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勤工作会发言材料 (强化精益管理,夯实服务基础,以规范和创新推动品牌建设)(模版)
强化精益管理 夯实服务基础 以规范和创新推动品牌建设
各位代表:
按照大会安排,我代表我公司作大会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强化精益管理,夯实服务基础,以规范和创新推动品牌建设》。
我公司作为国网天津电力公司集体企业经营平台,近几年来,在促进自身发展,服务电力主业的发展目标指引下,我公司及所属二级公司积极配合市公司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以我物业公司为代表的后勤支撑保障力量,在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推进的过程中,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为基层单位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我公司所属物业公司长期为天津电力公司各基层单位及部分国网公司直属单位提供物业服务,分设17个项目部,67个物业点,物管面积52万平米。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物业公司努力构建适应电力物业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推动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进而为客户、员工、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
一、以标准化建设强化基础管理
物业市场的迅猛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对物业企业发 展方式、管理模式、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物业公司以标准化建设为着力点,夯实管理基础,规范服务行为。从岗位职责、制度规范、服务标准、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基础性标准的制定,到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培训手册、操作手册、各类记录流程表单(台帐)等实用性工具的推广使用,使公司的内部管理体系、服务运行体系、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编制、修订管理制度98个,工作流程78个,各种记录表单105个。物业管理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并实现自身的高效运转。
二、以高严细实理念加强内部管控
严格按照服务质量标准,狠抓各专业的服务质量。深化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采购及服务供应集约化管理。在薪酬管理上,制定从基层实习岗位到高级经理25个等级的岗位和薪酬标准,结合晋升和降职降级规则以及绩效评优,打通岗位上下通道,做到“干和不干不一样,多干和少干不一样,会干和不会干不一样”。在素质培训上,加大员工队伍的培训力度,建立公司统筹培训和基层项目部“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及考核办法,激发员工学习业务的热情。
通过精细管理,提升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把管理标准精细化、综合效益最大化贯彻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做到“事事受控,时时受控,各岗受控”。
在国网客户服务中心北方园区项目的基建交接、搬迁及后勤保障运行的过程中,物业服务团队从流程发起,从小事 做起,从细节抓起,实现精细化的标准管理。在“两个提升工程”工作的推动下,拓展特色服务,打造精品服务,形成服务亮点,为品牌提升创造条件。
三、以服务电力主业为己任
我物业公司不仅是电力公司基层单位的物业服务单位,更是后勤保障支撑力量;不仅要有市场意识,更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为电力基层单位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紧密贴近公司重点工作主线,响应后勤部和基层单位的工作方向,解决后勤保障工作难题,是我物业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创建健康食堂、承担企业产房屋管理以及其他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我物业公司积极配合,不讲条件,充分发挥了系统内物业服务企业的作用。随着《国网天津公司“十三五”后勤工作规划》的实施,对物业服务边界、服务需求、服务标准以及服务运营模式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需要物业公司调整工作思路,紧跟公司发展战略,起到后勤保障作用。
四、以创新思维增强管理服务能力
后勤保障服务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当前普遍采用的劳务派遣的用工模式也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推动劳动用工社会化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我物业公司在专业服务外委工作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保留重要管理岗位、业务核心岗位和控制节点岗位,将低端的劳动型岗位外委给社会专业服务企 业,不仅降低了用工风险和综合用工成本,同时使管理责任更加清晰,人员配置更加灵活,服务技能更加专业。外委人员在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的占比已经从15%左右上升到65%。
后勤保障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不仅涉及设备运行、人身、防火、防盗、防汛、防外力破坏等常规的安全管理,也涵盖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信息安全、员工队伍稳定等多方面,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教育是贯穿后勤服务始终的工作。我物业公司通过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认证,加强风险源辨识和关闭,使安全风险可防可控。在安全基础工作上,安全例会下沉到班组,安全联动网络覆盖到每个岗位,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到每个人。公司开展多年的安全运动会以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事故处置示范为重点,寓教于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项工作被市公司列为安全工作典型经验。
我物业公司将在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业主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实践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深挖管理潜力,增强综合实力,构建物管特色,全面提升我物业公司发展质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把优势转化为胜势。以卓越运营,为公司加快“两个转变”、争当“两个排头兵”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以一流的管理推动一流新密站建设
