虑育英才――记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的先

时间:2019-05-13 13:2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弹精竭虑育英才――记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的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弹精竭虑育英才――记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的先》。

第一篇:弹精竭虑育英才――记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的先

弹精竭虑育英才――记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的先进事迹

2004-09-07

过维义,男,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汉族,党员,46岁,教龄26年。上海市优秀园丁,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简要事迹:1999年开始担任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工作以来,带领党政领导一班人,紧紧抓住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使学校成功摆脱困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校生规模由1999年的2700多人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6000人,学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他敬业爱生,坚持以德育人、以德立校,按照不同年级中职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主题教育。将学校管理建立在“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校企互动”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思路,将“师德高”作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目标。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家级重点技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世纪之交,职业教育风云际会,潮起潮落。坐落在杭州湾畔的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在这场大浪淘沙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校学生人数由1999年的2700多人迅速攀升至今年的近6000人,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9%以上;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家级重点技校”、“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职业技术学校”。2002年,学校又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的“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办学经验多次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上进行交流。

一所好学校;往往有一个好校长;反过来,一个好校长往往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所学校有一个好校长。该校的现任校长、党委副书记过维义同志,在任内的5年时间里,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发展战略以及亲合的人格扭力,与他的同事们一道,使这所地处上海远郊的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东海之滨一颗冉冉升起的职教明星。

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科学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思想理念指导,而校长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策略。过维义同志毕业于中央党校政治学专业研究生班,他对于现代教育理论有过较全面的涉猎。在担任学校领导前,过维义同志曾经担任过8年的学生科长,这使他对于教育对象——学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他勤于调研,善于总结,8年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实践,使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德育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他首创的“信心班”,使一批批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缺陷的学生受到了特别的关怀和教育,从而得以健康成长。他的这个做法,成为当时上海市学生工作的一个亮点,被广泛宣传和推广,并始终被作为该校转化后进学生的传统作法,得以不断的总结和优化。

1999年,他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后,面对“高校扩招、普高升温”,中职生整体素质下降的趋势,他提出了“五个必须承认”的教育理念,即:“必须承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必须承认学生之问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有开发的潜能、必须承认陈旧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

一、必须承认让学生‘学会做人’与‘学会学习’是一个互动的整体”。这个理念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既清醒承认生源质量下降和相互差异的现实,又充分认识德育在学生的潜能开发中的大有可为。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校确立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走向成功”的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以及“以学生的差异性为依据,实施分层次、分阶段施教”的德育策略。在他带领和推动下,全校教职工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实施分层递进教育策略 他针对目前生源的特点和差异指出:学校的一切教育及其管理措施都应建立在“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他遵循中职生思想道德品德形成的规律,针对该校四年制中专“1+2+1”(单位为学年)三个阶段不同教育教学平台的特点与目标,提出建立一个全校德育管理体系。这个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别实施不同的主题教育,分层递进,完成三大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成型一成人一成才”。为了充分了解分层递进策略的实施情况,他亲自兼任一个班的副班主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他根据学生成绩差异性较大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部门,制定并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方案。从2000年开始,学校按入学成绩排列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编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把重点放在努力提高C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上。经过四年的教改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的整体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过维义校长参与管理的班级是一个C层次的班级,在学年结束前的统考中,该班有42.7%的学生成绩达到或超过A层次班级学生的成绩。2002-2003年,德国拜耳、上海赛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多次在学校二年级招募组班,在被录取的学生中,A、B、C三个不同层次大致各占三分之一。分层递进的教育教学策略在该校取得了较大的成功。2003年,上海市教委教育研究室组织专人对该校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其“分层递进”教育教学策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创建校企互动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过维义校长认为:职业学校的德育要有其自身的重点和特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无疑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当前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要求高、内容空、方法死、实践少、测评虚”等弊端和误区,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和时代的要求。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过维义校长倡导的做法是:坚持知行结合,摒弃坐而论道。在他的指导下,学校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创建校企互动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格局。其主要作法是:实施“项目法”管理,构建校企合作施教的平台,引入企业文化,拓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努力实现“教、学、做”的统一。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学生增强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同,从而逐步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选择、自我养成、自我完善良性发展态势。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使该校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是该校连续多年保持高就业率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发展战略:以就业为导向,与经济社会联动

坚持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 1999年5月,过维义由金山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调至上海石化工作学校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当时学校刚与企业脱钩,生源素质下降、毕业生就业难及办学资金匾乏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学校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他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为经济社会服务,与经济社会联动的发展战略。他在深刻分析了学校所面临的困境后,审时度势,提出“以石化行业需求为重点,百家企业需求为基础,第三产业需求为补充”校企合作办学的工作思路,从而率先在上海市职教系统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通过广泛联系,先后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上海宝钢股份公司、西门子移动通讯有限公司及德国拜耳(中国)公司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成立了“办学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工作年会。进入新世纪后,他锁定入驻与学校相邻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中的世界级石油化工基地)的世界500强企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战略。2002年6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与德国拜耳(中国)有限公司长达15个月,前后几十次的协商、论证,校企双方签署了未来10年的合作办学协议,从而开创了“互惠互利、双向介入”合作办学的“拜耳模式”。这个模式在与其它企业的合作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推广,2002-2003年,学校先后与上海赛科石油化工公司、世界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公司及美国跨国集团亨斯迈公司等17家中外知名企业签署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协议。迄今,学校共办有企业冠名班近30个;2005年毕业的学生已有85%进入了由15家企业冠名的班级学习,学生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2004年2月,过维义校长代表学校在教育部无锡产教结合会议上作了题为《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办学活力》交流发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坚持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战略 在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界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以升学为导向,把职业教育办成了“高考班”、“文化补习班”;二是漠视初中生源急剧萎缩的现实、漠视大量转岗及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死守职前教育的“主阵地”,热衷与普高和同行的“生源大战”,而不屑于职后的培训。过维义校长认为,职业教育要走出低谷,必须在增强职前教育办学活力的同时,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作文章,拓展职后培训的空间。为此,他为学校制定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举的发展战略,以服务就业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开放性、多样化的“四个平台”,即就业与再就业的平台、紧缺人才培养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及学习型社区的平台。他整合办学资源,加强对职后培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使职后培训成为学校发展的另一个强大弓擎。近三年来,学校共组织再就业培训2000多人,转岗培训200多人,其它各类上岗前适应性培训2500多人。学校举办的“上海石化公益培训中心”还连续两次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A级培训机构。

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 过维义校长充分意识到科研、创新、特色是现代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三个支撑点,牢固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战略思想。他每年的寒暑假都组织教师及中层干部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研讨学校的发展大计;他还每年拔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教职工取得的教科研成果。近三年我校教科研硕果累累,成果的含金量逐年提升。有85人次主编或参编了各类公开出版的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有82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51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的各类评比中获奖,编写校本教材(含教学辅导资料)32册。2002、2003年,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教优秀论文评比”组织奖,学校教师还与上海职成教所联合承担了3项教育部课题,独立承担了2项市级课题。过维义校长本人也十分重视教育理论研究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他所撰写的学校德育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5次在全国重大的评比中获奖,先后有近10篇论文在各类书刊上发表,10余次在教育部、上海市及区域性工作会议或学术活动中进行交流。“科研促教”不仅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促进了师资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与教学理念的更新,而且是学校能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挺立潮头,应对入世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坚持滚动投入,提升学校硬件水平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容回避的问题。为解决这个办学的“瓶颈”问题,过维义校长广开融资渠道,一方面争取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借明天的钱来办今天的教育。从1999年开始,他以过人的胆识,抓住创建“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职业学校”的契机,大胆构想,谨慎论证,按照“适当超前,滚动投入”的思路,先后筹措资金愈亿元,分两次对学校南北校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家有梧桐引凤凰。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国外合作者纷至沓来,世界化工巨头德国拜耳公司、巴斯夫公司及美国亨斯迈公司纷纷来校安营扎寨,在他们为学校带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带来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其中,德国拜耳公司与学校共同投入2000万人民币,在该校建成《德国拜耳(中国)实训基地》,使学校具有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实验实训的设施和设备,走上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轨道。