规范管理 夯实基础
以一流的管理推动一流新密站建设
新密车站站长 李小红党委书记 王祖明
摘要:开展“建精品、创一流”工作,实现创建目标,首要前提就是要确保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本文以安全管理为重点,介绍了新密车站靠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现场作业控制、提高行车设备质量、提升干部职工素质规范安全管理的经验做法。确保了车站的安全生产,实现了车站的安全稳定,为创建一流站段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关键词:规范管理 夯实基础 建设一流
新密车站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新密市境内,是一个集车、机、工、电、辆、水电、房建等多工种、多部门于一体的一等甲级站,现有职工821人。管内新密线自京广线新郑车站接轨,正线全长40.8公里。车站下辖新郑北、尚庄、宋寨三个中间站,运转、货运、装卸、机务、车辆、工务、电务、水电八个生产车间;设置行办、党办、劳人、计财、安全监察、技术设备、货运业务等7个职能科室;正线线路为60公斤无缝钢轨,闭塞设备为64D型单线继电半自动,联锁设备为6502电器集中,内燃机牵引,开行无守列车,使用列尾设备;机车6台,其中DF8B机车3台、DF7G机车3台(两台调车机,一台在新密站调车,一台担当宋寨站调车任务)。郑煤集团专用铁路(全长50公里)和登封地方铁路(由郑煤集团专用铁路延伸全长60.7公里)在宋寨站接轨,西与焦柳线临汝镇站相连。车站担负着郑煤集团、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煤炭、耐火材料、水泥及农副产品的运输任务。
按照路局“建精品、创一流”工作的目标要求,作为地处支线的新密车站叫响了“看干线比干线、支线创建不后站,严管理强基础、建设一流新密站”的口号。车站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结合车站工种多、部门多安全管理难度大、跨度大的实际,把夯实基础、强化管理作为建设一流新密站的突破口,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管理,深化安全基础建设;严格考核,着力提高车站安全管理能力,强化车间执行能力,改进班组自控能力,确保了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为车站的建创工作提供了坚实后盾。
一、立标明责,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1、完善安全目标管理机制。根据路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车站实际,明确了车站安全生产奋斗目标、重点工作、保证措施和实施步骤。各车间、中间站根据车站要求,制定细化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实现了安全压力逐级传递,安全目标逐级保证。
2、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按照“领导负责、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新密车站安全评估考核办法》,车站按每人每月100元奖励基数,利用月度综合检查和把各单位安全管理与安全考核奖励紧密结合起来,实行百分制考核,每月各单位的实际得分即为本单位职工人均奖励基数,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搞好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严格安全生产责任机制。按照“负什么责、怎么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原则,把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各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的每一个岗位,做到责任到人,标准到岗,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做到了安全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
4、明确三级安全管理机制。车站健全了以车站、车间、班组为轴线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认真落实车站安全生产委员会、车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班组安全生产分析会制度,重点分析本月(旬)行车事故、违章违纪、安全装备及安全技术业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关键班组、人员帮教转化情况,确定本月帮教对象及安全关键点;准确掌握安全生产动态,1
把握安全关键,实施重点控制,有的放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5、构建提速安全保障体系。车站根据路局要求,制订了《新密车站提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八大体系建设分工负责,明确了建设提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和责任部门,制定了推进计划。截止目前共清理规章126个,修改30个,废止11个,有效规章115个。初步建成“检查检测、固定设备维修、移动装备安全、货运安全、行车组织和应急救援、规章制度、治安防范、职工培训八大保障体系。
6、完善车间、中间站管理机制。车站根据路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修订了车间、中间站管理制度,对车间主任、中间站站长的考核及任免、岗位职责以及车站的基础管理、技术管理、基本制度管理、检查评比制度进行了完善,使车站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得到规范,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二、超前防范,强化现场作业控制
1、突出关键,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车站成立领导小组,按照分工包保的要求,制定了整治目标、整治内容和阶段推进计划,细化了整治实施方案,重点突出“职工人身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安全、调车安全、施工安全、道口安全、车辆防溜安全、货物装载加固安全、干部作风和职工“两纪”、职工教育、行车规章、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等专项整治。各专业人员按照各自分工,制定了详细的阶段推进计划和整治重点,认真抓好落实。
2、把握重点,强化薄弱环节控制。车站经过对历年来安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两检、八防”的安全整治重点,加大对车辆技术检查、货车装载加固检查和防职工人身伤害、防非正常行车错办、防机务暸望事故、防调车作业事故、防车辆溜逸、防影响行车设备故障、防“三折”、防交通相撞事故以及惯性事故、严重违章违纪等安全薄弱环节的整治力度,制定预案和防范卡控措施,盯查摆、盯整改、盯落实,对重点安全隐患组织分析,组织整改,使安全关键和薄弱环节得到了控制。
3、结合特点,打好安全攻坚战。车站紧紧围绕每年的春季设备大检查、防署降温、防洪防汛、十一黄金周、秋季设备大检查以及防寒过冬等特殊时期、特殊阶段的安全生产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大打安全生产攻坚战。同时,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抓检查、抓落实、抓整改,着力强化现场作业控制,做到领导、组织、措施、检查和落实“五到位”,全体职工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己任,立足岗位,诚实奉献,保证了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自我约束,筑牢安全防线。车站始终坚持“月平推、季评估”制度,每月由车站领导带队,职能科室人员参加,组成3个综合检查组,对各车间、中间站安全基础建设、活动开展、现场作业控制、作业标准落实等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问题,采取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限时解决,有效的促进了问题的整改;每季度组成综合验收评估组,对照安全评估考核办法对各车间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评出“差点”单位并进行公示,以此来促进车间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车站整体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精检细修,提高行车设备质量
1、精心组织。认真开展春秋两季行车设备大检查,明确了组织领导、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检查及整修重点。车站领导分工负责,安技科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制作了设备检查明细表,对线路、道口、道岔、信号机、列调、平调、闭塞机、列尾等主要行车设备进行逐一检查登记,谁检查,谁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2、认真准备。为保证汛期行车安全,车站根据往年经验、周边水文情况和现有设备状况,确定一般危险区域的重点处所和区段,制定了监控措施;对有关干部职工进行雨天行车办法的考试;明确防洪抢险材料的配备数量、存放地点、保管人员;制定防洪抢险预案、雨
量警戒数据表、危险处所一览表,并明确防洪包保责任地段,组织防洪抢险演练;明确工、电部门雨中、雨后巡检制度和发生险情汇报登记制度;按照“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原则要求,将汛期安全措施、组织措施在行车岗位进行揭挂,使职工心中有数。
3、加强养护。工务、电务部门按照《安规》、《维规》要求,细化了日常养护维修标准,发扬“以汗水换质量”的精神,加强巡检和养护维修,机务部门加强机车保养,保持了行车设备质量的稳定。车站坚持每季组织一次联合设备检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使行车设备的修、管、用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保证了行车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强化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素质
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的高低对安全生产的稳定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车站制定了《职工教育工作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任务指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制定了《职工日常技术业务培训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了车站、车间、班组三级培训网络。明确了以劳动安全、规程规章、基本知识、业务技能、作业标准、军交运输、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季节性作业安全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四新”知识等重点培训内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各车间制定了职工教育落实措施,坚持每班一提问、每月一考试、每季一鉴定,有效地提高了职工业务素质。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以上这些管理方式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车站安全管理日趋规范,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普遍增强,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截止今年3月31日车站实现安全生产5226天,创建站历史最好成绩;经营业绩逐年递增,2008年,车站完成装车6.5万车,发送货物1074万吨,运输进款67577.9万元。凭借规范的安全管理、稳定的安全局面、良好的经营业绩,车站连续多年荣获路局“安全生产优质单位”、“四好班子”、“民主管理暨厂务公开先进单位”、“职工教育良好单位”等多项荣誉。我们新密站全体干部职工一定会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向着安全生产的更高峰迈进,为早日建成一流新密站、实现全路一流铁路局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派出所表态发言——以规范夯实基础以改革谋求发展高扬正规化建设之帆
习和生活秩序,展现整洁有序的内务环境。
(六)推行监督正警,实现监督制约正规化。统一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各条禁令。认真落实廉正执法监督员制度,结合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定期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居委会、居民代表,听取意见和建议,规范外部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及时觉察、感知并得到有效整治,杜绝民警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我所目前的现状与正规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作为试点单位,我们将立足现有的优势,严格按照分局的总体部署,以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依托,积极整改薄弱环节,以现代警务机制改革为契机,努力探索基层派出所力争在年底内使我所正规化建设有新的突破。
第四篇:派出所表态发言——以规范夯实基础以改革谋求发展高扬正规化建设之帆