人格魅力:率先垂范,亲合民主

关爱学生,服务学生 过维义校长经常讲,职业学校要树立服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他十分关注学生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诉求。他在学校校园网上开设了“校长信箱”,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校长信箱,对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仅2002年9月-2003年9月一年的时间里,他批转和亲自处理学生来信共77封,使“校长信箱”,成为学生与学校进行民主、平等交流的重要通道。他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关爱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2000年,学校一些新疆籍的学生没有回原藉过春节,他得知后,带上慰问品,同相关校领导、教师一道和学生吃年夜饭,使这些同学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上海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春节。在每次开学典礼上,他总是语重心长地给学生们提希望,讲要求,教育学生要远离网吧,勤奋学习,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在毕业典礼上,他像家长叮嘱即将出门的孩子一样:教育同学们要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鼓励他们大胆创业,有所成就。平时,他经常到学生业余党校、团校给学生上课,从思想上对学生给予关怀;对个别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他总是指示有关部门给予适当的照顾,需要募捐时,他带头参加。2003年,一个两年前毕业的机电班的学生患了白血病。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与学校其它领导商量,发动师生募捐,短短数天共募集了14000多元。之后,他驱车几十公里,亲自将这笔钱送到了这位学生的手中。后来这件事被媒体以《人走茶不凉》进行了报道,一位家长看到报道后,决定让自己的孩子报考石化工业学校,他说,有这样的校长,孩子在这里就读我放心。

关心教师,以情感人 过维义校长常说,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一靠师资队伍,二靠管理干部。所以他对教师,对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关怀备至、呵护有加。首先,他充分发扬民主,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管理干部,都能为学校建言献策、当家作主。1999年,过维义同志担任校长后,面临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他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了一场劳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他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先后召开了20多次各种类型的征求意见会、宣讲会、讨论会、座谈会等。经过反复酝酿,形成了包括于部的聘用、教工岗位聘任、分配制度改革等12项具体的政策。在政策出台前,又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然后由学校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这场校内史无前例的改革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室由26个减少到15个,精简40%;中层干部由42人减少到29人,精简了32.5%。职能科室工作人员精简三分之一,全校非教学人员中的70余人申请退岗休养,全校近100余名临时工被清退。各类工作岗位由学校统一重新组合,教职工竞聘上岗。在此基础上,全校教职工与学校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由于改革过程充分发扬了民主,校领导依法行政,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没有一个人因此上访。这次成功的改革被金山区教育局作为典型在全区宣讲。其次,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过维义校长办事干练,但充满了亲情。无论教职工事业上、生活上的大事小事,他都十分关心。尤其是对青年教师,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而且在事业上悉心栽培,发现好苗子,就大胆任。学校有好几个刚从大学毕业两三年青年教师,被提拔到了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岗位上。尽管学校地处上海远郊,且由于近年投入大,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水平相对较低,但教职工队伍却十分稳定。许多教师谈到这个话题,总是深情地说,这里能留住我们的,是人性化的管理和领导充满亲情关怀。今年6月,“校长信箱”里收到一封教师来信,信中这样写道:过校长:您好!由于丈夫的工作原因,最近我一直被“是否要离开学校,跟随丈夫去上海(市区)”这样一个问题困惑着。这次在我即将离校的紧要关头,我决定去找您谈谈我的真实想法,让您来帮帮我,出出计策,解决我心中的困惑。谈话当中,您是那样得和蔼可亲,一点没有校长的架子,让我把心里话一股脑儿向您倾诉,而在此期间你又那样地理解我的想法,当时我真想大声呼叫“理解万岁”。说实话,我本来就不想离开我们石化工业学校,通过这次谈话,使我更铁了心,这样好的一个学校,有这样好的一个领导,我还有什么犹豫的理由吗?我郑重地作了一个决定,我要留下来,我要好好工作,为学校出一份力,同时也用来报答您对我的关心和理解......这样的例子,在教师队伍中很多。不少教师放弃优厚的待遇,克服家庭生活中的种种不便,选择留下来,在学校里默默奉献。

率先垂范,以德修身 无论是当一名普通教师,还是担任一校之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党员,过维义始终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自己的言行为师生作出了表率。在他的工作日程中,没有节日、没有假期,只有学校的工作、学校的发展。他克已奉公,从不利用自己的职权谋私利。在他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分工明确、作风民主、决策科学、勤政廉洁。近年学校上亿元的改造项目,所有领导一尘不染。校党委和行政班子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殚精竭虑育英才,风云际会写华章。五年来,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成为各条战线的生力军。过维义校长也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园丁”、“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及“金山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已走出低谷、实现跨越的上海石化工业学校,面对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过维义校长带领下,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下载弹精竭虑育英才――记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的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弹精竭虑育英才――记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的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