二OO五年开年以来,文新派出所根据市、区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以创建一级派出所为目标,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整体合力明显增强,战斗力进一步提升,民警的个体素质得到了全面进步,各项工作涌发出勃勃生机,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与日俱增,为打造“和谐文新”创造了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xiexiebang.com
一、转变观念,迎接挑战,深刻领会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今年来,随着“西城广场”大型商城营运的全面启动,快速增强了文新街道辖区及周边地区人、财、物的大流动,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派出所既要满足居民群众对人民警察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又要完成作为执法第一线的基层单位所承担的“打击、防范、管理”的职能,唯有向改革要警力,向素质要警力,向规范要警力。
1、面对挑战,转变观念,以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面对公安工作日益繁重、要求日益提高和警力不足的矛盾,所支部认为要前进,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派出所内部的管理,挖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全所上下明确了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是:严格制度,向管理要警力;规范执法,向质量要警力;资源整合,向效能要警力;教育练兵,向素质要警力;科学投入,向科技要警力。今年以来我所通过对派出所现有警力的有效整合,达到了一警多能,整体提高的目的;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实行新的《绩效考核细则》,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良性竞争的良好氛围;通过领导带头,全警参与,推出了屯警街面战略,打击与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信息导警,深化巡访,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也同步提高。通过对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使派出所的全面工作走上了高效、顺畅、规范的良性轨道。
2、把握内涵,深刻领会,发挥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把握了机遇,我所初步尝到了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甜头。但“队伍正规化建设”到底是什么?它的实质内涵体现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端正指导思想,去深刻领会它的本质意义,才能有助于我们挖掘、发挥它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克服对“队伍正规化建设”简单、片面的理解。它决不仅仅是解决队伍警力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抓抓纪律、查查内务、讲讲服务”就能办到的事情。正规化建设涵盖了派出所队伍建设与业务建设的方方面面。
其次,要把握正规化建设的本质意义,我们必须要端正指导思想。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四统一、五规范”为基本内容,全面规范派出所的制度体系,大力推进队伍与业务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努力将全所民警建设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实现正规化,确保我们为建设“平安西湖”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大力弘扬现代警察精神保障队伍正规化建设顺利进行
通过对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初步探索并实践,文新派出所将当代警察精神赋予了崭新的内容,首创了文新派出所特有的“四有精神”――“有信念地工作、有精神地工作、有感情地工作、有责任地工作”。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四有精神”,才能做到面对压力不气馁,面对挑战不松劲,把困境当作机遇,并在困境中顽强地崛起。正是因为有了这“四有精神”,才会对队伍正规化建设大胆地探索并细心地实践。“四有精神”赋予了文新派出所当代警察敢于拼搏的团队力量。面对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崭新课题,只要大力弘扬“四有精神”,必定能够成功。那就是:
――有信念地工作:用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支撑工作。
――有精神地工作:以团结拼搏、奋勇向前、开拓创新的姿态面对工作。
――有感情地工作:满怀热忱和热情地投入工作。
――有责任地工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
三、努力推行“六大措施”争创队伍建设的正规化
虽然我所在队伍正规化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通过到正规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参观后,我们看到了存在的差距。作为分局正规化建设的试点单位,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推行“六大措施”,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争取率先达到队伍建设正规化,力争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一)推行政治建警,实现政治思想正规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公安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民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务实有效地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增强民警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不断完善与深化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
(二)、推行制度律警,实现组织管理正规化。不断建立与完善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又可操作性的制度与规范,建立一套对全所民警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日查、周记、月考、季评、年结”的形式,与民警的评优评先、物质奖励、晋级晋职进行挂钩,真正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形成良性竞争、带动提高的健康和谐氛围。
(三)推行素质强警,实现教育训练正规化。通过完善训练机制,贯彻落实教育训练三年规划,按照面向实际、贴近实战、务求实效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实效性强教育训练方法,坚持集中训练和经常性训练相结合,组织
开展经常性的练兵比武活动,增强全所民警的政治、业务和体能素质,确保全体民警胜任本职工作。
(四)推行科学用警,实现执法执勤正规化。深入开展端正执法思想教育活动,强化法制培训,全体民警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规范执法程序,使民警从接受报案、审查立案、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作出处理的各个环节都严格依照程序行事。同时以勤务体制改革为契机,调整勤务机制,优化警力布局。使民警执法执勤依法办事,做到有章可循、流程规范,确保执法公平、公正和队伍的纯洁。
(五)推行规范育警,实现内务管理正规化。作为基层一线和窗口单位,我们将严格执行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规定,细化民警的行为准则和管理标准,规范民警的警容风纪和行为举止,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活动,营造重仪表、讲礼仪的良好氛围,树立公安民警良好职业形象。同时进一步规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展现整洁有序的内务环境。
(六)推行监督正警,实现监督制约正规化。统一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各条禁令。认真落实廉正执法监督员制度,结合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定期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居委会、居民代表,听取意见和建议,规范外部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及时觉察、感知并得到有效整治,杜绝民警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xiexiebang.com
我所目前的现状与正规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作为试点单位,我们将立足现有的优势,严格按照分局的总体部署,以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依托,积极整改薄弱环节,以现代警务机制改革为契机,努力探索基层派出所力争在年底内使我所正规化建设有新的突破。
第五篇:0511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 努力推进文明XX建设(社会服务与管理调研报告,案例3)
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 努力推进xxxx建设
——xx街道社会服务与管理调研报告
(2011年x月)
一、基本情况
xx街道是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位于xx城区西部,因xxx而得名,境内xxx是城区唯一现存的千年古迹,“xx酒馆”、“xxx”被列入“xx八景”。辖区国土面积11.3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有xx个社区、x个村,驻市、区直单位xx个。xx个社区共有干部xx名,其中党员42人,占总数的93%;中专(含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3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xxx”目标,创新思路,坚持高起点谋划经济发展,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范社会管理,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xx年,全街xxxxxx。街道综合实力在全市xxx个乡镇中连续两年保持“20强”称号,去年在全区综合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二位。街道防灾减灾、全员人口信息化管理、无邪教社区创建、民族宗教、党建等5项工作先后被列为省级示范或试点单位。
二、做法及成效
(一)推进老城改造,改善辖区环境面貌。一是实施片区改造。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先后实施xxx等改造项目30多个,总投资近40亿元。经济适用房建设被列为市政府重
大民生工程;xxx被列为全市城中村改造重点工程。片区改造覆盖10个社区,建成xxx等一批高档居住小区,新增居住面积80余万平米。二是实施道路建设。配合实施了xxx2个市政重点工程,改造硬化街、巷、路40多条、1万多米,有效解决了辖区居民出行难问题。三是实施环境治理。协调推动了xxx综合治理工程。积极争取市、区有关部门支持和其他投资,修建改造下水道10000余米,修建无公害化厕所28座,改造电网线路3000余米,治理臭水沟6条共1500余米。狠抓市容市貌和环卫管理工作,成立专班配合城管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消除“十乱”行为,xx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环卫工作网络,落实了包片责任制和清扫保洁制度,不留环卫死角。
(二)加强平台建设,夯实社会管理基础。近年来,街道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新建了xxx3个社区办公场所和xx社区多功能综合服务大厅,迁建了xx社区办公场所,改造了xx等社区服务设施。在改善社区办公条件的基础上,完善平台功能设臵,设立“五室两站两栏一厅一校一市一场所”。五室即党组织和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多功能活动室(党员活动、居民代表议事室)、图书阅览室、资料档案室;两站即居家养老服务站、计生卫生服务站;两栏即宣传栏、居务公开栏;一厅即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一校即居民学校或社区家长学校;一市即爱心超市;一场所即健身活动场所,确保每个社区均有一个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服务平台,为辖区社会服务与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一是创新社区工作机制。修订和完善便民服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党建议事、居民自治、妇女儿童维权等10余项制度,规范社区服务与管理。二是落实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街道领导干部责任包保制、“一岗双责”制和社区总支书记负责制、社会事务专干工作责任制。创新考核办法,从2010年起,社区考核必须请15-20名居民代表参与评议,作为街道党工委评价社区工作的重要依据,促进了社区工作责任的落实。三是完善事务运行机制。社区各项事务由街道包保领导负责指导和督查,社区总支书记负责协调,专班负责具体落实,街道进行检查考核,形成了“一项工作、一套制度、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运行机制。四是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积极推行社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在内容上,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工商管理、公共交通管理、门前四包管理七个方面的工作全部纳入管理的范畴。在做法上,首先成立社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办公室,按照“九个一”标准进行平台建设,即配臵一个管理室、一名社区管理员、一个公示牌、一套办公桌椅、一张联系卡、一套法律法规宣传材料、一本社区基本概况、一个意见监督举报箱、一本工作台帐记录簿。其次是组建队伍:成立社区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社区负责人任网格长,社区干部、城市执法员、公管管理员、环卫工作人员、规划管理员、社区警长、社区交警为成员,并配备信息员6名、城管巡查员2名、垃圾清运工4名、保洁员6名、清扫工11名、治安和交通协警2名、门前四包员7名。再次是规范管理:将社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与社区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人员、同包保、同考核、同奖惩;将人员及保障下沉到社区,并将职能责任、信息收集、问题排解、执法处臵等落实到个人;安装了城市管理诉求举报电话,发放便民联系卡和群众公开信,开辟管理岗位和考评考核监督栏;与驻区单位、企业及门店签定管理责任书。目前,我街已实现了社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辖区市容市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五是健全共驻共建机制。社区与驻区单位、警卫室、商家、居民签订“门前四包”、安全生产、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工作责任书,形成了广泛合作、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社会事务管理效果明显增强。
(四)拓展便民服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一是建立便民服务网络。整合街道民政、劳动、综治、司法、信访、党建、三资清理、妇女儿童维权等各项工作职能,在街道和xx个社区分别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形成了“一个中心、十个网点”覆盖全街的便民服务网络。xxxx年,全街便民服务网络为群众服务达5000余人次,办理群众事务1000余件,发放城乡低保资金955万元、廉租住房补贴资金212万元、老年人津贴1万余元,推荐城镇就业1052人;街道信访服务窗口被市政府表彰为“文明接访窗口”。二是建立志愿服务网络。完善xx个社区服务网络,组织党员和居民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为生活难以自理的居民提供服务;组织社区低保户、特困户成立志愿卫生服务队,搞好社区公共环境卫生;组织退休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成立矛盾纠纷调解队,调
解街坊邻里居民矛盾纠纷,促进辖区社会和谐。三是建立文明活动网络。依托社区妇女之家、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等文明活动设施平台,根据居民爱好,分别组织成立书画、腰鼓、戏剧、健康操等活动团队。依托社区市民学校,结合城市文明创建,对居民进行文明教育,开展“文明小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极大提高了居民文明素质。四是建立困难帮扶网络。组织党员干部,对辖区困难居民、困难党员和“四类”儿童实行包保,通过帮资金、帮技术、帮就业、帮学习等方式,帮助困难居民创业就业和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儿童解决学习困难。以社区“爱心超市”为依托,发动辖区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同时社区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资金,在春节、元旦、三八、六一等节日组织慰问活动,帮助困难居民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为困难居民申请低保救助、生活救助、大病救助和养老保险;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如xxx3个社区,对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发放一定金额的养老补助金,充分实现了老有所养。
(五)发挥党建作用,创建社区工作特色。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工作为龙头,结合每个社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一个社区、一个品牌”的工作思路,狠抓创建品牌示范街活动,形成了x个社区党建品牌。xx社区以xxx,创建了“安居型社区”;xx社区xxx,创建了“充分就业社区”;xx社区发xxx,创建了“创业型社区”;xx社区针对xxx,创建了“廉政文化社区”;xx社区对xxx,形成了“无邪教品牌”;xx社区对xxx,形成了“民主管理品
牌”;xxx社区对xxx,形成了“民族和谐品牌”;xx社区xxx,形成了“宜居型品牌”。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社区工作压力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街道及市区职能部门各项工作都落脚在社区,导致社区面临挂牌机构多、台帐资料多、会议活动多、调查报表多、突击检查多等诸多压力。如我街往往一名干部要承担3至4项工作任务,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工作力量稍显不足。二是社区责权划分不清晰。少数职能部门把本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工作下派到社区,加重了社区工作任务,尤其在协助管理行政执法性工作时,由于没有相应的执法权和话语权,往往事倍功半。同时,由于存在多头领导的现状,社区人力、物力资源重复消耗、浪费严重。三是社区办公经费存在缺口。随着企业改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市改制、破产企业大量解除劳动关系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进城务工经商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归口管理,社区居委会工作面一年大于一年,相应的工作经费需要也越来越多。目前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机制不完善,而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加,原本没有经济收入的老社区仅仅靠街道划拨的固定经费,已经难以支付办公所用。四是社区办公场所建设困难。这几年,街道在社区办公场所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但由于土地和资金的制约,租房办公,袖珍社区等问题一时间我们还难以解决。五是社区干部身份待遇问题。主要集中在xxx3个村改社区,社区干部仍然是农业村干部身份,待遇比正式干部有较大差距。
建议:将街道社区纳入城市建设与管理体系,按照街道社区抓宣传教育、职能部门抓落实、政府机构抓督查考核的思路,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服务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资源调配机制和检查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效能。